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集 作人为何要学佛?

2024-01-27 学佛释疑三

郭正益老师

各位菩萨:

我们今天要讲的子题是作人为何要学佛?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并不是很了解学佛的目的,即使你跟他说学佛将来可以成佛,他对于这个,还是茫然而毫无所悉。对于说有一个第一义谛,或是说如来藏真心可以追寻,那就是本来真正的自己,他听了更是无法理解。

然而在这世间上,作人还是免不了有很多的生死的痛苦;这些痛苦会造成许许多多的忧愁烦恼,甚至很多人都因此走上了不归路。我们在看待生死的烦恼的同时,你想,学佛是不是可以利益这些在生死忧患中的人呢?如果可以,我们为什么不来学佛呢?学佛的话,就象是你在大海中有一个罗盘,象是航海家,即使他那么知识渊博,如果没有罗盘可以指引他方向,他必定会丧命在这大海之中。同样地,生死中一切都是渺渺茫茫,你不知道前一辈子在哪里,不知道下一辈子又要往何处去;哪一辈子的眷属,他们现在流离在哪一个地方,目前你都没办法知道。所以对于自己,还有你所亲爱的眷属来说,你是无能为力的。

如果说学佛可以对这事情有究竟利益的帮助,让大家都能够知道彼此的讯息,都能够象现在网络、电话、手机这么方便,你都可以知道彼此安好,这样学佛不是可以让大家可以身心得到快乐,身心得到自在吗?平常我们众生所罣碍的,除了衣食、一切居住等等,这些生活上的所需之外,所讨论到的就是眷属亲属。当我们看到很多人,他对这地方,完全不能够从中释怀,所以很多人他遇到他的眷属,往生之后或是说死亡之后,他心里变得非常地痛苦,即使在他的眷属临终的时候,他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帮助他们。

如果说学佛的时候,可以对这地方有究竟的利益,那这样是不是应该考虑来学佛,而知道生死之间的种种知识呢!就象世间的人想要保险,对于许许多多的人来说,他保了很多险,有意外险、医疗险、寿险,包括生死合险。就是说,你死亡以后,可以让你的眷属们,还有你指定的受益人,可以领到一笔优渥的钱财,然后可以让他们可以抚平丧失你的伤痛。可是生死中有这样简单吗?那样的痛苦,有这样可以容易抚平吗?所以我们看待世间的保险,就知道说,实际上它没有办法防止这些意外的发生,它只不过作一点点补偿而已,它跟佛法所要给予众生的利益,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如果说,你会在你的生命里面,安排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保险,那你为什么不帮自己,也帮眷属来作一个最究竟利益的保险呢?这个保险就是学佛!而且我们看待世间人,还有一种在社会心灵里面,有时候看到谁家的小孩,他不小心出事,然后死掉;不管是大人的疏忽,或是这小孩本身的不留意;总之,就一条生命无法挽回了。然而这种生死间的大事,并不是只是一句话说命该如此,或是一定是无法怎么样,然后就放弃或是说不去作任何种预防。

其实学佛这件事情,从古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世间人很喜欢算命,有的小孩,他去算那个八字,虽然佛法不特别说,但是生辰八字可以应现一些世间法,也不能说它没有世间的理,它还是有世间的一些真相。有的小孩他看了以后,就知道说这小孩活不久。以前的方式是怎么做呢?古人他有智慧,他知道佛有大威德力,佛可以庇佑、庇护一切众生,而且在佛的面前一切众生平等,祂不会计较这个人过去生的业报是善还是恶,祂一样是平等来视之,不会有特别对于这个小孩,就认为他有以前的业种,所以他是不可治的众生,然后就放弃他;不会。因此,以前的人就把孩子托到寺院里面出家,或是说以其他的方式,类似让佛陀来养育,后来这小孩就可以顺利成长变成大人。所以古时候也有这样的风俗是流传下来的,并不是说学佛没有办法来帮助苦海的众生,乃至于世间人所认为,命该注定的事情而无法扭转。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在这个自他庄严的历程,他还是没有办法能够完全接受,就是说能够让他免除一些世间上的这些痛苦。他想,以后我做善事做善业,然后得到善果,我就生到天上就好啦!那我为什么要学佛呢?他想你说的自我能够庄严,能够知道这生死的道理,可是我在生死中,我一样非常的快乐啊!我一样有天人的、美妙的世间可以去拥有,即使那是未来,但我还是可以享受这一切。可是佛法在说明的一件事情是假设你可以到天上去,过着快乐无忧的日子,这确实是快乐而没有忧愁,你不用担心会有衣服、饮食、睡卧的问题,你不用再整理床具等等,每天都可以任你逍遥自在。可是最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天上的人,他等到他的快乐享尽以后,几乎所有的天人,他们都会到地狱里面去,或是到恶道里面去,仅有少数、少数不能再少数的人,他们可以到善道可以再作人。那你说这是真的吗?是的,这是佛陀告诉我们的。

对于世间人来说,要看到佛陀亲身说法,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透过佛经的演教,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没有更易过,因为佛是真正的真正的圆满的大觉者!祂出过一切人天之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祂究竟了知,所以祂叫正遍知正遍知一切的事情有这样的道理;这个地方有这样的道理,这个地方,这个道理并不成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看待世间人,在幻想一个世界,他可以得到一个美满、完全非常真善美的世界可以安住,并不存在,所以佛法说三界无安。三界中大千世界里面,三千大千世界里面,一切都没有安定的处所:不论你躲藏在哪里,找一个美丽的小岛,或找一个幽静的天堂可以躲在里面,过着好象幸福快乐日子;但是等到三界的劫火一烧起,欲界就败坏了,乃至于色界,也会一直败坏到三禅天,所以没有究竟的安乐。所以你是不是应该去追寻一个究竟可靠的、一个真正的住所呢?这住所并不是身体的住所,这个就是智慧!就是要靠着你在佛法中的认识,把见解端正起来,知道哪些见解是错误的,这样才能够在修行中,得到究竟的利益。不然只是看到末法中,许许多多的人介绍你今天去哪一个道场,然后明天又介绍哪一个宗教,那你想我为什么一定要学佛呢?是啊!但是如果说,你透过一些正确的知见,以及一些善知识的提携,你就知道:哦!原来我要追求的是究竟的生死的解脱,究竟的涅槃,它不再有生死,它不再有罣碍,任何一个地方的处所,都不能再局限我,所以应当是这样来说学佛。

你就会有一个很清楚的目标,并不是你要去哪一个地方,要去做人家的仆人,或是一开始就有不平等的因,就是他是最高的,所以你要臣服于他,你将来也不可能跟他一样。譬如说,世间有一种宗教,它鼓吹天界中的天主来当作上帝,那象这样的宗教,就是不平等的因。它从一开始的第一因就说明了,它完全没有办法违逆,它跟佛教所说的一切平等是大相违背的,这样的违背就是代表说:高下是立判!学佛是要让众生能够普济,能够普度一切的众生,不论他现在在哪一个恶道里面,不论他在哪一个善道里面,都能够究竟地利益。所以说即使你说,自己的修行能够多好,可以到天人,然后可以过着永久快乐,在那个梦幻世界里面安住,这样还是无法的。没有世间,没有这样究竟的法,所以应当要来学佛。

另外有的人,他心目中有一个想法,他说:实际上,我做人也不是坏人啊,其实我算起来还算是个好人呢!我看到有穷苦的人,我在街头那边就会布施给他一点钱啊!我看到人家很痛苦的时候,我也跟着掉眼泪啊!我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为什么你佛法一定要我来学佛呢?这样的话,听起来好象也有一分道理,但实际上我们检讨来说,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平常对于看不惯的事情,没有办法接受的境界,我们心里面是纠缠的、是纠结的、是痛苦的;如果真正的好人,他怎么会在这种地方,就会跟世间的种种这些人事地物作缠缚呢?怎么会发生这么多的痛苦呢?所以这一定是你的心地还不够平整!一个平整的心地,不管路上刮起了大风大雨,下起了霜雹,甚至完全象台风般恶劣的天气等等,他的心里面还是自在的。就因为他自在的来源,是来自于他对于自己有清楚的了知,这个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智慧的知见。所以这种知见的力量,可以让他迎接任何的恶逆的状况。

那我们再说,世间上所认为的好人,其实大多数就只是心里面没有起很多的恶念。可是即使是如此来检视起来,当你发生一些困难的时候,当你有烦恼的时候,你一样心里面产生愁怅,而且甚至很多人就当街,就对于对象破口大骂;或是修养好的人他没有恶口,可是他心里面就诅咒人家;或是再修养好一点的人,他就想,最好让我赶快不要再看到你等等,一辈子不要再看到你这一类的话,虽然这些话没有说出口,但是心里面已经在想了、在思惟了;或是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事后就对其他人说,我家里面的小孩、媳妇怎么样啦,怎么样怎么样啦这样的人,他一直叨念着他的晚辈,他心里面完全没办法平静,可是他也自觉自己是一个不错的人。然而这些法,都是不如理作意的。因为世间的这些成就,出现这种种的状况,这都是我们如来藏真心所显现出生的,并不是一切的众生他有意来作梗。

这道理怎么说呢? 因为,无始以来众生的业报之间,一直参杂交会纠缠不已,所以没有一个人是究竟是善还是恶。因为我们曾经当过人,也曾经在地狱中,有时候贵为天人,有时候在世间上当了一个饿鬼,或是当一只畜生;乃至好一点去当阿修罗,可是带着瞋恚带着贪瞋痴,一样在三界中流转。所以我们难免会得罪许许多多的众生,难免会跟众生结仇,这些仇恨有时候是血海深仇,甚至让对方的眷属受到无辜的牵连;这种情况下都让我们没有办法脱离目前的业报,因为以前造过这样的因,所以你这一生,虽然没有特别做什么坏事,可是也不代表你是好人。真正好人,他应该心里面想的都是善法,心里面想的即使不是佛法,也能够利益其他的人。对于逆境来说,他一样可以觉得这事情,他可以云淡风清来看待;乃至于说,对于许许多多的事情,让他非常的痛苦,甚至有冤家,乃至于被仇人所杀死,他一样不会太为介意。为什么?因为他的心知道,这许许多多必定有原因,不至于说是无缘无故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所以即使他被杀死,他心里面也不会产生瞋恨,因此就不会随着瞋恨的业,来结下未来永世而难以解脱的纠结。所以我们要说好人,就应当是这样来想。

那也要在这里奉劝一切的人,不要这么排斥佛法。因为佛法,除了你真的去学到一些男女双修的法 ,或是学到以这个意识心来扩张自我,来增加自我的版图这种法,不然佛法是可以让你,可以在生死中自在的。乃至于说学佛,即使说你不想要来这个世界,也不知道哪一个世界比较好,那一样,释迦牟尼佛有告诉我们说,西方有一尊佛叫作阿弥陀佛,祂有无量庄严的净土,可以让众生得到生死中的安慰,你可以在那里慢慢地修学佛法,你都不用着急;那你自然有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来当你的善知识来摄受你,你不愁佛法中,你没有人可以指引你真正的方向!

那另外很多人担心的是:你们学佛人所关心的,就是要吃素,那我就是不喜欢吃素,那怎么办呢?是不是我就不能学佛啦?其实也不是如此。在古时候为了这样的事情,龙树菩萨也有根据这六斋日,然后来说一个六斋法。六斋日就是每个月选六天来吃素。那你想这样是不是一个文化传统?是的。实际上六斋日,在中国是由皇帝所钦定的,这事情很难理解吧!不过古时候确实是如此。当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南朝的梁武帝他本身受这个菩萨戒,所以他要制定:不管你是大乘小乘的出家众,你都应该要吃素。后来这个风气,就变成出家人所一致奉行的,吃素是菩萨戒所规范的。但一般人的情况,就到了北朝有一位齐文宣帝,他信奉佛法,因此他就制定了,不只是一个月吃六天的素,他要他国人在一年有三个月,就是正月、(正月就是元月),然后还有五月、还有九月,这样三个月份里面,每隔四个月就来吃素。透过这样的规范以后,就影响到隋朝唐朝,所以隋朝和唐朝都一致的奉行,规定全国的大众;也就是说,以前的中国人,全部要奉行每年吃三个月的素,然后每个月、其他的月份里面要吃六天的素,一直这样传下来。其中唐朝甚至在这过程中,把六斋日根据后来的典籍,也有说到十斋日;十斋日的传统,后来一直延续到宋朝,虽然皇帝没有特别的规范,但是一般的人还是信受。可是之后到了元朝以后,因为当时的皇帝信受喇嘛教,然后也影响到明朝、清朝等等,所以因为皇帝信受这些喝酒吃肉,这些不守戒法的喇嘛,所以这些西藏的密宗、蒙古的密宗等等,就导致于说,这斋法并没有延续。所以我们来看待吃素,这是文化的一个传统,即使你在家人,你也可以学习来吃素,一个月吃个几天。

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2024-02-04 21:51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学佛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如来佛为何不敢明说?金丹砂是关键! 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如来佛为何不敢明说?金丹砂是关键!

真圆法师:学佛感悟 其五 真圆法师:学佛感悟 其五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学佛有感应 学佛有感应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学佛后出现的神奇感应 学佛后出现的神奇感应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学佛后的感应 学佛后的感应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宣化上人) 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宣化上人)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学佛纪事:“首次做佛七感应三件事”等随笔七篇 学佛纪事:“首次做佛七感应三件事”等随笔七篇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学佛回向」赞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学佛回向」赞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佛门礼仪之讲堂规约 学佛必懂的—合十、问讯、操手 佛门礼仪之讲堂规约 学佛必懂的—合十、问讯、操手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命由我立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命由我立

家人反对学佛该怎么办? 家人反对学佛该怎么办?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周叔迦:学佛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 周叔迦:学佛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梦参长老:贪爱财色二心不断,学佛再久也未入门 梦参长老:贪爱财色二心不断,学佛再久也未入门

达真堪布:学佛不要虚伪 达真堪布:学佛不要虚伪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

学佛不可不知的正知见 学佛不可不知的正知见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这不是一个学佛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这不是一个学佛的人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学佛,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学佛,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杀生吃肉太多反被追杀,认识因果学佛改命 杀生吃肉太多反被追杀,认识因果学佛改命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你也是这样的吗?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你也是这样的吗?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许多学佛的人,还是搞迷邪染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许多学佛的人,还是搞迷邪染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学佛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学佛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净土法门法语:我执是学佛开悟、证果第一个障碍 净土法门法语:我执是学佛开悟、证果第一个障碍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学佛,代佛弘法,用什么方法?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学佛,代佛弘法,用什么方法?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最重要的修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最重要的修清净心

阿姜查:不同根基的人学佛,会有这几种不同表现 阿姜查:不同根基的人学佛,会有这几种不同表现

悟光法师解答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悟光法师解答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阎罗王与一对学佛夫妻的对话 阎罗王与一对学佛夫妻的对话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南怀瑾先生:学佛就是要走这十个路线 南怀瑾先生:学佛就是要走这十个路线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