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2021-05-19 方海权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

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华严海会一切大众和未来世现在这些众生,必须修学普贤行的十大愿王,回向必须生到极乐世界。使我们众生不再受岁月的蹉跎,现生就能完成成佛的大愿。

所以祖师大德以言语为我们道破,在长夜黑暗之中看到月光的欢乐无比,而为我们塑造了容易成功的妙行,使我们一生中受用无穷。

在这八种悟道之中:

第一种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作为我们学道的通途。我们学佛,学佛法是为一生之中了生脱死,而后救度百千万亿众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做为我们学道的通途。

第二种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做为我们净土的正宗。藕益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好多修净宗的人都听过祖师说过的这句话:

能否往生,全凭心愿有无。品位高低,全凭持名深浅。

但是好多人漏了祖师所说更切要的一句话,他说:

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大家人都明白有信愿,就能生到板乐世界去。持名持得越深,品位就会越高。但是怎样才能代表我们信真愿切,其实祖师已经说明了,非持名妙行,就是说非持着阿弥陀佛名字不可。才能证明我们有信有愿。

在过去大家喜欢参禅的时候,把那些只会说说,没有去行的人称作口头禅。而我们一生幸运的认识到佛法,而且听到一生成佛的净土法门。希望在极乐世界莲国之中证明这点温馨。但是无实修的话,那就成了口头净土了。

所以,从今而后不再犹预,让心内坚定的信念成为生命中彼此的选择。故此祖师对我们说以深的信愿,持佛名号,做为净土的正宗。

第三种是以摄心专注而念,做为我们下手的方便。祖师教导我们都摄六根,用眼耳鼻舌心意来专念着佛的名号。做为下手方便。

文殊菩萨在《楞严经》对阿难尊者说:

此方真较体,清净在音闻。爱得三摩地,须从音声入。

文殊菩萨已经为我们这个时代人点明了,此方即是我们所处娑婆世界。要得到真心,佛心,证到佛三种心出来,开发如来藏,必须从音声着手。这世界的人在六根眼耳鼻舌心意里,最灵敏的是耳根,即是缘耳,耳能听十方,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以及任何方向,一个人在跟我们说话,楼上的人说话我们听得明,在楼下说话也听得明。

但是我们的眼就没这样灵敏。舌也没这么灵敏。鼻也必须近处才能闻到,远了也无能去分别。这身体要有接触才会明了。在意识之中也无耳根这样广大。所以菩萨为我们说明以耳根做为入道的方便。

其实说起来就是口念阿弥陀佛给耳听,当耳听到时心必然在记。在这时候佛名号在心明明了了,心归一处,自然会舍掉无量烦恼,而得大清凉。

第四种说到的,以折服烦恼为我们修心的要务。通常,每一个修道之人最先入手是断除烦恼。倘若没有断除烦恼,就是有天大神通,也会失去一切意义。如阿修罗王一手就能遮月,造成月食。但是烦恼未断,身心无法感到安乐。故须折服烦恼是做为修心的要务。

第五种之中,是以坚持四重戒法。佛临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问佛:说佛不在世时,以什么为师。佛说:以戒为师,戒为无上功德本,能生一切诸善法。我们念佛法门的人,如果不持杀盗淫妄,就是有甚深禅定功夫,也是会转轮生死的。所以戒法相当切要,必须持得非常庄严,在这一生中就能超出六道轮回。

第六种之中,是以种种的苦行做为修道的助缘。佛在最后一部经典中对我们说:依义不依语。在现今社会中,众生爱做到苦行是相当困难的。其实祖师对我们说,种种苦行助道是会让我们的心坚固,不退转。解义出来也即是要我別执着享受快乐,也就是这样。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必须做一些有利于众生的事,有利于使我们道心坚固的事,所以祖师才说这种种苦行来坚固我们的道心。

第七种之中,是以一心不乱,做为我们净心的归宿。修炼念佛三昧,三昧译做正受正定。我们这心能一心不乱,在修炼一心不乱,以期功夫成片。当我们念十声佛名号成片,百声乃至千声不起任何念头,而完全心放在阿弥陀佛的时候,慢慢地就成片。所谓成片,就和种田一样,一片连着一片,成一大片绿绿油油的,这时就会成一心不乱了。

第八种里是以种种瑞相做为往生的证验。通常修道的人都是相当执着,感应和境界而障到圣道,但是境界有善恶分别。当善境界来时,我们心神一分散即刻消失了。当恶境界现前而我们要他消失,却在面前难以消失。使我们感到相当烦恼。

在我们这地区有一个人,喜欢读金刚经,抄金刚经,一次在家里抄金刚经的时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孤独园,与大比丘众、、、。这样抄下去,当他抄到心归一处时,精神相当集中。骤时,周围的环境变成了祗树给孤独园。他自己内心感觉到相当欢喜,没想到佛陀大慈悲加持着他,使他人身在佛讲经的场所,祗树给孤独园,而且看到了种种的景色。在这一念之中生到了欢喜心,即刻祗树给孤独园随即消失去了。

他恢复了原来在家中抄经的现场。他这瑞相是一件好事,所以作为他办道的信心,也是如来給他的信心,但是他不执着。

楞严经佛对我们说:不作圣解,名善境界,若作圣证,即受群邪。

当善境界也好,恶境界现前也好,我们不作圣解,不可认为我己经超凡入圣了。我们应该这样想,我们离超凡入圣还是遥远的事,我们不过是一个凡夫之人。倘若认为是圣证,即即受群邪。而没有这样想的时候,名就是善境界。

更新于:2021-05-19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