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十法界】-佛教十法界是什么意思

2023-07-11 佛教名词

十法界(佛教解释)

是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十界分别是指: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由于这个无明的妄想,使众生在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三世中,不断在六道中流转。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称六凡。 另外,佛陀的圣弟子,依各人解脱方式和度众愿力的差异,分为声闻、缘觉与菩萨。此三者与佛陀合为四法界,又称四圣。六凡加四圣,合称十法界,每一法界有各自的特色与因缘果报。

简介

是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

十界

分别是指:

地狱法界

饿鬼法界

畜生法界

阿修罗法界

人法界

天法界

声闻法界

缘觉法界

菩萨法界

佛法界。

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由于这个无明的妄想,使众生在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三世中,不断在六道中流转。

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称六凡。

另外,佛陀的圣弟子,依各人解脱方式和度众愿力的差异,分为声闻、缘觉与菩萨。此三者与佛陀合为四法界,又称四圣。

六凡加四圣,合称十法界,每一法界有各自的特色与因缘果报。

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乃圣者之世界;六凡则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回的世界。

四圣

佛、菩萨、缘觉、声闻,已证解脱圣果,永离生死,不复往返六道,是出世间的四种圣人。

佛是世、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圣者,度众功行圆满,达到自觉、觉他、觉满,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

菩萨

为菩提萨埵之简称,意为觉有情,谓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广修六度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渐圆满一切功德。

缘觉

又称辟支佛,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修证成道,称为缘觉;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自心、外境的变迁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称为独觉。

声闻

声闻修习观音法而得证圣果。声闻极果为阿罗汉,罗汉含有三义:一、杀贼义,谓杀尽烦恼贼。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界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养。三、不生义,谓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六凡

一切众生,沉沦三界之内,由其所造作之罪业不同,因而轮回六道当中。六道有善恶之别,天、人、阿修罗属于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属于三恶道,亦称三涂,即血涂、刀涂、火涂。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所谓十善即身不造杀、盗、淫;口不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瞋、痴。若修十善,又修四禅八定,将来所感的果报,即是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受持五戒,来世得生为人。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若受上品五戒,则大富大贵,若只持少分戒,虽得人身,却感贫穷或六根不具的果报。由于每一个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将来所得的果报就有贫富、寿夭、智愚、美丑、高矮等不同。

阿修罗

过去生修下品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种种善事时,心存瞋恚、傲慢等恶念,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遂感修罗的果报。

畜生

众生因贪欲痴想心,造作下品十恶,而感畜生的果报。畜生道常为他所宰杀,或彼此弱肉强食,互相残害,故又称为血涂。

饿鬼

若悭贪不舍,不知布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恶事,造诸恶业,则感饿鬼的果报。饿鬼道又有胜劣之别,有福者为神,无福者常在饥饿当中,经常受刀杖驱逼之苦,称为刀涂。

地狱

六道当中,地狱道最苦。凡造五逆?十恶、谤法破戒,皆招感地狱果报。在地狱当中,随个人业力所感,苦报与寿命各不相同。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地狱道众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称为火涂。

以修道而言,天道耽于游乐,修罗道虽有天之福却瞋心重,三恶道多苦难、多愚痴,故此五道皆难修行;惟有人道,苦乐参半,智慧较高,最适宜修道。

更新于:2023-07-11 14:22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什么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什么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荆三隆:谈佛教自然观 荆三隆:谈佛教自然观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田光烈:华严密的解释|华严密是什么意思? 田光烈:华严密的解释|华严密是什么意思?

达真堪布:什么是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 达真堪布:什么是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

黎山老母和毗蓝婆菩萨有什么矛盾?毗蓝婆不待见如来是有原因的 黎山老母和毗蓝婆菩萨有什么矛盾?毗蓝婆不待见如来是有原因的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18:什么是“五毒心”?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18:什么是“五毒心”?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22:什么才叫“去执著”?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22:什么才叫“去执著”?

温金柯:跟佛求什么? 温金柯:跟佛求什么?

王志远: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王志远: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念观世音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 念观世音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

金易明: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思想同异性探微 金易明: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思想同异性探微

佛教与中国绘画 佛教与中国绘画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

金易明:佛教的生活化与生活的佛化 金易明:佛教的生活化与生活的佛化

101件佛教文物南博亮相 高僧头骨做噶布拉鼓 101件佛教文物南博亮相 高僧头骨做噶布拉鼓

周齐: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再审视 周齐: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再审视

周齐:关于经济危机中的佛教作用——既供佛脚急来抱 犹化好雨润物生 周齐:关于经济危机中的佛教作用——既供佛脚急来抱 犹化好雨润物生

探访西藏最大佛教石窟遗址 洞窟壁画媲美敦煌 探访西藏最大佛教石窟遗址 洞窟壁画媲美敦煌

佛陀故事:究竟什么是幸福? 佛陀故事:究竟什么是幸福?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四章 中国佛教教育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四章 中国佛教教育

魏承思:佛教与现代文明 魏承思:佛教与现代文明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九章 中国佛教的思想历程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九章 中国佛教的思想历程

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二十三划 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二十三划

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八划 于凌波: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八划

佛教小故事:不留平常心 佛教小故事:不留平常心

佛教小故事:八风吹不动 佛教小故事:八风吹不动

宣化上人:诵持楞严咒,无论什么飞灾横祸都化为乌有 宣化上人:诵持楞严咒,无论什么飞灾横祸都化为乌有

宣化上人:诚心念〈楞严咒〉,什么病都能好 宣化上人:诚心念〈楞严咒〉,什么病都能好

净土法门法语:什么叫老实?什么叫迷?心里头妄念纷飞,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语:什么叫老实?什么叫迷?心里头妄念纷飞,怎么办?

徐文明: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徐文明: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楼宇烈: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 楼宇烈: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

宣化上人:我们这个身体,九孔常流不净,有什么好的? 宣化上人:我们这个身体,九孔常流不净,有什么好的?

净土法门法语: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佛教的说法最圆满 净土法门法语: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佛教的说法最圆满

冬天到吃什么水果最好 冬天到吃什么水果最好

德宝法师:佛教禅修直解-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 德宝法师:佛教禅修直解-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

净土法门法语:佛教最伟大的事业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佛教最伟大的事业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抄写佛经有什么感应 抄写佛经有什么感应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这个障碍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这个障碍是什么?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净土法门法语:无量寿经里的憍陈如代表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无量寿经里的憍陈如代表什么?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各是什么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各是什么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净土法门法语: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意思? 净土法门法语: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意思?

喝什么茶能养胃?转给胃不好的你 喝什么茶能养胃?转给胃不好的你

佛教名词术语和常识 佛教名词术语和常识

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最忌讳夹杂,什么是夹杂?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最忌讳夹杂,什么是夹杂?

播佛歌有什么感应 播佛歌有什么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