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四月初六日佛七共修第三课

2020-05-28 更多文章

在生活中运用佛法 圆满自己的人生

宽昌法师

谈到佛教,首先要了解“佛”。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佛专指释迦牟尼佛。他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族姓乔达摩,原名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针对当时印度种姓和阶级划分的不平等现象,看到众生遭受生、老、病死苦痛,为了打破社会不平等现象和救度苦难众生。二十九岁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三十五岁在印度菩提伽耶大菩提树下,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悉达多太子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梵语释迦牟尼,华译为能仁寂默。佛是觉悟的意思,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义。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度人无数,约于公元前五四三年,在拘尸城外娑罗双树下进入涅槃,世寿八十岁。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为桥陈如等五比丘宣讲四谛法,佛为佛宝、四谛法为法宝、桥陈如等五比丘为僧宝,自此佛教具备了佛法僧三宝。后来弟子们将佛宣讲的经典结集起来,成为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经过传译和发展,在隋唐期间达到鼎盛时代,佛教大乘八宗的成立,完成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后经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刚才所说,佛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含义:自觉,是自己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超越三界凡夫;觉他,是以自己的觉悟行法,引导众生学修觉悟,使众生皆得大觉大悟;觉行圆满,是功德圆满,以超越菩萨而完成究竟的佛果。

佛教与其它的宗教不同,将佛做为觉者的先导,只要我们遵照佛陀觉悟之道依法修行,就能成就佛一样的觉者。佛陀针对不同的需求,所讲述的“八万四千法门”旨在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入解脱。三藏十二部经典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自利利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让大家都能像佛一样地自在解脱,像佛一样地圆满庄严。

佛教经典众多,思想浩如烟海。本文只从释迦牟尼佛对人生的教育和佛法在生活的意义方面简要论述,希望大家对佛教思想有个初步的认识。

一、拔苦思想与人生

拔苦思想是佛教的基础思想。佛陀初成正觉后,即为桥陈如等五比丘宣讲苦、集、灭、道的“四谛法”,让弟子们“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在这个四谛法中,苦、集是世间的因果原理,灭、道是出世间的因果原理。由于“集”的业因招感,有了善恶果报,产生生死轮回的苦痛。如果我们在人生当中,脱离六道生死苦痛,证得解脱(寂灭),离苦得乐,就要修习“八正道”。确定正确的信仰,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所愿。

二、修善思想与人生

修善思想是佛教的主体思想。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止恶修善是每个佛教徒修行的准则,止恶是让我们在身口意三业当中不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的十种恶行;修善是我们广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的十种善法。在生活中没有生起的善行让它生起,生起的善行不断增长,没有生起的恶行不要生起,生起的恶行让它停止,就能增长善法,趣入解脱之道。

三、缘起思想与人生

缘起思想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的产生是各种因缘(条件)的结合,一切“因缘”而起。其间的原理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从人的角度来说,人生的生死在于“十二缘起”,没有断除无明烦恼,就会不断地在“六道”当中生死轮回。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如要脱离六道轮回,必须用戒、定、慧三学断除贪、嗔、痴三毒,断除烦恼,证得菩提。

四、因果思想与人生

因果思想是佛教的主要思想。从佛教思想来说,世间上的一切,皆有“因果”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报应,如影随从,没有丝毫偏差。因果有三世因果,过去所做的恶因,感召今世的苦果,今世所做的恶因,感召来世的苦果。佛在经典中指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在意的是前因,而凡夫众生只重视结果,说明了凡夫与圣人之间的差别。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活在当下”,多做善事,广集福德资粮,种植圣因,则能成就菩萨行果。

五、中道思想与人生

中道思想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是中正不偏的意思,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对于中道思想,我们从生与灭,断与常,一与异,去与来几个方面来看,很多宗教和学派,对于事物的看法往往是独下定论,产生偏执。其实世间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定理,一切都是相对而言。我们在生活当中,总喜欢用自己的喜好来面对环境,最后因自己的执着,烦恼不已。如果行于中道,烦恼执着自然而去。

七、平等思想与人生

平等思想是佛教的解脱思想。在佛教经论中提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体现出佛教没有高下贵贱深浅的“平等”思想。不管是何人,在本质上都没有差别,佛性“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差别的是各自的行为和思想。佛菩萨能够“以无碍眼,等视众生”,所以证得平等正觉,悟到一切法平等的真理。凡夫之人,多以身份、地位、财富来以貌取人,只见现象,不能彻见本质,如要证得平等法身,需要平等其心。

八、慈悲思想与人生

慈悲思想是佛教的普度思想。慈能带给众生安乐,悲能救拔他们的痛苦。《观无量寿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悲悯心对待一切众生,因此能够救拔众生身心方面的苦痛。我们都能以慈悲善良的心态面对众生,世间就会减少很多烦恼痛苦,因为没有差别的爱才是平等大悲。心与佛相应,就会成佛;心与烦恼交织,永远也不能与佛菩萨等同了。

九、解脱思想与人生

解脱思想是佛教的究竟思想。解脱是脱离烦恼束缚,得到自在解脱,因此在佛教,“解脱”与“涅槃”通用。修学佛法的目的在于脱离生死轮回,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到达解脱自在的彼岸。在现实生活中,因自身的贪婪、尘恚、愚痴,不去持戒、修定、生慧,生活在烦恼痛苦的交织中。不去反观内心,改变行为,总是怨天尤人。这时应该遵循正道,解行并重,三学相应,坚持下去,则能达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解脱境地。

十、普贤十愿的践行意义

普贤行愿是佛教的修学典范。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中的大菩萨,他行菩萨行、求一切智,修集了菩萨救护众生的无边行愿,是大乘佛教徒在实践菩萨道时的行为典范,也是大乘佛教行愿的象征。普贤菩萨以平等心敬礼诸佛,以实语称赞如来,以无分别心广修供养,以实际行为忏悔业障,以清净心随喜功德,以慈悲心请转*轮,以解脱心请佛住世,以谦卑心常随佛学,以欢喜心恒顺众生,以利生心普皆回向。在他的“十大行愿”中,佛与众生平等,慈悲喜舍相应,愿望和行为结合,觉悟中普度有情,解脱究竟为根本,那么,我们为何不去向他学习,和他一样解脱自在呢?

更新于:2020-05-28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