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一、三德六味妙饮食
以上这段经文是讲饮食。人以食为天,不仅是人,一切有情生命都以食为头等大事。大家在公园里一定都有看到鸽子、松鼠等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在找食物。鸽子、松鼠等动物的主要工作就是吃饭。
二十多年前,祖国大陆农村里的农民,为了填饱肚子的三餐,一年365天都在田园里劳动,可是,还是填不饱肚子。当时的社会,人们开口闭嘴、见面分手都离不开一个食字。如今,中国仍将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作为一项重大国策。就是当今物质高度文明的美国,人们日常生活也离不开食。确切地讲,人们就是因为食才忙碌着,就是因为食而活着。如果人没有食了,人的这一期生命也必将结束了。
许多人看到一些学佛人穿着随随便便,饮食也马马虎虎,不讲饮食营养,没有饮食卫生观念,以为学佛人不讲饮食,排斥饮食。这实在是莫大的误会。佛教不但没有排斥饮食,而且非常重视饮食,更对饮食文化贡献良多。
法-轮未转,食轮先转
《大智度论》卷三中说:比丘以乞食资养色身,清净延命。比丘就是出家僧人。比丘,有乞士的含义。乞士就是,(1)上乞佛法以养慧命;(2)下乞饮食以养色身。从比丘一词中,可以见得出家僧人是离不开饮食的。换句话说,比丘就是饮食的异名词,比丘与饮食是密不可分的。
后世更有人大唱: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过去,佛教寺院举行大法会时必有说法,说法是转法-轮;又必行斋食,斋食称为食轮。现在,法会还未开始,厨房里已经开始准备斋饭了。这便是法-轮未转,食轮先转。
不但出家比丘要饮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也需要饮食。《金刚经》一开头就向我们如实展现了佛陀持钵乞食的情景: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亲自托钵上街挨家挨户乞食,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我们娑婆世界的佛、僧人、众生要饮食,其他佛国的众生也有饮食。《阿弥陀经》中就告诉我们: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远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土外的极乐世界,也有食时,食饭时间。极乐世界众生饭食经行,吃完饭后,就开始修行。
饮食问题相当重要,菩萨在行菩萨道时,还将解决众生的饮食问题当作菩萨道的具体行为来做,把解决众生饮食问题作为成佛的一种重要承诺。《药师经》里说到,药师琉璃光佛在行菩萨道时,发下了十二条大愿。其中,第十一条大愿这样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有吃有喝,吃饱肚子,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上妙饮食。《盂兰盆经》说:具饭百味五果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目连尊者为了救他的母亲解脱饿鬼苦难,就用百味五果、尽世甘美饭菜,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百味五果、尽世甘美,是用以形容世间上最好吃的饭菜、水果等食品。具饭百味五果,又是形容饭菜、水果等食品品种繁多,具足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人体需要各种不同营养,因此,一餐饭里就要具有各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食品。
吃上世间上尽世甘美的饮食,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品尝他方佛国的微妙饮食。《维摩诘经》里头就为我们作了示范。经中记载:舍利弗心想: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舍利弗心一动念,维摩诘居士便已知晓,于是化作菩萨到众香国香积佛处取回满钵香饭。其饭的香气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维摩诘居士以此香饭供养与会菩萨、声闻、比丘等众。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同上)
大家都有参加佛前上供。我们在上供、用斋时,也以最好的饮食供养诸佛菩萨,以及法界一切众生,还不忘虔诚念诵观想: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佛教饮食制造,早就注重色香味,三德六味。
三德是,(1)净洁,指清洁卫生健康的食品;(2)轻软,指食品吃起来柔软,而不粗糙涩滞,泛指好的食品;(3)如法,指饮食制造得宜。六味是,苦、酸、甘、辛、咸、淡。食品色香味俱全,吃起来味道适宜,可口可乐,又有益身体健康,这就是三德六味。
吃粥吃饭入道途径
吃饭,看似普通平常之事,可是,吃饭在佛门中看来又是非常崇高的事,吃好饭还是佛家修行之道。《云门广录》上,有僧人问云门禅师:请禅师指示入道的途径。云门禅师说:吃粥吃饭。吃粥吃饭,是进入佛道的途径。大家天天吃粥吃饭,有没有入道?《景德传灯录》第六卷中,源律师请教慧海禅师:如何用功?慧海禅师答:饿了吃饭,困了就睡。《五灯会元》第十九卷中记录,一日,守端禅师上堂说:佛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我也有四弘誓愿。我的四弘誓愿是饥来要吃饭,寒来就添衣,困时伸脚睡,热时爱风吹。 饥来吃饭是守端禅师的四弘誓愿之一。
我们这个肉体,是靠饮食来维持的,怎么可以不饮食呢?以前,我也受一些所谓的老修行的影响,也不爱饮食,不把饮食当作一件事,觉得饮食是浪费时间,真正要吃饭了,就随随便便吃点什么哄哄这个臭皮囊的身体算了。现在,大家明白了,原来吃饭是四弘誓愿之一。饥来无饭吃,身体无力气,神志也昏迷,哪还有佛的四弘誓愿?
我们这肉体,虽是四大假合无常的,但是,我们现在要借用它修行,所谓借假修真。然而,这肉体是要靠饮食来维持的。因此,我们要发愿吃粥吃饭,用了饮食才有健康的身体,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学法门、断烦恼、度众生、成佛道。饮食本来就是广大菩提行。
吃饭怎么是悟入佛道的途径?原来悟道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悟道的过程仍然没有离开生活。吃饭如何是用功办道?原来禅师吃饭时就在吃饭,没有千般计算、万种思索分别,目前明明了了,这就是用功办道。我们凡人就不同了,人吃饭时心还在工作那里,甚至人在吃饭,心在烦恼,心在打种种妄想。
禅师吃饭是用功办道,禅师吃饭是四弘誓愿之一。可见,吃饭,并不是浪费光阴;吃饭,也不能够敷衍了事;吃饭,乃修行办功之大事!
中国汉传佛教,提倡素食。汉传佛教的素食烹饪技艺,在世界饮食文化中影响深远,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这个这里就不多讲了。
以上这些,说明了我们佛教对饮食,不仅讲吃饱,而且讲吃好。吃好饮食是美好、极乐生活的一部分。极乐的生活,是我们佛教所追求的。
世间出世间饮食
经说:汝等比丘,受诸饮食。饮食,一般指我们吃的和喝的东西。依据《增一阿含经》说,食有长养、资益的意义。就是说,饮食有养育、资助、利益众生肉体的作用。食,如果是从一个有情众生的本身来讲,则有6种食。这就是(1)眼以睡眠、形色为食;(2)耳朵以声音为食;(3)鼻子以香气为食;(4)舌头以味为食;(5)身体以感触为食;(6)思想以法为食。
如果,从世间出世间上讲,则有9种食之分别:
(1)段食:以色、香、味、触等为体,分段而饮食的。
(2)触食,又称乐食。以精神的感触器官,接触外界之境,产生喜乐作用,而不觉饥饿。如棋迷下棋时,下到入迷,不吃饭亦不觉饥饿。
(3)思食,又称意念食。人们通过求生的顽强意志力可以维持生命。
(4)识食:识是精神的主体。识的活动,能缔造众生未来的高低层次的生命载体。因此,识称为食。
(5)念食:修行人忆念出世间善法,恒常不忘,能养育增长一切善根。
(6)法喜食:修行人闻法欢喜,能增长道业,养育法身慧命。
(7)禅悦食:修行人得禅定力,禅悦充满,能滋养修道品级。
(8)愿食:修行人发大誓愿,常修万行,普度众生,长养无上菩提道种。
(9)解脱食:修行人解脱种种惑业,不受生死逼迫,得大自在。
以上段、触、思、识四食,为世间食。又,段食仅限于欲界众生,其余的触、思、识三食则通于三界。再者,由于凡圣迷悟不同,因此,对上述四食也有区别。欲界凡夫以不净住食;色界、无色界众生以净不净住食;声闻、缘觉以清净住食。诸佛菩萨以示现住食。念、法喜、禅悦、愿、解脱五食为出世间食,它们能养育法身慧命。
二、接受饮食如服药
有条件的话,饮食吃饱、吃好,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没有条件也过分地追求好吃好喝,拼命讲究三德六味等等,这就要引起注意了。这也就是本经要提醒我们的。
有位赵先生家庭贫穷,但他很讲吃,天天要他太太煮好吃的饭菜给他吃。如果,他太太煮的菜不合他口味,他就打他太太,出手还相当凶狠。经常这样,他太太实在受不了,忍无可忍,最后服毒自尽。人们就向县衙报案,县太爷将赵先生捉拿归案,经过审判,就将赵先生打入死牢。赵先生因美食而家破人亡。
刘员外逝世了,留下万贯家财给他的儿子刘公子。刘公子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好吃懒做,吃尽山珍海味,结果坐吃山空,吃掉万贯家财,最后,饿死在街边。《地藏经》中有个故事说:光目女的母亲因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最终堕落地狱,遭受极大苦难。
受诸饮食以除饥渴
本经文告诉我们: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不管好吃的食品、不好吃的食品都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偏食,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贪吃,吃过多的食物,还能发生营养过甚、肥胖症、食物中毒等种种病患。
受诸饮食,受,是接受,接受饮食,当如服药当作吃药。药,虽然有各种各样,有便宜有昂贵,但是,能治好病的就是好药。因此,对药品不要以好坏昂贵便宜、甘苦长短等来做取舍。饮食也是药品,它也是用来治病的。它治的是什么病呢?它治的是我们的饥渴病。所以,于好于恶,勿生增减,对喜欢吃的饮食不想多吃,对不喜欢吃的食品也要吃,对精细的饮食不要多吃,对粗糙的饮食也不可不吃,不能偏食,平等受食,讲究营养均衡,这是科学的饮食方法。
对喜欢吃的饮食不想多吃,吃少一点,这好办,吃少一点更觉好吃。对不喜欢吃的饮食也要吃,不能少吃,还是要吃那么多,这可不好办了。一般来说,我们对不喜欢吃的饮食,本来就不喜欢吃,一口都吃不下去,勉强吃一点还可以,可是,现在也要你吃那么多,吃饱,这可怎么办?不要紧,照样吃下去,而且,吃得非常开心。这就是勿生增减。
1983年,我在苏州灵岩山寺读书,全寺上至方丈和尚,下到僧众,早餐吃干饭,统统配以又咸又硬、黑如木炭的咸萝卜头。萝卜头咸得不得了,吃一餐饭只要两三片萝卜头就足够了。游客看见眉毛紧皱,说:这是什么生活?如果,逢萝卜收成季节,我们就连续一个多月,吃饭只配萝卜。如果,逢包菜收成季节,我们就连续一个多月,吃饭只配包菜。这种伙食,我们吃了5年多。虽然,饮食生活艰苦,然而,我们却吃得开心,活得开心。
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大德饮食生活都是非常艰苦,将佛法理论应用在饮食生活日常之中。近代,弘一法师未出家时,可谓风流倜傥人物,可是出家后,却过着戒律严谨,安贫守道的生活。
一天,着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见他吃饭只有一道咸菜,不忍心地说: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弘一法师回答: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吃完饭,手里拿着一杯开水,夏先生看到难过地说:怎么吃这种清淡的开水?难道茶都没有得吃吗?弘一法师微笑说:开水是淡,可是淡有淡的味道。明白佛法,菜根有味,自然能吃出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凡人迷惑,吃四道菜叫苦连天,苦啊,我的命怎么这般苦!吃饭才四道菜,人家吃饭五道菜,我好命苦呀!吃四道菜,苦而不乐,就是吃上五道菜、六道菜仍然是苦而不乐。凡人心不知足,就是吃山珍海味,也是不知其味,而觉烦恼痛苦。佛法说,吃饭也能吃出佛法,悟入佛道。弘一法师的咸有咸味、淡有淡味的话语,就道出了佛法。
《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回答智首菩萨问题时说到: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着,绝世贪爱。随缘饮食,平等饮食,欢喜饮食,快乐自在。
经文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华通花。蜜蜂采花的行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蜜蜂采花,只采取花的味,而不损坏花的色彩和香气。也就是说,蜜蜂采花,只要蜜蜂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部份,它不去损害其他的部份,其他的那部份让给他人分享。这是蜜蜂采花的风格。我们中有些人就没有蜜蜂采花的高尚风格。小时候,我师父智参上人常常交代我们,参加宴会,见到再好吃的菜,也只能吃自己的那一份,别人的一份要留给别人。不可认为好吃就多吃,把别人的那一份也吃了。这同蜜蜂采花是一个道理。
正当饮食趣自除恼
比丘亦尔,比丘也是这样,接受饮食,只为消除饥渴,不执着饮食之相好坏,不执着饮食之味好坏;比丘也是这样,受人供养,接受大众供养的饮食,或好吃或不好吃,都只是接受自己的那一份,让其余的饮食让给他人。这样我有得吃你也有得吃,大家都有得吃,物得其所,物得其用,没有浪费。我有饮食自然无烦恼,你有饮食自然也无烦恼,所以说,趣自除恼。不分别不执着平等受食,自然开心无烦恼。你欢喜接受饮食,供养、制造饮食的人也自然欢喜,所以说,趣自除恼。趣,就是趣向。没有饮食,是人生大烦恼之事,三天不让你饮食,看你烦恼不烦恼?一定烦恼。历史上,许多战争就跟饮食有关。有了饮食,填饱肚子,除去饥渴,自然消除饥渴烦恼。
上面说饮食能除病,现在这里说饮食还能除烦恼。有位禅师深得如来趣自除恼的至理。侍者说:今天,我煮的饭太硬了。禅师说:今天,我正想吃硬饭。禅师欢喜接受,趣自除恼,侍者听了也趣自除恼。第二天,侍者说:今天,我炒的菜太咸了。禅师说:今天,我正想吃咸菜。侍者说:为什么?禅师答:吃完咸菜,我就喝开水。医学上说,多喝开水有益健康。禅师、侍者开怀大笑,双双趣自除恼。
不好吃的饮食,不必要担心有人会多要,这就不必提了。但是,对于好吃的饮食,可能有人会多求,因此,佛对此再加以强调,说:无得多求,坏其善心。接受好吃的饮食,施主供养多少就多少,千万不可多要。有人说,我一定要多求。多求就是贪,你贪心还将伤害到施主的布施善心。施主因供养你不开心,甚至退善心,那么接受供养的人不但形象受损,而且折善损德。
经云: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你一定要多求,那么你就是没有智慧的愚人。因为,智者通达礼义,懂得待人接物,明白自己的德行,明白自己的饭量,没有贪心。有智慧的人,能够测量一头牛能够运载多少物品,不令过分,不会让牛运载过多的物品,以竭其力,以致完全消耗牛的体力。一头牛运载超过牛所能承受的重量,这头牛就走不动了。
牛是比喻饮食的人。一个接受饮食的人也要知道自己所堪多少,就是清楚知道自己本人的饭量多少?清楚知道自己本人的德行多少?然后决定接受多少饮食,尽可能接受适量的饮食。佛制比丘用以接受饮食的钵,其大小就是根据本人的饭量大小而定,就是饭量大则钵大,饭量小则钵小。所以,比丘盛饭的钵,就叫应量器。
一个人吃太多饮食,长久以往,必将影响身体的健康。接受太多饮食,吃不了,倒掉,则浪费珍贵的饮食;另外还要想一想自己有多少福报?有多少德行?食存五观中有这一观: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想想自己的德行,完全没有资格接受饮食。没有道德,接受供养,将来是要堕落的。接受供养,不好好用功办道,不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来生必定披毛带角还。佛经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披毛带角就是投胎做牛马等畜生披着毛皮带着头角还债。了道,就是了脱生死之道。你了脱生死道了,你成佛做祖了,你才真正报答了施主之恩。
《僧祗律》中说:多食有五苦:一、大便数;二、小便数;三、多睡;四、身重不堪修养;五、多患不消化也。一个人每天吃太多的食物,或者太讲究美食,则增长贪心,妨碍修行,影响身体健康,闹出人命。
贪吃的人,明白了以上经文后,还可以做一种叫食厌想的观想,它对治疗贪吃病也很有效。许多同修通过食厌想而不再贪吃。什么是食厌想呢?《法苑珠林》说,食厌想:观想世间饮食由种种不净的因缘而产生,如肉从精血水道生,精血水道是为脓虫住处。又如苏乳酪从血变所成,血水与烂脓无异。以此观想,能远离对食物之贪爱,而达到厌食的效果。还有《地藏经》中说到:地藏菩萨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这是说,对饮食没有限度的人,将来要得饥渴、咽喉疾病的报应。
饮食的目的,在于消除饥渴,养身健体,如法饮食更能延年益寿。因此,讲究实益,没有必要铺张浪费。反而,有时吃些粗粮淡菜,对身体健康有益。吃清茶淡饭,并不是难以见人的事。《荀子天论》里说: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君子吃豆类,喝清水,过清苦生活,并不是愚昧。大梅禅师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的诗句,也道出了僧人清苦生活的本色。然而,如今有些人经济条件很好,就是不买好的食物,上街专门找便宜的菜摊,购买最便宜的蔬菜,买自己不喜欢的蔬菜,还要讨价还价,钱财抓得紧紧的,煮饭吃饭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不讲卫生,还说自己是惜福,能吃苦,不贪饮食,是讲修行,其实,这已是贪了。
饮食,除饥渴,养身体,消烦恼。可是,贪求迷恋饮食,则竭其力,适得其反,是谓愚人。现在,我们根据我们的条件正当享有、正当追求美食,是完全符合佛法精神。我们拥有饮食就很知足,就有惭愧心,更何况是接受好的饮食?!如今,我们虽然是自力更生,自给自养,可以较自由地选择饮食,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有以上经文所说的精神。
三、饮食行持及其他
说到这里,我们顺便再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丛林生活中僧人用餐仪规,以及僧人饮食方面情况。
吃饭的行持
中国汉传佛教僧人住在寺院内,饮食由寺院统一制作,僧人从事农田耕种等劳动,自己生产粮食蔬菜,也接受施主供养。
用斋板响,大家从各个殿堂鱼贯出来到吃饭的斋堂,依序端身正坐,坐势如钟。行堂师为大家上饭菜之后,大家先念供养词,唱佛菩萨名号,供养佛法僧、法界诸众生。念诵结束,拿起筷子,端菜碗过来放好,然后端饭碗过来,才开始吃饭。端饭碗时,左手持碗,大姆指压在碗边上,其余四指托碗底,叫做龙含珠。左手比喻龙头,碗比喻珠。右手拿筷子,叫做龙爪点珠。古人说,这是吉祥尊贵相。
开始吃饭时,要作三念,就是在第一口饭时,心中默念:愿断一切恶;在第二口饭时,心中默念:愿修一切善;在第三口饭时,心中默念:愿度一切众生断恶修善,普共成佛。吃第四口饭时才可以吃菜。
吃饭之中,还必须始终作五种观想,这就是食存五观。一、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观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观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观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观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吃完饭,摆好碗筷,还要唱谢词,感谢天地日月万物、国家人民众生,并祝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己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吃饭之中,没有碗筷相碰、嚼食等声,非常安静,上百位僧人在斋堂吃饭,斋堂外游客走过都不知道斋堂内有人在用斋。据说,朱德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参观,刚好从斋堂外经过,有人告诉他里面有上百位僧人正在吃饭。朱德不信,往门缝一看,大吃一惊,连忙称赞说:怎么上百人吃饭一点声音都没有?佛门纪律比军队纪律还好!
平时,我们各位吃饭前,也应该恭敬默念:供养十方三宝一切众生。然后开始用餐。用餐后以感恩的心默会:感谢天地万物、一切众生!祝愿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皆成佛道!我们不仅自己有色良好的习惯,也要教导我们的儿子们有这个良好的习惯。但是,不勉强。
饮食卫生有功德
有人说:佛门饭菜,味道不错,就是卫生不够。他们的根据是,有些寺院厨房邋邋遢遢,蔬菜随便放着;怕浪费水有罪,碗、碟、蔬菜也不怎么洗,等等。其实,佛教是最重视饮食卫生。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第三十六卷中,佛说:若诸苾刍曾所触钵,未好净洗。若小钵,若匙,若铜盏,若安盐器,而用饮用食者,皆得波逸底迦罪。梵语波逸底迦又译波逸提,意译应忏悔、令堕等。是说,所犯的罪比较轻,如果及时忏悔,罪业可以消除;如果犯罪的人不及时忏悔,这些罪能够令犯罪的人堕落恶道。又说:若手触钵袋,若拭巾、锡杖,若户钥及锁,如是等物。若触捉已,不净洗手,捉余饮食,乃至果等,吞咽之时,皆得波逸底迦罪。
我们都知道吃不卫生的饮食,能感染种种疾病。佛更告诉我们吃不卫生的食物,或让不净之物接触食物,或给人不卫生食物,都犯波逸底迦罪,都可能招来恶报。《佛说护净经》是宣扬饮食卫生的经典。经中佛告诉阿难,有比丘食不净食,堕此臭秽粪屎池中,常食不净。五百万世中受此苦恼。经中又记载说,有一比丘以不净的手接触僧众饮食,以不卫生的饮食供养僧众,后堕饿鬼中受苦。又说:诸有设食之处,一切如法作斋,不得怀挟余残食。什么是残食?于先尝啜此食,都作残食。该经又说:如法作斋食,可得福德。诸天欢喜,百神庆悦,天神拥护。
佛还教导佛子不要吃葱蒜薤菲兴渠等五辛。五辛之所以禁吃,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吃五辛后,讲话有五辛味,大小便乃至整个身体都有五辛味,不符合卫生要求。
佛教的饮食,不但讲究卫生饮食,而且讲健康饮食。回教徒严禁吃性情不好的动场肉,说是为了卫性。佛教饮食不仅讲卫性饮食,而且,讲卫心饮食。佛教提倡素食,不杀生,禁吃一切动场肉,就是基于保护慈悲心,增长慈悲心。
布施饮食的利益
说到这里,顺便简略说说布施饮食的功德利益。依据《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上讲: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令人得道。那五种福德呢?经中说: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辩。
(1)施命:人没有饮食,面色憔悴,不久将会饿死。智者布施他饮食,于是救了他的命。因此,布施饮食,则为施命。其施命者,世世长寿,生天世间,寿命延长而不夭伤,自然福报财富无量,是为施命。(同上)
(2)施色:人没有饮食,面色憔悴,智者布施他饮食,于是,他面色恢复。因此,布施饮食,则为施色。其施色者,世世端正,生天世间,容光焕发,人见欢喜,稽首作礼,是为施色。(同上)
(3)施力:人没有饮食,面色憔悴,身体虚弱无力,智者布施他饮食,于是,他恢复体力。因此,布施饮食,则为施力。其施力者,世世多力,生天人间,力无等双是为施力。(同上)
(4)施安:人没有饮食,心神忧愁,坐立不安。智者布施他饮食,于是,让他心神安定。因此,布施饮食,则为施安。其施安者,世世安稳,生天人间,不遇众殃。其所到处,常遇贤良是为施安。(同上)
(5)施辩:人没有饮食,身羸意弱,口不能言。智者布施他饮食,于是,他恢复气力说话。因此,布施饮食,则为施辩。其施辩者,世世聪明,口说流利,无所踬碍闻者欢喜,靡不稽首,听采法言。(同上)
《食施获五福报经》中还讲到,如果,有人布施一切饮食物品,在所生处,见现在佛,受佛得度而成佛道。
《盂兰盆经》说:若有人于人月十五日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等,施佛及僧,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佛在《地藏经》利益存亡品中说到: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供养僧宝,是众生最胜福田,能获如是种种功德利益。这在许多经论中都有谈到。
布施饮食,是布施内容中的一项。布施的对象有僧人,有俗人等等,但是,从急需救济方面来讲,布施急需要布施的人,功德利益最不思议。人家有饮食,你还布施他饮食,这功德当然是小。他没有饭吃,要饿死了,你布施他饭,这功德当然就大。不要说是人,就是布施急需帮助的畜生,与布施诸佛,其福德一样。《优婆塞戒经》中说:若能至心生大怜愍施于畜生,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福正等,无有差别。布施畜生,与布施诸佛,福德都相同,那么,你布施你先生(你太太),布施你的家庭成员,布施大众,与布施诸佛,福德当然也是同等了。之所以福德同等,其关键还在于至心布施。至心就是至诚心。你敷衍了事地、甚至心不情愿地做些饭菜给你家人吃,与用至诚心做些饭菜给你家人吃,其所获得的福德的大小区别就在这里。
世间上有些人,只顾自家,不帮助他人,这自然不对。然而,有些人却是远方的人有灾难,他伸出援手,给予布施,这当然有功德。但是,他却对父母、妻子、兄弟斤斤计较,不愿布施。布施父母、妻子一些生活物品,经常挂在嘴里叨叨不休。昨天我洗碗,今天该轮到你洗碗罗!夫妻两人轮流煮饭洗碗。多洗一次碗,多布施一点体力都要计较,这种布施,就名为不义施。《优婆塞戒经》: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
对于布施者本人来说,如果是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而行布施,那么,只能获得人天福果,这称下士的布施。如果,是为了求解脱而行布施,这称中士的布施。声闻人为了解脱,能不为财物所累,并将财物看成是罪恶之物,所以不太重视利他。如果,是无条件、纯粹为利他而行布施,并且能一切施,这名大士施,也就是菩萨的布施。
布施是破除我及我所执,不执着我和我所有,不为名闻利养,不求回报,这是真正的布施。你省吃省用,布施你儿女衣食住行,你也不能有我我所,不能想要他们回报,这样才是布施。如果,你要他回报,这就是有相,有相则违背纯粹的利生目的。再者,你希望他回报,到时他没能回报你,你就烦恼了。你还想他回报你,那说明你还想在六道轮回之中,不想出离生死苦海。
《心地观经》中说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这是三轮体空布施。三轮是三处的意思。能施,是指能布施的人。所施,是指接受布施的人。施物,是指布施的东西。具足这能施、所施、施物三轮,才能成为布施。如果,布施的人执着这三样,虽然,也有功德,但是由于这功德有我法之相,而成有漏功德,再大也只能获得人天福报,不能出离三界而趣入佛道。《永嘉证道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三轮布施,就是住相布施。天人福报享尽,如箭射向虚空终归堕落。
有我法相布施,名为世间布施波罗密多。其实,严格讲,这不成布施波罗密多,只是方便假名布施波罗密多。如果,布施时,能对于施者、受者、施物三轮不着相,法性空寂,这才是出世间的布施波罗密多。经中说,大地菩萨与无分别智相应,才有这真实的出世布施波罗密多。发心住以上菩萨,能与法空慧相应,但所行的波罗密多还只是近波罗密多,或称似波罗密多。
布施完全实行起来,确实不容易,可是在大乘菩提道中,布施是菩萨必修的第一课目。菩萨勤修布施,对于需要提供布施的众生,菩萨生难遭想,啊!我终于有机会了!因为,菩萨通过布施,才能成就佛果。如果,没有求乞者,菩萨的檀波罗密则不满足,无上菩提则不可得。所以,《法华经方便品》中说到: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在《法华经》中描述菩萨行布施时,心无吝惜,乃至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脑髓、身肉手足生命等一切都可以布施。
菩萨是必须行一切布施,难施能施,这是没有商量余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修习菩萨行的人,也有不应该布施的时候。(1)由于认识、条件等所限,无法布施时,可以不施。(2)于对方根本无需要,而故意来捣乱者,可以不施。(3)有助长杀盗淫等恶业的,可以不施。因为,布施本是出于利他,和对自己道业有益的行为。现在,违背了这个原则,就失去了布施的意义。
布施是好,然而,我现在财物也没有,知识也没有,拿什么去布施呢?尽管什么物品都没有,乃至体力全无,口不能言,脸不能笑,只要你还有一颗跳动的心,你同样可以布施。《因果经》说: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随喜心布施,与布施财物、知识、体力等等所得的功德无异。
人们由于悭贪、占有,造成人间许多苦难。布施,消除悭贪,舍己为他,帮助他人去除痛苦烦恼。
究竞圆满的布施,在凡夫来说确实有困难,但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布施的经历。你微笑,让人开心。你美言,令人快乐。人们乐以布施,生活才充满温馨,世界才越来越美好。
更新于:2023-04-09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