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 不一定真悟

2023-10-11 悟道因缘故事

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大梅山法常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湖北襄阳人,俗姓郑。幼年即出家,从师子荆州玉泉寺。其容貌清峻,性度刚敏,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二十岁的时候,于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参礼江西马祖大寂(道一)禅师。

初礼马祖,法常禅师便单刀直入地问:“如何是佛?”

马祖道:“即心是佛。”

法常禅师言下大悟。

开悟后,法常禅师离开了马祖,前往四明(今浙江宁波市西南)仙尉梅子真昔日的隐居地,结茅隐修。

唐贞元年间,盐官齐安国师(马祖弟子)座下有位僧人,因在山上採集拄杖,迷路了,无意中来到法常禅师隐修的庵所。

那位僧人问法常禅师:“和尚在此多少时?”

法常禅师回答道:“只见四山青又黄。”

那位僧人又问:“出山路向甚么处去?”

法常禅师道:“随流去。”

那位僧人回去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盐官齐安国师。盐官道:“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

于是便命令那位僧人回去招请法常禅师下山。法常禅师以诗偈回答盐官国师道: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后来马祖听说法常禅师在大梅山住山隐修,便派手下的僧人前住勘验,看他是不是彻悟了。

那僧问道:“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

法常禅师道“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

那僧故意试探道:“大师近日佛法又别(大师最近讲法又变了)。”

法常禅师问:“作么生?”

那僧道:“又道‘非心非佛’。”

法常禅师道:“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那僧回去后,把勘验法常的经过向马祖作了汇报,马祖大声赞叹道:“梅子熟也!”

后来丛林中便称法常禅师为“大梅禅师”。

后来,庞居士(庞蕴,马祖在家弟子,一个开悟的大修行人)听说了这件事,也想前往大梅山一探虚实。一见法常禅师,庞居士便问:“久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

法常禅师道:“熟也。你向甚么处下口?”

庞居士道:“百杂碎。”

法常禅师向庞居士伸过手来:“还我核子来。”

于是庞居士便默不作声。

从此以后,大梅法常禅师开始住山传法,道望日隆,四方学者争相参礼。

法常禅师曾上堂示众云:“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且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法本自如如。”

这段开示,言简而意赅,既揭示了禅宗之大本,同时也暗示了大梅禅师当初入道之所在,以及他一生受用之所在,转机之所在。

识心达本是修行的基础,心不附物,不落两边,是修行的关要。二边不去,心存彼此,则与道相背。请看法常禅师接引夹山、定山二位禅人之公案--

一日,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禅师道:“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夹山禅师道:“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互相不肯,于是一同上山,参见法常禅师。

一见法常禅师,夹山禅师便问:“未审二人见处,那(哪)个较亲?”

法常禅师道:“一亲一疏。”

夹山禅师复问:“那(哪)个亲?”

法常禅师道:“且去,明日来。”

第二天,夹山禅师又问。

法常禅师道:“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禅宗最贵情不附物,不立一法,不废一法。金屑虽贵,落眼成病。“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妙!“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亦妙!然而,若把二者打成两截,贵一贱一,即不妙矣。法常神师的回答真是精妙绝伦。二人互不相肯处,正是“一亲一疏”,不是两边,又是什么?争什么亲与不亲?难怪夹山后来自我反省道:“当时失一只眼。”

法常禅师入寂于开成四年(839)春秋八十八岁。临终前,法常禅师仍不忘向徒众开示即心即佛之宗旨。

一天,法常禅师告诉徒众:“来莫可抑,往莫可追。”就在这个时候,室中的鼯鼠发出吱吱的叫声,于是,法常禅师接着说道:“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自护持,吾今逝矣。”

说完,便怡然而逝。

后世永明延寿禅师赞叹法常禅师云:

“师初得道,即心是佛。

最后示徒,物非他物。

穷万法源,彻千圣骨。

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2024-02-04 21:51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随喜,不怀疑诽谤此法,命终之后一定生兜率天!生生与佛菩萨为眷属! 随喜,不怀疑诽谤此法,命终之后一定生兜率天!生生与佛菩萨为眷属!

明贤法师:禅师生前发愿留下肉身 圆寂坐缸三年金刚不坏 明贤法师:禅师生前发愿留下肉身 圆寂坐缸三年金刚不坏

白云禅师:不要眼高手低 白云禅师:不要眼高手低

白云禅师:惟俨禅师 白云禅师:惟俨禅师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二日

年轻比丘与王后的因缘 年轻比丘与王后的因缘

宣化上人:命运不是一定的,吉凶也不是一定的 宣化上人:命运不是一定的,吉凶也不是一定的

昌臻法师: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昌臻法师: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无心(慧忠禅师) 无心(慧忠禅师)

悉达多太子与耶输陀罗王妃往世因缘 悉达多太子与耶输陀罗王妃往世因缘

佛祖微笑之三因缘 佛祖微笑之三因缘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德山禅师轶事 德山禅师轶事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东方世界名琉璃满月世界,佛名药师佛,是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东方世界名琉璃满月世界,佛名药师佛,是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四种净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四种净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照我解说,佛性是如如不动的,那里还有什么迷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照我解说,佛性是如如不动的,那里还有什么迷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先天道守玄关一窍如何看?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先天道守玄关一窍如何看?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屠夫儿子的宿世因缘 屠夫儿子的宿世因缘

五大便宜水果,让你今夏一定白 五大便宜水果,让你今夏一定白

宣化上人:三十四世 永嘉真觉禅师 宣化上人:三十四世 永嘉真觉禅师

一位明朝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 一位明朝尚书与佛舍利的奇妙因缘!

宣化上人:三十七世 牛台鹤林玄素禅师 宣化上人:三十七世 牛台鹤林玄素禅师

佛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佛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宣化上人:依照《华严经》的义理去修行,一定会成佛的 宣化上人:依照《华严经》的义理去修行,一定会成佛的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26 十二因缘 第二项 行(业) 三 业的类别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26 十二因缘 第二项 行(业) 三 业的类别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7 十二因缘 第九项  取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7 十二因缘 第九项 取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8 十二因缘 第十项 有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8 十二因缘 第十项 有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的十大因缘 十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的十大因缘 十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被冤枉,原来有特殊的前世因缘 被冤枉,原来有特殊的前世因缘

邪YIN因果惨烈不虚 一位灵眼者讲述的四个邪YIN真实因缘果报的案 邪YIN因果惨烈不虚 一位灵眼者讲述的四个邪YIN真实因缘果报的案

梦参法师:我与弘一法师的因缘 梦参法师:我与弘一法师的因缘

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地藏过去世的因缘 地藏过去世的因缘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衡岳善伏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衡岳善伏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圭峰宗密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圭峰宗密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湛然圆澄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湛然圆澄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清远佛眼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清远佛眼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清凉文益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清凉文益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八篇 临济至杨岐的禅师 临济义玄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八篇 临济至杨岐的禅师 临济义玄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太虚唯心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太虚唯心

佛陀六年苦行的前世因缘 佛陀六年苦行的前世因缘

达真堪布:生起菩提心的五个因缘是什么? 达真堪布:生起菩提心的五个因缘是什么?

白玛多吉:让佛法走近生活:因缘和合 白玛多吉:让佛法走近生活:因缘和合

禅师的眼泪感动强盗 禅师的眼泪感动强盗

蔡日新:禅师们的悟道因缘(一) 蔡日新:禅师们的悟道因缘(一)

黄山正因禅师悟道因缘 黄山正因禅师悟道因缘

黄檗山慧禅师悟道因缘 黄檗山慧禅师悟道因缘

龙济宗鍪禅师悟道因缘 龙济宗鍪禅师悟道因缘

黄檗​希运禅师悟道因缘 黄檗​希运禅师悟道因缘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虚明教亨禅师悟道因缘 虚明教亨禅师悟道因缘

周叔迦:谈十二因缘 周叔迦:谈十二因缘

痴绝道冲禅师悟道因缘 痴绝道冲禅师悟道因缘

瑞岩师彦禅师悟道因缘 瑞岩师彦禅师悟道因缘

盘山宝积禅师悟道因缘 盘山宝积禅师悟道因缘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助道因缘:正知正见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助道因缘:正知正见

傲慢招感的因缘果报 傲慢招感的因缘果报

证悟要依靠两种因缘---积资净障、祈祷······ 证悟要依靠两种因缘---积资净障、祈祷······

清凉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清凉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黄念祖:念佛是自念自听,自己听到了,阿弥陀佛也一定听到了 黄念祖:念佛是自念自听,自己听到了,阿弥陀佛也一定听到了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昭觉道元禅师悟道因缘 昭觉道元禅师悟道因缘

无门慧开禅师悟道因缘 无门慧开禅师悟道因缘

月泉同新禅师悟道因缘 月泉同新禅师悟道因缘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 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恕中无愠禅师悟道因缘 恕中无愠禅师悟道因缘

净土法门法语:哪一种人是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 净土法门法语:哪一种人是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

隆波田禅师:第二阶段:对治自心修习阶段 (或看念头(心)修习阶段) WORKING WITH THE MIND 隆波田禅师:第二阶段:对治自心修习阶段 (或看念头(心)修习阶段) WORKING WITH THE MIND

隆波田禅师:第一个障碍 The First Obstacle 隆波田禅师:第一个障碍 The First Obstacle

隆波田禅师:了悟平常心:三禅 Normality : the third Jhana 隆波田禅师:了悟平常心:三禅 Normality : the third Jhana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天皇道悟禅师悟道因缘 天皇道悟禅师悟道因缘

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圆通居讷禅师悟道因缘 圆通居讷禅师悟道因缘

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兴教洪寿禅师悟道因缘 兴教洪寿禅师悟道因缘

仙林雪庭禅师悟道因缘 仙林雪庭禅师悟道因缘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定也经过这种贫穷困苦,所以就发了这个愿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定也经过这种贫穷困苦,所以就发了这个愿

宣化上人:用这种心来诵持〈楞严咒〉,一定会得到楞严妙定 宣化上人:用这种心来诵持〈楞严咒〉,一定会得到楞严妙定

中际善能禅师悟道因缘 中际善能禅师悟道因缘

严阳善信尊者悟道因缘 严阳善信尊者悟道因缘

东明慧旵禅师悟道因缘 东明慧旵禅师悟道因缘

湛如法师:道信禅师的禅学思想 湛如法师:道信禅师的禅学思想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