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禅师回答人们有关修行问题的摘要
主答以下是阿姜查在巴蓬寺回答人们有关修行问题的摘要。
问∶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日夜精进不懈,但若仍有企求心,则永远不能获得涅槃,此求解脱之欲会导至疑惑和掉悔。无论你修行多么长久多么卖力,智慧决不会从欲望中产生。因此,祇须很单纯地放下,警醒地观照身心,不可有有所得之心,甚至不可执着修行或要开悟。
问∶关于睡眠,该睡多久?
答∶别问我这个问题,我无法告诉你。对某些人而言,平均每晚睡四个小时就好了。不过,重要的是,你要观,并且了解自己。若故意少睡一些,会感到全身不舒服,也很难保持正念。睡太多会令人昏沈或掉举。因此,要发现自己原本的步调。这必须仔细观照身心,弄清楚真正需要的睡眠时间,才能把自己调整在最佳的状态。醒来以后又翻身小睡片刻是有害修行的;当眼睛一睁开就要保持清醒了。
问∶关于用餐,该吃多少?
答∶这个问题跟睡觉一样,你必须了解自己。食物应适合身体所需,当视之为医药。你会不会在餐后感到昏沈?或者日益增胖?若有的话,当停下来,观察自己的身心。毌需吃得太快,要检查自己吃的份量,然后找出生理自然的需求。遵照头陀行(苦行),把所有的食物盛于缽内,这样就可以容易的看出自己取量的多寡。用餐时当保持清醒、要了解自己。修行就是这么一回事,毌需别出心裁,祇是观照。观照自己,观照内心,自然会了解自己修行最适当的步调。
问∶亚洲人和西方人的根器有没有不一样?
答∶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外在的习俗和语言也许各异,但所有人类的心性是相同的。东西方人的贪瞋都一样,痛苦以及苦的止息也是人人皆同。
问∶修行是否须研读很多经论?
答∶佛法不从书中求。你若想要亲证佛陀所说,不须埋首书堆中。看着你自己的心,检视身体、感觉和念头是怎么地生起和消失。不要去执着任何事物,祇要清醒地观照着。这是直探佛法真相的方法。修行要自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当你做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时,试着保持清醒。像在倒痰盂或打扫厕所时,不要觉得这样做是在利益任何人。倒痰盂里也有佛法,不要以为两腿一盘,端坐不动才是修行。有些人抱怨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坐,请问∶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呼吸?修行是自己的事,无论做什么事,要保持清醒和自然。
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每天跟老师面谈?
答∶你若有疑问,欢迎随时来问他们,但毌需天天面谈。你的大大小小问题,我若逐一不漏地解答,则永远无法弄清自己内心的疑团。你必须自我检证,自我谘询,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每隔几天的开示要仔细聆听,然后拿它跟自己的修行对照。两者为同?为异?我为何有疑问?起疑情的是谁?唯有透过自我检证才能了解自己。
问∶有时候我担心犯了比丘戒,若不慎杀了蚊虫是否有过失?
答∶戒律和道德是修行的基石,但不可盲目地执着条文。关于不杀生或者持其他的戒条,重要的是其动机,对自己的心里要一清二楚。毌需过度忧虑比丘的戒律,若善加护持是有益修行的,但有些出家人竟老担心那些琐碎的条文而寝寤不安。戒条不是要成为负担的。我们这里的修行,戒律是个基础,好的戒律加上头陀行,然后亲身力行。对于很多辅助戒律以及二百二十七条戒都能了然于心,细心遵守,会有莫大的利益。戒律使我们的生活简朴。不要对行持戒律有疑惑以免思虑纷飞,只要单纯地保持警醒。戒律使大众和谐相处,使僧团顺利运作,从外表看来人人所表现的都一致。戒律和道德是进入定慧的敲门砖。我们善持比丘戒和头陀行,约束自己的生活简朴,限制个人拥有的物品。因此在这个道场里,我们完全奉行佛陀的教法∶去恶向善,生活简单,仅足以维持基本的需求,净化内心。也就是,不论行、住、坐、卧,不管什么姿势,都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心,都要了解自己。
问∶有怀疑时该怎么办?前些日子我怀疑自己的修行,或者怀疑是否有进步,不然就是怀疑指导我的老师,使自己陷入烦恼当中。
答∶怀疑是自然的现象,每个人修行都从怀疑开始,你可从中学到很多。重要的是,不要与它认同而陷入其中。怀疑会使你的心在原地打转,相反地,要观察整个怀疑的过程,看是谁在怀疑,看它怎么来又怎么去的。这样你就不会被疑心牵着鼻子走,你可以跳出它,内心趋于平静,并且看清一切现象的来去。祇要把你所执着的放下,放下怀疑,单纯地观察。这是对治怀疑的方法。
问∶关于其他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这几天见到了很多的老师,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禅修方法,令人感到眼花撩乱。
答∶这好比进城,有人从北方,有人从东方,还有其他人从很多条道路皆可抵达。这些方法通常祇是表象的不同,无论你走那一条道路,走得快或慢,假使你是清醒分明的话,那么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所有好的修行方法都指向去掉执着。最后,连所有修行的方法都要舍掉,对教导你的师父也不可执着。若有一种方法能导致烦恼的止息,去掉执着,那它就是正确的方法。你也许想云游参访其他的老师,修学其他的法门,而且有的人已如此经历一番了。这是一种自然的需求。你将会发现,即使问过一千个问题,知道很多不同的法门,也不能带你到达真理的岸边,然后,你会厌倦的。你将会发现,唯有停下来,观照自己的内心,才能发现佛陀所讲的,毌需往身外去追求。你势必回过头来面对你自己真实的本性,在此你才能了解佛法。
问∶很多次我看到这里的出家人都没有在修行,他们看起来既邋遢又不保持正念,让我感到不舒服。
答∶光注意到人是不恰当的,这无益于你的修行。你若起烦恼,要看的是自己的烦恼,假使别人没修行,不是个好比丘,也毌需你来批评论断。智慧不会从注意别人的过失中产生。出家戒是个人修行的工具,不是要拿来当作批评挑剔的利器。无人能代你修行,你也不能替他人用功。重要的是,观照自己,这才是修行之道。
问∶我一直非常仔细地练习收摄六根,眼睛时常保持低视,每个微细的动作都做到警醒分明。譬如说,用餐时,从咀嚼、品尝到吞咽,都花好长的时间去观察每一动作的触受。每走一步也都小心翼翼、慎重其事。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收摄六根是适宜的修行法,我们应整天都保持警醒,但不可做得太过火。吃饭、走路以及任何动作都要保持自然,这样才能从当下的状态中培养自发的觉察力。
不必刻意造作,把自己逼成怪模怪样的,否则,这也是另一种贪。修行要不缓不急、细水长流,你若做得自然而清醒,智慧也会自然产生。
问∶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答∶不必要。坐上好几个小时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认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慧,我曾看见鸡在鸡窝里坐上好几天呢!智慧来自于,无论你的身体做什么动作,你都是警醒而清楚。修行应该从清晨醒来那一刻开始,持续到你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在意你能坐多久,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清醒分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自然的寿命,有的人六十岁会死,而有的人到九十岁才死。所以,你们每个人修行步调也不必一致,不要去想或担心这一点。试着保持清醒,让事物依它自然的法则进行,这时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境界,内心都会愈来愈宁静。它好比森林里一泓清澈的池塘,所有美丽和稀有的动物都跑来喝水,你清醒地看见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看到美丽稀奇的动物来了又走了,但你仍寂然不动。烦恼会产生,但你能立刻透视它们。这是佛陀获致的安详和幸福。
问∶我的杂念仍然很多,当我想保持清醒时就妄念纷飞。
答∶不要担心这一点。试着把心安住在当下。无论什么念头生起,祇须看着它,随它去,不要想祛除妄念,这时心自然会回复它原本的状态。不要分别好坏、冷热和快慢。无人亦无我,根本没有一个能主宰的我。让一切自然展现。托缽时,毌需特别造作,祇是安详地走着,看着心。毌需执着要闭关或隐遁。无论身处何地,保持自然,警醒观照,藉此认识自己。疑心若生起,看着它的来去。就是这么简单,一切无所执。这好比你走在街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碰到障碍。当你遇到烦恼,祇须看着它、放下它,就超越过去了。别留恋已经历过的烦恼,也别预期尚未出现的困难。专注于现在,一切皆在变化当中,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要执着它。当修行自然涌现时,心灵就会趋于它原有的和谐状态,一切境界都将祇是生起和消失。
问∶你看过六祖惠能《坛经》吗?
答∶惠能的智慧是很敏锐的,初学者不容易体会得到。不过你若遵照我们这里的方法耐心修习,练习不执着,终究会了解的。以前我有一位徒弟,住在茅蓬里用功。当时适逢雨季,而且雨下得特别多,某日刮起一阵强风,吹掉半边的屋顶,他也不理不睬,让雨水打进来。过了几天,我经过他的住处,看到开了天窗的屋顶,就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回答说是在修习不执着。这是没有智慧的不执着,其安静的程度就像水牛一般。你若遵守戒律,生活简朴,不自私自利,终有一天会领悟惠能的智慧。
问∶你曾说奢摩他(Samatha)和毗婆舍那(Vipassan^a)或者禅定和内观是无差别的。这一点能否进一步说明?
答∶这个道理很简单,禅定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当你闭目静坐,制心一处,心祥和寂静了,这就是禅定,接着它又是智慧或者毗婆舍那生起的因缘。此后,无论是闭目静坐或者行走于闹巿,心都能安住不乱。这就像你曾经是个孩童,现在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两者是否同一人?你可说是,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又不是。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讲,三摩地有别于毗婆舍那。或者好比食物和粪便,两者可说为同一物。不要光相信我所说的,要身体力行,亲自证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法门。你若观察到禅定和智慧是怎么生起的,即能自知自证。很多人最近几天一直执着在字面上,称他们的修行是毗婆舍那,而贬抑三摩地。又有的人称他们的修行是三摩地,认为它是毗婆舍那的基础。凡此皆戏论,不要在这上面伤脑筋。祇要好好用功,自然会明白。
问∶修行是否有必要做到浑然忘我?
答∶不必要。应该培养少许的禅定和专注,然后拿它来观察自己,毌需特别造作。若修行时,恰好进入浑然忘我的状态,那很好,祇是不要执着它。有些人们迷上浑然忘我,玩这种游戏是很过瘾的。当知,它有适当的限度,你若聪明的话,就知道浑然忘我的作用和极限,正如你知道,和成年人相较之下,小孩也有他的能力限制。
问∶如何遵循头陀行,譬如说,用餐时祇能从自己的碗内取食?
答∶头陀行是为了断除内心的杂染。持头陀行,以从碗中取食为例,这样做使我们更警醒,视用餐为药食。假使内心没有贪欲,那怎么吃都无所谓,佛陀并没有为所有的比丘制定头陀行,不过他准许那些想严格修行的人这么做。它们训练我们外在的行持,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心力。戒律是要拿来自己持的,不要管别人有没有修持。要观察自己的心,然后检视何者有益于己。像有一条规矩 ∶无论分配到什么样的寮房都要接受。也有助于修行,它使比丘们免于贪执住处;若因故离开,再回来时就必须住到另一房间。这是我们修行的要求──一切都不可执取。
问∶若把所有的食物都放入碗内一起食用是重要的事,你当老师的怎么自己没照着做?难道不觉得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吗?
答∶没错,老师应当做徒弟的好榜样,我不介意你的批评,有何疑难尽管问。但重要的是,不要黏着你的老师,我若在外相上完美无瑕会更糟,因为你将更执着我。即使佛陀有时也会教他的弟子做某件事,而自己所做的又不同。对老师有所疑问是有助于修行的,你该观察自己对这些疑问的心理反应。你想有没有可能我从碗中取出部分饭菜到盘子,以留给在寺中工作的在家人吃呢?智慧是要自己去观察和培养的,因此,要留意自己的修行。假使我闲着休息而你们却都必须彻夜静坐,这样会不会使你们生气?我若是非颠倒,男女不分,你们就不要盲目跟随我。
我的一位老师吃饭很快,而且发出巨声,但他叫我们用餐时要缓慢且保持警醒。我以前看了心里就不舒服,是我自己在烦恼而他并不会,因为,我老注意外在的。后来我明白,有些人们车子开得快,却小心翼翼的;有的人即使慢慢地开也常东碰西撞的。不要执着规则或外相。你若拿一分心力看别人,九分心力观察自己,这样修行是妥当的。以前我观察我的老师阿姜东瑞(Achaan Tong Rath),满肚子的疑惑,有的人甚至以为他疯了,他常做些奇怪的事情,或者对徒弟大发雷霆。在外表上他是在生气,其实内心空无一物,无我相。他的修行是很好的,直到他临终前一刻都一直保持清醒的状态。
往外看,是自我在那里计较、分别,你不可能由此找到安乐之道。但把时间花在寻找完美的人或老师,也不可能获得安详,佛陀教导我们要见到法,见到真理,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问∶修行如何克服情欲?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简直是性欲的奴隶。
答∶修厌离想可去除贪欲。执着色身为一极端,可用另一极端来对治,当观身如死尸,以及种种腐败污秽之相,忆念肺、脾、血、肉、粪便、种种器官和不净之相,牢记它们,每当贪欲生起时,就观想这些影像,这样就可远离。
问∶如何克服瞋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答∶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瞋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若别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不要因此而生气,否则,你比他更无明。要心怀慈悲和智慧,因为对方正在受烦恼的煎熬。要内心充满慈悲,把他当作你亲爱的兄弟,在打坐时,专注在慈悲的感受上。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瞋恨。
有时候,当你看到其他的出家人举止粗暴,可能会心生懊恼,是自讨苦吃的,这样不是佛法。你可能这么想∶「他们不像我这么严谨在修行,不是好的出家人。」这就是自己的大错了。不要做比较、批判,放下想法,观照自己。修学佛法是自己的事,你不能叫别人的作为合你的意或像你一样。这种期待祇会为自己带来烦恼,修行人常有此通病,但是看别人的缺点不会产生智慧。不要自寻苦恼,祇是单纯地观察自己及内心的感觉。这样做,你将会明白的。
问∶我觉得很爱睏而不能打坐。
答∶有很多方法可以克服睡意。若坐在暗处,可以移到亮的地方,或者睁开眼睛,起来洗洗脸、拍拍脸,或者冲个澡。很想睡时,可改换姿势,多经行,或者倒退走,怕碰到东西会使人清醒过来。若还无效,可站着不动,清净内心,做光明想。或者坐在悬崖边、深井旁,你就不敢睡了。一切若真的无效,祇好去睡觉了,但要小心翼翼地躺下,尽量保持清醒直到睡着了。一旦醒过来,就要立刻起身,不可再看时钟,或转头翻身。保持清醒是从一醒来就要开始的。
假使每天都想睡,尝试少吃一点。自己试验看看,要是再吃五汤匙就会饱了,就此打住,然后喝些水直到觉得刚刚好为止。去坐下,观察自己的昏沈和饑饿。一定要学习调整饮食,当一直修行下去,你会自然地感觉到更有精力,也不必吃那么多,不过这必须自己去调整。
问∶为什么要礼佛?
答∶礼佛很重要,这个外在的形式是修行的一部分。
姿势要正确,前额完全着地,手肘靠近膝盖,两膝打开约八英。要慢慢地拜,观察身体,这是对治我慢的良方,因此要常礼佛。拜三拜时,内心忆念佛、法、僧三种德行,也就是内心纯净、光明、安详。我们藉外在形式训练自己,使身心和谐。不要看别人怎么拜,这是错误的,若年轻的沙弥或年老的比丘漫不经心,也不用你来评断。人是很难调教的,有的学得快,有的根器钝,评判别人祇会增加我慢,相反地,要观察自己。常礼拜可祛除我慢。
已经与法融为一体的人是超越外相的,不论他们做什么──走路、吃饭、大小便,都是在礼拜,因为他们已经超越自私我相了。
问∶你的新弟子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答∶意见。关于修行上,佛陀的教法,以及自己本身,他们都有一大堆的想法和意见。他们有些来自社会高阶层,有些是富商、大学毕业生、教授,以及政府官员,每个人脑子里都装满了一大堆自己的想法,太聪明了,别人的话根本听不进去。这好比一个杯子,若里面装满污浊腐臭的水是派不上用场的,除非你先把旧有的东西倒掉。你一定要先清除自己的成见才能见到真理,修行是超越智愚的。你若自认为∶「我天资聪敏,我家财万贯,我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佛法我全都懂了。」那你已自绝于无我真理的门外了。你所见到的无非是自我、我、我所,可是佛法是祛除自我、空、涅槃。
问∶贪欲和瞋恚等烦恼纯是虚幻的,或是实在的?
答∶两者皆是,我们把烦恼称作贪欲或瞋恚或无明,这些都是外在的名相。正如我们说一个碗是大的、小的、好看的,随你怎么称呼它,这都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从概念中产生贪欲∶假使想要一个大的碗,就把眼前这个碗叫做小的。贪欲使我们分别,而真理纯粹是事物的原貌。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你是一个人吗?你会说∶是。这是事物的表象,其实你祇不过由各种元素,或者一堆变化不居的五蕴所构成的。假使内心是解脱的,就是没有分别计较,没有大或小,也没有你和我。一切皆空,我们称它为无我。的确,到后来,无所得,也无我。
问∶请你对业力稍加解释?
答∶业是一种造作,一种执着。我们一有执着,身、口、意都在造业。我们养成种种的习性使将来受到苦报,这是我们的执取,以及过去染污行为的结果。所有的执着导致造业。假使你以前是个小偷,现在出家了。你曾偷窃别人的财物,使他人以及你的父母忧愁苦恼,现在虽然出家了,但祇要一想起以前如何造成他人内心的焦虑痛苦,你现在也会觉得忧悔而承受这个苦果。记住,不祇是身体的行为,言语和心念也在造作来日果报的因缘。假使你以前做了些善事,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会喜悦,这种喜悦的心情就是过去所造的业的结果。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有因有缘的,若去观察它,会发现因缘即是源远流长,也是片刻相续,前后影响的。但毌需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上费心思,祇是单纯地观照自己的身心,即可知道自己的业。祇看着自己的心,自己的修行,你会清楚地见到法的真相。切记,别人造业是他自己的事,不须你来执着,也不要管他人的事。我若吃了毒药,受苦的是我自己,你不必来陪我一起受苦。要撷取你老师的优点,这样你会愈趋祥和,你的心也会愈来愈像你老师的心,将来检证,自己就会明白。即使现在体会不到,祇要开始做,这个道理也会愈来愈清楚,你可以自知自证的。这才叫做修持佛法。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教导我们并且也会对我们生气,他们是真正在帮助我们,经过很久以后,你才了解到这一点。父母和师长指责我们,我们心里不高兴,但后来也了解到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修行也是如此,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你才会领悟到它的好处。那些太聪明的人,才学了一阵子就动身离去;他们永远学不到东西。你必须放弃自己的聪明才智,若自认为高人一等,来日唯有自尝苦果,这是多么悲哀啊!切记,不要心生懊恼,祇是单纯地观照。
问∶有时候,我似乎觉得自从出家后,烦恼和痛苦反而增多了。
答∶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以前的生活是优渥的物质享受和外在的自由。相较之下,现在过着清苦严刻的日子。在修行时,我往往要求你们一坐或者一等就是好几个钟头,而且这里的食物和气候也有别于你们家乡的。但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过这一番,因为现在的艰苦将导致来日烦恼的止息。这是你们应该学习的。当生气或自怜时,就是了解自己内心的大好机会,佛陀也曾说,烦恼就是我们的良师。
所有的弟子就像我的孩子,我内心唯有慈悲和以他们的利益为念,若我使你们受苦,也是为了你们好。我知道你们当中有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博学多闻。那些没念过多少书,世俗知识不丰富的,可以很容易地来修行。但好比你们西方人有很大的房子待清理,等你把房子打扫乾净了,将会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你可以使用厨房、图书室等。你要有耐心,耐心和长远心是我们修行所必备的。我小时候出家,不像你们现在碰到这么多的困难,我懂得本国语言,吃土产的食物。即使如此,也曾失望挫折,想要还俗,甚至自杀。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来自错误的见解,你一旦见到真理,就会从知见中解脱,这时万事万物都显得和谐宁静。
问∶我的内心已因禅坐而变得很安详,接下来该怎么用功?
答∶很好。使心宁静和专注,然后用来观照身心。当心不宁静的时候也要看着它,这时你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宁静。为什么呢?这样才能了解无常,即使宁静也要以无常看待它,不能执着,否则一旦失去它又要苦了。什么都要放下,即使宁静的心。
问∶你是否说过,你害怕太用功的弟子。
答∶没错。太用功的,我会怕。他们过于努力而缺乏智慧,逼自己受没必要的苦。有些人下定决心要开悟,咬紧牙关,随时在拼命。他们太操之过急了。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他们不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所有的形色、身、心都是无常的,祇要观察它们,不要执着就好了。
有些人自以为懂,到处批评,注意别人,品头论足。这没关系,随他们怎么说。评断分别是很危险的,这好比一条路有急转弯,我们若认为别人比我差,或比我好,或跟我不相上下,那我们会冲出弯道。批评比较,唯有受苦的份。
问∶我已静坐多年,无论处在什么境界,内心几乎都能保持明觉和安详。现在想要尝试从头练习高层次的禅定或者进入完全融入的状态。
答∶很好,这是有益的心灵训练。你若有智慧就不会执着在禅定上面。这好比想要坐久一点,它当然是一种好的练习,不过真正的修行与姿势无关,它是直接观照内心。这才是智慧。你一旦检视并了解自己的心,就有智慧知道无论禅定或者书本都是有限的。假如你修行并且体验到不执着的道理,这时可以回到书本上面,它们将好比甜美的点心,有助于你去帮助别人。或者你也可以回来练习全神融入。你将有智慧知道一切皆不可执着。
问∶关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你可否将某些要点再提示一遍?
答∶你必须检视自己,祇是单纯地观照自己的身心,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在吃饭、睡觉、或者坐着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缺点。要用智慧,修行不是要完成什么,祇是清醒地知道事物的原貌。整个禅修的要点是直接观照内心,你将清楚地看到苦的生起因缘以及灭苦之道。但必须要有耐心,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长远心,久而久之,自然有所成就。佛陀住世时,教导他的弟子至少要追随老师五年以上。你一定要了解施舍、忍耐和奉献的价值。
修行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要执着外相。看别人的过失是坏的修行法,祇要顺其自然地观照。出家戒和道场规矩很重要,它们创造了一个纯朴、和谐的修行环境,因此,要善加遵循。记得,比丘戒的精髓是注意动机,观照起心动念。要用智慧,不要分别批评。你会对森林中的一棵小树生气,怪它没有长得像其他的树又高又直吗?这是愚蠢的,不要评判别人,人各有特色,毌需搁负着想要改变所有的人的包袱。
因此,耐心修学,奉持戒律,生活简朴,保持自然,观照内心。这是我们的修行方法,它将引导你证入无我,达到寂静安详的境界。(文:佚名)
更新于:2023-07-04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