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
释济群
2010年元旦为复旦大学禅学会学员所讲
三性代表了唯识宗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也是整个唯识理论的建构基础。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在唯识宗,性和相的概念是相通的,又称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通过三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空与有的真相,获得中道的如实智,从而摆脱生命中的一切迷惑。
一、空有两宗的差别
我们知道,中观和唯识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两个思想源流。中观以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为依据典籍,论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二谛是通过二分法认识世界。所谓世俗谛,即凡夫认识的世俗世界;所谓胜义谛,即圣贤体认的诸法实相。这个实相就是空性,就是圆成实,并非一般人所能认识,惟有具备空性慧才能通达。但我们也不必气馁,因为这一能力是众生本自具备的,只是被无明遮蔽了,不曾产生作用。修行所做的,正是开启这一蒙尘已久的智慧,由此体认空性。 对于空性的表述,中观和唯识有着不同侧重。中观讲空性,偏向用空来表述,故称空宗。但这种空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空无所有,而是超越空有两边的。唯识讲空性,偏向从有来表述,故称有宗。但这种有也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实实在在的有,同样是超越有和空的。所以空性是非空非有的,无论说它是空或有都会落于一边,是片面而不完整的。 除了对空性有不同表述外,中观和唯识的主要区别还体现在对现象世界的分析。对于现象世界,中观称之为世俗谛,唯识宗则分为依他起相和遍计所执相两个层面,将缘起现象和呈现在认识上的影像作了区分。我们看到桌子,看到房子,看到世间万象,其中都包含着这样两个层面:一是缘起现象,一是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影像。我看到的你们也是同样,一是缘起现象,也就是你们的五蕴身,属于依他起相;一是你们呈现在我认识上的影像,也就是我所看到的你们,属于遍计所执相。
二、从依他起相到遍计执相
依他起相虽然是有,但这种有是缘起的假有,是各种条件决定它的存在。离开因缘,找不到不依赖条件的存在——找不到桌子的特质,找不到房子的特质,也找不到任何事物的特质。但因缘和合的假象是有的,否则就会拨无因果,落入断见。 在这些依他起的事相上,我们又会安立审美、价值等种种判断,认为它精美或粗糙,昂贵或廉价,等等。而当我们把这个物品买下之后,则会进一步贴上“我”的标签,认为它是属于“我”的。事实上,这些标签并非桌子本身所具有,而是我们附加其上的。但我们往往执著于自己的认定,把标签当做事实,觉得它确实如此,本然如此。这就是遍计所执相,是我们附加于现象的妄执,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唯识宗认为,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包含这样三个层面。遍计所执相是彻底没有,依他起相是因缘假有,圆成实相是超越空与有的究竟实相。问题在于,凡夫的认识都是在遍计所执的层面。一方面,对事物产生错误认定;另一方面,又会执著于这种认定,并由此发展出种种烦恼。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所有烦恼必然和某件事有关,或是来自于感情,或是来自于家庭,或是来自于事业,或是来自于人际关系,或是来自于心爱之物,等等。为什么这些感情乃至物品会使我们心生烦恼?就是因为遍计所执相,因为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所致。就像杯弓蛇影那样,被那条子虚乌有的蛇害得大病一场。 事实上,凡夫都是活在杯弓蛇影的状态。在依他起的现象上,只有弓而没有蛇,但在我们的认识上,看到的却是蛇而不是弓。虽然这条蛇只是我们的臆想,是根本不存在的,可它在我们的感觉中却无比真实。因为我们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在观察世界,我们看到的,早已被这样那样的自我设定所扭曲,所欺骗。唯识的理论,就是帮助我们摆脱遍计所执相的干扰,进而认识依他起相的世界。所谓依他,就是依各种条件生起,这也是佛法所说的缘起,是佛法对世间一切现象的本质透视。
三、边见与中道
《唯识三十论》开篇为:“由假说我法,由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直接指出凡夫认识的迷妄性,并通过八识揭示世界真相,说明依他起相的世界是仗缘而生,和合而有。 对依他起现象的不同认识,将发展出截然不同的生命轨道——一条通向轮回,一条通向解脱。那么,什么才是与解脱相应的认识?从唯识观点来看,就是远离增益和损减二边。所谓增益,就是增多;所谓损减,就是减少。比如此处有三棵树,如果你认为是四棵,为增益执;如果认为是两棵乃至没有,为损减执。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不增不减的三棵。 而中观所说的中道认识,则是远离断常二边。我们看到事物存在,就认为它永恒存在,此为常见;看到事物败坏,就以为它彻底消失,此为断见。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论》这样说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引导我们认识缘起,破除断常二见,否则就会由错误认知导向烦恼。 正见缘起,方能证得空性,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缘起显现。《金刚经》有个广为人知的偈颂,那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要对佛教稍有涉猎,多半都会知道这个偈颂,也知道它在说些什么。但我们看到的世界依然真真切切,而不是梦幻泡影。所以,它的各种变化仍会左右我们,使我们为之欢喜,为之哀伤,为之烦恼,为之思绪纷飞。 原因出在哪里?就在于认识,正是它,决定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就像两付眼镜,一付是具有穿透性的,可以照见本质;另一付,则是令所见一切发生扭曲的有色眼镜。如果说前者代表着如实智,有色眼镜就代表着凡夫的遍计所执。无始以来,我们早已习惯于这付眼镜的存在,习惯于透过它所看到的世界,这种习惯已成为非常坚固的模式。戴着绿色眼镜,就看到绿色的世界;戴着黄色眼镜,就看到黄色的世界。虽然学佛后知道一些道理,知道我们的所见存在偏差,可这付眼镜尚未摘下,终究不能亲见本来。修行,就是要帮助我们摘下这付有色眼镜,看到一个本来如此、未被扭曲的世界。这种看不仅局限于表面,更要明了现象背后的本质,也就是空性,是佛陀告诉我们的梦幻泡影、如露如电。 三性概括了唯识的整个理论体系。唯识思想的建立,是属于依他起的层面;而唯识的修行,则是帮助我们断除遍计所执相,最终转染成净。所以《解深密经》告诉我们,三性中染污的依他起相是我们所应断除的,遍计所执相是我们所应了知的,圆成实相是我们所应证得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惟有证得空性之后,才能如实了知依他起相。
四、依三性抉择一切佛法
太虚大师曾就大乘三系的不同立足点作了剖析。他认为,中观讲空是一空到底,生死也空,烦恼也空,涅槃也空,三世诸佛也空,为什么?因为中观的立足点在于遍计所执相,所要突破的堡垒是遍计所执相,所以侧重说空,层层击破。 而唯识的立足点是依他起相,所以侧重说有,处处告诉我们认识与世界的关系。 至于如来藏的思想,则是以圆成实为立足点,所以讲的是真心、真常。我感觉,唯识的三分法比中观的二分法更为细致,对心灵世界的分析及认识和存在之间的关系也阐述得极为透彻。所以,民国年间的一些学者,如梁漱溟、熊十力等,都对唯识推崇备至,并推动了唯识学在近现代的复兴之潮。
五、三无性建立的基础
三无性是建立在三性的基础上。 在这个缘起的世界,究竟什么是空,什么是有?空和有又是什么关系?在般若系经典中,最短的《心经》仅260多字,但出现的“空”、“无”、“不”近40处,约占全经六分之一。此外,在《金刚经》乃至六百卷《大般若经》也同样如此,可谓处处说空,事事皆无自性。所以,有些人学了般若系经典后,在认识上会出现偏空的现象。既然什么都空,缘起也空,因果也空,四谛也空,三世诸佛也空,那是否缘起因果也不存在呢? 在《佛说无上依经》中,佛陀特别告诫我们:“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为什么?如果一个人有我见,至少还会考虑到因果,考虑到对自己负责,言行举止终会有所收敛。一旦起了断见,这种约束就不复存在。有句话叫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既然人死如灯灭,又何必考虑那个不存在的未来?又何必在意那个看不见的因果?于是乎,就有可能抱着侥幸心理做任何事。这样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往往是令人畏惧的,因为你不知道他的底线是什么,不知道他最终会做出什么,又会给自己或大众带来什么伤害。
六、依三无性论空有
那么,如何认识《般若经》所说的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在唯识经论中,弥勒菩萨正是通过三无性作了解读。三无性是根据三性所建立,依遍计所执建立相无性,依依他起建立生无性,依圆成实建立胜义无性。 首先,根据遍计所执建立相无性。相就是体相,所谓相无性,是说凡夫所认定的遍计所执相的影像,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就像龟毛兔角一样,从来不曾有过。比如我们在缘起现象上安立的种种设定和执著,都不过是主观的遍计。 其次,根据依他起性建立生无性。所谓生无性,是说事物的存在没有自然性,乃众缘和合而生。正如龙树菩萨在《中论》所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世间任何现象都是依赖条件生起,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独立的存在。所以,这种生的本身就是无生。如果离开条件还能生出什么,那才是自性生。有没有这样的自性生?显然是没有的,是为生无性。它所否定的正是自性,是不依赖条件的特质。 在缘起的世界,有的只是因缘假像,所以缘起是属于假有。佛典对现象世界的描述中,有两个字用得非常精辟,一是假,一是幻。“假”不是没有,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幻”也是同样。在凡夫的认识中,往往会落入两边,或偏于常见,或偏于断见。这种“假”和“幻”的认识,正可帮助我们摆脱断常二见。 第三,依圆成实建立胜义无性。所谓胜义无性,并不是说胜义不存在。因为胜义是真实有,代表着诸法实相,而且是遍一切处的。所以,每一法的当下都蕴含这一实相。但对这种实相的认识必须摆脱我法二执,摆脱错误的认定和执著,否则是见不到实相的。所以,胜义无性所无的不是胜义本身,仍是遍计所执相。惟有否定遍计所执,才能开启智慧,证得实相。
七、结说
三无性就是告诉我们,凡夫的遍计所执相确实没有,依他起的现象世界是因缘假有,圆成实为究竟实相,是真实有。但我们要知道,这种真实是超越有无的,如果我们以为它是实实在在的有,依然是属于妄想的范畴,属于遍计所执的范畴。唯识的整个修行,就是帮助我们认识遍计所执相,断除染污的依他起相,最终证得圆成实相。
刊于《佛教观察》总第九期,2010年4月
更新于:2020-06-27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