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
(恒强法师讲,慈云记录,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索引:2008年2月23日开学典礼上的开示、3月8日的课3月15日的课3月22日的课3月29日的课4月5日的课4月12日的课4月19日的课4月26日的课5月2日的课
开学典礼上的开示 2008年2月23日,佛法进修班本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恒强法师回答了现场的几个问题,以下是部分答案。(问题本身我一点没听见,当时用的那个笔记本电脑声音超小。) 1、如果是没有学习佛法的人,去算命,还有情可原,因为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对生命的困惑。而对于已经见法的人来说,不应该去算命、打卦,也不应该给别人算命。 2、在家人修行,可以修成三果。修成三果之后,必然将来能修成四果。比如说在中阴身的过程中啊,或者将来在天上啊,会成四果的。 3、中阴身的形象,与生前类似,只是身量小一些。在中阴的前一阶段,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但无法与活人沟通,他会感到孤独、恐惧、生气。通常情况下,活人是见不到他的。 4、印顺法师生平,可见他自己的著作《平凡的一生》。 5、鬼神是有的,在很多地方都有。我们不要不尊重他们,但我们也要知道,鬼神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6、与不学佛的人,应该和谐共处。 7、了解佛法后,修行与生活不会对立的。如果现在感到两者对立了,有矛盾了,这只是暂时的。 8、让我们流转轮回的,有两种力量,一是无明,二是爱欲。断除爱欲,未必一世成就。也许今世未断爱欲,而到了来生,你就出家了。
佛法概论(讲于2008年3月8日)
一、绪言 这门课,讲的是佛法基本的法相义理,这是必要的基础。参考经典是《阿含经》。可以参考的书籍有《佛陀的古道》,可以参考的网站有“觉悟之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了解四圣谛、八正道,了解原始佛教。 学习这门课,需要有的一个态度是:大小共贯。 原始佛教,是佛陀生前所说教法,原汁原味的。 到了后来,教理有所发展。 “四阿含”通常被称为小乘经典,而唯识、中观的典籍,则被称为大乘经典。其实,大小乘的根本是一样的。《阿含经》,是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这三乘共依的经典,大小共贯。 这门课,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两种真实:一是历史的真实,二是法的真实。 1、历史的真实: 我们深信,释迦牟尼确已成佛,以他的慈悲和智慧,能使我们超出三界,究竟解脱。 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各地的佛教有所不同。我们应该了解这些不同是如何产生的,否则会存在疑惑,徘徊不定。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教史,否则,奢谈部派佛教,奢谈宗派,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空谈。 2、法的真实 我们要了解,因缘、无我、无常、空……它们真实的义理是什么。了解这些,才会有正确的知见。我们经常看到,学佛的人在网络上争论不休,其实,通达了义理之后,是不会争论的,就与人无争了。 学习这门课,有三个目的: 1、对佛法,有基本的了解。这样的了解是基本而重要的。 2、确立对佛法基本的知见:无常见、无我见、缘起见、中道见。 3、对佛法有基本的判断。学佛的过程中,一些微妙的认知,如果出现一点偏差,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好比一个人,要一直往北走,走到北极。如果往西偏了一点点,后来就不知会走到哪里去了,也许是乌鲁木齐,也许是伦敦。我们要有能力了解,我们见到的,是不是真的佛法,是不是附佛外道,是不是有漏的。 学习这门课,有四个准则: 1、依法不依人。盲目依人,他要是下地狱,你也跟着去了。 2、依义不依语。要了解法师的真实意思,而不是咬文嚼字。 3、依智不依识。智,是究竟的智慧。识,指的是世俗的观点、情感,普通人的思维定势。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究竟的,圆满的。不了义,则是方便说,假说,权说。直指解脱、涅槃的,是了义。二、三宝与信徒 佛法僧被称为三宝,因为这三者的智慧威德至高无上,犹如珍宝一般。 1、佛 佛陀,梵语发音“布达”,意思是“觉者”。比如“布达拉宫”中的“布达”,就是佛陀的意思。在古代,“佛陀”的发音肯定与“布达”相似,这是个音译,但现在这两个字的汉语发音已经转变了。在汉地,佛陀又被简称为“佛”。 佛陀当年是古印度释迦族人,贵为净饭王的太子,曾经过着很奢华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奢华而感到幸福,后为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作为太子时,他是个敏感的人,容易受伤害,是个内向的人,善于思考。他也是个沉默寡言的人,离家去修苦行之后,变得更加沉默了。因此,“牟尼”成了他的雅号,这个词的意思是“寂默”。佛陀成道后,这个词因为他成道的缘故,又有了“圣人”、“贤人”的意思。他被称为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从佛陀的经历看,他有浓厚的人性,是人性与佛性的统一。 他断灭了一切烦恼,断尽世间八苦。这一生,也是他的最后一生,此后,他不会再轮回受生于六道,他已经悲智圆满。 当太子时,他的生活奢侈得脚不沾地,去哪里都有车有马。传说中,他从小接受了武术教育,是个武林高手。他有三个行宫,分别适合当地的夏季、雨季、凉季这三个季节。 但他并没有沉浸在奢侈生活里,他喜欢静思,思考人的生老病死等人生问题。 在一个热闹的节日,别人都去玩乐,他独坐树下,自然地进入了初禅境界,感受到了禅定的愉悦,这时,连他的父王也不禁向他鞠躬致敬。 他于人间成道,和人们一样需要吃饭。就连他到了天上时,帝释天也遵照佛陀的意思,用人间的食物招待他。 佛陀生前,也有生老病死。他自己讲过:“我今亦是人数。”成佛,并非消除了生老病死这些自然现象,但消除了这些现象带来的烦恼。 2、法 一切存在,都可以称为“法”。 佛法——佛的法,佛所知、所得、所说的法。 佛所知如大地上的树叶一样多,而佛所说的,就像他手上的树叶。这不是他吝法,不是他把自己知道的法藏着、掖着,不告诉你。他说的法,是与解脱相应的。 狭义的佛经,是佛亲口说的。广义的佛经,也包含佛弟子、诸天、仙人所说。 “三藏”,是指经、律、论。经,是法相义理。律,是佛亲口所说的生活规则。论,使佛法广度更大。 佛陀,是我们的根本上师。他的法是根本的。 诸佛常法是竖贯的。 融贯的法是旁通的。比如,佛陀生前只提到护生,没有提到放生,放生是发展出来的,与佛法不相抵触,是旁通的。旁通的意思是:虽不是主干,却由主干而来。 佛法的三大语系:巴利文系(代表早期佛法)、藏文系(代表后期佛法)、汉文系(代表中期佛法)。 3、僧 僧,是僧伽的简称。僧伽,梵语音SENGGA,而不是SENGQIE。(瑜伽,梵语音YOUGA。阿弥陀,梵语音AMIDA。)不过,念佛法僧,关键是心里诚信三宝,倒不在于语音。 有时,汉地把相关词汇简化,意思与原来就不同了,比如“阿罗汉”,“阿”是否定前缀,一去掉这个字,简化为“罗汉”,意思就反了。但这种简化,我们都习惯了。 僧伽,意为和合众、僧团,四个人以上。 所谓“只不成侣,单不成僧”,单一个人,是不应被称为“僧”的。 出家五众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其中,式叉摩那尼意为“正学女”,沙弥尼要成为比丘尼之前,用两年时间学法学戒,这个阶段时,就是式叉摩那尼。 比丘意为“乞士”,通俗地说就是乞丐,说是要饭的也没错,就是托钵乞食嘛。 依汉传佛教,比丘为“大僧”,比丘尼为“二僧”,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为“小众”。(如依南传佛教,没有这样的说法。)沙弥,意为“勤策”,以大僧为榜样学习。 僧团的特点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不打架,不吵架,也不勾心斗角。平等、民主。 出家五众与在家二众,合称“七众”。 皈依,是救护的意思。皈:皈投,投靠。依:依靠。皈依是指通过依靠而得到救护,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为看护。 皈依了的在家人,受了五戒的,被称为“近事男”和“近事女”;受了八戒的,被称为“近住男”和“近住女”。
课后回答的部分问题(问题本身我没听清楚): 1、居士的本义是“在家的有钱人”,后来演变成在家信徒。 2、与男众相比,女众有不足之处。女众有五事不可为,比如,不可以女身成佛。总体上说,女众的烦恼比男众多,因为女众往往性情柔弱,没有果敢、果决的男子汉气概,容易感情用事。所以,针对女众的戒律也多一些。 3、“四阿含”,是佛陀涅槃的当年夏天结集的。
--------------------------------------------------
佛法概论笔记(讲于2008年3月15日,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三、有情观 上次讲到了佛教信徒。成为佛教信徒,有皈依仪式。汉地有些人并未经过皈依仪式,只是心里想着自己皈依了,能不能算是佛教徒呢?或者即使经过皈依仪式,对僧团却没有信心,那成了“二宝居士”了。经过了皈依议式、对三宝也生起信心的,应该怎样成就信心呢?济群法师很重视修三皈依的仪轨。修皈依修到顶点,可以成佛,希望大家也要重视。 今天讲有情观。 有情,即众生。众生有情识——情是感情,识是六识的识。也就是说,众生有精神活动。 人是有情中的一个种类。 佛教,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佛教关注的重心点,就是有情的情识活动产生了种种痛苦和烦恼,目的是消除痛苦、烦恼,达到涅槃。佛陀也是为此而说法的。因此,教界有学者提出了“人生佛教”。 有的人,认知上有误区,由此产生痛苦烦恼。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爱喝酒,喝上了瘾,一天不喝就坐立不安,睡不着觉,离不开酒了;但对有的人来说,酒可有可无;也有人根本不喜欢酒。对酒的依赖能产生痛苦,对酒的反感也能产生痛苦。但改变一下认知,痛苦马上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如认识到喝酒对健康不利,还会造成经济负担,可能会改变对酒的贪著。 我们要从三科(三个科目)来认识有情。
(一)三科 三科包括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与六尘)、十八界(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 从现在的生物学等科学的见解来看,有情可分为身体、精神两个方面。三科,就是详略不同地分析有情的精神活动。
1、五蕴 先看五蕴。“蕴”,积聚义,意思是同一类集合在一起,归纳为一类。“蕴”,旧译为“阴”、“众”。这里的“阴”,覆盖义——五蕴能产生种种痛苦和烦恼,能覆盖我们的智慧。玄奘后,新译为“蕴”。 (1)色蕴 这里的“色”,不是指好色的色。好色的色是很狭义的,是美色的意思,只是色中的很小一部分。色蕴,指有形质碍之法——有相对固定的形状,有障碍作用。比如书,有相应的作用,能挡住视线;比如水,可以隔热、隔火;比如气体,对飞行体可以产生障碍,飞机遇到气流,有时候颠得很厉害。客观存在的种种物质,都是色蕴,或称为色法。 但我们学习五蕴的目的,不是分析世界,而是分析身心。 身心中的色蕴,共14种,包括:四大、五根、五尘。 A、四大 四大,所谓“四大皆空”的“四大”,并不是民间一些人所以为的“酒色财气”,而是“地水火风”,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是四种元素。 地大:组成一切固态的物质元素,具有坚固性。有形状,有体积,有相应的硬度,可以承载人、车等。(关键词:坚固性。) 水大:组成具有流动性的元素。(关键词:流动性。) 火大:不是指各种各样的明火,而是指具有暖性的各种元素。(关键词:暖性。) 风大:具有运动性的因素。(关键词:运动性。) 物质皆由以上这四大因素组成,而不是四大本身。 对有情来说,身体由四大组成。肌肉、牙齿等,是地大。流动性的体液等,是水大。消化产生的种种热量,保持体温的恒温,是火大。呼吸、血液循环系统,是风大。 B、五根 根,生长义。有情身心中,“眼耳舌鼻身”称为五根,属于物质。(意根是第六根,不是物质,而是心法。) C、五尘 五尘是五根所对的对象,是五根所认识到的。 六尘中的前五尘是“色声香味触”。 六尘中的前五尘中的“色”,与五蕴中的“色”,含义有区别。五蕴中的“色”是广义的,意为色法。五尘中的“色”是狭义的,包括显色和形色。 其中,显色是指颜色;形色是指各种各样,如长、短、高、矮、胖、瘦…… (第六尘是法)。
(2)受蕴 受蕴是身心的种种感受。受蕴可以分为两种:身受和心受。也可以分为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可以分为六受:由眼触所生受、由耳触所生受、由鼻触所生受、由舌触所生受、由身触所生受、由意触所生受。 A、由眼触所生受。比如见到思念的人,有愉悦感。 B、由耳触所生受。比如听到喜欢的音乐,有快乐之感,而听到噪音,觉得非常不爽。 C、由鼻触所生受。闻到气味的感受。 D、由舌触所生受。尝到的味道带来的感受。 E、由身触所生受。身体产生的种种感受。比如摔了一跤,产生的擦伤的感觉。 F、由意触所生受。精神上、心理上、情绪上的种种感受。
(3)想蕴 不是指心中的种种想法。 想蕴是指:眼耳鼻舌身意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在心里产生的种种印象。 就像是照相的相。 六想:由眼触所生想、由耳触所生想、由鼻触所生想、由舌触所生想、由身触所生想、由意触所生想。
(4)行蕴 行蕴是六想之后,产生的造作(心理活动),即是思业。包括:由眼触所生思、由耳触所生思、由鼻触所生思、由舌触所生思、由身触所生思、由意触所生思。 行蕴的“行”,意为迁流、造作。迁,变化。流,流动。迁流,是相续的变化。造作,比如说胡思乱想。 行蕴即“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
(5)识蕴 识,了别义。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是基于六根的认知能力,对外界产生了别的作用。 五蕴中,色蕴属物质,而受想行识属有情的精神活动。五蕴更侧重精神。佛法正是侧重认识精神的痛苦,并最后消除痛苦。
2、十二处 十二处是指六根和六尘。这是长养种种心、心所之法。 六根(十二处中的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十二处中的六外处):色、声、香、味、触、法。六外处,名六尘,因为它们能染污我们的智慧,又名六贼,因为它们能夺去我们的善法。
3、十八界 六根、六尘、六识,合称十八界。 六根和六尘前面已经讲了。 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指各自相应的触觉神经,而不是指眼珠、耳朵……等等。而意根,不属于物质,不是指大脑和心脏。我们的念头是念念相续的,有前念、后念,而前念是后念的等无间缘。因前念必有后念,后念必有前念,所以,称前念为后念的意根。 了解上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概念,才能因此起观,观无常。尽管看上去这些概念比较机械,但在这些概念上,才能起观。这是解释身心方面的关联性,解释日常身心的一切活动。 不要以为这些概念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我们要正确认识日常活动中的无常性、无我性、因缘性。在念佛、诵经、礼拜中,要有正见,确知是无我的。 痛苦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没有破除我执。要通过蕴、处、界的观察,确立无我见,学佛才入门了。
(二)有情的类别1、众生 人,起初是从光音天下来的,一起生到梵天宫。那时候,人没有性别,也没有名字,众共所生,所以称自己为“众生”,有“生存者”之意。
2、五趣 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有五趣之说,后来又加上了阿修罗,成为六趣。六趣是地狱、饿鬼、傍生、人、天、阿修罗。造的业会引导你趣向这六道。 (1)地狱 地狱中的众生,只能感受到苦,感受不到乐。 (2)饿鬼 饿鬼分三类:无财鬼、少财鬼、多财鬼。 其中,少财鬼摄取脓血为食。我们受了伤,伤口中流出黄脓、白脓,我们觉得很臭,而少财鬼以脓血为食。无财鬼则享受不了脓血,即使由于什么因缘,偶尔吃了一些脓血,脓血到了它们的嘴里,会立即化为火流,把它们的喉咙给烧坏。多财鬼则可以享受食物,或者也可以享受衣物、财物。 有人给先人供吃、用之物,还有人给先人烧个纸房子,房子里有家具、电器,门口还站着几个门卫,院子里有停车场,上面停着一辆轿车……如果先人生到地狱,享受不到这些。如果先人生到天上,会视此为垃圾。如果先人转生为人,也用不着它们。如果先人生为阿修罗,或生为傍生,同样用不着它们。如果先人生到鬼道,作为多财鬼才能用得着,作为无财鬼或少财鬼,还是用不上这些的。所以,供这些东西,先人能用上的概率不太大。我们尽孝,要在父母生前,不要在其去世之后才烧东西。 (3)傍生 畜生是依傍人而住的,所以有此称呼。 (4)人 “人”,具有思虑的意思。人因多思虑而称为人。 (5)天 又称天人,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众生。天人的寿命、相貌、快乐等均超过人间。 (6)阿修罗 阿修罗有不端正之意。阿修罗中的男众相貌丑陋,而女众妖媚动人。 人道的殊胜:勇健、正念、佛出世处、是修业地、行梵行处。 勇健:勇敢,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力,很多事情就能成就。 正念:人苦乐参半,可以更好地保持正念。 佛出世处:佛陀出生在人间,在人间成道。 是修业地:有苦有乐,适合修行。这里的业包括:十善业和不动业。不动业即禅定。 行梵行处:“梵行”这个概念,佛教和外道都有。在外道,指的是清静行,即男女之间没有亲密行为。在佛教,指的是依八正道而行。 我们得了人身,也听闻了佛法,要珍惜这个境遇,不要只想着学佛仅仅为了培养点福报,那样的话,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有情的生死与轮回1、四生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这四生,是众生的四种出生方式。 卵生,如蚂蚁、鸡、鸭、海龟、蛇…… 胎生,如人。 湿生,依湿气而生。如潮湿环境中的微生物,不假父母,不因淫欲。 化生,依业力自然而生。如地狱中的众生,如天人,如往生到极乐世界。2、四食 众生如何延续生命?依靠四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口鼻摄受的食物。比如饭、菜、汤、氧气……要分段摄取。 触食:狭义的“触”,是身体感受到的;广义的“触”,还包括其他各根感受到的。“触食”的“触”,指广义的。比如眼见山河大地感到愉悦,觉得“秀色可餐”,以此长养身心。 思食:基于个人的愿望、希望,维持生命。比如一个人求生的欲望、对长寿的追求、对社会的理想等。 识食:有取识、结生识。有情死亡之后,投生到下一道,我们的色身带不去,而有取识和结生识,使生命从上一生到下一生。3、四有 四有是生命的四个阶段。 生有:投生的一刹那。 死有:死亡的一刹那。 本有:由生有到死有之间的过程。 中有:死亡之后、投生之前。又称中阴。4、无常相续的有情论 生命轮回的两个基本原因——无明和爱。 无明:对佛法不知不解不了不达。 爱:包括境界爱和自体爱。境界爱,比如男女间的贪爱。自体爱,是出于我执,对自己产生的爱。 未修行者,不能解脱,因为无明。 修行者,不能解脱,因为爱。 修行入手处,不在于认识身外的世界,而在于改造身心。身心是我们修行的道场。身外求法,好比缘木求鱼。我们应该认识身心,对治烦恼和痛苦。 神秀那首著名的偈子是相当到位的:“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依此而行,非常稳妥。 如果脱离、忽略了身心,修行无处着手。 有人也诵经,也礼拜,也布施,也供养,也赶法会……如果对身心没有观照,这就是“空花佛事”了,是徒劳的。
部分提问(问题本身我在网上听不见): 1、礼拜、持咒、诵经时,应该保持正念。时时刻刻,在在处处,身心保持觉察力。 2、大家喜欢旅游,看到山河大地,起了这种可爱的感觉,这就是触食。听音乐、闻香味、吃口香糖,都是基于触食。 3、进食时,要如理起观。吃段食时,当它是亲骨肉一样,以此避免对段食的贪著。对触食,以此作观:牛剥了皮,扔在地上,被地上的东西刺痛的感觉。以此避免对触食的贪著。并不意味着要断食,而是不要贪著它们。 4、饿鬼道,也有胎生,也有化生。 5、欲界天的天人的六根,跟人差不多。而无色界天的天人,无色身,六根当中只有意根。 6、读《西藏生死书》,可以使人更了解中阴身。中阴身的样子,起初跟生前差不多,只是略小一些,比如生前一米八的人,这时候可能变成一米六了。然后会越来越小,慢慢变成下一生的样子。比如下一生做狗,就变成狗的样子了。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讲于3月22日下午)慈云记录,经恒强法师指正
四、世界观 上次课讲的有情观,是分析有情的身心,在三界中如何生死轮回,在生死轮回中如何相续。这次讲世界观。
(一)世间 “世间”又说为“世界”。“世界”这个词,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通常指外在的客观世界,这与原始佛教中的“世界”有明显不同。
1、世间义 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世间”与“世界”是同一个词,只是说法不同,而世间更常用。“世”指的是在时间上的变化,而“间”是在空间上,时间与空间的交合的存在,称之为“世间”。 世间的本义:可毁灭、可破坏的,可灭的。 《杂阿含
#8226;三二一经》中说:“危脆败坏是名世间”。“危脆”的意思是说一旦外在环境、条件产生变化,它就可能改变,非常脆弱。就像鸡蛋一样,容易破。“败坏”:容易变质。凡是危脆败坏的,我们都称为世间。 《杂阿含
#8226;一三○七经》:“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杂
#8226;二三○经》说根尘识三者和合而生触、由触而生受,是名世间。 五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了我们的身心,及产生身心的一切活动。五受阴则强调我们身心及身心活动的有漏性、染污性。这种有漏的、染污的身心及其活动也称五取蕴。五取蕴即五受阴。阿含经把我们有漏的、染污的身心及其活动称为“世间”。 我们的认知活动需要根尘识三者交互产生作用,缺一不可。比如,我现在用手接触这个杯子,感到杯子里水的温暖,此活动为身触(不同于六尘中的触尘,下同)。身根(手的触觉神经)接触到外在的六尘(这个杯子),身识马上发生作用识别杯子里水的温暖而产生身触。再由这种温暖带来心里好不好等感觉,就是受。只有根尘识都具备了,就会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而阿含经把这种由根尘识三者和合而生触、由触而生受的身心活动称为世间。根尘识三者交合作用称为触,由触产生各种各样的受。 原始佛教经典中的世间就是上述这样的概念,而到了后期,世间的概念又进一步扩大了。
2、世间的分类 这是后期论典中对世间的分类。 (1)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众生。 (2)器世间:物质世界,没有情感、情识。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国土等。 (3)五蕴世间:这是阿含经中“世间”的含义。被称为五受阴世间或五取蕴世间。五阴和五受阴的区别,正如“窗帘”与“好的窗帘”,前者是中性的,后者则带有感情的判断。五受阴区别于五阴就是强调五阴的有漏性、染污性。五取蕴也是这样。
3、世间的特点 (1)世间无数。 有情世间无数。器世间也是无数的,比如行星、恒星都是无穷无尽的,有十方世界。 (2)世间是不断成坏的。 比如地球、太阳都有寿命。成、住、坏、空为一大劫。 成——从无到有。 住——形成后保持稳定性。 坏——外在条件变化,本身也变化了。 空——消失了。 任何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对普通事物,我们一般说“生住异灭”,而世间是“成住坏空”。 (3)有情依于器世间。 有情需要外在的生存条件。一旦器世间等外在条件变化,有情也会随之变化,如迁徙或灭亡。 (4)世间的净秽是业感的。 世间的净秽是基于善恶、有漏无漏、染污清静,就是直接指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 东方净土、西方净土的众生,不造作五逆罪。而我们依存的娑婆世界,被称为“五浊恶世”,这是有情的共业所感。
(二)三界 三界是对世间的分类,依据有情的身心特点而划分。有情不同的身心活动,造成三界的不同特点。三界中,有情身心会造作不善业,带来苦果。《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三界又称三有,指三种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天。
1、欲界 欲界的有情,具有种种欲望,被欲望所污染。 这里的有情具有淫欲——两性之间的欲望,具有情欲——友情、亲情等情感,具有色欲——对外在物质的欲望,具有食欲——对四食特别是段食的追求。 人类居住的四大洲、天人居住的六欲天,及地狱、傍生、饿鬼,都是欲界。被诸多欲驱使,欲界众生造作种种业。 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越往上,有情的欲望越淡。 (1)四天王天 四天王天是四大天王所居住的天。四大天王是佛教的四大护法。释迦佛涅槃时把佛法付嘱给人天,在人间付嘱给迦叶和阿难,在天上付嘱给四大天王。 (2)忉利天 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分为三十三个辖区,由三十三位天王统治。中央有一位天主,四周有三十二位小天王。在过去世中,这三十三位天王是好朋友,后来一起修行,一起生到三十三天,做了天王。 (3)夜摩天 “夜摩”,又称“焰摩”等,是“阎魔”的不同音译。说阎魔王在地狱,是民俗信仰,不是佛教的教义。 (4)兜率天 弥勒菩萨在那里。 (5)化乐天 这里的有情,可依自己的意念变化出种种美妙境界供自己享受。 (6)他化自在天 这里的有情不用自己变化,把别人的美好境界直接拿过来享受就行了,他们坐享其成,福报极大。 他化自在天顶有魔天宫,魔王住在其中,欲界所有的有情,都在其掌控中。所谓“逃不出魔掌”,就是此意。 一般我们说的魔,有烦恼魔——感受到的种种不如意;有死魔——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极其恐惧。而天魔真实存在,居住在天宫里。
2、色界 色界相对于欲界,有情的欲望变得很淡,远离了淫欲和食欲(主要指对四食中段食的追求),有清净的色质,身体相对于欲界来说非常清净,无男女之别,长相庄严。色界有情的身形不同,越往上,身体越庄严、越高大,寿命也越长。他们有身光,身体相当于一个小宇宙,散发出种种光明。 色界有情依住的共有十八天。分为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三天、外道无想天、佛教五净居天,基本与四禅的境界相对应。 如初禅天的有情成就了初禅,经常安住在初禅中;二禅天的有情成就了二禅,经常安住在二禅中…… 无想天:外道成就的最高的定是无想定,他们安住在无想定中。 五净居天:成就了阿那含果的圣者,圆寂后到此。 色界天的最高天又称为“有顶天”,是有物质地方的最高的天。
3、无色界 无色界的有情,无色身,只有受想行识等相应的心法和心所法。 无色界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与四无色定相应。如非想非非想处天的有情,能安住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中。
4、三千大千世界 (1)须弥世界 须弥世界又称小世界,是佛教宏观宇宙中最小的一个体系,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意为妙高。 须弥山周围有八山八海。八山是环形的山,一环套一环,须弥山在其中异峰突起,共是九山,每两座环形山之间都有海,九山之间共有八海。下面有金水风空四轮。空轮是没有物质的。 简单地说,一日一月所照的地方是一小世界,最高到初禅天。
(2)四大洲 这个小世界最外围的两座环形山中有一大海,海里有四大洲,人就居住在四大洲上。 A、东胜身洲:这里的人相貌庄严,故名“胜身”。 B、南瞻部洲:我们就居住在这里。南瞻部洲又称南阎浮提,因盛产阎浮树故有此名。 C、北俱卢洲:俱卢,意为殊胜,即指这里的人福报极大,几乎感受不到什么痛苦和烦恼。 D、西牛货洲:盛产牛,这里的人经常用牛交换货物,故名。
(3)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教化的范围。 一个大千世界由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由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由一千个须弥世界组成。 三千大千世界指的是一个大千世界,意为一个大千世界有上述小千、中千、大千这样的三个层次,而不是指三千个大千世界。 一个小世界,最高是初禅天。一个小千世界,最高是二禅天。一个中千世界,最高是三禅天。一个大千世界,最高是四禅天。——这是佛教宏观的宇宙体系。
(三)世界的演变1、四轮 世界的形成: 最初是暗无天日,杳杳冥冥,一片虚空。渐渐起风了,成为风轮。风积云降雨,雨水构成了水轮。水轮上又起风,风在水面上形成泡沫,有了物质,物质逐渐凝成金轮,金轮上形成山河大地,山河大地上渐有生物。
2、四劫 世界的变化,要经历四劫(四中劫):成、住、坏、空。 四中劫各自包括二十小劫。 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每隔一百年,人减寿一岁,减到十岁为止,此为一减劫。再逐渐从人寿十岁增加上去,每隔一百年,人增寿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为止,此为一增劫。一增一减,名一小劫。每一中劫包括二十小劫。 四中劫共成一大劫,一大劫即包括八十小劫。
3、人类社会的演变 世界形成时,光音天的天人闲逛下来,出于好奇,到山河大地各处去玩。 光音天的人,交流起来不需要发出声音,而是口中放光,代替声音。他们有神足通,一念之间即可从一处到另一处,飞来飞去,觉得很好玩。 玩累了,要找吃的,地上自然冒出一种像乳酪一样的糖浆,很好喝,他们就停留在这里。但吃这种东西吃多了,色身越来越粗重,他们飞不走了。慢慢地,糖浆没了,他们开始吃地皮,这种地皮就像菌类,也非常美味。吃了地皮后,色身更加粗重,更飞不起来了,只能跳了。地皮没了,他们又吃自然生长出的一种稻谷,这种稻谷不需耕种就自动长出,也没有壳,还是很美味的。吃了这些,他们的色身更为粗重,没有以前那样庄严了,逐渐有了男女之别,男女之别越来越明显,成了男女之相。后来,男女之间又产生了依恋,有的男女有了两性行为。 起初,他们觉得两性行为很可耻,要处罚发生两性行为的人,画一个圈,把男的囚禁其中,其女可怜其男,于是送饮食给他,于是称她为他的妻子。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慢慢就成为正常的了。 有了家庭,就有了房子,有了村庄,有了部落,有了国家,有了国王和军队,渐次而生,形成了人类社会。由于五逆十恶之业,有的人死后就成为傍生、饿鬼、地狱众生等,产生了三恶道,不断轮回。 但有的有情意识到这一点,就远离不善业,成就善业,持戒乃至出家修行。 出家修行的,是婆罗门阶层。不修行的统治者,是刹帝利阶层。农工商平民,是吠舍阶层。无人身自由的,从事下贱业的,是首陀罗阶层。——这是印度的传说。 依正见者,可成就解脱,成为阿罗汉,或成佛。 释迦佛与弥勒几乎同时发心,而释迦佛更为精进,先成佛。弥勒菩萨是释迦佛的声闻弟子,蒙佛授记,将来决定成佛,现在正在积累成佛的资粮。 原始经典中,不是谁都能被称为菩萨的,只有两位菩萨,一是释迦佛成佛之前,二是弥勒菩萨。 龙华三会:弥勒菩萨将在龙华树下成等正觉,三次说法,把释迦佛未度完的众生度脱。 弥勒所说的法,与释迦佛所说的法,无二无别,也是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这是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科目)。在他方世界,还有其他佛(如阿弥陀佛)在说法,也在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这是解脱法,依法可成就解脱道。对此,我们要好好闻思,好好修行,闻而能持,持而能久,不可轻视诽谤。
世间,是人的身心及其活动。我们如果抛开身心,远离我们的身心活动,研究外在的世界,这跟修行解脱没有太大关系。佛教讲的小世界,是为了让我们了解,我们所依住的器世间是无常的。 对三界的理解,不要离开有情的身心。其实这三界,与有情的身心紧密相关。一个人有淫欲,就生在欲界中。断除淫欲,对段食的欲望变轻,证得四禅,即能安住在色界境界中。这时你不是色界众生,但你跟色界众生一样,安住在色界的情境当中。证得四无色界定,就能和无色界众生一样,安住在无色界的情境中。成就四禅,可升天。或成就上品十善业,在中阴成就禅定,也可能升天。 佛教所说的世界,不是佛陀以他的智慧解释世界如何产生,有没有边际,不是解释身心以外的世界怎么样,而是让我们认识我们的身心并改造我们的身心,这才是精要所在。把握不了这一点,就是舍本逐末,隔靴搔痒,离题万里。
部分提问:1、佛教所说的有情,是从光音天下来的,与进化论所说的不太一样。2、须弥世界与地球的关系,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里讲过,在第9章,121页。3、初人是最初的人,由化生而来,从光音天往下逐渐投生,不依父母为缘。4、龙华三会,第一会度的是释迦佛时持五戒的,第二会度的是释迦佛时受三皈的,第三会度的是释迦佛时仅仅称了声“南无佛”的。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讲于3月29日下午(慈云整理,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上次课讲了世界观,特别强调了“世间”的含义是指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原始佛教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至于外在世间是否有边等问题,被称为“十四无记”,佛陀认为这些问题与修行解脱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不回答。讲到器世间的演变,只是帮助我们理解器世间是无常变化的,以此可以起修无常观。 上次课后所提的问题中,关于“万法唯识”,其通解是:万法皆是虚妄不实的,只有识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说一切唯心造,由此成立唯识学。但“万法”是特指的,即意根所对的法尘——意境法,这意境法不是真实的。意境法,或者我们所说的概念法,是由心识所生的种种法。基于对自身及外界的认知能力,由此产生的情感、经验、哲学、艺术、文化及其他种种,都是意境法,唯识所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前五根及所感受到的前五尘,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说五根五尘没有真实性,全是唯识所现,那我们这个世界就乱套了。比如杀人犯告诉法官,证人见他杀人并非真实,只是证人识所变现的。盗窃犯也告诉法官他的罪行是别人识所变现的不是真实的。我们这个世界肯定乱套。 其实唯识与修行境界直接相关。禅定中见到的种种境界,不是真实存在的,全是识所变现的。神通变化出的景象,也是依识所现的。所以大家要知道“万法唯识”中的“万法”是特指意境法的。
五、业力与因果(一)业力思想 原始佛教对业并没有特别强调,《阿含经》是直指解脱、直指涅槃的,而把业具体化了,如关系解脱的三十七道品。业力思想的发达,是在部派佛教时期及后来,业与因果思想结合,产生了比较复杂的业力思想。 业,梵语karman,巴利语kamma,音译为羯磨。羯磨,造作义。 比如说话,是口在造作;工作、吃饭等肢体行为,也是造作;起种种念头、计划,反复思考,这些心理活动也是造作。有情的身口意种种活动都称为造作。可见业的本义是非常简单的。 但业与因果关系一结合,不仅强调活动本身,而更强调引发的结果,而形成系统的业力思想。 业力思想是这样解释“业”的:做事情一般来说都会产生相应结果。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形成的力量,能直接引发相应的结果,由于存在这样的力量,所以把这种行为称之为业。 业为产生果报之因,故称业因;由业所报之果,称为业果。相应业因,产生相应业果,由业产生果报,为业报。 善业引发善报,恶业引发恶报,这是一般的“业感说”。我们现在遭受种种境遇,都跟过去的所作所为直接相关,苦乐都是过去业所招感而来。一般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有时也有相反的情况,比如,一个人脸皮越厚,心越黑,可能越有钱。所以,精确的说法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乐报是指:会避免做坏事时的恐惧不安,也不会坐牢,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不会带来苦报。而有人做坏事,被公安局、纪委惩罚,这就有了苦报。也有人做坏事做得“高明”,没有被有关部门抓到证据,但由此产生的恐惧、紧张、不安是舍离不掉的。也许在这一期生命中,他干的坏事都没被其他人知道,但到了临终进入中阴阶段,恶业如放电影一般重放一遍,种种恐怖景象现前,会让他恐惧、紧张、不安,必然导致来世恶报。这就是俗话说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进来”、“祸福无门,由人自招”。 苦报,不仅是受到法律惩罚,或妻离子散,不仅是得和失。苦报和乐报,主要是善恶业直接给身心带来的苦受、乐受,并不局限于世俗的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评价。 如果业给你带来的快乐是安隐的,导向无漏的,必然会给你带来清净、吉祥,这样的业就是善业。反之则是恶业。佛经里判定善和恶的标准是——给身心带来乐受还是苦受。但是种种感官刺激,是不是乐受呢?听迪士高音乐,享受声色犬马,是不是乐受呢?乐受,有现世乐、究竟乐。现世乐,是当下身心的快乐,如感官刺激,但因为是短暂的终究会消失,所以是坏苦。究竟乐,是究竟的快乐,是解脱,证入涅槃。苦受,有当下的苦,也有长久的生死轮回苦。所以善恶业的终极标准是由此带来的是究竟乐还是轮回苦。 有的业,不违反法律,但与解脱相悖。如沉迷于声色犬马,会使我们玩物丧志,不能清静无为,这是不善业。持戒修定,如果由于我们世俗欲望太重,可能一时会觉得苦,但可以把我们导向解脱,所以这是善业。总之,导向解脱的,是善业;导向生死轮回的,是恶业。 基于业力与因果思想,我们知道苦乐等一切果报决非偶然,是由善恶业招感而来,这称为业感。以众生造作生死业因来解释有情的生死轮回,这就称为业感缘起。 业感说的价值: (1)自力创造非他力: 反神力而说业力、自力。如果对因果报应理解不到位,会导致宿命论,这是佛法反对的。比如我们去看相、打卦、算命,是因为相信宿命论,相信命运已经决定了。或者认为存在主宰神,比如上帝、梵天,以及我们口头上的老天爷。这样我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一味求神保佑,而这是被《阿含经》驳斥的。原始佛法告诉我们,现在的境遇与我们个人行为直接相关,而非决定于神力、外力。佛陀反对关于“造物主”的看法。《中阿含
#8226;十七
#8226;伽弥尼经》记载伽弥尼对佛陀说,大梵天能使众生死后生于善处,希望佛陀也能这样。佛陀比喻说,把石头扔进湖水,自会沉底,如果有人围绕湖边合掌祈祷,希望石头浮到水面,有这个可能吗?不可能的。造重大恶业的人也必然堕入三恶道,不会因为别人祈祷而生于天上。《增阿含
#8226;一四八经》中说到,佛陀的姨母——大爱道有一天对佛陀说希望世尊延寿无穷,恒久保护有情,佛陀则说这种说法是不如法的。修行就要自己依教奉行,而不是寄托于外力。对佛法信受奉行,而且到位,才能得解脱、证涅槃。佛陀既否定了大梵天能改变因果报应的能力,也告诉我们,不要把佛菩萨神化,不要当成是我们命运的主宰神。那样的话,刚出离了对鬼神的迷信,又开始神化佛菩萨,岂不是刚逃脱狼窝又跳进火坑了? (2)机会均等非特殊: 反种姓制度而说众生依业而有差别。 古印度种性制度森严,而佛教认为众生平等,其差别在于所造作的业,任何一人修行到位都能证入涅槃。 (3)前途光明非绝望: 反宿命论而说断恶修善并以此来改造命运。 目前不顺,是过去造业所造成的。但不要因此悲观消极、随遇而安、逆来顺受、无所作为,被动地接受一切,这样就堕入宿命论了。佛法告诉我们,通过现在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善命运,改变将来。 (4)善恶有报非怀疑: 《大宝积经》说:“假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恶有报,这是真实不虚的。
(二)因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业力思想,必须了解因果思想。 因果——因为这样的因,产生这样的结果。说明由因至果的前后关系而说因果。
1、因缘 广义的因,包括因和缘。 引发相应结果的直接的内在原因,为因;相对于直接的内在的原因,外在的、间接的原因称为缘。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的区别。 狭义的因,有别于外缘。
2、三重因缘 三重因缘又称三层因果。因果有三重关系。 佛法中,用植物的果实比喻产生的结果,这里的果为成办义。
(1)果从因生(表象) 如不具备相应的因缘,就不会出现相应的结果。由于具备了相应的因缘,所以产生了相应的结果。因此说果从因生。
(2)事待理成(中层) 从因至果,必然暗含着潜在的普遍的理则、规则、规律。如果没有这样的潜在规则,就不会由相应的因缘导致相应的结果。而且这种潜在的规则还要有普遍性,否则就没有规则可言。
(3)有依空立(深层) 有,即种种存在。凡是存在的,必须依空而立。 《阿含经》中,空有两个意思:虚空、无我空。 虚空:比如身心、外在的物质这些存在,依虚空而有。造房子,必须有块空地,房子里也得是空的,不能是实心的。 无我空:一切有为法都没有真正的实体,为假,缘起性空,种种现象没有任何本质,不断地生住异灭。正如《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为没有实体,是无我的,所以根据不同的因缘呈现出世间万象。
3、正因与邪因 对无常见、无我见、缘起见、中道见,如果理解不到位,就可能对因果的理解产生偏差,出现以下几种观念: (1)宿命论: 认为现世与将来的一切都已经由命运决定了,现在及将来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不要落入这个窠臼而无所作为,否则将来一定命运悲惨。佛法也说业力说因果,也说我们现在种种境遇跟我们过去的身心活动直接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现在及将来能断恶修善,那么我们就能改善命运、改变未来。宿命论不合缘起法。 (2)尊佑论(神创论): 认为世界由神创造,社会与个人的祸福由神主宰。通过向神祈祷、祭祀求得神赐福消灾。 (3)无因论: 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这样会导致机会主义、导致投机,甚至反社会、反道德而无恶不作。 (4)邪因论: 广义的邪因论,包括宿命论、尊佑论、无因论。狭义的邪因论,是指非因计因——产生这个果的原因,不是你认为的原因。 比如,天气降温了,你夜里睡觉却踢掉被子,感冒了,你却认为这是鬼在惩罚你。过马路时胡思乱想而被摩托车撞了,你却认为是因为没给先祖上香,先祖找你麻烦。有的信佛之人,不具备相应正见,变得神神叨叨的,认为什么都跟鬼神相关。 外道有非因计因的情况,比如修苦行,持牛戒(学牛吃草,不吃饭菜),以为这样可以达到解脱。 如果在知见上出了偏差,修行就会出偏差,这一点千万不要大意。 比如有一位老居士,她的老伴不信佛,还反对她信佛,后来老伴生了重病,老居士对他说:“这都是因为你反对我信佛,现在你认识到错误没有?”她不肯给老伴出钱治病,而是把积蓄都拿去放生,结果钱花了老伴也死了。
部分提问:1、南传佛教的典籍已经基本上翻译过来了,想要了解,可看《汉译南传大藏经》,西园寺图书馆里有。网上也有电子版可以下载,如《觉悟之路》网站。2、汉地也有因明著作,玄奘就翻译过。因明有三支因明、五支因明,与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有相通之处。想要研究因明,可以看相关著作。而如果不想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做专门研究的话,只是要思考、辩论方法,用现代的逻辑也就够了。因明典籍有的很艰涩,不大容易看懂。3、我们之所以诵经,一个目的就是熟悉经文,了解经义,依法义确立知见;第二个目的是当下清净身心;第三个目的:诵经能指导行持,是有功德的,能给你带来修行解脱的利益。原始经典里没说回向,回向是后来的。回向,不是说别人的业报你能代他消除,《大宝积经》讲得很清楚:“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在你回向时首先舍掉你的诵经功德,可破除你的法执,免得生起贡高我慢。同时我们把诵经功德回向给别人是修慈悲心、培养菩提心。所以回向有两个意义:一是破除法执,二是培养菩提心。4、建议大家好好地、细细地、反复地阅读印顺法师《佛法概论》一书。这是给久学的人看的。初学者往往会觉得很简单,一目十行地看过去,觉得也没说什么。而久学者会觉得,其中每句话都给人以启示。这本书本来是印顺法师讲的阿含讲义,后来改名《佛法概论》,是为了避免大乘人轻视,以为这是给钝根的人看的。本书的殊胜:名相与修行结合,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5、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为此主张“不入深定”,这一点让人费解:什么样的定才算是深定?菩萨道应该建立在解脱道上,如果不强调戒与定,只是做些医疗、教育、慈善等利益世间的事,这还只是限于人天善法、培养福报,并不能直接导向解脱。6、关于放生:原始佛教强调护生——不要故意伤害有情,在有情遭遇命难时,随缘救护;也不要破坏有情依住的环境,如不要随便踏青草、毁坏草木。放生则侧重于救命,但有些人放生不太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又如有人为了放多少生命,跟渔民订购让他打捞,然后再放生,这是瞎折腾。如果放生地点不对,把蛇放在居民区,导致蛇把人咬了,有时还因为放生地点不合适而直接导致动物死亡。如果放生物种不对,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所以,放生要有种种考虑,不要害生,不要破坏环境。放生是有功德的,你救了它的命,以后它有可能报恩,但我们放生主要是为了培养慈悲心。护生,是大放生,从宏观角度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地保护动物。7、修下品五戒十善能生阿修罗道,修中品五戒十善能生人道,修上品五戒十善可生天,修五戒十善能得人天果报。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讲于4月5日,慈云记录(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上次课讲了业力与因果。如果大家想了解什么是业力、什么是因果思想,必须正确了解业的本义、正因与邪因。由于时间关系,关于业的细微分类没有跟大家讲,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参考《佛法概论》一书,比如什么是引业满业、定业不定业。另外如果对正因、邪因没有正确区分,就会导致邪因论或机械因果。机械因果把因果关系看得很简单,又很机械。比如说,在寺庙里面烧一柱香,根据机械因果,这样做将来必然会有什么结果;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蚂蚁,根据机械因果,将来这只蚂蚁必然会踩死你。这种循环的机械因果很能误导一般的学佛人。 六、缘起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缘起法。缘起法,或称十二缘起,或称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中最为核心的义理。就像地球的内核是最中心、最深层的一样。如果离开缘起法,那么佛就不会成佛了,佛所说的法也不能称为佛法了,我们依此而修行,也不能成就解脱果了。 缘起法为什么这么重要呢?释迦牟尼佛是因什么而成佛的?凭什么说他成佛了?就因为缘起法。 在《杂阿含
#8226;二八七经》里讲到:释迦太子感受到人世间的无常,决定出家修道,成就解脱,经过六年苦行,后来发现苦行不仅无助于解脱,反而会增加身心的痛苦。终于有一天,释迦太子放弃了苦行,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的供养,恢复了体力。他回想起刚出家时,跟随两位外道仙人修习禅定,同时也回想起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在他的父王和他的臣民们庆祝王耕节时,他自然地进入了初禅,得到了初禅的喜乐。于是,他敷下金刚座,依次生起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觉悟了十二缘起。 如果释迦太子只是修苦行,或者也修了禅定,但是如果他没有彻悟十二缘起,他就不能成为佛,即使他说法,也不能称为佛法,依这种不究竟的法修行,其弟子也不能成就究竟的解脱道。 佛,是觉悟的意思。佛陀,是觉者。正是因为他觉悟了十二缘起,才成就了圆满佛果。 随后佛陀所说的四谛、中道等,都是依于核心思想、核心义理——缘起法而建立的。离开了缘起法,就没有佛法。对于佛陀的弟子来说,如果想见法,必须彻悟十二缘起。“见法即见缘起,见缘起即见法”。 一个人对佛法没有了解,没有正确的知见,就好像他处在黑暗的屋子当中,看不见周围的一切,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无明,以此比喻对佛法一无所知,或即使了解一些皮毛,但把握不到位。如果屋里有陷阱,或有毒蛇,危险就在身边,但他一点都不知道。那见法是什么状态呢?——他找到了房间里电灯的开关,打开了,灯亮了,房间里所有的东西尽收眼底,一目了然。见法,就是对佛所说的法,有正确的、全面的、到位的了解,由此确立对法的信心,自然对佛就有信心、对僧就有信心,对三宝清净、坚定的信心就确立起来了。 见法,对想成就正果的人来说,是不可跨越的步骤。如果没有见法想成就果位,不管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绝对不可能的。而见法的一个先决条件就在于,你对十二缘起必须有正确的、深刻的、到位的、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一)缘起1、缘起 缘起,字面的意思,正如《大毗婆沙论》里说的:“待缘而起,故名缘起。”这跟我们前面讲到的因果思想有关系。广义的因,包括因和缘。对于任何事物产生、安住、变化、消失,都必须依靠相应的因和缘。一切有为法,依因缘和合而成立、变化。其中隐含的因果的普遍理则,我们就称为缘起法。我们所说的有为法,具体是指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
2、缘生 缘起和缘生这两个概念,有时候是相通的,但还是有所差别。缘起是待缘而起,缘生是因缘所生。由相应的因产生相应的果,这由因至果的普遍的法则称为缘起。缘生,是依照相应的因果法则所产生的果。这种差别正如望满尊者在《俱舍论》里面所说的:缘起法由因而立名,缘生法由果而立名。 就十二因缘当中,由无明缘行、行缘识直至老死,所说明的这种因果关系是缘起法。而由无明所生的行、由行所生的识直至老死等十二支本身则是因缘所生法,也即是缘生法。 也有时候,缘起、缘生、因缘这三个词不加以区别而互用。
3、十二有支 缘起法的具体内容,就是十二缘起、十二因缘。其所包含的十二法又称十二有支,十二支之间存在相互的关联性。揭示十二支的相互关联的法则,就是缘起法。十二有支具体所指就是:(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处、(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十二支之间的关系,正如《杂阿含
#8226;二九八经》里所说的。 无始以来的无明,产生了行——身口意种种的造作,使有情在三界中继续投生轮回。此引生轮回的业引导有情的神识进入轮回而结生相续,所以十二支中的识是说结生识。结生识执取身心,产生了名色。名色,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投生后最初的身心。经名色位又产生六入,也就是六根。当六根完备,根尘识三者和合而生六触。种种触产生种种受。种种可意受、可乐受产生爱。由爱产生执取、抓取,即爱缘取。取缘有,即有情造作有漏的业而导致来世继续轮回。进入来世自然又有生与老死了。
十二支名相的具体含义: (1)无明 当人处在黑暗中,对周遭的一切看不清楚。如果周遭有老鼠,对胆小的小姑娘来说,肯定怕得要命。即使是个小男孩,比较大胆,但如果身边有条毒蛇,给他带来致命的危险,他也会害怕。更何况还会有很多其它种种危险呢?身边没有光明,这是无明的本义,以这种状态来比喻没有佛法的智慧。 《杂阿含
#8226;二九八经》里是这样说无明的:“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前际,是过去。后际,是将来。前后际,是过去和将来。“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内,是身心内部。外,是身心外部。内外,是身内身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对业、业产生的果报、业为什么产生果报,都不了解。对佛、法、僧也不知道。对苦集灭道这四谛也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无“无间等”,就是说对于以上所说的法义与道理,不能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可以通晓、了达。这种状态,就是无明。
(2)行 总的来说,无明就是对于基本的道理,如因果、四谛、修行解脱,都不了解。由于对这些不了解,必然起惑造业而导致生死轮回。这种导致生死轮回的业,在这里称为“行”。“行”有身行、口行、意行,也就是身口意三业。十二支中的“行”支,跟五蕴当中的“行”蕴,含义是不一样的,广狭有别。行蕴,是心的种种造作,相当于行支中的意业。
(3)识 身口意的种种造作,导致有情在三界中继续轮回。轮回投生时,引业牵引有情神识执取下一期生命的身心而结生相续。所以称这投生的神识为有取识或结生识。身口意造作轮回的业因,牵引神识去投生、去轮回,所以说由行而生识。识细分有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五蕴当中的识蕴,与十二支中的识支,其含义广狭是一样的,但是侧重有所不同。识蕴强调六识具有了别的作用。十二支中的识支强调识能执取身心、结生相续的作用。“结生”,是指有情轮回时其神识执取下一期生命的名色而顺利投生,这样使得有情由前世进入后世而相续不断,所以又说为“结生相续”。
(4)名色 就人类来说,结生识一入胎,就执取父母的受精卵,受精卵进一步分裂,成为胞胎。其发育的最初五个星期里,手足还没有出现,六根还没有完备,在这个阶段称为名色。胞胎的精神活动为名,身体为色。名,是受想行识等种种精神活动,也就是心法和心所法。识是心法,受想行是心所法。色,是四大(地水火风)及四大所造色。四大与四大所造色不是同一个概念。四大这四种基本元素,我们是不能眼见的。我们见到的种种物质,都是由四大所组成的。
(5)六处 人类胞胎进一步发育,六根逐渐完备,产生了六入,又称为六处、六入处。一般是发育到第六周出现毛发,到第七周六根完备。如果胎儿先天发育不良,出生后六根不完备,这对他将来出家是个障碍,他不能出家。
(6)触 六根具备了,产生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触。在这里所说的“触”,是指根、尘、识三者交合而产生的精神作用,是心所法。它与十二处中的身根所对应的触尘,含义不同。
(7)受 由触产生受。受分为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你对内外境的领纳、感受,让你愉悦的,是乐受。让你苦恼的,是苦受。介于苦乐之间、不苦不乐的,是不苦不乐受。
(8)爱 对三受中的乐受,如果产生贪著,就会产生爱——对可意境产生的染污希求,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想持久。对内外境的这种染污的希求,称为爱。爱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对欲界种种境界的贪爱,是欲爱。对色界种种境界的贪爱,是色爱。对无色界种种境界的贪爱,是无色爱。
(9)取 基于对内外境的染污的欲望,就会用各种方便和善巧去执取、抓取。取有四种: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欲取:对欲界中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妙境去执取。 见取:对持有的不正见坚持不舍,比如身见(认为五蕴身心是你或你所有的)、边见(如常见、断见,执取一边)。 戒取:执取那些不是导向解脱的戒(比如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鸡戒),认为是导向解脱的戒。把非解脱之因当作解脱之因。 我取:基于我见、我慢,对自我的执取。
(10)有 取产生有。由于不断地执取、抓取,而造作了种种生死业,由此引发生死果。有,存在义,即指有漏的生死业果。有分为三种: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即是三界。
(11)生 有产生生。从无到有称之为生。有了三界,自然就有了有情在三界中不断投生。
(12)老死 接着是老死,即衰老、死亡。衰老,皮肤变皱,头发变白,牙齿会落,行走艰难,四体无力。死亡,一般表现是身体变得冰冷,没有呼吸,因为神识已经离开原来的身体了。现在,医学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指脑死亡,没有任何脑电波了。
4、三世两重因果 十二有支及其关联说明了什么呢?那就是有情为什么会在三界中生死轮回。 最初的原因是无明,人们由于对佛法一无所知,起惑造业,业因牵引识投生,结生识入胎,产生胎儿,六根完备前是名色位,六根完备后产生六触,由触产生三受。 初生的婴儿为何啼哭?就是因为在出生的那一刻受到挤压,感到了苦受。如果小孩出生后不啼哭,那他不正常。婴儿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需要母乳,这对他来说是段食;他也需要触食,需要父母经常把他抱在怀里,这有助他健康成长。种种触带来种种受,比如穿的衣服让他不舒服了,这是苦受,他会因此啼哭。父母的拥抱、抚摸、亲吻是他的触食,给他带来乐受。婴儿从出生到两三岁时,对身触非常敏感。婴儿期是触的阶段。 由三四岁到十三四岁,是儿童期、少年期。这个阶段,基于他六根对内外境各种新鲜的领受,使他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同时由此带来的各种感受让他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有自我表达、自我展现、自我张扬、自我独立的欲望,他变得越来越想摆脱父母、躲避老师,会有叛逆心理,同时心理敏感又容易受伤害。如果这时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与自我意识的需求,他就会健康成长。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理成长不健康,叛逆心理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也会产生人格上的障碍。他的性格、气质,在这个阶段成形。这是受的阶段。 十三四岁到二十岁之间,第二性征出现,产生对异性的爱恋。十三四岁前,男孩女孩由于怕羞,可能保持距离。而性成熟后,就变得相互吸引而不是相互排斥了。如果没有控制好这种贪爱,可能产生早恋、早孕。但由于心理还不成熟,感情不稳定。另外个人的价值取向、社会理想慢慢确立,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将来对生活、事业的各种追求。这是爱的阶段。 二十岁后,他完成了学业、进入了社会,开始工作、开始实现人生理想。有了收入、有了物质基础,可以谈婚论嫁了。又立足于自己的职业、行业,开创自己的事业。男的娶妻养家,女的相夫教子。这个成家立业、为家庭为事业打拼到老的时期,就是取的阶段。 “取”之后是“有”。一个人经过出生、成长、成家立业直到垂暮之年,造作了种种业也引发了种种果,而最大、最深远的业果就是在死之后继续在三界中轮回。来世继续轮回,这就是业有。 当进入下一期生命时,自然又有了生与老死。 无明与行是过去世的惑与业,从而引发了现世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五果。这是一重因果。又由于现世中爱与取使有情造作生死业而来世还要轮回,也即是由爱、取、有引发下一期生命的生与老死。这又是一重因果。由此成立三世两重因果。 具体见下表: ┌无明─惑(缘)─┐ ├行──业(因)─┴过去世二因─┐ ├识─┐ ├一重因果─┐ ├名色│ │ │ ├六处├苦(果)──现在世五果─┘ │十二缘起┼触 │ ├三世两重因果 ├受─┘ │ ├爱─┐ │ ├取─┴惑(缘)─┬现在世三因─┐ │ ├有──业(因)─┘ ├一重因果─┘ ├生─┬苦(果)──未来世二果─┘ └老死┘
缘起法是基于有情的身心活动,来解释有情如何不断轮回的。以此来培养我们的正见,指导我们修行解脱。我们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缘起的,但其中的有为法,不是指山河大地,也不是指日月星辰,而是特指我们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通过缘起法十二支我们就可以轻易地明白这一点。如果我们把缘起法理解为佛陀对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外界世间的解释,那是我们对缘起法的误解。缘起法解释的是我们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但是我们现在理解缘起法,通常会把它涵义扩大了,说房子、柱子等是缘起的,其实这不是佛陀宣扬缘起法的本意。
5、流转与还灭(二门四观) 缘起说明了有情如何轮回,同时,缘起也说明了解脱的道理。所以缘起法包含了流转门与还灭门。在《杂阿含
#8226;三五八经》中,把流转门说为增法,把还灭门说为减法。 (1)二门 流转门:通过无明缘行、行缘识直到老死,说明有情是如何轮回的。所以流转门是染污的、有漏的。 还灭门:通过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直到老死灭,说明有情如何跳出三界轮回、达到解脱的。所以还灭门是清净的、无漏的。
(2)四观 佛陀当初是怎样觉悟十二缘起的呢?他是依上述二门而起了四观。 四观分别是:杂染逆观、杂染顺观、清净逆观、清净顺观。 所谓杂染的,是依流转门而作观;所谓清静的,是依还灭门而作观。所谓逆观,是从老死到生到有最后到无明;所谓顺观,是从无明到行到识最后到老死。 佛陀以此起观,确信有情是由于十二缘起而轮回,而过去有人成佛,也是因为觉悟十二缘起而解脱,他确信自己找到了证悟、解脱之道。
阿含经中多处讲到缘起法。比如佛说缘起法“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十二缘起不是佛陀创造的,也不是其他人创造的。又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无论是佛出世还是没有出世,缘起法都是潜在的普遍的规则。又说“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诸佛如来都是觉悟了十二缘起而成等正觉,此为诸佛常法。又说“见缘起便见法,见法便见缘起”,如果大家能通达十二缘起的道理,即能见法。 我们要反复思维十二缘起,可以模拟佛陀在树下敷草打坐,依二门而起四观,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见法了,成了辟支佛了。 那我们现在学习了十二有支及其关系,是不是就能见法了呢?没有这么简单。所以佛陀说:“缘起甚深。”不是仅仅了解其字面意思,就能见法的。 佛陀为什么要说“缘起甚深”呢?那是因为侍奉佛陀二十多年的阿难,听佛陀讲了缘起法后,觉得道理好像很简单,一听就明白了。佛陀就批评他不要这么说,其实十二缘起包含的道理非常深,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演说的。 如果有情没有基本的正知、正见,就会对自己的身心根本不了解,更何况是身心产生的活动呢?基于身心活动导致的三世轮回,更无从了解。对我们来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也就难以掌控自己。对他人更难以了解,也就不了解整个人类,不了解其他动物,不了解傍生、饿鬼,对地狱众生更无从了解。对自己这一生都不了解,过去世、将来世也就更不了解,更何况对过去的过去、将来的将来。所以说缘起甚深,我们不要轻视缘起法。
部分提问:1、缘起法的本意不在于有情身心以外的器世间,不是用来解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怎么产生的。依报是有情依住的器世间,并不是我们身心的投影。关于净土,这里有另一个问题。净土之所以清净,是因为有情的身心清净,如果有情的身心不清净,那不管国土怎么样庄严,也不能称为净土。“心净则国土净”,净土还要落实到有情的身心上。2、关于神识是什么时候入胎的,在有些经典里讲到,人在中阴阶段投生前会见到亲生父母在行房,如果他对父母中任何一人产生贪爱,就会上前想亲近,当父母精血和合,这时候他的神识就入胎了。所以无论胎儿是否成形,只要是有意堕胎并导致胎儿死亡,就犯杀人戒。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讲于4月12日,慈云记录,笔记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缘起法。佛陀因觉悟了缘起法而称为佛,缘起法说明了众生轮回的原因,也说明了众生得以解脱的道理。缘起法是原始佛教的核心义理,外道不能知见,所以被称为不共法。 而佛陀成佛后第一次所说的法,就是四谛法。这次我们就学习四谛和八正道。
(一)四谛 四谛乃佛教“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之大纲。 十二缘起包含流转门与还灭门,分别说明了轮回的原因与解脱的道理,也就相当于四谛所说的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四谛所包含的义理,也是十二缘起包含的义理。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概括在四谛中。无论是中观还是唯识,是禅宗还是净土,是南传还是藏传,所有一切的教法,都是以四谛为根本。所以四谛是佛陀纲领性的教法。 佛陀成佛后,心想佛法甚深,不是普通人容易理解的,这时就想默然而不说法。大梵天知道了佛陀的想法,就来到佛陀跟前,劝其住世说法。因为大梵天的劝请,佛陀以佛眼观察,发现世间人们有善有恶,就像水中的莲花:有的长久不能伸出水面而烂掉了,有的假以时日得以冒出水面、享受阳光。世间有些人,对佛法根本无法接受,再怎么对他们苦口宣说,他们也无法生起信心,这种人后来被称为“一阐提”;有些人听佛陀说法,经过思维抉择而树立信心,修行解脱。经过这样的观察,佛陀决定说法。 佛陀在世间说法,有些人就出家非家、无家学道,最后修成四果,这些是利根的人;有些人听了佛法而能生信,但对世间所有不能割舍而在家修行,最高也能证到三果;但有些人听了,不仅不能生信,甚至还诽谤。 佛陀所说的种种教法,都离不开四圣谛。有的是让人认识世间的苦恼,是为苦谛。有的是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恼,是为集谛。有的是解释什么是解脱的境界,是为灭谛。有的是解释如何修行证得解脱,是为道谛。 佛陀在世间第一次所说的法,也就是四圣谛。 佛陀决定住世说法后,就想首先向谁说法呢?佛陀首先想到以前教过他禅定的两位外道师父,但又随即发现那两位师父已经先后灭度了。又想到曾经跟随自己的五位随从,于是走向鹿野苑去找他们。他这时身心清净无漏,体现在外表上非常庄严。在路上,一位外道看到佛陀,被他的清净庄严所震撼,向他行礼。佛陀自信地对他说:我已经成佛了。 在释迦太子成佛前,婆罗门教中也有“佛”这个称呼,意思是达到了解脱的人。古印度有很多以修苦行谋求解脱的人。各种苦行匪夷所思,比如长时泡在水里,或在太阳下曝晒,或卧沙地上,或卧荆棘上,或卧粪堆里,或终生住树上,或树上倒挂,或穿毛发编成的毯子,或仅以叶子遮体,或全身赤裸,或只吃自落果实,或纹身、穿刺、自残等等。由于当时有这样的风气,人们对苦行者非常尊敬,甚至称苦行者为“阿罗汉”。 佛陀说自己成佛了,外道非常惊诧,因为有很多人多年苦行乃至到老,都没有说自己成佛,而释迦太子年纪轻轻而且放弃了苦行,所以外道不相信释迦太子已成佛,只是打了个哈哈就走了。佛陀继续往鹿野苑走。这五位随从因太子放弃苦行感到伤心,而相约不再理睬、不再侍奉太子。但是这时他们看到佛陀远远走来,都为他的清净庄严所震撼,不约而同地像以前一样侍奉他。释迦佛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成佛,不能再以“卿”来称呼我了,要称我为佛陀。佛陀当时对五人所说的法,就是四圣谛,也即是《杂阿含
#8226;三七九
#8226;转*轮经》。 佛陀对五位随从先后三次讲说四圣谛,三转*轮。这时,五人中的憍陈如率先开悟了,后来就改称阿若憍陈如。阿若是开悟的意思。佛陀后来又对他们反复讲说《无我经》,这五位随从才先后证得阿罗汉果,连同佛陀世间就有了六位阿罗汉,最初的僧团就出现了。 现在我们分别来看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这四者真实不虚,所以称四谛。又这四者唯有圣者才能知见,依四谛修行能成就圣果,所以又称为四圣谛。
1、苦谛 逼恼身心为苦。有情生命中有种种痛苦和烦恼,这是真实的。确认生命痛苦的真实性,称为苦谛。 具体来说,佛陀将生命的痛苦总结为八苦:生、老、病、死(以上四项为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以上三项为心苦)、五取蕴苦。 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是包围在羊水中,接触不到阳光与空气。一旦出生时,要经受挤压,出生后又接触到陌生的阳光与空气,他一时适应不了而啼哭,这是生苦。 老苦:人的肌体衰老了,体力、记忆、睡眠、饮食不如以前,很多事情不能做,甚至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有种种的痛苦与烦恼。 病苦:疾病带来的种种痛苦和烦恼。 死苦:对死亡的恐惧,及临终时的无奈、孤独、无助等,这是死亡带来的种种痛苦和烦恼。 怨憎会苦:不喜欢的人或事情,偏偏遇到,因此痛苦不堪。 爱别离苦:喜欢的、所爱的人或事物,要分离、要失去,因此痛苦。 求不得苦:心里种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痛苦。 五取蕴苦:五蕴身心是染污的、有漏的,所以称五取蕴。由这染污的有漏的五蕴身心所带来的痛苦与烦恼称为五取蕴苦。其实以上七项,都是五取蕴苦的不同表现,五取蕴苦是对前七项的总结。另外包括由于我们五蕴身心的失调所造成的种种痛苦,比如过于肥胖、过于消瘦、非常贪婪、嫉妒心强、性格多疑、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
2、集谛 集,集起的意思。集谛即解释苦是如何产生的。确认苦产生的原因即是集谛。 《杂阿含
#8226;二六六经》:“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这说明无明与爱造成了有情的三世轮回苦。又十二缘起告诉我们,无明是前际生死根本,爱是后际生死根本,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成就了有情的轮回。 《阿含经》中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这里的欲,主要指的就是爱。《瑜伽师地论》说爱有四种:爱、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喜乐爱。 爱:对当下自身的贪爱。比如爱自己当下的年轻、漂亮。 后有爱:对将来的身体的贪著。后:后来、将来。如希望自己将来永远年轻、漂亮。 喜贪俱行爱:对于当下的或过去的种种境界的贪著。 彼彼喜乐爱:对将来的种种境界的贪爱。 前两者属自体爱,即对自我的爱。后两者属境界爱,即对我所有的爱。境界爱如各人爱好不同,有人喜欢古董,有人喜欢绘画,有人喜欢山水,有人喜欢音乐等。 依据佛法,我们所经验的种种痛苦和烦恼,都是与我们自身的身心活动直接相关,而并没有一个外在的神秘的决定性力量给我们带来痛苦与烦恼。而宿命论者把现在所遭遇到的各种不良境遇都归结为命运而逆来顺受、无所作为。尊佑论者、神创论者则把一切都归结为老天爷或某位神的旨意。
3、灭谛 灭,即寂灭。所寂灭的是种种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涅槃的境界。涅槃的本义,是指油尽灯枯的状态,以此比喻一切痛苦和烦恼都灭尽了。确认涅槃的状态是真实存在的,就是灭谛。
4、道谛 道,即通道、道路。指出得到解脱、证入涅槃的道路、方法,即是道谛。由生死界通向涅槃界的道路,也就是八正道:(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方便、(7)正念、(8)正定。 这八个方面,是基于正见而导向正解脱的,所以称为八正道。依此修行能够成就圣果,所以又称为八圣道。它是我们消除种种痛苦和烦恼、证入涅槃的直接方法。
(二)八正道/中道 八正道远离苦乐两边,故又称为中道。就中道而言,依缘起法而确立正见,远离常见、断见等边见,这是中道见;依八正道而行,远离苦乐两边,这是中道行。中道见必然导致中道行,中道行必依中道见。 佛所说的种种修行解脱法门,乃至八万四千法门,总结起来,就是八正道,都离不开这八个方面。
(1)正见 《杂阿含
#8226;七八四经》这样解释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有施”,承认布施有功德。 “有说”,承认咒说的意义。这里的“说”是指咒说:说一些吉祥如意的祝福之语。 “有斋”,承认有清净的语言和行为。这里的“斋”是清净的意思。 “有善行,有恶行”,承认行为有道德上的善恶区分。 “有善恶行果报”,承认善恶的行为带来相应的苦乐果报。 “有此世,有他世”,承认三世。 “有父母”,作为子女,承认对父母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有众生生”,有众生投生,这说的是轮回。 “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承认有阿罗汉出世。善到是证得,善向是在努力证得。 “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自知不受后有”,也是说阿罗汉。阿罗汉可以自知成为阿罗汉了。 否认以上任何一个方面,就是邪见、不正见。
(2)正志 正志新译正思维。意为要有正确的、恰当的念头和想法。什么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呢?——“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 “出要志”,出离心。出离种种欲望。 “无恚志”,没有嗔恚的念头和想法。 “无害志”,没有害人的念头和想法。 没有不恰当的念头和想法,自然能避免错误的语言和行为。
(3)正语 要说正确和恰当的话。“谓离妄語,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妄语,跟事实不相符的话。两舌,挑拨离间的话。恶口,粗话,侮辱别人人格、尊严、损害别人名誉的话。绮语,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与利益的话,比如酒足饭饱后聊天,摆龙门阵,没有任何利益,完全是消磨自己和别人的时间。有的时候,无心说出的没有意义的话,却伤害了别人,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不正确、不恰当的语言,它们能直接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它们要么损害你自己的利益,要么损害别人的利益。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4)正业 业,造作义。正业即远离不正确、不恰当的行为,“谓离杀、盗、淫。” 离杀主要是说不要杀人,杀人者偿命。另外捕杀法律所保护的珍稀动物也同样违法。盗有偷盗、抢夺、抢劫,情节严重者会定罪量刑。邪淫指没有长期承诺的不正当男女关系,及卖淫嫖娼、制造或贩卖黄色制品等,这些会破坏别人合法家庭、毒化青少年、扰乱社会正常生活秩序。杀、盗、淫直接损害别人的利益,是不正确、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在避免损害别人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5)正命 正命是指正确、恰当的活命方式,也即通过正确的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取得生活所需,否则就是邪命。也就是说为了生存,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行业,通过合法的手段、符合戒律的手段取得正当的收入。远离不合法的职业与行业,也不借助职务之便违法乱纪。同时也不从事占星、看相、算命、打卦、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来骗取钱财。
(6)正方便 新译正精进。精进,即努力地做事、充满热情地做事。如果努力的方法是正确的、恰当的,就是正精进。对修学佛法来说,该断的恶法努力去断,该成就的善法努力去成就,就是正精进。
(7)正念 正念是要我们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对我们当下的身心及当下身心所处的环境保持适当的足够的注意力。除了睡着的人、喝醉的人、弱智的人、有精神病的人不具备正念,神志清醒的人也可能不具备正念,比如人在极度悲伤、绝望、兴奋的时候,也可能失去正念,丧失对自己身心的把握及周围环境的认知,容易出现意外。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诵经持咒时,如果不具备正念,会事倍功半,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一个人具备正念,对当下做事、说话、心里的想法及其周围环境保持足够注意力,就可以避免不正确、不恰当的想法、语言、行为和方法。
(8)正定 定指善心一境性,又称为寂止、三昧、一心等。一心:心专注于一境,毫不动摇。寂止:心不起乱想。基础定有四种,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基于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而成就的定,称为正定。
(三)总结 四谛的道理本身相当朴素、简单,但我们不一定马上能够跟自己的身心活动具体对照起来。 比如有人觉得自己很有钱,经常能心想事成,很幸福,没有什么痛苦烦恼,不能确认苦谛,这是因为无明。其实,不好的,会带来痛苦和烦恼;好的,也会带来痛苦和烦恼。有钱也有有钱的痛苦,比如担心钱会贬值,要不断投资让钱增值,一旦投资失败,就会有痛苦、烦恼。一个有钱的家族因财产而相互纷争,甚至反目成仇,这也是钱带来的痛苦。健康的人,如果自恃强壮而纵欲或逞能,一样会有痛苦。有权势的人,担心失去权势,或还想往上爬,处心积虑,地位越高,名声越大,压力也就越大,一旦摔下来也就越惨。所以说,幸福快乐表面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如意。本身就是痛苦的,为苦苦。感受到的健康长寿幸福快乐一旦发生变化,我们也会痛苦不堪,这是坏苦。所以阿含经中说诸行皆苦。 也有人了解生命中是有痛苦、烦恼的,也想要解除苦恼,于是有的给先祖烧纸,或给土地庙磕头,求其保佑,这是对集谛认知不到位。我们的痛苦,是直接由我们的行为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明和贪爱,而不应归咎于先祖不保佑或老天不公平。持宿命论、尊佑论、神创论者,是对集谛认知不到位。 对灭谛认知不到位,会觉得自己无法、没有能力改变现有的痛苦和烦恼,否认涅槃的真实性。 对道谛认知不到位,会怀疑佛法能否使自己得到解脱、证入涅槃,或将究竟视作方便、把方便当成究竟,或把迷信、附佛外道等当成解脱法,而把真正的解脱大法——八正道则弃之不顾、甚至诽谤为小乘。 否认苦谛,就相当于一个病人否认自己生病了,也就不会去看病吃药,是非常可怕的。否认苦谛,也就会否定集灭道三谛,否定四谛教法,否定十二缘起,否定解脱道的教法,最后“破*轮”。否认集谛,正如一个病人虽然承认自己病了,但否认生病的真正原因,那么灭谛、道谛也就没有意义了。否认灭谛,就是不承认涅槃境界的存在,好比病人知道自己病了,也知道生病原因,但不相信病能治好。否认道谛,会认为八正道不能导向解脱,不究竟。无论否认哪一谛,四谛对他来说就没有实在的意义,必然导致痛苦和烦恼,导致无尽的生死轮回。四圣谛是对十二缘起的另一种概括,也是立足于有情的身心的。四谛包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两重因果。具体见下表: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圣─┤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与八正道是根本的解脱道教法,是以正见为首、以智导行、自知自觉自作证的自我解脱之道,强调自力而不是他力。所以我们要依照八正道来修正我们自己身心的活动。 没有正见的人,就好像一个没有眼睛的人。确立世间的正见要相信善恶果报,相信有阿罗汉等;确立出世间的正见,要对四谛有全面的、到位的、深刻的认知。 在成就正见的基础上,才能成就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才能有正精进,才能成就正念、正定,相应的智慧也就成就了。成就了正见就成就了与正见相应的慧,成就了正志就成就了与正志相应的慧,乃至成就了正定也就成就了与正定相应的慧,没有八正道就没有解脱慧,成就了八正道就能成就解脱慧。离开四谛、八正道而修行,就是企图做无米之炊,谈空说妙也是自欺欺人。
课后提问:关于风水和算命 一个人的身心状态,跟他所处的外在环境,应该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种关系理论化,那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水。但是,这并不是决定性的东西。如果说风水能决定人们的家庭和谐与否,决定官运如何等,那是把居住环境的影响扩大化、绝对化了。包括看相算命等也是这样的道理,人的相貌和出生的日期等,对他的身心有一定的影响,但肯定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对于见法的人来说,还去看风水、算命等,这是有过失的。见法的人,要依缘起法、四圣谛来修正身心,成就解脱。算命打卦等,不是佛教本有的,而是属于民俗信仰或附佛外道的,这是个原则问题。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讲于4月19日,慈云记录,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一)法印 这门课讲的内容是很基本的,如果没有掌握的话,想看懂一些佛经很难。比如我们讲到的十二缘起、四圣谛,是非常核心的义理、非常基本的教法。而且,其中有些内容很微细、很深奥,如果你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未到,随便开口一说,很容易出错。所以,学佛要小心谨慎。 佛陀的智慧是无尽的,但即使佛陀在世的时候,跟着他本人学习的弟子,也有可能出错。比如有人由于对“无我”理解不到位,错误地认为阿罗汉涅槃后是一无所有的,“灰身灭智”;也有人提出既然无我,那谁在造业、谁在修行呢? 佛陀涅槃后,出错的情况就更多了。比如有一天,年迈的阿难听到一位比丘诵一偈子:“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其内容跟佛法没有关系,令人莫名其妙。阿难告诉那位比丘,佛陀所说的偈子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了解之。”那位比丘之所以诵错,是因为“水老鹤”与“生灭法”在梵语中发音相近。那位比丘回去后,按阿难所说的诵,比丘的师父却认为阿难老糊涂了,说得不对,还让比丘如前而诵。这就是口口相传、以讹传讹造成的错误。 后来因为僧团中一些人对佛说的法相、义理的理解不同,有些偏差和错误,就产生了分裂,产生了不同部派,以及后来的大乘小乘之别,产生了不同语系、不同地区佛教的不同。再加上还有人别有用心地篡改佛说、伪造经典,导致了教界的乱象。 如佛灭一两百年间,有位名叫大天的人,《大毗婆沙论》说他犯了淫母、杀阿罗汉、后又杀母等三无间罪业。后来出家,善于趋炎附势,在当时的僧团中影响很大。他认为阿罗汉在睡梦中如受到妖魔的诱惑,依然会有遗精的生理现象;有人证四果后自己不知道,需要别人来授记;阿罗汉还会叫苦……《大唐西域记》也说到大天理违圣教、谋杀上座圣僧。也正因为大天以五事妄言惑乱佛法,导致僧团进一步分裂。 佛陀以他的智慧早就知道将来会有人败坏佛法,所以如《长阿含
#8226;游行经》中记载,佛陀在临涅槃前说了四大教法,解决的就是弟子对不同来源的法如何判断是佛说还是非佛说。无论是从一个比丘处听闻的,还是从众多比丘处听闻的,无论是从僧团中听闻的,还是亲闻佛说的,如果此法跟佛所说的根本的经、律、法不符合,那就不要信受奉行、不要弘传流通。 所依的根本经:由阿难诵出的《四阿含》。 所依的根本律:由优波离诵出的《八十诵律》,但此古律今不复见,汉传能见的则是由此古律分化出来的《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等。此等不同广律虽有枝末差别,但根本一致。 所依的根本法: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等。 判别佛法真伪的可操作的实际标准则是四法印。印是印鉴、印记,以资鉴别。法印即指鉴别佛法真伪的准则。 阿含经中有些地方讲到四法印,《增一阿含
#8226;二三二经、二三三经》(《佛光阿含藏》,下同)都讲到“四法本末”。“本末”是偏义复词,即指“本”。如《增一阿含
#8226;二六二经》直说“四法本”。《增一阿含
#8226;三七二经》则称为“四事之教”、“四事之本”。四法本,即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灭尽为涅槃。在不同的经中,文字表述略有差别。以这四个标准,可以来印证佛法真伪。 后人据《杂阿含
#8226;二六二经》说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而有三法印之说。他们认为因无常说苦,所以四法印中的“一切行苦”包含在“一切行无常”中。但无常与苦各有其相应法义,只有因果关系没有包含关系,所以全面地说应该是四法印。
1、一切行无常(或“一切诸行无常”) 在《杂阿含
#8226;三一九经》中,佛说“一切者,谓十二入处”。一切者,即一切法,或一切行。十二入处,即五蕴身心及其活动。《瑜伽师地论》卷十八也说五取蕴就是诸行。所谓五取蕴,即是指我们有漏的五蕴身心及其产生的种种活动。在原始佛教中,“一切”、“有为”、“世间”等与“诸行”的含义是一样的,即五(取)蕴。 无常,是说会产生变化。《瑜伽师地论》中说无常有三种:坏灭无常,转变无常,别离无常。 (1)坏灭无常;败坏了,消失了。 (2)转变无常:状态转变。比如水可由液态变气态,气态变固态。 (3)别离无常:同一个人或物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去了。 在我们五蕴身心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而是随着时空不断的发展变化,故说一切行无常。为了与外道的常见相区别,所以佛立“一切行无常”印。
2、一切行苦(或“一切诸行苦”、“诸受是苦”) 基于我执、我贪,我们都希望自己所贪爱的人、物或感情能保持长久,但因为一切行是无常的,由此给我们带来种种的痛苦与烦恼,所以说“一切行苦”。正如《杂阿含
#8226;四七三经》中说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所以又说“诸受是苦”。 苦可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类。 (1)苦苦:基于苦受说苦苦,指我们种种痛苦的直接感受。 (2)坏苦:基于乐受说坏苦。我们感受到的幸福、快乐不是持久的、永恒的,而是会坏灭、转变的,由此造成的种种痛苦与烦恼说为坏苦。(3)行苦:基于不苦不乐受说行苦。身心活动是不断迁流变化的,不苦不乐受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说为行苦。这是微细的、往往难以察觉的苦,有正知正念的人才能察觉到。为了与追求五欲享受的凡夫见及顺世外道见相区别,佛立“一切行苦”印。
3、一切法无我(或“一切诸行无我”) 一切法也即一切行,指有情的五蕴身心及其活动。我,音译阿特曼,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我、本质、自性等。《成唯识论》说“我谓主宰”,指有自由意志、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的主宰体,如上帝、大梵天、不变的灵魂等。无我则否认这种主宰体的存在。无我见是佛法与外道的不共见。但有些人对无我的含义理解不到位,会产生种种疑惑。 有一次,一位外道三次问佛:“到底有没有我呢?”佛陀都没有回答。在佛陀身后扇扇子的阿难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回答呢?外道离开后,佛陀对阿难解释:如果回答说“有我”,则增强外道“有我”的邪见;如果回答说“无我”,外道又会觉得费解,更增外道的愚痴与疑惑。所以佛三问而不答。 初学佛法的人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无我,那谁在吃饭、走路、修行呢?将来谁去极乐世界呢?即使是佛陀在世时的佛弟子,也会对无我法义不能理解。如《杂阿含
#8226;五八经》说有比丘起疑:“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又如《杂阿含
#8226;六四经》有比丘问佛:“云何无吾我,亦无有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 无我,并不是说五蕴身心不存在,而是说,在我们五蕴身心内外并没有一个主宰体。五蕴身心是无常的、相续的,但也是无我的。 我见来自于我们的自我意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自我意识告诉我们有一个我存在。比如我现在想端起茶杯,就能端起茶杯。但我如果两只手中都已经拿满了东西,就难以端起茶杯来了。没有手的残疾人,也端不起茶杯来。正常人想走路就能走路,但伤残后没有腿的人,就不能走路。一般人困了就想睡觉,但如果恰恰此时同事打电话来通知要通宵加班,就睡不成了,或人身上受伤,一躺下就身上疼痛,也睡不成。日常中的很多时候,想做事情就能做,是因为具备相应的条件、相应的因缘。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因缘、条件,就连喝一杯水这样的小事也办不成,比如一个人身处荒无人烟的沙漠当中。所以在现实当中,也有很多时候并不是随我们的意愿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 的,而只有在相应因缘具备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做到一些事情,并没有一个有自由意志、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的主宰体存在,我们的自我意识只是一种假相,所以说“无我”。 阿含经中,这个句子很常见:“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是说因为苦而说无我,无我又有不自在义。 又如《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十五页云:“言无我者,远离我故,众缘生故,不自在故。”“远离我”,是说无我即远离我见从而远离我执、我贪。“众缘生”,是说五蕴身心是因缘所生,所以说无我。“不自在”,是说我们不能随意主宰我们的身心,苦经常逼恼我们的身心而使我们不得自在,所以说无我。 为了区别凡夫及外道的我见,佛立“一切法(行)无我”印。
4、灭尽为涅槃(或“涅槃休息”、“涅槃为永寂”、“涅槃寂灭”) 涅槃原指灯火熄灭的状态,佛法以此来比喻烦恼灭尽、不再受生的解脱境界。(1)外道涅槃五见 外道对于涅槃有五种见:有外道认为,远离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享乐就是涅槃;也有外道认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就是涅槃。 (2)灭尽为涅槃 为了区别外道的这五见,佛陀说灭尽为涅槃。正如《杂阿含
#8226;四九○经》中说:“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3)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 余即余依,全称则是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依经和后期的论典,对两者的区别解释有不同。 《小部
#8226;如是语经
#8226;四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二涅槃。何之为二?为有余依涅槃界及无余依涅槃界。 诸比丘!有余依涅槃界为何?诸比丘!于此应供之比丘已尽漏,住于梵行,办应作之事,舍负重担,证得自义,以尽有结,依正智而解脱。彼五根安立,无伤彼事,故经验喜与不喜,能感乐与苦。彼为灭贪、灭嗔、灭痴者,诸比丘!说彼为有余依涅槃界。 然,诸比丘!无余依涅槃界为何?诸比丘!于此应供之比丘已尽漏,住于梵行,应作已办,舍负重担,证得自义,以尽有结,依正智而解脱。诸比丘!然于此生所觉知者已为无喜悦而清凉,诸比丘!说彼为无余依涅槃。诸比丘!此为二涅槃界。”依经,两者的区别是: 有余涅槃:阿罗汉证得涅槃后,他的身心活动还存在,行住坐卧跟常人一样,心还有喜与不喜的区别,还能感受到苦与乐,但他不会因此而起贪嗔痴及其它烦恼。有余涅槃解脱了生老病死苦,不是消灭生老病死的现象,而是不会因此而起烦恼。 无余涅槃:烦恼断尽了,同时所觉知的已经无所谓喜与不喜、苦受与乐受了,对一切都能平等对待而身心彻底清凉。 依后期的论典,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主要在于异熟果——五蕴身心是否存在。余即余依,指过去业所成就的异熟果——现在的五蕴身心。这样理解,则很容易会认为阿罗汉死后是“灰身灭智”的。如果没有身心了,如何度众生呢?所以有大乘行者对声闻缘觉行者呵责为不圆满。至于认为阿罗汉死后无所有,这是断灭见,在《杂阿含
#8226;一○四经》则称为“恶邪见”,舍利弗在经中否认阿罗汉死后是一无所有的。《阿含经》中说阿罗汉“不受后有”,这里的“有”是指有漏的生死业果。因阿罗汉不再造作生死的业因,自然不再受生死的业果,故说阿罗汉“不受后有”,并不是说阿罗汉进入无余涅槃后一无所有、什么都不存在。
(二)三解脱门 三解脱门:得解脱、入涅槃之三种三昧法门,即无漏之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无碍解道》:“忆念无常者则胜解多,而获得无相解脱;忆念苦者则轻安多,而获得无愿解脱;忆念无我者则知多,而获得空解脱。”印顺法师《佛法概论》中所说,与此有所不同。 修无常观、苦观、无我观,可成就三解脱门。修无常观,了知一切行无常,可进入无相解脱门。修苦观,不会再有无意义的造作、无意义的努力,可进入无愿解脱门。修无我观,可进入空解脱门。空即无我义。如《增一阿含
#8226;二八一经》中说“无我者即是空”。汉语的“空”在《阿含经》中只有两个意思:虚空、无我空。而在梵语和巴利语中,虚空的“空”和无我空的“空”,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词。
部分提问: 1、在原始佛教中,“一切法”、“诸法”等同于“一切行”、“诸行”,都是指一切有为法,即有漏的、染污的五蕴身心及其产生的种种活动。而后来的大乘把“法”的概念扩大了,如身心以外的器世间等。 2、“空”在汉传原始佛典中,一指虚空,二指无我之空。但这两“空”在梵语、巴利语中是两个不同的词。就无我“空”,后来大乘有“二空”之说:人我空与法我空。但在原始佛教中,人我空与法我空是同体的,都是指“一切行”,如“一切行无我”又说为“一切法无我”。所以大乘指责声闻乘不究竟是毫无道理的。 3、在原始佛教中,阿罗汉是修行解脱的最高果位。佛也是阿罗汉,佛的十大名号中,“应供”就是阿罗汉。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讲于4月26日,慈云记录,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修行与解脱 有关原始佛教的一些基本法相和义理,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了。如有情观的三科,原始佛教的世界观,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还有四法印。这些是原始佛教的核心义理和基本思想,非常基础,非常根本。我们要把握它们的精确含义。如果我们对基本义理的理解产生偏差,对修行道次第的理解产生偏差,就会走上歧路。所以对这些内容,大家要不厌其烦地思维,以便正确把握。 没有这样的基础,人们学佛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感情、道听途说。对佛教不了解的人,会认为出家修行就是早晚敲木鱼诵经、平时吃素,甚至以为算命看风水的人就是“修行境界很高的人”。停留在这个层次,会对佛教产生偏见,觉得佛教是迷信或精神鸦片,是虚无缥缈的寄托,觉得学佛是放弃世间的一切,消极悲观地虚度光阴。 如果我们对法相义理没有到位的理解,也可能产生以上这样的误解和偏见,在这样的基础上修行解脱是不可能的。仅把吃素当作学佛,很可能是水中捞月,最后一场空。如果我们以为烧香磕头、上殿念经,有空就念几句佛号,这样就是修行了,未免把佛教看得太简单。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现在所学的东西与修行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太大。想修行解脱的人,必须对这些内容有精确深刻的认识,不能粗心大意或囫囵吞枣。如果觉得四圣谛、十二缘起、四法印等内容与念佛、礼拜、放生、持咒等日常修行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修行不到位、对佛教理解不到位,才会这样认知。 如果我们发心纯正,修行解脱的心非常坚定,深入思维,认真修行,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障碍和困惑。而把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等内容理解到位了,修行过程中的障碍会自然得到消除。 平时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的跟佛法有关的书籍,其中也未必对上述这些基本内容都理解到位了。我在这里引经据典地讲课,就是为了让大家能根据《阿含经》来理解。 现在的社会,物质文明非常发达,跟古代的社会区别太大,物欲横流。人们在这种环境中,急功近利,通常希望看一本书、诵一个咒、修一个法门就能解脱。以这种浮躁的心,很难去深入经藏了解原始教法。那样就会仅限于在口头上、形式上修行,不求甚解,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像和感情去谈佛论道。一般信众不了解经藏,往往会陷入这种状态。 这门课与我们生活与修行的关系,是非常深刻的,非常内在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去查相关的经典,理解消化。 我讲的内容,有些地方与《佛法概论》不太一致。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认知呢?希望大家去查一下经典,进行思维、抉择。否则,我讲得口干舌燥,你们却收获甚微。 由于时间关系,我讲课通常是点到为止,但基本上也会把重要的地方拎出来讲清楚。如果想学到更多的东西,可以根据我的讲纲,或参考西园论坛上录音笔记进一步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修行与解脱”,即原始佛法的修行次第——以什么样的次第修行,会得到什么样的果、什么样的解脱境界。(一)三学 无论是原始教法、大乘教法还是密宗教法,无论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所有的修行体系都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持戒、修定、发慧,这是一个简单的道次第。1、戒学 戒学的很多内容,在上学期的《戒律学纲要》课程中,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可简称“五八十具”)已经学过了。 戒:梵语s/i^la,巴利语 si^la。音译尸罗,清凉义。指心防非止恶之警戒性。 (1)声闻戒 在原始教法中,戒指的是声闻戒。 声闻,是相对于菩萨来说的。声闻的字面意思是:听闻佛陀的音声来学习教法,以此来修行解脱。这样的弟子就是声闻弟子。 佛陀在世时,无论是出家弟子还是在家弟子,都有机会去亲近佛陀,听闻佛陀说法。佛缘浅薄的人,有的生在佛陀出世之前,有的生在佛陀灭度之后,不能在佛出世的时候见到佛陀。现在我们就生在佛后的时代,由此造成学佛的障碍,对佛法、对经典有疑惑时,不能倾听佛陀的亲自教诲。 相对我们来说,声闻弟子福报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轻视声闻弟子。比如我们熟悉的舍利弗、阿难等声闻弟子,都能在佛陀在世时接受佛陀亲自指导,其知见是佛陀的知见,所学的法是佛陀所说的法,所修行的次第是佛陀指导的。我们不能根据个人的感情和知见,随意批评、轻视这些声闻弟子。 声闻弟子持的声闻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类。 五戒和八戒主要是在家众受持的。 在家男众持五戒,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持五戒,称为优婆夷。 八戒是八关斋戒,是在24小时内持的戒,以过午不食这条戒为主,并持守其他七戒。过午不食这一条是斋戒。吃素不等于吃斋。所有声闻戒都跟吃素没有关系。 沙弥、沙弥尼这些出家众,持十戒。 出家众受十戒后,年满20岁可以受具足戒,具足是圆满的意思。具足戒又称为圆戒,因为它可以导向圆满的解脱。 为什么要年满20岁才可以受具足戒呢?因为人到20岁以后,个人的情感、认知,基本到达了稳定的程度。此前,人的经验不足,情感多变,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成熟,不堪修行解脱。到了20岁,心智比较成熟了,堪忍有关解脱道的修行。 具足戒:依汉地的《四分律》,比丘的戒律有250条,比丘尼的戒律有348条。 戒律主要是为了防非止恶。防非的“非”,是指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伤害其他有情的行为。伤害自己称为“障道法”,会障碍自己修行,伤害其他有情,会障碍其他人修行。持戒,是自护护他,基于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五戒中,不杀生主要是基于慈心,不偷盗主要是基于悲心,不邪淫主要是基于喜心,不妄语主要是基于舍心。八戒、十戒、具足戒,戒律更为微细,更是如此。 有人认为声闻人只保护自己,不照顾别人,这是对声闻人的误解。声闻戒是充满了慈悲心的。 (2)惭愧 有些戒非常微细,对一般人来说非常苛刻。比如对于食量大的人,或重体力劳动者,持八关斋戒就有一定难度。 所以戒,不是绝对不能犯,不是一旦犯了就像触到电网就没救了。佛陀基于智慧和慈悲,根据相应因缘制定这些戒,是为了让我们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别人,是用这些类似道德的规范来防非止恶,使我们能够证入解脱。如果我们离开这些规范,就会背向解脱。但众生烦恼重,因缘成熟时,有时会犯戒,但并不是一旦犯了,就要被处以极刑只有死路一条。戒律是让我们根据道心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而当烦恼炽盛、违缘出现、犯了戒的时候,我们应该基于惭愧心来忏悔。在阿含经或声闻律里面,并没有说过犯了哪条戒就必定会堕入地狱,而可能的严重结果是逐出僧团、不得解脱。所以大家对戒律不要有恐惧心,而使持戒反成为入道修行的障碍。 犯了戒,要有惭愧心。无惭无愧的人,戒律对他没有任何意义。要对自己不善、不足的地方生起惭愧心,以此断恶修善,改往修来。 惭——相对别人,自己有所不足,由此生起向上的心,见贤思齐。 愧——对自己做的不善的行为、伤害了别人的时候,愧对于人。 《成唯识论》六卷二页云:“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惭是依自法力,依于自己或依于法。 依于自:自己有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自己就能生起惭愧心。 依于法:依于佛法而生起惭愧心。 愧:依于世间力。依于世间的法律或伦理、道德。 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有道德,没有责任感,不学佛法,把世间的法律和道德也弃之不顾,那他肯定是个恐怖分子。没有惭愧心,就会无恶不做,甚至做恶事都有借口。比如借口说某人活着是浪费粮食。 所以惭愧是持戒的重要心理基础。 (3)忏悔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犯错。佛陀虽然制定了戒律规范我们的行止,但也同时给我们认错、改过的机会。这正体现了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所以戒不在于不犯,而在于犯后能如法地发露忏悔。犯戒后如法忏悔,有些罪就能清净。只要不是极重罪如四根本罪,其它戒罪都可以通过忏悔消除干净。 忏悔二字,乃梵汉双举之词,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为梵语忏摩之略译,乃请他忍恕之义。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期达灭罪之目的。 忏悔,是对恶行有追悔之心,发誓后不再犯。认识到过去行为的过错、发誓后不再犯——这两个要件具足了,才是忏悔。必须真正认识到你的行为是错误的,这种承认错误不是虚假的,也不是被迫在口头上承认的,而且要发誓后不再犯。 忏悔有相应的形式。对在家众来说,主要是心念忏和对首忏。对出家众来说,还有众法忏。 A、心念忏 对于轻罪:比如走路踩死蚂蚁这些轻罪,当下心中自我责备,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这种罪业就清净了,或者到家中、寺院中的佛像面前发露罪业发誓后不再犯,也可以忏悔清净。 B、对首忏 对于中罪:比如有心要杀人,但没有把他杀死。需要对一位戒行清净的出家师父发露、忏悔,发誓不再犯。出家师父首先是比丘,找不到比丘就找比丘尼,其次是沙弥、沙弥尼。 C、众法忏 对出家众来说,对于有些中罪,需要对四位以上的戒行清净比丘忏悔罪业。2、定学 在戒行清净的基础上修定,在持戒的基础上收摄身心,使心保持一境性。 (1)定 “定”为梵语 sama^dhi(三摩地、三昧)之意译。品类足论一卷三页云:“定云何?谓心一境性。”定的意思是:心专注于一个对象而不散乱。有近行定、安止定、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等类别。 安止定:又称为根本定。心达到一境性,禅支现前、具足并能很好的保持。 近行定:接近安止定,但没有达到安止定,禅支现前但不显著、不稳定。 四禅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属于色界的定,加上四无色界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称为四禅八定。 四禅又称为四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 禅必然是定,定不一定是禅。四无色界定为什么不称为禅?因为四无色界定中,止多观少。而四禅中,可以止观双运。 九次第定:在八定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想受灭定(又称灭尽定)。想受灭定没有想行所和受行所。因为九个定之间有次第的关系,所以称为九次第定。 (2)三明六通 在定学的基础上,可以成就神通和三明。 如果没有成就基础禅定,想得神通,那是做无米之炊。有些人念佛,念着念着,有感应了,觉得自己可能有神通了,这很多都是心理作用。如果把这种心理作用夸大了,或执着于它,就变得神神叨叨了,有可能成为神汉、巫婆。 有些人因为过去生中成就过四禅八定,具备过一些神通,这一世可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这样的神通因福报所生。 再就是中阴阶段,神识非常强大,这时候可以具备一些神通,比如可以穿墙过壁,可以隐身,所以鬼有鬼通,这样的神通由业报所生。 A、六通 六通又作六神通,这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分别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神足通:可以从一个地方消失,立即出现到另一个地方,外道的地遁、水遁、奇门遁甲都属于神足通。可以将身体变大或变小。可以变出多身,并可以再由多身变回一身。可在水里、土里自由出入,乃至整座山都不是障碍。可以穿墙过壁。 天眼通:眼力很厉害,不是凡胎肉眼所能比拟的。远近都能看清。夜间眼力也没有障碍。观色无碍。 天耳通:闻声无碍。听力不受远近距离的限制,不受障碍物的限制。 他心通:对别人心里想什么一清二楚。 宿命通:知道过去世发生的事情,把自己在过去世的情况都能记忆起来。 漏尽通:知道自己已经断除了一切烦恼,也知道别人有没有断尽烦恼。 神通并不是无因而生的。想有神通,就要成就相应的定。比如想得天眼通要修光明遍,想穿墙过壁要修虚空遍,想水上行走、空中飞行要修地遍。想得漏尽通,要用定或慧断尽一切烦恼,成就正解脱,要依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一步一步地修。 即使成就禅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就神通的。也许一百个成就基础四禅的人里,只有一个人能成就神通。即使成就神通,也不一定有自在神通,一作意就能想变什么就变什么。所以成就神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是与外道所共的,外道也可以成就。但漏尽通是佛教独有的。 B、三明 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相应之智并称为三明,又作三达,即生死智(天眼智)、宿命智、漏尽智。 得天眼通的人,能够知道有情死后投生到哪一道,看得一清二楚,可断除断见。 得宿命通的人,能够看清自己过去世中在六道里无尽轮回,可断除常见。 得漏尽通的人,一切烦恼都断尽了,依于清净的解脱慧,与中道见相应。 这三者与佛法清净无漏的智慧相应,所以称为三明。而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与佛教的无常见、无我见、中道见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所以不称为明。
3、慧学 在戒的基础上修定,在定的基础上发慧。 (1)慧 《成唯识论》五卷二十页云:“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 《俱舍论》四卷三页云:“慧,谓于法能有简择。” 慧:对种种法能够抉择,确定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恶法,哪些是真正的解脱法,哪些不是解脱法,哪些是究竟的,哪些是方便的,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假说的。这样的智慧称之为“慧”,可以破除疑惑。 慧学之慧,与世俗的智慧有差别。世俗的智慧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事情。而“慧”是出于清净无染的智慧,对法的抉择。世间的智慧与出世间的智慧有相通的,也有不共的。八正道中的正见,也有世俗的正见,也有出世间的正见。世俗的正见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相信三世、相信有佛和阿罗汉出世等。出世间的智慧是对苦集灭道四谛的如实认知。(2)闻思修慧 慧的分类:有闻、思、修三种慧。 闻慧:听闻别人所说而成就的慧,不是自己思维的。 思慧:不是听闻别人所说的,是自己思维所成就的慧。 修慧:基于闻思而持戒修定,由修行所成就的慧。 相应次第:先闻后思再修。闻思是修的基础。 (3)四预流支与四依法 成就闻思修慧,依四预流支。 预流:预入法流。预入:为进入作准备。法流:八正道。预流支:为进入法流做的相应准备。预流支又称为入流分。 四预流支: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依四预流支成就闻思修慧,要与四依法相结合。 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亲近善知识时要依法不依人,听闻正法时要依义不依语,内正思维时要依智不依识,法次法向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成就闻慧必须亲近善知识,要依法不依人。对四种来源的经和法(从一位比丘那里得到的、从很多比丘那里得到的、从僧团当中得到的、亲自从佛陀那里得到的),都要根据根本经、根本律、根本法来判断,如果与根本的经、律、法不一致,就要舍弃掉。并不是僧团中地位高、名声大、徒众多的人,他所说的就是金科玉律。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根本就无法判别什么样的人是善知识,什么样的法是真正的解脱法、是佛陀的教法,而哪些法是像法、是颠倒法。这样学佛是相当危险的。也许一个人把所有的财产都布施出去了,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跟随某位知识上了,如果一旦临终时醒悟到他跟随的不是善知识而是恶知识,那他一辈子上了多大的当啊。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地闻思教法,深入经典,才能正确抉择。学佛修行要小心谨慎,不能跟着感觉走。 听闻正法时要依义不依语。看相关书籍、音像资料时,都要如此,不要咬文嚼字,执文害义。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无我”就是没有我,那谁在说法、谁在听法呢?就会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不要执着于文字,而妨碍自己对法义的理解。 内正思维时要依智不依识。智,是基于佛法正见正行而得的智慧。所谓不依识,是说不要依据世俗的情感、世俗的知识、个人的经验或基于此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来思考佛法。比如我们世间的非此即彼的判断,根本无法理解无我的含义、无生的境界。无生的境界是没有任何烦恼和痛苦。如果对无生理解成没有任何感觉,理解为灰身灭智,是不对的。 法次法向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法:涅槃。次法:为了得到解脱、证入涅槃的方便。法次法向:为了得到解脱、证入涅槃,按照相应的次第修学八正道。了义经:直指解脱、直指涅槃的经。不了义经:不是指向解脱、涅槃而说的一些方便法。
(二)人天善法 在戒定慧三学的基础上,能够成就果位。具体的果位有人天果、声闻缘觉果。人天果和成就人天果的因,我们称为人天善法,或人天乘。1、人天乘 人乘:以三皈五戒为乘(乘是船的意思),以此善法使我们来世生在人道。 天乘:修学上品十善、四禅八定,导向来世生到天界的果报。 人乘与天乘合称人天乘。2、在家众的如法生活 (1)经济生活 《杂阿含
#8226;九一经》:“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A、方便具足 在家信徒应该掌握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社会上生存。 有的在家居士道心很好,为了现生成就、即身解脱,甚至放弃了现代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一心礼拜、诵经、参加法会,而自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与社会格格不入,在经济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出现各种问题,反而造成学佛很大的障碍。 B、守护具足 对于世俗中的既得财产、地位、名誉能够善加维护,避免挥霍浪费,以守护在世俗中的种种合法利益。 在家人和出家人毕竟有不一样的地方。对在家人来说,出离心并不是放弃在世间现在拥有的一切,而是要出离对世间所有的执着。在家人基于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很多时候需要维护自己的世俗利益。 C、善知识具足 “知识”这个词本义是朋友,善知识就是指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对在家居士来说,在社会上遇到的良师益友,不管信不信佛,不管有没有修行,只要对你的生活、事业、健康有帮助,就可以称为善知识。善知识是相对于酒肉朋友、恶友损友来说的。有些人是因为共有一些不良习气而臭味相投,由此损害自己的正常生活、社会事业与身心健康,这是亲近恶知识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D、正命具足 为了在社会上生活得更安稳,更幸福,更吉祥,有保障,需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行业,对财富对权势对各种利益要取之有道。从事不正当的职业、行业、或者在正当的职业、行业中任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非法利益,这称为邪命。即使一时富得流油,却会生活在自责、不安和焦虑中,或者将来一旦东窗事发,下半辈子都陪进去了。
(2)社会生活 对于父母、妻子、师长、亲友、下属、宗教师等各种社会关系,要本着慈悲的精神、宽容的态度,以四摄法来处理。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阿含经里所说的这方面内容,与四摄的说法有所差别,但意思是一样的。 四摄六度是大乘修行的纲要,但并非大乘的不共法。声闻乘教法也强调这些,也一一具足。 布施:以自己的财产、体力、知识和技能等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 爱语:说一些宽慰语、激励语、柔软语、正直语、清净语、智慧语来帮助别人。当别人伤心、孤独、无助、无奈乃至绝望的时候,通过我们所说的话,使别人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树立基本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激励别人。 利行:通过善行来帮助别人获得正当的利益。 同事:跟别人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场合做相同的事情,同甘共苦,以此建立亲密感、信任感。 四摄法,是本着慈悲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来处理一切社会关系。(3)修学生活 佛在《杂阿含
#8226;九二七经》中说在家居士应当具足信、戒、闻、施、慧。 具足信:对三宝坚信不移。 具足戒:持戒,犯了戒要忏悔。 具足闻:在工作之余,有时间和精力就尽可能多地闻思佛法。 具足施:布施对治的是悭贪心。布施的圆满,并不是要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头目脑髓乃至性命全都布施出去,而是要对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没有悭贪之心,尽己所能地随缘帮助别人。 具足慧:通过闻思修来成就慧。 出家众由于舍弃了世俗的东西,没有妻儿需要照顾,社会责任相对少一些,有更多的时间修学佛法。对在家众来说,修学时间相对少,此五法可通过六随念来成就。 六随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念佛:不局限于口头上念佛号,更重要的在于心念。心念:可以忆念佛的功德、佛的行持,佛如何修行、如何成就、他说了哪些法等等。念佛,除了持名念佛,还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思维十八不共法,也是念佛。观察本尊的像,也是念佛。观想念佛,观想的主要是佛的功德。实相念佛:如实地思维观察诸法的真实性相,这也是一种念佛方法。大乘所说的实相: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 念法:思维法相义理及其功德利益。 念僧:思维僧是佛的弟子,弘扬行持这些法,可以作为我们的表率,我们想要闻法只有去亲近他们。 念戒:思维戒相、持戒的功德。 念施:思维布施的功德,如理思维布施的方法。 念天:天人福报比我们人类大,在于他们修行上品十善,或者成就了禅定。思维生天之因和生天后得到的果报,以此清净我们的身心。
以上这些内容,在《佛法概论》里比我讲的还要详细。 不过,《佛法概论》里有些内容也有争议。 比如225页,说到出家众持戒多是消极地制止恶行,而在家众持戒是富有积极的同情感。其实,无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是基于慈悲喜舍止恶行善、自护而护他。227页,说到声闻戒是基于无嗔,实际上声闻戒与无嗔、无贪、无痴都是相应的,不光是基于无嗔。 在定方面的一些内容,《佛法概论》里说得非常到位。在持戒的基础上,才能修定发慧。但是印顺法师有“不入深定”的思想,所以他的著作里对定不甚强调,这在《佛法概论》里也很明显。232页,说禅定也是无明和贪欲的产物,这和经教是不相应的。如果禅定是无明贪欲的产物,那么三学里完全可以把定学去掉,变成二学了。 与人天善法相应的内容,在《佛法概论》里的第16章。书中讲到正当的职业,是放在方便具足下面的,其实这应该是正命具足的内容。书中讲到避免悭吝与浪费,是放在正命具足下面的,其实这应该属于守护具足。
部分提问: 1、善知识的标准:一个人能教导我们说,让我们对五蕴身心不要执着,生起出离心、无我心,那么他就是合格的弘法师,是善知识。如果他所说的,不是让我们出离对五蕴身心的执着,那就是与解脱相悖的,他就不是各格的法师,不是善知识。 2、无漏的戒、无漏的定、无漏的慧、解脱、解脱的知见,这五者远离一切痛苦和烦恼,是无漏和清净的,所以称为“五分法身”。
--------------------------------------------------
听恒强法师讲《佛法概论》笔记(讲于5月2日,慈云记录,内容经恒强法师指正)
佛教的果位 今天是这学期讲《佛法概论》的最后一次课了。这次讲的是解脱道最后所得的结果。上次课就戒定慧三学给大家做了简略介绍,并讲了在家居士的人天行果。今天就声闻果、缘觉果乃至佛果给大家做个介绍。 通过我这些年偶尔对一些居士的接触,了解到一般的在家居士之所以对佛教、佛法感兴趣,我想不下几个原因。第一种是基于个人在以前的人生当中的遭遇,对社会、人生、宇宙的一些神秘性的力量感到敬畏,比如对鬼神的敬畏,对人生中种种不可预测的神秘力量的兴趣,而对佛法感兴趣。第二种,基于在过去日常生活当中,由于遭遇到社会人生中的不良境遇,希望通过学佛改善自己的命运,变得更健康,更幸福,更长寿,更有钱,官更大。第三种,对社会人生种种痛苦和烦恼有比较理性、深刻、到位的认知,对自己将来乃至来世,想改善命运,提升境遇,因此学佛修行。还有就是通过对佛教经典的了解,然后确立信心,以修行解脱为目标,来进入佛门。 上述第一种人,对佛、菩萨、阿罗汉有敬畏之心,但对佛法没有基本的了解,这些人在社会上占相当多的比例。他们对佛法的基本正见都没有,甚至没有看过一部佛经,但通过看相、算命、打卦、风水、抽签等,以此对民俗佛教有一点点了解。第二种人呢,主要是通过烧香、拜佛、诵经、礼拜、祈福、消灾等,跟寺庙、出家众、佛法结个善缘。第三种,出离心使他了解更多的佛经,接触更多出家师父,具备基本的正见乃至正行。但他的学佛修行,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也可能偏离正道。第四种,是基于对佛经、佛法的基本了解而确立信心,有出离心、解脱心,一般随后会出家,成为出家人。 就学佛来说,由于个人的经历、知识、价值观等不一样,对佛法、对修行解脱的目标、要求也不一样。就解脱道来讲,是直指人生的种种痛苦和烦恼,然后用种种方便和善巧去消除它,最后得到究竟的解脱。必须生起坚定的出离心,乃至非家出家、无家学道,然后解脱。解脱道有这样的特点:特别强调出离心。佛陀成道的时候,对说不说法犹豫再三,是因为解脱道对于一般的社会大众来说,很难生信,即使生信,也很难行持,即使行持,也很难持久,即使持久,他想得到究竟的利益,也就是证果、解脱,那也是难上加难。 《佛法概论》课一共讲了九次,讲了基本的法相义理和修行次第。如果大家对这些内容没有了解的话,解脱道对你们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你们就没法去实践。 在座的,有时听课的人多一点,有时听课的人少一点,有时可能是有事情耽误了没来上课。那么你们对这门课的学习,能得到多少利益,各人是不一样的。 总体来说,人们基于人生经历不同,对佛教有种种不同态度或要求。而对佛教的究竟的果位,大家多少都有羡慕感,比如对阿罗汉、对佛的神通大力,产生敬畏、羡慕之心,这是共同的。
(一)声闻缘觉 《阿含经》里讲到的三乘佛法: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这是声闻乘里的三乘教法,跟我们现在通常讲的三乘教法——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不一样。 人天乘:基于五戒十善的修行,使自己将来继续做人或生到天上,然后再基于各人不同的法缘,闻法修行。 声闻乘:依据佛陀所宣说的教法,依教奉行,最后证四果,最高果位是阿罗汉。 缘觉乘:在无佛的时代,依靠自己的善根和慧根,彻悟十二缘起而成佛,但没有组建僧团、没有制戒,由此成就缘觉佛果。
1、声闻果 声闻弟子,指佛陀在世时听闻佛陀音声而修学之诸弟子。他们依据佛陀成佛到涅槃之间45年所说的法修行,可得四果。 (1)四向四果 四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 四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果:果位。 向:由见道位进入修道位后,渐次趣向果位的过程,为了证得这个果位做出努力的过程。如用种种方便和善巧,为了证得须陀洹果而不断努力,这就是须陀洹向。 就像我们从苏州到上海,无论是坐车、坐船还是骑自行车,这个从苏州往上海的过程,是趣向目的地的过程,如四向。一旦到达上海,就到了目的地,如四果。 一旦断除了“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这三个结识不再生起,就证得了须陀洹果。为了断这三种烦恼而努力的过程,为须陀洹向。 三结: A、身见:基于我们的五蕴身心,生起我见和我所见,执五蕴身心是我或我所有的。 B、戒禁取:本意是执取非戒(如鸡戒、牛戒等)为解脱之戒,以此希望得解脱,这主要是针对外道来说的。后期论典里还把执取非道为正道也称为戒禁取。非道,就是非解脱的方法。比如,不具备解脱的正见,以八邪道为正解脱的方法与途径。 C、疑:对须陀洹向来说,需要解决的是对佛、对法、对僧以及佛所制的戒(声闻戒)的怀疑。《清净道论》里说,需要断除的是对三世的疑惑,如过去世我存在不存在、我过去世是怎么样的、现在世有没有我、将来世有没有我等,一共是十六种疑惑。 想要证得须陀洹果,就要用种种方便和善巧,断除三结。如果在座哪一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断掉了身见、戒禁取、疑”,那你已给自己授记你是证得初果的圣人了。 在断了三结的基础上,其他烦恼如贪、恚、痴没有那么粗重了,已经很微薄了,那就证入了斯陀含果。贪,这里主要指欲界贪。恚,嗔恚。痴,在这里主要是说无明。欲贪、嗔恚、无明要微薄到什么程度呢?斯陀含果的圣人,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还会生起贪念、嗔念以及不如理、不如量的想法。但只要这些烦恼的念头一生起,他就马上能察觉到,基本上能够制止由此产生的种种生死业。 要证得三果阿那含,需要彻底断尽“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加上欲贪和嗔恚,合称为五下分结。 要证得四果,要断尽“五上分结”。 五上分结是: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 A、色贪:对色界种种可乐、可意境界的贪着。 B、无色贪:对无色界种种可乐、可意境界的贪着。 C、掉举:色界和无色界的有情,经常安住在禅定当中。当一些障缘出现的时候,他们也会丧失禅定。什么障缘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掉举。心念沉浮不定,不断向外攀缘,使心散乱,由此退失禅定。 D、慢:色界和无色界的有情,他们的福报、寿命等远远超过欲界有情,由此产生慢心。 E、无明:前面三果的圣人还没有断尽无明烦恼,而阿罗汉要断除一切无明烦恼。那就是对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的不知、不解、不了、不达要彻底消除,确立解脱知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 证得初果的人,将在人间天上投生七次,绝对不会再投生第八次,在七次投生后就会得到究竟的解脱,出离三界,不再轮回。所以初果又称为“七还果”。 二果圣人,欲贪微薄,但还没有断尽。欲贪是对欲界的贪,当然也包括男女之间的贪爱。初果圣人,淫欲还没有断掉。二果圣人,淫欲相对微薄,但也没有断尽。有时候,二果圣人也会怒气冲冲的,但不会因此做傻事。证得二果的人还会在欲界投生一次,就会证得究竟果,出离三界,不再轮回。所以二果又称为“一来果”。 三果圣人,五下分结断尽,不会再来欲界投生,有可能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最后证得涅槃。所以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四果圣人,十个分结都断尽了。在社会和人生中的种种痛苦与烦恼,都不会再体验到,只能体验到无苦之乐,得到究竟解脱,如经中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不受后有:不会再在三界中投生,不在六道中轮回了。四果是解脱道里最高的果位。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佛的弟子,以及佛本人,证的都是阿罗汉果。 四向四果这八种圣人,合称为“四双八辈”或“八贤圣”。《阿含经》里的“贤圣”是指圣人,那么我们所说的“贤圣僧”就是四双八辈,当然也包括佛。 佛陀亲传弟子中最著名的阿罗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他们两位都在佛陀涅槃之前先后涅槃了。佛陀涅槃后尚在人间的著名阿罗汉,如大迦叶、优波离、阿难、富楼那、摩诃迦旃延等人。 其中,大迦叶在汉地被尊为“西天初祖”,这在《阿含经》里也有根据:佛陀为了使正法久住,在人间把佛法付嘱给大迦叶,在天上把佛法付嘱给四大天王。 大迦叶基于这种历史重任,在佛陀涅槃的当年雨季,召集佛陀亲传的声闻弟子——五百阿罗汉——结集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到涅槃这四十多年中所说的一切经教而成《四阿含》。把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结集为《八十诵律》。这是一次非常权威、圆满的结集。佛陀涅槃后的四五百年间,所有佛陀的出家弟子,都以《四阿含》、《八十诵律》为佛所说的根本经典。 佛陀在世时,这个时期称为根本佛教时期。佛陀涅槃后至部派佛教时期,佛弟子依然遵从佛陀所说的原始经律,这个时期称为原始佛教时期。也有人把佛陀在世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统称为原始佛教,佛陀在经典里把这个原始佛教时期称为正法时期,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五百年,经过一千五百年后,佛法在印度就消亡了。佛陀对此的预言是相当精确的,在公元11世纪左右,由于回民的入侵,导致了佛教在印度的灭亡。 但是,由于斯里兰卡,也就是汉地所说的狮子国,是个岛国,远离印度次大陆,远离了刀兵之灾,佛法在那里得到完整的保留并传承至今,又影响到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是为南传佛教(被尊称为上座部佛教),遵从的是四阿含(南传说四部,另加小部而有五部)、声闻律。 (2)俱解脱及慧解脱 就阿罗汉来说,所得的究竟解脱,在经典里分为两种,一种是俱解脱,一种是慧解脱。 俱解脱:阿罗汉成就了灭尽定,同时依靠所得的慧力断尽烦恼。 慧解脱:阿罗汉没有成就灭尽定,但仅依靠无漏慧而断尽烦恼。 两者的共通点:依靠无漏慧而断尽一切烦恼。区别在于:俱解脱是成就了灭尽定而慧解脱没有成就。 灭尽定,又称想受灭定,又称圣定,是惟有圣人能成就的定,是九次第定中最高的定。进入这种定,没有想行所和受行所。并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成就了灭尽定。如《杂阿含
#8226;一二一二经》说五百阿罗汉中,只有九十位得三明,九十位得俱解脱,而其余的都是得慧解脱。 没有成就相应禅定的阿罗汉,往往没有神通。得俱解脱的阿罗汉才有可能成就神通。 所以有不可思议神通的阿罗汉,人数并不多。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目犍连。他可以下到地狱,他成就了即生神变——当下作意,就可以当下显现出种种神通变化。而于神通不得自在的阿罗汉,为了显现神通,可能要准备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如果身心没有调整好,可能还显现不出来。 《增一阿含
#8226;三二四经》里讲到,舍利弗、目犍连比试神通,但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一直没能占上风。舍利弗不仅智慧第一,神通也是相当厉害的。之所以强调舍利弗的智慧第一,那是因为相对于神通,舍利弗的智慧更为殊胜。 但是神通也有局限性。如果身心没有调整好,神通有可能显现不出来。神通也并不是万能的。目犍连后来被外道用石块砸死就是最好的说明。
2、辟支佛果 缘觉乘得到的果位,称为辟支佛,又称缘觉、独觉。 辟支佛是在无佛的时代,依靠自己的善根、慧根证悟十二缘起而成就佛果。但是,他不说法,没有声闻弟子,没有僧团,他的法住世时间不长。他灭度后,他的法可能就消失了。
(二)佛陀的正觉 声闻教法里的果位,依据的是断烦恼的程度。如果一切烦恼都断尽了,就证得了最究竟的果位——阿罗汉。佛陀和他的阿罗汉弟子,共证有余涅槃,他们灭度以后所证的涅槃是无余涅槃。从所断的烦恼来说,佛与他的声闻弟子是无二无别的。而后来,人们把佛越来越理想化、艺术化了。 从《阿含经》和声闻律中看,佛陀完全就像是我们眼前的一位活生生的人,他平时要托钵、乞食、洗手,也要行立坐卧,说法时也许就对一两个人说。他说法的当机众,不像大乘经典里讲的那样——听法的人山人海,天龙八部、诸方菩萨都来,气势磅礴,惊天动地。大乘经典中,佛经常会口放光、身放光。但是在《阿含经》中,很少看到佛陀口放光、身放光。大乘经典中,经常有无量无边的菩萨从地涌出,从十方世界来到跟前,当机的鬼神、天龙八部不计其数,听法后,成千上万人得到果位。根据《阿含经》和声闻律记载,听佛陀说法的人中,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听就生起信心的,甚至还有诽谤、谩骂的,而且佛的出家弟子里也有一些人在听佛说法后还俗了。 通常说佛的身量是丈六金身,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托钵乞食、进入信徒家里应供的时候,怎么进得了门呢?根据律典里记载,佛陀的身高比他的同族兄弟阿难陀仅高两个手指。也就是说,佛陀的身量跟一般人的身量差不多。所以想了解历史中真实的释迦佛,只有看《阿含经》和声闻律。
1、正觉 佛陀所成就的正觉,是圆满的、彻底的觉悟,所以又称为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正觉,音译为“三菩提”。正等正觉,音译为“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上三个词组含义都是一样的,只是有简繁之别。
2、佛与阿罗汉之别 《杂阿含
#8226;六八四经》中讲到,佛与他的阿罗汉弟子的区别有二种: (1)佛是无师而自觉的。他没有从老师那里听闻解脱法,没有别人指引,通过自己的善根、慧根而自我觉知。佛的阿罗汉弟子是听了佛的教法,依教奉行而得解脱的。 (2)阿罗汉修行能够成就五学力,又称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佛也成就了这五力。但是,阿罗汉弟子不能圆满成就“如来十力”——佛基于十种智慧而产生的力用。 部派佛教时期,把如来成就的大悲、三意止、四无所畏、如来十力,称为十八不共法,即佛与阿罗汉弟子不共的功德。 大悲:佛陀成就的同体大悲。 三意止: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如果座下的听众对佛陀所说的法能够生起信心和欢喜心,佛陀不因此而欢喜;如果座下的听众对佛陀所说的法不能生信乃至诽谤,佛陀也不因此而忧心;座下的听众有的对佛陀所说的法欢喜信受,有的不能信受乃至诽谤,佛陀不会因此欢喜,也不会因此忧心。佛陀完全以清净无染的心说法。 四无所畏:佛陀成就的说一切智无畏、说漏尽无畏、说障道法无畏、说尽苦道无畏。 但《杂阿含
#8226;六八四经》中,佛和阿罗汉弟子的区别仅仅提到如来十力。后来,佛和他的阿罗汉弟子的距离越拉越大,甚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造成佛和阿罗汉的距离,主要是把佛理想化、绝对化了。
3、佛与辟支佛之别 辟支佛生在无佛的时代,无法听闻佛法,依靠宿世的善根和慧根自成佛果。 《增一阿含
#8226;二八○经》:“恒沙过去佛,弟子清净心,皆是诸佛法,非今释迦文。辟支无此法,无岁无弟子,独逝无伴侶,不与他说法。” 在过去恒河沙佛当中,弟子都是听闻佛陀的教法而生起了清净心。弟子所依的法都是诸佛所说的法,并非单单只有释迦牟尼佛说法。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跟过去佛所说的法,都是一样的。 “无岁”,“岁”指的是“受岁”。佛陀组建的僧团,在每年夏安居的最后一天举行自恣,也即是受岁——回忆自己身心清净不清净,通过相互察纠,看看大家有没有不如法的言行,然后改正。经过这一天,夏安居就圆满了,戒腊增长一岁。“无弟子”,是说辟支佛成佛后,不组建僧团。辟支佛也不说法,不制定戒律。他涅槃后,他所觉悟的佛法在世间也就随之消失了。 而佛陀说法度众生,组建僧团,还要制定戒律,从而使正法久住。
4、菩萨、佛的相对性 声闻教法与解脱道的特点:以人为本。 《阿含经》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是针对人制定的,当机众主要是人。修行解脱是立足于我们的身心,调整身心,修正言行,来改善我们的命运,最后断烦恼,证解脱。把握住这一点,对原始教法的理解就到位了。如果修行解脱偏离身心,身外求法,那就是缘木求鱼。 《佛法概论》最后一章里,讲到了佛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问题。 《佛法概论》前面讲三宝的时候,也讲到了佛的人间性。他在人间出生,有父母,经历了童年、少年,成家立业,有过婚姻生活,觉悟到人世间的无常而发心出家,经历六年的苦行,又放弃了苦行,最后依于中道觉悟成佛,所说的根本教法是十二缘起、四圣谛,以八正道教导弟子。 《阿含经》中和律典里,称释迦佛成佛之前当太子的时候为菩萨,意为“觉有情”,音译为“菩提萨埵”。后来也把释迦佛在过去世中的种种身称为菩萨。 菩萨在《阿含经》里是特指决定成佛但尚没有成佛的有情。 从释迦佛的生平来看,他出家修行后,走过六年苦行的弯路。后来总结他一生中所遭受的苦难,其一就是六年苦行。在那六年中,他尚不具备相应的正见和正行。失败乃成功之母,正是因为他发现苦行无助于解脱,最后放弃苦行,依于中道才觉悟十二缘起而成佛。 他成佛之后,虽然已经断尽了一切烦恼,但仍会遇到灾难。后人统称为佛陀九难或十难。 比如,佛陀会生病,头痛、背痛、骨节痛。 还有一次,佛陀在树林中,不小心被尖锐的木桩刺穿了脚背。而这个故事在大乘经典中被演绎得非常神奇,说当时木枪出现在佛面前,不管佛走到什么地方,木枪就跟到什么地方,甚至佛跑到空中、水上乃至梵天上,木枪都如影随形、紧跟不饶,最后佛觉得果报不可避免,于是回到人间住处坐下来老老实实地伸出右脚受木枪一刺。事实上是佛走路不小心一脚踏到木桩上被刺伤了,流了很多血,随后发炎肿痛。后来他的一位有神医之称的在家弟子耆婆把这个伤口给治好了。 还有“掷石出血”的事。在《阿含经》里,还没有确定是提婆达多推的石头,而后人认定是提婆达多干的,说提婆达多从山顶推下石头,想砸死佛陀,佛陀及时闪开了,但仍被一小块碎石砸伤了脚趾而出血。 曾经有杀手受雇去杀害佛陀。但后来杀手们都被佛陀感化了,成了佛的皈依弟子。 佛陀曾经得不到供养,不得不吃马麦这种不适合人吃的食物,来维持夏安居。 佛陀也曾经到村里乞食,但村民不供养他,佛陀空钵而回。 佛陀成佛以后,还出现过“绯闻”。一次,外道雇了一个女子,让她总往佛陀和他的弟子们住的地方跑。有一天,人们发现了此女的尸体在僧团所住的地方,外道就诽谤,说佛陀及其弟子与此女有不正当关系并杀人灭口。还有一次,外道雇一女子,她把盆扣在腹部伪装成孕妇,在佛陀说法时站出来指责佛陀,索要生活费。 大乘经典认为佛陀有一切智,可以不用作意就知道天下的一切事,具有无量无边的神通威力,不会舍弃一个人,要度尽天下众生。 而历史上,毗琉璃王子要攻打佛陀的亲族——释迦族时,佛陀只是先后在他们必经的路上静坐了三次,意在阻止。毗琉璃王子虽然也敬重佛陀,并因此退兵三次,但最后还是坚持要攻打释迦族,佛陀也就随缘放弃了。释迦族被屠城时,目犍连提出要用神通去救出释迦族人,佛陀并不主张这样做。目犍连也没能拯救成功。 佛陀依靠他修学的禅定工夫,可以住世一劫。但佛陀随缘放弃了,进入无余涅槃。但无常力是最厉害的,胜过一切力,就连佛力也胜不过无常力。 基于慈悲和智慧,佛陀是随缘度化众生,对有缘人来说佛陀也只是以智度而非以力。《贤愚经》卷六中说佛告魔王,佛所度化的众生跟他手上抓的土一样少,而没有度化的众生和大地上的土一样多。 并不是度尽一切众生后才能圆满成佛。根据原始佛教,并非不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就不能成佛,佛陀当初成佛后对要不要说法还犹豫再三。 佛不能延寿无穷、恒护生命。佛也不是三界的主宰,不可随自己的意愿使众生往生善处。人的未来命运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言行,造善业则生善趣,造恶业则生恶趣。
关于《佛法概论》中一些说法的商榷 印顺法师是汉传佛教历史中重视阿含经、影响比较大的第一人,他引领了汉传佛教的新方向、新潮流,使汉传佛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前无古人,功不可没。我个人很敬佩与推崇印顺法师的人格与道心,他也是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人之一。但我对他所讲的一些内容、观点也有所保留。 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里讲到菩萨和净土的一些内容,跟《阿含经》明显不相符合。他在《佛法概论》第246页中说“净土中,有菩萨僧,大多是没有出家声闻僧的”,第247页中说“佛的真身,是现在家相的”,其论据就是“天王佛”。“天王佛”出自《大智度论》,是后期论典,非圣言量,不足为凭。说佛的真身现在家相,这与阿含经相违背。《长阿含
#8226;大本经》中说到过去诸佛都是现出家相而成佛的,而且这是诸佛常法。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第三经中说弥勒为度有情而说“苦习尽道”也即四圣谛,座中有八万四千人“尽成阿罗汉道”。另卷二十八第二经讲到“声闻三会”,弥勒佛所度化的徒众都是阿罗汉。弥勒佛说的教法是声闻教法,度化众生是成阿罗汉果。并非如印顺法师所说,净土中多是在家菩萨而不是出家人。 又如《佛说阿弥陀经》中说,西方净土中阿弥陀佛为使法音宣流,而变化出众鸟“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而且“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经中所说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这正是声闻解脱教法所要修学的重要科目。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宣说的也是声闻教法,其弟子也多是出家声闻阿罗汉。这些,恰与印顺法师说的相反。 我们学习要依法不依人。对《佛法概论》一书要认认真真地看,如理思维,如法抉择。 想要依佛陀的古道修行,应该依《阿含经》来学习,这是公认的佛陀的教法。 在家居士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对六随念如能修行到位,至少不会堕落到三恶道,最低还能保住人身。当以八正道调整身心,修正言行。
考试题型 书面考试。客观题(70分)——填空、不定选择;主观题(30分)——名词解释、问答。填空大概30个空。不定选择大概是20题。名词解释大概三道。问答大概两道。所有考试内容都在讲纲上。
考试要点 一个态度,两种真实,四个准则 佛、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对释迦佛的人间性要有一个了解 法是什么意思,佛法,三藏,三大语系 僧是什么意思,有哪出家五众 什么是归依,在家是哪二众 七众弟子是哪七众 什么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有情,五趣 人类的特胜体现在五个方面 四生,四食,四有 什么是世间,阿含是怎么解释世间的 什么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千大千世界,须弥世界,四大洲 四轮,四劫 什么是业力,业果,业感 因缘,三重因缘,正因,邪因 什么是缘起,缘生,十二有支的各自含义,三世两重因果,二门四观 八正道的内容 四圣谛,两重因果,四法印的各自含义 三法印和三解脱门 声闻戒的内容 惭愧,忏悔,忏悔有三种 什么是定,三明,六通, 什么是慧,闻思修慧,如何成就 人天乘,在家众如何过上如法生活 声闻,缘觉 佛与阿罗汉、辟支佛的区别
更新于:2020-06-28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