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牧童的故事——尊贵人生

2022-05-03 往生日志

淤泥生:古时候倭国日本的仁和寺,有一位很有威仪的观峰法师。他身边有小童子叫“泷丸”,只有十七岁,平时帮人放牛牧马,或挑粪刷马桶,以此为生度日。泷丸上身穿着粗布衣服,贫贱到连条裤子也没有。于是夏天穿一件长过膝盖的衣衫,可以遮羞,冬天又再套上一件衣衫,可以防寒。

有天,泷丸向主人家请辞,说自己要去很重要的地方。听到这件事的人,悉皆笑话他,小牧童还要辞工请假,连吃饭的碗也没有,能去什么地方呢?

辞别之后,泷丸到仁和寺外,溪谷的小河旁,沐浴净身。又捡了许多的茅草,搭了个小茅棚。泷丸端坐茅棚中,高声唱念阿弥陀佛名号,声声响彻山谷,惊动仁和寺的僧人。

当僧人前去查看茅棚时,泷丸面向西方,正好低头一垂,端坐往生。他的双手依旧合十未动。此时大家才想起来,平日见牧童嘴巴无声地蠕动,原来多年之前,泷丸一直在求生净土。

牧童泷丸为何往生呢?娑婆是苦,极乐是乐。他就接受了,作出了选择,毫无任何犹豫。

不净,苦空无常无我。轮回无休息,可谓忧苦万端,世尊把人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了。

若我们一直沉迷在五欲六尘中,以屎尿之身为净,以雨后霓虹为真,认为现在拥有一切,可以一直如此,一直不变。没有死亦没有老。天下有不散的宴席,人间有不终的歌曲,那即大颠倒了,困在俗人的邪见里,这辈子空过了。

感觉娑婆世间很苦,可嘴上能说出来,找个人倾述发泄,那不是真正的苦。用生命体会到的苦,只想无声地哭泣,言语不能表达。浊苦是逼迫性,不受也得受。人!为了接受恶业的压迫,生出一种颠倒妄想,认为有个快乐,值得去改变追求。

如,挑担子走山路般,左肩膀压到痛,换到右肩膀去挑,此时感觉左肩膀很舒服。当右肩膀痛时,过一会又换回来。最可怜的是什么呢?我们挑着重担,却不知目的在何处?盲目地走。

轮回有量寿的生命,我们人生的苦难,如盲目之人行走海边般,一波一波又一波,浪花大大小小打来,悲苦无休无止。故,世尊言,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

解决掉一个烦心事,又生出另一个烦心事。为了外在事情活下去,最后呢?最后呢?最后呢?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即,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最根本的生命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娑婆世界所谓的美好,没有得到之前是痛苦,得到之后呢?依旧是痛苦,因为生命本质没有改变。即,有无同忧。

我们所拥有的,皆是无常之物,未必等到身体临终才散离。财富会随盗贼与逆子而去,爱人眷属缘尽自会别离,心情随妄想与业力而变,身体岂能不病不苦呢?连当下生命存亡,只在呼吸之间,皆不能主宰,去保全自己。故,有量寿的生命得不到满足,反而陷入更大的贪执,变成更大的痛苦。

我们讲离苦得乐,什么是乐呢?什么是苦呢?世俗人的标准,有财富眷属是乐,无财富眷属是苦。有身体健康是乐,无身体健康是苦。心情很好是乐,心情不好是苦。有人爱是乐,无人爱是苦。同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乐,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是苦。

一个人这样想,百千万人这样想,世世代代这样想。我们所见所闻的一切信息,皆是从颠倒观念而生,共业迷惑性可谓巨大如海。最后大家在恩怨情仇中,手牵手相拥入火坑。故,惑道者众,悟道者少。

简单说,吃是为了身体能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活着是为了往生,抵达净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去解决生命的问题,作天人礼敬的尊贵之人。故,应以苦戒为师,速生净土,莫留恋人间虚幻之乐,做分外营求之事。

更新于:2022-05-03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