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法师:正信希有分第六
丁二、成就信心(分四)
戊一、显信具德(分二)
己一、深生实信德(分三)
庚一、当机问信
‘正信’者不偏于空,不偏于有,这正信之心甚为‘希有’,不容易发出来,而要发生出来,故说‘正信希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这‘颇有’两个字是含有轻疑之词,不敢说没有又恐怕没有,疑惑是疑惑了,但很轻微,并不严重,故用‘颇有’两个字。因为须菩提听‘金刚经’听到第五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赞叹道:啊!太好了!太好了。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道理太玄,太妙了,其他的众生够资格理解吗?他在为众生担忧。‘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如来在世的时候说的法叫‘言说’,结集经藏,结集出来的叫‘章句’,就是指前面第三分‘离相度生’,第四分‘无住行施’,第五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言说’,这些‘章句’,详细的说是包括前面三分的经文。标其纲要就是‘离相度生’、‘无住行施’、‘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几句,能不能因此生起真实信心呢?他在为众生担忧。
庚二、如来答有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下面经文就是佛呵斥他,‘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佛向须菩提指出,你可不要这样讲,你若是这样讲,是讲得不当,是在轻视众生,看不起众生。先截断他的疑惑说话,为什么?因‘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佛明确地向须菩提指出他讲得不当,要知道不但如来在世,有众生对此‘章句’能生信心,在那个正法时代、像法时代的众生能生信心,乃至‘如来灭后’到了最后‘后五百岁’的众生,对此‘章句’还是能生信心的。由此可见,受持‘金刚经’而得到利益的众生实在太多了,这段经文大致上已讲好。再讲‘如来灭后,后五百岁’的‘后’字,先按普通的解释,如来的法运一共有一万二千年,如来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就像如来在世时一样的兴盛,这叫正法。过了一千年就是像法时代的开始,这时佛法还是在世上很兴盛,‘像’者相似正法,但不是正法,故名像法。过了两千年以后,入了末法时代,末法一万年,末法就是佛法垂末了,于是把如来的法运,再分五个五百岁。如来灭后第一个五百岁,是‘解脱坚固时期’,在这正法时代凡是释迦佛的弟子都能了生脱死,得到解脱。所谓‘解脱坚固’,‘坚固’就是不动摇和决定的意思,即是决定得到解脱。第二个五百岁是‘禅定坚固时期’,凡是佛弟子都能修到如来的大定,像‘楞严经’的楞严大定,‘法华经’的法华三昧,这些大乘的禅定都决定,不动摇而能得到。再过一个五百岁,正法时代一千年过去了,进入到像法时代,也就是第三个五百岁,这是‘多闻坚固时期’,如来的弟子们出了很多大法师,三藏十二部都研究得很透彻!这些法师都能讲经说法,做了很多注解,这就是像法时代第三个五百岁,多闻坚固时期。这个时期要是按历史上讲,佛法已稳固地进入中国,你看当时中国出了多少大法师,建立了八大宗派。到了第四个五百岁是‘塔寺坚固时期’,这个时期佛弟子求智慧的善根没有了,要求福报,修塔修寺,越修越多,越修越大,越修越高,大陆上的那些大丛林,大寺院,一进山门,跑到后面的法堂里,要跑两个小时,那真是壮哉!够伟大!那都是塔寺坚固时期建造的。到了第五个五百岁,也就是末法时代了,这是‘斗诤坚固时期’,佛弟子本来是和合众,现在一点都不和合,斗诤到底,坚固不动。这个时期佛的弟子也不再去研究解脱、禅定、多闻,也不发心修塔、修寺,他们的功夫就花在互相嫉妒、障碍、造口业,你看多可悲啊!这怎叫法运不垂末呢!请到这里,我不依‘心印疏’与‘新眼疏’两部注解的解释,为什么?因解释这‘后五百岁’讲到第五个五百岁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呢?按我们中国的佛教历史,已经是三千年以上了,按南洋小乘佛教的历史已经是两仟五佰二十二年了。五五二千五,那五个五百岁都过去了,连小乘佛教历史都过去了,那么‘金刚经’也就不要讲了,再也生不起这信心来了,那不是完了吗?你要晓得,这是不能按那个古老的注解,死板板的来解释这‘后五百岁’。如来的法运不是有一万二千年吗?末法有一万年,在一万年中,如来只说五个五百岁,以后第六个五百岁,第七个五百岁没有说,可是法运还在,还有九千五百年,都叫斗诤坚固时期,反正是斗诤越厉害就是了。这个最后五百岁又怎样解释呢?就是一万二千年最后的五百岁,还有佛法在,还有‘金刚经’流通,有善根的众生,他对‘金刚经’还能生起真实的信心。我们现在是刚刚过了五个五百岁,是第六个五百岁的众生,我们也一定能生起信心。这样子解释,才能摄受众生,不然的话,你按古人的注解,解到第五个五百岁,那最后的五个五百岁时,你就不能了解,为什么?因为现在佛教历史已进入到第六个五百岁,那么办呢?所以我一直在强调,你们看注解要灵活的去看,采取注解的长处,弃去注解的短处。前面我在解释‘无余涅槃’不依‘心印疏’,也不依‘新眼疏’就是供给你们参考的好例子,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记住。如来上面的言说,就把须菩提的怀疑心给破掉了,你不要怀疑众生没有人相信我所说的妙法,这个言说,这个章句。不要说如来在世有众生‘能生信心’,如来涅槃后,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乃至到了如来法运一万二千年最后五百岁,也就是末法一万年的最后五百岁,还有‘持戒修福者’的众生,对于这个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能生信心’这一句是如来答覆须菩提问:能生信,不能生信的问题,以此答覆到‘能生实信不?’的‘实’,就是生出一个真实的信心,不是马马虎虎的信心,不是糊糊涂涂的信心,而是真正对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高深道理有所理解,有所认识而生出的真实的信心。要特别注意这里有一句最重要的话,不是在世间上末法时代的众生都有这种理解,这种认识,而是个‘有持戒修福者’的人,‘金刚经’上没有讲到偏空的道理,前面讲‘离相度生’这是因为你是个菩萨摩诃萨,你要去度生故,‘无住行施’,这是因为你还得去行施,那又怎会落到‘空’的一边呢?为了使你明白所谓‘无住行施’就给你说个比喻,为什么叫你布施不要住相,这样你才能得到像十方虚空不可思量的大福德,第五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怎会落到空呢?所以要学‘金刚经’一定要听善知识讲,要去看古德善知识的注解,这样子去学‘金刚经’才不会落到空空洞洞的空,这样才不会害己,讲给人听也不会害人。尤其是讲第六分‘持戒修福’这四个字,不是说‘后五百岁’就有人生信,还得有个条件,就是这个人得‘持戒修福’。在末法时代能‘持戒修福’的众生不是指一切众生,只指著佛弟子而言就很少了。我们现在才刚刚到第六个五百岁的开头而已,你看看现在的佛弟子‘持戒’的不是很少吗?‘修福’的不是也很少吗?而到了最后一个五百岁,居然有能够‘持戒修福’的佛弟子,那真是希有中之希有,所以他有这个善根才能对‘金刚经’讲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高深的道理生起真实的信心。对这一点,我现在只讲三种道理来解释‘持戒修福’配到这个甚深的‘般若’之理能生真实信心的问题。
第一种道理,‘持戒’能止恶生定,‘修福’能生善摄慧,所以他对这个‘般若’深奥之理才能生起真实之信心。‘般若’是慧学,怎样才能开智慧呢?‘由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楞严经’上讲的,第一得修定,若没有定又怎能启发出智慧呢?而要得到定则得‘持戒’。如来说的佛法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般若’属于慧学,要得慧学必须得定,要得定则要持戒。戒的功能是防非止恶,止恶才能生定,生起定来就可以发慧了,这是第一句的解释。第二句解释‘修福’,‘修福’能生善摄慧。‘修福’要怎样去修呢?‘金刚经’上第四分说‘无住行施’能得到无量的福报,这不是‘修福’吗?由此可知‘修福’便得行布施,行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这样就能生起一切善法,才能摄取智慧。有一点我要大家特别注意,就是‘福能摄慧,慧不能摄福’,这个道理是我道源早年在中国大陆亲近慈舟大师时,得到他老人家慈悲的开示才觉悟过来,才明白的道理,以下是我与慈舟大师亲近时的一段小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福能摄慧,慧不能摄福’的故事,那时我为了要开智慧,常常和慈老抬杠子,把他气得满脸发红,但是他老慈悲心重,并不因此弃舍我,很耐心地和我辩论下去。他举出一个最好的例子,在当时大陆上,大丛林很多,那些方丈大和尚我们都瞧不起他,不明白他是怎样当起大和尚来的,他不会讲经也不会说法,但是他当起大丛林的方丈大和尚,有一二百人跟著他吃饭呢!他有福气也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福报,你要是不相信,把那大丛林交给你去办,这样一来你会弄到大家没有饭吃,何以故?因为一二百人吃饭可不是简单的事啊!所以说你虽然会讲经说法,你有智慧。但是你没有福报。你看到的大和尚他不会讲经说法,但是他有福报,他能领众一二百人跟他吃饭没有问题,这是一种道理。但是‘福能摄慧’你还得注意,何以故?因他能请你这位有智慧的法师去讲经,他能把你摄住,在当时大陆上的丛林,每逢夏季都要请法师讲经,都开大座讲三个月的经,他请你法师去讲经是要花钱的啊!但是这个没有问题,他有福报。他可以把你这个有智慧的法师摄住到他那个有福报里面去,可是他若把大丛林交给你,你没有福报,弄得大家都没有饭吃,你这个‘慧不能摄福’,以上都是慈舟大师开示的。后来我觉悟过来,我那个‘摄慧’的‘摄’字,不容易用上,这要注意:‘你不行布施,你不去修福,生不起善法来,你又怎能摄取智慧呢!’。因此你不去‘持戒修福’,尽去研究经典,让你会讲会说了,都不是真贲的信心,讲出来的都是讲些文字障,都是叫做狂慧。所以你一定要‘持戒修福’才能生出高深的般若智慧,对‘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才能生出真实的信心。
现在讲第二种道理,这‘持戒修福’是大乘的基础,‘般若’法门才是大乘的究竟,这个大乘法的究竟就是开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不生出来便不能成佛。但是要依那个法门才能把般若智慧启发出来呢?这就得有个般若智慧的基础,而‘持戒修福’便是大乘佛法的基础,这一层道理也是依著第一种道理来的。第二种是‘持戒修福’的人有的著相,他以‘持戒修福’为究竟,这就错了。前面已讲过度众生要‘离相度生’,行布施要‘无住行施’,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著相,就变成有漏的福报,一旦落为有漏的福报,那你第二生享福,福尽之后,第三生决定是不如意的。所以说‘持戒修福’不是究竟之法,你还得再进一步去面对高深的般若智慧生起真实的信心。所以佛以此说引进那些‘持戒修福’的人,叫他们得到究竟般若的法门。
第三种道理,为什么要对这个高深般若生信心,要‘持戒修福’呢?研究般若的人,往往易于偏执空理,他一切不执,但执著那空空洞洞的空理,他就是不肯‘持戒修福’,这有两种人,一种是不出家而在社会上有学问的文人,如大学教授,社会贤达,他会讲‘般若经’,口头能谈般若妙理,笔下能写般若的论文,但不能实际修行般若。原因何在?因为他喝酒吃肉,不肯‘持戒修福’,他又怎能得到真宝的禅呢?他时常喜欢谈禅,但是这个禅的名称叫做‘口头禅’,他没有对‘般若’下过真实的功夫,而般若真实功夫的基础就是‘持戒修福’,他不去做,他又怎能得到实际的般若呢?另有一些出家人或在家人中有真正修行的,他要研究般若,但没有‘持戒修福’而偏执空理,变成一个‘恶取空’。永嘉禅师证道歌上说:‘豁达空,拨因果,茫茫荡荡招殃祸’。这‘恶取空’就是永嘉禅师说的‘豁达空’,‘豁达’就是一切不在乎,一空一切皆空,这就是他了解‘般若经’的空,你说‘持戒修福’,他批评说你‘著相’,他的不著相是吃酒吃肉,吃酒吃肉杀生害命他不怕,这是他的‘不著相’,这叫‘恶取空’,他不晓得,任何高深的般若还是离不开因果。佛说三藏十二部经,归纳起来是‘因果’二字,因果是难逃的,恶有恶报,你杀生害命,你吃众生肉,你邪淫男女,你犯淫戒,你说你‘不著相’,你的‘不著相’是你的事造恶因,就有恶果,阎罗王那一关你是逃不过去的,你会讲般若‘不著相’,阎王爷可不听你那一套,该叫你下地狱你就得去受苦。所以‘恶取空’把因果拨掉了,就‘茫茫荡荡招殃祸’。这种人在宗门下,叫‘莽撞汉’也就是瞎撞瞎碰,把自己莽撞到地狱里去了。所以佛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也就是末法时代),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就是说你要想对高深般若生起真实的信心,一定要以‘持戒修福’为先,这是先决条件。换句话说不‘持戒修福’的人,对高深般若之理,绝对不能生起真实的信心,这是佛在警诫我们和关怀我们学般若要严持戒律。因此我们研究‘金刚经’把‘持戒修福’这三种道理弄清楚,这样决定不会偏执空理,不会落到‘恶取空’、‘豁达空’里头去。
庚三、显示其德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这段经文是佛先赞叹末法时代到了最后五百岁,这个人还能‘持戒修福’,对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高深般若之理,他能生起真实的信心。‘当知是人’即这个‘持戒修福’的人善根深厚,他亲近过佛,亲近得多,也曾经侍佛,供养佛,做事也做得多,闻法也闻得多,因此他的善根就种得深厚,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所种的善根,而是‘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因为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他才能对高深的般若之理生起真实信心。这句话是加强口气赞叹末法时代,那些‘持戒修福’的人,对于般若之理能生起真实信心。讲到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是什么呢?这‘持戒修福’的人既然过去多生多劫亲近过‘无量千万佛’,何以到现在还没有成佛呢?还当末法的苦恼凡夫呢?答案是:也正是因为他过去亲近过‘无量千万佛’他才能‘持戒修福’,问题出在他不了解般若深理,他还是著相‘持戒修福’,这一著相,就不能超出三界去,因此阿罗汉当不了,那怎能当菩萨?又怎能成佛呢?所以还得流转生死,转到末法当苦恼凡夫。
可是我们一听到心里就害怕了,那我们不就算完了吗?我们那有这个善根呢?要知道佛经上说:‘彼既丈夫我亦尔’,过去诸佛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过去诸佛能成佛,我怎么不能成佛呢!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看轻自己,我们也有佛性在,我们虽然流转生死到了现在还是个末法时代的苦恼凡夫,可是我们的佛性没有坏,我们一样还可以成佛。我们过去和‘持戒修福’的人一样,由于没有遇到因缘,没有遇到善知识讲‘金刚经’,因此不了解般若的深理,也不晓得‘持戒修福’不能著相的道理。现在我们了解了,就会生起清净信心,我们只要一念生起了清净信心,也超过了那曾经供养、曾经侍候无量诸佛的善根,所以下面这一句经文叫‘顿超’,也叫做‘顿超法门’,以下详细加以解释。
己二、一念净信德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意即你听到这个‘章句’,听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章句’,把‘言说’两个字含到‘章句’里边,就是‘言说章句’。不要说你终身生清净信心,‘乃至’一念之间生起了清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这叫做‘顿超法门’。但是这个信心你要注意上面有个‘净’字,前面说‘实信’,这地方改做叫‘净信’,为什么呢?因为恐怕你执著‘生实信’的那个‘实’字,就会执著到‘有’的一面。那么,这清净的信心是怎么样的清净呢?就是不落到‘空’的一面,也不落到‘有’的一面。若是这清净心落到‘空’、‘有’,则心就不清净。何以故?因为心里有个‘空相’,有个‘有相’这样心就不清净了。要使‘诸法空相’要‘若见诸相非相’。‘有’不能取‘有’的相,‘空’不能取‘空’的相,这时一念生起信心,这才叫做‘清净心’,这才叫做‘中道信心’,‘中道信心’就是不落‘空’的一边,也不落于‘有’.,‘中道信心’就是信‘实相般若’的信心,这样‘中道智慧’就生起来,这就是真正‘观照般若’生起来了,这个时候,就跟‘实相般若’的理体相应了,这就跟诸佛相通了。其实,诸佛本来是跟我们相通的,我们之所以跟诸佛不通,是我们自生障碍,一旦‘一念生净信者’也就跟诸佛相通了。‘如来悉知悉见’,‘如来’就是指著诸佛,如来的智慧完全知道你这一念清净心生出来了,如来的佛眼亲自看见你这个众生一念清净智慧生出来了。‘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金刚经’不偏‘有’,讲到第四分以‘无住行施’可以‘得无量的福德’,这地方讲一念清净的信心生起来,也不落到偏空的一边,可以‘得如是无量福德’,‘如是无量福德’是什么呢?就跟前面那个众生,他亲近过‘无量千万佛’面前种的善根所得到的‘无量福德’一样,这一念清净之心就跟他相等。你得到的就是一念净信的信心,它怎么样有价值呢?下面就是佛自己征问,自己解释。
戊二、展转征释(分三)
己一、承征承释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是诸众生’这一句,就指著一念生净信的众生。‘无复’就是再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把我执的四个相空掉了,若是他有我执四个相,他的信心就不清净。‘无法相’,他对于法执也空掉了,证得法空。‘亦无非法相’,他连‘空空’也不执著,我也空了,法也空了,这叫‘空空’,也叫‘俱空’。要是三空中有一空不空,他的信心不叫净信,因为有我执便不清净,有法执不清净,起空执还是不清净,所以你看,他一念之心,时间虽然很短,可是与‘实相般若’相应,‘实相般若’上没有我执、法执、空执这三个执,所以他才叫做净信之心,才能得到‘如是无量福德’。下面再征问再解释。
己二、转征转释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为什么呢?‘是诸众生’是指一念生净信的众生,‘金刚经’上的我执是微细的我执,不是平常对小乘人开导时所说的那个凡夫执著五蕴假合臭皮囊的我。你发了大乘心要度众生,我为能度者,这就是我相,人为我所度者,这就是个人相,人度所度种种差别的相叫众生相,再执著不舍叫寿者相,合起来就叫我相。说明白一点,这个我相是大乘菩萨发菩提心的我相,这叫微细的我相,但是‘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假使在心里起了个相,譬如起个我要弘扬大乘佛法,我要弘扬‘般若经’,这就是个相,我要度众生这就是人相,种种差别,种种相,就是众生相,执著不舍就是寿者相。你心一起执,四个相就生起来,这叫我执四相。‘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你把上面我执四相空掉了,‘若取法相’,二乘人他把我执破了,我等四相没有了,这叫证得我空之理,但是他法执没有破,他还取著法相,认为一切法都是实有的,他能断除烦恼,了生死,佛说的法都是无上的妙法,又怎能说没有呢?这一执著就落于有见,即著了‘我人众生寿者相’,这个四相比我执四相更加精细,但是再精细还是个相,这叫做法执四相。
己三、再征再释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何以故?’为什么呢?‘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这三种四相,一层比一层微细,但是你不能生心,不能动念,‘生心即错,动念即乖’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若是你把法执四相空掉了,得个‘俱空’即我也空,法也空,因此你又生心动念又起了个执,以为已达到了最高深的目的,证得了二空,这一念执著,叫做‘俱空’的执著。‘取’就是执著,‘取’了二空的‘非法相’,因此又生起我等四个相,那是最微细的,虽然是最微细的,也还是个相,有一点点相,就不叫清净的信心。所以佛在前面说‘真实信心’,后来说‘净信之心’就是要把‘我相’‘法相’‘非法相’三种的四相都把它清净。
因为要把三种即我相、法相、非法相,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远离,信心才能清净。‘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这段经文怎么没有指出‘我’呢?因为在这‘般若法会’的大乘菩萨,老早就把‘我’给空掉了。二乘弟子也已把我执空掉了,这精细的我执,一说他就了解,也能空掉,最难空的就是‘法相’与‘非法相’,就是空执,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是法相里面,就含有我等四相在内,所以不应取我等四相,也不应取法等四相,因为一取就生四个相出来。换句话就是不应取著‘我’,不应取著‘法’,也不应取著‘空’。
戊三、结示进信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以是义故’‘义’是义理,‘金刚经’讲到这里就是要把三种四相都空掉,根据这样的义理,‘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如来在平常、寻常生活、日用中就是在说‘般若经’与‘金刚经’,在这之前,如来我常常跟你们诸大比丘说,叫你们听了我说的话,不要著相,不知你们是否有记在心里吗?现在把以前说过的‘空法执’的道理重提出来。‘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如来说法没有一个真实的什么法给你,如来说法就像要过河、过海要用的‘筏’一样。‘筏’就是船,用许多大竹竿把它连贯起来,放在水里当做船,是过河用的工具。如来说法就如‘筏喻者’,没有船筏,不能过烦恼河,渡生死海。为了要过烦恼河,渡生死海,就需要靠如来说的法门,就如过河需靠筏船一样。‘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比喻什么呢?在没有断烦恼,没有了生死,需要如来的法,等断了烦恼,了脱生死,已经到达彼岸了,你还起法执干什么呢?那个法已经用不著了,就如筏船,渡了河,不得不舍筏而登岸。现在‘金刚经’叫你一念生净信之心,不能起我执,还不能起法执,下面再解释‘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两句文很不容易消,‘心印疏’与‘新眼疏’都把这个‘非法’解为不是佛法上去了。这两种注解我都不采取,为什么呢?因为这与经文的本意不合。前面经文是讲三种四相,我执四相、法执四相、空执四相,空执在‘金刚经’的经文上就叫做‘非法相’,现在这两句经文中的‘非法’还指著前面的那个‘非法’,不会解释到世间法上去。为什么不用那两种解释呢?
我认为第一、在‘般若法会’上,如来已经说了四十年的法,大乘的弟子是不会执著世间法了,也就是所谓‘非法’就不是佛法,是不会去执著。就是二乘弟子都已证了阿罗汉,证到了辟支佛果,他们又怎会去执著非佛法的世间法呢!如来用不著提到这个道理,这对初发心的凡夫可以讲,对‘金刚经’法会的弟子,如来不会讲这个道理。何以故?因为在时间上,对象都不应机了,就如在研究所的学生,你还给他讲小学的课程干什么呢?第二、与经文不合,因为经文上讲‘若取法相,若取非法相’,明明有个‘非法’,怎么在总结这段经文时,这个‘非法’会解到世间法上去了呢?据于这二点,所以我不采取这两种注解。那么我怎样解释呢?希望同学们记住,以便好好研究。如来说的法是有功用的,有何功用呢?可以断烦恼,了生死,如船如筏的比喻,‘过河需用船,登岸不需舟’。所以如来的法确切有船筏的功用,它能令你渡烦恼河、生死海,这有功用的法还应该舍,何况是‘空’的‘非法’,就是‘二空’之理,还执著干什么呢?到那个时候,你已能任运自然,就能证得‘二空’之理了;这不是说‘二空’之理浅,其实‘二空’之理比法执又深了一步,但是它没有直接的断烦恼,了生死的功用。要断烦恼,了生脱死需要如来的法,不需要我空、法空的俱空。有直接功用的法还要舍去,何况没有直接功用的‘非法’也就是‘二空’,你还执著干什么呢,这样解释就与经文原意相吻合了。
更新于:2023-07-01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