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课(讲于2009年4月4日)
上节
大家跟我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上次课讲到明心菩提:菩萨第一次证到无我,亲见诸佛法身,经中讲到,“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证到这样的诸法实相,要持戒修福,久集善根,与十方诸佛心心相映,得到诸佛摄持,而后泯灭三相——无我相、无法相、无非法相。佛陀又举出三乘圣贤为证。其中的“举菩萨为证”,上次还没有讲完,我们现在继续学。
(三)举菩萨为证
1、得无生忍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陀得到燃灯佛授记时,已得无生法忍,是七地或八地菩萨,于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信受通达,无碍不退。初果的圣人和初地的菩萨也见到了空性,但还不够完整、彻底。
2、严净佛土
(1)修行进入崭新的层次
七地以上的菩萨,安住在甚深空性之中,有如阿罗汉入灭尽定,一切法相都不再现起,如果没有广大的愿行摄持,他有可能在下一刹那进入声闻果的无余涅槃,不会再来轮回受生。但因为他的慈悲心非常广大,福德与智慧无量无边,会有十方诸佛现身为他灌顶,劝请他从空出假,生起无量的度化众生的方便法门。 《大智度论》卷十二中有这样一段话:“七住菩萨得一切诸法实相智慧。是时庄严佛土,教化众生。供养诸佛得大神通。”此后,菩萨的修行进入一个崭新的层次,完全是为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2)何为佛土
菩萨的任务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那么,菩萨是不是有“我要去庄严国土”之心呢?庄严国土,是不是要成就他自己的一个王国呢?经中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为什么说“则非庄严”?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是佛土。 以下是《大智度论》卷九十二中的一段内容: “问曰:何等是净佛土?答曰:佛土者,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王等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名为一佛土,佛于此中施作佛事。佛常昼三时夜三时,以佛眼遍观众生,谁可种善根,谁善根成就应增长,谁善根成就应得度。见是已,以神通力随所见教化众生……是故诸菩萨庄严佛土,为令众生易度故,国土中无所乏少;无我心故,则不生悭贪瞋恚等烦恼。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但闻是妙音,不闻异声。众生利根故,便得诸法实相。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教化的区域,不会有两尊佛同时出现。佛在这个区域中,对没有善根的众生,给他种上善根;对有了善根的众生,令他的善根增长;对善根成熟的众生,度化他得到解脱。佛陀庄严佛土,是为了度化众生。 菩萨成佛时,他的国土不是一下子得到的,也是慢慢修成的。《无量寿经》中说,阿弥陀佛前生叫做法藏菩萨,他请佛陀为他显现了十方世界国土的殊胜,然后总结了众多国土的特点,发愿将来成就的佛土会是什么样子。每一尊菩萨都会这样,观察和庄严国土。庄严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易于度化。在西方极乐世界,众生没有衣食、工作的障碍,没有男女差别,不会生起贪欲和嗔恨,妙树和鸟都会说法,众生很快就能证入诸法实相。 菩萨庄严国土,不是为了营造自己的一方家园或是王国,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凡夫总是喜欢装潢自己的小窝,让自己住起来舒服一点,菩萨不是这样。国土里的种种条件,其特质契合众生的根基,怎样利于众生更快地解脱,国土就会变化出怎样的环境。
(3)佛土是心的显现
菩萨成就国土,不是靠神通变化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 《大智度论》中说:“三业清净非但为净佛土,一切菩萨道皆净此三业。初净身口意业,后为净佛土,自身净亦净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国土中者,皆共作因缘。内法与外法作因缘,若善若不善。多恶口业故,地生荆棘;谄诳曲心故,地则高下不平;悭贪多故,则水旱不调,地生沙砾;不作上诸恶故,地则平正多出珍宝……是故说三业,则摄一切善法。意业中尽摄一切心心数法;身口则摄一切色法。人身行三种福德具足,则国土清净。内法净故,外法亦净。譬如面净故,镜中像亦净。” 国土,不仅仅是菩萨的感应,也是所有生到这个国土的众生共同成就的因缘。外在的国土,由我们内心感召的。外在的环境,是我们内心的显现。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离不开我们的认识。比如,我们大家都坐在这里,但视力好的人与视力差的人,所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又如,盲人与我们感受到的世界也不同,他的世界没有色彩和形状,充满了声音、气味、触觉。我们每个人看到的这个教室,其实也不一样。粗分的是相同,因为我们的共业相似,但细细分析起来,都不一样。科学家研究发现,有的女性对色彩的分别,比男性更加丰富,所以她们的世界是更为色彩缤纷的。 同样是水,人道众生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而且他们能在上边行走;饿鬼道的众生看到的是脓血,甚至还很烫,非常可怕,无法接近。 净土,是我们心的显现。 菩萨并不需要刻意去庄严国土,内心净化了,所显现的世界就是广大、清净、庄严的。 有些人设想极乐世界,觉得它到处都是平坦的,没有高山和深谷,未免单调,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喜欢的。有这样的感觉,那是因为你的境界还没有与它相应。如果你的境界与它相应了,你会觉得那种开阔和庄严,远非我们这个世界的山水所能比拟。 另一方面,极乐世界也不是阿弥陀佛独自成就的。每个要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必须修一分因缘。 《菩提道次第论》中讲到: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净土是佛陀和大菩萨修行成就的。想要生到净土,虽不需要修佛陀与大菩萨全部的功德,但是也需要修其一分,要有其一部分的功德。 所以,庄严的国土也是缘起的。 所谓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并不能离开自心,并无心外的国土可庄严者也。
(4)不可执著净土之相
国土也是缘起假名,无有自性。秽恶与清净,全依众生的知见行为的邪正善恶而转。必须善悟国土庄严的非庄严,才能随行愿而集成国土的庄严。 当你不执著于非要成就一个净土的时候,你这种清净的发心,恰恰成就了净土的庄严。同时也不可执著于净土之相——我们想像净土,觉得非常美妙,有各种鲜花,大地是柔软的,空气中弥漫着香味,国土光明,饮食美味……到那里去享受,肯定很舒服。但要知道,对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的美妙,不可有贪著之心。如果对色声香味触法生起了一念贪著,那就又变成了罪恶的起源、苦痛的根本。土,恰恰是无所得的清净心所感召。 净土的殊妙六欲,并不是净土的本质,净土的本质是清净的内心!
(5)提升内心品质
想生到净土,其实是不容易的。 《维摩诘所说经》: “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生彼国。我们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如果不提升内心的品质,想要往生净土非常困难。所以我觉得,修净土的人,还是应该学习一些教理,并且老老实实地对治自己内心的执著和烦恼,这才是稳当的修行途径。不要总是想着走捷径,觉得我只要信,就一定得生净土。其实对净土的信,必须是深信切愿。而与诸佛的境界相契,才是深信。仅仅是“我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有佛”,这样的信还很浅。 我看了一本《金刚经感应录》,其中记载了很多持诵《金刚经》往生极乐世界的公案。有一个公案,我感觉很殊胜: 唐代,比丘尼净真一生精进地持戒、念佛、诵《金刚经》。晚年,她告诉弟子,我已几次见到阿弥陀佛,就要往生了,品位是上品,你们也要好好修习,净土真实不虚。然后她跏趺端坐而逝。一昼夜之后,她又把眼睛睁开,告诉周围的弟子,她已证得菩萨果位,遍供十方世界诸佛。说完,再次往生。——她能够修成上品,往生净土即能花开见佛,与她持诵《金刚经》、修般若法门有甚深关联。诸佛的本质即在于般若。
(6)无住生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就是听了这几句话,直下契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确实非常关键。 藕益大师在他的注解里说: “但诫令勿住六尘,非教令不生心也。终日生心,终日无住。惟生心故无住,惟无住故生心。了此方名净心,必克净土妙果。言无住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二边、不住中道,故名无住;言生心者,生上求心,生下化心,生折伏心,生摄受心,遍于法界,穷于三际,故名生心。今人闻空,便取于空,尚非无住少分之旨,况生清净心耶!” 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凡夫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虚幻的世界,梦幻泡影一般。它只是现象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不要被这些东西欺骗了。想在色声香味触法里抓住什么东西,是抓不住的。回头看看你们经历过的几十年,事如春梦了无痕,那些东西在哪里?了不可得。无非是些残存的记忆。乃至于这些记忆,也随着时间刹那刹那地变化着。 不执著它们,并非一个念头也不起。我们内在有烦恼的种子,外面有种种的境界,种子遇到境界的时候,必然会生起种种念头、感受,甚至情绪。我们内在有嗔恨的种子,遇到不喜欢的人,肯定要发脾气。但是,当嗔恨心发起的时候,你要知道,嗔恨也是空性的,不用怕它,也不要去增长它,只要看着它,它会自己消失的。 无所住,不是佛法的理念,它是我们心的本质。你想让你的心住,住得了吗?住不了。刹那无常,刹那变迁。但是凡夫心有执著,以为可以抓住,美貌、感情、家庭……事实上是抓不住的。无住,是世间的真实相。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皇帝在战乱中逃难,又累又饿,跑到一条河边,遇到一个卖芋头的老人。老人给皇帝煮了一锅芋头,皇帝觉得又香又甜,特别美味。后来战乱平息,皇帝回到宫里,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却怎么都不觉得好吃,总是念念不忘曾经吃过的芋头。他就派人把那个老人找来,再煮一锅芋头。芋头煮好了,皇帝咬了一口,也觉得没有什么味道,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这,就是由于因缘变了。 不要说找不到过去的东西,就算是原封不动地找到了,你自己也变了。你自己也是无常无我的。 很多人喜欢生活在过去,沉湎于回忆。有人结婚后,总想着初恋的情人,觉得那个人是最好的,现在的丈夫处处不行。其实,你也不可能再回到初恋的感觉,因为因缘已经变了。不要去执著。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以无所住的心安住在当下,刹那刹那把握你当下的因缘。过去已经消失,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所能把握的,不过是当下。 你们坐在这个教室里的时候,不要去想着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的未来。把课程听好。在这个课程里,真正理解到一些智慧,是最现实的。
3、成法性身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1)法身胜妙
未证诸法如实相的菩萨,因为取相执著,其身是有限有量的;而契入实相的菩萨,通达诸法的无自性,而能依缘相成,则能获得胜妙的法身。 菩萨的报身无比殊胜。功课里的偈颂说到:“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那是多么大的佛啊!很难想像。这还只是用我们能接受的形容词在形容而已。真正的阿弥陀佛之身显现出来的话,你是无法思议的。这样的胜妙身从哪里来呢?因为他通达了诸法的无自性,是无量的智慧和福报变现出来的。经中举了一个例子,就像须弥山王一样殊胜。
(2)不要执著于大
但是,你也不要执著于其身之大。“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我们一般所说的大,必须用小来衬托才能显出来,如果遇到更大的,反而成了小。佛身之大,是绝待的大,并非与小相对,而是因为无分别、无取著而成就的真实的大。不要用凡夫的心想像佛菩萨的境界。 凡夫有一点成就,往往会沾沾自喜:“我是一个成功人士。”觉得自己很大了。我们要想一想:佛尚且不自傲,何况我们这样的人呢!当你自大的时候,恰恰显现出你心量的狭小;当你没有丝毫自大的时候,恰恰成就了胸怀的博大。无我的人,胸怀是无限的。 善良、慈悲,这些是好的品质,如果是在有分别、有执著的境界里边,它仍然要以别人的不好来衬托。你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这话的后面,其实还隐藏着一句话没说出来:“别人没有我善良。”你说你很慈悲,也是要有慈悲的对象。如果要以别人的不好才能衬托出自己的好,那就还不是真正的好。 所以,佛法不让我们跟别人比较。要比就跟自己的过去比。
(3)与法界一体
把自己的心量扩开,了知世界的真相,了知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这个世界里一粒渺小的尘沙,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同时,你又不是独立的个体,你与法界是一体的。 有时候,人觉得孤独,觉得总要用什么来体现自我。其实,你从来没有离开过法界,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群。你的孤独感,来自对自我的执著。你把自己和法界分隔开了。 把我执拿掉,你就得到了整个世界。你在这个世界里呼吸着,这个世界在滋养着你、承托着你。你也用自己的身心利益着法界,和法界进行着交换。你向法界传达着你的信息,法界也把它的信息传达给你。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你的生命,应该与法界做怎样的互动呢?是做充满烦恼、嗔恨和拒绝的互动?还是用开放的心态,一边感恩和接纳,一边奉献呢?了解了“佛说非身,是名大身”的道理,有了正确的见解,你会觉得非常充实,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
更新于:2020-06-28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