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养生】佛教文化素食观的巨大价值

2023-08-12 素食养生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动物有灵性和闪亮的感知,要得到保护;众生在六道轮回,眼前所见的众生有可能是人死后转生而来,动物是我们的亲友,是有关系的,何忍将它宰杀烹煮?《楞伽经》说: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仅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辗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中可能都是六亲眷属,今世身形、智慧、能力等虽不相同,但在贪生怕死、追求幸福安宁方面没有根本的不同,在佛性上是平等的。

佛教第一戒律就是戒杀,要求佛教徒善待一切生命,培养慈悲为怀、报众生恩以及普度众生的情怀。素食就是实践不杀生戒,以食用植物为主,不吃动物肉的饮食方式。《大乘入楞伽经》卷六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楞伽经》云:大慧,我未开许任何人食众生肉,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大慧,出家众不得食肉。

佛教素食观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价值

科学证明,吃素的人能量层级最高,一份德国的研究报告显示,以一般人的人体生命能量电磁场的场能来做比较,不同饮食结构的人生命能量场能如下:以野生的野果,野菜,树叶及药草为食来断食的人,能量电磁场最高,能达到120.000场能单位。

其次为纯素生机饮食者,只吃天然有机的,未煮过或加温不超过摄氏40度,华氏105度的蔬菜水果,芽菜,莓类,坚果种子,海藻及豆类等,没有任何动物蛋白,生命能量电磁场的场能为84.000场能单位。而一般荤食者,只有1.000场能单位。还有新生婴儿的生命能量电磁场的场能是40.000场能单位。

近年来德国掀起生机饮食浪潮,越来越多追求完美身心健康的普通人,会在家里或到排毒中心做7~90天的清水或柠檬水的断食或蔬果汁断食,以达到自我净化排毒健身的目的。平时也只吃生的纯素食以及超级食物,象枸杞子,有机芽菜,大麦嫩叶,可可豆等。没有肉蛋奶鱼及一切含动物类的食品。

他们的生活改变大部分包括:每天只需要3~6小时睡眠,精力充沛,头脑清晰,视力提高,体能回到青少年,皮肤光滑滋润,白发转黑,身轻如燕,灵性提升,神清气爽,肌肉紧实,各种病症不药而愈,很多人都说他们感觉自己像超人。更有修炼者,因为生机饮食及蔬菜汁辟谷,帮助他们更快打通了中脉七轮,任督二脉,以及开启第三眼。

佛教素食观对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的价值

1、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动物有灵性和善良的感知,要得到保护;众生在六道轮回,眼前所见的众生有可能是人死后转生而来,动物是我们的亲友,是有关系的,何忍将它宰杀烹煮?《楞伽经》说: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今天,野生动物资源日益受到破坏,动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人类吃掉了。因此,素食对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2、对资源保护的价值

佛教认为,伤害无辜生命,随意砍伐山林,浪费资源,都是一种对生命不够尊重的表现。因此,人们要选择简朴的生活,少消耗、不浪费,而素食是消耗非常少的生活方式,对土地、水等资源保护和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极重要的价值。

过量肉食导致资源的浪费,生产肉食的牲畜饲养与森林争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6年的报告《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畜牧业目前占用了整个地球土地面积的30%,其中大部分为牧场,但也包括占全球可耕地33%的牲畜饲料生产用地。鉴于森林被清除,用来开辟新的牧场,畜牧业是毁林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一情况在拉丁美洲尤为突出,例如在亚马逊地区,原有森林的大约70%现在被用来放牧。英国伦敦的农场动物福利非政府组织关怀世界农业CIWF从2004年开始发起少吃肉类运动。

佛教素食观对减少环境污染的价值

过量肉食导致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场出现,必然产生大量粪便污染环境。在畜牧业中,适量的牛羊与草场之间会构成一种共生关系,这时粪便不是污染,是肥料。而大型养殖场从效益考虑,必然力图在有限的空间聚集最多数量的养殖动物,这时,高密度排放的粪便就成为巨大的污染源,导致地下水、河流、近海以及空气的污染。近年,我国牲畜粪便排放量达到26亿吨动物身体中排泄出大量硝酸盐、农药、生长素、抗生素等化学毒素,渗透到土壤或流入河川、湖泊,渗入地下水,污染水源体。素食能减少畜牧业规模,减少畜牧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佛教观素食对解决生态恶化根源的价值

佛教不仅从戒律的角度阐述吃肉的弊端,并为避免乃至消除因食肉导致的今生及来世之恶报而坚决戒杀断肉,重视以佛子的悲心,大慈的积极态度,投身到关爱有情、救护众生的行动中。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所言: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大佛顶首楞严经》中: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佛教认为不杀生、从慈悲出发才能修行成佛,素食有利于佛子的灵性成长。这为人们提供了解决生态恶化根源的方法,只要人们实践素食,人们的灵性就会成长,从而过得幸福,每一个实践素食的人都能得到快乐的回报,这样欲望过度也就得到修正,人类破坏生态的根源也就解除了。

从佛教素食观来理解,素食不仅可以拯救受苦的动物、解决环境危机及气候变暖,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实践个体变得更高贵、更慈悲,从灵性上拯救我们人类自己,使人类社会更和谐,使人和自然更和谐。

2024-02-04 21:51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素食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素食健康:“素”造的妖娆纯天然 曼妙身材吃出来 素食健康:“素”造的妖娆纯天然 曼妙身材吃出来

最养胃的五种素食 最养胃的五种素食

沉香的鉴赏和价值 沉香的鉴赏和价值

沉香的价值与形成,究竟是怎样的? 沉香的价值与形成,究竟是怎样的?

沉香熏香养生,靠不靠谱? 沉香熏香养生,靠不靠谱?

沉香投资收藏必须要建立价值评判体系 沉香投资收藏必须要建立价值评判体系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如何用桃花美容养生

沉香的价值不止在于养生 沉香的价值不止在于养生

沉香记  ▏居家养生 沉香记 ▏居家养生

收藏沉香也要侧重精神价值 收藏沉香也要侧重精神价值

时辰养生的秘密 时辰养生的秘密

5种素食吃掉皮肤粗糙 5种素食吃掉皮肤粗糙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

精品沉香手串刮起的沉香养生清新风 精品沉香手串刮起的沉香养生清新风

沉香养生之“泡” 沉香养生之“泡”

这些素食最养肝治肝病 这些素食最养肝治肝病

5大长寿素食,你吃了没? 5大长寿素食,你吃了没?

沉香的药用价值 沉香的药用价值

什么是沉香山子?沉香山子的历史与价值 什么是沉香山子?沉香山子的历史与价值

素食减肥法,保持好身材 素食减肥法,保持好身材

古往今来沉香价值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化 古往今来沉香价值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化

四种素食防脱发 四种素食防脱发

沉香不可忽视的养生价值 沉香不可忽视的养生价值

春季补肾吃什么素食? 春季补肾吃什么素食?

这个不花力气、不花钱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 这个不花力气、不花钱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

素食与放生的感应 素食与放生的感应

合香和沉香原料一样 也有收藏价值 合香和沉香原料一样 也有收藏价值

拾叁悦沉香:如何判断沉香木雕件的价值? 拾叁悦沉香:如何判断沉香木雕件的价值?

如何评估沉香木雕的价值 如何评估沉香木雕的价值

春季吃什么素食最护肝 春季吃什么素食最护肝

邪淫对婚姻的巨大危害 邪淫对婚姻的巨大危害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斋,主要就是清净心,把斋都看作素食是错误的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斋,主要就是清净心,把斋都看作素食是错误的

本焕法师: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本焕法师: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素食降低高血压效果好 素食降低高血压效果好

素食网站大集合(含素宝宝素妈咪博客) 素食网站大集合(含素宝宝素妈咪博客)

瑜伽养生中所蕴含的健康秘密 瑜伽养生中所蕴含的健康秘密

传喜法师:珍惜无常生命,提倡健康素食 传喜法师:珍惜无常生命,提倡健康素食

传统沉香香道养生文化再受青睐 传统沉香香道养生文化再受青睐

细看沉香的医学药用价值 可治疗多种疾病 细看沉香的医学药用价值 可治疗多种疾病

合理素食的“十字口诀 合理素食的“十字口诀

焚香与养生 焚香与养生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推中英教育和佛教文化双向交流 推中英教育和佛教文化双向交流

赏玉必修|翡翠的佛教文化 赏玉必修|翡翠的佛教文化

教你“举手之劳”的养生法 教你“举手之劳”的养生法

雪漠:被误解了的佛教文化 雪漠:被误解了的佛教文化

天台山文化系列之佛教文化 天台山文化系列之佛教文化

东方文化▕  禅意 · 佛教文化 【05期】 东方文化▕ 禅意 · 佛教文化 【05期】

走进缅甸,品味缅甸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 走进缅甸,品味缅甸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

素食的十一大好处 素食的十一大好处

佛教文化与珠宝的渊源 佛教文化与珠宝的渊源

杨笑天:关于“佛教文化”内涵问题的一点探讨 杨笑天:关于“佛教文化”内涵问题的一点探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