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0

2020-07-30 更多文章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10)

第一讲  ⑩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地点:新加坡居士林  对于我们,我们的生命又能够延续多久,谁也说不清楚,也许就是在下一刻。过去的禅宗,参禅的人就经常要告诫自己:“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今天将自己的鞋子和袜子脱下去,明早还能不能再清醒过来,把鞋子和袜子再穿起来,说不清楚啊。甚至过去有的修行人,为了思维这种无常,经常把吃过的碗在晚上扣起来,表明也许自己明天就不会再用这个碗了。

这是修出离心的第二个准备,叫作思维人命无常。这种暇满的人身我们是得到了,但是这样的生命能够持续到什么时候,我们没有一个把握,我想在座的没有一个有把握地说:我绝对可以活到一百岁,或打个折扣吧,绝对可以活到六十岁,这都不一定的。也许一期生命到了,你就死去。比如突然的一个横祸,不一定我们会寿终正寝。也可能一次天灾,就夺了我们的命,或者是一次突然的疾病,都可能要我们的命。这个人身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靠得住,生命会真的那么漫长。在佛经里佛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像水泡一样非常地脆弱。

前面讲了这些,是希望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有心态上的准备,这样的准备是我们修学任何法门都需要的。如果有这种心态准备,那我们只需要一个法门,就能够从始贯终地最后修学圆满。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准备,哪怕是我们修学到最最好、最最捷径的法门,也会因为懒懒散散,最后无所成就。

这些言教,就是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对弟子不止一次的教诫。有一次佛陀突然问他的弟子们:“人命在几间?”有的弟子说:“数日间。”有的弟子说:“饭食间。”佛都否定了,最后有一个弟子说:“人命在呼吸之间。”是的,人命就在呼吸之间!

还有一次,佛陀为了让他的弟子能够理解轮回是危险的,便把弟子带到悬崖边,佛陀就发问:“从悬崖上面看下去危不危险啊?”弟子们伸头一看,有的马上头就晕了,可能有恐高症吧,马上感觉到不适。于是弟子们说:“非常地可怕,非常地危险,如果掉下去,那就是粉身碎骨了。”佛再继续问:“还有没有比这悬崖更危险的事?”弟子们想了想,说:“有啊,生死、轮回比这个还要可怕!”

看到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其实佛陀对弟子是非常亲切的,他不是只机械地教授弟子,而是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直接去体悟生命的实相,通过这样亲切实际的教授,让弟子提起出离心。

如果有对生死的畏惧,下一步就会想到了:我是不是能够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到一个更圆满安全的地方,就像《法华经》里“三界如火宅”的比喻。只有让我们生起对生死的紧迫感,才会生起对解脱渴求。

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我们可能会觉得世间也不错呀。因为现在还没有大的问题、大的违缘让我们去面对,我们麻木的内心是不会觉得人道不圆满的。其实真正细想作为人有太多的不圆满,比方说我们都希望健康,但是真能健康吗?希望身体好,但自己的愿望能达到的吗?希望生命更长一点,也许正在想的时候,下一刻可能会死去。凡此种种,都让我们没有办法能控制。也正因如此,佛陀才会教授我们:如果当你意识到人身是不圆满的,那你应该通过修行,让自己从这样不圆满的人身里出离。

要训练出离心,还有两种思维是必须的,就是思维业力因果和六道轮回。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不相信因果,首先在行为上没有规范;不相信因果,在世间的取舍上,就没有标准。一旦相信因果,在行为上不管佛陀对我们要求的,还是种种世间默许成规的,都会很认真地执行。应该说最深层次,道德层面的约束,是来自对因果的相信。而直接跟因果相关联的,就是六道轮回。善恶有报,真实不虚,与之相应的善道、恶道完全是自己因果的招感。

关于这些,我觉得做为一个佛教徒在修任何法门之前,都应该通过种种思维先建立起来。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信仰,对后面的修学才会起到更大的帮助。前面的四种思维:人身难得、人命无常、业力因果、六道轮回,是我们后面步入正式修行的铺路石。假如没有这样的基础,我们修建起来的修证大厦,是不牢固的。

更新于:2020-07-30 15:19

点赞

相关阅读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论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论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梦参老和尚: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净土法门法师:熟透因果,做一;个有智慧的自在人 净土法门法师:熟透因果,做一;个有智慧的自在人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宗净法师:怀疑与信仰 宗净法师:怀疑与信仰

马哈希法师:《清净智论》 (巴汉对照) 马哈希法师:《清净智论》 (巴汉对照)

仁禅法师:什么是系念_系念彼此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仁禅法师:什么是系念_系念彼此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仁禅法师:共修念经念佛时容易出现哪些歧途_共修念经念佛时的注意事项 仁禅法师:共修念经念佛时容易出现哪些歧途_共修念经念佛时的注意事项

仁禅法师:嫉妒心太重,最后害的是自己 仁禅法师:嫉妒心太重,最后害的是自己

乘宗法师:证悟 乘宗法师:证悟

乘宗法师:看到之后就放松 乘宗法师:看到之后就放松

乘宗法师:佛法的温度 乘宗法师:佛法的温度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法清法师:常念佛法众 法清法师:常念佛法众

继程法师:如何礼拜?继程法师示范礼拜动作 继程法师:如何礼拜?继程法师示范礼拜动作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明安法师:如来藏是什么意思_如来藏的见解 明安法师:如来藏是什么意思_如来藏的见解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道证法师:不要用念佛来增长我慢和我执 道证法师:不要用念佛来增长我慢和我执

心道法师:精进的生命 心道法师:精进的生命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转化福气的生命内存 心道法师:转化福气的生命内存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理净法师答:生活常遇鬼怪恼我,因当如何?持咒有效吗? 理净法师答:生活常遇鬼怪恼我,因当如何?持咒有效吗?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静波法师: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静波法师: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本源法师:修行是管好自己 不要看别人过错 本源法师:修行是管好自己 不要看别人过错

本源法师:善来比丘是谁_善来是什么意思 本源法师:善来比丘是谁_善来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放生?放生有什么好处?(宣化上人,妙祥法师) 为什么要放生?放生有什么好处?(宣化上人,妙祥法师)

依空法师:73 老祖父的碗 依空法师:73 老祖父的碗

观清法师:藏传佛教《慈氏五论》 观清法师:藏传佛教《慈氏五论》

依空法师:39 身为苦本 依空法师:39 身为苦本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惠空法师:难舍能舍之道 惠空法师:难舍能舍之道

依空法师:56 一罐糖 依空法师:56 一罐糖

依空法师:57 人身难得 依空法师:57 人身难得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1 怀珠求乞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1 怀珠求乞

惠空法师:当前僧伽教育的内涵 惠空法师:当前僧伽教育的内涵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界文法师:出家的本质是一种出离 界文法师:出家的本质是一种出离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三次课 上节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三次课 上节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六次课 上节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六次课 上节

界文法师:《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 界文法师:《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

界文法师:第八届静修营戒律讲座 界文法师:第八届静修营戒律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