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7 学佛受用
她的改变
她,一直是父母的好孩子,领导的好职员,朋友的好知己,然而就是这些优越感的滋生,也逐渐演变成了随心所欲、固执己见一身的她。
曾记得一次与领导不同观点而产生分歧的她,面红耳赤的争论后摔门离去。又因个人生活问题与父母产生不同观点的她,几个月对父母都不理不睬,甚至漠不关心。可事后的她却连一点点的悔悟之心都没有,真让人痛心疾首!
翻开佛陀所说的《世法哲言》第一篇:『必识己方立人,何以故也?己之诸癖自难于解,如瞻己背终弗所见,为外人颇观,己藏己过乃人之常性,过甚则或离而不愿同谋,识己得之其弗觉,愧而求知,格得其德,方可立人,人皆敬之而助也。』
这篇哲言中讲到了人之常性,比如,有提到以下几点:
第一种是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看不见自己身上的错误和缺点;
第二种是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错误和缺点,会自己原谅自己;
第三种是知道自己的错误、缺点会遮盖,加上为了讨得别人得喜欢,通常就是把自己的过失故意隐藏起来;
第四种是过甚,通常是他们就算是面对自己的错误或缺点,不但不内疚,甚至表现出来态势更加强势,强硬。通常我们就是指根本不讲道理,仍强词夺理、固执己见。
对照哲言已彻底剖析出她自身的问题,可怕的是她也几乎每条都沾染。当然我们也可以辩解这很正常啊,就是人之常性啊!
其实归根结底,哲言中讲到我们人有个我执性在里面,就正如想看自己的背,不管你用尽一切办法,你的头也伸不过去看见你自己的背。
要想真正的认清自己,提升自己。首先就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以惭愧心去求得知识。庆幸的是,她有幸学习到了这些,使她突然觉醒自己曾经对父母、对领导的所作所为都是自私我执的表现,心中也暗暗自责并当下改悔,同时也开始学会时时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这样的改变也让她的生活工作也越来越顺心如意,真让人欢喜庆幸!
所以认清自己,断除我执,做到对人、对事中换位思考、回光返照,只有这样才能升化自我的人格,成为一个值得让人尊重的人,一切世事也将最终圆满。
真正的宝书能让我们了彻人生真谛,能让我们开敷智慧。所以也祈愿更多有缘众生能逢缘学习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说的《世法哲言》这本宝书,从中开启获得真正幸福的钥匙,共同走向幸福光明之路!!!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大寂尼师: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雍和宫法轮殿里宝贝多,寺院自己最宝贝的宝贝却最容易被视而不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刚晓法师: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二章 见仁见智的心理学原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