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为方便。信行秉教,岂废观心;法行观心,岂容离教。是以西天诸祖,无不贯通三藏,深入诸禅。南岳天台弘通般若法华,亦未尝不以观心为要,目足并运,入清凉池。否则钻他故纸,终招说食数宝之讥。
冷坐蒲团,未免暗证无闻之祸又教下之人罔思修证,宗乘之士多落险途,致令行果无成,教 道几熄。唯台岭一宗,始从智者章安,中历荆溪四明诸老,近复得妙峰、幽溪诸大师,相继而兴,教观双举,信法两被,故能超贤首慈恩诸教之观道寥寥,亦胜曹洞临济等宗之教 法贸贸。东南一丝,信可系佛法九鼎于不坠,末世津梁,舍此安从邪。
第一节 为什么要修行
(一)光阴易过,命不长久
古人说:光阴迅速,时序更迁。人之生命刹那不住,荣华富贵岂能长久。从古到今,枉受生死之苦。已得人身,年华岂可虚度。当放下身心,急需寻找归元之路;应猛地回头,休得再受轮回之苦。又狮子峰祖师也说:人生在世能有几何,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身体未老未病之前,抖擞精神,拔弃世事,得一日光阴,修一天功夫。祖师们悲心切切, 字字句句,彻入心扉,犹如当头棒喝,豁然而醒,使人不得不去修道。
又谚云: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得人生何时期?
《杂藏经》云:此身无常,弹指不保,宛如朝露,日出即灭,王岂不见,世上一切,盛年华色,老所吞灭,目视不明,耳听不聪,手足不便,无所复堪是身衰老,无能贪乐,唯有死迫。
又云:王岂不见,胎少幼壮,一切皆死,无一幸存,是身危脆,死贼追随, 身心火燃,但是苦聚。身有寒热饥渴之患,心有贪痴嗔恨之苦,而我们贪着苦空无常脓血之身,不能觉悟,不思厌离,不自救拔,一旦命尽,谁能援手,国财妻子,皆非己有,死去之时,无一随身。人到最后,身且自弃,何况余物。
唉,举世之人,悉没五欲,迴流 生死,莫知出路。我等既已听闻佛法,已经觉悟此理,应当迅速远离世俗习气,专心修道,是为急务。所以西斋诗云:渐看鬓发著霜痕,自省己非自讨论,一世竟成何事业,百年还有几朝昏,急须立志求安宅,休更甘心赴死门,乐国不遥归有路,莲台好去觐慈尊。
又偈云: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试问:眼前活计放不下,频临病残交迫时,才修吗?所以古人说:壮时都为他人忙,谁人肯向死前修。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世度此身。我们岂能不醒悟呢?
(二)唯有修行能作依恃
当知聪明不能敌业报,富贵岂免轮回。势短世长,回顾时空,帝王将相今何在?世上一切成就,无常到来,一无所靠,唯有修行,能为恃怙。可惜世人能知者几何?知而能行又有几何?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有最根本的生死大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随业轮转,一念心识投向异道,方知水月空花一场梦幻。
古德云: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究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可知人生在世,唯有修道,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大事,唯有修道才能真正地利益自己。三界当中,财色名利,既然不可靠, 唯有修道可做依恃,所以应好好学修止观。
第二节 天台止观法门的殊胜
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能带领众生了生脱死,解脱轮回,证得无上菩提之果。但纵观所有的法门,末法时期,最适合现代人根性的莫过于天台止观法门。现就主要宗派(禅净律密教)作一比对分析。
禅宗
禅宗开创以来,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趣。妙则妙也,但只能接引上根之辈。中下之辈,穷年皓首,莫能入门。况末法时期,利根者又有几何?纵属利根人,禅堂参究,如果没有明眼人画龙点睛,终难成就。然善知识难寻,在此末法时期,若无福德因缘又去 何处找善知识呢?
和禅宗不同,天台止观依教修心,解行并进,无盲修瞎炼之偏,无走火入魔之失。上根者,一生成就,中下之人,依次修行,有路可进。日本关口真大博士认为佛法特质在禅,禅在中国佛教中发展为达摩禅和天台止观禅两大主流。达摩禅是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贯佛法的全体为宗旨。天台禅则是教学纵横,勿使盲目悟修为指归。所以说,处此末法时期,修天台止观禅最适合现代人的根性。如果有心于修道者,欲此生即要成就者,不可不修天台禅也。
净土宗
净土法门尤其殊胜,三根普被,无机不收,最直接最稳当。古德赞云:不须三劫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诚为不可思议微妙法门。单以成就者数字来说,无论禅密二宗,无能出其右者。但在末法五浊恶世时期,人心险恶,福轻业重,纵使百闻即发真信,实为困难。
所以弥陀经中称此净土法门为稀有难信之法。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纲要,如果有一丝不信与怀疑,纵然一句弥陀念的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西方岂能得生。又蕅益大师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可知修净土者,若对世上财色名利亲眷子女等有一丝染着,执着不舍,生净土即成障碍,此生又将空过。
而修止观法门,纵然心存怀疑, 只要如法打坐,即可得定发禅,全无信根之人,仗此实证也能开发信心。又人之所贪无非五欲,天台五停心观正是对症之良药,所以求生净土有障碍者,不可不修天台止观。
律宗
戒律是修持之基础,是佛法之根本。《佛遗教经》中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又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又《楞严经》云: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此可知,持戒目的是在禅定的修证,修定的目的在于无漏智慧的开发。而天台智者大师一向所提倡的止观双运,正是律宗的目的,因为止是禅,观是慧。所以经上说: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可见戒律是止观的基础,无须怀疑。
律宗的大成就者道宣律师在《高僧传合集》里赞叹天台宗智者大师曰:博听经论,明闲慧戒,然后归神摄虑。凭准圣言,动则随戒策修,静则不忘前智,固当人法两镜,真俗四依,达智未知,宁存妄识。如斯习定,非智不禅。则衡岭台崖扇其风也。可见道宣律师对天台止观是非常赞叹的,并对禅宗有严厉的批评:倡言五住久顷,十地将满,法性早见,十智已明。相命禅宗,未闲禅字,如斯般辈,其量甚多。意谓禅者们,动言五住烦恼已尽,十地已满而成佛了,其实连禅字都没认识。
天台禅的殊胜在于依戒修行。智者大师在天台止观中讲二十五方便,就特别强调持戒清净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若能发扬光大止观法门,非但能契合佛祖之心意,更能扶持末法戒律之衰运。所以天台宗与律宗关系非常深厚,天台大师得法华三昧,以诸法实相建立禅观教律,摄受一切徒众。又写四分律疏,并疏梵网经等,后来宋朝灵芝律师完全依天台教义阐扬律宗,立圆顿戒体。律宗之前对戒体的解释多依法相,自此以后,则宗天台。
密宗
密宗修法,虽极殊胜,但稍一不慎,即会反害自己。因为密宗在历史上为了生存,曾经大量地吸收婆罗门教的修法,融合佛法理念的解释。如果没有很好的经论基础,即易堕落外道行。据密宗规定,需学十二年的经论基础,才可修四加行。三年后才可修本尊。为防止修行偏差不得不这样做。
但人命无常,朝夕难保。不如天台解行并进,即学即修,不需担心理念上和方法上的差错。密宗里边规定,若犯了三昧耶戒,即堕入金刚地狱,十方诸佛都无法相救,唯有自己的上师才可救拔。所以假如你跟随的上师只是一名凡夫,他又如何才能去地狱救你?又是否要等到上师成佛了之后才能得度呢?再如,如果上师自己也进了地狱,那岂不是更加的惨不忍睹。
如果修天台止观的话,智者大师引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而且修止观不需立坛供养,随时可修,不需千里求师,止观一本就是善知识了。我们能在末法时期尚能有缘遇到如此殊胜的法门,当生珍惜难遇想。
又根据太虚大师对台宗与密宗评价云:密宗特色是即身成就,一生成佛之说。天台圆教也说,在凡夫地证诸佛如来三德密藏,顿超之法,可以说不相上下,但天台宗更善巧于密宗的有六即义的树立,密宗转身成佛之义,只是六而常即之义。不能即而常六,而天台非但六而常即,更能即而常六。此为略胜一筹于密宗,并可纠正密宗的此一缺点。
教宗
教宗是指三论、唯识、华严等,依此之宗而成就者,据《高僧传》所记载并不是很多。
太虚大师说:在唐朝慧能大师以前,修禅观者大多依天台止观禅,到六祖慧能大兴禅宗,一直到宋朝,天台历代祖师弘扬的一心三观禅法与禅宗的祖师相对抗,特别是宋朝天台宗经典从朝鲜取回而中兴,而与禅宗平分秋色。到了元朝以后,天台祖师却大半流于净土,造成了天台禅法的衰落。由于天台祖师只注重教理的弘扬,而不注重止观,本来教观双美的天台宗被人误判为教下了。在唐朝之前修止观成就者《佛祖统记》中记载很多,此不繁述。
现在学唯识的很多,但法尊法师说:唯识亦仿取天台所立观法之名,而谈修唯识观。唯识宗在唐后虽有玄奘法师翻译《瑜伽师地论》,但依此修行之人少之又少。现在人虽学过百法明门论、二十唯识颂、三十唯识颂、八识规矩颂等,却找不到修行的下手处。而天台立四教,说理清楚,分四种止观,层次分明,一学即可掌握,有立竿见影之效。
又三论宗、成实宗、华严宗者,法尊法师曰:成实三论之宗派,亦由彼时而始立。唯其成实与三论,仍仅讲阐法相及破立之理论,至于学三论及成实者,应当如何依三论及成实而修行,乃至现在,曾未见有谁问之及谁释之。此是余见闻之狭小耶,抑中国佛法实如是耶?尚望三论诸师,有以教我也。
又云:贤首大师之华严,较之天台而尤晚,故所唱之高调,当然亦更玄之百倍。此宗学者,谈理则必十玄六相,判教则必圆明具德,境观必须事事无碍,周遍含融,如是方满私衷之欲望。若有教之以小始行位及观行,必急睁怒眼而怪之曰:汝欺我耶!汝岂知我非圆教之机乎?
法尊法师也对天台宗批判说:谈乎理也,惟恐自宗之不圆不顿,叙其行也,惟恐自宗之不越不包,故天台立境,则必曰一法三谛,明心则必曰一心三观,言行则曰圆教之十法成乘,更叙十法界中,各具十界,乃至百界而立千如,更加依正五蕴,转为三千,而云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圆融无碍之旨,可谓极矣。其判教也,则以《阿含》《般若》为藏通二教,此固非我大乘根性之所须,即不共二乘独被菩萨之大乘教法及行位,亦望圆教之项背而不及,谁是狭心之士,甘在此别教而雌伏耶?故使吾国学子,人人皆生好高骛远之狂心者,此宗不能无责也。
一花一叶一菩提
看上段对天台之评论,可知法尊法师并未深入对天台宗教理的研究,他所引之例子仅是圆教之片面内容。圆教是最利根者而修,当然法法圆融无法不包。殊不知圆教之修法举一乘无不同时修证三乘所有之内容。说三乘修法时,无不趋向于最高之一乘。大乘圆教行人并非舍三乘方法而独修一法,故而称之为一修一切修。开权显实,即三乘是一乘,并非离三乘而可修。显实开权,一乘为三乘之整体,因此一证一切证,证三乘之果德而趋无上圆满之菩提。
所以天台止观,针对大小根性不同而设立不同层次的修法。教理大小俱含,层次分明,修行止观,证悟清楚。有心之人只需学了蕅益大师的《教观纲宗》法本,就可以把握住所 有佛教的教理与修证的纲领了。台湾慧岳大师说:中国佛教的教学思想中,三论宗、华 严宗、法相宗是精致于理论而贯穿哲学的极致,禅、律、密、净等,却独着重实践为指归!然在各宗中,能理论和观行兼备教观双美的宗派,那就要推让天台宗的教学。
第三节 天台宗的思想渊源及史略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知天台止观的殊胜,若欲依止观修持不可不知天台宗的来龙去脉。
天台宗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远承印度龙树大士的思想而来,龙树大士的思想早在西元四世纪时,已播满了整个印度。且越过葱岭,经罗什的译传由我国的北齐慧文、南岳慧思承传及至智者大师,更为之发扬创立教观双美体系,集其成为天台教学的基础。
所谓天台宗,天台是山名,智者大师栖身在此,倡立一宗之教观,后世称为天台大师,名所立宗,曰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因本宗依《法华经》以判一代时教,并且最尊崇《法华经》故。先是北齐有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文,及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偈,顿悟龙树即空即假即中之旨,立为三观,传之南岳慧思禅师,慧思传智者。
大师于陈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为终身道场,开拓鸿业以名一家。曾经说:道有传行,亦必有说,于是约略五时,开张八教,总括群经,归宗法华,说《法华玄义》以判教相,用《法华文句》以解名义。
教理之说既然显明,又讲述摩诃止观,以资助观行。弟子章安听受随记,成三大部。章安后智威、慧威、玄朗继之,直至现在相续不断。查天台大师著作及大意,数出于龙树之书,确知天台学于龙树大师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故后世天台学者奉龙树为初祖。
第四节 修止观的利益
分五点:(一)现世利益、(二)来生利益、(三)究竟利益、(四)修止观一法即已修一切佛法、(五)能光大一切佛教教派。
(一)现世利益:
修止观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最好方法。它非但能治身病,也能医心理上的过患,可以说是身心一切疾病均能治疗。
身病者:如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贫血体弱、失眠健忘、阴虚火盛、精力不足、伤风感冒、头晕眼花等。
心病者:如愤怒悲伤、忧郁烦闷、恐怖退缩、贪欲骄慢等。
若能学习打坐,持之以恒,不论上述什么毛病,都可以治疗。静坐还能预防未然,更能使皮肤润泽、美化颜面。又如工作辛劳、用神过度、形容憔悴、精神昏昧,只需如法打坐,便能恢复精力、面色光彩,而且心平气和、意志高昂。因此不论什么人均宜打坐修止观。
我们如能经常静坐会使心情平静,使血脉畅通,而疾病不易发生。相反的,若时常受愤怒、恐惧、悲伤、受情欲所干扰,心烦意躁,则必致气血不调,久而百病丛生。如人发脾气时肝火上升,由于肝开窍于目,故易生眼疾及肝胆病等。谚云: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可知嗔火一发肝胆俱损了。
又情欲生则必肾气亢动,肾开窍于耳,所以易生耳病,总之对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六欲,不论哪一种发生,都会影响全身的机能变化。身是以心为主,心能控制各部机构。心情保持平和,则生理上也随之平衡。若妄生七情六欲,如水因有风,波浪即起,故修止观,能使人体阴阳平衡,百病皆遣。
若人年事已高,或体弱多病,冬天觉手脚冰冷,打坐后便会立觉手足发热。可见静坐能使气血畅通,无所不至。夏天气候炎热,修止观能令身体清凉。古人云:熄灭心头火,除热得清凉。又云:心静自然凉。均是此义。打坐不唯能御寒祛暑热,更能调整人的身心于最佳状态。
有人怀疑,如此呆坐不动,将使血气不通、消化不良。不错,如果身在端坐,而心在不停活动,如看书、写字或作其它的工作,则会影响气血流通,食量减少。但佛教的静坐,不仅要身体稳如磐石地坐着,同时也要心如静水地修止观,如此血液自然会循环。使血液循环有内外二种,外即运动锻炼等,内即静坐。若静坐修止观有功时,可能发觉腹部充实,似有一股真气于其中,每每从放谷气时将腹内一切积郁排出,血气如车辆,脉管如道路,若车辆有力,可将道路上的一切阻碍冲去。
故静坐既久,脉络通顺,血气充沛,由是上下运行,均无阻滞。中医学也说,心属于火,肾属于水。若人用心过度,心火上升,由于肾水不能上潮,导致水火不济,便会疾病百出,若心能宁静或系念丹田、或止于足部,心火若下沉,肾水便上潮,于是水火即济,则百病可以消除。譬
如人失眠,也多由水火不济所致。心火不能经常得到肾水润泽,便会幻想多端,无法控制,若心能将万缘放下,专心观想丹田或集中于两足之间约二十分钟,水火便可互相接应,此时便易入睡。修止观能修到降伏妄想后,便可发生轻安,一切宿病霍然而愈了。
(二)来生利益者:
修止观不但此生身体健康长寿快乐,乃至来生必生天上,不堕三途。三界天上,欲界天前两层修五戒十善即可,后四层天以及上二界天必有禅定功德才能得生故,生色界天必修止门中的四禅定,无色天必须修四空定等。
(三)究竟利益者:
谓依修天台止观法门必定能超出三界得证清净涅槃,此不繁述。
(四)修止观一法即已修一切佛法者:
智者大师说: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宗喀巴大师说:三乘之果,皆是止观之功。由此可知一切出世法,皆是由止观而成,佛法三大总纲是戒定慧,止即定,观即慧,可知佛法若离止观将无存于世,也无佛法可言。
止观是佛法的根本,修习止观,就是修习一切佛法。无论一切显密修法,皆以止观为体故。一切出世圣人中,罗汉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此三法当体即是止观。
先以四谛为例。四谛法门是以修十六行相为观修对象,先以止息妄想,后以观照四谛正理。十二因缘只是四谛的开合不同而已。
此止观即是六度者,真能放下身心,人法两忘,即是布施;由修止观内外光洁,一丝不染,真名持戒;由修止观,身心不动,见佛不喜,逢魔不惧,荣辱不惊,顺逆不着,真名忍辱;为修止观,初夜后夜不废,行住坐卧,历缘对境,无不在修止观中,是名精进;以修止故,发百千禅定法门,以修观故,生实相智慧。
所以一修止观,发大乘心者,直证菩萨果位,发小乘心者,即到罗汉境界,三乘之果包遗无漏。有心欲了生死者,不可不懂天台教,不可不修天台止观法。
(五)能光大一切教派者:
慧岳法师说,当知天台与各派之间有存则同存,亡则同亡之关系。下略举几宗来说明一下。
天台与禅宗:天台立宗时禅宗虽兴,但未十分隆盛,但天台思想的发源,实胚胎于北齐慧文,长养于南岳慧思,所以天台一心三观的印证,一境三谛的发挥,多出于禅观而得自证之境界。由此教论,可以辅助禅宗的暗证之失。所以宣扬天台教学,正可以使禅教并行,促使佛教正常地发展,如鸟两翼,不可偏废。蕅益大师说: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可谓一针见血。
律宗:
智者大师在二十五方便中特别强调戒律清净对修止观起决定作用。所以对于四分律、梵网经等并皆有注疏。宋代之前对戒体的解释多依法相,及灵芝元照律师始以天台教义阐扬律仪立圆顿戒体,律学风气倏然一变。所以欲长养善根之人,急需重兴天台教学,以固身口之防。
净土:
天台宗虽宗法华,所归正是净土。《法华经》卷六中说:若人闻是《法华经》经典,若说修行,其人临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所,生莲花中,诸大菩萨围绕其处。故智者大师著《净土十疑论》,弘扬净土法门,劝人求生西方,提倡般舟三昧一心念佛。又净土经典之集大成者,是《净土十要》,若不懂天台教理,即读不懂此书。又印光大师《文钞》思想,皆依天台教义弘扬净土。故知天台之兴对净土实有大益。
密宗:
密宗之兴,虽在天台成立后,惟智者大师对于古来所传密咒皆能融摄无遗,所以其修持法多与密宗相倚。如《方等陀罗尼忏》等,吸收密咒作为忏罪之用,即是一个明显例子。又黄教名著,号称支撑藏地佛法五百年不倒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它的中心思想结构,是出离心、清净见、菩提心这三者为主,而天台的十乘观法,非但包含此三,并且更加详细。
例如天台藏教通教二教之十乘观法,第一即是观正因缘,即是指清净见。第二真正发心,即指出离心。别圆二教的十乘观法第二真正发心,即是发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广论》要求,下士中士都要汇归于上士。这种思想与天台三乘同归于一乘是相同的。汉地佛学中的这种思想比藏地早了八、九百年。并且二宗在修持上都是提倡要求止观双运。又修加行时,《菩提道次第广论》强调,要修七支供法,即是天台的前方便五悔法。黄教思想继之于中观,而天台二、三祖是观《中论》和《大智度论》,而立一心三观之宗旨的。故知学了台宗,对于各种教理,就无所不含了。
又大圆满是红教的无上法,什么叫大圆满呢?某大德说:尽此现实世界生死涅槃,一切诸法都在于明空觉了之中,圆满无缺,故名圆满。此种理论早在智者大师著作中即已说到。一心性中具善恶诸法种子,故知弘扬天台,即是推广了红教同等理念。
如果以唐密来说,天台宗的玉泉系如一行禅师,疏解大日经时,多是依天台教义而发挥。又日本最澄大师,既传天台宗,復学密宗而建立台密。所以日本学天台者,必兼传密法。吾人欲修密宗以达到殊胜的增上境界,尤其应学习天台教法,方能显密圆融。
太虚大师曰:禅宗偏重于直觉的参悟,华严偏重于果地的发挥。天台则重于心观的推理和因地的实修。所以天台止观,最合适于我们凡夫初机要修行的人。
宋朝铠庵居士曰:奇哉,救世明道之书,不图復行于今也。使王公大人,知有此书,必不致信谗以废毁;使搢绅先生,知有此书,必不致立论以诋排;使啟禅关者,能读此书,岂肯以教外别传自欺乎。(慧岳大师说:因为禅宗是专以锻炼精神集中,且以端身正坐,依自心的体验,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号召,遂有轻视戒律经教的倾向,致使养成晦昧不明的暗证禅师者不少。换言之,唯以日夜不休地端坐,虽得身心泰然的愉快安定,却不能了悟所证的阶段,容易变为增上慢,狂妄自大的暗证禅师,有无法自拔的危险,尤其只证初禅的境界,就认为已证出世大禅。如是错误,致使无法真正获得解脱。尚且一不小心就堕所谓野狐禅邪伪禅之类的弊害!但学修止观法门时,有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智、断、行、位,故铠庵居士有此语)使寻经论者,能读此书,岂肯以分别名相自困乎。
所以光大天台宗止观法门,就可弥补各宗之短,使令各宗,教、理、行、证,更趋圆满,佛法由兹可兴。
第五节 总结语
某大德说:佛教初传入我国最早的修证法则,如大德佛图澄等,皆以传授禅那止观为实证法门。一直到了陈隋之际,我国高僧如慧思、智者大师师徒则创建了天台一宗。独以修习止观为证果极则。明代密宗黄教初祖宗喀巴大师,亦以止观教人为修行之捷径。此外如唐代名士白居易、梁肃等,皆习天台止观之法,为学佛修持之基。
明代大儒袁了凡摄天台修持之要,著止观静坐之篇。清代名士如龚自珍著文力斥禅宗,独主天台止观之学,尤为愤激。近代名士如蒋维乔静坐法续篇之作,刘洙源观心之说,亦莫非渊源止观大要,或为纯粹止观的修证者,然而碌碌众中,言理者多,实证者少,系心一缘尚不可能,何况于止中寂运观慧,以证圣真者哉!倘至诚学佛之士,捨止观而不习抑为非愚即狂者欤。
第二讲 本书之缘起
智者大师之兄陈針,当时为中军参将,到四十岁时,一天路上遇到仙人张果老说:看你相貌阳寿已尽,期月必死。陈针闻之悚然,就向智者大师请教方法,智者大师说:照我之法修持,即可得免。智者大师乃为兄陈针述此《童蒙止观》一书,令兄修之。陈针逾年又逢仙,
仙骇然曰:汝之不死,岂食长生不死之药乎?陈针答曰:非也,吾弟智者大师教修止观法门,故获如是身。张果老乃叹曰:佛法之不可思议,能起死回生,可谓稀有。后过数年,陈针于梦中见天上宫殿上书有陈针之堂四字,以及十五年之后生于此处。
后陈针果于十五年后与诸亲戚辞别,临终结跏趺座安详而逝。然修止观者为了生脱死,方是大师本怀。故此书第十章证果文中详细说明为究竟成佛之果,非为余事也。前言毕。
第三讲 五重玄义
谨按天台讲经芳规,谈五重玄义,以释题目。五重玄义者:释名、辩体、论用、明宗、判教相。此五重玄义是天台大师深证如来妙心,洞彻明达一切的经旨,所以在解释三藏之前,先用五重玄义以阐明经题,提示全经的大纲要,更于经中幽微难见的奥妙真理,分析阐释,使学者一见经典题目之名,就能知道文中之大意,所以现在讲解本书也依用五种释题来说明。
第一节 释 名
释是解释,名是题名。分三:
一)释立名:即指解释书题的立名之义,所以称为释立名。一切佛经所说的立名方法不出七种(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三即指单人、单法、单喻。
单人: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一人作为经书题名,如《维摩诘经》等。
单法: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一法作为经书题名,如《般若经》等。
单喻: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一喻作为经书题名,如《梵网经》等。
复三即指人法、人喻、法喻。
人法: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人和法作为经书题名,如《文殊问般若经》等。文殊菩萨是人名,般若是法门。所以这部经称为人法立名。
人喻: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人和喻作为经书题名,如《如来狮子吼经》等。如来是人名,狮子吼是比喻。所以这部经称为人喻立名。
法喻: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法和喻作为经书题名,如《妙法莲花经》等。妙法是法名,莲花是比喻。所以这部经称为法喻立名。
具足一:即指人法喻都有。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所以这部经称为人法喻立名。
本书在七种立题属人法为名。童蒙是人,止观是法。所以此书是人法立题。
(二)解释题名意思分二:
1、童蒙
释童蒙分二:
(1)解释童蒙二字的本义
童指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童子。
蒙指微昧暗弱之名。
童蒙即幼稚未开智的儿童。
(2)解释童蒙二字的引申义:
《童蒙止观》所讲的内容,是为指导刚修止观初机者而说的。并且是指,纵然能够通经达教之人,如果是刚修止观法门都称为童蒙之人。
2、止观
释止观分四:
(1).止观本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这两种梵语,又译为定、慧、明、静等义。
止是停止义,停止于谛理而不动,这根据能止而得名。止又指止息义,就是指止息妄念之义,此就所止而得名。
观者观达义,就是指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之义,此就能观而得名。观又指贯穿之义,即指智慧的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上释本义竟。
(2).止观所属
依所修之方便而言:止属空门,即指真如门,此真如门系缘无为的真如法,而远离一切诸相。观属有门,即指生灭门,此生灭门系缘有为的事相,而开发智慧从而理解一切法。
依所修次第而言: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烦恼证真如。此二虽有止观之分,实则不二,真正的止必定是明静,所以止即是观,真正的观必定是寂然,所以观即是止。
(3).引诸经解释止观义以助理解
《维摩诘经》: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起信论》:止谓止一切境界散乱相,观谓观分别因缘生灭相。《大乘义章》:止者守心住缘,离于散动名止。止心不乱故復名定,观者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4).止观的种类分三:
天台宗止有二类:方便三止和真实三止
方便三止分三:
系缘守境止:即是把心专注在鼻端、脐间等处,或身外的一物,令心不散乱,使心念不起。
制心止:就是在心念起处制止它,不让流动。修习系缘止稍稍纯熟后,即当修制心止。在此所谓的心,指的是胡思乱想的心,而不是指真心、观照心之心,所以要设法加以制止。
体真止:《童蒙止观》解释曰: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
真实三止分三:
体真止:全以空为体,因诸法由因缘而生,因缘假合之法体为空性。止息一切的攀缘妄想证得空理,谓之体真。空即事实之真相,是对于空观之止也。
方便随缘止:菩萨知空非空,而能停止于诸法幻化的理上,分别种种法药,认识种种惑病,对症下药,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即知空非空,谓之方便。分别药病,随缘历境,利益众生,名随缘。安住停止在诸法幻化的假谛之理而不动,名止。是对假观之止。
息二边分别止:第一体真止偏重于真空之理,第二方便随缘止偏重于俗谛之理,这两种止都不能领会中道之理。现在知道真空非空,就令本体界的空边寂然,知道俗谛非俗,就令现象界的有边寂然,像这样的息灭空有二边而止于中谛,就称为息二边分别止。
已上三止,如果是前后次第的修证,是为别教三止。如果能做到三止即一止,一止即三止,三止和一止相即不二,是为圆教的三止。
二者观
观分四:藏教析空观、通教体空观、别教次第三观、圆教一心三观。
藏教析空观:谓分析诸法以入于空之观法。是体空观之对称。具体的称为析色入空观。又称析假入空观、析法入空观,或称析法观、生灭观、拙度观。
又《摩诃止观》卷三(下)云 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观,析于色心。即分析人乃由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要素所构成,分析色法至极微(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或分析心至一念(六十刹那),而依此分析之结果,观人、法二空之理,是为小乘之观法。
通教体空观:是指观一切万法皆是因缘和合,当体即空,以这样的观修就称为体空观。
别教次第三观:是指先修空观:空观能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假观能破尘沙惑,得道种智,而知假谛恒沙法门。后修中观:中观能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而证中道法。所以别教三观是次第而修证的。
圆教一心三观:空观者,观一切法并从缘生,缘生无主谓之空,无性而生谓之假,非空非假不出法性谓之中。本宗认为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就是假中,假就是空中,中就是空假。此三观实为一法上的德用差别,皆是诠显真理的不同面,所以三观能于一心中得,在一心中这样作观,便叫一心三观。古来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观之旨,其它教绝无名目。
太虚大师评曰:由一境三谛起一心三观,以一心三观之智,证一境三谛之理,可谓得佛法一大总持,及一切禅观法门之纲要者,为佛法中最普遍义,亦即为佛教的根本。
三者一心三观的来源:
本书所诠释的正为一心三观之修法。一心三观又名圆融三观、不次第三观、不可思议三观等,为利根菩萨所修习之法。《大智度论》第27卷,文中自为问答说:一心中得一切智和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答曰:实一切智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品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此文中内容是为第一依据。又《中论观四谛品》中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偈说一切法同时具含了空、假名、中道三义。天台二祖北齐慧文大师,读此文豁然而悟圆教之理,传授慧思,再传智者。智者大师依之证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的圆理,开立一宗之基。
(三)释异名:
1、《童蒙止观》又称《小止观》
又名小止观者:小者少也,宝静大师曰:言称小者,对汪洋浩瀚《摩诃止观》之大而言。非是小乘止观义名为小。名为小者是大部止观之梗概,为初机学人简略所说之小部止观,所以名小。天台四种止观皆是直缘中道实相,所以童蒙止观称为小止观,非是对大乘而言小,是小而无外之小,谓一切法趣此小,是趣不过。如《摩诃止观》称大止观,非是对小而言大,乃是绝待无外之谓言大。言小,小无小相,小即法界。言大,大无大相,大亦法界,小大咸是法界止观,大小相融,广略无异,皆归不思议之中道,不过对众生的机宜,所以有广略之不同而已。上释小止观之字义竟。
2、《童蒙止观》又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修习止观:修是指修治造作之意,习具有学习、练习等义。修习是指性善本来具足清净,但在迷中。现在为了开发本具之性善,而修菩提治烦恼,所以要学习止观,练习坐禅法要。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从开发性善角度来说,所谓修习止观,宝静法师曰:要开显本具之性善,必仗智慧观行照了本性,依本性而修,故能契本觉之性。如是性修不二名为修习。如何性修不二?自性本无烦恼生死,如宝珠但被尘染,将光覆蔽,今欲显光,必加清洗,心性亦如是,用止观之修德,以显本性本具之光明。言修,修无别修,全性而起修,如黄金之戒指。言性,性无别性,因修而显性,如戒指即黄金。全性起修,全修显性,性修不二,如黄金戒指,金器不二,此名圆修止观。此从性修不二性善角度说。
第二从息灭修恶角度来说,所谓修习止观,修即修正,就指修治矫正之意。习即习性,指久习成性之意。此习性即修恶,指后天所起的各种恶习性。以止观修治矫正恶习性,故名修习止观,或修治矫正恶习性的止观坐禅法要。所以称为修习止观。
坐禅法要,永嘉大师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可知止观修禅,四威仪中均可进行。何以此处独称坐禅呢?六祖慧能大师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此为上根者说,但初机人于坐中修习止观较易得益。智者大师为了提醒初机行人,故强调说: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法是法则,规持义。要即要道,关键义。谓此书为修习止观坐禅之法则,为修行之要道,证菩提之关键。所以称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总上释名所述,列表如下:
第二节 辨体(显体)
(一) 说明显体的原因
显是显示,体是体性。体性是何义?即指离开一切诸法之相状名为性。此性是为一切诸法之主质称为体,所谓显体即指显示此书的体性,所以称为显体。解释题名之后继续说明显体是何因呢?目的是为了依据此书题名而得领会此书之体性。佛教中的一切大小经论,各有它的根本体性,小乘以三法印为根本体性,大乘以一实相印为根本体性,如果没有正体为印,就等同于魔外之说,纵然依之修行,不可能获得果报。现亦如此,如果没有正体就不符合佛所说正法,亦不可流通于世间。因此对于此书之正体不可不辨析了。
(二)释体义:体含有三类义。
礼体:指礼法。如君为尊上,臣为卑下。父为尊贵,子为卑贱。众臣诸子,人数虽多,君主父亲唯有一位,亦都要遵守于礼法。现在本书之法体亦是如此,惟是中道实相一心之一理,统摄一切万法修行之功德庄严以及语言文字。实相一心最为尊贵无上,名为礼体。
体底:如恒河大海,不能测浅深,只有大象和修罗乃可穷其底源。现在此书以中道实相一心为体也是如此,至理甚深,惟有诸佛可以穷其底源,所以称为体底。
体达:如风行空中,通达无碍。现在此书以中道实相一心为体也是如此。如果能够领会此实相之体,证悟此实相之体,就能普遍体证一切万法的本体,没有丝毫之障碍,所以称为体达。
礼体即指中谛义,体底是指真谛义,体达是指俗谛义。总的来说此三谛义,只是一实相一心为体。本书是以空假中三观法门为能观,证得真俗中三谛圆融之境。所以本书是以圆妙的空假中三观真俗中三谛为此书之本体。
(三)总结
总之所谓的显体,即指显明本经的要旨,统摄众义所归趣,就是显体之意。前面所解释的本书题名是假设的名字。现在显体是指本书实质之义。如人之有名字,必有其体躯。所以解释书名之后,必须显明本书之主体。本书之主体,如果简而说之,即以实相一心为体。因为空假中三观真俗中三谛,是从没离开实相一心的。除实相一心外,其他都不是真实的。
因此本书讲述之法,所观之真俗中三谛之境依于空假中三观而修,皆都是以实相为根本。所以本书是以实相一心为体,三谛即是实相之异名。如果有人证到实相之本体,就可以统摄万法而成佛作祖,普遍体证一切万法再也没有留难了。所以要显示本书之体性。
第三节 明宗
(一)介绍明宗的原因。
明:是明白
宗:是宗要
所谓明宗即指阐明本书修行宗要。领会修行的宗要是纳受实相本体之关键。前面显体是指显示本书之体性,属于性德范围。现在明宗,是指说明修行之关键,是属于修德范围。目的是让行人,依据性德而起修德,全修德而在性德之中。而性德是秉之于先天,修德必以后天人力之进修才得以成就。因为性德籍修德而显示,修德籍性德为依托,而达到性修不二。
此明宗与显体之关系,如梁柱与虚空,梁柱譬喻明宗,虚空譬喻显体。虚空随处皆遍及,但须施设建架作栋宇,方能遮蔽风雨。如果有体性而无宗要,则如虽有广大的虚空,终不能得以一日的安住。所以显体之后,必须说明修行的宗要。
(二)本书是以正助二行、圆乘因果为宗要。
此宗要如书中所说不外乎十章之内容。前五章从第一具缘至第五行五法是助行的内容,第六正修才是正行内容。正助二行就是圆融一乘之实相因。第十章证果,即为圆乘之果。所以本书是以正助二行、圆乘因果为宗要。
第四节 论用
(一)释本义
论:指论述,
用:者力用。
一切经书皆有灭恶的力量和生善的作用,一切经典若无殊胜力用,则是徒劳修行。故明宗之后,必须论述此书的力用。
(二)本书之力用
本书是以除四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阴入界魔)四病为力,直证无上菩提为用。所以本书第八、第九章有觉魔治病之说。
第五节 判教相
(一)释本义
判:指判别。
教:指圣人所遗留之言曰教。
相:指分别一代圣教的次第曰相。
(二)说明判教相的原因
佛法众多,大乘小乘,权教实教,顿渐偏圆之理,各各相互陈述。如果不判析分别,则不明白此经是顿是渐,是大是小,难免会有混滥经旨的过失。所以论用后,必须判别教相。
(三)判教的作用
智者大师以通五时、别五时以及化仪、化法两种四教,判释一代佛法的大纲,能使学者迅速掌握佛法大义。
(四)本书在五时中属何时
当属第五时。此书以圆教一乘究竟为教相,因为《摩诃止观》即是法华三昧之修法。此《童蒙止观》是为《摩诃止观》之要略,修此《童蒙止观》即能证入实相之理。此书所诠之理无非中道实相义,因此《童蒙止观》是以圆教一乘究竟为教相。
总结
上来略述五重玄义,以人法为名、以实相一心为体、以正助二行一乘因果为宗、以除四魔四病证无上果为用、以无上圆教一乘究竟为教相。
第四讲 小止观序
第一节 总述
《小止观》
三字如前面已解释。
序:
《资持记》上卷之一说,序有三种解释。
1、端序义。《尔雅》云东西墙谓之序,即指隔开中堂与东西两夹空的墙。因世俗中的墙序在堂奥之外,以比喻序文在一书之表,故称之端序。
2、次序义。序指叙述意。即介绍评述一部著作始终,使文义历然不混。
3、由序义。序指绪意。如缲茧得绪则余丝可理,学者观序则诸篇可求,所以称为由序义也。
(序的本义原指学校和季节,今所不取)
天台止观有四本
天台大师所说的止观法本共有四种,即《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童蒙止观》。天台本来是指山名,因智者大师居住此山,后人为了恭敬,故以所住之处代为人名之称呼。
一曰圆顿止观
圆顿者:圆名圆融,即指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又圆为圆满,是指三谛一谛相即不二,无有缺减。
顿:指顿足,即指圆见事理,一念具足。所以称为顿足,又顿指顿极,即指三观之体本来周备非渐次所成,顿极圆足一切法,因此称为顿极。此《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智者大师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讲于荆州玉泉寺,其内容按五略与十广的次序而宣说。现略介绍如下:
五略:
1、发大心:强调初发心时若不纯正,则无法进至宝城,所以先须阐明邪正,然后呵斥十种非心,依四谛、四弘、六即等层层解说发大心之正确理义。
2、修大行:是摄尽四种三昧的一切法。
3、感大果:是因实践修大行的感召,才能证大果。
4、裂大網:即破除自他疑網。
5、归大处:即进入大般涅槃的宝城。
十广:
即指广泛解释五略当中的十种内容。
1、大意:即是前面五略的内容。
2、释名:即详细讲述止观的含义。
3、体相:说明这止观所显之体。
4、摄法:是在第三章所明止观之体,广泛摄持一切法。
5、偏圆:是第四摄法的加以补述。因为虽然摄一切法,但是法自有偏圆,故必须再检讨。
6、方便:是择取大满圆顿之前,权为进入正观的途径。即指在实践门中首先必具的条件是二十五方便法的阐述。
7、正修:是前所述的种种方便,然后才能证入正修的圆观,所以摩诃止观的真面目,也就尽摄于此了。换句话说,前五章是以教相说明止观,第六的方便即以实践观法的方便为前提,第七正修章,正是大师在天台华顶,作头陀苦行的妙证绝境,为当时及未来的学习禅学们尽其心血吐露的微妙法门,成为空前绝后禅学实践门的依据。
8、果报
9、起教
10、旨归
后三章之义不说,其理由有两种说法:一指大师在玉泉寺安居时所说,安居结束就停讲了。二指不关修持的需要,因此《摩诃止观》原文中此三章不讲。
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
大师二字根据《大智度论》中说,唯佛一人才有资格可以称为大师,其余之人都不可以。但智者大师被称为东土释迦,所以写序文的元照法师,为表示对智者大师的尊重,因此以大师之号而称之。
【荆州玉泉寺说】
这句是表明说《摩诃止观》法门的处所。荆州现在湖北省境内,玉泉寺造于隋朝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十二月,根据资料记载,智者大师至荆州回乡造寺,以报答出生地之恩。寺成后,命名为一音寺,后因见此山泉色如玉,遂改为玉泉寺。
据《九祖传》记载:智者大师初到荆州当阳县玉泉山时,看见山色堆篮,想要寻找清净溪流之处,创建道场,初选之处,意中尚嫌逼迫狭隘,遂继续往金龙池北一百余步处,看见有一大树,婆裟偃盖,树干庞大,树中空虚,有如庵室,即于此处,打坐入定。
有一日天地晦冥,风雨怒号,见各类妖怪其形各异,千变万化。并有巨蛇十余丈长,张口向内。而且阴风透骨,鬼魔列阵,飞沙走石,犹如骤雨而下,虽经七日,了无惧色。
智者大师心生悲悯地说:汝等所作所为,乃是生死众业,现在堕落异道,反而贪着余福,不自伤悲悔过,归向正道。众妖闻声即灭。
当天晚上云开月明,见有二人举止威仪如王。年长者美须忠厚,少龄者头戴冠帽而秀发,前来致敬说:我是蜀国义臣关羽。汉朝末年世态纷乱,九州瓜裂,曹操不行仁义,孙权仅为自保,我作为蜀汉义臣,期望恢复汉帝刘室,但时事相违,虽有志而不遂,身死而余烈不灭,因此神识受封,乃住此山,大德圣师,为何来此?
智者大师说:想要在此地建立道场,以报答生身之恩德。
关羽说:希望大德哀悯我的愚痴,特别地垂手摄受。大师想要建立道场,从此上去三十里,山形如覆船,其处土地深厚,弟子当与子平建造寺庙化缘供奉以护持佛法,希望大师安禅七天,以待其成。师既出定之后,看见湫潭千丈,全部化为平址,寺院栋宇焕丽,巧夺人目,神运鬼工。
智者大师遂领大众人等居住于中,日夜演说佛法。有一天关羽敬白大师说:弟子今日得以获听佛法,希望洗心易念,求受净戒,永为菩提之善本。智者大师就手秉香炉授之以五戒,于是关羽之威望懿德,昭布千里,远近瞻礼祈祷,莫不肃然起敬。
有一年天大旱,长时不下雨水,智者大师到水源之处,口诵神咒,手挥杨枝,刹那之间,乌云密布,风雨交集。民众大喜,歌颂赞詠声满道旁。
荆州总管王积,进入山中致礼拜谢,一见大师之威严,全身颤抖流汗不已,退后对旁人说:吾屡次经历两军对阵,临危险而更勇,从来没有像今日之恐怖畏惧。后来荆州总管王积大人以建寺上奏朝廷,隋文帝遂赐额为玉泉寺。智者大师乃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四月二十六日,开始讲此《摩诃止观》。
【章安记为十卷】
章安是人名,为天台宗第五代祖师,字灌顶,号法云,姓吴氏,浙江临海章安人。后人尊其德行,遂以地名代以人名,而称之章安大师。大师祖居义兴(江苏宜兴)。其祖父时代,迁居临海章安。
陈文帝元嘉二年(西纪561年)出生,才三月,能随母亲称念三宝名号。有僧经过其家之门,对其母亲说:此子非同凡可。后来七岁时出家,入章安陈兵山摄静寺,依随慧拯法师学习佛经儒典,日记万言,一闻不忘。十三岁时因匪乱随师迁住临海涌泉延恩寺(据祖堂记)。
年二十时(陈宣帝大建十二年580年)受具足戒。二十四岁时,恩师慧拯圆寂后,闻智者大师之名,遂到天台山修禅寺,秉受天台教观,研文释疑既然已久,顿时承蒙智者大师印证认可,长期跟随服侍于大师身边。到古都金陵光宅寺,听智者大师讲《法华文句》。
隋开皇十三年章安大师三十岁,是年四月于荆州玉泉寺听《法华玄义》,开皇十四年(594年)听《摩诃止观》。至于其余各处,凡智者大师所说法门,全部给与编结汇集,大小部共有一百余卷。
开皇十七年,智者入寂后,章安大师接掌国清、玉泉两大丛林。炀帝大业十年,时年四十五岁著《涅槃玄义》二卷,《涅槃疏》二卷。当时隋朝末年兵荒马乱,寇盗并起,《涅槃疏》写成时,烈火焚烧不热。
晚年住在会稽称心精舍,讲说《法华经》,当时之人多赞叹他有跨朗笼基、超云迈印之语(朗指陈朝时代的兴王寺法朗法师,基指法华山慧基法师,印指中兴寺僧印法师,云指光宅寺法云法师)。会稽郡中有嘉祥寺吉藏法师先曾疏解《法华经》,听闻章安大师之道法,就废止讲经遣散徒众,投足来访请教学业,深深后悔前面作文之谬妄。唐贞观六年八月七日,章安大师终于国清寺,寿七十二。
章安大师有一同学名智希,临终时对旁人说:吾生兜率内院,见先师智者,坐于其中,宝座排行齐列,都已有人,唯有一座空缺。那里天人说,过后六年,灌顶法师来升此座。章安大师居住国清寺时,有一老父沾染奇疾,百药不能疗治。其子求救于章安大师座下,大师即焚香转诵《法华经》,病者当日闻香入鼻,其疾遂愈。
台州仙居县乐安岭南,溪流湍急,一年当中常有溺人,章安大师发誓说:如果此溪平坦,就当于此讲经。之后不久,白沙遍涌,平如玉镜。乃讲《金光明经》、《法华经》,以酬答灵感之惠泽。后于摄静寺,讲《涅槃经》时,突然群盗会聚,群贼却见摄静寺门口有天神兵将手执器杖,每位兵将身长丈余,贼众大惊,奔走溃散。当地俗人因此事故,称此为山兵寺。
章安大师每诵经晏坐,经常有天花飘坠其侧。后有吴越王,追封章安大师谥号为总持尊者。
记为十卷 此《摩诃止观》前后共有三种版本。第一版本和第二版本都有二十卷,题名都是《圆顿止观》。唯独章安大师所记录之十卷版本,定名为《摩诃止观》。所以称为记为十卷。
【二曰渐次止观】
第二类止观法门简称为《渐次止观》,全称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在天台止观法门中,诠述圆顿止观的修法不落次第,能以凡夫之位顿超到如来三德秘藏境界,即是《摩诃止观》。
而介绍凡夫位上一步步修上去转凡成圣的方法,就是此部《渐次止观》,此部止观又称《禅门修证》、《禅波罗蜜》、《次第禅门》。而在《摩诃止观》里又略称为《禅法》、《坐禅》等之简称。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讲止观二字时,即以止观包括佛法的全体修证之义。而在《渐次止观》的特色中,即以禅字统括整个的佛教修证法门。
此《渐次止观》亦具十大章之组织,现说明如下:
第一大意章:是针对修行者,虽然发心修习禅定,但还没有得其要领和十种非法的发心予以纠正,并为显示正修必需的条件。
第二释名章:即指解释禅波罗密的名字。
第三明门章:即指说明禅门修法,分为色门、心门等。
第四诠次章:即指说明修禅次第,分为有漏禅的次第和无漏禅的次第等。
第五简法心章:即指简择辨明修禅的方法,把法分为有漏法、无漏法等。简择辨明心也如是,把心分为有漏心、无漏心等。
第六方便章:即指说明正修禅观时的准备条件,把它分为外方便、内方便等。
第七修证章:即指说明修证世间禅相、出世间禅相等,并由浅入深,从欲界初心修行开始,直至金刚三昧为止的所有禅法。
第八果报章:未说。
第九起教章:未说。
第十归趣章:未说。
此部《禅门修证》是智者大师壮年时所撰述,而《摩诃止观》却是晚年的著作。由此可知智者大师实践修证的纲领,从年轻到晚年,其体系始终一贯,是明朗可知的。智者大师又将《禅门修证》十卷,略成为《禅门要略》一卷,有现存本。又从修证实践的理论集略起来,即成天台大师《禅门口诀》一卷。
【在瓦官寺说】
瓦官寺位于南京凤凰台,瓦官原为官府管理陶业机构的官员。东晋兴宁二年(364)因慧力法师之奏请,哀皇帝司马丕于是下诏命令施捨陶官的旧地以创建寺院,掘地而得古时瓦官遗址,因此而称为瓦官寺。
未久慧力法师又建造一塔,后来到了竺法汰法师住持瓦官寺时,更拓建堂宇,兴建重门,并宣讲《放光般若经》,众僧云集,遂成一方名刹。梁朝时增建瓦棺阁。陈朝光大元年(567)智者大师住于此寺宣讲《次第禅门》及《大智度论》并修缮此寺。所以称为在瓦官寺说。
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此寺改为升元寺。北宋太平兴国年中(976983)下敕改名崇胜寺。明朝初年寺基废灭。明朝嘉靖年间,于原址旁重建积庆庵,称为古瓦官寺,然已非旧址,原寺址被改做官园。
明万历十九年(1591)僧圆法师等人,募资于凤凰台之右,建丛桂庵并赎回凤凰台之地,大兴殿宇,号为上瓦官寺,改积庆庵为下瓦官寺。现在上瓦官寺称风游寺,仅存留部分的堂宇。
【弟子】
学在其后称为弟,对文义的理解依从他人得以生起称为子。唐一行禅师说:弟子应具十德:
1、信心具足:即指对于自己的师父,和所传的修法,以及业果,出世间功德等,具足信心。
2、种姓清净:即指出身清净,非为屠杀等造恶业者以及贪嗔痴烦恼等特别严重者。
3、恭敬三宝:即指在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决不对三宝退失信心,知道皆是业报所致,恒能对三宝生起恭敬。
4、深慧严身:意指以很深厚的智慧,来庄严自身。亦即指很愿意学习深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乐此不疲。
5、堪忍不懈怠:即指在修学的过程中,堪忍身心疲倦,以及寒热饥渴等,能排除万难,终不懈怠。
6、尸罗清净:即指在修学的过程中,纵然丢失脓血凑合之身,终不毁坏佛制的清净戒法。
7、忍辱不嗔:即指八风不动,遇到赞誉而能忍辱,心不生喜。遇到毁谤,心不嗔恨。遇到各种打压,终究忍辱不嗔。
8、心不悭悋:即指心不贪惜世间五欲六尘而能奉献身心。
9、勇猛精进:即指身心精进,日以继夜,如果学修未成,终不休歇。
10、坚固愿行:即指修学佛法对所发的誓愿和行持,坚固不退,终不改变。
【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
法慎法师,初时居住金陵大庄严寺,后来随从智者大师禀受三观十乘之法,豁然很深证入法华三昧,因定而发闻持陀罗尼,一闻能记。陈太建三年(571)智者大师于瓦官寺说《次第禅门》,法慎法师于听闻期中,把《次第禅门》私记下来定为三十卷,尚未修改治定,不幸入灭。
其后章安大师依原稿治定为十卷,即现在《禅波罗蜜》,在天台三类止观当中依渐次而修的止观法门。
智者大师在金陵八年间(569---575)除讲《法华经》《大智度论》外,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在指导南方未曾受到重视实践修习的止观法门,针对南方当时的佛教学者,唯重于经文逐句的讲解,而失去实践修持禅定的弊病,致使罕有证道者,且多堕于文字法师,为显现佛陀救世本怀,所以在金陵时,日间宣讲教理,夜间修习止观,勉励徒众,尽力于教观双运的实践修持。
大师前期思想的代表,是融合《大智度论》及印度所传来的所有坐禅实践法,尽量收集,而组织成为渐次止观。所谓渐次止观,乃指将禅门实践法,由浅入深次第,加以精密组织,这在禅观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重要贡献。还可以说是禅学的集大成,若有心于禅学研究,此书实属不可缺少的宝典。
禅波罗蜜禅是禅定。波罗蜜:此云到彼岸等。意谓通过修习禅定能达到涅槃境界。波罗蜜又译为事究竟、度无极等。菩萨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所以称为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的广远所以称为度无极。
【三曰不定止观】
所谓不定止观修法,即指不是初观实相之境而修,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种法门,因由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即称为不定止观,亦即随行者根机渐次圆顿不定。行者正用圆顿止观修法时,忽而成为渐次禅定,本用渐次观法修时,忽而成为圆顿法门境界。修这些法时,不能定为圆顿或渐次,所以称为不定止观。
《不定止观》即指《六妙法门》,亦称《修禅六妙门》。所谓的六妙门即指修此六法,一一都能通向于涅槃之门,所以称为六妙门。《摩诃止观》、《渐次止观》都具有十卷大册,而此《六妙法门》仅只有一卷小册子而已。
所谓六妙法门,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的六种修法。依此而说明不定止观修证的方法。在《六妙法门》中把修证方法和要旨,分为十科:
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是说明六妙门和禅波罗蜜诸法的关系。
二、次第相生六妙门:是说明数随等六法的互相关系。
三、随便宜。
四、随对治。
五、相摄六妙门,此三科是说明修证六妙门的意义。
六、通别。
七、旋转。
八、观心。
九、圆观六妙门,此三科是说明修证六妙门的实践。
十、证相六妙门,说明六妙门法门的证悟形相。分为次第证、互证、旋转证、圆顿证的四种证悟相,以显示不定止观的特色。
此中需要注意的是,平常所说五时八教的顿教、渐教、不定教、秘密教的化仪四教中的不定教的不定意,和此处所说的不定止观的不同点。五时八教所说的,是限定在前四时中,属于化仪四教之一,对于第五时法华时即不通用。然在此所见到法华三昧等四种三昧中亦修此不定止观。
此不定止观可以从华严阿含乃至法华的教法观门,即于四教五时中随意取空、假、中的一个观。或从一切禅中取一个禅法,随意修行,而能随所启悟开解,即是不定止观。所谓不定止观,非指别有特定的修法,仅是在圆顿或渐次各种法门中明白其义,此处只是在《禅门修证》的全貌中,只取六妙门其中一科,以示不定止观的修证要领而已。
【即陈尚书令】
陈:朝代名。南北朝时,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拥有现在的长江下游和珠江流域各省市,是南朝时代版图最小的王国。曾经攻占淮南北,不久又失去。589年为隋朝所灭,历五帝三十三年。(武帝、文帝、废帝、宣帝、后主。)
尚书令:秦朝时本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职位很低。到汉成帝时设尚书员,群臣章奏,都要经过尚书,位虽不高而权很大。到隋唐设尚书省,此即为尚书令,以左右副官名为仆射,分管六部,管理国家一切事务。
刑部:掌管司法刑狱,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检查院、最高法院和公安部的组合。
兵部:掌管天下常备兵马,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礼部:掌管接待外使和一应礼仪祭祀,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和后勤部。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和人口,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公安部,掌管户籍的职能组合而成。
吏部:掌管百官升降调度和地方官核查,相当于组织部和纪检。
工部:掌管各类工程建设,相当于建设机构。
此六部都归尚书令所管。
【毛喜】
毛喜(516年-587年),字伯父,阳武人(旧县之名是秦朝所安置,管治现在河南省原阳一带)年少好学,擅于草书隶书。陈宣帝(569582在位13年)时,为尚书令。参加瓦官法会,恳求禅修要法,躬执弟子礼,受学《六妙门》及《四十二字法门》,早晚研究修习,不因事情多忙而废止。寿年七十二。
【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
恳请智者大师说出禅修方法有一卷,就是现在的《六妙门》。
一卷即唐朝之前书籍多出之于手工抄写,装成卷子。用若干纸,粘连成长幅,用木杆作轴,也有用金玉牙等作轴。从左到右卷成一束,称为一卷。普通高厚一尺,长度由几尺到二三丈,都称为一卷。请即请求,恭敬用词,即请求智者大师说出六妙门的修法。
【四曰小止观,即今文。是大师为俗兄陈针出】
第四种法本称为《小止观》,就是现在这篇文章所说的修法内容。这《小止观》是智者大师为俗家胞兄陈针所说的修行方法。
【实大部之梗概】
这句意为这部《童蒙止观》实在是大部《摩诃止观》的大略内容。
实:是实在之义。
大部:指《摩诃止观》。
梗概:梗和概每个单字有其释义和应用方法,梗概二字合在一起即是指大略的意思。
《童蒙止观》中的具缘第一到方便第五,即《摩诃止观》中的第六方便章。《童蒙止观》中的第六正修章,即《摩诃止观》中的第七正修章。
《童蒙止观》第七善发、第八觉魔、第九治病章,在《摩诃止观》中属于正修中的十境之病患境、魔事境、禅定境等。
《童蒙止观》第十证果章,即是《摩诃止观》中第十章旨归篇,不说部分。而《摩诃止观》中的前五章内容在《童蒙止观》中的从首篇诸恶莫作,一直到最后证于无漏圣果也之中,都可以一一地相对应出来。
所以元照律师说这《童蒙止观》是大部(《摩诃止观》)之大略了。
【入道之枢机】
此句意为《童蒙止观》中所介绍的修行方法,就是证入无上道法的关键所在。
入:是证入。
道:指到达目的地的通路。
《俱舍论》卷二十五中说道是通往涅槃(菩提)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是达成佛教终极目的的修行法则。广义而言,亦指趣向果位的通路。所以《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中说,道有四种:
人天道:以五戒十善布施为道,而求世间之福乐。
声闻道:以三十七道品为道,而求涅槃。
缘觉道:以十二因缘为道,而求辟支果位。
菩萨道:以六波罗蜜为道,而求佛果。
道梵语是未伽:为了区别于菩提,所以把未伽翻译为道,而又称此道为因道。道分两种,一是因道,二是果道。因道即是上列四种道法,果道即菩提涅槃。在因道中,为了通向于果道的菩提涅槃,必须制伏烦恼。而在断烦恼的因道上说,又分为二种:
一、有漏道,亦称世间道、世俗道。系同于上面记载的人天之道。又在三界九地中,除了有顶天之外的一地,为了断去有顶天以下八地的修惑,在见道前的加行位,以有漏智实践六行观法,都是属于有漏道。
二、无漏道,亦称出世间道、圣道。是以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除有顶天之外的下面三无色界空天定的九地为所依,并以无漏智断去烦恼之道,即称为无漏道。在这断除烦恼、证得真理的过程中,又把无漏道分为四种道:
加行道:即指为断除烦恼的准备之实践方法。
无间道:即指正断烦恼之道,是以无漏智慧断去烦恼,在正断烦恼时,前后无间隔,所以称为无间道。
解脱道:即指断除烦恼,证得解脱真理之道,所以称为解脱道。
胜进道:即指在解脱道时,将要进而断除后品烦恼时,此时称为胜进道。
枢机:枢为户枢,即门上的转轴。机为门槛。枢主开,机主闭。所以用枢机二字并言,以比喻事物运动的关键部分。
《易辞》上说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国语》上说夫耳目,心之枢机也。心有所欲,耳目为之发动。而此《童蒙止观》所说法门,是为入圣出凡的枢机,所以元照律师称此止观为入道之枢机。
第二节 止观释义
曰止观
二字在释题中已经解释过,为了加深印象,再作一次介绍。
止:是指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的对象上。
观:是由止基础上生起正智慧,而观一特定的对象上。
止与观相辅相成,所以本书上说止观双修,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不可缺一。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即以止观意义构成其体系,而以空假中三观的实践法完成其组织,有关于止观名义的解说,即将止和观各分三义。
(一)止的三义:
止息义:指止能止息烦恼妄想,烦恼由寂照而止息。
停止义:指心系缘于真谛之理,系缘的正念现前,安住于真理之中而心不动。
对不止止义:即指对无明烦恼的躁动不止,而说明真如法性本来是 止之义,即无明与法性的本体是不二的,而现在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就相待而论,所以这里是以无明烦恼不止之义而来说明真如法性本来是止之义,故而称之为对不止止义。
(二)观的三义:
贯穿义:指修行时利用智慧观照,以贯穿灭除烦恼。
观达义:指修行时以观照智慧通达万法,以契会真如。
对不观观义:即对无明烦恼的不能观照,而说明实相智慧的能观照之义。即无明与法性的本体是不二的,现在称无明烦恼为不能观照,称法性智慧为能观照。此就相待而论,所以这里是以无明烦恼不能观照,而来说明法性智慧能观照之义,故而称之为对不观观义。
在《摩诃止观》中,止观具有相待、绝待之义。列表如下:
【曰定慧】
(一)定的本义
指让心专注于一种对象上,而达到不散乱的精神作用;或指其凝然寂静的状态令心不散的修行,及由此而达到的特殊状态,通称为定。但其所得到的境界有层次不同的差别,又因为在观修时,止观有均衡、不均衡以及有心、无心的不同,就有四禅、四空、二无心定的差别。所以这定字是为禅定的总称。
(二)定的意义之种种说
《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或禅或定以及四禅这二者,都可称为定和三昧。《十住毘婆论》卷十一载:禅指四禅,定指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成唯识了义灯》卷五:举出定的异名共有七种,此处略引其中五种来说明。
三摩泗多:翻译到中国称为等引。等:即指远离心之浮(掉举)沉(昏沉)而保持平衡,达到身心俱安的状态。引:指由自身力量引起(发生功德)之意。能修这些禅定,则能远离各种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等引,通于有心、无心的两种禅定。但不通于散心位。
三摩地又称三昧译为等持之义,又翻作正心行处,即指能修这些禅定,使心能端正不曲,安住于一境上而心不动,亦即使心平等摄持的意思。这些禅法通于定心位、散心位的两种位上,但这些禅定仅限于有心位,而不能通于无心位(这是定的本体)。
三摩钵底译为等至:即指能修这些定法,即可心中正受现前,大发光明,心庆快乐殊胜无比,虽处污染而不染着,再也没有退转。即指已经到达身心平等的意思。这些禅法仅通于有心定和无心定的两种定法,而不通于散位(是为定的自相)。
质多医迦阿羯罗多翻译到中国意为心一境性之义。即指修行时摄持自心于一境上,策励正勤而修习。亦即是将心集中于对象上的意思(为定的自性)。
奢摩他翻译到中国称为止,又翻为正受。即指止息六根之恶法及不善法,能够消灭一切散乱烦恼。即是离邪乱念头、止心寂静的意思。这些禅定仅限于有心的清净定法。
(三)定的分类
依于定的内容及其修行的阶段,可分为两种:
有心定:包括四禅四空,合称为八定。在初禅可得灭除语言,第二禅以上灭除寻伺,而到四禅顺次灭除忧苦喜乐等各种感受。又初禅已经没有了鼻舌二识,从第二禅以上五识皆无。
无心定分为二种:
无想定:是指凡夫、外道认为无想的状态是真正涅槃,而所修习的禅定。
灭尽定:是指圣者将定的境界,作为无余涅槃界的境界,而所修习的定法。此二种定,都是灭除心所得定。
(四)定的性质
1、味定,又称味等至。与贪爱相应而起,乃爱乐味着于前念(前刹那)净定之定,位于八根本定与中间定。
2、净定,又称净等至。相应于有漏善心所起之定。又分为:
(1)顺退分定,指顺自地之烦恼而生起味定,使定退失。
(2)顺住分定,指顺自地之净定,安住于定中而不能上进。
(3)顺胜进分定,指顺上地之净定,而能继续上进。
(4)顺决择分定,指顺无漏智而起无漏定。于未至定、中间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
3、无漏定,又称无漏等至。为圣者所依,乃得无漏智之定,系于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静虑)、下三无色定(不包括有顶)所俱有,其断除烦恼之作用甚强。总上所说,列表如下:
(五)慧
慧,梵语 毗钵舍那,翻译到中国为慧。慧的本义是指推理判断事理的精神作用。能通达于无为的空理,所以称之慧。慧有两种:
有漏慧:漏即烦恼之义,这些智慧与烦恼相应并密切不可脱离,且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称为有漏慧。
无漏慧:即指圣慧,不与烦恼相应的智慧,所以称为无漏慧。是从闻思修而来,是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的智慧(此慧即为定的用而来)。
所以观慧又分为四种:
1、正思择,又称简择诸法。谓以思择分别净行所缘之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五种境界,善巧所缘之五蕴、十八界、十二入、十二缘起、是处非处等五种境界,净惑所缘之世间道、出世间道等之种种差别诸法。
2、最极思择,即指对于种种差别的诸法之中思择平等之真实法性。
3、周遍寻思,又称普遍寻思。即指依分别作意以取诸法之相,而遍寻思。
4、周遍伺察,又称周审观察。即指详尽推求所缘之境。
【曰寂照】
寂:是寂静的意思。
照:指观照的意思。
此二合起来,意谓止观的本体为空寂、寂静,而有观照、照见的作用。《大乘无生方便门》曰: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即用即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摄相归性。故曰寂照。
【曰明静】
即指智慧明、禅定静。由观能破烦恼远离愚痴,所以称为明。由止能息止乱心镇伏烦恼,所以称为静。
总而言之,曰止观是指从因地上修行来说而称为止观。
曰定慧:是指从果地上来说称为定慧。即指在修行的时候称为止观,止观修成功了之后称为定慧。
曰寂照:是指从它的作用上来说而称为寂照。
曰明静:是指从它的体上来说而称为明静。
【皆同出而异名也】
以上虽然说有止观、定慧、寂照、明静的四种名字不同,仅只是同一体性,分为四个角度设立种种名字而已,所以称为皆同出而异名也。
问:为何同一体性而出种种之名呢?答:体虽相同,但体用不同,所以须要出种种名。为令修学之人容易解、容易学习、容易识别。
【若夫穷万法之源底】
若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语至于说到。
穷:指寻根究源,或终极义。
万法:指世间法和出世法。
源底:源本指水的源头。
底:指最后。
源底合起来即指前因后果。
此句连起来是说:至于说要寻根究源世间法和出世法的前因后果,必须要选择修习止观,没有比止观更好了。故在后句说莫若止观。
【考诸佛之修证 ,莫若止观】
考:指考察、核实等。
诸佛: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合起来称为十方,此指空间。过去、未来、现在称为三世,此指时间。十方三世各有无量诸佛在度化众生,所以称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修:指在因位,正在修的时候,依止观而修。
证:指在果位,已经成就,亦依止观而证。
此句之义即指(我元照律师)考察、核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修因证果,无不是依止观而来。
意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从最初为凡夫时,乃至到了成佛之位。从修行到证果的过程中,不出止观二法,都是依止观而修,依止观而证的。所以说考诸佛之修证 ,莫若止观 。莫若止观即:无如止观,没有离开止观二法的。
第三节 传承弘扬
【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
天台大师:即智者大师的道号,为表示恭敬,不敢直呼其号,所以用所住之山的名字代称之。
灵山:即灵鹫山的略称,位于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东北侧。此山为何叫灵鹫山呢?灵鹫是鸟名,相当于我国秃鹰,羽毛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而称此山为灵鹫山者,因这座山之形状类似于灵鹫鸟,又因为此山山顶栖有众多灵鹫鸟,所以称为灵鹫山。
亲承:即亲临法会,得到传承。承:继承、接受、承担义等。
承止观也:即传承了止观法门。
合起来即指智者大师在灵山会上,亲临法会,由释迦佛亲自给他传承了止观法门,或大师在灵山会上亲自得到传承。传承了什么呢?传承了止观。所以说承止观也。
此句是表明了天台止观法门二种传承中的金口传承。天台宗的止观传承分为二种:一为金口传承,二为今师传承。
1:金口传承又分二种:一指昔日在灵山与慧思大师同在佛陀座下共闻法华三昧法门,得到的传承。二指今生在大苏山,诵药王品时,在定中亲自听闻佛陀说《法华经》,所得到传承。
什么是金口呢?佛是金色之身,所以佛所说者称之为金口。根据《天台九祖传》卷一上说:陈文帝元嘉元年,大师时年三十三岁,南岳大师住在光州大苏山,即往顶礼。南岳大师一见之即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此即是说明昔日的金口传承)。
南岳大师即于普贤道场为说《法华安乐行品》(此即是今师传承)。智者大师如教研心,经三七日诵经至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身心豁然,寂而入定,观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大师亲闻佛陀尚在讲《法华经》(此即今世的金口传承)。智者大师亲身亲口得到佛陀在灵山的传承,所以称为灵山亲承。
今师祖祖传承表:释迦如来传第一代迦叶、二阿难、三商那和修、四优婆毱多、五、提迦多、六弥遮迦、七佛驮难提、八佛驮密多、九胁尊者、十富那奢、十一马鸣、十二毘罗、十三龙树。
龙树造《大庄严论》说明修一切功德法门。造《大无畏论》说明第一义,《中论》是其中一品。从佛传承下来的妙法微义尽含于其中,后被罗什法师翻译到中国。北齐慧文大师见之恍然大悟龙树心髓,证入不二中道境界。
慧文大师在北齐之际,聚徒万人,专业大乘,独步河淮,时无竞化,所证入法门,非世人所知。学者景仰之,以为戴天履地,莫知高厚。慧文大师以所证悟之心观法门,口授南岳慧思大师。南岳大师分身四门飞入皇宫,位证铁轮,法付天台智者大师。所以称之为灵山亲承,承止观也。智者-慧思-慧文-龙树-毘罗-马鸣迦叶佛,从后到前传承。
【大苏妙悟,悟止观也】
大苏:山名。现在河南光州境内,智者大师在大苏山经三七日诵法华经,入法华三昧定,悟入初旋陀罗尼,发空观总持,照了法华灵文,证悟微妙的实相之道,所以称为大苏妙悟。此悟是名词。
悟止观也即依止观悟入一心实相,此悟是动词。此句意谓,智者大师在大苏山悟入微妙的法华三昧,而悟证了一心实相。一心实相即是一心止观。悟:有证入觉悟之义。妙:是赞叹词。
【三昧所修,修止观也】
三昧:指法华三昧。依据《法华经》而修的法,以三七日为一期,于四威仪中思惟谛观实相中道之理。此法以忏悔灭罪为主,所以须于六时修五悔(忏悔六根、劝请、随喜、迴向、发愿)其法有三:
身开遮:开用行住二仪而遮止坐卧二仪。
口说默:口诵经,默世言。
意止观:分有相行和无相行。
此句意谓智者大师当时在大苏山所修的法华三昧,就是修的一心止观,所以称为三昧所修,修止观也。
前面考诸佛之修证这句,是指说明诸佛的修因与证果。诸佛所修之因是止观,所证之果也是止观。而此二句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即是说明智者大师也是和诸佛一样。从灵山亲承之后,大苏妙悟,悟止观也即是表明智者大师所证之果是止观。三昧所修,修止观也即是说明所修之因也是止观。表明了释迦佛和祖师之间的直接传承,乃至修证方法等都不离止观,由此可知唯以止观法门最为究竟。
【纵辫而说,说止观也】
纵:任意地。
辫:通辨,指辩解,或辨明等。
智者大师既然证得三昧,因此南岳大师授记说: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辫,不可穷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陈朝大建元年,智者大师居瓦官寺,开始讲说法华经题,就于一夏三月之中开科析释,此即称为最有名的九旬谈妙之佳话。因为此《法华经》即《摩诃止观》的宗骨。法华一大部即止观大体。此句意谓大师随便任意地一说,无非都是在说明止观法门。所以称为纵辫而说说止观也。
【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
天台三大部五小部,皆是大师于大苏山,大悟法华三昧之后。复又于天台华顶苦行头陀所证得的境界,以之和盘托出以告后学之人。所以智者大师随意一说,就说出了他自己心中平时所行证的法门。
【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
则知即指就知、才知之义。
宗部宗指主旨义、尊崇义等。
部即类别之义。
此句连起来意思是说:照上面这样一讲,我们才知道或就知道天台教理所尊崇的主旨类别,虽然繁多,最后的归宿都没有超出止观二法。
【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
舍放弃义。此句意谓:放弃止观二法不修,就没有资格说,已经明白了天台的修行之道。
天台道即止观道。止观即是定慧,定慧是整个佛法的中心。所以天台道即是整个佛法之道。又由上传承可知,佛的正法,由历位祖师代代相承。到了龙树菩萨时,以佛法心髓含著《大智度论》之中,被北齐慧文师所悟,辗转而传至智者大师。所以宋朝志磐大师说:若无生宗旨,三观行门。其实祖龙树,宗北齐,禀南岳,师资相承。然佛祖所传,无非止观二门,舍止观,佛祖无所传。
由此可知,这句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放弃了天台止观法门不修,就没资格说,已经明白了佛法的修行之道。因此天台宗被称为观宗正统,可知离天台止观法门外,并非另有正统。所以说天台道就是整个佛法之道。
【不足以议天台教】
此句应连上句,即舍止观不足以议天台教。议讨论义。此句意谓:放弃止观二法不学,就不够资格来讨论或论说天台宗的教理。天台教即指天台教观,也是指整个佛法的教理。为什么说放弃止观二法不学就不够资格去论说佛法呢?
如志磐大师说:舍天台之学而欲识佛法意者,未足以议也。夫圣教东渡,经论徧弘,唯任己心,莫知正义众制纷纭,相倾相夺,南三北七,竞化当时。犹夫粟散小王,妄自尊大。而不知金轮飞行,统御四海,威德之盛也。唯我祖师智者大师,天纵之圣,备诸功德。约法华悟门,说止观大道,为万世法,盛破光宅,徧难四宗,望风失据,宣布至化,坐致太平,非夫间生圣人,其孰能为此大业者哉。然则欲识佛法意者,其唯天台之学乎!由此可知,放弃天台止观教理不学,就不够资格,说已经讨论过佛法了。
【故入道者不可不学】
此句意谓:所以进入佛门要修道的人不可以不学习止观,又《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说: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故入道者不可不学也。因为止观是修行的根本法。所以说故入道者不可不学。
【学者不可不修】
学了止观的不可以不实地去修。学而不修,不出生死。故曰:学者不可不修。
(一)当知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佛法中能闻到天台教理又难上加难。况今修行的条件都已具备,岂可不修。古德云:我昔于无始生死海中忍受无边的痛苦。今幸得难得人身,皆由过去善业而来,转胜于如意宝珠,千百万倍,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此难得幸已得到的人身,自应作最有意义之事,勿使空过。有意义之事,莫过于修持正法。今所讲止观最适合于年轻人的修法,所以学者应随闻随行,不可稍存推诿。
(二)无常不待人故。人的生命很无常,刹那变化。死期到来,猝不及防。有中午还吃饭,下午便已亡故者。所以如果不及早修行,刹那命尽,则唯有各随业力所转,不能自由。那时虽然有很多佛学知识,临终半字救我不得,所以说学者不可不修。
(三)前生业种未断,此生业在增长。若学而不修,终毕堕落故。人在世上所造业,恶业最为容易。如人一饮一食,都含有三毒恶意,以从未反省,因此恒不自觉。恶业既成,堕入三途,必定有份。省庵大师说:犯一吉罗,五百岁堕泥犂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
现在我们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诶。且以五戒说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是居士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戒等,又不必说了,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犯则终必堕落。万一堕入地狱,一日之间万死万生,其痛苦能忍受吗?以现时吾人所遭的寒热尚觉难受,何况地狱里的大热大寒,你能忍受吗?
如果不修行,万一堕于饿鬼,不惟不得饮食,且不能得闻饮食之名。想解渴而不可得,见果树欲食而不可能。以世人相比,数日不得饮食即不能受。饿鬼九百万年不得饮食,你能忍受吗?
虽恶业轻微,而堕入畜中。所遭到鞭打背磨,生杀活宰以及愚痴无知。如此痛苦,你就觉得不可怕吗?
省庵大师说:若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恶报还自受之,谁当相代,能不寒心。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犹苦。修行则勤劳一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故这篇序文作者元照大师苦口叮咛说:有缘遇到了天台教观,学了佛法,不可不修啊!
【奈何叔世寡薄】
奈何:怎么办、无奈等义。即没办法、无可奈何的意思。这里是指作者对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无限的感叹,表达了作者抒发的感情。
叔世:本指国家衰乱的时代,称为叔世。这里引申为佛教末法时期,而称之为叔世。(叔字到下面还会解释到)
寡薄:寡指少义。薄指轻视的意思。此句连起来意思是说:怎么办啊,在末法时期,这些缺少福报的人竟然不重视,诸佛所传的修行心要止观二法。
【驰走声利】
驰走:原义即奔走、走得很快。引申为追求义。
声利:即指声名利禄。利指财利、利养等。
即指未法时期的学人,不真正地安心学法修道,虽住寺里却去追求世俗名利。因为追求名利的心情非常猛烈急切,所以喻之为驰走。
【或胶固于名相】
胶固:指执着闭塞的意思。此语出南朝荆州刺史表中说。有宁臣胶固等语,又有坚固、巩固的意思。《后汉书七十郑太传》上说: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胶固分开来说:胶指粘着,固指牢固等,粘着很牢固。
名:古代称文字为名。《周礼春官外使》,郑玄注。古曰名,今曰字,或指概念,亦指表达概念的语词、名称。
相:与性相对。指一切事物外现的形象状态,可以识别。
此句连起来的意思,指末法学人执着自己从文字上肤浅得来的理解概念,不习止观法门,固步自封,闭塞了悟门。又指末法学人一头扎到文字堆里,被粘着了,非常坚固、牢固,出不来了。所谓入海算沙,一辈子都在分析名相,空过了一生。
【或混肴于暗证】
肴:指鱼肉类熟食。这肴应指淆字。
混肴:也称浑肴,有混杂义,指界限划分不清。《抱朴子尚博篇》说:真伪颠倒,玉石混肴。混肴二字意思一样,
暗证:暗指暗昧,证指得到的境界。暗证二字指不识禅定次第法以及禅定境界等。
混肴于暗证:意指禅定修证次第不知,而盲修瞎炼。纵然有禅定的境界出现也分不清是非真伪。以光影门头为真实,执瓦砾为珍珠,以四禅为四果等。
上面三句,第一句驰走声利指凡夫之人,不修不学。第二句或胶固于名相,指学而不修。第三句或混肴于暗证,指修而不学。所以知道必须解行并进,继承天台家风,才能挽救末法之浊流。
【其书虽存,而止观之道蔑闻于世】
蔑蔑指无义。蔑闻即无闻于世。又指目受伤而不明。此句话意指:天台宗以止观为修证的法本虽然还存在,但依止观方法去修道的人已经很少,没有传闻于世。
这句话是总结了前面三句的结果,以及互相的关系:
1、之所以驰走声利、胶固名相、混肴闇证,皆是不明止观或轻视止观而引起的后果和弊端。
2、正因为不明止观、轻视止观,所以会驰走声利、胶固名相(不去实修)或虽修却混肴于暗证。
故元照律师感叹说:天台宗谈止观修证的书虽然还存在,而止观的修法却不被后人所重视了、所闻修了。
【得不为之,痛心疾首哉】
得:指能、可、怎得等义。
之:指人和法。
意谓如此难得殊胜重要之法,是诸佛祖辗转相承之法。至今世人,不修不学、学而不修、修而不学,致使众生永沉生死。所以作者说怎么不为这些痛心疾首呢。作者痛心疾首之原因有二种:
1、为止观法门的哀落、时人见珍宝而不识、不知止观法门的殊胜而悲痛。
2、为众生不知学修止观法门,甘愿沉落生死轮回而生悲痛。
所以说得不为之,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指心伤而头痛。即指作者慈悲心重,为止观法门的衰落,为众生的愚痴不修,伤心悲痛到极点的意思。
【今以此书,命工镂板】
今:指现在,现在以这本《童蒙止观》的书,故曰今以此书。
命工镂板:指命令工人雕版印刷。
此句表现出作者的急人如急己之心情。因为既然知道这本《童蒙止观》是诸佛的慧命、是禅门的关键、是众生的达道、是教法的总归,所以急急地使工匠去镂刻排版,而流通此书。目的就是使人人皆能知道止观,使人人皆能学习止观,使人人皆能修证止观,所以下句说:
【将使闻者见者,皆植大乘缘种】
将:是介词,相当以字相同。
闻者:指听到这本止观法门的人。
见者:指读到这本止观法门的人。
皆:指都,或普遍义。
植:指栽种义、培养义。
大乘:乘是交通工具。指能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觉悟彼岸的教法。小乘教法以自己解脱为主要目标,大乘教法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所以称为大乘教法。天台宗认为大乘有两种:权大乘,大乘中的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实大乘,大乘中的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的教法)。
缘种:指因缘种子。
这段合起来:意指以让听到止观这本书的人,读到这本书的人,就都能够种下大乘教法的因缘种子。
【况有修有证者,则其利尚可量耶】
上句说读书听法都能种下大乘教法自利利他的解脱因缘种子,有这样的殊胜。更何况有人依这本书修持、有人因修持而证果的,那他得到的利益是更加不可测量了。
为什么说读这本书、听止观法、依止观修、证止观果,功德利益不可量呢?总括起来有十种大利益,所以说不可量。
一、法大:此部止观虽名《童蒙止观》,但他是大部之梗概。所以他的体性也是直缘实相理法,所以称为法大。
二、心大:既然知道止观法大,必须要发大菩提心修证才能相称,所以称为心大。
三、解大:即指要修证止观法门,必然先要理解三止三观的教法,所以称为解大。
四、净大:既然已经领会理解止观修法,必定要以清净心去修证才能相应。这清净心通于一切诸佛,所以称为净大。
五、庄严大:既然能够修证止观法门,就能具足菩萨智慧福报功德庄严。天台大师说,以三观为能庄严、以三谛为所庄严,所以称为庄严大。
六、时大:既然能够以止观二法庄严自己,就能一生成就,超越别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时间,所以称为时大。
七、具足大:即指能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因为以此止观修法能包含无量百千三昧无有遗漏,所以称为具足大。
八、智大:即指修持止观时能包含一切法,因为以空假中三观观察万法,万法无非就是空假中三观之理,而于一切境界上善能分别,所以称为智大。
九、巧大:指能分别一切,修习止观就能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垂形六道,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所以称为巧大。
十、事大:即能善巧化导,能令一切众生决了大事。示现世间,演说大法,证大涅槃,所以称为事大。
此十大功用利益,非凡夫所测、非二乘人所知,所以称为则其利尚可量耶。
尚:还、犹义。
耶:表疑问语气。
则:相当而、那么等义。
【予因对校乃为序云】
予:指我,第一人称。即指元照大师自称。
对校:即核对各种版本纠正失误的地方。
乃:于是、就义。
云:指讲话或语气助词。
此句意谓:我因由上种种原因,所以特地校对各种版本,纠正它失误的地方,出版了这本书,于是为这本书写了序文。因此我简略地予以说明。
【时绍圣二年。仲秋朔】
时:指写序文时间。
绍圣二年:是指北宋第七代皇帝年号,第八即徽宗,在位总27年,第九代钦宗,在位二年,被金人所软禁,北宋亡。第十代赵构即高宗转为南宋了。北宋第七代皇帝哲宗在位有元佑九年、绍圣五年、元符三年,合起来总十七年(西元1086--1100)国号绍圣的第二年,作者写了这篇序文(西元1095)
仲:古时指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仲是排行第二。
仲秋:即指农历八月。即秋天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如果说仲夏,即指夏天的第二个月,即五月。其它月等,如此类推。
朔:即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面上看不见月亮,这种现象叫朔,以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因此称初一为朔、朔日等。这篇序文是写在绍圣二年农历八月初一,所以称为仲秋朔。
【余杭郡】
余杭:即今杭州。先为县名,后改郡名。秦朝开始置县,因秦始皇南游会稽(今绍兴)途经此地,因立为县,属会稽郡所管。南朝陈朝置钱塘郡,隋改余杭郡。唐朝时改称杭州,宋为临安府,而后一直还用杭州之名至今。
郡:古代行政区名:历代沿革不同,周朝始制、县大于郡,全境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后来秦朝统一六国,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郡大于县。汉朝相同。隋唐之后州郡互称。宋朝元朝设州府,至明朝时而郡废,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后郡或为府之别名。
【释元照序】
释元照,字湛然,余杭唐氏子,年少时依祥符地方之东藏寺慧监大师学习,十八岁通法华,试经得以剃度,专学毘尼,及见神悟寺天台大德谦法师,讲说天台教观,即嗣法允堪律师(允堪,从天台崇教寺慧公门下出家,学通天台,专攻律部)。元照既然为允堪之传法人,即以天台教义解释戒律,由是南山一宗蔚然大兴。后居住灵芝寺三十年,摄斋讲授,过五百多次,登坛传戒六十多回,得度者多及万人,所到寺院必为结界。政和六年(宋徽宗在位时,西元1116年)九月初一日,集大众齐诵《普贤菩萨行愿品》,双盘打坐安然而化,后人称之灵芝元照大师,寿69岁。
以上解释序文毕。
第五讲 正文
第一节 解释作者
隋
隋:朝代名,公元581-618年,北周大丞相杨坚(隋文帝)始袭封隋国公,不久废周自立为帝,国号隋,经历三帝三十八年。隋本作随,自杨坚称帝,以随字从走,因鉴于周齐奔走不宁,所以去走为隋字。而智者大师虽生于梁朝,后来国家统一于隋朝,所以称为隋朝智者大师。
天台山
天台山智者大师栖身之所,天台山,或云天梯山,谓此山高险如阶梯,所以称为天梯山。天者颠(最高处)义,或指显义,在万物之顶显然可观,所以称为天。《天台四教仪集注》云:元气未分混为而为一,两仪既判,清而为天,浊而为地,故名为天。这是依旧时解说。又古人认为,天是太微、太气、太素、太虚、太清五种元素所成。如果依据佛教解释,天指最胜、光明、自在等义。这座山的山名称为天台山,是因为此山,上应天上三台星,所以称为天台。所谓三台星:即指上台虚精星,主天子皇帝;中台六淳星,主公卿大夫;下台曲生星,主万民百姓。
修禅寺
修禅寺乃大师于陈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于佛陇之北建寺而住,陈太建九年,陈宣帝敕赐修禅寺之号。现由国清寺出资重新建造。
沙门
沙门此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之义。佛世时是印度人对一切修道人的通称。为了分清是佛弟子,一般比丘自称为沙门释子,以区别于外教的沙门,后来佛法传入我国,沙门二字则专称佛弟子。
沙门有四种:
1、胜道沙门,指行道殊胜之圣人。如佛、独觉等圣人能以圣道自觉,所以称为圣道沙门。
2、说道沙门,又名示道沙门,即指能够善说佛法道义,而且所说道法无有谬误,如舍利弗等,所以称为说道沙门。
3、活道沙门,又名命道沙门。即指依佛道之法而生,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圣者,多闻广学善持法义,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间,所以称为活道沙门。
4、污道沙门,又名坏道沙门,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
智者大师是属前面三种沙门之一,所以自称为沙门。
智顗
即智者大师:538597字德安,姓陈,世为颍川人(河南境内)。为避战乱,止于荆州之华容。父名起祖,梁元帝时官至散骑常侍,封益阳侯。母徐氏,温良斋戒,孕师时梦香烟五彩,萦回在怀。又曾梦香白鼠(卜者云:白鼠,龙所化也)觉而有娠,师出生时,光明溢户外,邻人以为火灾,至则知其子。
又过一夕,其光方止。师生于梁大同四年(538),合家欣悦,欲宰牲为庆席,火灭汤冷,为事不成。晨有二僧叩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得出家,言讫不见。师眉分八采,目耀重瞳,有古帝之相。(在《春秋演孔图》中解释为八种彩色,在《帝王世纪》书中,谓尧十四个月生,眉有八采,舜目有重瞳子)父母每藏护之,不令人见,在襁褓中卧即合掌,坐必面西。
七岁喜往寺院,听僧口诵《普门品》,一遍成诵。年十七,于长沙佛像前,誓为沙门。夜梦佛像授金色手,从窗而入,三摩其顶。由是深厌家狱,思求出家。二亲爱之,不获见许。乃刻檀为像,披藏寻经。当拜佛时,恍然如梦。见高山临海,山顶有僧,举手招之,须臾伸臂接至于山引入寺院,见所造像在也。
即悲泣自陈,愿学得三世佛法,能对千部论师,说之无碍,用报四事恩惠。僧复指像谓曰:汝当居此,汝当终此。是年父母相继倾丧,年十八辞兄求法,投本郡果愿寺舅氏法绪出家。二十进受具戒。初从慧旷学律,常乐禅定。二十三岁时,闻南岳大师在光州大苏山,即往顶拜。
慧思大师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遂于座下,得证法华三昧。三十八岁入天台。先有神僧定光, 庵居三十载。师至光为之曰:颇忆招手相引时否?师即悟礼像之征。即于是山,造寺安僧。
大师后历为陈隋皇帝讲经说法。京师大德莫不归服,后会稽郡嘉祥寺沙门吉藏,百余人奉疏请讲《法华经》不赴。卒于公元597年十一月廿四日,时春秋六十,僧腊四十。安坐如三昧而逝。
【述】
述:指述说,或遵循义。
即传述已成之说,而不自己另立新义,所以称为述。这里即表示了所说的止观修法是有传承的意思。意谓我只述说南岳大师传来的禅法之义,所以称之为述。又表智者大师谦虚,而推功上人。所以称为述而不作。
第二节 止观的总纲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四句是这部《止观》内容的总纲领。并且一代佛法之中,三藏十二部经所有内容,无不包括殆尽。广而言之,乃至十方诸佛的教法,无不含摄其中。为何这样说呢?这有三种理由:
一、从修持角度说。诸恶莫作即是止法。众善奉行即是观法。自净其意:即止观双运之法。它能斩无明之染污,证得真如之性体。所以能使心意清净,成就菩提。是诸佛教: 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此正是十方诸佛教化众生的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
此四句在解说时,有前后次第。在行持时,断恶修善并无次第。因为佛法是心地法门,惟有自净其意,才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惟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自净其意。
二、从三业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身口二业。自净其意,是意业。
举出三业以统摄六根。这就表明了下手用功,唯在身心上下工夫,于六根上入手。所以《楞严经》上说: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復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所以说这三句是十方诸佛之根本教法。因此称为是诸佛教。
三、从体相用上说。智者大师一开端即以此四句明示止观的体相用。如:
自净其意是指止观的本性之体。
众善奉行是指止观的本性之相。
诸恶莫作是指止观的本性之用。
是诸佛教以此止观修法能令凡夫直证真如本性之体相用。正是十方诸佛出世教化众生之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
又这止观之真如本性的体相用,遍于一切。因迷悟不同,故有凡圣之别。所以这四句之理,通大乘小乘,义包凡夫圣人。
下面就依凡夫、二乘、菩萨的分别不同来作解释。
第一句 诸恶莫作:
第二句 众善奉行:
第三句 自净其意
一、凡夫
凡夫虽行十善,心念执着于有,未能断尽染污之意。现在佛教化以空观智慧而照破有漏十善之不净 ,弃有漏之善而不用,能观一切法空,因此超出生死,转凡成圣,其意自净。所以称为自净其意。
二、二乘
二乘虽断见思之恶,但沉空落寂,被偏空所迷所染,所以也是未净其意。现在佛教化以假观智慧,了达一切法空而不空,入于俗谛境界度化众生,即能破尽尘沙烦恼,所以称为自净其意。
三、菩萨
菩萨虽能破除见思和尘沙烦恼,观一切法非空非有超于二边。但对于中道法爱未破,四十二品无明未尽,所以也不能称为自净其意。现在佛教化以中观智慧,了达一切万法当体即是实相中道,非有非空也非中;当下即空即有即中,如果说是空,一空一切空,一切法趣此空是趣不过,趣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非趣。假观中观也是这样,如此类推。所以行持一善法,即是行持一切善法。观一法即是观一切万法。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离四句、绝百非。一一无不是妙善戒定慧。到此时,三惑永尽,二死永亡,这就是菩萨的自净其意。
第四句 是诸佛教
是诸佛教:指以上所说的境界,正是十方诸佛出世教化众生的根本目的,所以称为是诸佛教。又依四教佛来说:
佛有四教不同,并都能教化相对应根机而让他们 自净其意,超越生死。所以称为是诸佛教。诸佛出世教化众生总不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三大纲要。所以这四句能包尽一切佛法,也是本书指导我们要如何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直证圆教三德大般涅槃的总纲要。所以在未讲正修之前,先列出此四句为首。而称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以作为止观的总纲领。
第三节 止观二法的重要性
[原文]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 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 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 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 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若如是知者,止观 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今略明 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 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 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此段是说明止观二法的重要性。
若夫:此二字是语气词,即发端之辞语,一般置于句子之首,即表示后面要发议论。词意相当:至于说到。
泥洹:即涅槃异音,是梵语,翻译为灭、寂灭、灭度、圆寂、不生不灭、无生等义。又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原来指吹灭,或表示吹灭之状态。后来转指灭尽燃烧烦恼之火,完成悟智(即菩提)的境地,这是超越生死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所以以表明佛教的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为涅槃寂静。
佛教大小乘对涅槃的解释大概的分别,可有如下之说:
据部派佛教来说:涅槃即指灭却烦恼的状态。涅槃分为两种:
一、指有余涅槃,即虽断烦恼但肉体还在的状态,而称为有余涅槃。
二、指无余涅槃,即灰身灭智的状态,再没有遗留色身。这是根据小乘的解释。
涅槃是否有实体呢?小乘有部主张涅槃是一个实在的实体。小乘经量部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状态的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的空性,所以与生死世间无有差别。南本《涅槃经》卷三等,指出涅槃具足八味功德。
一、常住:指涅槃之理,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永恒,所以称为常住。
二、寂灭:即指涅槃之理,寂绝无为,生死永灭,所以称寂灭。
三、安乐:即指涅槃之理,无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灭之乐,故名安乐。
四、清净:即指涅槃之理,安住清净寂灭中,各种障碍都已净除,故名清净。
五、不老:即指涅槃之理,不迁不灭,无增无减,所以称为不老。
六、不死:即指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灭,所以称为不死。
七、虚通:即指涅槃之理,虚彻灵通,圆融无碍,所以称为虚通。
八、不动:即指涅槃之理,寂然不动,妙绝无为,所以称为不动。
天台宗对涅槃的分类又有三种:
一、性净涅槃,又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的理体,此性净涅槃即亦指真如本体。所以称为性净涅槃。(此是先天之体)
二、圆净涅槃:依靠修道去除罪业和烦恼,而证得的圆满清净涅槃。所以称为圆净涅槃。(此是后天之相)
三、方便净涅槃:即佛以救度众生的原因,示现种种假身,教化众生之缘既然已尽,而即入涅槃,所以称为方便净涅槃。(此是涅槃之用)
此之涅槃一一皆具八味功德。本书此处若夫泥洹所指的相当第二种圆净涅槃。学此止观能够知道心佛体同,就是性净涅槃。依次而修,广利自他,就可以达到方便净涅槃。此三种涅槃,一一具足八种功德,身体尚在,即是有余依涅槃,身体舍去,即无余依涅槃。若依大乘法来说,无明分破,即有余涅槃。无明断尽,即无余依涅槃境界。
之法
法有两种意思:
一、法指境界的意思。这句若夫泥洹之法合起来的意思是:至于说到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到涅槃的境界。
二、法指方法。若夫泥洹之法,即:至于说到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到的涅槃之方法。
入乃多途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说,要进入或证入本性涅槃的境界有很多的途径。什么是涅槃的本性境界呢?就是上面所举的性净涅槃。吾等众生自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只因一念无明才生起三细而动六粗,所以迷失了清净的本觉自性。此清净的本觉自性,迷失后就成为迷惑的不觉无明,即真妄合一成为阿赖耶识。
由这个原因,我们的清净自性法身,流转于六道,沉没于四生。生死既然由三细六粗而来,那什么叫三细六粗呢?即指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现出生灭流转之妄法(迷之现象),其相状有三细六粗(九相)之区别。三细即指没有心王和心所的分别,它的相状微细难测。六粗即指有心王和心所的相应,它的作用之相状粗大明显。
三细:
1、无明业相,略称业相。即指从真如本性生起妄觉的初动之相,即由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的最初状态,乃根本无明中的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区别主客的状态。
2、能见相,又称见相。指见到了初动之相。又称转相,即依据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此系依据前面所讲述的无明业相所起,而认识的对象之心(主见)。
3、境界相,又称现相、境相。由前面转相而虚妄现起,各种境界之相。这是因为能见相既得生起,就会同时虚妄现起,此认识对象(客观)。
六粗:
1、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于染净境,起爱不爱相,即智相。
2、相续相:依智相分别于爱不爱境,生苦乐觉,觉心起念,相应不断,即相续相。
3、执取相:依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着,称为执取相。
4、计名字相:依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
5、起业相:依计名字相,执取生着,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
6、业系苦相:系于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故称为业系苦相。
众生有此三细六粗之相,所以生死不断,即由三细相辗转进入六粗相,亦即指由不相应心的阿赖耶识位,进入相应心的六识位,迷的世界乃随之展开。如来以慧眼观之,甚可悲悯。为了使令众生抵达证悟涅槃之境,必须是由六粗相逆向三细相迈入,即得证到本源清净的自性涅槃。因为众生根性不一,习气烦恼不同,所以才说种种法门,而法有八万四千,一一法皆能证入涅槃。虽然修持佛法入手不同,但是归元则是一致,所以说入乃多途。
【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这句意指:论说证得涅槃最直捷最紧要的方法,总不会超出修止修观二法。
论:指论说。
急:直捷,很快。
要:紧要。
证入涅槃的方法无量无数,所说法也是无穷无尽。然法门虽多,天台四教四观,可以包尽一切法门。十方诸佛,如果舍弃四教止观的法门,下无众生可度;三世众生,如果离开四教止观的法门,上无佛道可成。因为这止观二法,是一切法门的本体,所以众生要想一生即可成就,以凡夫身当下证得如来三德秘藏,不须经过三大劫而修证,唯有修此止观二法最为直捷最为紧要了。
藏教以析体止观为急要,而入证偏空涅槃。
通教以体空止观为急要,而入证真空涅槃。
别教以次第止观为急要,入中道无住涅槃。
圆教以一心止观为急要,圆证大般涅槃。
此止观二法非天台宗独有,如密宗的大手印、大圆满等,即止观之异名。华严宗奉法界观为最高原则,行普贤行,即修此止观。唯识宗的修唯识观,也离不开此止观。乃至念佛参禅,当体即此止观。由此可知,止观体则是一,止观的名或有、或无,或用异名而已,可知止观为一切法门的要道,登向涅槃的纲领,所以说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修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是镇伏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的最初法门,而修空假中三观智慧正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的最紧要处。
此段是说明止观的效果。
【所以然者】
此句为转语词,意谓为什么这样呢?是因为止观是伏结断惑的初门正要。
伏:指镇伏之义(表示未断)。
结:是烦恼的异名,唯此烦恼能使众生结缚生死,不得出离,所以称为结。结分为五下分结和五上分结。
五下分结是指欲界众生所拥有的烦恼。
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着心,无有厌足,此修不净观可伏。
嗔恚:于违情境上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此修慈悲观可伏。
身见:于名色阴界入等妄计为身,执着我见,此修界分别观可伏。
疑结:迷心秉理,孤疑不决,由此迷惑而迷真妄,背觉合尘,此修因缘观可伏。
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道之邪戒,此也修因缘观可伏。
欲界众生由上述的欲贪与嗔恚二结,不得超离欲界,如果能够超离,由有身见等后之三结的原因,虽然生于上二界,最终还要堕下欲界,所以想要当生解脱,须先伏此五下分结,而勤修五停心观。
五上分结:指色界无色界众生所拥有的烦恼,上二界众生有此五结,不得超离二界,故受轮回,终还下堕。
色贪:是指贪着色界五欲的烦恼。
无色贪:是指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的烦恼。
掉举:是指上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的烦恼。
慢:是指上二界众生恃自凌他骄慢的烦恼。
无明:是指上二界众生耽着禅定,而于真性没有明了之烦恼。
这些上二界的五分结烦恼,应当修四念处观、暖顶忍等十六行观及真实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等即可断除。此中如果断除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就能证得预流果,得到不堕法,一定趣证菩提。
【惑】
惑是烦恼的总称。生死相续由惑业苦,众生因为痛苦想要寻找快乐,而因无知又造恶业,由造恶业又受痛苦,像这样地辗转轮回造成了生死不休,所以想要了脱生死,就要先断生死的根源,根源就是惑,惑业虽然有无量之多,总归不出三种:即见思、尘沙、无明。修空假中三观即能除灭。所以说止能降伏烦恼,观能断除烦恼。
吾人终日忙忙碌碌为烦恼所驱使,起惑造业招受果报,在苦海中浮沉,惟止观能伏断烦恼,使吾人超出苦海。然最初入手,非伏烦恼不可,烦恼伏,则断之易了,所以修止是降伏结缚的初步,正观慧照是断除烦恼的根本。故曰:止乃伏结的初门,观是断惑的正要。
【正要】
谓此修观法正是伏断妄惑最切要的法门,所以称为正要。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修止就是调养真妄二心最好的资粮,观是策发神通大开圆解微妙的法术。
此两句是说明了止观的妙用
爱养:即调养。
善资:最善(好)的资助、资粮。
心:心有两种意思。一指妄心,即第八心王。二指真心,即真如心。
识:亦有两种意思。一指第六意识,二指第九清净识。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有二种义。
1、依已见性人角度来说:爱养心识的心,即是真如心;此识即是第九清净识。意谓开悟之人,一旦彻见真如本心,急需依于山林水边,护养或调养清净的心识。古人称之为长养圣胎。而在山林水边长养圣胎最善(好)的资助莫过于修真实三止了。所以称为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
2、依未见性人角度来说:即指吾人平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修方便三止就可以使妄心安定,而第六意识明净,所以说止是护养心识的善资。
这妄心幻识本来是生死的根本。古德所谓: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损功德、灭法财,莫不由此心意识。此心识既然非是善法,何须爱养他呢?
当知此心识,虽具恶法,但其中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果用在于善法上,则能助人了生死、成菩提;如果用在恶法上,就会使人入牛胎、投马腹,流转生死。所以天台宗最初下手修法,教人以第六意识为所观境,并以妄心识,起微细一念就作为能观所观之主体,使令众生从生死而悟达不生死,领会当下的一念妄想心就是真如心。
所谓即妄即真,犹如即波即水。不须离妄求真,如不可离波求水,知道即虚妄处,原本即是真如,犹如即波浪处,原本即水。学者只须于此不起分别,但在行住坐卧之间修习止观,历缘对境绵绵密密,如鸡抱卵,一旦桶底脱落,就可自然心开,而能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那时神通智慧妙解庄严无不圆备,所以称为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因为无止不能调伏身心,无观不能开发妙解。止观二法,相互资助,缺一不可,并且二而不二,所以智者大师为修行者首先点明。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策发:策动引发。即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因被无明黑暗所遮,不能显现,现在既然修习止法,能将自心妄想杂念降伏,并进修观法,使心里智慧通彻明照,如风吹云散,本具神通妙解自然策发。所以《论》云:修空观得一切智,能妙解万法一大总相。修假观得道种智,能妙解万法差别相。修中观得一切种智,能妙解万法之根源相。所以称为: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下列表复习: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策发:策动引发。即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因被无明黑暗所遮,不能显现,现在既然修习止法,能将自心妄想杂念降伏,并进修观法,使心里智慧通彻明照,如风吹云散,本具神通妙解自然策发。所以《论》云:修空观得一切智,能妙解万法一大总相。修假观得道种智,能妙解万法差别相。修中观得一切种智,能妙解万法之根源相。所以称为: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
下列表复习: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修止法是得到禅定之果最殊胜原因,证观法是开发无漏智慧的缘由和凭借。
此句说明了止观的功能。
【止是禅定之胜因】
止:止即止息妄念和止于真理而不动。由止息妄念安住于真理,所以获得有漏无漏定的定性现前,所以止是得到禅定的殊胜根本之因,而禅定即是修止所获得殊胜之果。
禅定:简单来说,即让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又禅定是梵语,此云静思维,定是它的意译,梵汉合一,而称作禅定。因止息妄念深浅的不同,与止于真理的对象不同,所以有种种禅定之不同。
【观是智慧之由藉】
观:即观照。
由:指因缘义或原因义。
藉:指凭借义或依仗义。
此句即指得到智慧,必是假借修观的因缘或原因才能获得。
当知万法虽多,不出真俗中三谛境界,此三谛境界,由空假中三观为能观,就能出生三种智慧,因此经云:无碍清净慧,悉由禅定生。所以说:观是智慧之由藉。
《月灯三昧经》卷六上说: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具息,定性现前,能获十种利益。
1、安住仪式: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遵法式而行,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
2、行慈境界: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获安乐。
3、无烦恼: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观是智慧之由藉】
观:即观照。
由:指因缘义或原因义。
藉:指凭借义或依仗义。
此句即指得到智慧,必是假借修观的因缘或原因才能获得。
当知万法虽多,不出真俗中三谛境界,此三谛境界,由空假中三观为能观,就能出生三种智慧,因此经云:无碍清净慧,悉由禅定生。所以说:观是智慧之由藉。
《月灯三昧经》卷六上说: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具息,定性现前,能获十种利益。
1、安住仪式: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遵法式而行,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
2、行慈境界: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获安乐。
3、无烦恼: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4、守护诸根:习诸禅定,常当守护六根,不为六尘所动。
5、无食喜乐:习诸禅定,即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故虽无饮食之奉,亦自然欣悦。
6、远离爱欲:习诸禅定,寂寞一心,不使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
7、修禅不空:习诸禅定,虽获诸禅定功德,证真空之理,然不随于断灭之空。
8、解脱魔绢: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
9、安住佛境: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的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故心寂静灭,住持不动。
10、解脱成熟:习诸禅定,一切惑业皆不能迷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
由上可知,欲得禅定智慧,非修止观不可,所以说: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总之世出世间欲得禅定智慧,定须修止观。
下面把止观二法各分三种解释,
一、从止的三义来释:
1、止息义:指止息妄念,尚是凡夫境界。
2、停止义:指停止于真理,可入圣人境界。
3、对不止而明止义:即汇入法性智。
凡圣因修止故,可得住禅定。
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如果有人成就禅定智慧的两种法门,这就是自利利人的所有方法,全部具备了。
此句是说明止观的殊胜利益。
定慧是止观的果,定慧二法即是止观二法。
法皆具足即指一切佛法在止观中皆具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三种解释:
一、依义理说 。
二、依本性具足说 。
三、依教化众生说。
一、依义理说:因为佛法虽多,不出自利利他的法则。止观既能自利利他,所以一切佛法皆具备于止观中了。止观怎么能自利利他呢?
佛之正法唯有教证二类,以此止观之法皆能具足,所以说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又自利即智慧具足断德(慧德)。利他即慈悲具足福德。
结论:由此可知禅定、智慧具足,则能慈悲、智慧同时双运;福德、慧德圆满具足,自利利他丝毫无疑了。所以说:若人成就止观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二、依本性具足说 。
如果已经得到功夫的人,修止即观,修观即止,止观互具。因为法性本来寂然,即是止义;法性寂然,所以有观照之用(如水澄清,观照的功能就会越强),这就是止中具足观照之用。这法性能有照用即是观法,能照之用不离明静,明静即是止(如月影静水)此即观中具足止法。古德云:真观必寂然。所以说观即止,真止必明静,所以说止即观。能这样地修持止观二法,即能契合法性妙海,出生无尽甘露法门,所以说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三、依教化众生说。
《中观》云:诸佛唯依二谛说,以教化众生,摄一切法尽。云何二谛,谓真俗二谛。下列表说明:
所以《法华经》上说:十方诸佛自己安住在大乘境界当中,如他们所证得的法门,是以禅定智慧的力量庄严自己的法身,也用这禅定智慧的力量度化众生,而同证涅槃。
《法华经》是释迦如来最后极谈,释迦如来一生教化众生,直到此会,机缘成熟,才说出本怀,而令众生皆能证得最上一乘之法。而在前四时中,众生不悟 ,所以将一乘法,分别说三。现在到了法华会上,重将三乘汇归一佛乘。因此《法华经》称为经中之王。上四句即出自于《法华经》卷一,第二方便品中。
佛自住大乘:谓佛自己住在止观不二的大乘自利利他的境界中。
如其所得法:而告诉众生自己所得到的真实法。
定慧力庄严:无非是以定力、慧力来断烦恼、来庄严法身。
以此度众生:并且也是用定慧力于十方度众生的。
由上可知,佛以定慧之力而成佛,亦是用定慧之力度化众生。又欲令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劝人修此止观。故知止观二法,才是我佛最根本的无上大法,并且无所不包。
又宝静法师曰:定慧力庄严者,佛的法身无量相好,种种神通无非是以定慧的力量而为庄严。止即定,为福德庄严。观即慧,为智慧庄严。福德、智德为能庄严,法身本性为所庄严。今即以自己庄严的定慧力而庄严众生,故曰以此度众生。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应当知道这止观的两种法门,犹如宝车的双轮、飞鸟的双翅,缺一不可,如果偏修于止或者单习观法,就会堕落于邪魔外道和凡夫的颠倒之中了。
这是说明止观二法偏修的弊端,所以举喻呵破斥责。
当知:这是很确定地说,应当知道,修行时必须止观二法并重,缺一不可,所以引车、鸟二种譬喻,来说明修行,须止观双修。像这样地用二种比喻,说明止观成就与否。但还是担心有人不知偏修止或偏修观的错谬,所以大师又苦口婆心地说,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怎样是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若偏修习:如果偏于禅定,而疏远于智慧,没有慧水的滋润,即会堕落枯定之中。犹如盲人有足无眼走路,难免堕坑之祸。
如果单偏于观慧,而舍弃于禅定,犹如有目而无脚,总是原地不动,难免说食数宝之讥。
即堕邪倒:此句是大师严肃的警告,意谓如果单修于止,认为能出生死,就会堕于外道邪见。如果单修于观,认为能出三界,那是凡夫颠倒之说。
这种止观双修的观点,历代祖师,代代相传,反复论证,绝对错不了。下面智者大师再引经作证。
【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诳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此是引经破斥。大师考虑顽固的凡夫不能信入,故又引《大方广修多罗了义经》作证,略斥狂愚之过。
【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
如果偏修禅定,禅定属于福德范围,而不兼学智慧,就称为是愚痴的人。
指如果偏修禅定不学智慧,而禅定所得的功德,是有漏之福,纵然修得最高境界,得到八万四千大劫的长寿。因为不知道空无我慧,依然还要轮回。犹如万年的深山石头,顽固不灵,依然无用。像这类人,执着禅定不修观慧者,所以称为愚痴。
【若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如果偏学智慧,不去兼修禅定福德,就称为是狂人。
指如果偏学智慧不修禅定只是口头三昧。如古德所云:听其言也,则高越佛祖之上,察其行也,落于凡庸之后,如是之人,岂非狂者。永嘉大师亦云: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数他珍宝有何益,多年枉作风尘客。这些内容都是指呵斥学而不修的颠倒人。
【诳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
狂妄和愚痴的过失,虽然稍有不同,但同属邪见,使人轮转生死,并没有差别。
狂:者落空,虽然广学智慧,没有真实行,所以不能超越生死。所谓:说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尺。有言无行称之为狂。
愚:者落有,虽然修习禅定福德,但没有通达空性之理,不能了生脱死,所以称为愚痴。
这二者落空落有的过失,虽然稍微不同,但两者同属邪见,都会轮转三界,并没有差别。
盖:推原之词。意谓狂愚虽不同,推查他的原本并非不同。
【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止观双修,能出三乘之果,如果法不均等,止观偏修,这就违反了止观能够圆满具备三乘之果的功效了,这样怎能很快地证到了三乘的极果呢?下列表说明: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旨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故经云:经指《大般涅槃经》。
这段是依三乘圣人要证到无上菩提角度来说,也要止观双修均等并进。所以再次引经作证,表示非出胸臆,乃是佛说。文中特别指出了三乘圣人,虽能止观双修,但偏重不一样,所以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因此这段内容,总的是说明止观并运、平衡不偏的重要性。
列表说明如下: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旨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故经云:经指《大般涅槃经》。这段是依三乘圣人要证到无上菩提角度来说,也要止观双修均等并进。所以再次引经作证,表示非出胸臆,乃是佛说。文中特别指出了三乘圣人,虽能止观双修,但偏重不一样,所以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因此这段内容,总的是说明止观并运、平衡不偏的重要性。
列表说明如下:
【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者】
修声闻道的人,因为定力偏重,所以不能明白见于佛性。
声闻:即指罗汉,因为闻四谛声而悟道,所以称为声闻。仅破见思惑,未破无明惑,安住于空定境界中,不能圆融空即非空、有即非有之理,因为佛性是非空非有,所以不能见于佛性。
佛性:佛指觉悟义,性者不改义。指一切众生皆有觉悟的本性,此觉悟本性通因果而不改,经生死亦常在,故曰佛性。又作如来性、觉性等。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盖覆而不能显示,如果断除烦恼,即能显示本有佛性。圣人以烦恼断得彻底不彻底,因此显示的佛性而有深浅不同,所以小乘的分别说部把佛性分为三位。
1、住自性佛性:即众生先天具有之佛性。
2、引出佛性:通过修行所引发的佛性。
3、圣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圆满显发者。
【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十住位上菩萨因为慧力偏多,虽然能见佛性而不能清楚明了。
十住菩萨者:菩萨有五十一位置,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如果加上妙觉就是五十二位次,妙觉是佛。
十信者:信是信从义,闻说佛性、四谛、十二因缘之理,随顺不疑,叫信心。信心有十种,所以称为十信。从一信位到十信位满即可伏三界见思惑。
十住:真谛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谛理,所以称为住。住有十种位置,所以称为十住。
1、发心住:指信心成就圆满,广求智慧,初发大心,所以叫发心住。
2、治地住:随空观智慧,净诸六度法门,炼治心地,清净洁白,所以称为治地住。
3、修行住:巧观空有,长养众行,所以称为修行住。
4、生贵住:生于真谛实际之家,种性清净,所以称为生贵住。
5、具足方便住:带真随俗,修习无量善根,所以称为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门,所以称为正心住。
7、不退住:彻证无生之理,入于毕竟空界,所以称为不退住。
8、童真住:见空而不取证,悲智坚固,不生二乘的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纯粹,所以称为童真住。
9、法王子住:不住于空而能入假化物,当绍佛位,所以称为法王子住。
10、灌顶住:观空无相得无生心,以无生法水灌顶,如轮王太子当绍王位,用金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所以称为灌顶住。
由上介绍可知,此十住的成就,皆以智慧为主体,所以说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智慧多、定力少,为什么虽见佛性而不明了呢?因为别教的初住菩萨只断三界见惑尽,二住到七住断三界思惑尽,八住到十住只断界内尘沙惑尽,伏界外尘沙惑,界外尘沙未断,无明烦恼未动,所以虽能从空出假,只能相似见于佛性,犹如云中之月,仍不明了。下列表:
【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十方诸佛如来因为禅定智慧力量均等,所以能够非常明了地见到本有佛性。
先列出十住后之诸位:
十行:从第一欢喜行到第十真实行,是从空入假,断界外尘沙,成道种智。
十回向:从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一直到第十入法界无量回向,是正修中道第一义观,始伏无明惑。
十地:从第一欢喜地,一直到第十法云地,断十品无明,可于百三千大千世界中八相成道。
等觉:更断一品无明进入等觉。
妙觉:在等觉位,以金刚观再破一品无明,即进入妙觉佛位。
此段是依别教菩萨成佛的修行历程来说,以定慧均等故,最后圆满成佛,所以能够了了见于佛性。
十住:虽不能明了佛性,但已发真谛智慧,悟空性道理,从此加功修行,即能从空入假,即进入十行菩萨位。
十行:从第一欢喜行到第十真实行,成熟道种智,能分别一切假名,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以此功德,普施众生,理事圆融,顺入法界性海,此即进入十回向位。
十回向:从第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到第十入法界无量回向,正修中道第一义观,伏无明惑,如是定慧等持,次第策修,无明分破,就进入十地位了。
十地位:从第一欢喜地到第十法云地。功德智慧,位位转胜。可于百三千大千世界八相成佛,利益众生等事。如是从法云地,更断一品无明,即入等觉位。
等觉位:再以金刚观进破一品无明,即能进入佛位,如是从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皆是定慧双运,而到达妙觉位。
妙觉佛位: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十方诸佛修行皆遵止观双修均等并进之道而成就。所以说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故了了见于佛性。
见什么佛性?
佛性到底是什么?
本宗所说佛性有三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此三因佛性是智者大师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而立的。谓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妙果。下一一解释。
1、正因佛性:即一切众生自身本具的真俗中三谛空假中三观之理。正指正中,中必双照,离于边邪,照空照假,非空非假,像这样的真俗三谛具足,即是正因佛性。亦即诸法实相之理体,这理体是成佛的正因,所以称为正因佛性。
2、了因佛性:即指观悟佛理所得的智慧。了指照了,由前面正因佛性发此照了的智慧,这智慧与实相理体相应,即是了因佛性。
3、缘因佛性:即指能生起智慧之缘的所有善行。缘指缘助,即指以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佛性,开发了正因之佛性,就称为缘因佛性。
此三种,正因佛性属于性德,后二种属于修德,后二种依性德而起修德,依修德而显性德,此二者本来性修不二,到达佛的境界时,定慧力等,即能彻底显示,所以称为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
【以此推之】
以此推之,指以这样地推量止观的修法之义。
推:指推量、推测。
之:指止观。
即上面所讲的凡夫外道偏修止观落于生死,声闻、菩萨定慧不均,所以证有不同。唯到佛地,定慧等持,所以能够彻底见于佛性,直证菩提。如果以这样来推测,就可以知道止观双修,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所以称为以此推之。
【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
此句是说,根据上面所讲的,此止观双修之法,难道不是通达涅槃极果最切要的法门吗?门:通达义,谓修止观是通向涅槃最切要的法门。
【行人修行之胜路】
指三乘行人修行时,想要趣向三乘圣果,此止观双运之法,就是最殊胜的菩提之路。
依凡夫修行来说:无论参禅、念佛,行人或要开悟、求生西方,止观是最殊胜的路径。为什么呢?当知参禅念佛,当体不离止观。今以念佛为例:如果念佛时,心不散乱即是止,清清楚楚即是观。如果念佛时散乱即无止,昏沉即无观,无止无观,岂能得生西方。可知修一切法门,必须要有止观,才能成就胜果。故此止观是一切显、密、性、相宗派,所有行人修行的殊胜之路。
【众德圆满之旨归】
众即三乘众。止观法门是三乘圣众得证功德圆满之旨归,为什么呢?
一声闻众:从因地上修五停心观开始,经历见道、修道乃至无学道果位圆满,最后是以灭尽定(禅定)和无生观慧(智慧),取证了四果,这就是声闻乘人以修止观成就定慧而达到了功德圆满。
二菩萨众:从十信因位上,闻有佛性,即深信不疑。知道不能证得,都是由惑业所障蔽。想要证得佛性,必须修习止观,并经历外凡、内凡、五十一位上,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最后以金刚三昧定的智慧,破了最后一品无明,取证了佛果,而使功德圆满。
三佛乘:众德圆满之指归。
众德:指智德、福德等。
圆满:指三觉圆满。经云:三觉圆,万德俱,天人调御师。
佛以什么作为调御众生之法呢?就是以止观二法调御众生。
指:引众生。
归: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
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之指归。
止观与福德、智德、三觉、三德怎样的关系?
如上所说:修止即是福德,修观即是智德。福德、智德依据自利来说,即是自觉圆满,如果以此福、智二种德,布施于众生,就是觉他圆满。这样自觉觉他,而到达究竟,即是觉行圆满。这样三觉圆满,一一无非是以止观的因,而成定慧的果,指归于三德秘藏。
怎样指归入于三德秘藏呢?
即止观修成后,就是禅定智慧。此定慧能够契合法性缘起,所以止观即般若德。止观成就后,能破尽三惑,就是解脱德。止观成就后,三惑彻底净尽,法性全体显露,即是法身德。像这样地自他成就,众德圆满,无不是止观双运为指归,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为指归。
【无上极果之正体】
此句是总结。也分二种解释。依据法上解释:即指无论修大乘小乘任何法门,想要证得无上极果,能够自利利他,圆满成就,无不以止观法为正体。
依据人来解释:谓此止观即是三乘行人证得极果的正体,即三乘极果圣人以止观作为自己的法身正体也。
怎样以止观作为三乘极果圣人的正体呢?
声闻、菩萨、佛等,都以五分法功德,组合法身正体。即由戒清净,得戒身。由修止,得定身。由修观,得慧身。止观双运,得解脱身。止观与法身正体不一不异,得解脱知见身。这五分法身即为三乘圣人极果的法身正体。所以称为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了。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
如果能够这样地知道了上面所讲的法理,就知道止观二法,实在不是浅显的。怎样知道止观法门不是浅显的呢?现在以《楞严经》四句来列此:
【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
此句有二种意思,即指人有二类:1、指迷蒙颠倒,未学过止观之人2、指冥顽邪见,止观偏修之人。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可分为二句:
第一句欲接始学之流,开蒙而进道。
欲:指五十一个心所中的善发欲。所谓善发欲,善指慈悲心,发即发出,谓于慈悲、善心相应而发出的欲心,所以称为善发欲。
接:即接进。
始学:指纵然教理通达,未修止观者,皆为始学。
之流:指颠倒之流。
开:指开示。
蒙:指迷蒙无知。
进道:即进趣菩提之道。
此句意谓:大师菩提心发慈悲心动,见颠倒之流专研故纸,不能自拔,困在书堆中不能进道。像这样地迷蒙无知之人,如果不以当头棒喝为之开示,怎能进趣菩提之道?所以称为欲接引始学之流,开蒙而进道。
第二句欲引始学之辈,开冥而进道。
引:指引入。
始学:指刚学佛法,纵然过去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而未能证到止观中正之道的人,皆名始学。
之辈:指邪见之辈。
开:指开示。
冥:即无知之义。指不明白止观双修之理。
此句意谓:大师见邪见之辈,落于枯定冥顽无知当中,如果不以点石成金,岂能进于菩提正道。所以称为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
【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
这几句显示了智者大师无限大慈悲心的流露。为了策进颠倒之流、邪见之辈的无知和轻视,所以智者大师说,解说止观的义理还是容易,如果行证止观境界,那就难了。所以称为说易行难。
岂可广论深妙:意谓止观双运之道,在佛位才能彻底证到。现在止观未修,生死未了,一口气不来,便会阴阳永隔,成了孤魂野鬼。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生命危脆,轮回路险,岂可吃了聚头喧喧,谈玄说妙。所以说岂可广论深妙。
大师这样苦口婆心劝告以后,就可以知道修证的重要性,到底怎样修呢?所以智者大师接下去说: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
这段是勉励初发心,学修止观,要认清止观法是证菩提、入泥洹最上的根本大法。
略明十意:略是指大纲的意思,因为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要完全一一说明,末法众生,福浅慧薄、寿命短促,确实无法学完,或初心行人,一见到浩如烟海的佛法,不知从何修起,就不能得到利益。所以智者大师一念慈悲之心,为使末法初心学人,得到一个入门处,因此从八万四千法中,提炼出一个纲要,使人一见就可明白,从凡到圣的修行之路。此纲要之法有十大章,所以称为略明十意,以指示初心行人。
以示初心行人:指的是初发心修行人。我们是否初心行人呢?严格来说,我们还够不上资格称为初心行人。因为初心行人从凡夫角度来说,有三个标准:
1、能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就能发心修行。
2、指宿世就有善根,具足正知正见,欲求出世妙道,就能发心修行。
3、能起慈悲心,悯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就能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予其乐。
由以上三个标准,才称为初心行人。可知此书智者大师是为这些人而讲的。所以称为以示初心行人。
【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
登:上义、升义。登古代通得字。
正道:有二种意思。
1、指法。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的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直之道。泛指三乘行人所行之道,都是正而不偏的,所以称为正道。
2、指智慧: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什么呢?下分四点来说明:
一、指舍离主观、客观的相,而达到平等的真实智慧。即是菩萨在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的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的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的智慧。亦即远离名相概念等虚妄分别的世俗认识,唯对真如的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所以称为无分别智。
二、此智属性:此无分别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
三、此智的分类:此智分有三种之别:
1、加行无分别智:即寻思的智慧(指准备阶段的智)。又称加行智。是证道的因。
2、根本无分别智:即是真正的智慧,又称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如理智、实智、真智。是证道的根本。相对于后得智,又是诸智的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的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所以称为无分别智。称此智是真正的智慧,因为此智远离各种推求考察的行解,亦没有分别的智用。但此智自然可明照法体、契会真理,所以称为真正的智慧。又以此智为智的正体,而非化用,所以又称为正体智。
3、后得无分别智:即出观起用的智慧。又称后得智、如量智、分别智、世俗智。后得智即在根本智的后面,再起反照世间通俗事象世界的智慧,这智慧是证道的果。
此根本无分别智与后得无分别智,属同一种智,惟作用不同。后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则靠后得智方于世俗世界的认识中发挥功能。
四、此智的自性:此智远离五种相以为自性。
1、离睡眠等的无作意;
2、离二禅以上的过失有寻有伺地;
3、离无心定的想受灭寂静;
4、离色;
5、于真实义离有分别之计度。
此智修慧为体,到八地后可任运相续,八地前要数数修习。
阶梯:本意指台阶和梯子。这有两种意思:
1、引申比喻走向修道阶级或登进的菩提之路。
2、引申为导致证果的因由和凭借。阶梯二字都有因由和凭借二义。
登正道之阶梯:连起来解释有两种意思:
1、略示的十章止观法门,如果从体上说,是初心行人走向三乘圣人无漏涅槃正直大道的凭借或因由。
2、略示的十章止观法门,如果从用上说,是令初心行人得到登进无分别智的凭借或因由。
【入泥洹之等级】
入:是证入。
等级:指证道因上下高低不同,所以称为等级。
前面一句是从修因的角度来说止观,此句是从得果的角度来说明止观。即指此止观是证入涅槃的通道,由修止观深浅之不同,所以所证涅槃也有不同,所以称为入泥洹之等级。
【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
寻:探求义。
愧:怖畏己过,引以为耻的精神作用。
为:使义。
大师告诫说:探求佛道之人,应当要惭愧自己业障深重,烦恼深厚,所以使止观之行难以成就。
上段大师教诫说易行难,为什么不解释?到这里才告诉了我们答案。即指凡夫业障烦恼深重,所以使止观难以成就。业障烦恼如果消除,成就即不难。当知所谓末法,不是法末了,而是人末了,因为修法条件破坏了,所以不能如法修道。应当知道止观之法,是过去圣贤都依之而成就之法,我们为什么不能修成就呢?由此可知是人的关系,而不是法的关系了。所以大师说:应当惭愧自己业障深重、烦恼深厚,而使止观之行难以成就。
毋鄙斯文之浅近也:此句是大师担心末法初心行人,虽有善根探求佛法,而不明白这本止观,文虽浅显而义深广,字虽简少而意周全。所以大师教诫不可以轻视。这本书文字虽浅,但含有无量妙义,我们不能了解,虽了解而不能全面,如三兽饮水,海终不浅。故下文云:
【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
心:指虑知心,即远离对象仍具有思考的作用。
称:相符义。
眴:指转动眼睛。意指时间很短。此话分二释。
一、消文释。是指如果自己的虑知心,相符本文所言的宗旨,在一瞬间,就可以以智慧断除难以称量的烦恼和业障,所证得神通妙解不能测量。
二、实义释:
心:指能观的空假中三观之心。
称:指合于法性。
言旨:指这部法本所讲的真俗中三谛之旨。
智:即智德,佛的三德之一,如实照了诸法而无碍者。即指般若德。
断:即断德,佛的三德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德。即指解脱德。
难量:即性德。因修止观时,止中有观得断德,观中有止得智德,使令法身彻底彰显,此即法身德。到此境界,非凡夫心能度量,非二乘神通可证量,非菩萨智慧可比量。所以称为难量。
神解莫测:即指依止观修持所证得的神通、智慧妙解,就等同于如来三德涅槃境界。非凡夫能测之法,非二乘能测之境,即使菩萨不能测其底。所以称为神解莫测。
这句话合起来之意,即指如果能观之空假中三观之心,照了真俗中三谛法性之旨,心境合一,则于一转眼之间,就具足了如来三德密藏境界乃至神通运用、智慧妙解,非凡夫二乘菩萨之能量和能测的。所以称为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因此大师在上句中教诫学人毋鄙斯文之浅近也即指此意。
【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者,空延岁月,取证无由】
虚构文言:指如果有人理解了文意,下笔则妙笔生花,谈论则滔滔不绝,而对于真实功夫不去修证,这就称为虚构文言。
情乖所说者:指所做事情却违背这里所说止观修法。
空延岁月延:把时间向后推移。岁:一年称一岁。即空过年月。
取证无由:谓这些人只是空过岁月,纵然到毕命时刻,也不可能取得圣果、证到涅槃的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师举喻说:
【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说而不修,此事就等同于贫穷人数他人的财宝一样,对于自己有什么利益呢?这句是比喻,说而不修之人,仅是拾人牙慧,非自己所有,终不能得到佛法利益。
者哉者:加重语气的词。表示大师一翻彻底的悲心,来警戒后世学佛之人,不要终日分别名相,执着语言文字,只知研究这门佛学、那派大论,却不去真正依止观如法修行,怎能得到佛法利益呢?所以大师同体大悲,毫无保留说出自己所修所证法。为了使修行得到利益,所以从因到果,从始到终,把修行次第列为十章。因机有四类:渐修渐悟,渐修顿悟,顿悟渐修,顿修顿悟。大师是顿修顿悟者不需次第,但为众生,说此十章,以方便权巧,使令进入圆教,乃大师之本义。
第四节 总述十章
具缘第一
第一章是说明修行先要具备哪些条件。
呵欲第二
第二章是说明对外界现前的环境,所执着五欲境界必须排除出去。
弃盖第三
第三章即不但对外界恶条件要去掉,而对内心修行的有害心所亦不能不除弃。盖是缠绵,盖覆我们的心意,令之昏暗不醒的意思。
调和第四
以上把内外不好的条件排除了,还不能如意地进修,这必有不调之处,所以说明五事怎样调适即容易修行。
方便第五
即指调整心态,进一步更积极而坚实地策进自己修行。
正修第六
以上五科能资助正修,方便具足,则可进修止观功夫。
善发第七
正助合一,则于用功中开发善根,众生无始以来具足种种佛性善根,未修以前被惑所盖,不能开发,今修止观,则能开发一切善根。
觉魔第八
行人善根发动,则无始业识种子动摇,诸魔恐其了生死,成佛度众生,魔属减少,故来扰乱。所以行人须为防备觉察,不为所惑。
治病第九
但虽能觉察魔事,而娑婆众生业障深重,一大不调,则有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则有四百四病生。生病则会障碍于进修,生病为障道之因缘。所以第九说明对治病患之方法。
证果第十
既魔去病除。行者得以认真做功,必有所证,水到渠成,即证无上菩提道果。
此中前五科称为二十五方便。方便即善巧义。意谓善巧修行,虽然善根福德不够,业障深重,亦能令无量功行成就,无量妙解开发,证入菩萨位。为什么业障深厚能证止观三昧?《妙胜定经》说:四重五逆,若除禅定,余无能救。所以《大智度论》说:能以少施、少戒,出过声闻、辟支佛上,即指此也。
智者大师自论二十五方便说:假缘进道,所以须具五缘,缘力既具,当割诸嗜欲,嗜欲外摒,当内净其心。其心若寂,当调五事。五事调已,行五法,必至所在。世间浅事,非缘不合,何况出世之道,若无弄引,何易可阶。故历二十五法,调粗入细,检散令静,为止观远方便。
这十章具体内容,预列如下: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
略举:非指少举,略即纲要义,意谓把八万四千法浓缩为十大纲。此十大纲,备明修习的整个概念。从凡到圣的始末因果,我们可以从十大纲排列的次序之名就知道了。
急要:急切、紧要之意。
即指有初发心真正想了生死,速证三昧,度化众生,超出三界,依此十章修持最为急切紧要。
当知末法时期,邪说炽盛,或说男女杂交,可得解脱;或说食肉,便可超度;或创宗立派,自封祖师;或说一法六印,便能开悟,种种语言,迷惑世人。或装神弄鬼,故作神秘;或说即刻成佛,哄诱后学。如是之人,多为鬼魔附体,这些人也能具邪智慧,无碍辩才,甚至神通广大,具大威德。初心之人,最容易为之迷惑,为魔所用,终为魔王眷属,陷于生死苦海。为免于被迷惑,所以大师悲悯,而叮咛曰: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以此作为学修标准,即不误于邪途。
【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此句意谓,如果能够不着文字相,善巧体会止观双修的正意,而修习之。将心安住于自性清净的法理中,就可以免除灾难并得胜境现前,发无漏定,生无漏智解,证得无漏的菩提涅槃圣果了。
善取其意:即指闻慧和思慧。大师指示学人不要执着文字名相,要善取文中之义,而指导修行。如依指而见月,所以称为善取其意。
而修习之:即修慧。指示学人要善巧依止观双修的正道,而修习之。
安心:一般指由于修道体验,或对教法的理解,而将心安住于一处,并达到安定不动的境界。本宗所指的安心:即善巧以止观安住法性称为安心。可分为自行、教他二种安心。又因随顺众生根机的利钝差别,可分为六十四种安心,详见《摩诃止观》。据九祖《止观大意》所说:不论人的利钝,皆以止观安住于法性的理体,称为总明安心。而顺应利钝的根机,所产生的六十四种安心方法,称为别明安心。总之,止息心的散乱,观照自性清净,将心安住于法性之理者,称为安心。免难即指免除二种生死之灾难了。
发定:由专念一法而心住一境,遂得胜境现前。亦即初因思维的加行、思维渐渐微细,乃至觉想俱亡,即达于三昧正受的境界。终与所观的胜境冥合,得以分明了知,而称为发定。
生解:生无漏智,解一切理。
无漏:漏指漏泄,乃烦恼的异名,指贪嗔等烦恼,由眼耳等六根,漏泄不止,所以称为漏。又漏指漏落,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所以称为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的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等。
圣果:指依据圣道,此圣道即无漏智,行人依此圣道所证的果报,所以称为圣果。
第六讲 二十五方便
第一节 具缘第一
具是具备。缘是条件。在第一章中先说修止观前需要具备的五种条件。所谓五种即指:
(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近善知识。
经云:四缘虽具足,开导由良师。所以用此五法作为入道之阶梯。
【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
夫:古文中的发端之词,表示下面有所议论。
发心起行:智者大师在《禅门》中说,有十种发心修行,皆非正确,都要纠正。
1.为利养故,发心修禅,此发地狱心。
2.邪伪心生,为名闻称叹故,发心修禅,此发鬼神心。
3.为眷属故,发心修禅,此发畜生心。
4.为嫉妒胜他故,发心修禅,此发修罗心。
5.为畏恶道苦报,息诸不善业故,发心修禅,此发人心。
6.为善心安乐故,发心修禅,此发欲天心。
7.为得势力自在故,发心修禅,此发天魔心。
8.为得利智捷疾故,发心修禅,此发外道心。
9.为生梵天等处故,发心修禅,此发上二界心。
10.为度老病死苦故,发心修禅,此发二乘心。
以上十种皆非此处所讲的发心起行之义。此处所指发心起行者:指由发菩提心,生起四弘誓愿之大行,所以称为发心起行。
欲修止观者:即指为了圆满四弘誓愿,所以发好欲心而修止观的人。
为什么发菩提心,生起四弘誓愿的行人,要归结到修止观上呢?
当知四弘誓愿中的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果没有六通、四辩,就不能彻底度化众生。如果想要得到六通、四辩,非禅定而不能开发。所以《法华经》云: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即是此意。
第二句烦恼无尽誓愿断,欲断烦恼非禅不治,从禅发慧能断结使,无定之慧,如风中灯,所以要双修止观。
第三句法门无量誓愿学,想要知道一切法门,《摩诃衍论》说:如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所有功德都在禅中。经云:菩萨入无量义处三昧,能知一切无量法门。所以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之人,不可离于止观。
第四句佛道无上誓愿成如果想要具足无上佛道,不修禅定,尚且不能得生上二界及声闻等三乘果位,何况能得佛位?应当知道想要证得无上妙觉,无论修什么法,最后必须入金刚三昧定,而各种佛法才能现前。所以说:发心起行必归结到止观上。
这二句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话的目的,是指出修止观人的动机要纯正。所以此文一开始就说发心起行等。
【要先外具五缘】
指想要修止观的人,已经知道正确的发心,去除十种非心,为了圆满四弘誓愿之大行,必须要修此止观。想要修止观,必须外具五种条件。哪五种呢?
持戒清净:为什么持戒放在第一呢?因大小二乘以戒为本,所以先予说明。
衣食具足:戒律既然明白,想要修止观还须衣食资助,所以放在第二。
闲居静处:衣食已经具备,进修定慧还须有空闲处,所以放在第三。
息诸缘务:居处虽有空静,无所打扰。如果作有为之事,必定障碍修观功夫,所以说明须要断绝有为之事。
近善知识:四缘虽具,开导由师,所以第五说明要得到善知识。
外:指这五缘是进入修止观之前所要具备的,所以称为外。
(一) 持戒清净
总明持戒清净的重要
【第一、持戒清净。 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
这句是总的说明持戒的重要,所以引《佛遗教经》作证说明。
第一持戒清净这句话中有四个问题:
1.持哪些清净戒?
2.怎样算持清净戒?
3.以什么法持清净戒?
4.为什么要持戒清净?
下面列出十种戒法,能含摄一切世间法、出世法,凡夫、圣人,从因到果所有的戒法,更有其余别名,总不超出这十类戒法范围。
1、持不缺戒:即是杀盗淫妄四重根本性戒。应当清净守护,犹如珍爱明珠,如果毁犯这些戒法,如器皿已有缺口,无所堪用,非是沙门释子,已经失去比丘法,所以称为缺。
2、持不破戒:即比丘戒中第二篇里的十三条戒法。无有破损,所以称为不破。如果毁犯这些戒法,如器皿已经破裂,名字虽然称为破戒,但还是胜于缺戒之人。
3、持不穿戒:是持比丘戒中第三篇堕法戒。如果有毁犯,就如器皿穿漏,不能受道,所以称为穿。
4、持不杂戒:即是持定共戒。这是指事相上禅定,得事相禅定就可以自然持守。虽然持守戒律威仪,如果心念破戒之事,就称之为杂。但禅定力量扶持心中,欲念自然不起,所以称为不杂。如《大般若经》云:虽不与彼女人身合,而共言语、嘲调、见男女相追,皆污净戒。《十住婆沙》云:虽制其事,而令女人洗拭、按摩、染心共语、相视、或限尔许日持戒、或期后世富乐、天上自恣,皆名不净,若持不杂,悉无此等念也。
5、持随道戒:这戒法随得道而共生起,所以称为随道戒。此戒能随顺真谛理,能破见惑。
6、持无著戒:指见真谛理而成圣果,于思惑不生染着,所以称为无著戒。此二戒依真谛持。
7、持智所讃戒:指菩萨化他,为佛所赞。所以称为智所赞戒。
8、持自在戒:指于世俗中度化众生而得自在,所以称为自在戒。此二是依俗谛论持戒。
9、持随定戒:指随着首楞严大定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现于十法界中度化众生,虽然威仪起动,而能自然常静,所以称为随定戒。
10、持具足戒:前面所讲各种戒法,仅是律仪防止,所以称为不具足。现在是依中道之法,而发起戒法,因此无戒不备,所以称为具足戒,这二戒是指中道第一义谛戒。
1、持哪些清净戒?
答:即是上面十条清净戒。
2、怎样算持清净戒呢?
答:以上十条从凡到圣,在凡夫位置时,前面四类戒法不犯。在声闻位时,在十类戒法中,第五第六两条戒法不犯。在菩萨位时,第七、第八两条戒法不犯。进趣十地之后第九、第十两条戒法不犯。
3、以什么法和心来持守,使戒律清净?
答:即是以菩提心止观法使戒清净。
如何以菩提心、止观法门使戒律清净。下面再分析。
【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清净戒】
1、依文释:
如佛在《遗教经》中说:因为依据此些戒律法门,能够得到各种的禅定,生起了灭苦的智慧,所以出家的比丘们应该要持戒清净。
2、依理释:
依因此戒:即指因为依止上述的十类戒法。
得生诸禅定:
1.先摄前四戒于心,但是因缘所生法,通为所观境。而得四禅八定。
2.次二戒:即是观因缘所生法空,即是空观持戒。而得真谛三昧。
3.次二戒:即是观因缘所生法假,即是假观持戒。而得俗谛三昧。
4.次二戒:即是观因缘所生法中,即是中观持戒。而得中谛三昧。
及灭苦智慧
证四禅八定得有漏智慧,灭三恶道苦;证真谛三昧,得无漏智慧,灭界内见思之苦;证俗谛三昧,得道种智慧,灭界外尘沙烦恼之苦;证中谛三昧,得一切种智,灭无明究竟之苦。
以下列表,总示说明:
如上依次第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所以劝导比丘应持戒清净。
如果依据十戒三学一体(又名依戒而生起禅定的修法)来说:
1、持第一类,观因缘所生法的前四戒:都作为所观修境界,如果观一念之心,从恶因缘而生起,就能破毁前面四类戒法。现在学止观法门,以善顺的心,防止恶心的生起,就能让前面四类戒法等,善顺成就,而得无所毁损。所以这学止观的善顺心,有止息恶念的作用。恶心既然停止,身口之恶也就随之停止。此止即是善法,所以顺善之心就是行持善法。这停止恶法的善心即是止,顺于善法即是观,这就是观因缘所生心的止观法,持守了四类戒法,达到三学一体,所以称为止观法持戒清净。以下空假中三类六种戒法,也如此类推。持十类戒法,从始到终都要贯穿着菩提心在内,所以称为以菩提心止观法来持戒。
2、观因缘法即空持戒:即观前面善恶因缘所生心即是空,如果观这些善恶因缘所生法和心,有假名之设立,设立背后有实法的存在,此即依有而起执见。
如果观善恶假名,这些善恶法是断灭,这就是依断灭而起执见。
现在离开执实之有和断灭之无,但观因缘生一切法,本性空寂。由此观察修持空观,能随顺无漏法,防止生起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种邪见,所以称为第五随道戒修法。
再进一步重缘这些空观,思维纯熟,历六缘对六境,在一切处,而能当下即空,就称为第六无着戒修法。由此防止思惑的生起而善顺真谛,所以称为观因缘心即空持二种戒。
3、观因缘心即假持二种戒者:
即虽知假名与实法的执着心,是虚妄空无的,但不停留在沉空落寂当中。从空出假,在一切处化度众生,即持智所赞戒。
虽广分别无量心法,但有名字,如虚空相,不生爱着,能随缘化度,不为如幻如化的法所束缚了,名为持自在戒。
知此假观,防止空无之心,善顺俗谛度化的理,防止空故,即止。顺俗度化即观,是名修假观持二戒。
4、观因缘心即中持戒:即观此心性,毕竟寂灭,心本非空,亦復非假,非假故非世间,非空故非出世间。既然是非贤圣法,亦非凡夫法,则二边寂静,能如是观,名为上定。心在此定中,如如不动,但能观照真俗二谛,随如是定,真名持戒,故名中观持随定戒。此中观双遮双照的定,包含一切法门戒,故名中观持具足戒。
如是观心,防止凡圣二边,无明诸恶一时断绝。善能顺于中道一实之理,防止二边即止,顺于中道即观,是名中观持二戒。
当知中道妙观是戒的正体,如此观修即是,上品清净究竟持戒,故曰: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上面所解,即戒当体是止观,止观当下是戒法。
由上所列可以看出戒与禅定、智慧的关系,也就是说天台宗的教法,对应三无漏学的修法,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
此十戒三观法门,实为凡夫一生成就、速证佛法的至尊最胜的无上大法,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是天台宗不共它宗的独特法门。因为以凡夫之身去持诸佛菩萨的戒法、证诸佛菩萨的定慧、悟入诸佛菩萨果地,实为不可思议。
三种持戒之人
[原文] 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 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 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 受染色。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著。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 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 可灭除。
上品持戒人
【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
然而有三种修行人的持戒情况不同,第一种是怎样的呢?如果这人还没有成为佛弟子的时候,没有造过五逆的罪业。
五逆者: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五逆有大小乘之区别。
(一)小乘五逆, 又称下品五逆:
1.弑(杀)父
2.杀母。(此二种属弃恩田)
3.杀阿罗汉。
4.出佛身血。
5.破和合僧。(此三坏德田)。
破和合僧分二:
1、离开原来所属的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等,称破羯摩僧。
2、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
前二弃恩田,后三弃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的因,所以亦称五无间业,或称五不救罪等。
(二)小乘近五逆罪,俱舍所立,有人称中品五逆罪。
1.污母、污罗汉尼。
2.杀住定地菩萨。
3.杀有学圣人。
4.夺僧合缘。
5.破坏佛塔(即同于出佛身血,塔为法身舍利故)。
(三)大乘五逆:有人又称上品五逆
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物、或教他随喜。
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门。
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
4.犯小乘五逆之一。
5.主张善恶无报而行十恶,而教他作。
(四)三乘通说五逆:
1.杀父母。
2.出佛身血。
3.破和合僧。
4.毁谤正法。
5.杀阿罗汉。
上面这些五逆罪不犯,故曰不造五逆。
【后遇良师】
后来又遇到了很好的师父。
良师的标准是什么呢?
答:
1、依自利来说,能说与通达空、无相、无作、无生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
2、依利他说,
①教化弟子能使弟子安住菩提心。
②能令修习善根。
③能令究竟诸婆罗密。
④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
⑤能令安住成就一切众生。
⑥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
⑦能令不着一切生死。
⑧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
⑨能令安住普贤十大行。
⑩能令深入一切佛智。
此据《旧华严经》三十六离世间品所说的良师的标准。出家者,遇如是良师能渐次引导从发心到究竟无差错,真为良师。
【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
教导授受以三皈五戒的修法,成为一位真正合格佛弟子。
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是皈投义。依是依靠义。这是每个佛教徒从信仰佛法,修习佛法,直至断除烦恼,证得涅槃的阶梯。佛教徒一离开三皈等于失去了佛教的生命,因此三皈是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所以三皈有五种。从最初到最后皆不离三皈。修法:
1、翻邪三皈
2、五戒三皈
3、八戒三皈
4、十戒三皈
5、具足戒三皈
所皈的对象三宝也分多种,今略举几种:最初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理体三宝。
什么叫最初三宝呢?佛住世时的佛为佛宝,所说的四谛法等为法宝,五比丘为僧宝。
一体三宝:指我等心体包含无外,是体大的佛宝。心识的相有轨范的作用,流转升沉时,还能任持自性,遇善缘时能生起智解,是相大的法宝。心识的用是周备的,有过尘沙般的妙用,无尽的用一一同于觉性,是用大僧宝的意思。简单来说,本觉之性是佛宝,始觉之法是法宝,本觉始觉合一是僧宝,此为通途说法。
理体三宝:诸佛五分法身是佛宝,灭谛无为是法宝,有学无学是僧宝。
此处所说的教受三皈,乃指翻邪三皈,三皈的对象是住持三宝。什么是住持三宝呢?佛像、经书、凡夫僧。因由住持三宝,而引皈自心的一体三宝,佛住世时授三皈即禀五戒,佛灭度后根机渐顿,三皈已再受五戒。五戒即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因犯者,则破五分法身,及一切佛法。此因五戒是一切大小乘戒的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受一切大小乘戒。此五通称为戒,以防非止恶为义,以能防恶律仪之非,能止三业所起之恶,故通称为防非止恶。
《大乘义章》卷十举出三皈的旨趣有三:
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法
2、为求出世涅槃
3、为利益众生
【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
如果得以出家为僧,先受沙弥十条戒律,其次进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比丘尼,自从受戒以来,清净地护持戒律,一点都没有毁坏犯损,这就称为是上品的持戒人了。
出家:有三
1、出红尘之家,即出父母之家,即凡夫之人的出家。
2、出三界之家,即圣人之出家,指二乘人。
3、出无明之家,即指佛菩萨者。
沙弥三义:息慈,即息恶行慈也。勤策,精勤策励(出分段生死藏通沙弥。出变易生死别圆沙弥)。求寂,祈求涅槃之乐(求偏真涅槃藏通沙弥。求大般涅槃别圆沙弥。
比丘三义:破恶:(破见惑思惑之恶藏通比丘。破尘沙、无明之恶别圆比丘)。怖魔:(怖天子魔、死魔藏通比丘。怖五阴魔、烦恼魔别圆比丘)。乞士:(乞生灭、无生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藏通比丘。乞无量、无作谛缘度等法别圆比丘)。
沙弥与比丘之四教不同:
藏教沙弥若息见思之恶情,修生缘之大慈。
通教沙弥若息见思惑,修法缘慈。
别教沙弥若次第息三惑、修三慈。
圆教沙弥若一心圆息三惑、圆修三慈。
生缘慈:知一切众生皆在轮回,都是过去父母兄弟六亲眷属,我应令他得到快乐利益的观想。
法缘慈:知一切法,我及他人,其性本空,因缘所生暂时而有,本无有实,怜众生无知,常求虚妄短暂安乐,应生顺众生的观想,故名法缘慈。
无缘慈:不执人我想,怜悯众生,执事相为实,造罪轮回,受诸苦痛,发心救济,脱苦证真,故名无缘慈。
具足戒:意为完全圆满戒的意思。(比丘有二百五十戒,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此乃相对沙弥戒、五戒、八戒等不全戒而言,故云具足戒。此具足戒是禅定、智慧之因,能得涅槃之果,故名具足戒。
据上解释可知,此段所指持戒清净有二种:1、事戒清净,上品可得生天之报。2、兼理戒清净。即指上所说诸戒总摄为观境,以空、假、中三观持戒法,总为事理戒清净。若持空观戒上品清净为缘觉乃至通教菩萨人;持假观戒上品清净,为别教菩萨;持中观戒上品清净,即究竟佛陀。如是空假中三观持戒,事理不二,清净守护,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
【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
此句意旨:即当知道这些持修事理不二戒的清净人,以此修行止观,三无漏学,浑然一体而同修,所以必能证入佛所证得的法。佛所证得的是什么法呢?即持戒修止观究竟清净,必证佛的法体,佛的法体即清净法身。持戒修止观功德圆满,必然证得和佛一样的相好莊严,此法相即圆满报身。定慧力庄严,以此度化众生,必成佛的法用,佛的法用即千百亿化身。
【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这好像清净的衣服一样,很容易被染上颜色。
犹如净衣:指戒定慧三学一体,修持则能保持本性清净,本性清净则易受福德功德庄严。
易受染色,这句话反过来说,即指戒律不清净,法身慧命就容易被惑业所染污。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著。】
第二种是怎样的呢?如果有人受了戒得到戒体之后,虽然没有犯重戒,但对于各种轻戒,多有所毁坏损灭,为了修习禅定的原因,马上就能如法地去修忏悔,这亦算持戒清净,亦能够生起禅定和智慧,这种情况犹如衣服虽然有垢染油腻,如果给予洗浣清净,各种颜色,亦是可以染上的。
这是说中品持戒人,若人受得戒已者:指受沙弥比丘戒后,所得到的无表色的戒体。得此戒体就叫做受得戒,我们守戒就是使令戒体不受毁坏与染污。得了戒体持守戒律才有所依托,圣法得以建立。诸佛菩萨的五分法身,由此戒体为首,所以护持戒律清净,使戒体增长,五分法身得以成就。
虽不犯重,如法忏悔等者:
忏悔者: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
忏:为梵音,忏摩的略译,乃忍义,即请求他人忍罪。
悔:为追悔,悔过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达灭罪的目的。
据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之注谓,忏与悔具有不同的意义,简单来说,忏是请求原谅,悔是自申罪状等。
如法忏悔者:若指作法忏悔,依《四分律羯摩疏》卷四忏六聚法篇载,忏悔须具五法
1、迎请十方的佛菩萨
2、诵经咒
3、自白罪名
4、立誓
5、明证教理等
如法忏悔人也分三品:
1、忏悔时从身体的毛孔与眼出血者,称为上品忏悔人。
2、从毛孔出热汗,从眼出血者,称为中品忏悔人。
3、全身热而眼出泪者,称为下品忏悔人。
又忏悔时,忏悔心起立即不取造罪的念头是为上品,隔时不取者为中品,而隔日不取念者为下品。
此段明中品持戒人,亦有二种:
1、事戒中轻戒毁损,即指虽不犯于不缺戒等重戒,但于不破戒、不穿戒、不杂戒等轻戒多有毁坏,虽用作法忏、取相忏忏悔清净,总名为事戒中的中品持戒清净。持事戒中品清净必得人身。
2、兼持理戒中常受见思习气的渗漏,名理戒中的轻戒毁损,此理戒毁损,虽用取相忏或理忏,忏悔清净,总名为持理戒清净中的中品清净。如持空观戒中品清净,即为藏通二教声闻缘觉等。持假观戒中品清净,可得通别二教菩萨位。持中观戒中品清净可得别圆二教菩萨位。故曰: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能生定慧,即能生三乘定慧也。
【如衣曾有垢腻等者。】
衣表法身戒体。垢腻表犯罪。浣洗如忏悔,染色表止观成就。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第三种持戒情况是怎样的呢?如果有人受了戒得到戒体之后,不能够以坚固的心护持戒律,并且各种轻戒重戒,多有所毁坏犯损。这种情况,依照小乘佛教法门,就没有忏悔四种重戒的方法,如果依据大乘佛教法门中的方法去忏悔,还是可以灭除的。
此明下品人持戒,受戒得戒以后,不能坚定心念来护持戒律,轻重俱犯。在小乘中若犯四重戒,如人断头,不能再活,故没办法忏悔。若犯其它罪尚可忏悔。今引戒中的轻重罪相,犯堕忏悔法等(作法忏)以作参考:
1、犯最重四罪:此云死罪、断头罪等。在《佛说犯戒罪轻重经》里说:若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波罗夷。如他化自在天寿,一万六千年,堕于烧热地狱中,相等于人间数字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年。在小乘中不能忏悔。
2、犯次重十三条罪,佛告目连:如化乐天寿八千年,堕于大号叫地狱,相等于人间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年。犯此要于二十清净比丘中忏悔。
3、犯次二不定法罪:如兜率天寿四千年,堕号叫地狱中,相等于人间五十亿六十千年,要于一、二、四、二十、过二十比丘前忏悔。
4、犯次三十捨堕罪:如夜摩天寿二千年,堕众合地狱中,相等于人间二十四亿四十千年,可于一比丘前忏。
5、犯次九十单堕罪与上同。
6、犯次四条可呵法罪:如忉利天寿一千年,堕于黑绳地狱中,相等于人间三亿六千年,可于一比丘前忏悔。
7、犯次百众学法:如四天王寿五百年,堕于地狱相当于人间九百九十万年,可于比丘前忏悔。
此上所引皆名事相忏,作法忏乃小乘法,对于犯了四重罪的即不能忏悔。若依大乘能忏悔者,即指以无生忏、取相忏等法。此是吾佛慈悲,为重罪之人,特开方便路,说明了诸佛教化的权巧,用折伏门与摄持门来教化众生,所以说若以大乘教门犹可灭除,令重罪之辈,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使法身慧命受到夭折。且真能忏悔,亦能超出生死。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忏】
所以《大般涅槃经》上说:在佛法里边,有二种健康的人,第一种是不造作各种恶业的人,第二种是造作了恶业之后,而能够悔过自新,去忏悔的人。
健人者:强健有力之人,谓对镜不生心,能抵得住五欲诱惑,故名健人。健人有二种:一者不作诸恶,即善根深厚之人,多生以来,等流习气熏种,故不作恶。二者虽有善根,但境界强盛,一时糊涂,不能决定持戒,或遇恶友即便破犯,或轻或重,以戒破故,则禅定不得,故欲证禅定了生死,须戒律清净。犯者如是思维,而能决定忏悔之心,发露先罪,亦名强健有力之人。
智者大师解忏悔说:夫忏悔者,忏名忏谢三宝及一切众生。悔名惭愧改过求哀,我今此罪,若得灭者,于将来时,宁失生命终不更造如斯苦业,宁抱炽然大火,终不毁犯如来清净戒,生这样的心,希望三宝证明摄受,是名忏悔。
又忏者外不覆藏,悔者内心尅责。忏者知罪为恶,悔者恐受其报。如是众多此不繁引,举要言之。若能知法虚妄,永息恶业,修行善道是名忏悔。
那怎样修行善道忏悔清净呢?下文说: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如果有人想要忏悔的,必须具足下面所说的十种方法,来帮助成就自己所修的忏悔法,这十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先要对因果之理明白和深信乃至第十要观照罪业的本性,因缘和合无有所生。
此十法,前九为事相忏悔,后一为理性忏悔方法。事即大乘作法忏,理即无生实相忏,此中理事圆融。忏法虽多,十法已具足。
智者大师举此十法助成忏悔,正是为对治我们最初的一念无始无明起惑造业,乃至成为一阐提的重罪。下面列出从细到粗的造恶次第,及对治此十次第关系的十法。此十法是先粗后细,列表如下:
【一者明信因果】
即明了深信因果道理。云何明信因果呢?因果即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和一切诸法的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以时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但若就空间而言,则如三根木头相叉、相靠的情形,此是广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佛教的因果论大抵可分为大小二乘二种系统,小乘以俱舍系为典型,提出有六因、四缘、五果。大乘则以唯识宗为代表,以立四缘、十因、五果之说,四缘五果名同义不同。
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的因果,即善之业因,必有善的果报。恶的业因必有恶的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此种因果之理俨然不乱,称为因果报应。
一切法皆因因果的理而生成和坏灭,十法界迷悟的显现即由此因果关系所成,而产生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的因果、迷界的因果和悟界的因果等分别。若能明白此理,则知善恶因果报应如影随形而相续不绝乃至超脱有漏的境界,以达于无漏的寂静地,故须明了因果。既能明了,即可生起深信之心,由此生信,即可破除拨无因果的邪见,而生起明了因果的准则即是生大怖畏。
这段可自行了解小乘的六因、四缘、五果以及大乘的四缘、十因、五果等名词解释。
【二者生重怖畏】
怎样生怖畏呢?如上了知因果之理,观察过去所作罪业无量无边一点未断,观察现在的罪业继续增长,未来的罪业还不能不令不生。自知此恶因必招恶果,一息不来必堕恶趣受大痛苦。应观三途,地狱有刀山、剑林、寒冰、炉炭之苦;饿鬼有长忍饥虚、鞭打火烧之苦;畜生有任人宰割身首两处破碎等苦。观三途之苦以自照,而使自己生大怖畏,毛骨悚然。
又观察:人命无常一息不来,便千秋永隔;一落三途,路程遥远,无有资粮凭何脱苦,生死大海,法船未备,年龄渐高,寿命剧减,岂可安然无动于心,坐以待毙。由是生大怖畏,努力忏悔先作之罪。又佛经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怎可不怖。
如何知怖心起:怖心起时,如赴汤蹈火,无暇贪恋五尘六欲,以此翻破对治自己昔日不畏恶道之心。
【三者深起惭愧】
惭愧:即羞耻过罪的精神作用,《俱舍论》举出有二释:
1、谓崇敬诸功德及有德者的心为惭,怖罪之心为愧。
2、以自己所造的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谓自省所造的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
此二种说法即以惭愧皆为羞耻的心,但由对自己与对他人而分别为二。
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载:
1、惭即自己不造罪,愧为不教他人造罪。
2、惭为在自己心中感觉羞耻,愧为自己之罪向他人披露而感觉羞耻等。
如何让自己深起惭愧呢?今引省庵祖师一段话来说:割爱辞亲,早入空门内,访道寻师,只为超生死。今佛法未证,虚受人家供养。彼则竭力穷耕,我则安坐受食;彼则蔽门蓬户,我则广宇闲庭;彼则纺织不已,我则安服有余,不知爱惜。以彼人劳而供我逸;将他利而润己身,于心安乎。省庵大师之话的确使人心惊流泪。我等怎无惭愧心呢?
又既然我今未证圣果,如果毁犯戒律,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若不努力修持,生又无益于当时,死又无益于后人。的确是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如此思维,实在惭愧,若无羞耻,何名为人,以此对治无惭无愧的心,故当痛改前非,发露罪业。
【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
求灭罪方法者有二:一、求现罪正增长的对治灭罪法。二、求过去现在所造罪,未消灭的灭罪法。
1、求现罪不增长的对治方法:因由过去所造的罪业,每人都不一样,故需要仔细观察自己的习气,是欲心多或嗔心多?如是了知已,多贪之人应求不净观法,多嗔之人应求慈悲观方法等,以作对治,如是习气伏住后,再不造新业,乃可求灭罪的方法。否则灭罪又生罪,终不能灭罪。所以在这一段中义蕴二种,一是伏住习气,二是忏悔罪业,这即是求现罪不令增长的灭罪方法。
2、求过现所造之罪的灭罪方法:为何要求灭罪的方法呢?虽法法皆可为灭罪方法,但是众生需要寻求跟自己相应的法门作为灭罪的方法,才会迅速灭罪。如宿生念佛的人,可依念佛的方法灭罪。欢喜持咒的人,可依持咒得定灭罪。乃至拜佛、诵经、持戒、作福等无不如此。以此反恶为善,来对治恶心遍布之罪。此等灭罪方法、灭罪的形状等等,诸大经论记载很广,故真欲忏悔灭罪的行者,欲令自己不落于恶道,今生有所成就者,应当求灭罪方法,然后如法修行。
为什么要如法修行呢?
答:当思过去所作罪业无量无边,现在所作罪业继续增长无穷无尽,如果不修功灭罪,策励不休,必定极恶难逃,故须如法修行也。
明诸行法:即在大乘经典当中,已经说明了种种灭过去现在罪业的修行方法了。
【五者发露先罪】
第五种方法是要发露自己原先所造的罪业,为何要发露先罪呢?
答:《菩萨戒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故当至诚发露,求哀忏悔。罪即消灭。若不发露覆藏于心,日久月深,罪业转大。如人阴部长痈,覆藏不欲人知,不治则死。如人造罪覆藏不忏悔,临命终时必下地狱,如石头落水,一沉到底,永无超升。故经云: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即安乐。有如是利益,故须于师长三宝前发露先 罪,以此对治覆讳过失。
【六者断相续心】
第六种方法就是要断除造作罪业的相续之心,为何要断相续心呢?
答:如世法初犯,尚可原谅处罚以轻。初次已蒙从轻发落,若再犯即不能宽容。故知忏悔后,重犯戒律罪则难灭。所以应须决定断相续造罪心,如果相续心起,应自省悟。如经论云:如人落于粪坑,而已救出,冲洗清净。而今复又思入。以此比喻忏悔清净又思造罪的愚痴人。又如自食其吐,必是狂人,此喻已经忏悔发露把罪业相都吐露出来了,现又动了相续心,又想把很脏的罪业习气捡回来,天大的呆瓜非我而谁,如是思维后,生起勇猛心,断相续心,以此对治昼夜相续心。
【七者起护法心】
护法有二种三类:
护文字法:研读、流通、宣传一切教典经书等。(名 护事法)。
护行法:依道品修行者。
护证圣法:已证圣法,使正法久住。(后二名护理法)。
怎样起护法心呢?
答:应自观从昔以来,自灭善法,亦灭他善法,不能随喜正法,亦不喜他人弘正法,今决定,外要守护一切经典、研读、流通,使正法久住,不令断续,内自修证,使令圣果现前。
怎样知道自己已经起护法的心?他的相是怎样的呢?
答:如《菩萨戒经》云:宁自入于地狱,经于百劫,而不闻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若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此对外来说。若对自己来说,如《菩萨戒经》宁以此身投炽燃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如是发起护卫佛法之心,即可获福灭罪。此即起护法心来对治不能随喜心。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著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成就:据《俱舍论》言,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得,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所以这一句的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的真实义,是说如果行人能获得如上所说的十法,相续不失,然后庄严道场,才能真正地相应。如果不能成就十法,内心起人我计、具足顺生死法,道场庄严虽好,修行必定难相应。后几句洗浣清净到取灭方止,他的前提都是具足十法。
庄严:即指严饰布列之意。
道场:修道的场所。
庄严道场:即指布列诸种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故名庄严道场。
庄严有三种:
1、事相庄严:指以色香味等五尘莊严道场。
2、法庄严:具足圆满佛法,如法修行处,名为法莊严。
3、人庄严:人能持戒修定,知真谛理,明善恶法,名人莊严。
此三种有第一,没有后两种即为虚设;第二虽有场所,无法可修,不名莊严;第三虽有佛法,无人能修,有场无道。
故道场也有三种:
1、事相道场:指土木瓦砾所盖之场所,此种道场以事莊严。
2、理性道场:即指成就菩提动机的发心修行人,此种道场以人莊严。据《维摩诘经》云: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
3、即事即理道场:又名修行当处道场。即指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是道场,此种道场以法莊严。如《法华经》云: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故名即事即理道场。
行人依上十法修行,即具足从凡到圣、返源归本的圆满佛法。是名真正的莊严道场。
这三种莊严三种道场在下文中怎样分呢?
事庄严:著净洁衣,烧香散花事道场。
人庄严: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理道场。
法庄严: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即理即事道场。
上已解莊严道场毕,下面解释洗浣清净。
洗浣清净有二:
事:即洗澡使身无秽气垢腻,口内漱净含香,使口无臭气。
理:有三:身清净,身无杀盗淫。口清净,口无四恶业。意清净,意无贪嗔痴三毒。
若无理上三种清净,纵然身上最干净,身造杀盗淫,口造四恶业者,必是最脏之人,不名洗浣清净之人。如是三业清净已,乃名著净洁衣。
著净洁衣亦有二种:
事:即无论新衣、旧衣、好衣、破衣,但清净者,皆名净洁衣。
理:指三业清净、自性清净,戒衣自显,表之于法,即是慈悲衣、忍辱衣。衣是遮体之用,若无慈悲、忍辱之心,即不能遮住三业之脏。
如是清净内外无垢,虽不烧香散花,香气亦能遍布十方了,故烧香散花亦有理事二种。
烧香散花:
事:指烧檀香、沉香、末香等,花指种种妙花等。
理:指烧戒定真香,花指般若妙花。
【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像这样的事理圆融,内外清净,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上根的人一七日到三七日,即能消除重罪;中根的人一月到三月,即能清净;下根的人一年到三年,只要专一不二,虔诚忏悔,所犯重罪也能除灭。
【取灭方止】
若于一七日到三七日未能灭罪,必待一月、三月。若尚未能净,当思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菩提未证,决不罢休,以至一年至三年决无退意,决定要使无始罪业消灭方止。有此决定忏悔之心,故云取灭方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
既能依上所言,十种忏悔方法修行,并能理事圆融莊严道场,必能使罪业清净,但云何能知重罪已经灭了呢?答:如果行者这样的至诚恳切一心忏悔之时,自觉身体轻安,心理上思维敏捷,夜里有吉祥的瑞梦。如梦口吐黑物,或梦飞步太虚,或梦佛菩萨提携接引,或梦诸佛放光或来摸顶,这些皆是瑞相。
【或復睹诸灵瑞异相】
此指日常生活中亲自看到,不是梦里。怎样的灵瑞异相呢?或见如来莊严妙相、或见花、见声闻现身等,或闻空中讲经的声音。
【或觉善心开发】
善心:此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的一切心、心所。
善心开发今有三义:
1、指与善心相应故,在修行过程中发起菩提心,过去没有的现在开始发起,或指生起持戒六度等心。
2、指本性功德深隐难知,今与善心相应故,能开发显了易知。
3、指与善心相应故,于粗浅法中开发出菩提妙谛,即于世俗中一切法,无不是在修学佛法。
【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
此句正是说明欲界等定的状态。欲界定就是凡夫所得通向于真正禅定的第一个基础散定。
自于坐中,如云如影:此句是指欲界定到初禅以下的相状。
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修禅次序是:1粗住、2细住、3欲界定、4未到地定、5初禅二禅等。如此修下去故能证得,故曰渐证得诸禅境界。下面一一略说:
粗住:静坐者开始时妄念迁流,未能静止,因端身正坐调息修止,心渐虚凝,不復缘念名利、冤亲等事。此名粗心住。
细住:外事虽不缘念而此心微细流注,刹那不停愈凝愈细,内外双泯,此名细心住。
欲界定:当此细心住时,必有持身法起,此法发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物持身,故觉心自然明静,与定相应,定法持身,任运不动 ,从浅至深,或经一坐,无分散意,故名欲界定。
未到地定:得欲界定后,身心泯泯虚通,突然失于欲界的身体,坐中不见己身及床坐等物,犹如虚空,此名未到地定。
初、二禅等定:从未到地定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守护增长,此时发动十六触(动、痒、凉、暖、轻、重、澁、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忽见身心凝然任运而动。
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等,此即通向于初、二禅等法渐渐生起。故曰:因是渐证诸禅境界。
诸禅境界:即指四禅四空等诸禅境地。
得定后有五因缘能破定心:即多诤、多走、多读、多食、多睡。
【或復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
或復豁然:指过去不知,现在突然通晓领悟。
解悟心生:即自心当中生起,理解领悟的功能特别强,故曰解悟心生。
善识法相:即善能明了认识一切法相。法相:指诸法所具的本质和相状。
解悟心生,善识法相。指诸法的相状和诸法的本质意义,都能理解领悟了。
这里所谓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是指广泛地理解通达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相。在《大智度论》中,举出法相有三种:
一、假名法相:谓世间一切事物及众生以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相。而今在定中豁然解悟心生,善识假名法相之不真。
二、诸法法相: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俗眼观之,则见是有,以慧观之,则见是无。众生迷故,于此等诸法起执取相,今在定中豁然解悟,善识诸法之不实。
三、无相法相:于定中能远离上所举得假名相、法相。但是无相,众生迷此,故又于无相中起执取相,故称无相法相,而今豁然解悟,善识诸法之真实。
此三相从慧上讲。
若从定上讲,法相者亦有三义。即指修定法的时候的相状。
一、发相:即心昏沉时善能认识,用精进之行以策发之。
二、制相:心掉举时,用寂静之法禁制定称为制相。
三、舍相:心若不沉不散时,即舍上二相,安心修忏正观,名为舍相。
如是之人若罪灭时,善根开发,能于定中识此定慧二类法相,自然与法相应。
【随所闻经,即知义趣。】
即随时所闻一切佛经,即能知了甚深微妙之理,及其所指归的义趣。
【因是法喜,心无忧悔。】
前因罪障在身,所以心中忧虑悔恨,今既能获种种瑞相,罪已消灭,世出世法豁然通明,所以法喜充身,心无忧悔。
法喜:本指听闻正法起正信而心生喜悦。现指定中解法,故生法喜。
忧:不悦之心名忧。仅与意识相应。受逼迫之苦,轻微者名忧,重者为苦。此忧仅限于欲界,不通上二界。
【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
像这样的内心发露至诚忏悔为因,外加种种功行,又经十方三宝加被,由此内因外缘相合,故能破除无始重罪。如千年干柴一火烧尽,万年暗室一灯能破。与净法相应,故能现种种瑞相,由此可知罪灭之相。
问:魔王亦能作此等相,云何可别?
答:忏悔行道时,不可心存相事而生取着,若取着用心,必定招来魔事。但用心行道,功成相显,取此判之,便知罪灭不灭也。
上来略明种种罪灭相,《经》说不同,因罪法有轻有重,故不可定执,但举要言之,罪灭之相不出四种:
1、梦中见相。
2、行道时闻空中声或见异相及诸灵瑞。
3、定中看见善恶破戒持戒等相。
4、已内证种种法门道心开发等。
【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
此句是总结下品持戒人的持戒清净。下品持戒人亦分二种:
坚持事戒的下品清净,可得人或阿修罗等之报。
持理戒下品清净者:1、持空戒下品清净,若修禅定可得声闻。2、持假戒下品清净,若修禅定可得藏通菩萨。3、持中戒下品清净,若修禅定可得别通菩萨。
从是已后,坚持禁戒:指的是上面事理融合忏悔之后,坚持禁戒也是用事理双持也。
为何要事理双持呢?智者大师说:若事中恭谨,精持四戒,而其心杂念,事亦不牢,犹如胚瓶,遇爱见之恶,则便破坏。若能观心持戒,理观分明,妄念不动,设遇恶缘,坚固不失,理即不动,事任运成,是则于事应更加理观也。所以《维摩诘经》云:其能如是,是名善解,是名奉律。为什么?戒是防非止恶的意,理观亦如是。三观能防三惑之非,能止三惑之恶,如此防非止恶,不局身口,义遍法界了。
又毘尼此云灭,能灭身口之非,今观心亦名为灭,即空观能灭见思之非,假观能灭尘沙之非,中观能灭无明之非。如此论灭,徧灭法界诸非,不止七支了。
又波罗提木叉:名保解脱,观心亦尔。若不观三谛之理,三惑保不解脱。如此解脱,徧法界脱,不止解脱三途及出生死而已,故知要事理双持,如此坚定一心,奉持禁戒,故名尸罗清净。
尸罗: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之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熄,故名清凉。
尸罗有四义:
清凉义:乃远离内心的热恼忧苦,令其安适。
安稳义:能为他世安乐之因。
安静义:能建立止观。
寂灭义:能作为得到涅槃之乐因。
此等诸义,皆就戒的功用所转释而来,然尸罗一词,不限于上举四义,诸经论中亦多所解说,皆以防过止恶为其本义。
诸恶既止,身心清凉安稳,即可正修禅定,所以下句比喻说:
【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
破坏之衣,虽破能补,此表事戒虽坏破,若能用此大乘取相忏,也能补治完美,故亦名清净。
垢腻之衣,虽垢能洗,此表理戒虽受到染污,若能事理双忏,亦能洗浣,亦名清净。
破坏衣能补治的事相清净,是表行人由有漏道的修行能暂时压抑现行的烦恼,特指世间清净。
垢腻衣能洗浣的理性清净,是表行人由无漏道的修行能完全灭尽烦恼,特指出世间清净。
此根据无性的《摄大乘论释》卷二,就烦恼的伏断而说的二种清净。
犹可染着
上来既能事理圆融,世出世法二者清净,故法身功德之衣即可建立,故名犹可染着。上明大乘取相忏竟,下理性忏:
【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
若人犯重禁已者:即指犯重戒和轻禁也。此有二种解释:
1、事相分重戒轻禁:《大品经》云:譬如有人带持浮囊,渡于大海,尔时海中有一罗刹,初则全乞,乃至微尘,悉皆不与。罗刹比喻爱见之心;全乞浮囊喻犯四重;乞半喻犯十三;乞手许喻犯偷兰;乞指甲许喻犯二提;乞微尘喻犯吉罗。
怎样全乞犯四重呢?若谓五欲快乐称为涅槃,诱诳行人,而毁破四重,即是全弃浮囊,是名犯重戒。又,若爱欲心起,互相摩触而生快意,即是弃半浮囊,名犯重戒。怎样算犯轻戒呢?若爱欲心起,境界现前,悔而不作等是乞手许,喻犯偷兰。若毁波逸提是乞指许。若毁吉罗是乞微尘许。吉罗虽小,是开放逸门,微尘不多,水当渐入,没海而死,故不可犯之。此为爱欲而破事相重戒轻禁的律仪。
2、理分重戒轻禁:
理重戒者:若深着生死,为爱欲而造业,即破空观戒(随道戒、无着戒)。不息世讥嫌,无护他意,即破假观戒(智所赞戒、自在戒)。不信戒善与虚空等量,不信中观戒具足一切佛法,不信中观戒毕竟清净,名破中观戒(随定戒、具足戒)。
轻禁者:以贪着五欲,攀缘五欲,故违于定业,名犯定共戒(即不杂戒)。
这样的重戒轻禁俱破,因此恐障碍修禅定。虽不能依各种经典所说的仪规而行,只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而生重惭愧,惭愧就能使令一切诸行光洁,有二种白法之称,所以忏悔者若是出之于内心的生重惭愧,必使罪业清净。
【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
问:为何忏悔者,应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呢?
答:当知十方三宝具足无量相好、神通、智慧,而我愚痴具大罪业,无量烦恼,如此思维,即起惭愧心,自知过去现在所作一切罪恶十方三宝悉知悉见,若不发露、断相续心,即是欺诳十方三宝。若外清内浊,受施主供养,即是欺诳十方信众,既然上欺下诳,此等罪业无量无边,必堕地狱受大痛苦,无穷无尽。故要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
又在生死苦海中唯一的依靠只有三宝。三宝是大慈父,若能至诚求哀忏悔,发露先罪,断相续心,必蒙慈悲摄受。故要于三宝前发露,断相续心。
【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
既蒙三宝摄受,为使罪根彻底拔除,故要端正身体,经常于打坐中观罪性本空之理,念念之间,念于自性本具三谛三观理,遍布十方,与十方诸佛平等无二,即能不消而消一切罪业。
怎样观罪性空呢?
答:此有二义:
1、善恶诸业皆由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全体是空。既然体性是空,即罪业无所依体,故说是空。
2、一切善恶法,皆依真如心生,故一切妄法当下即是真如实相。如波当下即是水,波水之相,动静虽异,实无二法,故知一切罪业本无所有。如水得风,即有波相,心起无明颠倒,即起罪业相。心若寂静,一切寂静,一切罪福亦复如是,是众生心生分别,福不可得,岂有罪生,一切自性当中本来平等寂静故。
又云何念十方佛呢?
答:谓过去妄服邪见毒药,贪于五欲,常无厌足,如渴思饮。又遇恶师,如碱加盐,我慢贡高,故于千万亿劫,不闻三宝名字,不遇良师。今念空假中三观、真俗中三谛之理,本无来去,当下是佛。故经云:若见法性,即是见佛。一佛既然,十方同见。如此念念自照三观、三谛之理,是名念十方佛。
以上所说皆于定中忏悔而消除业障法,下于动中行忏悔业障法。
5、实相平等礼:谓前正观中还存在有体有观、自他两异,今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体用不二。若见佛可尊、可贵、可敬,见凡夫可卑、可慢、可欺,此心即邪见执着。故《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能礼所礼其性空寂,是名实相平等。到此之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初心的求愿至心,无摄心的相应至心,即初心的求愿至心,即摄心的相应至心,言语道断,不可思议,是名至心礼拜。
【至心忏悔】
此指理性的忏悔。上面有十法助成其忏悔,九事一理。今至心忏悔再开十法:
第一、观不思议境至心忏悔法:本文云: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烧香礼拜等皆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假中,非空假中,于同时中双照双遮,即空而非空、假而非假、中而非中。不可得、不可思议故。乃至一切罪性亦復如是。是名第一观不可思议境至心忏悔灭罪。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至心忏悔法:若于第一观不可思议境不能契入,不能灭罪,即须修此第二法即能灭罪。即行者若不能依第一法而灭罪,当返照自己是什么地方出问题,当知是发心不够,是时行者,应当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决无虚假,名为真发菩提心。不求人天二乘名正发菩提心。菩提心既发而为一切众生忏悔,一罪灭一切罪灭,深深了解,所观的境界及一切罪性,当体是实相,不可思议,能观的心也不可思议,当下罪空,是名真正发菩提心忏悔法灭罪。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至心忏悔法:若于第二法中不能契入,即须修第三法门,即能进入,行者既能发心,当在礼忏时,摄心在观,令诸妄想不起,即是止,设有余念起时不需按奈,亦不生厌,观境分明,即是观,如此保持,不昏不散,刹那止观相应,罪业即空。即是第三善巧安心止观至心忏悔法。
第四、破法徧至心忏悔法:指虽在忏悔以上止观安心,心仍不安,业障犹存,不能即证明静的真如本性,当要反观此心。对于所观的境界,是否还停留在凡夫的那种观点上,以及未知当下即空假中的境界。故先要灭绝心念,不起妄解,即以一心三观,徧破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以此空假中三观,观照时即知惑及罪业其体本空。而此三观智性,本自具有。如暗室无有光明,开关一开,光明所到,黑暗无踪。此即名为破法徧至心忏悔法灭罪。
第五、识通塞至心忏悔法:若虽修第四法门,不能徧破罪业。当在忏悔时,时时觉照自心,若与三观相应,当须护之。若与三惑及罪业相应,即须当处发生当下即灭,不留一弹指顷,使罪业无处立足,是名识通塞至心忏悔法灭罪。
第六、道品调适至心忏悔法:行人若于前法不能相应,罪业未空,必须检查当时是否心理上过紧过慢了,生理上过疲劳或过放逸了,故要用三十七道品来调整自己。若能于一念中,以四正勤来策发自己,而起四如意定,能生五根,再长五力,调停以七觉支,必能入八正道。所以即开三解脱门,而入如来境界,到此时一切罪业皆消。此即名为第六道品调适至心忏悔法灭罪。
第七、对治助开至心忏悔法:若于前法还不能相应,可能是观慧的力量太弱,障碍偏起,不能深入三昧,当知是无始业障未除,应当审详,何障偏起,数数发生,须以事观而对治之,理观为主,事观为助,正助合行,不惜生命,刻苦辛勤,朝夜不停,誓当克证,不证不休。如此则非但业空罪净,必能深证三昧。此即是对治助开至心忏悔法。
第八、知位次至心忏悔法:若于礼忏中刹那间与法相应,见惑初破是证初果,渐至思惑断尽,当知是已证四果。三界罪业已尽,或顿断、渐断尘沙、无明等,即证菩萨等位,一切业空。是名知位次至心忏悔法灭罪。
第九、能安忍至心忏悔法:在礼忏时,若能相应渐证圣果,或遇逆顺境界,若不能安忍而生取舍嗔喜之心,还被三界罪业绑缚,若能安忍不动、不退,由观行位而策进相似位,由相似位而能分破无明罪业,而证如来法身。此即能安忍至心忏悔法。
第十、离法爱至心忏悔法:上面即能分分证入,业识尽空,罪性穷源,寂灭现前,但不起法爱。是名离法爱至心忏悔法。
如此十乘观法的忏悔,是名二种至心。这样才能符合希望罪灭的求愿至心和摄心专一的成就勇猛相应至心的本义。
【至心诵戒】
自求罪灭又为一切众生罪灭而诵戒,是名至心诵戒。
【及诵大乘经典】
大乘一切经典皆为佛之心语,故背诵之能不断地熏习自性,能使惑业除尽,清净心现。
诵经有二类:
1、若为赞叹佛德而诵读,称为诵经。若为通解经义而读诵,称为看经。若为祈愿而读诵大乘经典,称为转经。此三种从目的上去解释。
2、从方法上说,于心中默读经典,自合心源,称为心读诵。以身实践经典,依教奉行,称为身读诵。
以上二类诵经,若能为自为他,名至心诵经。
【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
障道重罪:指惑和业。据《大日经疏》卷一有五种障:
1.烦恼障:指修道时,数数现行恒起的根本烦恼,障碍菩提涅槃。
2.业障:指过现恶业之障。
3.生障:因前业而生于恶环境之障。
4.法障:因前世的因缘无法遇善知识,故有不闻法之障。
5.所知障:虽闻正法,然因诸种因缘而无法修行般若。此从通大小乘境上说障道重罪。
若从修阿罗汉道来说此障道重罪是指:
1.感三恶趣之罪业:修罗汉解脱的人,在四善根位的顶位将得忍位时,感三恶趣的业,成为极障碍。因为达于忍位,则已超越三恶趣的果报。
2.欲界余业:在果中,修到三果时,它的欲界系业成为极障碍。此因三果圣人不再还来欲界故。
3.色、无色余业:将得四果时,色、无色系业成为极障碍。此因四果圣人永离三界故。如人将离于本来所居之地,则一切债主皆极为障碍。现修解脱道的人,欲离三界,故有此障碍。若灭此障,即得进趣。
【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
禅定开发者:本来自性具有无量百千三昧,但因被无量罪业所盖,不能显示,今因持戒清净,能去罪业,故能开发本具无量禅定功德。
事尸罗清净故,开根本三昧,发世智。
理空戒清净故,开真谛三昧,发一切智。
假戒清净故,开俗谛三昧,发道种智。
中戒清净故,开王三昧,发一切种智。
故九祖云:若无事戒,世禅尚无,何况三观三谛,有言大乘何须持戒者缪矣。言不执者,乃是持而不执。若令不持名不执者,乃是执破,何名不执。
由上可知,凡礼拜、忏悔、诵戒、诵经等皆须至心,一一皆归于禅定的成就。可知此禅定即是大乘无相理忏,是最殊胜的另一个忏除罪业的好方法。
【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
此引经作证,《妙胜定经》者,此经专为诠显禅定功德。言妙胜者:是说明禅定功德最为殊胜,最为微妙,故云妙胜定。
【若人犯重罪已】
或有人一时糊涂,先破轻戒,次破重戒,既然轻重俱破,即恶罪难逃,故下文云:
【心生怖畏,欲求除灭。】
心生怖畏,畏什么呢?经云:犯一吉罗轻罪五百世堕于地狱中,何况重罪,律上说犯四根本戒者,落于地狱当中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年受大罪罚,有智者了解这种严重的后果,谁不怖畏呢?故云心生怖畏,欲求除灭,欲求除地狱苦报。然求除灭之法,哪些方法速能消除罪业免于地狱苦报,并得到究竟解脱快乐呢?
我等凡夫生生世世以来,无不向往离苦得乐,但是不懂佛法,求升反堕,虚生浪死。尝尽了千辛万苦。若非佛法,永无超升之期,但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哪些法门最能适合我们呢?
我等凡夫因智慧不够,在佛法中像无头苍蝇东撞西碰,浪费很多时间,还是找不到门路。诸佛如来有鉴于此,大慈悲心动,故在《妙胜定经》中,用决定的口气来告诉我们说:
【若除禅定,余无能灭。】
我们看了本师在经中开导我们的这段话,就不会有疑问了,不然的话大家都说自己的法最好,使我们无所适从到底哪个妙。在这一段中,本师给我们肯定下来了。为何说若除禅定,余无能灭呢?因为一切法门,如果不以禅定止观为体,即一切法门不能成就。如持戒,分止持和作持,止持即是止,作持即是观。故持戒也是以止观为体,若离开止观也是无戒可持的。
【是人应当在空闲处】
空者表心中清净一丝无污。
闲表不为贪求名利而忙。
若人虽在空闲无人处,心贪名利,打算怎样去获得它,身相虽像闲,心实无空闲,岂能与法相应。故心保持空闲真是空闲。
【摄心常坐】
摄心专一,故名摄心,即使心不昏沉散乱而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摄于哪一境呢?即不为开悟、不为神通,但为了生死为度化众生而修禅定,心无二念是名摄心。若求开悟、神通不名摄心专一,但名妄想颠倒也。
【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
怎么诵法才能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呢?
答:这段告诉我们诵经得定,就是天台宗的诵经观心法门的修法。这里把诵经观心法介绍给大家,供大家修持。
智者大师说:夫欲诵经灭罪,第一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观,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绕听法。次观,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四众说,想说之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是名修假观。次观,能说之人,所诵之经,何者是经?经为经卷,是为纸墨,是为标轴;这所诵之音为口出,为齿舌嘴和合而出;为有我身,为无我身;谁是诵者,为是心诵,为是口诵,为和合出;观此四众,为是实有,为从想生,四众非有,无我能诵,是名空观。
虽无所诵之经,而有经卷纸墨文字。虽无能诵之人,而有我身为四众宣说。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虽非身口,不离身口;从始至终,必无差缪,名不可思议。能作此解,能作此观。名为三观于一心中得,不前不后,三观宛然,若观未明,但是性德。但于此法研之不已,观心相应,名讬圣胎,以胎业成就,名为修德。步步上升中间四十一位,亦修亦性,至于极果名第一义空,平等大慧。是名诵经观心法。三世诸佛,无不从此生。由此诵法观心,故能消一切重罪,得诸禅三昧。当知一切重罪轻业,能彻底消灭者,唯佛一人。故诵经若离三观,即不能圆证三德涅槃。
上面所述内容,都是说明怎样忏悔使罪业消除,保持戒律清净的方法。戒律清净,当体即是止观清净,止观成就即是持戒圆满,故一一中即戒即定即慧,三无漏学,圆融无碍,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如是知者,真名俱戒清净。若破少许,即是破戒定慧全体,而落于生死,当须迅速忏悔还净。
故经云:如船渡海,虽破少许,淹没全船,沉于大海,当速补之,尚能得救。《大智度论》云:有一梵志很穷,十三年内向梵王求宝,乃赐一瓶,家得大富,后来瓶坏,家财一时皆失。比丘亦尔,持戒清净,即拥有一切法财,若破戒者,即失坏一切,故须持戒清净。律云:持戒清净无愿不满。
第二 衣食具足者
衣以遮身、抵彼寒冷、避蚊虫等。食以支命,为除饥饿之病苦。上虽持戒清净,若无衣食,色身不存,何能修道。故经云:身安道隆。色身与修道仗此衣食,此虽平常事,但能助成大事,故须衣食具足也!
若居士衣食供养,当思我今为修道故,不为严身,即应受之。若为装饰自己,随顺自己的贪心,即不应受之。
古德云:衣食不可过求于奢华,奢华则增长欲念,反为障道因缘。又经云:持戒不净,接受供养或乞化等,即是热铁加身。
《菩萨戒经》云: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故持戒清净后,第二才说衣食具足。因为戒是菩提根本,若本不立,则衣食再多何用。故欲修习成就,务须持戒清净,持戒清净后,再谈及他。古人所谓忧道不忧贫也。
当知衣食具足是为修道服务的。衣食二法各有三种,以分三根行人。首明衣之三种:
【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此段是说明上根人所持的衣。分事理二种解释:
事释:雪山大士者,据《涅槃经》所记载,释迦佛先世为菩萨时,曾住雪山。雪山者,山势极高,寒气极重,终年冰雪连天,无人出入,故谓之雪山。释迦佛先世为度众生故,修种种苦行。大士即对菩萨的美称,此处是对修行者之尊称。
【随得一衣,蔽形即足】
在雪山修行发大心的人,或以兽皮为衣,或树叶串连为衣,或结草衣,或棕衣,或麻衣、纸衣等。一衣若存,总不再求温厚,虽肌肤被冻,而能忍耐,只求遮蔽身形就足够了。
【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因在雪山五欲六尘不到处,但思维坐禅,心得禅悦,身得禅功,故不会游在人间,贪于名利。为将来度化众生修得证果,有堪能忍受五欲六尘诱惑的力量,表示无畏和慈悲。此时禅定功夫已经在初禅之上,身心虚通,功夫得力,自然不觉寒冷。故曰堪忍力成。
雪山大士随得一衣即足有九种利益:
1、 对于衣服知足是四圣种中第一圣种。(四圣种:指四种能生众圣之种子。衣服、饮食、卧具、乐断乐修,即断烦恼修圣道而生欣悦。)2、 无守护之苦。
3、 不依于人的自由生活。
4、 无盗贼的怖畏。
5、 无受用的爱着。
6、 令人信乐。
7、 得成少欲。
8、 增长正行。
9、 为人模范。
故世尊称赞说:少价易得而无过。
觉音禅师也说:修行者为了降伏魔军而穿糞扫衣,如穿铠甲闪耀战场的士兵们。世尊亦舍掉绸布而穿糞扫衣,还有哪个不宜穿。比丘善忆自己宣言,喜穿适合瑜伽行者的糞扫衣。
上面事解释竟,下面用理解释:
【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
雪山:纯一白雪,更无余物。唐诗中所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此表示纯一实相,更无余法,所以有人能悟证中道实相者,即雪山大士。
随得一衣是指随顺实相之理证得中道的法,故名随得一衣,即表中道法衣。为什么这么说呢?衣有覆盖包罗义。此世出世间,只有一法能覆盖包罗一切,那就是中道实相。故湛然大师说:中谛者统一切法,因中道之理是徧一切处的。故智者大师说:一切法趣中,是趣不过。
故下句说,随得一衣蔽形即足。形指森罗万象,因为一切法,大有大的形相,小有小的形相,无不有相。若能证得中道之法,就可覆盖一切万法,故曰蔽形即足。
【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不游人间即指既已随顺而得中道法衣,更不需要再走人天等乘的道路,因在中道法中,无法不具故,如大海水已具备万渊水也。
堪忍力成者既能随顺中道法衣,故于修行途中而能堪忍八风和离于法爱。随顺中道法衣的力量,故能成就如是功德。故曰堪忍力成就故。
上面理释竟。
【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糞扫三衣,不畜余长。】
此是为中根人说衣法,上则不及唯披一衣,下则高于百一畜长,故曰中根。
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此云饮光,其光能遮蔽一切之光,故云饮光。其家很富,独子。出家后即修苦行,称为头陀第一。佛弟子中名迦叶者有五人:一摩诃迦叶、二优楼频螺迦叶、三伽耶迦叶、四那提迦叶、五十力迦叶。普通单称迦叶者,即指摩诃迦叶。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为传法第一祖。
常受头陀法头陀:此云抖擞。谓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的行法。抖擞指振作、奋发义。如抖擞精神。抖:有二义,一振动,如抖去身上的雪。二发抖,如冷得发抖。
擞在抖擞组合念第三声SOU
擞火念第四声SOU。擞:用钎子通拨,如擞火。
此处抖擞:有抖擞尘劳、烦恼,离诸执着之义。
如果是说修头陀行,通俗义就是修苦行。行头陀法共有十二种行法。大概不出衣、食、住三种。此处仅释头陀法中衣法的内容,食、住在下面文中再介绍。
【但畜糞扫三衣,不畜余长】
此指修头陀行者的衣,什么是糞扫衣呢?
答:糞扫衣的布料来源是捡所弃污秽之布,以水浣洗七次,晒之亦然,缝而成衣,故曰糞扫衣。
持糞扫衣者:可于冢间布、路上布、垃圾布、包胎布、烧残布、红旗布等的衣布中,可取任何种类,撕掉之后,舍其腐朽部分,取其强韧部分,洗刷干净,而为衣,然后舍弃俗人所施之衣而穿糞扫衣。
为何持糞扫衣?若为衣四方驰求,或着邪命,若爱他衣,于好于恶,而生忧喜,故然也。
糞扫衣者:以糞扫布做五衣、七衣、大衣。五衣为平常所着,七衣为诵经、礼拜、坐禅所着,大衣为升座、说法等可穿。为何只畜三衣呢?九祖云:白衣多求,是故多畜,外道苦形,是故裸形。修道人不多不少,故畜三衣。觉音禅师说:持三衣者,很少需要注意衣服,无贮藏衣服之累,生活轻便,舍余衣之贪。
此三种衣不可须臾离身,其余衣服不可畜藏,故名不畜余长。长:多的意思。迦叶尊者但畜三衣,自能办道。
人在世间,皆有生活,所谓衣、食、住也。故此三种为人生之需要,若无衣食,则生活问题不能解决,学佛之人,对于此三能放得下,是故高出俗人,然后痛念生死事大,以此为模范,淡薄衣食,则于道不远了。上依事释竟,下依理释。
如迦叶迦叶此云饮光,乃表行人自身本具智慧之光,能盖天遮地,能淹没日月光明,故云饮光。
常受头陀法头陀此云抖擞,谓自身虽具自性光明,但被三惑所遮蔽不能显现,故须抖擞三惑尘劳,才能显现自性光明。但怎样抖擞三毒尘劳呢?下面告诉我们说:
但畜糞扫三衣三衣即空假中三观衣,此三观本是我有,但从无始劫来抛弃不用,视之为垃圾,故称为糞扫衣。今为了脱生死破三惑,故须三观,时时不可离弃,故曰但畜糞扫三衣。
不畜余长意谓三观立,则三惑破,三德满,三身证,故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更不须其它方便法门,故名不畜余长。
称之为中根者:上根之人纯一实相,即能悟入,故以受一衣而表示。中根之人须以空假中三观次第而证,而后证果相同圆教,故虽属次第,也是圆教所摄。
上理释竟。
【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
此明下根受衣人也。
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假如是寒冷的环境,和忍力没有成就的行者。
忍力未成:指禅定功夫未能达到初禅之上,功夫不得力,所以在多寒环境会畏寒怕冷。
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佛亦开许在三衣之外,可以畜百一等物。
百一等物:或曰百一供身,即指比丘三衣一钵之外的一切资助修道的东西。百者概称多数之名,非限于一百。于三衣一钵外的种种东西,各各不同,唯得畜一,不可重复。是曰百一供身。若重者是名长物,可持十日,若出十日不舍,即名破戒。
【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
说净:又名净施,谓于所得物皆作委寄亲友的心,不作己有想,既发此心,则所有物非己私有,故云净施。
宝静法师说:说净者,佛在世时,凡诸佛子所有物皆须说净。谓将此物供养三宝、大众,请慈悲纳受。既已发心供养大众,为大众所赐,非我所有,非己所属,即名说净。若不如是,则为己有,即谓之不净身。
说净目的是为了除去比丘对财物的贪欲而行的权宜,表现出家人以少欲知足为生活原则。
天台九祖说:要须说净者,皆为助道,以疗形枯。如斯之类,仍为下根,不说净的人,三品不摄。
有人说:凡诸所有非己物想,有益便用,说净为什么呢?九祖大师回答说:有非己物想就可以不说净了,那你为什么不把这些财物随便放在大众处呢?若认为有益便用,为什么不把财物供养悲田、敬田呢?这样供养二田自己有得到功德利益啊。那你为什么把它闭之深房、锁之箱柜呢?
非但要说净,并且要知量知足。因为出家人的衣服都是来之于居士的供养,一丝一缕都饱含了居士的血汗,故须要知量知足。
知量有二义:知道质量太好的、太豪华的,不可以贪求,穿了损福。知道衣服数量够了,不可以再贪求浪费折福。
知足也有二义:对衣服质量好坏的知足,能御寒避冷即可,不求高质量的材料。对衣服的颜色美观等的知足,能不损僧相即可,不求豪华壮丽。
假若贪求过多即于法不相应,若过积聚,使心散乱而妨废道业,故不应为。
心乱妨道心乱:即心于所缘境流荡散乱的精神作用。亦即心若无一定,则起障碍正定的恶慧之作用。
《大乘广五蕴论》说:云何散乱?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所以对心乱的作用,诸家异说,有认为实有其体,或认为三毒所摄而无别体。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心散乱系由四障所引起:
1、弃舍障:由贪着故不能舍弃。
2、远离障:由贪嗔痴生十恶故不能远离。
3、安受障:由嗔恚故不能安受。
4、数治障:由贪嗔痴等烦恼故不能数数对治。
此论例举有五种散乱:
1、自性散乱:谓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异的散动。
2、外散乱:谓意识驰动随逐外尘而起种种分别。
3、内散乱:谓心生高下,念念变化不定。
4、粗重散乱:谓执着我、我所属于我所有之色身财宅眷属等。
5、思维散乱:谓菩萨捨离大乘,思维小乘而起之心所,不得寂静。
上事相释竟,下理观释。
百一等物:即百一长物、百一长衣。即指十境,每一境加修十乘观法,合为百乘观法。
十境者:
1、阴入境。
2、烦恼境。
3、病患境。
4、业相境。
5、魔事境。
6、禅定境。
7、诸见境。
8、上慢境。
9、二乘境。
10、菩萨境。
十乘观法:
1、观不思议境。
2、起慈悲。
3、巧安止观。
4、破法徧。
5、识通塞。
6、修道品。
7、对治助开。
8、知位次。
9、能安忍。
10、无法爱。
此百法成乘观,能庄严如来法身,故以衣为表示,而称为百一长物、百一长衣。
若多寒国土:此指处在末法时代,人们顽灵不化,如大寒之冬,冰不易化。
及忍力未成之者:此指福德智慧未能完全具备之人。
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此指缺福智之人,既然不能直接用三观证入如来三德秘藏,故须遍用百法成乘观来帮助。故曰: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
而要须说净:此指百法成乘观修法,需要师承的传授为其说明,方为清净修法,能得解脱也。
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此指若人得到百法成乘观,已经包摄了一切佛法,更不需要求他法,故云知量知足。若更求他法就不能专一,则道业难成,故云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
【次食法】者
衣虽已具,若无饮食,不可修道。古德云:法轮未转,食轮先转。故次明食也。
《释氏要览》卷上载:修道者必须饮食的理由,及其利益有四:
1、资身为道:谓修行人,若无饮食,则身疲力倦,难以进道。若饮食资身,则心安体健,方可进道。
2、养身中虫:谓人之身中有诸多虫类,若缺饮食,则虫钻刺身而不安。必当及时进食以调养之。
3、生施者福:谓修行人持戒清净,而专心修道,则能福利人天。若人施以饮食,使其得以成就道业,则能令施者亦获福报。
4、破饿外道:谓外道以吞饥忍饿为解脱法,殊不知徒受困苦,难以解脱。故修行人,于日中受食,不仅资益一己的道业,又可破斥外道的忍饿解脱法。
【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
上来所言衣有上中下的三种不同,其次明食法有四种不同。
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此指上根人所奉持饮食情况,若上根利智之人,谓之上人,发大心者谓之大士,而不愿与人相处,乐居山岩石洞,水边林下,人所不到处,故曰深山绝世。
草果随时,得资身者:草指野菜等草类,果指树上果子。上根之人既远离尘世,故以草果松叶代食以资养身体。食已系心思维、坐禅,更无余事。此为上根人食也。此例如本师六年苦行,一麻一麦即是。
上事释竟,下理释。
上人大士:指高超人天、声闻人之上,故曰上人。誓度众生,发大誓愿,虚空无尽,我愿无尽,故曰大士。
深山绝世:指证得中道的法,因为人天二乘中罕见,故曰深山。非世间外道凡夫境界,故曰绝世。
草果随时,得资身者:天台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草一木皆是实相,故中道实相无时不在,故曰草果随时。悟得实相,能资养法身慧命,故曰得资身者。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
头陀受食法总共有五:
(一) 常乞食:谓乞求他人之食而食,不自烹煮,行之能伏我慢,为学佛之人应做之事,所以比丘称为乞士。乞士有二种,即外乞饮食以资色身,内乞佛法以资慧命,故曰乞士。为什么要乞食呢?答:自力更生则于道有妨,乞食则无穷。修头陀行者,持常乞食这一条以外,则不能接受其它食物,否则即破坏头陀行支。其它食物指:
1、僧伽食:是指定给某些比丘的食物。
2、招待食:由邀请而供养的食物。
3、月分食:是指每月的满月或缺月的一天而施的食物。
4、精舍食:是供与精舍之食(寺食常供食)。
5、村前食:是经常放在村前之家作布施之食。
6、时分食:是村人每日轮流所供之食。
(二) 次第食:即平等地怜悯而使得福,无施家亲近之累。如须菩提乞富不乞穷,迦叶乞穷不乞富,因不次第乞食,佛不许可。
(三) 一座食:自念一食尚有所妨,何况小食、后食,废半日之功,不得一心行道。一座食之益者,不因念食而烦恼,不贪美味,安住清净安乐之境。
(四) 节量食:饱食腹胀,气塞妨道,舍弃贪多的食欲,除种种味爱。
(五) 时后不食:已经吃足之后,则不宜更令作食而食,随顺少欲,常得一心。(或名午后不饮浆)。
今云常行头陀受乞食法,只是五中举一,故云乞食。《十住婆娑论》云乞食有十种利益:
1、所用活动,属自不属他。
2、使施食为我者住于三宝。
3、使施食于我者生悲心。
4、顺佛之教行。
5、易满易养。
6、修行破骄慢之法。
7、感三十二相中第一无见顶相之善根(由于因中行卑下之法故)8、见我乞食而其余修善根者效我。
9、无男女大小诸缘事。
10、次第乞食于众生中生平等心。
故《大乘义章》十五曰: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
【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
此明中根人所持饮食,我国古时多用持钵,至宋代以后方用托钵一语。因为十二头陀行中,有常行乞食、次第乞食二种,所以后来称乞食为托钵,即由此转化过来。有关于托钵仪则,有严格的规定,于诸经典中有详细的说明。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及《毘尼讨要》卷六载:入城行乞时,道侧而行,左手持钵,次第乞食,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无忧,唯以除旧病,养气力为要。
释迦如来在《宝云经》中规定,须将乞得食物分作四份:
1、一份奉同梵行者:即同修净行人,凡乞食时,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等不便行履者。比丘得食归时,则以一份奉之,令其饱满,亦得安心办道。
2、一份与穷乞人:即遇有穷苦乞求之人,当起怜悯心,作自饥饿想。而以一份施之令其饱满,劝他修善。
3、一份与诸鬼神:即以净器盛贮一份,待日晡时,则烧香讽咒加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饱满,出离苦处,悉得解脱。
4、一份自食:除前三份外,唯留一份或多或少,则自食之。食已安心行道,使不虚受信施。
又据《显扬圣教论》说:比丘乞食有五处不可去:
1、唱令家:唱歌曲令,但取欢娱,能乱禅定。
2、媱女家:其处行止不洁,声名不正,色欲因缘,为障道根本。
3、酤酒:酒是起罪因缘,能生过灾。
4、王宫:贵戚之处,严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往。
5、旃陀罗:即屠者之家,此处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悲,坏善根本,故不可往。
以上所说乞食的四分、十利、五不去,乞食者应知。
乞食属僧人清净的正法,若能如法乞食是僧人清净行正命法。若作种种生计以养其身,则为邪命。故云,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四邪命在下文释)【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
乞食即是依正命自活。圣道依小乘即相当于四谛中的道谛,即灭除烦恼,趣向涅槃的圣道。以四禅、未至定、中间定及下三无色定(空、识、无所有处定)等九地为所依而生起。依大乘即至圆满菩提道。
问:怎样是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呢?
更新于: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