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工人们不听劝阻,无故打蛇,迅速迎来惨烈果报

2020-06-26 佛学视频

家有万金不富

觉真法师

老秀才“家有万金不富”,在于十个女儿各有盘算,只想着自己。老子的《德经》却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只有让别人得,你的价值才能体现。对于企业家来说,遵守游戏规则,按游戏规则游戏,就是利益最大化。而保证这个“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基础,就是诚信,就是信誉。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从一个小故事来的。

清朝的乾隆,多次下过江南,大概是偏爱旅游的一位皇帝了。这一次,他来到江南某小镇,见有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家有万金不富

堂前五子称孤

乾隆看罢,心想:口气好大,是否贪心太重?他走进了这户人家,只见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一位老人在喝粥充饥。乾隆问老人:你的生活如此寒酸,为什么门前对联却又那么夸张呢?

老人叹了一口气,诉说原由:老人是位秀才,生了十个女儿,十女眼下都已出嫁,但谁也不肯赡养老父。老秀才一怒之下,写了这副对联,意思是,女儿古称千金,他有十千金仍一贫如洗;而女婿古称半子,十个女婿,也就算做五子了,而自己依然是孤寡无助的老人。

乾隆听罢,大笑起来,随后叫侍从取来文房四宝,御笔写下一联:

钦赐万金致富

官封七品不孤

另题横额:不孝者戒

老秀才平步青云,既获万金,又当上了县太爷,成了当地父母官,全县百姓都成了他的“儿女”。那十女十婿,自然背上了“不孝”的罪名,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当然不止是一个“孝”与恤老养老的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新财富》杂志编者给我出的题目:“企业家在争取商业利益和保持商业诚信,扞卫价值观上,当持怎样的态度?他们如何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面对利益诱惑,却不逾越道德界限的境界?”编者的提问,和编者的思考,是十分深刻的。尤其是在“不逾越道德界限”和“扞卫价值观”这一企业家必须坚持的两个基本点上。

乾隆遇到的这位老人,养育了十个女儿,她们又嫁了十个女婿,理当女孝婿贤,家庭和睦,儿孙满堂,令人羡慕。但是,十个女儿,可能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盘算,她们只想着自己,哪还顾一位孤独的老人?乾隆皇帝则以“不孝者戒”,让十女十婿上了道德法庭。其实,这里说的“道德”,还不是中国古代“道德”一词的本初义。

老子《德经》头条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里所说的“德”,才是我国古代“道德”的本义。翻译为今天的语言,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这种道德的要求,在今天就是大公无私,或者至少是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种道德观念,无疑是今天全人类最伟大最先进的价值观了。老子上述名言,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上德不德,对自己而言,是不得,对别人而言,却是德。这个“有德”,是“得在别人,得在他人”,让别人有得。这就指出了真正的价值不在“我”,不在自己,而在别人那里,让别人有得。只有让别人能得,让别人有得,你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得到公认,得到尊重,得到普遍接受,所以,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我们企业家不仅要用他的产品,用他的有效服务,用他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承诺,来实现他所经营所提供的使用价值,同时,更要用他的“德”,用他的诚信,信誉,他的可信度来作为他的价值的担保。因此,诚信,道德,就成了人类最根本最具普遍性的价值基础。

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在孔子那里,属于“礼”的范畴。礼是社会制度文明。忤逆不孝,不赡养父母,不照顾老人,法律往往管不了,这样的人就要到“道德法庭”上,受到道德的谴责了。但是,你不能说一个不忤逆的人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两者不能划上等号。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公德”,其实仍然是“社会公礼”,是遵守游戏规则的范畴。说穿了,“礼”的要求,“礼”的规范,仍然是社会的功利价值取向,是各种利益关系平衡的结果。守礼,遵礼,实际上,就是按照游戏规则来游戏,而古代讲的道德,是一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它不在功利的境界,它是无私无我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品质。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礼,讲礼。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就是“礼”。我国着名学者、国学通才沈善增先生说,一个文明社会,必须有游戏规则,文明程度越高,游戏规则就越完善。《礼记·仲尼燕居》中说:“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无规矩不成方圆,成为千古名言,就因为它是真理。人,可以藐视真理拒绝真理吗?

我一再告诉企业家朋友们:遵守游戏规则,按游戏规则游戏,这就是利益最大化。而保证这个“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基础,就是诚信,就是信誉。还是孔子说得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不守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在社会上做人呀。就像大车没有了车杠,小车没有了销钉,车子还怎么转动,怎么上路呢?)

老人的十女十婿,在当时受到怎样的指责,是可以想象的。乾隆的“不孝者戒”,仅仅是对不孝不义者的忠告吗?“家有万金不富”的贫困,是谁的贫困?

《家有万金不富》有多方面的警醒意义在,我只是借用这个题目,理出一个新的头绪:在这个价值观混乱的世代,我们不要忘了最核心、最本质、最基础的价值。只有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按游戏规则游戏,才能保证所有参加游戏者的共同利益,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最大化”。而达致这一价值保证的,才是最根本、最基准的价值:诚信、信义、信誉─这是人之所以立身为人的精神品质,这才是实现一切价值的价值。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崇慈法师:女人比男人修行困难吗?佛教对女性的解读 崇慈法师:女人比男人修行困难吗?佛教对女性的解读

崇慈法师答:在佛教关于“灾难”的说法当中,有没有“末日说”和“毁灭说”的说法? 崇慈法师答:在佛教关于“灾难”的说法当中,有没有“末日说”和“毁灭说”的说法?

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四十八大愿与无量劫修行的故事 阿弥陀佛的成佛经历,四十八大愿与无量劫修行的故事

崇慈法师:佛教为什么叫佛教_成佛的标准 崇慈法师:佛教为什么叫佛教_成佛的标准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明贤法师: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佛教的因果观念 佛教的因果观念

海涛法师:海神的考验 六道里的故事 海涛法师:海神的考验 六道里的故事

隐修士的故事(二) 隐修士的故事(二)

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印祖故事:阿育王寺拜舍利,欲挽打印圣号风(19) 印祖故事:阿育王寺拜舍利,欲挽打印圣号风(19)

裸体迦叶的故事:误入外道难解生死遇佛陀证悟涅槃 裸体迦叶的故事:误入外道难解生死遇佛陀证悟涅槃

一个叫化子的故事 一个叫化子的故事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风景优美 历史厚重的佛教圣地,泗洲寺,值得一看

邪淫罪报惨烈,当力戒之!!! 邪淫罪报惨烈,当力戒之!!!

觉真法师:弘一大师持不偷盗戒的故事 觉真法师:弘一大师持不偷盗戒的故事

觉真法师:彻悟人生 第四个故事 觉真法师:彻悟人生 第四个故事

邪淫的果报:从身家上亿到日薪八十 邪淫的果报:从身家上亿到日薪八十

邪淫的果报真实不虚 邪淫的果报真实不虚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黄毅会见国内外佛教高僧

邪淫的定义与邪淫的果报 邪淫的定义与邪淫的果报

"好人"的恶报:我大舅的故事 "好人"的恶报:我大舅的故事

最难辜负父母恩——村里的故事 最难辜负父母恩——村里的故事

震惊,我的邪淫果报,看似老实的妻子偷情8年 震惊,我的邪淫果报,看似老实的妻子偷情8年

阴骘果报的故事 阴骘果报的故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悖入悖出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悖入悖出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义叟免难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义叟免难

邪淫的“隐形”果报 邪淫的“隐形”果报

邪淫的“果报”太可怕了,刻骨铭心! 邪淫的“果报”太可怕了,刻骨铭心!

邪淫的13种果报 邪淫的13种果报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古佛洞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古佛洞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那些来自佛教的词汇,汉语给予了佛教最高的“礼遇”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开幕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邪淫果报,丝毫不爽! 邪淫果报,丝毫不爽!

邪淫果报真实不虚!劝还在邪淫路上的人早回头! 邪淫果报真实不虚!劝还在邪淫路上的人早回头!

邪淫果报真实不虚,引以为戒 邪淫果报真实不虚,引以为戒

邪淫果报很快会有感应 要以戒为师保持清净心 邪淫果报很快会有感应 要以戒为师保持清净心

邪淫果报两侧 邪淫果报两侧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狗牙的故事 狗牙的故事

张爱玲与沉香的故事 张爱玲与沉香的故事

邪淫是极其惨烈的祸事 邪淫是极其惨烈的祸事

高僧故事:佛陀净无私的大爱 高僧故事:佛陀净无私的大爱

心机深的人,灾难更深,果报凄惨 心机深的人,灾难更深,果报凄惨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佛教圣众因缘集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菩萨的故事 菩萨的故事

这五种布施能迅速获福和改命! 这五种布施能迅速获福和改命!

因果故事:老总的情人 因果故事:老总的情人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佛教圣众因缘集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邪YIN带来的要命果报 邪YIN带来的要命果报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的故事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的故事

因果故事:杀生的恶报 因果故事:杀生的恶报

所作业不亡,果报还自受 所作业不亡,果报还自受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波切的感应故事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波切的感应故事

因果故事—欲壑难填 因果故事—欲壑难填

一个冤缘相报的故事(因果轮回) 一个冤缘相报的故事(因果轮回)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高僧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儿子 高僧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儿子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净因法师:佛教为什么非要用蜡烛来代表光明?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阿弥陀鱼的故事 阿弥陀鱼的故事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骆驼聊新疆之不一样的第一佛经翻译家——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守培法师: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政治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染布师傅转儿讨债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染布师傅转儿讨债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太子割肉记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太子割肉记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施僧得报的故事三则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施僧得报的故事三则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

鬼神护法的故事 鬼神护法的故事

戒邪YIN因果故事 戒邪YIN因果故事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六、佛教与民治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风靡清宫的十八子手串有何寓意?佛教十八界都是什么?

益西彭措堪布:以众多公案故事说明邪YIN因果 益西彭措堪布:以众多公案故事说明邪YIN因果

黄柏霖:宋理宗的前世因果故事 黄柏霖:宋理宗的前世因果故事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正果法师:人间佛教寄语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我悟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因果故事(一) 我悟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因果故事(一)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为父亲打蛇的事忏悔 为父亲打蛇的事忏悔

因存在,可以不让果报现前吗 因存在,可以不让果报现前吗

因果故事:冥报记白话 因果故事:冥报记白话

净土法门法师: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净土法门法师: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鬼道众生的故事:宋定伯卖鬼 鬼道众生的故事:宋定伯卖鬼

佛陀与波斯匿王的故事:若无常将至 佛陀与波斯匿王的故事:若无常将至

道心退转时,必须看此故事 道心退转时,必须看此故事

邪淫心消福极大果报惨烈 邪淫心消福极大果报惨烈

邪淫引申出的恶果(身边故事) 邪淫引申出的恶果(身边故事)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