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中国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的故事

2023-07-06 入门知识

黄柏霖:中国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的故事

【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

这个就是指道信禅师为乡民祈雨的故事。因为乡民用拜三牲,用杀生来祈求上天降雨。道信大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位在中国禅宗第四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位禅师,我们来特别介绍他一下。禅宗一共有六祖,达摩祖师如果是按照从印度开始起算的话,达摩祖师是第二十八祖,到中国来以后是禅宗的初祖。二祖就是慧可大师,就是神光法师,断臂求法的神光法师。三祖叫僧璨大师,四祖就是道信大师,五祖就是弘忍大师,六祖就是惠能大师。这六位大师影响中国的禅宗,乃至于其他各宗,影响非常地深远。因为达摩祖师说,「一花开五叶」,到六祖的时候就不再传了,就不再传衣钵了。

我们来介绍道信法师,道信法师他在圆寂的时候讲的法语,叫「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一切诸法,悉皆解脱」的意思是说,因为我们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诸法,悉皆解脱」。道信大师他在唐高宗永徽辛亥岁九月四日坐化,他最后圆寂的法语,圆寂时候所开示的法语,就是「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道信大师生在陈国太建十二年,就隋朝的时候,隋朝开皇前一年,公元五八○年,他俗姓姓司马,世居河内,后来迁徙到蕲州广济县,蕲州广济县在今天的湖北省广济县。

根据《景德传灯录 卷三》记载,道信大师在年幼的时候,就非常向往空宗诸解脱门而出家。空宗,就是我们讲的解脱的法门,就是性宗。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那时候环境很复杂,常常会有***,朝代更迭得很厉害,世态纷乱无常,也就等于兵荒马乱的时代,道信大师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长大。

当时的南朝佛教非常地兴盛,根据历史记载,陈代有寺庙一千两百三十二所,僧尼有三万两千多人。文武百官跟文人学士,大都崇信佛教。但是当时许多道场的道风都式微了,僧团的规矩也荡然无存。僧众们只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只求三餐温饱。说不上解脱,了脱生死,更谈不上弘法利生的度众愿行。道信大师他从小,刚才讲说他欣慕佛法的道理,所以他出生的时候,就跟平常人不一样,「超异常人」。

他对佛法信解的表现,就彷彿他宿世里面有薰习般若。所以他刚开始出家修行的时候,他没有碰到善知识的引导,但是他自己本身很洁身自爱,而且「密怀斋检,庄严戒行」。他这种「清净的行者风范」,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在「隋开皇十二年」,道信大师当时是十四岁,才十四岁而已,他来到舒州皖公山礼拜三祖僧璨大师。他们师徒对话都很特别。禅宗这几位祖师,见到他们师父的对话,都非常非常地不一样,都不一样。

像我们知道六祖大师见到五祖弘忍大师。我们知道六祖大师是挑柴到客栈去嘛,听到客人在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顿脱,明心见性,彻悟了,所以证明开悟非关文字。当时他问说,这位客人所诵的《金刚经》,从哪里来的?客人就跟他讲说,他是去礼拜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劝他们诵《金刚经》就可以见性了。当时六祖大师,惠能大师他听了以后他就觉得他很向往。这个客人就出了十两银子,做为他母亲的衣粮,他才有办法安心的去礼拜他的师父弘忍大师。

因为他走了三十几天才到达湖北的广济县,就蕲州那个地方,礼拜五祖。五祖就问他了,他问惠能大师说,「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他说,你是哪里人?想来做什么?惠能大师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这个就是他们上根利智的这种修行人,你看他们一讲出来,就从自性流露,「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弘忍大师就说了,「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獦獠」就是我们现在讲,就是比较没有文化的民族。「若为堪作佛?」你怎么可能会成佛呢?

惠能大师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语就道破了,你住北方,我住南方,人虽有南北,但佛性没有南北啊,佛性没有去来啊,佛性本不动摇啊,本自具足,人人皆有啊。这佛陀说的啊,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你在家里也是用这个见性、用这个闻性啊,你的第一念亘古亘今,从来都永不变异,不可破坏,永远都没有变啊。所以他说什么?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佛性不分南北。獦獠跟你和尚不同,佛性有何不同?这个就是六祖大师见到五祖弘忍大师他们的对话。

同样的情形,四祖道信大师见了三祖僧璨大师,也是这样的一个精采的对话。然后道信大师那时候才十四岁而已啦。他就跟三祖僧璨大师说,「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你教我怎么解脱啦,我烦恼放不下来啦,才要解脱嘛。比如说我很容易执着啦,我很容易起贪爱啦,请师父你给我解脱法门。我们一般人都是这样,请师父你给我加持,师父你给我摸摸头,我烦恼就会放下来,你给我灌顶一下,好不好?很多莲友都这样啊,他相信师父给他摸头才会感应,才会把执着放下来,几乎我看到很多莲友都这样。

所以我常常在笑说,比如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向往日本的歌星啦、影星啦,或是韩国的歌星、影星啦。这学佛人里面也有,我们讲说这追星族啊。你看到蔡礼旭老师,到哪儿都被包围,净空法师到哪里的话,都是人山人海。这就是什么?跟这个道信大师见到三祖僧璨大师一样,请师父给我解脱法门。三祖就说了,什么绑缚你?就是谁绑你啊?你说你很痛苦、你很烦恼,那谁让你痛苦、烦恼呢?这意思是一样啊。什么绑缚你啊?谁绑你啊?道信大师回答说,没有人绑我啊,没有人绑缚我啊,他说,没有人绑我,对啊。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切法心想生,你生起嫉妒心,那瞋心就生出来了,怨恨心就生出来了。遇到逆境就起瞋恨心,遇到顺境就起贪爱心,自己不能做主。三祖僧璨大师说,那么何必又更求解脱呢?既然没有人绑你,那何必还求一个解脱法门?因为你想要一个解脱法门,就是心外求法,我们说法外无心,心外无法。所以佛法是内典,是向内求,不是向外求。你只要放下执着,菩提就现出来。我们现在是真妄和合,妄就是阿赖耶识,真就是如来藏。现在还没有开悟以前,是真妄和合。第一念都是真如起用,但是第二念就变成阿赖耶了,毛病习气就出来。

所以四祖道信大师,就见了三祖僧璨大师,这样一个精彩对话。在三祖几句话的启发之下,道信大师豁然大悟,十四岁而已。所以你要自己给自己解脱法门,你自己放下执着,就是自己给自己解脱法门,什么解脱?你的心解脱了。从此他就随侍在三祖的左右,嗣承三祖的道风,专注的修行。而且他是不倒单的,「胁不至席六十年」,「胁不至席」就是他是不倒单的,跟广钦老和尚一样,不躺下去睡觉的。这种胁不至席的,都有很深的禅定。

「三祖屡次加以勘验」,他要勘验到底四祖道信大师有没有开悟啊。他知道道信大师根器因缘已经成熟了,便传衣钵给他,传衣钵的时候就说了一首偈语,古来祖师传衣钵都会说一句法语。僧璨大师说,「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这个禅宗的法语境界非常地高,我们还没有开悟,我们没有办法去解释祖师的这种开悟偈,这句法语它的整个精神就是本自清净,因为「华地尽无生」。从此以后道信大师接引群品,接引众生,广开禅门,是为禅宗第四祖。

当时因为在隋朝的时候,出家做出家人,出家为僧要有一定的制度,按照国家的规定,他是要经过国家定期考选。所以这以前朝廷是很有制度的,是到清朝的时候才废除的,很可惜。所以老法师说,以前丛林里面的法师都会讲经,因为他是经过考试的,而不是说你随便就可以出家的,当时是要经过考核,通过考核以后才可以剃度出家。然后就由国家分配到一定的寺院去修行,然后才真正入了僧籍,就是僧人的名册里面。

道信大师他刚入佛门的时候,「正值国家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所以他因缘际会,并没有得到国家剃度的允许,没有一个合法的身分,但是他要弘法,他要大行弘化,他要有合法的身分才可以啊。所以他参加考试,他到吉州去受戒,按照国家的分配就住在吉州。在隋朝大业十三年,道信大师领众到吉州,适逢盗贼围城,历经七十天,城内已经泉井干涸,就是说已经没有水可以喝了,而且兵粮都已经断绝了,大家非常地忧心害怕。当时城内的四祖道信大师就领众,带大家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他们禅宗祖师,像六祖大师也是一样,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智慧登彼岸。摩诃就是大;般若就是智慧;波罗蜜,登彼岸,大智慧登彼岸,摩诃般若波罗蜜。

这个时候城中群众人人一心,意志坚定的、真诚的持诵,城外的盗贼遥望这个城中,看到城上好像有神兵守护,心生畏惧。他说,城中一定有异人,我们不可以冒然进攻,后来就退了,退下来以后就解围了。这个地方就是道信大师,当时民众他们想要祈雨,等一下我们再来介绍他怎么去教民众祈雨,我们先把道信大师介绍完。

四祖道信大师后来游学到南方近二十年,他也接触到三论宗,还有天台宗,跟这些能够融合无碍。在唐武德七年,他返回蕲州,住在破头山,破头山就是在蕲州黄梅县双峰山。他就在黄梅县的路上,遇到一个小孩,这个就是五祖出现了,弘忍大师出现。弘忍大师碰到他的师父的时候,也是小孩,道信大师碰到他的师父的时候是十四岁,十四岁那时候就问他师父,给他解脱法门了。五祖弘忍大师也是很特别,他见到道信大师,道信大师观察这个小孩子的骨相特别,跟人家不一样,很奇秀,「异乎常童」,就是跟一般孩童不一样。

道信大师就问他了,你姓什么?孩童回答说,姓是有,但不是常姓。你姓什么?这个是禅宗有时候就是一语双关,你姓什么?小孩子回答说,姓是有,但不是常姓。他马上领悟说,我本有自性,我自性是佛,喔,不是平常这边,姓黄啦、姓张啦、姓李。但不是常姓,姓是有。四祖就问了,是什么姓?「回答说,『是佛性。』」姓名的姓跟自性的性,当然这个在正体字是不同,一个是女字旁,一个是心字旁这个性。四祖又问了,你没有姓吗?就是你俗家没有姓吗?五祖弘忍大师回答说,「性空,故无。」

五祖弘忍大师,他从小根基就非常地利,他知道为什么叫性空?因为我们这一念心,就《金刚经》里面讲,无实无虚,真空妙有。性空,就是真空,真空它能生出妙有。所以我们的性体是实相,是无相无不相,所以无相它是性空,无不相就妙有。所以性空就是,我们的自性是真空妙有。他这个「故无」,就是指离一切相,不是说没有自性,「故无」就是离一切相。四祖默识这个孩童是个法器,而且他跟他宿世有因缘,便收为弟子,最后付法传衣给他,就是传衣钵给他。他的传法偈是,「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这个孩童就是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当时道信大师住在双峰山的时候,弘扬禅法的时候,来向他求法的学人很多,「僧侣如云」,大师都能够随机度化,「为四众弟子解诸迷津,无有疲厌」。有一天他就告诉大众啦,他说,「我在武德中游庐山」,武德是唐朝那个时候的年号,「登绝顶时,望向破头山,见到紫云如盖,下有白气,向横分成六道」,你们知道代表什么吗?古代这些德行很高的修行人,他们都不是普通人物。你说世俗的这一种,观风水好不好啦,能够观气啦,你想想看,道信禅师就有这个能力了。

他说,他去登顶的时候,游庐山顶端的时候,他看到破头山,就是现在他住的双峰山这个地方,看到紫云如盖,上面有紫气,下面有白气,向横分成六道,你们知道这是代表什么吗?大家都答不出来,只有弘忍大师讲一句话,难道是和尚日后你的这个法脉,会再分另外一支出去吗?四祖说,对。那么四祖知道他因缘到了,他就亲自去拜访住在牛头山的法融禅师。当然法融禅师是他,后来他也传法给他,他跟他也是有缘。但是法融禅师他是另外单独立一个牛头禅,因为他住在牛头山嘛,他立的禅法叫牛头禅,这在禅宗里面很有名的牛头禅。

法融禅师初见四祖就问道,「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他说,我们的心,既然是本自具足,那么哪一个心才是佛呢?什么才是心呢?其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这一念心的体相用,它是一如的。所以你觅心体了不可得,但是作用恒河沙。你在问当下这个心,什么是心的时候,什么是佛的时候,其实它本来就是佛,假名为心,方便权说,就是说这是心,这是真如心,这是清净心。因为它本来就是佛,它不可思、不可议的,它超情离见的,所以禅宗里面讲叫离心意识参,你在想说这是什么心的时候,它已经是污染了。

所以法融禅师问四祖,就这样问了,「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四祖说,『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非心」就是空,你既然能够悟入的话,就不需要再问佛在哪里,你现在当下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佛啊。你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你那个见闻觉知起作用,那个就是佛啊,去哪里再找佛呢?这个就是「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你要问佛在哪里?当下这个心体就是啦,还要问这是什么心呢?「问佛非不心」。法融禅师说,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如何对治呢?因为那是直下会取的,在禅宗里面,他们开悟的大修行人,他都是直下会取的。就是我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道信大师就跟法融禅师讲说,我受僧璨大师的顿教法门,我今天付嘱于你,你要信受我的叮嘱,「只住此山」,日后有五人传承你的法要,有五人会传你的法,「弘化一方」。四祖付法以后返回破头山,就是双峰山,终老,世寿七十二岁,建塔在东山黄梅寺。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比较特别,就是在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听说道信大师的道风非常殊胜,三次皇帝下旨要道信大师到京城去见唐太宗。道信大师都上表辞谢,就是回信给皇帝说他不去了,皇帝就再派特使,再下去请道信大师。他们古代这些皇帝都很有智慧,都会亲近大善知识,亲近这些圣贤,而且会邀请来接受供养,然后为他说法。

因为道信大师不去了,皇帝就再派特使,然后传话给道信大师说,「谓若不起,命取首级。」你如果不来的话,就砍你的头,「命取首级」。结果特使一到,师伸颈就刃,道信大师就把头伸出来说,你要砍头,你就砍头,「师伸颈就刃,神色俨然」。「神色」就是他的脸色。「俨然」就是非常清净自在,没有任何恐惧忧愁。这是已经证悟的人,他就是不一样,生死自在,没有恐怖颠倒。

那个特使就觉得很特别,他说,哎呀,这个法师这不怕死的呢。「使者异之,还入奏」,就回朝廷,把这个情形奏给皇帝知道。跟那个永明延寿大师一样,他虽然用库钱,就是公款去放生,后来吴越王要砍他的头的时候,钱俶要砍他的头的时候。特别派那个刽子手说,你看永明大师的脸色,如果他有戚容,就是他很悲伤忧凄,很害怕的时候,你就砍下去,为什么?就表示他有贪爱嘛,他有贪生怕死嘛,他没有开悟啊。他说,如果不是的话,那刀下留人。最后永明大师说,我用这些库钱,买了这么多物命放生,我现在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太好,太好了,后来皇帝就变成护持他了。这个道信大师也是一样,要砍他的头,他没有畏惧。这个使者就回到朝廷,就奏请皇帝了,皇帝更加的赞叹、尊敬,然后送给他珍贵的缯服。

在永徽二年,也有说永徽元年,道信大师就「垂诫门人」,就告诉他的弟子,他准备要圆寂,要往生了,「安坐而寂」。往生以后就建塔在东山黄梅寺,所以再加上弘忍大师,也是居住在黄梅东山弘传禅法。所以世间人都称道信大师跟弘忍大师的道法,叫东山法门。道信大师也可以讲东山法门的初祖,破头山后来改成双峰山,世人称大师叫双峰道信。在大历年中,唐代宗再追封他为大医禅师。他本身写的著作里面,叫《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还有《菩萨戒作法》等书,这是特别在这边介绍道信大师。

我们再看下面这个公案,『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这是在莲池大师放生图说,「信师去牲祷神」,这个公案里面所写的。有一次刚好碰到旱灾荒年,五谷不生,人民面临饥荒,惶恐不安,纷纷议论要宰杀牲畜,要祭天请求降雨。道信大师看到人民这样愚痴的作法,深生怜悯,于是对众人说了,你杀害牲畜,祈求降雨,是悖逆天理,残暴的愚昧行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们这样的作法不但求不到雨,反而造罪,会招来灾殃。你们若能够释放牲畜不杀,我自当为大家祈雨。人民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都愿照大师的话,释放这些牲畜,不杀生祭祀。于是大师便摆香坛,精诚祈祷,甘雨果然立刻下降,人民兴高采烈。

当时道信大师他怎么带他们去祈雨呢?他率众还有僧侣,一面念《楞伽经》跟《般若经》,一方面上太平山采这些苦菜。他叫这些民众一方面祈雨,二方面,其实道信大师也满科学的,很符合科学喔。他叫民众上横岗山,去采苦菜跟米菊下来,而且他还教这些百姓砍柴晒干,点火燃烧,使烟雾弥漫在天空中,就好像我们现在讲的造人造雨。他迫使冷空气下降,一个星期以后大雨倾盆,百姓称奇,感念四祖。

你看他也用他的真诚心,不杀牲畜,祈求上天慈悲下甘露。同时他又教百姓,把砍树的柴晒干以后,然后点火燃烧,让烟雾弥漫天空,迫使冷空气下降,一个星期以后下大雨。这些修行境界非常高的祖师,都有这个能力,当时莲池大师也是这样,也是闹干旱,那县令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干旱太久了,民众民不聊生。县令就是祈求莲池大师,莲池大师说,我不会祈雨啊,我只会念佛啊。县令说,那你就念佛,带着我们念佛啊。莲池大师就拿个木鱼,敲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走在田埂间,他走到哪里,雨下到哪里。龙王都是拥护这些有修有证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这些大菩萨。这个是「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八三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2024-02-04 21:53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惟觉法师:谛闲老和尚两个徒弟的故事 惟觉法师:谛闲老和尚两个徒弟的故事

黄柏霖:释迦族被灭的三世因果故事 黄柏霖:释迦族被灭的三世因果故事

倓虚大师:和尚是世界的大轴,利用因果教化人心 倓虚大师:和尚是世界的大轴,利用因果教化人心

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四十八大愿与无量劫修行的故事 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四十八大愿与无量劫修行的故事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僧宝论26、禅宗六祖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五)

海涛法师:海神的考验 六道里的故事 海涛法师:海神的考验 六道里的故事

隐修士的故事(二) 隐修士的故事(二)

难分清名字的城市:城市名字与北京下辖区名字相同,号称中国佛都 难分清名字的城市:城市名字与北京下辖区名字相同,号称中国佛都

本性法师:追思泰僧王:百岁僧王的中国情谊 本性法师:追思泰僧王:百岁僧王的中国情谊

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印祖故事:阿育王寺拜舍利,欲挽打印圣号风(19) 印祖故事:阿育王寺拜舍利,欲挽打印圣号风(19)

裸体迦叶的故事:误入外道难解生死遇佛陀证悟涅槃 裸体迦叶的故事:误入外道难解生死遇佛陀证悟涅槃

一个叫化子的故事 一个叫化子的故事

觉真法师:弘一大师持不偷盗戒的故事 觉真法师:弘一大师持不偷盗戒的故事

觉真法师:彻悟人生 第四个故事 觉真法师:彻悟人生 第四个故事

黄柏霖:考前持咒七天考时思如泉涌 黄柏霖:考前持咒七天考时思如泉涌

黄柏霖:孟光贤德配梁鸿,举案齐眉敬如宾 黄柏霖:孟光贤德配梁鸿,举案齐眉敬如宾

黄柏霖:听父责向友认错,感动友念父之心 黄柏霖:听父责向友认错,感动友念父之心

黄柏霖:即使过继亦得福荫 黄柏霖:即使过继亦得福荫

"好人"的恶报:我大舅的故事 "好人"的恶报:我大舅的故事

广超法师:定慧之路 第四讲 广超法师:定慧之路 第四讲

最难辜负父母恩——村里的故事 最难辜负父母恩——村里的故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第四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第四讲

阴骘果报的故事 阴骘果报的故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黄柏霖:喜食鱼眼睛视网膜剥离 黄柏霖:喜食鱼眼睛视网膜剥离

黄柏霖:三只老鼠来托梦 黄柏霖:三只老鼠来托梦

黄柏霖:妈妈对早产儿生起恶念孩子三天后就死掉 黄柏霖:妈妈对早产儿生起恶念孩子三天后就死掉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悖入悖出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悖入悖出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日(一):至简至明,周遍摄化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日(一):至简至明,周遍摄化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义叟免难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义叟免难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九日(三):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九日(三):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六日(一):当下一念平等安心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六日(一):当下一念平等安心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黄柏霖:印祖关于邪淫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古佛洞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古佛洞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净土宗十祖截流大师 净土宗十祖截流大师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狗牙的故事 狗牙的故事

张爱玲与沉香的故事 张爱玲与沉香的故事

大安法师:中国人的“原罪意识” 大安法师:中国人的“原罪意识”

高僧故事:佛陀净无私的大爱 高僧故事:佛陀净无私的大爱

黄柏霖:真懂得因果,不敢占人便宜 黄柏霖:真懂得因果,不敢占人便宜

菩萨的故事 菩萨的故事

因果故事:老总的情人 因果故事:老总的情人

黄柏霖:天良激发,自觉无颜面可立足于世间 黄柏霖:天良激发,自觉无颜面可立足于世间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的故事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的故事

因果故事:杀生的恶报 因果故事:杀生的恶报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波切的感应故事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波切的感应故事

因果故事—欲壑难填 因果故事—欲壑难填

一个冤缘相报的故事(因果轮回) 一个冤缘相报的故事(因果轮回)

高僧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儿子 高僧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儿子

被称为肉身菩萨的净土宗大师——昙鸾 被称为肉身菩萨的净土宗大师——昙鸾

憨山大师——寺庙启蒙 憨山大师——寺庙启蒙

憨山大师——平阳赋诗 憨山大师——平阳赋诗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东初法师:美国月亮并不比中国的亮 东初法师:美国月亮并不比中国的亮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煮云法师:缘会大师逃封国师 煮云法师:缘会大师逃封国师

煮云法师:明帝梦金人暨中国有佛像之始 煮云法师:明帝梦金人暨中国有佛像之始

菩提子让尼泊尔商家发横财 95%货被中国人买走 菩提子让尼泊尔商家发横财 95%货被中国人买走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阿弥陀鱼的故事 阿弥陀鱼的故事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染布师傅转儿讨债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染布师傅转儿讨债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施僧得报的故事三则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施僧得报的故事三则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鬼神护法的故事 鬼神护法的故事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四、为甚么要吃素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戒邪YIN因果故事 戒邪YIN因果故事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救国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救国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八、以逻辑的规则来检讨言论之正谬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佛学与人生之关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佛学与人生之关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一、因果的研究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一、因果的研究

益西彭措堪布:以众多公案故事说明邪YIN因果 益西彭措堪布:以众多公案故事说明邪YIN因果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心经》的要义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心经》的要义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八、禅宗胜义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八、禅宗胜义

黄柏霖:善恶不相抵,一代圣主下地狱 黄柏霖:善恶不相抵,一代圣主下地狱

黄柏霖:宋理宗的前世因果故事 黄柏霖:宋理宗的前世因果故事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 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

宗密大师:注华严法界观门 宗密大师:注华严法界观门

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五 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五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九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九

善导大师: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善导大师: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我悟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因果故事(一) 我悟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因果故事(一)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慧远大师:观无量寿经义疏 慧远大师:观无量寿经义疏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