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增上缘

2020-06-16 更多文章

卅一、十方众生

悲于苦者,偏愍念常没众生。

「十方众生」乃弥陀救度的对象,魏译三愿同言十方众生,而言同意别。

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总称栖息于十方世界无数生类之十方众生,亦即总括人类、天众、禽兽、虫鱼等。故汉吴两译言「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可知六道众生皆包含在内,不但人天,亦摄恶趣。

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取意文」云:「一切善恶凡夫」,又云「五乘齐入」,可知九界众生,上至等觉、下至阿鼻,亦皆包含在内。

又云:「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可知「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义,而以「苦机为急」,故宋译言「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弥陀悲愿超世,普救十方一切众生,故十九、二十两愿亦皆有「十方众生」之誓;然究其立愿精神,十九愿仅限于堪能修诸功德而至心发愿欲生之人,故汉吴两译言「有作菩萨道者」;二十愿亦限于堪能植诸德本而至心回向欲生之人,故汉吴两译言「他方佛国人民」。然十方众生中堪能修诸功德、植诸德本者稀,故被漏之众生甚多;而第十八愿所誓之十方众生,不问智愚善恶,不论修行堪否,弥陀一概平等救度,无一众生被漏,故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其意甚广,无一被漏故;而十九、二十所言「十方众生」,其意甚狭,而漏甚多故。

「至心信乐欲生」六字,可从就机、就法两方面来解释。

就机:至心:至者极,极于心底,显示信乐之真实相。信乐者:于佛之救度无疑心。欲生者:愿生彼国之决定心。故至心信乐欲生,以信乐为主。至心显示信乐之真实,而欲生是信乐之别义。

就法:至心是弥陀救度众生之真实心,信乐是弥陀能够容易救度众生之信心,欲生我国是弥陀之回向心,对众生呼唤欲生我国之敕命,而回向大功德于众生之心。

以上是就教理上的解释,然而一切愿生者非必知此繁琐的宗学不可,但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自然具足这些道理。是故天亲菩萨自督而言「我一心归命」。鸲鹆、鹦鹉等飞禽,但随人音声,依样画葫芦地称念,亦得殊胜庄严的往生。非此飞禽的功德、工夫,乃弥陀誓愿之力的自然运作。所谓「誓愿之力」,即善导大师所言「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佛之不可思议,正在于此。

至于第十九之「至心」,是自力的真实心,其所至心的对象,不是直接向于佛,乃向于自己之修诸功德,将此回向于佛。此与第十八愿之至心相比,不啻天渊之别。

愿生极乐,于弥陀之救度不疑,不论如何,临终皆百分之百往生。

愿生极乐,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临终自有弥陀守护摄取,亦百分之百往生。

平生无信愿,亦不称念,若临终称念,亦必往生;以临终之人,前阴将谢,后阴将生,必见弥陀显现,亦见自身放光。

又,临终昏迷,或舌根已硬,其心依然灵明不昧,若在旁边开导、念佛,令其接受心念,亦必百分之百往生。

易行之至,殊胜之极,即是净土法门也。

二○○○年七月六日

卅二、念佛者与禅者

念佛者之生活岂不是悠游自在的念佛生活吗?如此则与禅者相去多少?故念佛之生活与开悟禅者之浮云流水之自在生活相同。

来函所谓《念佛金言录》某段内容似有「禅净双修」的倾向,诚然如此;然而应说「与禅相通」。此乃一般莲友有所不知、领解不到之处。

彻底而言,深凭佛愿之念佛,可谓与禅「异辙同归」。禅宗所言「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永嘉禅师证道歌),此是禅者开悟之境界,而念佛人虽愚劣无此境界,然而心境相似。善导和尚所言之「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不顾自身之善恶贤愚、烦恼妄念,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而念佛故也。既「必得往生」,岂非如同昙鸾祖师所言「十念业成」、「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吗?既如是,则念佛者之生活岂不是悠游自在的念佛生活吗?如此则与禅者相去多少?故念佛者之生活与开悟禅者之浮云流水之自在生活相同。虽如此言,当今真正开悟者有谁?此是自力难行道;而念佛往生是他力易行道,任谁都能,故其自在与禅同。能知此理,即是真知弥陀救度。不过,虽不知弥陀救度,然而既愿往生而专念弥陀名号,则尚有何不足?既无不足,岂不快哉!

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卅三、不可喜好玄妙

净土法门极其平常,不可喜好玄妙,或寻奇觅巧。

净土法门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此外别无其他道理。若有人来妨碍说「称念不能往生」,便是弥陀之敌,祖师之仇;不可亲,不可近。

净土法门不可讲得很杂、很深、很玄、很妙,要讲得连老太公、老太婆也能听得懂、做得到。否则不要讲,以免上违佛意,下误众生。

应重视《念佛金言录》与《念佛感应录》之序文。

净土法门极其平常,不可喜好玄妙,或寻奇觅巧。

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卅四、虽可回向

「一向专称」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是佛教结论、佛法精华。

往生弥陀净土始终以「称念弥陀名号」为正定业,此外皆是杂修杂行。善导大师谓之「随缘杂善」,若不回向「恐难生」。当然他愿生净土,即是有将此「杂善」回向愿生之意;然非正定业,非弥陀本愿,故善导大师说:「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虽可回向」然而「心常间断」,与弥陀疏远,不亲不近。又,不称弥陀名号,不蒙弥陀光照、诸佛护持;亦不名为芬陀利华,其往生在化土,不在报土。此理可阅读《选择集》第二章及《感应录》序文。

善导大师对释尊一代教法的总结论是:「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故「一向专称」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是佛法精华、是佛教结论。

二○○○年十二月七日

卅五、解答五问

凡夫之心,犹如猿猴,无静定时;然此理之信,如如不动,所谓「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

一、念佛往生愿言:「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一声之念佛」,故凡愿生彼国,而一生专念之人,必得往生。

以前念很多,后来没念,忽然死亡,则往生不定。由后来没念,恐愿生心已变,未契佛愿。若其直至临终,犹有愿生心,则十念一念必生。

信受弥陀救度之人,其信必彻至临终不变,而信行一体,故信受弥陀救度之人,必能愿生彼国、一向专念,直至临终不变。

二、生病口不能念佛,心尚能忆佛,且愿生心不变,故不妨往生。何况愿生之人,临命终时,佛与圣众,不请自来,「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若信知此理,则病痛、昏迷,心无不安;若有不安,可见其尚未信知此理,则宜习闻此理,以启其信,而安其心。

凡夫之心,犹如猿猴,无静定时;然此理之信,如如不动,所谓「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若会动摇,则仍未闻信此理。

三、五堂功课及其职务之外,专念弥陀便可,此即「乃至十念」之意;以「十方众生」,僧俗男女、士农工商,各守岗位,各司其职,或能多念,或能少念,但随各人根机念佛便可。

四、若自行之外,尚欲化他,则可量力研读有关经论。否则,层出不穷之书,于己何涉?往生之后,三明六通,百千法门,不求自证。现在纵能背诵千言万语,临终一句难凭,唯佛是赖。

五、但以净土法门为临终或中阴身开示便足。《度亡经》属密法,吾人学净不学密,故依净不依密。

因寺规须作诸余功课,但不依之作为回向往生业,则毫无妨碍。其余时间则专称佛名,以往生定业,在于「乃至十念」之专称故,不藉诸行之回向。

卅六、净土之信

无知之人,执一念之信心,舍一生之称名,则信既非信,行亦无行,全非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之信乃信「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一念亦必往生」,既信之后,自必一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善导大师言「弥陀名号相续念」,又言「念念不舍」,又言「念念称名常忏悔」,是故应常称佛名。信者为信此行故,是以龙树菩萨言:「以信方便,易行疾至。」若信而无行,即非真信;若能专行,则信自在其中(符佛愿之理故)。有人误解,单取「一念之信」,舍去「乃至之行」,则远违弥陀誓愿,近背善导祖释。不知「一念之信」的意义乃是以「临终之一念亦得往生」之理建立信心,故本愿文言「乃至十念」,成就文言「乃至一念」;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则何人不得往生?是故一生念佛,更必往生。无知之人,执一念之信心,舍一生之称名,则信既非信,行亦无行,全非净土法门。此事《法然上人全集》二九三、六一五、七○二页已指摘之。

《念佛金言录》乃直承善导大师「一向专称」之宗义,是真实中之真实,直截中之直截;可贵之至,赞叹之极,故以「金言」名之。若心存成见,则难尝其味;若胸中廓然,则津津有味,妙味无穷;可共知者言,难与昧者语。所谓:「茶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亦谓:「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二○○一年八月九日

卅七、三种称名

欲生极乐之人,必是极乐之心重,世俗之心轻;念佛之心重,念妄想之心轻。

平生愿生极乐而一向专称佛名之人,应知虽临终病苦不能念,或昏迷不能念,亦必往生,平生已被光明摄取,此时佛必示现接引,往生快如剪断发丝,唯佛与临终之人知之,余人不知。

「乃至十念」、「一向专称」,皆是随人根机之语,有空就念佛,不是用脑筋的时候就念佛,此时不念佛,必是念妄想、念烦恼。欲生极乐之人,必是极乐之心重,世俗之心轻;念佛之心重,念妄想之心轻。当然睡时、病苦时、昏迷时,不能念亦无妨。此亦即是「乃至」之义。又,人虽昏迷,其心不昏迷;肉体昏迷,前五根虽不起作用,第六之意根仍有作用。

不求往生极乐,只为人天福报之念佛,则虽念至临终,亦未必能往生,以其心在人天故,或求来生再度为高僧大德、一闻千悟、广度众生;如是种种心愿故,是以未必往生。

若别无心愿,一生念佛,则随「自然之所牵」之名号力,有自然往生之功能。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卅八、皆顺佛意

弥陀虽完成众生往生功德,若众生不知不信,或知而不愿往生,则仍在轮回。

来函接悉,简答如左:

一、皆顺佛意,角度不同。前者单明「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八字,后者具释「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四句。弥陀虽完成众生往生功德,若众生不知不信,或知而不愿往生,则仍在轮回;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而我等尚在轮回,即是此类。故愿生彼国,一向专称,即契第十八愿,故善导大师「四十八字本愿释」言:「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愿生称名,即是「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故。

二、二尊一致也。《大经》释尊显明出世本怀乃在宣说弥陀弘愿;《观经》释尊广开净土要门,为导群机齐入弥陀弘愿;《小经》诸佛证诚释尊所言「但念佛,必往生」之念佛往生愿。故知二尊一致。

三、念佛时身有佛光、冥众护持之事,《念佛感应录》具明事证理证。信心念佛之人,自能一心专念,念念不舍,念念称名常忏悔(若无,即非信心念佛人);虽有事碍不能念,亦蒙冥众护持,以其正定业故,顺彼佛愿故。

四、仙家是否鬼神道众生?若是,则由其福业大小,堪作护法或不堪作护法。盖念佛之人,天神地祇敬重护持故。

五、念六字念四字,有同有不同。同者:如来函之中,或称「上某下某法师」,或言「某某师」,或言「某某」,称呼虽异,其人则同;弥陀无有不知者,此理若阅《念佛感应录》之「母亲念佛,儿免海难」之文及其按语便知。然,平常自念时,以称六字为主。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时,有否包含阿弥陀佛,应视其所言之意而定,思之可知。

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来函】

一、「我不把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功德修行完成,我不成佛!」与「如果我不能让称念我名号的人往生,我不成佛!」请问法师这两种解释那一种最符佛意?

二、释迦佛的教法和弥陀佛教法是两种教法吗?

三、念佛时,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如影随形保护,那么信心念佛的人不念佛时,弥陀、观音、势至等诸善神护法就不如影随形保护吗?

四、有说:只要给仙家讲明了名号的功德,可以把它们当做护法,但不能供奉。有说:仙家不可以给念佛人做护法,给它们讲明自己已是三宝弟子,一心专称弥陀佛号,不再供奉它们,让它们另找别的地方,如果它们不想走,就跟我一起念佛,但它们不是念佛人的护法(坚决送走)。仙家到底能不能给念佛人做护法?

五、念南无阿弥陀佛与念阿弥陀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包括弥陀佛吗?

卅九、信佛救度

信佛救度之人,欣慕净土,要求自己过圣洁的生活。信佛救度之人,罪恶感深,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信佛救度之人,欣慕净土,要求自己过圣洁的生活。

信佛救度之人,罪恶感深,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信佛救度之人,与佛同在,犯罪有反应,心中会自责。

犯根本大戒,不可无所谓,应深生忏悔,而思改过,否则应还俗为宜,僧俗各有规范故。

既信弥陀救度,必不故意为非,若因业障显现,于弥陀而言,悲愍而仍摄取,于众生而言,怀惭而更念佛。故善导大师言「念念称名常忏悔」。

二○○一年十月五日

【附来函】

某某人有「阿弥陀佛救度一切罪苦众生,连五逆也不例外。因此他说:反正阿弥陀佛能救度我们,只要念佛,必往生无疑,现虽是僧相,犯根本大戒也无所谓,没有因果可言」等言论。他总是认为我未悟佛意,法师之意如何?我个人愚见,认为阿弥陀佛接引罪恶众生,是指未归佛之前所做罪业,归佛之后皆得往生(念佛者);归依佛之后再胡作非为,佛陀及祖师不会赞同的,除非无意间犯错,当然佛是慈悲的,不会见怪,同样接引。

有人认为我的脑子太顽固、太封建,也许是吧!阿弥陀佛,望法师开导为盼。

四十、心意柔软

「举三千大千世界」,丝毫非末世我等所能也。

一、信弥陀救度之人,心意柔软仁慈,言行安详稳重。体会弥陀爱护我,使我能爱护别人;弥陀包容;弥陀功德赐与我,使我能为他人牺牲奉献;习气日减,道情日生。

二、《易行品》先贬净土门之众生是儜弱怯劣,接着劝修「易行疾至」之易行道,所谓「呵问许说」。其意不在贬抑众生求生净土,否则下文之「难易二道判」即成戏论。其意乃如《大经》所言,要我们「谦敬闻奉行」,以「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故,而善导大师则解释为「二种深信」。

若不知自己是儜弱怯劣之人(信机),误以为是丈夫志干之士,则失「易行疾至」之胜法(信法)。「举三千大千世界」,丝毫非末世我等所能也。

三、往生之后,如昙鸾祖师言:「体如而行」,不行而行,行而不行。弥陀寿光一体,众生往生,证同弥陀,光寿与悲愿,毫不减少。弥陀身土是报身报土,所谓「报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乐,或施与他人(菩萨)受用其法乐。

《无量寿庄严经》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无量寿经》言: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故第十一灭度愿之后,便是十二、十三之光寿无量愿,此光寿无量固是弥陀自证自受,目的全在与诸菩萨共证共受。

四、信心念佛人,应尽量如《大经》「三毒五恶」段所劝诫而生活之,故应放弃世俗名利心。真谛在于念佛往生,俗谛在于履行世善、奉佛戒规。

五、凡夫自力与弥陀佛力相比,即是无力,然弥陀大悲,亦救度之。应随力随份称名,不自苦不自恼。

六、若不能专正定业,则可助行调节,犹胜终日嬉戏。助行之言,良有以也。

七、应与同法门之师友相处,一则正知见,再则相提携,不至于或过或不及而还俗。

【附净宗法师补充回答】

一、净土法门之真义,如善导和尚所言:以阿弥陀佛本愿不虚故,不论是谁,但称佛名,愿生净土,决定往生。

二、所引《大乘起信论》与《易行品》之文,就净土法门大悲众凡之意趣上观点一致;不过《易行品》逻辑性之「难易二道判」对净土教之意义与贡献远非《起信论》能比。

又,《易行品》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容易地达致不退转地,而提出应称佛名号求生净土。至于往生后之情形,非要点故,未及深论。

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别愿所成之报佛报土,佛之自受用还成往生众生受用故,众生往生证同弥陀。虽证同弥陀而不名佛,仍名菩萨、声闻、天、人等者,「但因顺余方」耳。又,一土唯有一佛,纵余佛助化,亦示现为弟子。

往生彼土者,悉皆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即是候补佛位,候补佛位即是有成佛之功德而尚缺成佛之名位,故从极果佛位退而一等,现处补处之位。既居弟子位,则「长时闻法,历事供养」等,如《大经》言乃是菩萨应行法式,不似此土闻法之缘吝,而无由得觐佛也。此正显往生彼土之胜妙。

善导大师或言:「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或言:「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或言:「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净土菩萨光明与弥陀光明相较有与夺二意。夺而论之,「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何况菩萨人天。与而论之,「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弥陀光明还成往生众生光明,故得十方诸佛如今赞弥陀光明而赞之。无论与夺,皆显弥陀光明不可思议。慧净法师正从与边赞弥陀光明不可思议,释尊亦谓「昼夜一劫,尚未能尽」,岂必局于数行经文乎;加之又明言「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然则,弥陀净国唯是诸佛深智所行之境,吾等罪恶生死凡夫测度思量,毫无其益,唯可相续称名,疾生净土,则一切自明,不劳他问。故善导和尚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

四、法然上人意,一切无如念佛为要!凡妨碍念佛之事皆应厌舍,凡助成念佛之事皆当奉行。此实为念佛人处理一切世务之准绳。

五、但知「本愿不虚,称念必生」而尽心称名者,即是住他力之心而念佛也。并非有凡夫之我执,说为自力之心念佛;亦非全不用心,懈怠度日,能多念也不多念,可精进亦不精进,方是住他力之心;亦非励意多念即成自力。

法然上人言:若住自力者,一声十声犹自力也;若住他力者,声声念念皆他力也。

六、五浊恶世,十人修行,十人退堕,此自力之难也。修行人之退堕全是自因自果,非可责之「他人之进步使我退堕。」

七、所言随力随份称名,是指尽到身心所能而言,并非能念不念,只是漫然度日,聊尔口称几句。凡夫习气,念五浊心重,念佛法心轻,若不稍加策励,藉口「随份」、「自然」,时日一久,必然退失念佛。此事,行者宜各自知。

八、所言「自然运作」,是指称名愿生之人,被阿弥陀佛本愿力牵随,纵虽不知深理,亦无所谓信心决定的体验,但只称名,息绝命断时,自然回归净土。《大经》谓:「自然之所牵」。

故「自然」即指弥陀本愿力,又是名号之功能。念佛之人,佛必来迎,此是自然也;称名之人,必然往生,此亦是自然也;既是自然,则丝毫不用担心「我今念佛,恐不得生。」凡于心中筹虑:如何是自力、如何是他力、如何是信、如何是疑,等等一切皆背自然之理也。唯不顾心中一切,但知称名必生,而一向称名者,即是自然也。

【附来函】

我接触善导大师的教法已经四年多了,最近从内心深处经常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无论什么根性的众生,佛说我都要救度他到极乐世界,并不分什么层次,以及自心分别的善恶等等,想来真是让人感泣!

我是一个业障很深的人,别人也许不了解,但自己深深地知道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爱发脾气、我相坚固,而且欲望浓重。听闻阿弥陀佛的慈悲呼唤,才知道佛就是要救度像我这样的众生!这几年来,是阿弥陀佛的调摄,渐渐地反省自己的时间增多,遇到不顺心之事,经常对自己说:这都是我之罪!当然,老实讲起来,习气之深之重,并非一日之功就能觉察到。这就是我现在的真实情况。

在此,有几点理论上的问题向您请教。

一、龙树菩萨传承之前辈马鸣菩萨,撰写《大乘起信论》(梁译)中指出:「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这与龙树菩萨《易行品》问曰:「(前略)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此两点论文观点是同是异?若相同,是否可说:这才是净土法门的真义?即如《佛说阿弥陀经》所说: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也如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最后解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时指出的:「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这是否意味着往生之后还要修持?那么,所谓如阿弥陀佛一样的具有无量光,我就不明白了。慧净法师在《净土三经一论大意》中开示(第二五页):「要使善人到极乐世界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果位,也要使一生都遇到恶缘而造恶多端的众生到了那里,跟善人一样证得无量光、无量寿的果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弥陀经只说在极乐世界众生的寿命和阿弥陀佛一样,那么光明呢?

二、信受阿弥陀佛救度的信心念佛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称名报恩,但还为衣食住行而奔波。是放弃世俗的名利之心和种种追求,多多念佛呢?还是不必对名利的诱惑进行抵制,而就这样了呢?因为要真的放下有为法的追逐,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多多念佛就是了;这当中只要生死心切,多拜佛,多念佛,是可以做到的。我现在就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徘徊,请法师慈悲予以开示。真的滚入滔滔世法中,是罪是功德,我不知道。而且若要念佛或劝人家信佛念佛,也并非易事。我担心,恐怕连自己保持对佛的恭敬真诚之心都会淡下来,虽然心中对佛的绝对他力的救度并不怀疑。那么像法然上人开示的在家不能念佛,就出家念佛;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念佛,就接受救济念佛等等,又该怎么说。

三、我自问:有无自力之心念佛,回答是肯定的。我执我相时时冒出来,唯一信得过的方法是念佛。同样拜佛、诵经、供养、观察也有明显的自力之心。请法师开示:要不要助行?扪心自问一时做不到完全是报恩之行,那么就放弃了吗?对我来说,与其在声色货利中放松,还不如和阿弥陀佛多亲近呢。做不到完全专正定的称名号,累了用助行来调节一下,是不是比去终日嬉戏要好呢?这至少和阿弥陀佛还更亲近一些吧。请问法师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呢?

四、我亲自看到这样一件事:同时发心出家的两位师父,其中一位每天能拜佛一千拜,另一位师父没有拜佛。过了一段时间后,那位拜佛的师父去了五台山苦行,而另一位师父却因为某种机缘还了俗。既然是五浊恶世,大家的同分恶业所感,是否存在进一退九?也就是一人修行,九人退堕?自力的行为造成了其他人的反面作用,自力的行为是否还有价值。阿弥陀佛的慈悲是平等救度十方所有的众生,岂不是自力的无力吗?是不是随力随份的称名才是真正的自然运作,而任何自力的执着反而会适得其反呢?

请法师慈悲,不吝赐教。

更新于:2020-06-16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