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开示录-释迦牟尼佛 _ 出家 _ 戒律

2024-01-09 佛经论著

六月二十七日开示

佛未出世时,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的外道,印度计有九十六种,谓外道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师弟之数相加,共九十六也。又称九十五种外道者,谓九十六种中,有一与佛法通,故除去此一而称九十五也。九十五种外道,各各宗旨不同、都说修行,理路都搞不清楚,议论颠颠倒倒,还有人跟他学。中国古代轩辕黄帝,访崆洞山广成子,也说修道;伏羲画八卦,也说是道;李老君为周朝柱下史,也讲道。中外古今讲道的人很多而有浅深不同,与佛相较就差得很远。谈起佛教的缘由是这样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姓刹利,父净饭王,母摩耶。刹利氏自天地更始,阎浮州初辟以来,世代为王。佛历劫修行,值燃灯佛授记,于此劫作佛,后于迦叶佛世,以菩萨成道,上生睹史陀天,名护明大士。及应运时,乃降神于摩耶。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初八日,自摩耶右肋诞生,生时放大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承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年十九,二月八日,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游四门,见老病死等事,心生悲厌,作是思惟,此老病死,终可厌离。于是夜子时,有净居天人,于窗隔中,叉手言曰:“出家时至,可去矣!”于是诸天捧所乘马足,超然凌虚,逾城而去。曰:“不断八苦,不成无上菩提,不转法轮,终不还也。”入檀特山修道。始于阿蓝迦蓝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于六年,然后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二月八日,世尊前行至波罗奈国鹿野宛中,度五比丘,初为憍陈如说四圣谛法,汝今应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当佛三转四谛十二法轮时,憍陈如得法眼净。世尊重为四人广说四谛,亦得法眼净。时五人白佛,欲求出家,世尊呼彼五人:“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佛复为说五阴无常,苦空无我,皆漏尽意解,成阿罗汉,于是世间始有五阿罗汉。以后又度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一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后承佛之度化而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离,故诸经之首,列众多云千二百五十人俱。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二、身在家心出家,虽然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心生耽染。我们自己检查一下,看这四料简中是哪一类呢?我惭愧,身虽出家,几十年骗佛饭吃,表面出了家,内心未入道,未证实相理体,未能四大皆空,未能如如不动,这就是心未出家,我就是这样苦恼,还有和我一样的,可见身心俱出家就为难了。古来身在家心出家的的大居士,如印度的维摩诘,月上女,末利夫人,韦提希夫人;中国的庞蕴,宋仁宗,张襄阳,都是深通佛法,居尘不染尘。身心俱出家的大祖师多了,都是佛门模范,为后人钦式,弘法利生,作大佛事,功德无量。其身心俱不出家的就不要说了。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扣冰古佛说:“古圣修行,须凭苦节。”黄蘖老人说:“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故出家人能做到底也不容易。了生脱死,门路很多,《楞严经》有二十五圆通,就有二十五法门,门路虽多,总不出宗、教、律、净。宗是禅宗,教是讲经,律是持戒,净是念佛,这四法最当机。禅宗虽是直下明心见性,动静一如,头头是道。就禅来说,差别也多,还有邪正大小,种种不一。讲经也一样,要到大开圆解,一念三千,性相融通,事理无碍,念佛亦要念到一心不乱,当下亲证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入萨婆若海。一切法门,都离不了持戒。《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如不断淫,必落魔道;如不断杀,必落神通;如不断偷,必落邪道;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雪,自不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佛门旧制,比丘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何以如此呢?因为修行以戒为体,戒是出生死的护身符。没有戒,在生死苦海中就会沉沦汩没。佛曾以戒喻渡海浮囊,不能有丝毫破损,浮囊稍破,必定沉溺。所以宗、教、净三宗,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持戒若不明开遮,不通大小乘,不识因时制宜,种种妙用,死死守戒,固执不精,成为错路修行。三学圆明,才得上上戒品。种种法门,皆不出一心。所以一法通则万法通,头头物物尽圆融;一法不通则一切不通,头头物物黑洞洞。一心不生,万法俱悉。能如是降伏其心,则参禅也好,念佛也好,讲经说法,世出世间,头头是道,随处无生,随处无念;有念有生,就不是了。修行人要先除我相,若无我相,诸妄顿亡。我执既除,更除法执,我执粗,法执细。平常讲话,开口就是说我什么,我什么,若无我则什么都瓦解冰消,哪一法都无碍。由能无我,也就无人,习气毛病也无有了。既为佛子正信出家,求出离法,就要努力忘我,勿为境转,勿在烦恼中过日子。佛子若不降伏其心,则一念错误,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救头燃,严守律仪,如保护渡海浮囊,不容有一点破损。

2024-02-04 21:51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开示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开示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四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四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大寂尼师:略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大寂尼师:略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宣化上人的100条修行开示录

广化法师:出家以持戒为本 广化法师:出家以持戒为本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龙树菩萨对远离淫欲的一段精要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一、明心与明觉「动」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一、明心与明觉「动」

宗舜法师:出家人养父母吗_对待家人会因出家而大有变化吗 宗舜法师:出家人养父母吗_对待家人会因出家而大有变化吗

这家独具慧根的佛系酒店,让人有想出家的冲动! 这家独具慧根的佛系酒店,让人有想出家的冲动!

守戒律得感应 守戒律得感应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 深信因果 方便开示(10)禅堂开示1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 深信因果 方便开示(10)禅堂开示1

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开示 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开示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高清大图】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高清大图】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渔家少年矢志出家推父落水逼母改嫁 渔家少年矢志出家推父落水逼母改嫁

宣化上人: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宣化上人: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

守培法师:若求道的心不正,出家也难感受好果 守培法师:若求道的心不正,出家也难感受好果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宣化上人:对阴灵和堕胎的开示 宣化上人:对阴灵和堕胎的开示

大安法师在江西省杂文学会精英拜访会上的开示 大安法师在江西省杂文学会精英拜访会上的开示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一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一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三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三

惟贤法师:怎样算是三宝弟子_三宝弟子的戒律有哪些 惟贤法师:怎样算是三宝弟子_三宝弟子的戒律有哪些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经堂开示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经堂开示

本焕法师: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本焕法师: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信佛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信佛的精彩对话

大安法师: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大安法师: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妙莲法师:开示问答 1 广开如意门 妙莲法师:开示问答 1 广开如意门

妙莲法师:开示问答 3 启发般若慧 妙莲法师:开示问答 3 启发般若慧

宣化上人:出家─最彻底的布施 宣化上人:出家─最彻底的布施

净慧法师:无门之门——禅堂开示 净慧法师:无门之门——禅堂开示

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药师佛灌顶法会上的开示 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药师佛灌顶法会上的开示

陈晓旭剃度出家 陈晓旭剃度出家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二)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二)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四)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四)

真禅法师: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真禅法师: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辞母出家 辞母出家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黄念祖:老人在八万劫前念了一声“南无佛”,遇佛出家,证阿罗汉果 黄念祖:老人在八万劫前念了一声“南无佛”,遇佛出家,证阿罗汉果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七)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七)

第五章 沙利子的开示 第五章 沙利子的开示

印光大师:黄涵之夫人病逝,师开示助念法则 印光大师:黄涵之夫人病逝,师开示助念法则

印光大师:南亭法师请开示,印公主张唯念佛 印光大师:南亭法师请开示,印公主张唯念佛

虚云法师:因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 虚云法师:因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

虚云法师:反闻闻自性即是参话头 虚云法师:反闻闻自性即是参话头

虚云法师: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_持戒的功德与犯戒的过失 虚云法师: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_持戒的功德与犯戒的过失

虚云法师: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虚云法师: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虚云法师: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只有一字 虚云法师: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只有一字

虚云法师:曾国藩的师父做了曾国藩的儿子 虚云法师:曾国藩的师父做了曾国藩的儿子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08)人人都需要的因果正见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08)人人都需要的因果正见

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开示和偈子 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开示和偈子

诵戒的意义戒律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诵戒的意义戒律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黄柏霖:老法师对情执的开示 黄柏霖:老法师对情执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四篇开示,救世度人最有力! 梦参老和尚:四篇开示,救世度人最有力!

出家后的果位 出家后的果位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86)有因果正见,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86)有因果正见,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

庄春江:第七十六、念佛等六念法门的开示 庄春江:第七十六、念佛等六念法门的开示

不持戒律 地狱相现 (刘宋 智达) 不持戒律 地狱相现 (刘宋 智达)

适合不适合出家一看便知 适合不适合出家一看便知

净土法门法语: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的老师是谁? 净土法门法语: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的老师是谁?

戒律中有三种善男子,具足色力捷 戒律中有三种善男子,具足色力捷

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一个应身!与他站在一起竟不是C位! 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一个应身!与他站在一起竟不是C位!

梦参老和尚: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饮酒和其他戒律的关系 饮酒和其他戒律的关系

阿姜李达摩达罗: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正定 阿姜李达摩达罗: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正定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4)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4)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的开示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的开示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鸠摩罗什传奇 第三章:母子出家 鸠摩罗什传奇 第三章:母子出家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珍贵甘露 - 至尊阿秋喇嘛针对修行误区的重要开示 珍贵甘露 - 至尊阿秋喇嘛针对修行误区的重要开示

吃素的开示…常在家里杀生大不吉祥! 吃素的开示…常在家里杀生大不吉祥!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宣化上人:这一句‘南无佛’救了他一命,佛最后度的一个老人出家 宣化上人:这一句‘南无佛’救了他一命,佛最后度的一个老人出家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净土法门法语:戒律里面有三聚净戒 净土法门法语:戒律里面有三聚净戒

界文法师:出家的本质是一种出离 界文法师:出家的本质是一种出离

界文法师:第八届静修营戒律讲座 界文法师:第八届静修营戒律讲座

禅茶夜话预热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 法师开示茶与人生 禅茶夜话预热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 法师开示茶与人生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