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三

2020-09-09 达照法师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三

“五蕴皆空”,为什么叫“蕴”?“蕴”就是聚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的东西,看上去是有的,当它散掉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佛经里有个比喻说,像稻草人——稻草聚集在一起,看上去像一个人。我们看就觉得:啊哟,这是一个人。特别是有些人把稻草人脸上画成花的,衣服给它穿起来,是吧?看上去很害怕,但是当稻草一根一根抽掉以后,这个稻草人其实是不存在的。稻草聚集在一起,看上去像个人;我们以为有一个我,实际上是五蕴聚集在一起了。色法上,父母亲精子和卵子结合,我们有了身体,每天再吸取外在山河大地的营养,这个身体得以维持。那精神呢,我们无量劫以来,这种根尘识,它本身就有这种功能——有六根就有意根,有意根就能对外界的法尘,它是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存在了,缘起聚合了,我们感觉有一个我。

五蕴当中认为有我,实际是无我;无我以后,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是我,随凡夫说,随缘起说,完全可以。释迦佛都讲,我过去怎么样怎么样,都讲有我,他是从凡夫的方便来说。有个人修行,修着修着觉得自己没有我了,他对着自己的身体说,它,它怎么样了。他跟我讲,它那天修行,用功用得不错的,它那天怎么样了。我说,“它”是谁呀?他说,是“它”啊。哎呀,我想:你在这个“我你他”的人称代词上做文章干什么?这只是个人称代词,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签,你在标签上给它换干嘛,是不是?那你讲,他人再怎么讲呢?把他人讲“我”吗?所以凡夫在意识上分别的错误颠倒啊,错漏百出。实际上当你见到这个无我,就知道了缘起,就知道了五蕴皆空,就知道了能所双亡。

见道的人,最直接的修行就是无修、无整、无散乱。没有修行,没有改变,也没有散乱,你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强加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没有散乱,这是最快的、最直接的、最全面的修法。如果还不行,没有见道的人,那么退一步,先入流亡所,从耳根上去修;耳根上修不起来,还有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这也是《楞严经》里面特别拿出来强调的,就是在根大上修。根大上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意根,用意根去修。

《念佛圆通章》里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是这样的一个修法。那么“忆佛念佛”是什么?“忆”就是回忆的“忆”、记忆的“忆”,忆着这个佛,用忆佛的方式来念佛。不是用嘴巴念,没有听到佛的声音(如果你听到佛的声音,是从耳根上修),没有看到阿弥陀佛的相(看到相是色尘,那是从眼根修),也没有阿弥陀佛四个字(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用妄想,因为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我们知道要用意识分别,是从意识上修)。既没有阿弥陀佛的字,也没有阿弥陀佛的相,也没有阿弥陀佛的声音,然后你心里知道你想的是谁啊?——是阿弥陀佛。

就是你心里有个牵挂。你们有没有牵挂过谁啊?牵挂孩子,牵挂丈夫,牵挂爱人。那个牵挂,你并不是每天把他的名字拿出来念一遍,把他的像拿出来看一遍,也不是把他的名字写一遍,但是你心里总有个东西挂在那里。吃饭也忘记不掉,睡觉也忘记不掉,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忘记不掉。要问你牵挂谁了,你能讲得出来,你牵挂孩子了;要没有问你呢,你时时在那里牵挂,表现上呢,什么表现都没有,但你知道你的心是在那里的。我们如果牵挂阿弥陀佛——忆佛,就把我们牵挂世间的这颗心,转过来牵挂到阿弥陀佛那里,随时随处都知道我在念阿弥陀佛。但是没有声音(不是念出来),也没有那个字,也没有那个相(没有想到阿弥陀佛是什么样子),但如果问你,你在干什么?你知道,我在念佛。

你看,就坐在这里,脑子里面有个牵挂,有种感觉,这种感觉不停。当你这个感觉生起来的时候,你的六根是清净的。你看什么,去分别、去说,都没有关系,而且现实的世界,分析的事物也不会差错,妄想也没有关系;因为背后,你的心已经是牵挂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了。所以都摄六根,不是都闭六根,不是把六根关闭掉。你不看、不听、不想,不是!你照样想、照样听。能不能把心牵挂一下?试试看。因为我们在座的都是修行人,我们多掌握几种修行的方法,以后可以教别人嘛,对吧。

你真正自己用功的,一种方法就够了。你能够见性,那就“了了见,无一物”;“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千世界海中沤”一样,缘起缘灭;“了了见”,没有一物可得,能所双亡了,这个方法最直接。你用耳根圆通也可以,先“入流”,再“亡所”;亡了所了,再守在这里,不停地听,听而不听。在眼根修呢,就不停地看,叫视而不见(看了也跟没看一样,但是不拒绝去看)。

那么念佛呢,也是在这个根上,六根上(六根门头)。你心里一想到有个佛,好,把心就牵挂到佛那里了,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讲话也随意,聊天也随意,你要想东西也随意想,考虑问题也随意在考虑。但是考虑的中间总觉得有个东西,那个东西是什么,问你的时候,你知道是阿弥陀佛;不问你了,你只知道有个东西,这个是忆佛念佛。修净土的人啊,如果能在这里忆佛念佛,功夫成片很快的。特别是乘公交车,你乘车的时候,看到外面的景象,来来去去,你就在看,但心里就是牵挂一个东西。你也没有念阿弥陀佛,也没有什么样,但是知道自己牵挂着那个东西。

这是《楞严经》里面特别提出来的两个:一个是耳根圆通,一个是念佛圆通。最圆满的就是二十五圆通,随时随处。看的时候就在色上修圆通,听的时候就在声上修圆通,你能够接触到什么,就在什么上面修圆通,那叫二十五圆通,那是见道之人真正的大圆通。阿弥陀佛!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净土法门法师:第一批走的是谁? 净土法门法师:第一批走的是谁?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悟慈法师:十三 大缘方便经 悟慈法师:十三 大缘方便经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广化法师:一心修道报亲恩 广化法师:一心修道报亲恩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达照法师:莲花的果实 达照法师:莲花的果实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觉悟要在身心功夫上点滴做起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觉悟要在身心功夫上点滴做起

达照法师:修禅定不停地提高定力 达照法师:修禅定不停地提高定力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缘起大悲咒 达照法师:缘起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达照法师:欲 达照法师:欲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一讲 正宗分——大心普济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一讲 正宗分——大心普济觉

达照法师: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达照法师: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讲 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讲 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四)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二十一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六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四卷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21)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17)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0)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四)-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七)-海仁老法师(8)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2)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谛公老法师 年谱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教育,产生的作用不可思议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八苦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明旸法师:“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慈舟法师:慈舟大师开示录之圆瑛老法师序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从破身见下手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从破身见下手

净土法门法师:永远保持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师:永远保持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起心动念远离颠倒 净土法门法师:起心动念远离颠倒

净土法门法师:人都做不好,佛也念不好 净土法门法师:人都做不好,佛也念不好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最重要,清净心最重要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最重要,清净心最重要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就是所谓的改造命运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就是所谓的改造命运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你的心动,这个亏吃大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你的心动,这个亏吃大了

净土法门法师: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净土法门法师: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净土法门法师:用清净心去报恩,不要有情执 净土法门法师:用清净心去报恩,不要有情执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俊美的相貌是靠什么修成的?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俊美的相貌是靠什么修成的?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