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呈心偈与惠能得法偈(五)

2022-05-03 大愿法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六个方面,神秀法师的偈子是相对的境界。你看,有染和净的对待,有染污和清净,正是因为有染污,所以我们才需要时时勤拂拭。有生死与涅槃的对待,有一个生死可断,有一个涅槃可证,所以还是不究竟的,有烦恼与菩提的对立。


  而六祖惠能大师的偈子,“本来无一物”,通过直观的方法达到一种超过语言文字,一种绝对待的、绝对的、泯绝时空的一种最澄明的状态,一种本觉状态,一种本性、自性常清净的状态。所以黄檗希运禅师在他的开示《传心法要》里面就说过:“为有贪瞋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正是因为有贪瞋痴,所以才要用戒定慧来对治。祖师说:佛说种种法,为了种种心;我无种种心,何用种种法?


  宗门下就讲到要“离四句绝百非”。我前天晚上提了一下,四句就是增益谤、减损谤、相违谤和戏论谤。我们参禅,谁能够回答我前天晚上这个问题?


  “这是什么?”(法师手举杯问大家)。


  你说是杯子,那要打德山棒三十棒。为什么?这是增益谤。我们说“它是杯子”,在这个事物的本体上面,我们加了一个名词叫它作“杯子”,安了一个名字,这是增益谤。杯子本来没有名字,是我们人加个名字上去的,而且称呼也不同,中文、英文、日文,种种的文字说这个东西,名字都不同,说法都不同。这是增益谤。



  第二次的时候,禅师又再问:“这是什么?”


  这个学生学乖了;“不是杯子。”


  不是杯子又要打三十棒了,这是减损谤。虽然说这个“杯子”我们是假名安立的,但是你说“它不是杯子”,你就把约定俗成的这个法就破灭了,就坏掉大家约定俗成的这个法了,就减少了,叫减损谤。这个减损谤肯定要再打三十棒。


  第三次的时候,禅师再问:“这是什么?”


  “也是杯子,也不是杯子。”


  只能这么回答了。这还是要打三十棒,这个相违背,前后自相矛盾。你说“又是杯子,又不是杯子”,自相矛盾了,那么怎么办呢?


  第四次再问的时候,这个学生想,肯定不能够再错了:“非是杯子,非不是杯子。”


  那就是开玩笑,戏论。意思就是说不定,“非是杯子,非不是杯子”,那就是不定了,戏论谤。



  其实这说明了我们的一个困境,什么困境?我们其实用语言来表达,只能够有这四个方面:要么就是肯定,说是,“是杯子”;要么就是否定,说“不是杯子”,这是否定;第三种就是不定;“非是杯子,非不是杯子”,第四种就是自相矛盾了。你要能够表达它,只能够这么表达,你要是用意识来思维、用语言来表达,只有这四个方面。你想不出其他回答的方法了。


  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呢?所以禅宗,为什么说释迦牟尼佛他传禅法的时候,他不说话呢?他拿一朵花来启发大家,这有个原因的,这个本体你不能够用语言表达。你一表达就是相对的,你有一个困境在里面,你表达不了,所以说我们的逻辑,我们的思维有一个局限性。是不是说真的没有其他方法呢?当然有了。就是我们的悟性认识,我们当下的即心是佛。


  怎么回答?(在现场法师问:“谁能够答我?能够不打棒子,谁能够答我‘这是什么?’不能回答?你们来问我好了,我来回答你。大家能不能够明白?”)


  学员答:“是喝水的工具。”你说是喝水的器具,还是落在文字相上,还是在说“是”,还是叫做增益谤。而且你增益的还多一些了,人家只有两个字搞定:“杯子”,你说“喝水的工具”,那增益得更多了,要打六十棒(众笑)。


  其实我已经回答了。有没有明白?


  学员答:“是杯子。”


  是杯子你还是增益谤。


  学员答:“非杯子。”


  非杯子你就是减损谤了。



  如果从《金刚经》那个角度来说,还是可以相应地表说。但是你已经是落在一个名言相里面来了,你是套用《金刚经》的话。这里面有一个文字相,有一个心缘相。


  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修禅宗的时候,这其实只是一个方式来启发大家。希望大家透过这个方式能够得到启发,如果是对于禅宗有兴趣,应该好好地参,我们禅宗里面说“参、参话头、参念佛是谁。”我们这个也可以参,不能够说破。


  有一些可能会有一点体悟。但是你要体悟,要当下就体悟。不是说你想很久,还想我这是什么意思,那你就错了,那你就离得很远很远了。其实也就是说这个“参”要离开语言文字相,不能够跟你们说。因为说破的话,就堵塞悟门,祖师说:“堵塞悟门。”


  船子德诚禅师度化夹山禅师时候,说:“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


  如果是给你讲了,你可能是理解。但是理解了以后,把你悟入的这个门路就挡住了。所以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参禅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门,没有什么方法,但是“无门为法门”。


  有一位香严智闲禅师,他早年的时候是依止百丈怀海禅师参禅的。而且他很聪明,因为他很聪明就产生了所知障,他一直都没有开悟。后来到百丈怀海禅师涅槃以后,他就跑去大沩山依止他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灵佑禅师就问他说:“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



  就是说,问你一句能够答十句,你这个机辩是很好,聪明是很聪明,但是其实是所知障。“只是汝聪明伶俐,意解识想,生死根本。”这个所知障是我们生死的根本。


  灵佑禅师就问他一个问题:“父母未生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汝试道一句看。”你回答一下,父母未生你以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禅师哑口无言,他学了很多教,但是他回答不出来。他回到自己寮房把以前所学的经教通通翻了出来,翻了三天三夜,想一句回答的答案,还是答不出来。“父母未生前,我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答不出来。


  他就想,原来画饼不能充饥,算啦,我不搞啦。我做一个粥饭僧。心灰意冷了。


  然而他还是要问他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师兄,你给我开示,给我解释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是什么?”


  灵佑禅师说:“我不能跟你说,我说了以后你要骂我。”为什么?因为把你这个开悟的门就堵住,你要自己去参。


  他没办法了,就离开沩山禅师,跑到南阳慧忠国师的墓地去了,在那里静坐,住茅棚,天天劳动。一边也就参那个话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


  天天参。禅宗讲农禅并重,突然有一天,在挖地的时候,地间有一瓦片,他拿起来,随手就扔出去。在边上有一丛竹子,一扔就扔在竹上,清脆的一声响。当下他就豁然大悟了。大悟之后,他就非常开心。马上就点香向着大沩山顶礼!遥遥地顶礼沩山灵佑禅师说:“幸亏是师兄当时没有给我说破。如果说破了我今天哪里能够开悟呢?!”



  高兴之余,就作了一首开悟的偈子: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忘所知”,我前面所学的那些知解,对于事物表相的那些认识、认知,我都放下了,这是所谓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狂心歇下来,消除了所知障了。


  “更不假修持”,我们这个佛性是本具的,这个修是所谓无修而修。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古路,就是禅宗顿悟的心法,明心见性之道,顿悟之道。“不堕悄然机”就是说能够不落两边。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声色外威仪”,超越一切声色,一切表相,这个本来面目我彻底见到了。


  这些是说借用这个语言、文字来表达,其实它有一个局限性。你要通过那样修是渐修,是转识成智的修,禅宗的修法是即心成智的修法。


  禅宗她所用的方法是顿悟成佛,用的是悟性认识。禅宗教我们要洗掉我们常识上的认识,也就是不要从意识上去认识,而是要从心的本体上去体悟。



  中国佛教的特质就是在禅。从宋朝以后,最兴盛的宗派就是禅宗,而禅宗的精髓就是般若。而且如来禅是侧重于观照般若,祖师禅是侧重于实相般若。所以祖师禅是直证实相般若,所以禅门里面就说,不许你开口,开口就错;不许你动念,动念即乖。所以说不可以用言说来表示。因为昨天我们讲到了一切的语言文字和思维,都离不开情与见,而实相般若是超越于情见之外。所以说实相般若是禅的本体,是无所得的根本智,也就是涅槃妙心,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父母未生前我们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法界体性智,也就是一切众生内在生命的源泉和原动力。


  观照般若是禅的妙用,是无尽得的后得智。我们知道根本智和后得智,实相般若就是根本智;观照般若是后得智,也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也就是万事万物的各种变化现象,也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是内在生命的各种流露。


  禅,大家不要认为好像很玄妙,很高深莫测,其实不是。在我们日常日用生活之中,我们能够悟,处处都是禅机,处处都是开悟的机会,所谓“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我们禅宗的祖师很多都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触发,当下就豁然大悟。所以能够真正地悟到诸法实相之后,一切的因缘所生法都成为自性的流露,都是我们自性中间所流露出来的,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离一切相”,就是实相无相;“即一切法”,就是实相无不相。对于真正开悟的人来说,他能够知道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苏轼有一组诗,写他参禅的境界,其中第三首就说: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明日如何举似人。


  真正开悟的人,他看到这些溪水流动的声音,就是诸佛在出广长舌相,所谓无情说法。洞山良价禅师也曾经作过一个偈子,所谓“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所以我们要能够了解这些特质。


  我们参禅,如果你用你的思维去分辨,那你愈求愈远;如果你能够悟入,当下即是,所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个是圆觉,圆照清净觉相。

---节选自大愿法师《六祖法宝坛经略讲》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