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讲记(三十五)
北传〈双要品第九〉二十有二章
南传〈双品第一〉二十章
壹、释品题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
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两,音(垄)liong2柳拱切
从本品开始,到第三十五品的〈梵志品〉(除〈利养品第三十三〉而外),由于南北传皆有传译,所以此下将以南北传对读的方式,来作文义的解说。南传巴利本《法句》则以了参法师的译本为主,并参酌净海法师的白话文译本──《真理的语言》,及其他近人的译作,期能藉由不同传译本的比对,而更贴近佛说此偈的原意。
本品“双要品”(南传曰“双品”),系藉一正一反、“两两相”对的偈颂,以“明”世间:有“善”就有“恶”,有喜就有悲,有真就有伪,有染就有净,有人赞美、就有人批评……,一切皆为(“有”,在此可看作无义,或可作‘为’解)相“对”而非绝待的。因此所列“举”之法“义”,“不单”偏于或正或反之一边,以此突显正理,使学者知所抉择,而依循佛法中道正理信受奉行。
贰、释颂义及因缘
1.【北传】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车轹于辙
1.【南传】
诸法意先导 意主意造作
若以染污意 或语或行业
是则苦随彼 如轮随兽足
2.【北传】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 如影随形
2.【南传】
诸法意先导 意主意造作
若以清净意 或语或行业
是则乐随彼 如影不离形
轹,音(力)lek8柳极切
辙,音(彻)tiat8地杰切
第一偈:北传说:“心为”一切“法”的根“本”,我们动身、发语的一切造作,皆由心意的主导而来,所以“心”居于至“尊”至要的地位,一切由“心”所主“使”。假使我们的内心(“中心”,即内心)起的是恶心恶念(“念恶”即恶念),那末,在审虑、决定的瞬间,“即”会发动我们的“言”语、身“行”去作恶。身语意既已造作了恶业,那必然留下潜能势用,“罪”报“苦”果“自”然从后“追”随而来,如“车”轮必压(“轹”,车轮辗过之意)“于”车迹(“辙”,即车迹)而过。1
对应于此,南传则说:世间一切“诸法”,皆以心“意”为其“先导”,心“意主”导一切,一切由心“意”的审虑、决定、发动而“造作”。“若”人“以染污”不净的“意”念为起始,而发展至“或”言“语”、“或”身“行”的恶“业”,“是则”其后必有罪“苦”的果报“随”逐“彼”人,“如”车“轮随”于拖车的“兽足”。2
南北传的译句一经对照比较,偈意自能充分的揭露出来;然而此偈的最末一句,二译却显然不同。原来,pada之义有二:可译为迹,也可译为足,所以北传的吴.支谦译本译为“辙”,即车迹之意;而南传了参法师则译为“兽足”3,这是同源而释义别异的一例。
第二偈:北传说:“心为”一切“法”的根“本”,吾人所以造作一切的善恶染净等业,皆由心意的主导而来,所以“心”居于至“尊”至要的地位,一切由“心”所主“使”。假使我们的内心(“中心”,即内心)起的是善心善念(“念善”即善念),那末,在审虑、决定的瞬间,“即”会发动我们的“言”语、身“行”去作善。身语意既已造作了善业,那必然留下潜能业用,“福”报“乐”果“自”然随后“追”逐而来,“如影”之“随形”而不相离。
此偈南传则说:世间一切“诸法”,皆以心“意”为其“先导”,心“意主”导一切,一切善恶染净,皆由心“意”的审虑、决定、发动而“造作”。“若”人“以清净”的善心善“意”,“或”表现于言“语”、“或”表现于身“行”,而造作利人利己,或损己以利人的善“业”,“是则”其后必有福“乐”的果报“随”逐“彼”人,“如影”之“不离形”体一般。
这二首偈颂,南、北传虽然偈意相同,却各有不同的因缘故事,以下就分别作介绍:北传的因缘是说到在佛世,舍卫国王波斯匿,因为想请释尊及弟子前去应供说法,所以就与随扈一行来到释尊驻锡的精舍。王下了车,即解下配剑、脱去鞋履,双手合掌来到释尊面前,五体投地顶礼释尊,长跪禀白说:‘希望来日能于四边街道,施设微妙的饮食,供养世尊及众弟子,以令国人了知世尊为世间无上的圣者;愿国人咸能远离鬼神妖魅的蛊惑,悉心遵奉世尊所制的五戒,以消弭自身及国内的灾祸。’
释尊听闻此言,就说:‘善哉!一国之君,应有英明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百姓以正确的方法趋吉避凶,进而为来世植福。’
波斯匿王得了释尊的肯定,便欢喜地说:‘至真至尊的佛世尊啊!请容我先行告退,来筹备这一次的供佛大会吧!’
于是贵为一国之君的波斯匿王,除了亲自监督御厨准备饮食之外,当日还躬身往迎释尊及弟子前来应供。在释尊与弟子一行先后入座后,王还执弟子礼,恭敬地在释尊身旁侍食。
释尊饭食已讫,便于四街道路头为王说法,无数的百姓此时亦来围观,听佛说法。人群中,有结伴而行的二名商人见到此景,一人就想:‘佛如帝王,弟子犹如忠臣,佛开示智慧大法,弟子随佛诵习宣扬,好个明智的国王啊!知佛是可尊可敬的人天导师,所以竭尽心力来奉侍至尊的佛陀!’另一人则心想:‘真是一个愚昧的国王啊!你贵为一国之主,还有什么是求不到的呢?佛,不过好像一头牛,弟子就犹如车子,牛拖着车子,东南西北到处走,佛有什么德行,值得王自甘卑下地奉侍呢?’
不久,二人即离开了人群,继续踏上自己的旅程。走了三十里,觉得渴乏极了,就找地方投宿,一面买酒共饮,一面评论所见之事。这心存恶念的商人,平日即常怀恶心、骄纵无礼,从他对世出世间的圣者──佛世尊,都如此之轻慢鄙视,就可见其为人之一斑。尤其在杯酒下肚以后,内心炽盛的热恼,更令他犹如有火烧身一般。于是他带着醉意独自步出旅亭去透透气,走着走着,就在车马必经的道路中醉倒了。
次日清晨,正好有五百商人的车乘经过,心存恶念的商人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步上黄泉。他的同伴一觉醒来找不着他,才知他已命丧车辙,善心的商人一想到两人偕伴在外经商,而今对方出了意外,如果自己单独回国,恐怕会被误解为谋财害命,而背负不义的骂名,不如收拾财物,到他国去过新的生活。
适巧这名善心的商人所到之国的国王,新近崩亡不久,又没有太子可以继承王位,群臣们相信预言吉凶的谶书上所言:在人文荟萃之地,将有一位平民会成为他们的新王。但是要如何找到此人呢?原来先王有匹神马,当它见到未来的国王就会屈膝,由此即可寻得新王。于是太史官与大臣们就整备车马,带着先王的神马与印玺,四处去寻找新王。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自是引来群众的好奇与议论,商人当然也在其中。当太史官一眼见到商人,立刻便说:‘此人具有黄旗紫盖之气,这就是贵为帝王之气啊!’而神马此时也屈膝来舔商人的脚,大臣们于是一致认定:他就是他们的新王。
太史官等人欢欢喜喜地将商人迎回宫中,待他沐浴更衣、换上国王的袍服之后,着即登上王位、顾问国事。对这突如其来的境遇,商人不免陷入深深的思维:自己平日又没做什么大善,何以能得黄袍加身、贵为君王呢?想必是至圣的佛陀施恩于我,才得以如此吧!为了礼谢佛陀的恩德,遂与群臣遥向舍卫国顶礼稽首说:‘我这卑贱之人无才无德,而今竟蒙世尊垂恩,成了此国的国主,希望明日世尊能与诸大阿罗汉弟子,一起到敝国来接受我的礼敬与供养。’
时值三月,释尊就要阿难转告诸阿罗汉比丘说:明日有国王将请大众前去应供,为了使该国人民未信者生信,特准大众施展神足通前往该国,以令王及人民生欢喜心信受佛法。于是弟子们谨遵佛言,来到该国受王供养;待大众食毕,王便请释尊为他开示:素无善德、卑微如他之人,以何因缘而成为一国之主?
释尊就举先前他与同伴二人起心动念的善与恶为例,来说明为善之人,福乐相随;作恶之人,灾祸自追,这不是来自佛或龙天鬼神等外力的护佑与恩赐,而是由每个人自力造作而来,因此便说了以下的偈言: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恶,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当释尊说完以上二首偈颂,王与群臣及无数的百姓,皆生大欢喜心,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4
南传的因缘故事则是这样的:5
一日,眼盲的迦丘帕喇尊者在经行时,踩死了一些昆虫,次日,恰好有精舍的其他比丘来找他,他们发现了地上有昆虫的尸体,怀疑尊者犯了戒,就来到佛陀座前,请示心中的疑虑。
佛陀问他们是否亲眼见到尊者踩死这些昆虫?他们回答说:并未亲自看见。佛陀就告诉他们说:‘正如你们不曾亲见迦丘帕喇杀生一般,迦丘帕喇也看不见地上的昆虫;一位已证圣果的阿罗汉,是不会存有杀生之心的,所以他并未犯戒。’
众比丘就再请问佛陀:何以尊者今生会成为一个盲者?佛陀也就藉着宣说迦丘帕喇前世的因缘,来教诫诸比丘:
原来,迦丘帕喇在某一世曾经是一名医生,在他的病患之中,有一位女众曾经对他许诺,若能治好她的眼疾,她和儿子愿意当他的仆人侍候他。但是当她的眼疾一天比一天好转,她又后悔了,害怕自己和儿子得当一辈子奴仆,所以她就向医生撒谎说她的眼睛越来越差。只是,这个谎言终究瞒不过医生,当医生发现她的眼疾其实已经痊愈以后,不禁起了大嗔恨,就开了另外一服药给她,使她从此真正失明。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在往后的很多世,迦丘帕喇都成了盲者。于是,佛陀就说了以下的偈颂告诫诸比丘: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虽然本偈说明了心(意业)居于一切法的主导地位,一切善恶染净的业果,皆由心意的发动身、语而来;但佛教并非唯心论者,只重内心而漠视世间事行。佛法是说外在的事行既出于心意的推动,那末,要改变我们的言语、身行,必先改造我们的内心,由端正我们的心行、观念做起,才是根本之道。更进一步说,心尽管为王为主,却不仅仅完成内心的净化就算了事,还要经由佛法的修学,慢慢去修正自己在言语和身行的表达,从而脱落累世的串习,使身口能恰到好处又恰如其分地传达内心,而终至完成身业与语业的净化。
再说佛法的重视内心,是主张由心念的改变去转境,而非将外境的恶观待成善、将染污观待成清净,无视外在的一切,而只活在自己想像的内心世界,这决非佛陀的教法。佛陀所教我们的是:如实知外在的一切善恶、染净,乃至因缘的聚与散、成与毁;更如实知自心的一切悲喜、爱恶,乃至法与非法,而后出自善意、敬虔地回应外境,这才是以心转境的真义。能这样做,深信其人定然“福乐自追,如影随形”,最起码,也会处处得人缘。(待续)
【注释】:
1.请参见印顺导师,〈法句序〉(《华雨香云》,页218)。
2.同1.
3.同1.
4.法眼净,乃具有观见诸法真理、断诸疑惑而无障碍之眼。
5.以下各品所举南传的譬喻因缘,系改写自达摩难陀上座编着,周金言居士所译的《法句经/故事集》(1996.4新雨杂志社出版),略去其中的神话色彩而成。
更新于:2020-07-13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