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2022-09-09 宽运法师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们之所以要纪念母亲,就是因为母亲实在太伟大了。如《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到母亲生儿育女的「十大恩德」:「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

又如《心地观经》中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及一劫中,说不能尽。」复说:「世间悲母,念子无比。因于未形,始身受胎。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悲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刀,竞来屠割,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愈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这两段经文所描述的都是真真确确的事实;所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亲产前十月怀胎的痛苦;产时,与死神挣扎的恐怖,产后推干就湿,抚养提携的辛劳,个中滋味,除了母亲们,谁能想象得到?可以说,母亲给予子女的恩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们除了负起生育与教育的责任外,还在起居饮食的照料上,体贴入微,爱护备至,不独「推衣衣之,推食食之」,而且往往为了子女的健康和幸福,学业与前途,宁可委屈自己,甚至牺牲性命,亦在所不惜。显然地,在父母养育子女的历程中,有很多地方,是身为子女者永远无法报答的。世间上,除了佛菩萨外,试问还有什么可与母爱的伟大相比?一个失去母爱的人,即使获得全世界所有最珍贵的东西,也无法弥补他内心的空虚与缺憾。

故佛在《心地观经》中说:「于诸世间,何者为最富?何者为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日中,慈母死时名日没;悲母在时名月明,悲母死时名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

而儒家《孝经》第一章中,孔子亦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又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第七章)可见孝道之于人生是何其的重要。因此我国自古即提倡「百行以孝为先」。今天我们细读上述这些经文,正好给我们反省的机会,回想父母的恩德,以作警惕,时时感念。

以世间法而言,如何才能尽孝?「孝」这个字,说来容易,真的要实践却不易。儒家有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第四》)父母在世时,不轻易离开父母身边,顺从听话、按时奉养;父母离世时,诚心诵经回向;父母不在世时,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并心存善念,回馈社会,种福田,结善缘。能够做到这样,便是尽孝了。

但佛法除了照顾、奉养父母的身体、饮食起居之外,更要劝导、帮助他们信佛、学佛,同趣佛道,同得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定能给许多为人子女者一些启发:

明朝时候,有个杨黼,因为他听别人说四川的无际大师是活菩萨转世,所以就想要去参访他,向他学习佛法。

有一天,当他走到半路上的时候,碰见了一个老师父,那位师父看起来慈眉善目,很慈祥的样子,他对杨黼说:「无际大师就是我的师父,他知道今天你要来拜访他,所以叫我来迎接你,并且叫我告诉你说,见他还不如去见活佛。」杨黼说:「可是活佛在什么地方呢?」老师父说:「你只要朝着东方回去,一路直走,到时候,只要看见一个敝开衣领,倒穿着鞋子的人,那人就是活佛了。」杨黼听了老师父的话,很高兴的就赶回去了。

由于他急着想活佛,日夜不停的赶路,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候了。他的母亲听到了儿子回来的声音,心里非常欢喜,等不及把衣服穿好,就急急忙忙的到拖着鞋子走出来开门。这时,杨黼看见母亲的模样就和那位老师父所描述的活佛一模一样,心里恍然大悟,明白到孝顺家中的爹娘,比前去见活佛更为重要。从此以后,便竭力孝顺母亲,并且批注了一部《孝经》,提醒世人要孝顺父母。后来他活到八十岁,诵念经偈而逝世。

古语有云:「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亲近的父母亲都不晓得孝顺,那么还学什么佛、修什么行?今天我们读过《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及《心地观经》以后,实应感到既惭愧又喜悦。惭愧的是至今不曾真正尽孝过,喜的是从今开始,我们日后应时时以此经文来告诫自己、提醒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真正实践孝道。如此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在此祝愿天下母亲,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儿女孝顺,幸福快乐!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崇慈法师答:究竟什么是迷信呢? 崇慈法师答:究竟什么是迷信呢?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沉香的价值与形成,究竟是怎样的? 沉香的价值与形成,究竟是怎样的?

真圆法师答:如何得到灌顶 真圆法师答:如何得到灌顶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开悟与解脱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开悟与解脱

慈法法师:安居第十七日:你真正了解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吗? 慈法法师:安居第十七日:你真正了解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吗?

迷茫,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迷茫,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惟传法师:岁数大的人学习解脱道有没有困难? 惟传法师:岁数大的人学习解脱道有没有困难?

驱动魔法的咒语,除了西方古老语言的神秘,中文咒语才是真的美 驱动魔法的咒语,除了西方古老语言的神秘,中文咒语才是真的美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的宁静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的宁静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明白苦的真正根源

宗舜法师:请法器会得到佛的护佑吗? 宗舜法师:请法器会得到佛的护佑吗?

静波法师:心灵里没有垃圾就会解脱自在 静波法师:心灵里没有垃圾就会解脱自在

道证法师:真正的思念──念兹在兹时刻不离 道证法师:真正的思念──念兹在兹时刻不离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怎样度一切苦厄究竟解脱?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怎样度一切苦厄究竟解脱?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我是个好人,为什么得到的却比坏人少? 我是个好人,为什么得到的却比坏人少?

净因法师:禅修的真正动机是什么?离苦得乐 净因法师:禅修的真正动机是什么?离苦得乐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获得快乐真正的原因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获得快乐真正的原因

宣化上人:虚空藏菩萨,在定光佛那个时候,就得到无边身 宣化上人:虚空藏菩萨,在定光佛那个时候,就得到无边身

沉香熏香究竟是能提神,还是能安神 沉香熏香究竟是能提神,还是能安神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大安法师:念佛究竟要得到什么 大安法师:念佛究竟要得到什么

宣化上人: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很多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宣化上人: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很多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谛闲法师: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谛闲法师: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善导大师: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善导大师: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想成就,得有清净的环境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想成就,得有清净的环境

这个不花力气、不花钱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 这个不花力气、不花钱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

何为真正的大富大贵? 何为真正的大富大贵?

海云继梦:讲的都是假的,能到达的才是真的! 海云继梦:讲的都是假的,能到达的才是真的!

宣化上人:这样诵持《大悲咒》,想求什么都得到灵验 宣化上人:这样诵持《大悲咒》,想求什么都得到灵验

这才是深信《妙法莲华经》的一种信解之相(宣化上人) 这才是深信《妙法莲华经》的一种信解之相(宣化上人)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8 佛陀的思想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8 佛陀的思想

体方法师:缘起非断灭 解脱非自了 体方法师:缘起非断灭 解脱非自了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3 四谛总说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3 四谛总说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18 三法印的统一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18 三法印的统一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26 十二因缘 第二项 行(业) 三 业的类别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26 十二因缘 第二项 行(业) 三 业的类别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7 十二因缘 第九项  取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7 十二因缘 第九项 取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1 三解脱门 二 无相(无想)解脱门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1 三解脱门 二 无相(无想)解脱门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8 十二因缘 第十项 有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8 十二因缘 第十项 有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14 慧学概说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14 慧学概说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8 四、正业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8 四、正业

净宗法师:怎样得到往生功德 净宗法师:怎样得到往生功德

念经到真正法喜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念经到真正法喜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惟贤法师答:国学究竟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是否有糟粕,精华又是什么? 惟贤法师答:国学究竟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是否有糟粕,精华又是什么?

金刚菩提啥样的纹路才是顶级的? 金刚菩提啥样的纹路才是顶级的?

大安法师: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都不究竟 大安法师: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都不究竟

大安法师: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大安法师: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达真堪布:这样才可以真正脱胎换骨 达真堪布:这样才可以真正脱胎换骨

净慧法师:无为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智慧 净慧法师:无为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智慧

大宝法王:内在的喜悦是究竟大乐的因 大宝法王:内在的喜悦是究竟大乐的因

道证法师:念佛才是全靠佛力当生即得横超三界 道证法师:念佛才是全靠佛力当生即得横超三界

海涛法师: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海涛法师: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慧律法师:误将方便当究竟? 慧律法师:误将方便当究竟?

慧律法师:解脱后的心境 慧律法师:解脱后的心境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开始念诵地藏经后得到的现实福报 开始念诵地藏经后得到的现实福报

品香的过程才是修养 品香的过程才是修养

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静

真正的老师 真正的老师

品香是结果,品香的过程才是修养 品香是结果,品香的过程才是修养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观音是菩萨之首,两人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观音是菩萨之首,两人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梦参老法师:读诵佛经如何才能“更快而且得到更大效果”的7大方法! 梦参老法师:读诵佛经如何才能“更快而且得到更大效果”的7大方法!

业报和因果:斩断尘缘得解脱 业报和因果:斩断尘缘得解脱

黄柏霖:得到未必是好事,失去未必是坏事 黄柏霖:得到未必是好事,失去未必是坏事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宣化上人:这是真正能使寿命延长的一个法门 宣化上人:这是真正能使寿命延长的一个法门

陈坚: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陈坚: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净土法门法语:拼命赚钱,能赚得到吗? 净土法门法语:拼命赚钱,能赚得到吗?

佛说“人生是苦”的真正含义 佛说“人生是苦”的真正含义

因果不可避免,解脱的圣者;亦如是 因果不可避免,解脱的圣者;亦如是

净土法门法语:灌顶的真正意义 净土法门法语:灌顶的真正意义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无尽功德~华严经节选心念礼敬若称名、一切应时皆解脱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无尽功德~华严经节选心念礼敬若称名、一切应时皆解脱

皈依能够得到多大的功德(胜过二万年供养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千 皈依能够得到多大的功德(胜过二万年供养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千

周齐:主体意识与主体解脱的悖论超越之道——禅宗六祖的思想启示 周齐:主体意识与主体解脱的悖论超越之道——禅宗六祖的思想启示

佛陀故事:究竟什么是幸福? 佛陀故事:究竟什么是幸福?

净土法门法语: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如来,你才能遇得到这个法门 净土法门法语: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如来,你才能遇得到这个法门

这条幸福解脱之道你知道吗? 这条幸福解脱之道你知道吗?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肯放下的人,几个月就见到效果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肯放下的人,几个月就见到效果

五毒减少,才是修行中成功的征兆 五毒减少,才是修行中成功的征兆

慈诚罗珠堪布:警惕你身边的恶友!他们会让你失去解脱的希望 慈诚罗珠堪布:警惕你身边的恶友!他们会让你失去解脱的希望

阿姜李达摩达罗:解脱的技能 觉醒之翼 阿姜李达摩达罗:解脱的技能 觉醒之翼

究竟到底是谁在操纵命运? 究竟到底是谁在操纵命运?

圣法长老:四念住 唯一解脱之道 四念处禅--《大念处经》 圣法长老:四念住 唯一解脱之道 四念处禅--《大念处经》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八捡起垃圾,得到福报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八捡起垃圾,得到福报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这个障碍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这个障碍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求得到一心不乱吗?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求得到一心不乱吗?

圣空法师:同样做功德有人得到多,有人得到少 圣空法师:同样做功德有人得到多,有人得到少

这才是修行人最好的供养! 这才是修行人最好的供养!

宣化上人:这些习气都能改变,这才是无心道人 宣化上人:这些习气都能改变,这才是无心道人

净土法门法语:佛的真正真实弟子,就修这个 净土法门法语:佛的真正真实弟子,就修这个

宣化上人:常常念这个咒,病苦都没有了,都得到安乐了 宣化上人:常常念这个咒,病苦都没有了,都得到安乐了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