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81集
六祖坛经讲记(81)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问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知见,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髫年]少年。你们有〔志求见性〕吗?【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问何事?】直接了当的问。【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智常去参访〔大通和尚〕,请问他如何〔见性成佛〕。但问题是,〔大通和尚〕的开示,他还有疑惑,也没有办法见性。所以才有这个因缘,远来请教六祖大师。【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你在大通和尚那边,他跟你谈什么?【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你看,你如果去找我,我三个月都不理你,你早就生我的气了。他去了三个月人家也不跟他开示。古时候很多禅师很少讲法,很注重实修。为什么?因为这个法你堪讲,他才讲给你听。【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你注意看《六祖坛经》,禅宗表面上心跟性不分,但有时候还是分,所以这里问〔本心本性〕。修行要从〔心〕,心要从用,叫你念佛刚开始是用,从那个用回归体,但很少有人从体回归用。如果做到,这样的人就是顿悟的人。一般的人都是从用回归体,就是渐修渐悟。不可以讲一定是怎么样,没有一定,每个人程度不一样。
有的可以顿悟顿修,有的可以顿悟渐修,有的可以渐修渐悟,大部分都是渐修渐悟。【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禅师的特色都是这样,不会正面回答。【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虚空无形〕无相,所以他直接了当地回答。【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你的佛性就跟〔虚空〕一样。【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你听起来,抓不到他的错呢!意思就是大通和尚跟智常禅师说:「你的自性就跟虚空一样。我现在教你,〔反观自性〕,回归自己的自性观察你的自性。你的自性当中〔了无一物可见〕。这样的见就是〔正见〕。」其实也是对啊!因为六祖说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啊!再来,既然〔无一物可见〕,所以你再观察,〔了无一物可知〕,这样的知就叫做真知。我们刚才讲过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你开始会察觉到一个问题,般若无知跟现在大通和尚讲的真知概念不一样。【无有青黄长短,】自性是无形无相的,也就是你回归你的自性去观察,透过这样的观察。【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意思就是说这样修就对了,这样你就可以回归圆满〔清净〕的佛性,这样就叫做〔见性成佛〕,当下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清净,当下这个世界就是〔如来知见〕,简单地讲,你悟到这个知见,世尊也悟到这个知见。凭良心讲,我们一般人,只要不看后面六祖大师的开示,你抓不住他的语病。所以你们在听人家讲法,到底讲对讲错,你们都觉得一样,其实是不一样,但是你们很少有能力分辨。尤其你听那么多法师上课,或电视上有那么多师父弘法,表面上都是在解释经典,但每个人讲的都不太一样,所以你要好好地听。【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透过这样的开示,他还是不会开悟,那他何必在那里留恋呢!为了生死事大,为了自求见性,所以他就离开了,意思就是说不在那边耽误时间了。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知见,】存何〔知见〕?我的脑袋说有,存有的知见;我的脑袋说没有,存没有的知见;我的脑袋说有时有、有时没有,存有时有、有时没有的知见,说起来真复杂。这样讲,还是抓着一个〔知见〕不放。六祖是内行人,一听就点出来。但智常还是听不懂,所以为他开示。【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通和尚说「无一物可见」,这叫〔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这一个无见的见,就像天上的〔浮云〕,虚空的本来面目并无〔浮云〕,但他存这样的见,就好像虚空有〔浮云〕,遮蔽了太阳,太阳就是佛性,所以不能够了解本来面目。【不知一法守空知,】大通和尚说「了无一物可知」就是〔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太虚〕就是虚空,虚空本身并没有闪电。但为什么会生闪电?就是你的妄想。【此之知见瞥然兴,】一念无明。这个问题说深很深,说浅很浅。依十二因缘的角度,生死从无明来,请问,无明从哪里来?我故意问你的。从念来?是念起无明还是无明起念?如果有人问你无明从哪里来,你就回答,那就是陷阱。如果我问你佛性从哪里来,你回答我就是陷阱。如果我问你无明从哪里来,你可以回答从佛性来,接着我问你佛性从哪里来,我只要一直追问,你永远回答不了,这就是陷阱,这叫做戏论。无明从哪里来?莫名其妙,就是这四个字,简直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意思就是没有原因。佛学有个名词叫做无始无明。我们一般都把无始解释成无始劫,那就是很久很久。我问你,无论是多久,你的想法都是有起点的。无始的意思就是没有开始。糟糕了,没有开始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原因。佛性呢?从哪里来?没有原因。佛性若是有原因,就叫因缘法。佛性离开因缘,《楞严经》讲非自然、非因缘。如果佛性从因缘生,佛性就会从因缘灭,你这个佛性就有问题了。你们或许今天第一次听到我这样讲,这个问题是很深的。我今天告诉你的答案是没有原因,坦白地讲就是莫名其妙,就叫做一念无明。你看,其实也不会很难懂,我们不是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不是莫名其妙吗?不是很难懂哦!【错认何曾解方便。】也就是说自性当中根本没有这些像你所讲的空啦、有啦这些概念,你何必莫名其妙地生起这样的概念呢?结果你不明白佛说法的权巧方便,那真的是误会了。跟你讲空你执着空,跟你讲有你执着有。【汝当一念自知非,】就是〔一念〕觉醒。【自己灵光常显现。】为什么?知道这一切都是妄,止息了,佛性不就现前了吗?不要到处绕来绕去,原则上就是你甘愿放下了吗?甘愿放下了,你就悟,不甘愿你就不悟。这个甘愿不甘愿,我尊重你的意思啦,看你还耽误自己多久。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开悟啦。【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无端〕就是说没事,没事你生气什么?烦恼什么?你也讲不出所以然。〔无端起知见〕就是无明、妄想,就是莫名其妙。无明本无,无明本来就没有。【着相求菩提。】执着。菩提本有,不用你求。我们一般人如果不是〔无端起知见〕,就是〔着相求菩提〕,这跟「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是一样的。佛性本有,无明本无,八个字是关键字,你起烦恼就念「佛性本有,无明本无。」你就会笑自己。【情存一念悟,】们想要修行很好,想要开悟也很好。为什么开不了悟?因为〔存〕啦。〔情存〕就是心有那样的念头想要开悟,〔存〕就是障碍。【宁越昔时迷。】你怎么有能力开悟呢?你过去〔迷〕,现在要悟怎么有可能呢?你为什么读经典呢?你可以在读经典中处处看到你就是这样子。但是,没有人跟你说,你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修也不对,没有修也不对,很奇怪。〔存〕这样的念就是你抓着这样的念,这样的念会障碍你开悟。〔情存一念悟〕,不对吗?这样的精神是对,但问题它就是障碍你。你说:「师父,那怎么办?」你要万缘放下,放下就开悟了。你要开悟,就要放下,你不要抓着开悟那个念,那是障碍,你把它放下就开悟了,这都是心法,而且都是过来人他们真正的感触跟体悟,也可以当成我们现在的参考。【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本来〔自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却随着生死轮回。感叹自己糟蹋自己的佛性。【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今天假设没有见到六祖大师,他至今还是掉入空有两边。没有学的人常常执着有,有学的人常常执着空,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今天这几则公案好好回去再参一下,如果你想有更深的感触,你就得好好地修行。你只要修下去,这会看到跟公案讲的情形一样,你不要难过,你要高兴,代表你有在修,这样你才有机会突破。但是,如果你修下去,你觉得都没有这些问题,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修下去,你一定会执着,一定会呈现这里面的某段话所说的那种情形。所以好好地用功啦!烦恼即菩提,知道障碍在哪里才可以越过。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我们最常听到的佛学名相就是大乘、小乘。说大乘、小乘这样的分,是比较简略,如果更详细的分,要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就叫〔三乘〕〕。这里讲的〔最上乘〕就是佛乘。佛法到底是几乘?最究竟的说法,就是一乘,一佛乘就是要告诉你宇宙人生的真相。因为每个人心量的大小、程度不同的关系,所以佛不得已才讲:「没有关系,如果你没有能力度众生,就好好修自己。」这就叫小乘。如果你学完小乘之后,愿意发心度众生,这就叫大乘。如果你要达到佛圆满的智慧,那就是一佛乘。就好像我们去帮助别人,我们要循循善诱,大部分人你都不能够直接跟他们讲答案。比如说,你看到有一个人错了,你直接了当跟他讲错了,我相信一般人都不会接受。一般人能够接受委婉规劝,循循善诱,慢慢地讲,可能讲个十分钟二十分钟,到时候才说:「这样你觉得你有没有错?」他才比较容易认错,就这是拖得比较慢,在佛法里面就叫做惭修。直接跟你讲,不是承受不了,就是听不懂,你没有办法一时就接受。你们看禅宗的公案,不要羡慕那些开悟的人,那些禅师跟他们讲也是直接了当,但问题是他们要经得起人家跟他这样讲,他才会当下开悟。如果经不起,禅师不会这样讲,大部分人都经不起。佛太了解众生,你要叫每一个人勇于认错,不简单;或叫每个人勇敢地面对他自己,不简单;你要叫每个人自我解析,毫不保留,不简单,所以要透过方法,这个方法在佛法里面就叫做权巧方便的智慧,这样来引导你。如果有人问你佛法几乘,你就跟他说,权巧说三乘,说四乘,说五乘,或是说大小乘,真实来讲只有一乘,就是教你成佛,这是最真实的。
比如说,你教你的子女,事实上是要教他一乘,就是做个有成就的人。但是你的孩子一出生,只有两三岁,在爬,你就跟他讲:「儿啊,你以后就要当个成就的人啊!」他听不懂就算了,如果他听懂,他就会说:「啊,我压力很大。」大到最后他就会去跳楼。我们看到一些新闻事件就是这个样子,就代表父母的心没有错,但错在你没有智慧。一样的道理,有的人想来听佛法,只是想来听一听人生哲学而已,你逼他修行也逼不来。但问题是你听人生哲学一段时间后,你的个性、脾气,你的样子依旧是如此,那有什么意义呢?!那并不是佛法的真实义,佛法就是要教你自我了解,一个自我了解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今天早上有同学问我修行到底有什么乐趣可言,我说一个会修行的人就像一只大鹏鸟,天地任你遨游。一个会修行的人,就是每天都可以看免费的电影。你们都在演电影你知道吗?比如说这一出是暴力剧,这一出是温馨戏,这一出是怪力乱神。你不觉得你的现实人生都是在演戏吗?会修行的人就不用买票,他都是在看电影,但是他不会迷,这是当你了解,你可以这样。你不了解,你苦不堪言。你的心不自由,心被自己的身心和外面的世界困住,所以你痛苦,就像是一只笼中鸟。你不自由你也知道,因为你不快乐,不快乐是来自于你不自由。这个自由在佛教里就叫自在,观自在菩萨。每个人都喜欢看菩萨,却不明白菩萨之所以能够成为菩萨,就是因为他能够自由自在,他能够自由自在地去利益一切众生,又不会为众生所折磨所罣碍,他又能够帮助你。所以你要在你家里当一位菩萨,在公司当一位菩萨啊!会修行很快乐,不会修行很苦。那一天有一个学生跟我说:「师父,修行很苦。」我说:「我认同你的话,但我可以再补充一句话,不修更苦。」修为什么苦?很简单,修行就是跟你的习气相背离,修下去跟你冲突,内在不断地折磨,因为你的内心一直有分别对待,所以你辛苦,苦是苦在这里。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所谓〔法相〕的意思就是他都是看到别人,他都说别人怎么样。比如说:「我的丈夫对我不好。我的儿子不好,我的同事都跟我斤斤计较,我的老板看我不顺眼,连我家对面的小狗都会对着我叫。」没有修行的人就是这样,这叫〔着外法相〕。没有修行的人为什么会抱怨别人?因为他认为别人欺负他,阻碍他,障碍他。但是,真正欺负你的就是你自己。不是人家不尊重你,是因为你不尊重自己,你才会这样哭,这样哀。所以没有学佛法的人,他苦不堪言,没有解脱的一天,因为他从现象来看,现象一定都会欺负他。比如说,你现在也可以说总统欺负你啊,一看电视就和电视吵架;你也可以说政治人物欺负你;你也可以说社会治安欺负你;你也可以说现在的经济情况欺负你啊,你要说就说不完。这样的思维模式,你的人生根本不会快乐,因为总是认为别人影响你,别人欺负你。如果你认为你的观念是对的,但让你产生痛苦,那这个观念真的是对的吗?这么愚痴这么愚昧,在这边唉声叹气就没有意义,这就是没有修行的人。我现在讲学佛的,现在一学佛,糟糕了,开始去研究这些文字,什么叫常,什么叫无常,什么叫圆寂,什么叫涅槃,就开始去看佛学字典,越看越乱,这也是〔外法相〕,这叫名相。所以,很多人研读佛经不看佛经,因为他们看不懂。如果有的人奋发图强,开始研究佛经的文字,他本来对佛不懂,研究下去渐渐懂,到最后变成佛学的专家,之后拿着他的知识到处去炫耀,甚至到道场跟出家人说:「我比你懂的多。」这不是修行人。再者,你知道这些名词之后,自己也不快乐,比如说你跟家里的人格格不入,或是说烦恼依旧在,或内心的恐惧不安依旧在,这样学佛也不对。
智常禅师请问六祖什么叫三乘法,又什么叫最上乘法,这叫做名相。六祖跟智常禅师说:「你不要掉入佛所讲的这些名相。」这些名相就叫做语言,它只不过是个工具,这个工具不是叫你抓着不放,而是你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或是这样的工具也可以用别的工具来取代。比如说,叫你放下和放心,事实上意思是一样。有时候我讲放下,你听不懂,我就跟你说放心,「佛法之道,莫过放下;学问之道,莫过放心。」意思是一样的,你爱听什么我就讲什么给你听,死心眼的人就转不过来。你学佛法,常讲什么话,常讲什么名词,就代表你的脑袋执着,才会这样讲。你讲的那几句就代表你只会那些概念,然后抓着不放,懂的人不需要抓住那些概念。那些概念、那些名词是因为「我现在要用,所以我怎么用,所以我怎么转。」这个叫做〔莫着外法相〕。既然如此,为什么佛要讲那么多名词语言,甚至留下那么多文字呢?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你回归本心。所以六祖大师叫智常〔汝观自本心〕回到自心啦!
读佛经,你一开始读不懂不要挫折,那是因为你读一遍不懂,你只要重复地读,你一定会渐渐地懂它。而且一刚开始,最好好好地读一本,因为每一本有每一本的思想,有它的重点,有它的名相,另一本可能又有它的名相,一般人很容易乱掉,除非你通达了就无碍。融会贯通的人少,所以刚开始你觉得这一本读了能相应,就好好地读这一本,接着读百遍千遍,然后你渐渐会懂它。为什么?并不是因为你读它会懂它,而是因为你读它会回归你的心,所以说你懂它。就像你在诵《金刚经》,有的人诵一辈子,他还是不会修行,他只会以诵经当成修行。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办法降伏他的心,他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应无所住」,他没有办法「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行于布施。这样,怎么可以说在受持《金刚经》?只不过是在读诵《金刚经》。但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师父说读诵《金刚经》没有用。」我没有这么说。你读《金刚经》要回归你自己的心,才会懂它的文字。它的文字都是告诉你「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比如说,它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怎么不庄严佛土?不要说那么快。「庄严佛土」是现象,「即非庄严」才是真实的啦!举例说「你孝顺,即非孝顺,是名孝顺。」你要不要孝顺?你第一句话就没有做了,你要跟我谈第二第三句有意义吗?你一径地要说高深的道理,不是自取其辱吗?你要回归你的心才受用。我现在讲这一段是学佛的要领,如果你不能够这个样子,你学一辈子还是不得力,因为你没有进入你的心。你会问:「师父,怎么样叫进入我的心?」简单地讲,你的心可以渐渐不被一切人事时地物所影响,这叫渐渐进入你的心。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六祖把答案讲出来了。〔法无四乘〕,就是前面讲的真正来讲并不是这样。为什么佛经要这么讲,因为众生的心不一样,佛祖才这么讲。你们有没有觉得《六祖坛经》一说你就听懂?我们要知道他真正在讲的意思。
以下这一段六祖大师解释〔四乘〕是按照一般人的概念解释给他听的。有时候六祖大师的解释跟字典的不一样,但六祖没有讲错。字典都怎么跟你解释:小乘人,就是声闻,就是修四圣谛,就是自了汉,就是厌离心,佛在其他的佛经也是这样讲。但是六祖大师不是要解释这个名词给智常听,他现在是要教智常怎么修行,角度不一样。执著名相的人为什么会和想法不同的人争辩?因为他读的书是那个样子,你现在所讲的跟我所读的书不一样,他就跟你争辩。我知道他在讲什么,吸收融会贯通,接着讲给你听。你喜欢做事业的,我就转过来给你听:「什么叫小乘呢?给人家打工的叫小乘啦!什么叫中乘?自己开工作室啦!什么叫大乘?就是自己当老板啦!什么叫最上乘呢?就是总裁啦!」我这样解释,你也不能够说我不对,不过字典也没有那样写啊,这样你会了吗?【见闻转诵,是小乘;】比如说,你在读《金刚经》,《金刚经》本来就是大乘经典,如果你每天只会诵《金刚经》,你事实上也是〔小乘〕,你不要以为你在学大乘最上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你现在已经了解《金刚经》,你明白它在讲什么,你终于懂了,但是你不用高兴太早,因为你并没有去实践。【依法修行,是大乘;】你应该要〔依法修行〕,就是依教奉行,这样叫〔大乘〕。【万法尽通,】读了《金刚经》,懂了之后,所有的经典都通达,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一经通,每一本经都通,一窍通、窍窍通,所以「吾道一以贯之」。我所讲的道理用一个概念、用一个心法就可以贯穿,就叫做〔通〕。所以你们不要问《六祖坛经》上完,要上什么经?通就通了,你没有通,再讲也是不通。【万法俱备,】能够〔万法具备〕,也就是能够善用一切万法。【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这才是好,完全都没有认为:「啊,我成佛了!」「啊,我开悟了!」「啊,我都通达了!」因为有这样的概念还是你的障碍,只要有一点点概念就是你的障碍,眼睛里有一粒沙眼睛就会不舒服。自认自己怎么样,糟糕了,这就是你的障碍,你就是不通达的人,所以《心经》讲「无智亦无得」,所以《大般涅槃经》讲「一切法毕竟空寂」。【名最上乘。】这叫彻底圆满宇宙人生究竟的真实相。一个明白道理的人,他的外表是很平常,但他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清澈。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他修到让你看不出来。你如果一看就让人觉得你修得真好,你不要高兴。很平凡,内在不一样,这叫「「和其光,同其尘。」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现在六祖马上在转,不但解释四乘,还加以发挥,目的就是为智常开示。〔乘〕的意思就是叫你去〔行〕,我们常讲修行,你今天不但要修正你的概念、思想、语言、脾气、行为,你一定要落实于修行,你没有做都不要说。我们学佛的人常常犯一个毛病,他一直想要知道,所以他会掉入文字的陷阱,掉入知识的障碍,但是他并没有去修行。事实上,你们刚开始学佛,研究经典的时间跟修行时间要五比五。因为你刚开始不知道,没有一个轮廓,也没有一个蓝图。刚开始,假设你每天有两小时的时间,你要读经典一个小时,要用你的方法用功一个小时,当你读过了一本经之后,接着你读经的时间要少,你用功的时间要增加。为什么?比如钢琴,你弹一首《夜来香》,老师跟你说这是什么调,几拍,旋律、和弦、音符…,他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讲完。但问题是,你要把《夜来香》这首歌弹得很熟悉,假设老师跟你讲一个小时,估计你要弹十个小时甚至一百个小时,这不是很明显?去练习就是修行。用这样的比喻来讲,你扪心自问,你说要修行,你下的功夫根本不成比例。喜欢看书的人就是爱看书,不爱看书的人就不看书,不爱看书的人不对也不知道。你问:「奇怪,为什么《两只老虎》这样弹?」「不是呢,我是在弹《夜来香》呢!」你为什么听到《两只老虎》?到底是谁不对?他自己搞错方向了,弹错了也不知道。所以你们刚学佛法五比五,经过一段时间,你们修行的比例要从三比七最后到一比九,不断地这样练习,你们的修行才会成就。事实上,禅宗和净土宗都比较偏重于修行。除了天台宗,他们的解跟行比较并重,但是现在学天台的人大概都是偏重于教育,真正天台的止观,现在的人并没有下功夫。所以六祖说〔乘是行义〕,修行是自己的事,〔不在口争〕。有时候我们的理解跟别人不一样,不需要在那边辩,好好地用功。怎么用功?「汝观自本心」,所以你自己好好修行,不用再问我了。你不修,问我也没有用;如果你有修行,你一年只问我一个问题就够了。「师父,我这一年有很多问题。」你就是没有修才乱问。【一切时中,自性自如。】这是一个成就的人,他才有办法〔一切时中〕,就是二六时中,时时刻刻,〔自性自如〕,就是他的心都不会被任何境界所影响。【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讲完了,智〔常〕终于明白了。〔礼谢〕,为了报答六祖开示之恩,就留在六祖大师身边服〔侍〕他,一直到六祖大师圆寂。古时候的人这种心真是不一样,让我们觉得很感动。
更新于:2023-06-2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