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5

2020-07-28 更多文章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35)

第三讲  ⑾

果平法师 讲授  摄持正法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希望我能受持诸佛甚深微妙的清净正法,以我的修行来实践、光显一切菩提之行,对这条究竟清净的普贤菩萨修行之路,我将尽未来劫恒常修习。

就正法来说,分教证二法。教法是什么?是佛的一切经文言教。证法是什么?是一切行者修行所证。我们要传承弘扬佛的正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传承弘扬,一个是从佛的教法来传承弘扬,一个是从佛的证法来传承弘扬。“愿持诸佛微妙法”是从教法上来传承弘扬佛法,“光显一切菩提行”是从证法上来传承弘扬佛法。

教法的弘扬就是指我们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把佛的法音广为宣流,这是对教法的传承。什么算证法的弘扬呢?如果我们能如教修行,自己能以实修功德来传承佛法,这就叫作证法弘扬。

在传承佛法方面,教法、证法同样重要。假如没有人给我们讲经说法,可能更多的众生,没有办法悟入佛的知见,没有办法听闻正法,没有办法理解正法,没有办法信受正法。为接引众生,所以需要教法住世。教法住世,需要有法师为我们讲经,有善知识对我们施以教化。

另外,因为佛教它不仅仅是一个言说的宗教,它是用来实践的,是拿来修学的,所以除了自己要听闻教法以外,更要拿来实践。如果通过实践有修行者证悟了,有修行者成就了,这就叫做证法住世。这样一个有证量的善知识住世,他的行为本身对我们就有很好的启发和摄受。比方说,有一些善知识,他这一生中根本就没讲过经,说过法,但是他的行为却能摄受众生。如果我们看到他的一些事迹,知道了他的一些功德,也能够受到他修证的感召,给我们一些修道的信心。

所以不管是在过去的印度,还是中国,都有很多在教证上住持佛法的善知识。在这儿,我们自己也要发愿,在教证二法上,通过讲经说法及真修实证来传承实践佛的正法。

得无尽藏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诸有”指的是三有,也就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或者又被称为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轮回众生的所依。不论我出生在三界中的任何一界,都能恒常无尽地培植福报及修习智慧,最后获得定、慧、方便等诸功德,最终走向解脱。菩萨因恒常无尽地培植福慧二资粮,所以具足广大无边的福德与智慧,以此定慧圆明为正因,善巧方便为助缘,在利生事业中任运自然,解脱无碍,成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功德宝藏。

发心菩萨通过前面的准备,通过前面的愿菩提心加行,以及圆具福慧资粮,现在真正解脱,登菩萨地。得到度生的定慧方便,得到无尽的功德宝藏。

趣入菩萨解脱

分以下几种趣入

趣入观见一微尘是十方刹土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菩萨登地以后,在自己的证量里面,可以见到在一微尘中有十方世界微尘数的佛土,每一佛土都有无数计,难思量的诸佛,一一诸佛四周都有菩萨海会围绕,诸佛恒常为诸菩萨宣讲广大菩提行。

趣入一切十方刹土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在众生的心目中,海是非常广大的,所以说到难以穷尽的东西多是以海作为形容。十方佛土就像海那么多,在一微小毛端能显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土,这在无尽的时空中,有无尽的佛国刹海,而我在这无尽的佛国净土修行,并经历无尽劫的时间。

在佛的境界里面,菩萨的境界里面,可以以一毛端建立三世佛刹,这当然是普贤菩萨不可思议境界。毛端是非常微细的。中国有一句话,细若秋毫,秋天动物的毛是非常微细的,而在此微细毛端,可以安立过、现、未十方三世佛刹。

这一段文字相当优美,说到这样殊胜的境界,作为凡夫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如此无尽庄严的佛土,可以在一毫毛尖显现,怎么去理解?用镜子作比喻:比方说我们现在有两面镜子,当你用这一面镜子与另一面镜子对照,而镜子中间只放一尊佛像,但你却可以看到,在两面镜子里都有重重叠叠,无穷无尽的佛像。又比方说我们有时在梦境当中,梦到在一个很小的屋子,却挤满了数以百计的人。

对于已经悟入空性的菩萨来说,可以时空无碍,在这种无碍的状态,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能的,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领悟到这一种甚深境界,但是可以通过这一句偈语的念诵,感受一下佛境界的庞大。

更新于:2020-07-28 15:27

点赞

相关阅读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论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论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梦参老和尚: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净土法门法师:熟透因果,做一;个有智慧的自在人 净土法门法师:熟透因果,做一;个有智慧的自在人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下)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七 念处经上)

宗净法师:怀疑与信仰 宗净法师:怀疑与信仰

马哈希法师:《清净智论》 (巴汉对照) 马哈希法师:《清净智论》 (巴汉对照)

仁禅法师:什么是系念_系念彼此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仁禅法师:什么是系念_系念彼此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仁禅法师:共修念经念佛时容易出现哪些歧途_共修念经念佛时的注意事项 仁禅法师:共修念经念佛时容易出现哪些歧途_共修念经念佛时的注意事项

仁禅法师:嫉妒心太重,最后害的是自己 仁禅法师:嫉妒心太重,最后害的是自己

乘宗法师:证悟 乘宗法师:证悟

乘宗法师:看到之后就放松 乘宗法师:看到之后就放松

乘宗法师:佛法的温度 乘宗法师:佛法的温度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法清法师:常念佛法众 法清法师:常念佛法众

继程法师:如何礼拜?继程法师示范礼拜动作 继程法师:如何礼拜?继程法师示范礼拜动作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明安法师:如来藏是什么意思_如来藏的见解 明安法师:如来藏是什么意思_如来藏的见解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道证法师:不要用念佛来增长我慢和我执 道证法师:不要用念佛来增长我慢和我执

心道法师:精进的生命 心道法师:精进的生命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转化福气的生命内存 心道法师:转化福气的生命内存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理净法师答:生活常遇鬼怪恼我,因当如何?持咒有效吗? 理净法师答:生活常遇鬼怪恼我,因当如何?持咒有效吗?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静波法师: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静波法师: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本源法师:修行是管好自己 不要看别人过错 本源法师:修行是管好自己 不要看别人过错

本源法师:善来比丘是谁_善来是什么意思 本源法师:善来比丘是谁_善来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放生?放生有什么好处?(宣化上人,妙祥法师) 为什么要放生?放生有什么好处?(宣化上人,妙祥法师)

依空法师:73 老祖父的碗 依空法师:73 老祖父的碗

观清法师:藏传佛教《慈氏五论》 观清法师:藏传佛教《慈氏五论》

依空法师:39 身为苦本 依空法师:39 身为苦本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惠空法师:难舍能舍之道 惠空法师:难舍能舍之道

依空法师:56 一罐糖 依空法师:56 一罐糖

依空法师:57 人身难得 依空法师:57 人身难得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1 怀珠求乞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1 怀珠求乞

惠空法师:当前僧伽教育的内涵 惠空法师:当前僧伽教育的内涵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界文法师:出家的本质是一种出离 界文法师:出家的本质是一种出离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三次课 上节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三次课 上节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六次课 上节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六次课 上节

界文法师:《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 界文法师:《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

界文法师:第八届静修营戒律讲座 界文法师:第八届静修营戒律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