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印法师:传印长老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0-05-26 更多文章

《法性基础》之八——2012年11月26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接着学习《心经》。截止到上一次课,把“自在”这个词的内涵给大家做了一个分享。上一节课主要从两个角度——动态平衡、整体直观来理解“自在”。关于这个内容,大家回去以后有没有观察思考,或者说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的吗?(现场沉默片刻)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静态平衡”了。学员A:动态平衡、整体直观只要达到这两种状态就可以了吗?它不需要主题吗?法师:主题?什么意思?学员A:它是通往哪个方向的?法师:不需要主题怎么有平衡呢?怎么有动态平衡呢?学员A:那还是需要主题的?法师:你到集市上要跟那个卖主说,你要买什么?对不对,这不是主题吗?要买什么,你要找哪一个店主,要跟他互动,他就拿出一个秤来给你量。这不是主题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事件发生一定有主题——一定有主体、客体。主体、客体两个共同形成一个主题,形成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活中这么一个场景就是一个主题,它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所以这种动态的平衡可能时时刻刻在转化、在切换。而这个整体,也在因为这样一个主题的变化而在切换。学员A:那这种状态是营造一个增上环境吗?法师:是营造一个增上环境吗?你动态好了,互动好了,那就是增上环境。动态没有动态好,那这个增上环境就不增上了,就堵着了。学员B:动态平衡和整体直观和深见、广行是不是有关系?法师:深见、广行的关系,是什么?学员B:整体直观与广行是不是有关系?动态平衡和深见是不是有关系?法师: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学员B:我觉得是有点关系。法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员B:上节课说动态平衡时是“叩其两端而竭焉”。法师:对。学员B:它始终处在一个叩的过程,到最后不用叩的时候,渐渐地就动态平衡了,这可能就是深见。法师:恩。学员B:整体直观,相当于广行。我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的,整体直观是广行,整体上是好的,它不追究细节。法师: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解!自在的话,人自在无非是在深和广两个程度上不断加深和拓展以后,自然而然呈现的一种生命的状态。如果这样去解读,动态平衡从深度上,整体直观从广度上,这也是很好的认知,这个也是没有问题的。我在想,刚才这位同学分享的时候,动态平衡和整体直观是不是两件事情?(学员:一件事情)是一件事情,从两个角度在去描述它:如果没有很好的整体直观为前提的话,是很难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执取,恰恰就来源于我们没有整理直观,对局部的问题过于纠结的时候,这个动态的平衡就失去了。虽然说是分两个方面去理解它,实际上这是一个相辅相成,或者说是一体两面的一个关系。今天接着往下再进展一个词,叫“菩萨”。“菩萨”这个词,自从学习佛法以后,我们对这个词应该说不陌生了,不但不陌生,而且很熟悉了。不但很熟悉,而且有很多的同学都以为自己是菩萨了。(同学笑,法师笑)似乎我们对这个词不需要再多做分享了。分享多以后,大家可能会觉得不耐烦:我都已经是菩萨了,你分享他干什么。即便如此,还是想“温故而知新”,温习一下我们所熟知的这个概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认识和启迪。“菩萨”这个词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学员:觉有情。法师:觉有情,菩萨就是觉有情。“菩萨”它是一个梵语的音译词,全称叫“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简称为菩萨。这个没有问题吧?没有问题下面问题就来了,觉有情怎么理解?什么叫觉有情?学员:使有情觉悟。法师:使有情觉悟。那“觉”就是动词了,然后“有情”是它的宾语。使有情觉悟,也就是觉悟有情,要觉悟有情。这是一种理解,可是我们觉得说这个“菩萨”应该是一个对象。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说这个“菩萨”的时候,如果用觉悟有情的话,你去界定这个“菩萨”的时候,是从它的功用上、功能上去界定它的。这个“菩萨”是干什么用的?是觉悟有情来用的!(法师笑)这是什么?表。如果按这种定义方式,这就不是表,这是什么?学员A:觉有情。(法师笑、大众笑)法师:什么觉有情?学员B:检视时间的机器。法师:这叫测量时间。这是什么?测量时间,可以理解了。(法师笑)菩萨是什么?觉有情。这是什么?不是表,是测量时间,测量时间的那个主体就是表。这个定义方式是一种理解,还有没有?学员C:我们一般说菩萨都是指胜义谛的菩萨。法师:胜义谛的菩萨。学员C:应该说是已经觉悟的有情。法师:已经觉悟的有情。好,第二种理解——已经觉悟的有情,跟觉悟有情就不同了,已经觉悟的有情。学员C:已经觉悟,同时发心觉悟有情。法师:觉有情,那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又发心觉悟有情。(法师笑,众笑)学员C:应该发心觉悟有情,同时又去度有情。法师:这是什么?(法师拿起闹钟)学员C:因为能测量时间,所以来测量时间。法师:是,这就是这样一个对象,因为它自己行走稳定,它能够自身把握这个节奏的这样一个对象,所以它能够衡量别人,能够衡量其他事件发生的时间,可以这样理解啊!我们简化一下,刚才第二种理解,不要那么拗口,第二种理解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由此延伸第三种理解: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并觉悟有情。已经觉悟的有情,他再去觉悟那些没有觉悟的有情,这是第三种理解。觉和有情,这两个内涵是分开了的。觉是觉者,觉者他已经觉悟了,他是一个觉悟的有情。后面的有情就是他要觉悟的对象,他要去觉悟这些有情。看似很熟悉的一个概念,这么去细究的话,至少有这么三种理解,没有别的理解了吧?没有了。我们就看这三种理解,这三种理解看似是三种理解,实际上它彼此又有一个相互的关联性和层次的深入性。先看第二种理解,就是“觉悟的有情”,菩萨他首先自己是一个觉悟的有情。这儿有一个问题,他已经觉悟了,还是有情吗?学员A:是。法师:菩萨还是有情?学员B:以前是。法师:曾经是?现在和未来是不是?部分学员:也是。法师:也是,菩萨觉悟了还是有情,对不对?佛是不是有情?部分学员:是。法师:佛也是有情?学员B:佛不是有情,难道佛也是菩萨吗?法师:佛不是有情的原因是什么?学员C:那就叫觉有情了。法师:有情难道就不能觉有情了吗?学员C:那他肯定不是有情,要不然他怎么叫觉有情呢!(法师笑,众笑)法师:有情可以分觉有情和迷有情吗?(法师笑,众笑)概念里面严格去看的话,有情既然有觉悟的有情肯定就有迷的有情。觉有情、迷有情,这样的话,佛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就是迷的有情。没有问题吧?什么叫文字游戏呢?这就叫文字游戏。我们就在这玩组合,所以这样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语言它总是要表达人的思想的,我们的思想在这个场合里面就这么表达,它是没有矛盾的。但是还是要尝试着理解一下,当大家这样分的时候,肯定要往深里去挖掘,只有从形式逻辑里面,尝试着变成逻辑的一个质疑、一个跨越。什么叫有情?你能给出一个定义吗,什么叫有情?这个问题肯定会被提出来,对不对?什么叫有情?学员D:有感情。法师:有感情?这个情加一个感字,多了一个定义:感情。学员E:有神识。法师:有神识?有识的一个对象叫有情,还有没有?学员F:有命根。法师:有命根的对象叫有情?好,植物有没有命根?部分学员:有。法师:有吧,所以植物也是有情?是吗?这个概念再这样挖掘下去,就会发现很多习以为常的概念,当我们想去严格地界定它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准确。所以人跟人之间的交往,或者说再去学习的时候,就会存在很多理解上的障碍。理解上的障碍就是说者和听者会存在一个不匹配,它没办法去相应。“有情”,“萨埵”这个概念意译成中文就是“有情”,之前在用汉文翻译成“有情”的时候,给大家分享过这个“情”字,在我们中文里的意思叫什么?不记得了?不记得了很好,我下面说的才有意义。《说文解字》里面的“情”就是“人之阴气有欲者”叫情。那阳的话,人之阳气就是“性”。性,性情。以前说性情中人,就是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那是“性善者也”,人之阳气是性善者,所以这个阳气,在这对应的是善。如果阳气对应的是善,阴气对应的是有欲者,那么这儿的有欲就是不善。这个不善就是“过”,“过”就是心之丑者,心丑的部分。这个欲,就是有欲者,这儿讲就是情的部分。人的情对应的是一种欲,这种欲一般讲的是心绪中间“过”的部分,一“过”这件事情整体的平衡性就破坏掉了,然后马上紧接着就有痛苦了。这种痛苦就是平衡破掉以后的状态,假名安立为痛苦,不要觉得是实实在在的痛苦,那是假名安立一个痛苦,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平衡被打破以后的一种状态。平衡被打破以后,会导致了我们的力量在一个点上的集中。力量本来是很均匀的,但是这个平衡一旦打破以后,很多东西都在那儿集中了。我们看历史的时候,看那个商纣王,历史朝代每个王,最后灭朝的时候,总觉得那个王一定是十恶不赦,一定是太多太多过恶的部分,事实上真是这样的吗?学员A:不是的。法师:不是的啊,这儿有人给***了,为什么不是呢?学员A:崇贞就很好,光绪也很好。法师:崇贞很好,光绪也很好,商纣王好不好?学员A:不好。(学员笑,法师笑)法师:不好,这就反应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力量的集中,因为它在这个位置上做了这样的事情以后,导致了这样一个力量的平衡失去以后,众人开始把所有不好的都加在他身上。我们在分析历史朝代灭亡的时候,总是把这个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乃至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帝王的种种的罪过、恶行导致了这个朝代的灭亡。我们先不说这个事情是客观还是更多的人为的主观,但它反应了人心的一种“心”的去向。人心就是这样子,就是会往过的部分集中。最近在探讨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类比:大家学过材料学或者工程力学里边讲材料受力的部分,现在我们所有的建筑,包括所有的运输工具,它都会考虑一个符合承载、承载力量均分的问题。包括建长江大桥,上面的汽车,这些工具路过桥的时候,肯定有一个力量的均摊,最好要平摊、平均。所有这些材料,都平均受力是最好的。最怕的就是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点的时候,或者集中在某一个局部的时候,就非常危险。很多桥坍塌的原因就是受力方面不均匀,而且材料存在缺憾,导致了力量在某一个局部过于集中。本来这些重量平摊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过于集中以后导致了桥的损失。生命也是一样,如果说生命体它的承载力是很强的,为什么有时候人的生命变得非常脆弱,经受不起打击,这件事情其实在别人看来很小,不就是……学员A:失恋了!法师:不就是失恋了?(法师笑)学员B:看着很简单,但这是压倒他最后的一根稻草。法师:看着很简单,这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学员B:看起来没有力量。法师:看起来很轻微,但是它已经到临界点了,临界点把它压趴了。现在说的还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它唯一的就是这根稻草,别的没有什么负重,可是这根很轻的稻草,压到他身上以后变得非常重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学员C:负重、受力点。法师:他没有负重,不是已经负重的。学员D:看过《越狱》的人都知道,受力面它就能计算出一个薄弱点。学员E:最弱的地方。法师:最弱的地方,这就是力量的集中。在材料里边,如果一个物体,这边给它受一个力来拉它,如果力是一个均匀的力,不是这一点上,是个均匀的力。你要去拉它,严格上来讲,它在每个断面上,断的可能性都有。但是到最后只在一个面上断了,那个面是什么面?如果是完美的没有缺憾的话,它可能是在某一个固定的点,就是中间。因为中间拉久了以后,它肯定会变形的,中间受力面积逐渐减小了,减小以后受力会增加,会导致中间可能会首先断掉。但是在变形之前,如果这个物体本身存在缺憾,所谓的缺憾,就是加一个小裂缝,内部加一个杂质。完了,在它还没有变形,在这个小钢件没变形之前就断掉了。查一查看,肯定是那一块有裂纹、有杂质,导致了一个力量在这个点上。如果用数学模型、计算机去计算力场分布的话,会发现,在这个小缺憾周围的力量的密度是非常高的。在非常高的情况下,这一块就断掉。也就意味着说,生命也是一样,它存在一个缺憾,这个时候外在给它一个力以后,本来承载力是很强的,可以加很多的重量,是不会被压趴的,但是我们内心有一个缺憾,有一个执取在,加上去以后承载不了,就崩溃了,人的精神就崩溃了。这就是,那个缺憾、那个点,在什么地方呢?有欲者,有欲者把生命的柔韧性给破坏掉了。这一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做这样一个比喻的话,什么叫整体直观,什么叫动态平衡,大家知道了。整体直观就是跳出来,虽然自己是一个钢件,但是要跳出来,跳出来整体观照一下。观照一下是什么?加个力,试一试。外在给一个扰动试一试,看看我们的受力是不是均匀。哪个地方受力不均匀了,要重点关注那一点,好好的修补一下,这叫整体直观。我们的生命完不完美?你在那儿关上门照着镜子然后化化妆,不完美的地方修饰一下,这个外表我们还可以修饰,但我们内心的状态不完美怎么去检点?如果没加扰动是检点不出来的。不做任何事情,不面对任何人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完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圣人,跟佛没什么区别。这时来个事试一试,加个扰动试一试,让我们做一件事情试一试,让你处理一件事情试一试,问题来了。就会带来很多的痛苦、很多的压力、很多的不快。这个时候你可能会以为说都是这些人、这些事让我不快乐,你可以这样认为。当然了这力量的来源肯定是外加的力了,可是这个外加的力只是在这一点上集中以后产生一种破坏力,难道是因为外力吗?内在有缺憾。这个内在的缺憾遇到环境的时候检点一下。说到这个场合,再说一说《圣经》。《圣经》只是我个人对于《圣经》原文的解读,不牵扯到任何基督教本身教义的问题哦,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一种经典去看待、认识它。最初,我们所认为的中国文化是讲性善,西方文化讲的是性恶,对不对?这是惯有的说法,大家普遍听到的说法。可是看一看最初上帝造人的时候,他肯定不会造一个恶人,对不对?不会吧?这是不会的!所以最初造出亚当和夏娃的时候,他们是很快乐的生活。那个时候伊甸园,他们不需要劳动,反正饿了就吃饭,非常圆满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个时候上帝跟他们说一句话:你们什么都可以享受,就是有一件事情不能享受,就是那个知识树上的果子,翻译成中文有的叫智慧树上的果子,智慧果你不能吃。那个英文叫“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evil-邪恶。善良和邪恶这棵树上的果子不能吃,一吃人就有善恶了。所以从这个角度去挖掘的话,这个根据给我们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善恶是外在赋予的。你吃了这个果子,所以人类有了善恶,善恶是因为吃了果子才有的,人的善恶性是外在赋予他的,这是一个直接的结论。可是我们从这个来认识一下,就会发现结论完全不同了,怎么不同的?本来他们可以很安心地听上帝的话,不要吃这个果子,可是这个时候给他加一个小小的扰动,谁过来了?蛇过来了。蛇过来说一句话把整个系统就给破坏掉了,蛇说:上帝骗你的。上帝说你要吃了以后必死无疑。蛇说:上帝骗你,你吃了它可以有智慧,但是可以不死,上帝骗你,他担心你吃了以后像他一样有智慧。给他加了这样一个扰动他就吃了,吃了以后既能得到智慧又能长生不老,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然后就吃了。吃了以后发现上帝说的没有错,因为他吃了以后人开始有分别,有分别以后人就有烦恼了,人的寿命就开始减少。最初的活九百多岁,人活九百多岁,好几代都是这样子。但是越往后人的寿命越短,七百岁、六百岁、五百岁……最后越来越短的时候,上帝发现整个地球上的人恶贯满盈,就开始下洪水了。通过这个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最初那个系统虽然很好,但是那个系统本身不够稳定。稍微加一个扰动就不行了,破坏掉了。(学员:本身那个树都没有)有没有树我们不清楚,上帝为什么造这棵树,但是思路是一样的,有没有树其实现在不是我们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你加任何扰动会不会破坏他的平衡。你加任何的扰动都不破坏平衡,说明他内部是完善的,你加一个扰动破坏了说明内在不完善,这是结论吧。(学员:什么东西都可以破坏掉的)是的,只要有东西就可以被破坏,所以到最后没东西的时候你就破坏不了,你只要有就可以破坏,到最后“无”的时候就破坏不了了,那就是另外一个境界了——涅槃。所以这个时候上帝告诉他说,你现在已经吃到禁果了,我现在告诉你另外一棵树上的你不能吃,什么树上的果子不能吃呢,“the tree of life”,生命树上的果子你不能吃,你吃了以后,完了,人又有智慧,人的寿命又是无限的长,你不跟我一样了吗。这个时候,他把人赶出了伊甸园,而生命树就留在伊甸园了。大家想想看这个故事很有深意啊,如果换一个角度,用佛法解读的话就非常有内涵了:最初人来到世上的时候,人最初,从佛教来讲的话从光音天下来的。最初人的善心,人那种状态是没有分别的,没有善恶分别的时候人的寿命是非常长的。但是给他加一个扰动以后,人开始有善恶分别以后寿命开始减短了,烦恼增加了,烦恼增加寿命减短,人有生死。人要从这个生死里边再重新来一个超越的话,那就变成了什么?重新回归,重新回归的一个过程,那就是从生死再次回归的时候,你就不生不死,生命永恒的境界就是涅槃,就是重归伊甸园的时候。从象征意义上来去解读的话,会发现这就是人生不断超越的一个过程。刚开始生活虽然很好但不够稳定,意外加一个扰动以后,检点我们生命面临的问题,要去超越他的时候,再重新打造一种生命的永恒的状态,那就是一种超越,这基本上是一个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实际上人从伊甸园被赶出来以后,留给人一种梦想,一种追求,一种愿望,一种愿景。这个愿景后来被解读成所谓的极乐世界,所谓的天堂,可是我们今天再去认识他的时候,就是人内心的一种境界,人内心的一种完善和超越。可以这样理解吧?(学员:恩)大家给我印证了,没有问题。学员A:我就在想,刚才提到的善恶,是不是能理解成分别?法师:善恶分别没有问题呀!学员A:如果第一个用分别把善恶去掉了,然后你再把分别去掉了,我觉得人就是涅槃了,因为你已经没有分别了,你没有男女的分别,没有我跟物的分别,没有我跟任何生命的分别,那你就是这个桔子、你就是这个桌子、你就是天地的一切,那你不就是涅槃了?你永远都存在,那生命就是不生不灭。法师:如果你就是桔子的话,桔子是可以灭的,你灭了吗?如果你是天地万物的话树是可以灭的,你灭了吗?学员A:我等同于桔子,我也等同于这个桌子,我就等同于一切了嘛,因为我都没有分别了……学员B:你化为一切?你化为万物?法师:你化为万物了?学员A:不是化为,是我等同,你就跟虚空一样了,你无所不在,山河大地都是你。法师:山河大地都是你了,山河大地是在生灭变化无常的,你在生灭变化无常吗?学员C:是不是可以变通地说,我们看到的万物只是我们心的一种投射?学员A:可能都没有万物,也没有我们,其实就是……我也不知道了。法师:回来哦,回到这个“情”。转了一大圈以后,回到这个主题上来,来理解什么叫“有情”。“有情”如果按照汉文的解释,就是“人之阴气有欲者”。这个“有欲”,人因为内在有“欲”,“欲”就是缺憾,就是这个狭缝。这个狭缝特别容易召感,召感什么呢?——力量。你只要加一个外力以后,它把所有的力都召感到这一块,所以它会集中在这一点,这一块的力量用力的力度会非常高,召感了。欲也是一样,内在有这样一个“欲”,它会召感,召感什么呢?召感我们所贪求的、所希求的那个东西,你会一直在追求它。追求它的过程中,这种“过”——所谓的恶就是“过”,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过”。没有一刻没有“过”过,人一直都在“过”的状态里面,从来没有脱离过这样一种均衡——重新去消弭的状态,没有的。所以人感受不到什么叫做自在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人充满了压力,这种压力是用力集中导致的,是因为我们的欲求过恶所导致的。现在来看“有情”,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它,“有情”就是“有欲者”,或者说“被欲所束缚的”。被欲所束缚的那个对象就是有情。一般我们讲的有情是六道里面的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叫做有情。他为什么轮回?就是因为有欲求,有欲求所以首先自己内心被“欲”所束缚,外在展现就是被六道所束缚,内心和外在的一个匹配和相应。好,对有情的概念这样界定以后,菩萨是不是“有情”?不是?是?(学员:是,佛就不是)。佛就不是了,菩萨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对不对?如果我们认为佛不是的话,菩萨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是,那么菩萨有可能不是的那一部分不就是佛了吗?学员A:有可能是,那是佛性啊!法师:是佛性?学员B:可能八地以上的菩萨就不是有情了。法师:不好解了。只有引用经论里面尝试着理解,刚才有的同学说过了,菩萨他分为不同阶位、不同层次,至少有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是见道以前的菩萨和见道以后的菩萨。见道之前的菩萨我们称为凡夫的菩萨,这是属于世俗谛——还没有见道。见道以后的菩萨是胜义谛的菩萨,之后由初地一直到十地,这是胜义谛的菩萨。在《优婆赛戒经》里边,这个菩萨非五道或者非六道所摄,就是这个菩萨不是六道有情所含摄的,虽然也在六道里面,但是他不为六道所含摄。这个界定你不能认为他是,也不能认为他不是,他不为六道所含摄,所以他的状态和有情的状态已经不同了。现在要看他不同在什么地方:第一个理解的是“觉悟的有情”,这样理解的话说明他还是有情,他还是有欲者,但是他有欲者他已经“觉悟”,是一种觉悟的状态。这样一个状态是什么状态呢?这个时候,来看之前已经分享过的“善”,到信、到美、到大、到圣、到神,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内涵,那个是什么呢?什么叫“善”?——可欲。这个就有意思了,这里的“有欲者”是不是这里的“可欲”?是不是?(学员:不是)法师:不是吧?“可欲”,这儿的可欲,真正可欲的是善;而这儿的“有欲者”会导致恶,所以这两个“欲”一定是不同的。这就说明,平常我们所欲的其实是不可欲,我们所认为想要的其实不可欲,真正可欲的,它会导致内心的自在解脱。而我们现在所可欲的,导致的是自己被束缚。也就是说,那个材料,我们现在“欲”的会导致裂痕、缺憾;而真正可欲的是消弥这个裂痕,是修正这个缺憾,这两种状态,这儿的“欲”是不同的。这个“觉有情”,就是觉悟到人们平常所欲的正是不可欲,对这一件事他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比如刚才说,这儿有一个裂缝的时候,他会有一个整体直观,他发现当有一个缺憾的时候,危险时时刻刻存在,只要给它加一个扰动,问题马上就暴露了。因为他有一个整体的观照,时时刻刻在修正它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可欲——用内心真正所追求的一个内涵去消弥那个“人之有欲者”的那个状态。所以,菩萨他可能在这样一个状态里边,他的敌人或者他努力的方向,会发现他已经转变到这样一种方向里边去了,就是时时刻刻在观照,观照什么呢?人们平常所欲的以及他自己生命中所欲的,哪些是不可欲的。他只要真正意识到哪些是不可欲的时候,这种觉照的力量,或者这种对治的力量就出来了。这种生命状态,它不是一种轮回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会导致轮回,不会导致外在的束缚。不能说他是有欲者,因为他已经在认知这个状态了,而且他已经开始挖掘在体验这种可欲了。这种状态是一种菩萨正在用功修行的状态,这就是觉有情。这样说,大家可能不一定有什么直观的概念,举一个例子——《孟子》中,孟子在论述一个问题,有一段话:“有人爵者,有天爵者。”“爵”是爵位的爵,爵位在今天就是名位利,所有这些拥有的,对一般人来讲的话,是不是可欲者啊?是不是“有欲”?对一般人来讲的话,是“可欲”吧?你可以拥有这些,不拥有这些,幸福感哪里来呢?最近社会上有一个调查——人要怎么样才认为有幸福。据说前十条都跟物质有关系,跟这些外在的拥有有关系。所以,孟子就认为爵位有两种:一类是人爵,一类是天爵。什么是天爵?叫“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就是天爵。天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人爵呢?人爵在古代就是这样子——公、侯、伯、子、男。天子、诸侯、士大夫,这都是有严格的地位阶层之别,这就是人爵。古代的人,在修天爵的时候,很注重这个“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从之。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人爵——那些所有外在的拥有都跟随着来了。今天,这个所谓的今天是指孟子那个时代,不是我们今天。今天的我们是什么情况,那就是有过之,更加过之那种状态。在那个时代的时候,就是“修天爵,以要人爵。”“要”(法师板书)(众答邀请)我们理解它的时候,是邀功请赏、要挟的味道——我现在修仁义忠信,我现在修乐善不倦,目的是什么呢?最后一定要给我人爵,不然我修这些不是没有意义了吗。“我一天到晚拜佛,佛你不保佑我,这怎么能成呢,肯定不行的。”(法师笑,众笑)这叫“修佛,以要佛。”(法师笑,众笑)我们修天爵,以要人爵,这时人爵一旦得到以后,天爵还要不要?(众答:不要了)就弃之,扔掉了。(法师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得人爵,所以得到以后,这个天爵管它呢,扔掉了。所以孟子就很感叹人的惑的状态,就更加严重,更加深切了,就是这种惑。最后呢,他的话说的很严厉,“则惑之甚者也”。他认为这种状态是“惑之甚”,非常的严重。这个惑已经非常严重了,最后“终亦必亡而已矣”。“必亡”,这个“必亡”可以认为是人爵给失掉了,亡是丢失,最后得到这个东西因为它靠的就是天爵,把这个天爵扔掉了,基础扔掉了,人爵也就没有了,这是一种丢失。另外一种亡,可能就是消亡,连人的生命可能都没有了。敢欺骗天,这个事情是很严重的。所以天爵和人爵的一种判断,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乐善”本身就是我们做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它本身,你不要靠这个有任何的期待,如果有期待,本身就变成工具了,这是我们的目的,你把它变成工具,完了,目的达到以后工具扔掉了。后来学习佛法因果以后,发现真正可欲的,比如说发菩提心,我们在讲菩提心生起的时候,发菩提心吧,菩提心有好多的利益,好呀,“发菩提心”,这就修天爵了,这个利益得到了,菩提心不要了。(法师笑)得到人爵以后,而弃之,天爵就弃掉了。这个状态是一样的,欲是一样的。刚才说的第一种是觉,它是觉悟的有情。为什么会是觉悟的有情?(法师有板书)刚才和大家已经做了一个分析,(法师板书)有情是有欲者,而他觉悟以后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可欲的东西以后,就在有欲求的时候做这样一个整体的观照,时时刻刻在回归,回归一种人生真正意义和价值的地方,不断在开显,这是一个觉有情,第一种理解。第二种,在谈到觉悟有情的时候,他已经体悟这一点以后,如果没有第二层的生命重点的一个转移,人生就走到另外的一条路上去了,那条路是什么路?就是我们所说的二乘——声闻和缘觉乘,就进去了。因为他自己的生命不断这样觉悟的时候,就从这个束缚里面解脱出来了。他是解脱出来了,但是进不去了。进不去了以后,跟有情的互动关系就没有了。所以,过去认为佛法很注重某某人有神通啊,神通很厉害。这个神通,你再厉害,没有业缘发挥不了作用。业缘,如果神通它能够发挥作用,没有业缘也能发挥作用的话,佛的神通是最厉害的了,对不对?我们早就都已经成佛了。但是没有缘,这个缘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就是互动建立起来的。佛,觉悟程度再高,他说的话再有道理,跟你没缘,你听了以后就是不相应,还不如身边的人跟你说几句话你觉得受用。所以你说:“佛是什么水平,还不如我身边这位人厉害呢!你看他说话很有水平啊。”(法师笑,众笑)其实也不是说他说话有水平,就是因为业缘,业缘在互动,他对你发挥作用了。什么是神通啊?这个业缘就是神通。刚才有同学有问题是么?学员A:法师您刚才说他进不去了,是进不去哪儿了?法师:啊!进不去哪儿?学员A:你说他悟了之后他再进不去了,进不去哪儿?法师:刚才不是有同学说,这个橘子也是我,山河大地也是我,对不对?宇宙万物也是我,这个就进去了。(法师笑)进去就是你抗拒不了,因为那个时候他在发心,觉悟有情的时候,在和一切有情互动,他做每一件事情,心量缘于一切有情的时候,在和一切有情互动,在加强这个业缘。所以,到最后他成就的时候,已经渗透到一切有情里边了,抗拒不了他的。所以老子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驰骋天下之至坚,驰骋是什么状态?就像野马在田野上奔跑一样,他想往哪跑往哪跑,你能挡住的住么?你说我是铜墙铁壁,我挡得住,你挡不住。他有这个业缘,这就是神通,没有障碍,你障碍不了他,这就是一种业缘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这一点:大家在欲的东西实际上真正是不可欲的。你一旦欲以后,人生的痛苦紧接着就来了。不要以为刚开始很快乐,痛苦紧接着就来了。这件事情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只要再加上另外一个扰动,马上就体现出来了。这点菩萨已经观照到了,他内心里对一切有情心理状态的一种缺憾,已经深有体会了,不忍心,所以没办法允许自己关在那里自己修行,这是不行的。他被另外一种力量所牵引,这时候,他就要去和有情去互动。所以佛,他按道理来讲的话,可以很安详地坐在那儿,等着弟子托钵乞食给他来供养,对不对?可是他没这样做,他自己还要出去托钵,和弟子一样托钵乞食。他没有享受这个僧团老大的这个权利啊,他就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这个业,必须要自己造,弟子是代替不了的。弟子结的缘那是弟子的缘,你佛要结缘你还是要靠佛,自己来去跟众生去结缘,对不对?所以有些信众来了以后,跟佛没有缘,所以他只好告诉和这位将要得度的人有缘的弟子,让有缘的弟子去度他。因为因地上跟他的缘分不够深,他必须要靠那个有缘人去度他。这个缘分怎么来的呢?就是在这个互动中建立起来的。学员A:我有个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说欲的问题,说到一个材料学,我不是学材料学,我是学的金融,但是我理解了一下,这个世界上的物质他坏是绝对的,不坏是相对的。就是只要有物质存在,不管做得再完美再高端,它绝对会有暇疵和缺陷。就包括我们人一样,只要是有情的人,你就算在学佛,我要往上走,但是我绝对是有欲的,我绝对是有缺陷的。然后说到人的幸福感,为什么提到说前面十个都跟物质有关,因为他只要是人就脱离不了这些。我理解法师讲的这些:我们要达到这个境界的话必须出六道轮回,否则只要再得到这个人身,你说我再怎么整体直观,再怎么跳出来,你的本质你的东西决定了你的高度,因为你就是个有实质物体的材料,你是由四大组成的,也就决定了会有这个物质,除非你跳出来。但是你跳出来以后,要不你观照,我做不到。法师:好,你的意思很明白了。所以到最后的结论是:人一进入,如果按这样的思维下去以后,人一定会追求解脱。学员A:是啊,所以不管是动物也好,虫子也好,首先一定要先跳出来,把自己的六道要干掉,你才能往后继续走。法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去问一下你这个问题,你最后一定会“跳出来”。那什么叫出来?跳出去吧?别跳出再来,跳出再来就是菩萨,跳出去对不对?如果现在有这个概念,你认为有跳出去这个概念,想想看,按照现在的逻辑来讲一定会再回来的。这就像一个物体,你现在有出生就一定会有灭亡,现在给出这样一个概念以后,它一定会再回来。其实这个就是相对的概念,之所以在第一节课一定要分享这个“波罗蜜”的内涵,就是“度”它的内涵,就是一定要在我们现在所对立的概念里边找到一个没有对立的状态。你有生就有灭,你有跳出去又有回来,有来去这些概念,人一有这个概念就没有办法从这个中间跳出来。所以最后一定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没有来没有去,这些概念不要生起来,你一旦生就有灭。你只要说我拥有这个录音笔,就一定有没有拥有的那一天,这必然的。你要说我现在在说话,那好,你一定有不说话的时候。其实我现在告诉大家我没有说话,那好了,说话的时候没有说话,没有说话的时候自然没有说话,所以永远就没有说话,对说话这件事情我就不执着了。做而没做,你不要以为你做了什么,你只要以为你做了什么,这件事情你认为有功劳,到最后一定有功劳损失的时候,你根本就不认为有功劳。人生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这就是人的一种观念,观念只要一生起来就一定有灭亡,只要认为是一种状态,那一定有另外一种状态。所以说观念里边朝代只要有兴盛,那将来一定有灭亡,这是必然的。即便是佛,即便是孔子,他们只要有出生,一定会有死亡,他们自己摆脱不了这样一个自然的规律。所以,当我们去了解这样一个事实的自然的真相的时候,我们后来对圣人的很多神话,你就慢慢地消解了。你不要以为说佛就是圆满了,他也不死亡,他不死亡活到今天不吓死你呀!(众笑)你说他是“示现”,“示现”这些词我们不要轻易去用它。他只要有出生,他也违背不了这些规律,如果他违背,那佛讲的话就有问题了,佛绝对不会讲自己违背规律的话,这些事情自然的规律法而如是。所以这些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讲了事实的真相而已,别的没讲什么。最近在学《阿含经》,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其实《阿含经》里边讲的非常的简单,也非常的直接。我们今天学佛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的目标,比如说:我要成佛,我要解脱,我要干什么我要干什么,所以我来学佛了。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别忘了,当我们说我要、我要、我要的时候,你所要的大部分情况不是可欲的东西,是人的一种欲求。学员A:有时候我看一些,比如说:《六祖坛经》、《金刚经》,我也会升起这样的觉受,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真的有意义的。其实你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都可以不做。但是我又怕落入了一种执,就是一种空。法师:好,继续往下讲,因为你的概念里边又做了很多转换。什么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就值得探讨了,一个跳跃性。学员A:没有好和坏。法师:这个概念里边已经做了太多的转换了。我们现在先一点点来。现在回到《阿含经》的状态里边。佛他在讲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是什么?很多时候在想,平常的状态是在当我们自己安立一个目标,自己没有觉照的时候所安立的很多目标,只不过换了个名言而已,其实内心的心理状态和原来是没有区别的。无论是孔子在讲《论语》和弟子互动的时候,还是佛在讲《阿含经》的时候,基本是上一种状态。什么状态呢?好多时候,佛讲的话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当我们明白这个真理以后,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该怎么做以后,自然而然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里边,没有很多机心在里面。机心,就是太多的欲求,给它安立的太多目标性,没有。它只是告诉我们人生就是无常的,人生就是这样一种变化的状态。你只要这样去观待的时候,人对于很多问题本来的欲求自然而然就解构掉了。你不需要去说我怎么做就一定会怎么样子,只要你认识到真相,好了,一些内心错误的执取和欲求,自然而然就被解构掉了。好多时候,我们的欲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上就是一种无明,这种无明就是一种无知,就是对事实真相的不了解。只要了解,欲就解构了,就是这么简单。在大乘佛法里边,构建了很多追求的目标,比如说到极乐世界去、比如说我要成佛、需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类似这样的目标。当这样安立的时候,我是觉得说对于生命、对于宇宙真相的认知这件事情,要来的更为根本和更为重要,而最后要干什么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要有这样一个区分。再回到这个主题上来看,觉悟有情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因为他觉照到这样一个事实的真相,而这样一个事实的真相必然导致这样一个后果以后,他就不忍心,就是心的一种力量自然而然会牵动他一定要去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叩其两端而竭焉。” 竭什么呢?就竭那个欲。人只要有欲,就有执取,有执取就会回到一端上去。那个端,要去叩它。这就是觉悟有情,这是第二个状态了。现在来看第三个:就是分觉和有情两个部分。大家一看说:一个菩萨觉有情怎么老是分那么多,我现在都混了。混了好,其实本来就不清楚。本来我们在很多的执取里面就需要打乱,现在就知道,很多佛讲话云里雾里的,其实刚开始就想把我们的体系先搅混了,搅混后再重新构建它,重新构建我们的心理模式。不破不立!破了以后重新再建立它。现在觉有情的状态,可以分另外两个角度来认识它:觉是一个;有情是一个。觉是什么呢?——上求佛道。有情呢?——下化众生。菩萨就是这样一个觉有情——上求觉,下化有情。把前面这两个概念给它统一起来了,内在的觉悟和度化有情,在菩萨这个概念里面就统一起来了。没有问题吧?“觉有情”,上求觉,下化有情,没有问题。现在问题又来了,我们就是要反反复复去看,平常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本身有没有问题。当我们不断去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时候,分别心是不是又来了?而且非常重。所以每次到寺院以后,会发现,佛坐在那儿是非常高大,形象非常高大。所以我们一进门就开始拜佛,对不对?罗汉都很少拜(众笑),而且一般情况下,寺庙建的也不给你拜的场地,只让你拜佛。一般的罗汉坐在两旁,没有拜的空间。意思是说:“罗汉的话,你看看就可以了(众笑),要拜就拜佛,(法师笑)众生的话根本就不用管,”对不对?上求佛道嘛,我们要上求佛道。将来的话要下化众生(法师笑),而我们就成为一个使者,光明使者,佛的使者,所以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对不对?学员:他这也是顺应众生,就像我们人,都是有追求第一的心,你佛是第一名、榜样,有榜样的放那,你们都得照这个学习(法师、众生笑),也是顺应众生。法师:是啊!可是大家已经慢慢体会到这样一种隐患在里面,当我们不断这样讲的时候,这个分别心会越来越重,越来越重……这个所谓的佛的形象高大,好多时候只是因为大乘佛教形成以后,对于佛的形象一种描述就越来越神话了。尤其是到汉地以后,大乘佛教里面对于佛功德的描述就越来越不可及了,高不可及,你理解他都很难。可是在最原始佛教的时候,佛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比丘,和那一群弟子,大家在一起这样去聊天,一样出去托钵乞食,他可能也要洗脚,他可能耳朵久了以后也要挖耳朵,也要抠鼻孔(法师笑),他也要吃饭,要睡觉,对不对?非常平常啊。可是我们的佛像坐在那儿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都不动,很神圣化。这样的话,佛和众生的距离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进寺院以后一定要去拜佛,给佛磕头,为什么?而我们平常见到一个众生的时候,你很少说见到一个人以后趴到地上给他磕头(众笑)。没有吧,除非对方是父母,是爷爷、奶奶,对不对?合情合理。如果有个人,一看到你给他磕头,还会吓一跳(法师笑)。为什么呢?大家为什么要给佛磕头?学员A:去除慢心。法师:去除慢心,我给佛磕头是为了去除我的慢心?你将来的话,比如说我们给父母、爷爷、奶奶磕头的时候,你说我要去除我的慢心,我给你磕头。(法师笑,众笑)学员B:感恩。法师:表示感恩。我们给佛磕头也是表示感恩嘛!学员A:对。法师:我们给佛磕头也是表示感恩嘛,因为佛对我们有恩德,对不对?还有什么原因?学员C:为了学习佛的德行。法师:为了学习佛的德行,你就给他磕头?学员C:还有就是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法师: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好,三个原因:第一个去除我的慢心,这个理由自己心里想一下就可以了,不要说出来,说出来有伤对方的尊严。还有什么?学员D:大部分是有求吧,加持我!法师:有求。好,第一个:有恩德,他对我有恩德,我表示我的感恩之情;第二个:他有功德,我尊敬他;第三个:我对他有所求,认为他能满足我的愿望,所以给他磕头。这就是给谁磕头,对方要对我有帮助,是这样一个有所求的心理状态,很正常啊,这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心态。我们看一下,《华严经》里面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在讲实际上佛,他和众生之间是不是这样子截然分开的?这样一个上、一个下那么大的间隔和区别呢?用佛的话来讲,用佛的观点来看的话,发现不是这样的,对不对?佛可没有把自己高高在上,佛可不是自己亲自爬上去的,是人把他抬上去的。你要爬上去,会把你拉下来,是我们把他抬上去的。把他放到地上,他也不会发火;把他抬上去,他也觉得没有什么,也不会因为你把我抬到这儿,我就很高慢,没有啊。你看看他,你看看佛,你看他不看他,都是这个样子;你给他磕头不磕头,都是这个样子;你骂他也好,赞扬他,都是这个样子。这就有问题,举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在去这样看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佛的这种平等心哦,他并没有把自己看的比别人一定要高很多。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把佛看的很高,而把众生看的很低?到底是不是因为佛的功德比众生的功德一定要高出很多,所以我们才去尊敬他而去礼拜他?学员A:因为我们内在的缺陷。法师:哦,我们内在的缺陷?因为内在有欲求,对不对?是不是佛的功德一定要比众生的功德要高?学员B:高肯定是高啊。法师:肯定是高?好,举个例子。现在啊,我们出门,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乞丐,奄奄一息的人他很需要帮助,这个时候你身上只有十块钱,这个时候,你是供养佛还是帮助他?部分学员:帮助他。法师:为什么不供养佛?学员C:因为佛不需要十块钱。法师:佛不需要十块钱,你为什么经常要供养他?学员D:我们需要福报。法师:你需要福报,所以供养佛。(法师笑)那你为什么要救这个人?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去供养佛,要去救这个人?学员D:在相同情况下,这个钱对乞丐更重要一些。法师:对他来讲更重要一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平时没有人需要的时候就多供养佛,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就多供养别人?在那个时候,就在那样一个场合下,我们去帮助一个很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十块钱这件事情,它所累积的功德,跟你现在去供养佛的功德相比,哪个更大?学员E:一样的。法师:一样的?一样的,那你可以在这供养佛啊?众学员:发心是一样的。法师:发心,刚才还说佛的功德要比众生的功德要大,为什么,现在又要看发心了呢?学员F:没想功德的事儿,那个时候了还想什么功德呀。法师:不需要想功德了,对不对?可是那个时候不想功德,为什么现在在这里讨论的时候,一定要讨论这些功德呢?学员D:那个时候是救人要紧。现在是考虑……人闲下来以后总是考虑计划长远的事情。法师:所以,现在就有问题了。我们在这里学习的时候,无形中就教条化了。所谓的教条化,就是离开场境了。当我们再去描述佛的功德时候,你忘记了很多的具体的场境。所以,就那件事情来讲,我们去救出一个人,肯定比在这儿去供养佛的功德要大很多,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要大。对方有什么功德呢?他是一个奄奄一息要死的人了,但是,你在这种情况下,给他做了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本身的功德,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却变得那么大,怎么来的?这个时侯,我们会说人的发心很真诚啊,那个时候就是没有想起功德去帮助别人,所以才有功德。可是我们面对佛的时侯,为什么不去检点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呢?你就会认为说佛的功德确实很大。佛的功德大,离开我们当时的心境、当时的心理状态,他的功德哪里有?他的功德存在吗?他的功德在哪里呢?跟本找不着啊。当时我们去供养这件事情,面对佛的时侯,如果说没有办法和佛当时心理状态相应的话,他的功德怎么去体现呢?你说:哎呀,我要求福报啊,所以我要去供养他功德很大啊,哪里有功德?学员D:有福报吧,没有功德。法师:是啊,这就是一个体验啊,我们以为自己在学习佛法,认为佛有很多功德。学员D:父母是恩田,一切受苦的众生是悲田,三宝是福田嘛。法师:没有问题啊,这些概念在这儿谈的时候是没有问题。但是要去检点的时侯,就会发现在面对这样场景的时侯,我们分析问题的思路就完全不同了。你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时侯,会从内心去出发,认为这件事意义很大,真心的显现。可是面对佛的时侯,你不会谈自己的真心了,你就谈佛的功德很大了。别忘了,当我们一直在强化佛的功德很大的时侯,主宰性就出来了。我们认为说,佛有这个功德,但忘记了说我们这个缘起相不相应。你不相应,他的功德在哪呢?这些功德到最后可能都是过失,这种过失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欲,业力集中了。这样一种和佛的互动,如果不去检点这样一种互动、这样一个缘起的观待的时侯,慢慢就把这个客体的对象给他神化,主宰性就出来了。主宰性出来就是不考虑自己的心理状态,只认为说,他是全能的,他是有功德的,他的力量是很大的。他再大,我们这儿有缺憾的时候,可能到最后受力损伤得越厉害,不相应啊。可是,当面临着一个真诚,他需要帮忙的人的时侯,我们那颗善心出来的时候,缺憾没有了,在那一刻缺憾没有了,这就是心清净。心清净了,面对这个人的时候,他就是佛,他的功德,他当时就是佛,他让我们内心净化了。如果对方没办法让我们心里净化,他是佛吗?当然,也不是说他让我心里净化了,是我们的内心面对这个境界的时侯,能不能净化自己,如果净化了,他就是佛,如果没有净化他就是夫凡。所以我们去给他磕头,给佛做供养,他是佛吗?那你去检点检点自己,我们的内心有没有净化?没有净化的话,他不是佛,他就是凡夫一个,他就是一张纸,他就是一个镜框。这个时侯家人把它摔掉了,你别说:你怎么造业,下地狱。他当时所破坏的并不是佛,他所破坏的就是你的欲,就是我们内心的执取。不是他要下地狱,是我们自己要下地狱,不要把对象搞错了。 可以理解了吧?觉有情,我们把这上下的关系、上下的安立给它解构掉,不单单这个名言解构掉,我更愿意从内外上来去认识他。所谓内外,要去认识的话,必然要有个名言安立,这个名言安立要内在去觉悟,外在去化有情。内在、外在从这样一个相互的观待上,不要上下,一上下的话全部都是外在的,跟你没关系。当这个对象跟我们内心的生命没有关系的时侯,我们所有增加的都是一种分别,这种分别到最后产生的都是一种对立,他和内在缺憾的减轻和净化没有一点点关系。不是没有关系,关系很大,加剧了这样一种缺憾,形成一个外在系统的一个死循环,跟内在生命没有互动。当我们去认为是内在和外在的时侯,这就有一个互动。内在要去觉,觉照、觉悟、觉醒。这个所谓的觉醒就是要净化那个缺憾,净化那个裂缝,修补那个裂缝。而外在就是要去化这些有情。所谓的化有情,在那一种心理状态里边,这有情本身,已经不是一个对象,已经不是一个人,它是什么呢?它互动的不是一个人,他互动的是一种心理状态,他互动的是一种惑场和一种业场。我们不是说过三种作用吗:业力场和业力场的相互作用、业力场和心力场的相互作用,还有心力场和心力场的相互作用。现在,他自己内在不断觉悟的时候,心力场作用已经开显出来了。而我们这个有情,他其实代表一种场,这种场就是一种业场和惑场。他所观照的就是这样一种缺憾,到最后对事不对人,对的就是心里的那个点。他只要把这一个点给解构掉,生命力就开启出来了。所以,那个时候老子讲的“圣人无常心”,无常心就是没有执取的心,没有执取的心就是没有业力集中,他没有缺憾。“以百姓心为心”,他那个时候面对的不是一个个百姓,他面对的是一个个心理状态,只是在和心理状态相互发生作用,只是在舒缓、在化解一些内心的缺憾,这是一种场和场之间的作用。学员A:法师,说了三种场是吧?法师:是,业对业、心对业、心对心。学员A:当如果心对业的时候,是不是就不存在心对心?因为我对应心了,是不是就应该直接去掉,就应该直接是心对心了?法师:心对业怎么了?学员A:您刚才提到,当我是一个心力场的时候,那对方也应该能感应到,那对方也是一个心,那这个心对业就不存在了。是不是?法师:对,不存在了。所以就有一个缘分加深的过程,有时候在化解这个业。大家知道,一个善知识不是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努力,好多时候刚开始路非常艰辛,而且自己要承受很多苦,这是在干什么呢?在化解众生的业力,到最后有一天把这个业力化解掉了,障碍就去掉了。这时候大家开始认识到这个善知识的功德是多么的巍巍,那时候开始一种心和心的互动。学员:他这个业对心是心对心的一个过程?法师:一个过程,可以这样讲。所以好多路刚开始很艰难,那是必然的,为什么呢?正是考验我们真心的时候,正是化解这些业力的时候,到最后我们期望一种非常圆融、非常互动无障碍的状态,谁都期望,但那只是我们最终自然而然达到的一个结果。在这种场合下再去看佛他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像孔子、像耶稣,所有这些圣者,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他们所经受的苦,他们的伟大并不在于他们成就以后的伟大,很多时候在于他们承受的苦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而且这些苦往往是他们自己主动选择,不是被动接受的。佛选择离开王子的地位到森林里面苦修、孔子离开他在鲁国的高官周游列国十来年,而且几次面临生命的绝境,这是他们主动选择的吧?苏格拉底、耶酥,到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是他们主动选择的吧?都是这样的。正是因为主动选择了在一般人看来可以不这样做,但是他们选择了,这样一种行动让众生的业、业力场化解了。我们不理解,正是因为我们不理解,才愿意去了解这个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当我们了解他的初心,就是这样一个悲心和动机的时候,我们的业力就被化解掉了,这时候内心柔软,开始对这个人产生信心了,因为他确实是在无我的利他。人跟人之间的业力之所以会对立起来,就是因为彼此之间太多太多自私的想法,越来越自私的时候,彼此之间伤害太多的时候,把自己保护起来了。这种保护的心态,在面对圣者的时候,一样保护自已,不相信他,不相信圣者。因为我们心理的惯势导致了这样一种业力去跟圣者互动,对不对?即便是圣者在这的时候,我们也会去伤害他。但这个时候,他不会还击,不会以牙还牙、以恶惩恶,所以那个业,总有一天会化解完的时候。怎么有同学叹气啦?(法师笑)还有什么问题?学员A:其实我们所学的,包括我学佛法,不是说听了就算了,我都会把它,希望能够尽可能用到生活中。就是您刚才说到业,像圣者,他们都主动选择化解这个业力,因为他们是圣者,他们的心力很高,我呢?我也希望我这么做,但是我有一个担心,我也这么做过。就是有的时候你主动选择的时候你会面对一些困境,或者是面对一些……,但是普通的世俗生活,比如说你碰到一个苦难或者是一个困惑,你把它跨过去了,它会成为你的财富,也就是说你的业化解了。但是,我们只是个凡夫,心力不够的时候,如果被它打败了,那它就是你的苦难,你可能就很难说我再有这样的心情去度众生,你就会被众生给度下去了。这东西就是,我是觉得,我们学了这个就要用到,因为刚才说到:一个上求佛道,一个下化众生。我想如果说力量不够的时候,我就上求佛道好了,下化众生我就先收回来了,这个东西,我们还要有一个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心态,也有这个东西吧?法师:好啊,你先求吧,你求了以后,你如果上求佛道能求得成的话,我们也很恭喜你。学员B:我理解一下,就是我觉得这个,您刚才说是三种关系:业与业,心与业,还有心与心,最后是觉有情,我认为第三种状态,心与心的状态不存在。就是说,你在度众生的时候,那个心与业的沟通时候,它那个心根本就不是菩萨心,他那颗心觉得就是众生的心,就是那颗心根本不存在一个菩萨的心我要去度众生,那颗心就是众生的心,不存在最后有一个心,还有另一个心,心与心的关系,所以我觉得第三种状态就不存在,它这种状态就没有。而且,觉有情也是,那根本就是到最终第三种状态,菩萨那个觉有情,根本没有一个菩萨他在觉有情,实际就是在觉有情,而没有菩萨了,只有觉有情。法师:好,那你至少承认,佛跟佛之间的沟通是心与心的沟通吧?学员B:佛与佛之间,佛与佛之间需要沟通吗?法师:这个状态很正常啊,在历史上,孔子和老子沟通还需要辩道、论道呢,对不对?他们还需要论道,如果说他们是心与心的沟通,不需要论道,心心相应的时候,就知道说对方在想什么。学员B:我觉得至少说那个菩萨他在度有情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一个单独的菩萨心,还有一个众生的心,他只有众生的心,因为众生需要什么,菩萨就做什么。法师:好,这儿就有一个问题。今天谈到这样一个概念,过去一直在强调,强调什么呢?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我们凡夫所了解的,只能是我们经历的,没有经历的,不可能去了解它。如果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的话,我们永远是一个死循环,这个死循环就是:我们只可能知道我们所经历的,可是佛的经历、佛的心理状态、佛的一种境界我们是没有经历过的,所以肯定是不知道的,这种不知道你要去相应的话是很难的。为什么我们过去一直在强调,在这个关卡里面这个信仰产生,生命境界提升里面有个心理状态非常重要,是什么呢?就是信。这种信的心理状态就是心刹那、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跟佛相应的状态。曾经有这么一个心理体验的话,好了,人生就有希望了,人生就有这样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出来了,这个靠的就是一种信心。当时产生信心的状态就是心和心沟通的状态,但那种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的加持,所谓我们在一个特殊的场合,特别经历里面所产生的对佛菩萨、对佛法、对真理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个体验虽然很短暂,但对我们生命的意义来讲的话是极端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的宗教体验,这个宗教体验只有我们在参禅、念佛、在非常精进修学的时候,慢慢慢慢相续中产生的一种和佛法相应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体验支撑着我们继续走下去。那种快乐的体验,对修道,对走一条路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世间选择也一样,世间的很多人选择,比如说像孔子、像佛,我刚才描述啊,大家别被我的描述所欺骗!我们看来他很苦,他的选择对他来讲是心安,叫心安理得。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主动选择苦吃,我们只是在选择自己希望的道路,而在这个道路中会伴随着一些苦,严格描述是这样子的。天下没有一个傻子是主动去吃那些苦的,一定是一个更高的追求,更高的心理预期在那里面,而有些过程在别人看来很辛苦,对我们来讲的话未必是苦。好,刚才有个同学提到,我刚才说的这个概念可能会很高,在生活中怎么结合。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惑我很长时间,因为我们刚开始在想到师、法、友的时候,尤其是这个概念不断熏习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师和友给对立起来了,这种对立心理状态就是:我要跟着很好的老师去学习,这样我的提升可能会比较快;或者说,我在没有能力承担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帮助我,那一定能提高的很快。这个没有问题,我们身边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能够这样去提携我们,去拉拔的话,那是会很快。但这只是一种想法,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子不一定的。我们只是想,如果我身边有一位佛的话,那么我们成佛应该会很快,这只是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是不是事实,那是不一定的。如果身边有一个佛的话,可能下地狱更快。(法师笑,众笑)如果这么考虑问题,就变成了善知识和佛他们说了算,他们就是主宰,如果这样考虑问题就是一厢情愿,是一种单一的思维模式。事实上,所谓的上下互动也没有这个界限,刚才已经给大家提供一个角度去化解、去统一这样一个上下的安立。还有另外一种心理状态:比如现在要给大家分享的时候是这样,一定要安立的话,可以安立成我是在给大家分享,我是上,各位、大家是下,实际上在我心里面所想的,其实是一种心和心相应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它在我们将来和善知识互动、和这些经典、和圣者互动的时候心理状态是一样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这叫什么?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是吧?(学员: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想和父母很好的互动,更好地去孝敬父母,要养个儿子试一试。其实这种心理状态,一定要去养个儿子才能体会到父母是什么心理状态。(学员:不承担一下子,也不知道佛当时是怎么度众生的,承担一下子看佛是怎么去度众生的)。这种状态就变成一种体验了,一种我们和佛相应的体验,这就让我们内心和佛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所以这个过程看似跟有情互动,其实不是,其实是跟佛在互动,对不对?当这样一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帮助他了,这就是佛当时面对的一种心境。这样一种心境,无形中破除我们的一端,在叩一端,当你想去成佛的时候,一定要去跟有情去互动,这个时候,我们这一端就叩下去了,就不会执取成佛这一端,其实是在叩这一端。当我们一直在想帮助别人的时候,又会成为另外一端,这一端,就是一直往外求了,所以别人成不了佛,他都着急的不得了,别人过失改变不了,着急的不得了。可是,自己的过失从来没改过,这样一种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一种自觉,这个自觉是内在的觉悟,是需要靠成佛这个目标来去叩我们这一端。所以成佛目标的安立和化有情目标的安立都不是绝对的,是对治我们内心的一端,对治我们内心的一种执着和偏失而安立上去的。好,时间已经到了。今天的分享把菩萨三个层面的内涵给大家简单做了这样一个的分享。今天的学习就到这,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尽罪障,共成无上菩提。更新于:2020-05-26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