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走进佛法 1.善用自心 大家到寺庙里边来,环境很好 ——这座山非常雄伟,晚上也常常能够看到月亮,早晨能够看到日出,傍晚能够看到彩霞,等等;寺庙里面有古老的石桥、古老的银杏树、古老的建筑,也有这么多法师在修行、在带动大家,还有好多义工发心护持,所有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我们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注意,全神贯注于我们所接触的这些境界。如果我们不细心、不专心去看待、去感受外在的这些境界,就不容易在内心当中产生作用。也就是说,我们面对境界的时候,内心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2.建立内心的标准 内心的状态、起伏是有标准的,也是有境界的。外在的人事物、环境,有形有相的东西,也是有标准、有境界的。也就是一个是外在的标准,一个是内心的标准。反过来说,只有内心的标准好了,内心的标准建立起来了,内心的标准比较高,我们对外在的评判才不会有错误,才能够有个好的结果。如果内心里面本来就没有标准,或者标准很低、很差、不规范,外在再好的东西我们都会认识不清楚。 我们有些同行善友在庙里面住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在庙里住好像跟在家里面住没有什么两样。刚刚开始时,觉得寺庙很好,住久了觉得和家里好像差不多。实际上,这两个环境是大大不同的。只是因为你自己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喜欢这个环境,到一定的时候,你又不喜欢寺庙这个环境了,内心当中喜欢的仍然是原来世俗的那种环境,你在庙里,这种心又开始在起作用,不知不觉你就会觉得这种环境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要的还是原来那种环境。这样的话这个标准就模糊了,就错乱了。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内心在起伏、在变化,都是一种无明在起作用,所以学佛法修行用功,固然同时间有关系,但不等于说学的时间越长功夫就越好。 为什么佛经里面常常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最初的发心——最初发心学佛法时的一颗心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把自己最初对佛法追求的那颗心一直保护下去,一直持续下去,并且还要让它增长广大。最初这颗心就是善良心、出离心、菩提心。 3.为自己做主 当我们认为外在的环境有问题的时候,当我们认为修行不修行界限模糊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很多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反观自己,要问自己:我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这些想法是怎么出来的?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习佛法,不是为别人做主,是自己为自己做主。只有内心对善恶是非、烦恼与菩提很清楚,才能对外在其他的同行善友、居士们尽量去关照,尽量去帮助,尽量去启发,这也是我们的一份发心和责任。而不在于说,外在的人有问题、有错。它仅仅是人的一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有错,在我们的标准看来有问题,在我们的观点看来不应该,实际上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不应该,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一天当中要面对的、要接触的人事物非常多,我们只有培养了能够很好地去因应不同的人事物差别境界的时候,我们内心才能够保持如如不动 ——不动摇,不受外在的环境所影响和左右。 反过来,当内在戒定慧的功夫越来越充足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去影响外在。也就是说,外在的人如果有问题,就说明自己内在的戒定慧的力量不足以去影响别人,我们的功力还不够,所以不能去帮别人,我们应该这样去认识问题。我们回到家里也是一样,不要总认为别人有问题。别人有问题我们有没有去帮助?有没有发过这种心?有没有具体的行为?我们在帮人、利人的过程中,方法得当不得当? 我们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不断地根据佛法来修行,来用功,来对治内在的无明状态,我们这种功夫才能够不断得到培养和增长。否则的话,依然还是自己那种未学佛以前的动机和心态,佛法依然离自己很遥远。更新于:2020-05-30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