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稍微考验你一下,你就退转了,怎么度众生?

2023-07-02 入门知识

黄柏霖:稍微考验你一下,你就退转了,怎么度众生?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题目「佛于逆恶不信之流,愈生怜悯,故无一众生或生弃舍也」。

《太上感应篇》第二十句「正己化人」,「后汉陈实在乡里,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且曰:宁为刑罚所加,勿为陈君所短。尝有盗止梁上,实起秉烛,呼子弟训之曰: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是也。盗惊,投地请罪。实徐晓之。赠绢二疋,令其自改。化及一县,无复窃盗。」

陈实是东汉人,他刚开始是县府里面的一个官员,因为很喜欢读书,县令邓邵送他去太学读书,后来任官,修德清净。党锢祸起,很多人都逃避,大家都不敢去投案,只有陈实自请囚禁,他是坦荡荡的君子,他自己去投案,但是遇到大赦,所以他可以免除徒刑。在乡间居住时,他累徵不就,也就是很多次朝廷请他当官,他都不愿意。后来他过世的时候,前往吊祭的有三万多人,死后被追称为文范先生,被称为一个君子。

陈实平时在乡里,待人处事用心公平;「率物」就是做众人的榜样,在儒家叫做平心率物。在我们佛家来讲的话,平心就是平等心。怎样才可以做到平等心?法身大士就可以做到平等心。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势至菩萨是大舍,中间阿弥陀佛就是平等。什么人可以做到平等呢?以念佛人来说,要往生西方;以大乘教来说,必须要破见思惑,然后破尘沙惑,再破一品根本无明,要分证法身才能够做得到。证法身以后,自然而然我执跟法执都破了,俱生我执跟俱生法执也破了,就可以做到平等,在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都能够以平等心来对待。

乡里中有争讼的人,经常都请陈实来裁断,他就晓以是非曲直,使他们能够明理。民众经过他调解以后离开,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并且说:「宁可接受法律的制裁、刑罚的处罚,也不愿意被陈实来说缺点」。陈实本身有这个德行。曾经有一个盗贼,藏匿在屋梁上。陈实就起床,拿著蜡烛,呼喊著子弟集合,并训诫他们说:「为人不可不自我勉励」,他是在讲给这个盗贼听。他说:「做人不能够不自我鼓励,不善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只是因为习惯所养成,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是我们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凡夫就是因为有毛病习气,有我执、法执、根本无明,所以才轮回六道,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如梁上的小偷一样。

盗贼听完以后非常害怕,就从梁上跳到地上来向他来请罪。陈实就慢慢的分析道理给他听,并且赠送他绢布两匹,并且教他一定要改过。陈实的行为,他这种德行潜移默化了整个县,没有人敢再为盗贼。像现在,我们就是没有这种德行的人,所以现在盗贼非常的猖狂,我相信不只是台湾,全世界各地都一样。

陈实就非常了不起,小偷在上面他也不怕,是个君子。集合起来表面上好像是对子弟在训勉,实际上是在说给梁上的小偷听。用心良苦,陈实真的是以平等心对待小偷,唯有平等心,才不会落入分别执著。

我们凡夫就会落入二法,对跟错、是跟非、好跟坏、美跟丑,我们每天面对六尘境界及人、事、物,我们根尘接触的那一刹那,我们的毛病习气就起现行了,我们的贪瞋痴慢疑、见惑就起现行了,我们迷而不觉。所以我们根尘接触以后,第一念没有问题,第二念就开始分别执著,那就有什么?就落入二法了,就有能所对待,就有对错、好坏、美丑、是非、善恶。你只要看到这个人,或这件事情,你马上就落入分别执著,那事情不对、这事情对,你就被这个境界转掉了;你听到这个声音,你马上就落入能所了,这声音对我友善,那声音是对我攻击,所以你的习气跟毛病马上就现行。就是因为我们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所以我们迷而不觉,每天我们都是用八识五十一个心所,然后刹那刹那生灭,我们完全没有见到事实的真相。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本心,我们没有见到诸法实相,我们也没有见到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是什么?是本来当下就是一真法界。像佛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也成极乐世界,因为佛就在一真法界里面,凡夫迷了以后,就变成六道法界了,三善道跟三恶道。你有持五戒、十善,但是你不能够离相布施,那就是三善道;你还有执著、分别、妄想,你就是在三善道;如果你贪瞋痴慢疑非常的炽盛,习气很重,那当下就堕入了三恶道里面;如果你当下心能够缘苦集灭道,修四圣谛,最后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证得阿罗汉,那你的心当下就出离三界了,就证得罗汉果位了,证我空真如。所以我们这念心,每天就在六道里面轮转不息。那佛他永远都是在一真法界里。

这个地方我们就来分析,陈实说:「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我们不敢确定说陈实是不是已经开悟,但至少他是个圣贤,他是个君子;换句话说,他本身善恶对待非常的薄弱,甚至没有,因为善恶对待就是能所对待。所以佛法到最后,就是让你破能所,能所一如,你就入一真法界了。

我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为什么世间的佛菩萨、圣贤,他们对待这些五逆十恶的众生,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慈悲心?我们来看印光大师的开示,印光大师在写给《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的序文里面,这位江慎修先生有编了一本书,宣扬放生、戒杀的果报,我也曾经看过他的这本书,编一本蓝色的小册子,编得非常好,都是在讲放生的善报,不放生、杀生的恶报。

印光大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人跟众生虽然不同,包括陈实跟小偷之间,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但是佛性是一样的。人人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人人皆有这个佛性,就是六祖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觉性,叫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三乘就是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陀有五乘说法,如果叫五乘的话,要加一个人乘,还有天乘。如果你读到《法华经》的话,佛讲三乘其实是方便法。所以佛在《法华经》里面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那个二就是大乘、小乘;如果你讲三乘,那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所以佛在《法华经》里面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换句话说,三乘也是佛陀方便说法,就是化城而已。真正的涅盘城,是一佛乘究竟涅盘,成佛就是我们说的一真法界,常寂光净土,极乐世界就是一佛乘。那这个地方讲说「举凡三乘六凡」,六凡我们都知道六道众生,三乘跟六凡的众生,在佛看来都如一子,「如来视之,皆如一子」。我们说佛陀来这个娑婆世界八千次了,佛陀视每一个众生如罗睺罗,所以这个地方说「皆如一子」,众生都是佛陀如来家庭里面的儿子一样,佛陀是这样对待众生,佛陀完全没有任何保留,倾囊而授。

所以佛陀要灭度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请示佛陀说:「佛陀!你有没有最后遗言要交代?」,佛陀就说:「文殊!我毫无保留全部都给众生了。」佛陀毫无保留全部都给众生,说出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佛陀视三乘六凡的众生,印祖说:「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换句话说,陈实对待这个小偷,也是如对待他儿子一样,他当时如果没有慈悲心,他大可去报官来抓,用现在话说,叫警察来抓,赶快报案。他最后放他走,最后他还送他两匹布!最后这个人,应该就不会再做小偷了。所以陈实在那个县,整个县都没有小偷;换句话说,窃盗的发生率是零!所以这个「以其皆具佛性」,就是圣贤跟佛菩萨都知道众生都有佛性。

那佛菩萨不只对人是这样,他对任何蠢动含灵都是这样的平等心,所以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是说只有对人,人有佛性,那蟑螂、蚂蚁就没有佛性吗?不会的。佛对待人、对待一切众生跟蠢动含灵都一样,同样的慈悲心,因为佛知道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这句话就是佛在《大般涅盘经》里面讲,一阐提也可以成佛,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都可以成佛。所以你看,提婆达多虽然违反戒律、扰乱僧团,跟六群比丘可以讲说破和合僧。甚至佛陀在要去托钵的时候,经过那个山脚下,提婆达多跟那些恶人,在山上将石头滚下去,想要害死佛。佛陀的护法金刚,护法神用神通力把那个石头击破,所以只有佛陀的脚轻轻的受到石头片的小伤,这叫出佛身血。出佛身血是堕五无间地狱!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提婆达多堕到地狱,佛陀都还要救他。

印光大师说:「是知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众生看佛就是众生一样,那佛看众生呢?统统是佛。佛视众生都是佛,所以印祖说「多方化导之,种种折摄之」,用各种方法,用八万四千法门,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种种方法来折服众生,来摄受众生,叫做种种折摄之,「纵令绝无信心」。这个要从哪里看出来?譬如说你到监狱去弘法,很多人都发心到监狱去做教诲师,这个小偷,你一直给他劝导,他关进来的时候,你一样给他开导,放出去了,隔几天又进来了,还是继续给他劝导;劝导完又出去了,他毛病又犯了,犯罪又进来了。地藏王菩萨就是这样,这就是什么?纵令绝无信心。

不要说到监狱去劝导这些犯罪的恶人,要说我们!我们有时候度到旁边的左邻右舍,度我们的亲人,度我们的朋友,度我们的同事,稍微一点障碍,我们就退转了,「哎呀!众生难度!刚强难化」,我们就退转了。包括父母,稍微考验你一下,你就退转了。你看佛菩萨纵令绝无信心,一点信心都没有,也不弃舍!所以什么叫菩提心?这个叫菩提心,亦不弃舍。

我有一个女众莲友,她本身虽然不是很喜欢听经,但她有一个长处,不管说这个人是否学佛,或是业障很重的,或是根机很拙劣的,她一定去陪伴他。她不断的去劝导他,一直去陪,陪到什么?陪到我们讲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陪到后来,真的改变了他的业力,真的有这样菩萨。曾经有一次,她请我去关怀一个个案,这个案的妈妈是单亲家庭,离婚了,独立扶养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她儿子是念我们台北这边算是比较有名的高中,师大附中,算是很优秀的高中生。有一天在学校打篮球的时候,突然间羊癫性的病发作,就突然间手足僵化,失去语言功能,突然间好像变个人,完全失去本有行为能力。然后送到荣总医院去,完全失去知觉,昏迷状态,而且昏迷将近一个多月,后来都没有好转,也不认识家人。

我刚才讲的这个师姐,就开始去陪伴他,她找我:「黄警官!来一起帮忙。」这个小孩的妈妈住在我们汐止附近,我就带莲友到她家去,带她两个女儿跟这位妈妈一起诵《地藏经》祈福,诵了很多次。因为他儿子要在台北荣总做大手术,家贫需要募款,我印象中大概募了一、二十万,就凑齐这笔钱。医生说:「有一种日本进口的药,特别的好,不妨试看看,也许有效,但不一定会成功。若不救治,就一直成植物人」。我透过带他们家人这样诵经、拜佛、忏悔,我们讲说皇天不负苦心人,因为有这样的菩萨在陪伴他们,结果发生奇迹了!诵经忏悔完,医生用那个日本进口的药以后,竟然可以治疗他的症状,后来慢慢的恢复知觉,然后再经过长期的复健,现在好了。

那一天,我去参加这位师姐百岁妈妈的告别式,我碰到那个小孩的妈妈,她每一次见到我都说:「哎呀!黄师兄,我不知道怎么感恩你!」我说:「不用,这是应该做的,我们帮佛菩萨做事!那贵公子现在怎么样?」她说:「治好后,师大附中毕业后就考大学,现在快毕业了」。因为他后来延缓几年才上大学。你看,改变命运了,奇迹!也改变了业力!众生欢喜了,这就是什么?亦不弃舍,即是《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我们如果没有菩萨心肠,说「这没有救了,业障深重啦!随缘啦!」,印祖说「纵令绝无信心,亦不弃舍」,所以若你能够发挥这样的心,它是相应菩提心的。「曲垂方便」,佛菩萨用各种方法来度众生,「令种善根」。

那时候我们在度这位师姐的时候,我告诉她怎么做,我说:「你今天会得这样的业报,会有这样的共业家庭,你除了忏悔、改过,还要积功累德,还要行善。」所以我们就鼓励这个小孩的妈妈,一定要去布施,去帮助别人。现在她也终於度过这个难关,儿子也正常了,两个女儿现在也都有工作了。这就是什么?令种善根。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要学习地藏王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我们学习菩萨的这个精神。印祖说:「待其因缘时至」,佛菩萨很有耐心的,在等待因缘成熟,「自然发生增长」,自然他就会增长善根,「依教奉行」,因缘到的时候,他就会进来佛门。

像我们有一个师姐,她父亲从大陆大陈岛撤退到台湾来,那是一个大家庭,所以造了很多的杀业。因为大陈岛那边大概都是捕鱼人家,这师姐大家庭都喜欢吃海产类的鱼类,所以造了很多杀业。这位师姐的女儿一出生就吃素,等於是来度她妈。后来我在佛陀教育基金会讲《地藏经》,她特别来跟我认识,就只那么一次,她接下来就没有再听我讲《地藏经》了,这完全是地藏菩萨的安排。后来孝廉讲堂成立,她就到孝廉讲堂,每个月五次,来讲堂做周日及每周四的香积菩萨,煮素食供养这些学《弟子规》的同学及念佛老菩萨。她每次都很发心,自己买菜来,不用讲堂帮她准备菜,她全部都是大包小包这样全家总动员提来。平常她假日一定到佛陀教育基金会去打扫厕所、拖地板、扫地,积功累德,哪个地方法师或僧团,哪个佛寺需要做素斋,她就带著莲友去帮忙,她这样快速的累积福德资粮。

本来她的长女很叛逆,现在她长女也被她度化,到讲堂来上《弟子规》了。她长女也进入厨房帮她一起洗菜、切菜,做小香积菩萨。不仅这样,她还度了她师兄,她开杂货店的先生本来行动就不太方便,走路都一拐一拐的。轮到她做香积的时候,她师兄就开著他的休旅车,把这些斋菜就拿到讲堂来,亲自提上来。她先生经过这样一、二年的度化以后,去年就跟他师姐讲:「我发愿吃素了!」这就是什么?佛菩萨透过你的慈悲喜舍,度化了你的长女,度化了你先生的这个业力啊!转变了他的业力,自然发生增长,依教奉行,现在就依教奉行了,这就叫做佛不舍弃众生。

所以你不应该只有度外面的众生,你还要度你家人,这也是众生。有些人很会度外面的莲友、师兄、师姐,可是对家人一点办法都没有,两手一摊说:「刚强难化,难调难伏」。学佛,最后才度我们本身的众生,我们无量无边的习气毛病,就是众生!等到最后你成佛的时候,你就做到《金刚经》里面讲的那一句话:「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那你就成功了。所以印祖说:「众生视佛皆是众生,故闻佛之言,不生感激」。有时候有些人,譬如说很热心的送爱心便当去给这些街友,坦白讲有时候还会被嫌:「你的便当没有热,没有肉,你便当是素食,我不吃」,说不定还把它丢掉。众生视佛皆是众生,如果说你没有慈悲喜舍心,你一看到他这样,起烦恼心,就退转了,你可能就永远都不能够成就。所以菩萨都是百折不回,不屈不挠。

虽然众生难度,印祖说:「闻佛之言,不生感激,反以己之邪知谬见,多方毁谤」,众生还毁谤佛法!甚至这里面更严重的,印祖说:「甚至拆毁塔寺,焚烧经典,固结魔党,破坏清修」,这种五逆罪,菩萨还是要度他们。你看六祖大师开悟以后,他没有马上去度众,他先做表法给你看,他到猎人队待了十五年。猎人把捕获的猎物带回来,有时候都还会被六祖大师偷偷的把它放走。那猎人都是吃肉的,他们不会吃素。诶!六祖大师还要帮他们煮饭!如果换成你,说:「哎唷!造业喔!杀生喔!」就退转了,不做了,离开了。他在猎人队待了十五年,那吃饭怎么办?锅边菜。六祖大师吃肉边菜,这就是六祖大师的功夫境界!

印光大师说:「殆至正智稍开,则便愧悔无及」,等到这些无恶不作的恶人,他们智慧稍微开了一点,有一点福德资粮了,有一点善根了,就觉得非常的惭愧、后悔。所以我常常都告诉莲友说:「你要怎么度家人?你先度他去行善积德,积功累德,帮他做布施,最好拿他的钱去布施,累积他的善根。」就这里讲的,等到他的智慧稍微开了一点,他就觉得非常的惭愧、非常的后悔。印祖说:「由兹遂复归命如来,兴崇佛法者,古今来比比皆是」,本来是恶人,但是他后来智慧开了以后,他开始归命如来,学佛了,最后弘扬佛法,他说古往今来这种例子太多了。

印祖又说,「须知父母於逆子,尚生弃舍之心」,父母对於很叛逆的儿子,甚至还会生起一个念头说,放弃他,弃舍之心。「佛於逆恶不信之流」,佛对这些五逆、无恶不作的这些众生,他更加的怜悯,「愈生怜愍,何以故?愍其惑业深重」,佛菩萨就是悲悯他们,他们的恶业深重,丧失了他们本有的清净心。

印祖说:「失本心故,以虽则现时背逆於佛」,虽然他现在非常的叛逆,违背佛的教诲,但是他「即心本具之天真佛性,仍复丝毫不失,如焦模中金像」,就好像烧焦木块里面的佛像一样!印祖说:「焦模中金像,敝衣中宝珠」,就好像说一件非常破烂的衣服里面,藏著一颗宝珠一样!「蒙尘之秦镜」,就好像那个宝镜上面,盖著灰尘一样。「在璞之荆璧」,就好像说那个和氏璧一样这么珍贵!

这个「在璞之荆璧」,我在这边解释给各位听,它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和氏之璧,和氏璧。据说在春秋时代,有一个楚国人叫卞和,他在楚山(有一个说法说在荆山,荆山在今天湖北的南漳县),他看见有一只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中,这位卞和他很有眼光,他相信说那只凤凰所落脚的地方,应该是很特别的一块石头。他依什么?他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换句话说,凤凰所栖息的地方都是宝地。然后他认为山中一定有宝,经过仔细的寻找,终於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就是璞玉。刚才不是讲在璞之荆璧吗?就是这个玉璞的意思,玉璞就是一种石头,包著玉的那种石头叫玉璞,在楚山里面。他就把它挖掘出来以后,奉献给楚厉王。

楚厉王是个昏君,而且是个暴君,楚厉王就派一个玉人(懂玉的人)来勘查说,这个到底是不是玉?是不是宝玉?昏君就用昏臣!用昏庸的大臣。这个懂玉的人说:石头,这是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王以和为诳」,你骗我,「而刖」,这个字念月,刖就是一种古代的酷刑,割掉他的膝盖骨,这个非常的残酷,剁掉他的左脚。等到这个楚厉王薨,薨就是什么?薨就是死掉的意思。古代天子死掉叫「崩」,那诸侯王公的死都叫做「薨」。后来楚武王即位,楚武王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国君,所以卞和又把这个璞玉献给楚武王,这就是我们刚刚讲「在璞之荆璧」这个意思。

印祖说:「愚人但见其外相」,凡夫只看到它的外相,「而不知其内容,佛则遗外相而论内容」,佛本身他是见性的,法身大士以上的如来,佛有这个智慧可以知道,众生都是佛。所以没有一个众生被抛弃,「故无一众生或生弃舍也」,以是《感应篇汇编》上东汉陈实故事,我特别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来表法,说明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来彰显陈实他本身是个君子,而且是一个菩萨的示现与教化。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至此,若有讲得不妥之处,祈请师父上人教诲,请各位法师、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老法师:末后这两篇都是黄警官的,我们现在还剩下十二分钟,下面这一份可能没有时间了。黄警官我们认识很久,这是一位善人,这么多年来,他在参学因果报应。因果报应在中国儒释道三家都是重要的教育,因果教育比道德的教育转化人心还有效果。有一些受过道德教育,遇到恶缘,譬如高名厚利,他还会明知故犯。他不是不知道,为什么还犯罪?因为有利可图,想贪赃枉法。但是真正通达因果、认识因果,深信不疑,他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敢用邪知邪见去伤害别人。为什么?他知道有果报,现前能得一点利益,死后怎么办?现在得的是不义之财,能享受几年?何况享受的时候,一定受良心责备,心不安,常常怀著恐惧,怕自己这个恶行被别人暴露,他害怕。就是活在这个世间,他提心吊胆;死了之后决定三途,严重的,无间地狱。我们看今天社会一切人事物,跟经典所说的来对照,就很清楚、很明白。别人这么做法,我们劝他有没有好处?有好处,至少在阿赖耶里面落下善的种子。现在他不知道忏悔,堕落恶道,他忏悔了,后悔来不及了。能知道过失、做错了,这个好,他在地狱受的苦比较轻,离开地狱时间可以提前,有这个好处。

所以要学菩萨、要学圣贤大慈大悲,对待作恶的这些众生,不要怨恨他。如果我们自己受他的伤害,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没有怨恨的念头,好!只要自己心平气和,把这些事情不放在心上,你再深一层的去观察,我们对他还会生起感恩的心。为什么?我们这种忍辱的德行,把自己的业障消掉了。那缘呢?缘是他对我的种种恶行,我能原谅他,消自己的业障,长自己的福慧。他做错事,增长我们的福慧,我们还能怨恨他吗?我们还能不帮助他吗?

如果更深一层观察,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一个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自他是一不是二。这是佛法讲到究竟极处,肯定自他是一体,对於极端险恶的人都会谅解,都不会起个恶念向他,真正把他当作未来佛看待。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本来是佛,现在也没有改变,只不过是现前一念迷失本性,被外面环境虚假的假相所迷,造作一切不善。外面的现象,你看清楚、看明白了,一切善恶业因、业缘、业果都不可得。为什么?它是生灭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是真的。既然没有一样是真的,你又何必去计较?又何必放在心上?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从同学们这些报告,我们做一句总结,都是善的、都是好的。这个教材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正面的鼓励我们,负面的,我们也用这个来反省,我们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把负面的教材统统做正面教材来用,帮助我们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不但对佛菩萨感恩,对一切恶道众生同样感恩,心目当中统统都是佛境界,都是一真法界。在十法界、在六道我们要看到一真,原本就一真,一真从来没有改变,我们就真正能放下了。

放下,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做不到怎么办?念佛,回归净土。心上只放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不要放,就对了。这是净宗无比殊胜的法门,让我们这一生当中得真实利益,三个真实我们都可以证得,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之利。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0四集) 2014/1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04

更新于:2023-07-02 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