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潮州大颠和尚初参南岳石头山希迁禅师。石头禅师问大颠师曰:「那个是汝心?」
(缘起于现象界,禅师试问大颠师何者为心?)
大颠师曰:「言语者是。」
(能说话的是我心。)
便被禅师喝出。经旬日。大颠师却问禅师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
(大颠师被石头禅师喝得一头雾水,过约十来日,憋不住了,乃问禅师既然能言语者不是心,那除此外何者是心?)
禅师曰:「除却扬眉动目将心来!」
(除了那能扬眉瞬目者外,将心呈来!)
大颠师曰:「无心可将来!」
(除此外,已无另一个心可呈将来。)
禅师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
(本来有心,何以故言无心,说无心即同谤佛法。)
大颠师言下大悟。
(行者若也悟入无心空境,始能给予有心,是过程不可省却。若也省却,则禅定力不坚固也,何能抵挡业之牵引。)
异日侍立次。禅师问曰:「汝是参禅僧?是州县白蹋僧?」
(隔日大颠侍立在禅师旁,禅师问汝是参禅僧或是州县间之行脚僧?)
大颠师曰:「是参禅僧!」
(我真是参禅僧。)
禅师曰:「何者是禅?」
(甚么叫做禅?)
大颠师曰:「扬眉动目。」
(心有所动,扬眉动目间现禅机,此谓之禅。)
禅师曰:「除却扬眉动目外,将你本来面目呈看。」
(禅师已开始逼入源头,不呈心之动相,将本来面目相看。)
大颠师曰:「请和尚除扬眉动目外鉴某甲。」
(如果和尚能离开扬眉动目之心,来鉴我真心即得。)
禅师曰:「我除竟。」
(我已除去扬眉动目心竟。)
大颠师曰:「将呈和尚来也。」
(我也已将真心呈现和尚了。)
禅师曰:「汝既将呈,我心如何。」
(汝之心已呈,那我之心如何?)
大颠师曰:「不异和尚。」
(与和尚心不异也。)
禅师曰:「不关汝事。」
(此与汝无关。)
大颠师曰:「本无物。」
(不得不硬说出,真心本空,无一物。)
禅师曰:「汝亦无物。」
(汝也了解无一物。)
大颠师曰:「既无物,即真物。」
(既然无一物境,即是真心也。)
禅师曰:「真物不可得。汝心见量意旨如此,也大须护持。」
(真心了不可得,汝有如此见解量知,悟境得意旨不差,但也要善加护持。禅师至此始予印心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常听时下人说有师父为徒弟印心,徒弟也认为有个心可印,一经师父印心之后,还像是修道有成,真是果位已得似地高兴异常。综观现下诸多印心等说法,离不开是印有为法之心,譬如有人说从出入息与佛印心,但出入息只是方法、手段,与印心无关;也有人说从禅法印心佛法,说什么正宗正统之佛法印心,此等还是离不开有为之法,属世间禅定者,因禅是心的动相,但佛言真心是无形无相,空真如体的行相,不是用禅可来印之,怎么说能以有为之法来印此无为之真心;还更有说以佛心印心佛法,应该以无为法为印佛心之无心。既然是佛心印心,应是无心可印,怎还是有个佛法,因佛法者是有为之法,唯治一切心病之法,称之为佛法。请看古德云:「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显然不能以佛法来印心,佛法是有为之法,不足以来印空真如体之真心。理念没搞懂者是没真悟佛道,也非真是佛弟子。
还有一些善心行者也能谈印心,譬如说经某人印心后,能大肚宽容、吃亏忍辱,不与人争斗,逍遥自在、自得解脱,这也能称得上是印心。外国宗教也有印心这回事,用祈求来请上师印心的,请看有人祷告说:「祈求没有死亡或衰老令你苦恼,在那里上师免您死亡和疾苦。…。一位完美上师所印心,你就能穿越三界。」这种不自修能得脱离三界,不去除九品修思惑,光求上师加持也能脱离三界,这种说法真是一厢情愿的。国外还有怀孕求印心的故事,有一妇女述说:「怀孕八个月时,终于接受盼望良久的师父印心,既喜悦又感动不已。…。印心后,下定决心为了家族,还有肚中的小孩,一切行为均以爱、诚意为出发点。」此种印心可说是印诚爱之心。
以上等等琳琅满目的印心说法,都是假藉佛教来行欺骗无知之徒,来强说印心之法,因印心真是太高不可攀,人人认为能受师父印心,真是不得了的大事。如此,真是使佛教徒要真修行者,不知印心真的是何物。中国禅宗的印心是对于有修有证的人,禅师才加以考试、印可,看他是否真的悟道、悟得真心,而所悟之道是不能说、不能言表,有所言说即不是要印的那个「心」,就不能被印心成功,就如世尊所说:「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诸禅师即是在印此无所得之心。所以印心是非常殊胜的大事,只能体会不可言表的名词,是悟得空、无相三昧者的体悟状况。
每个人都可以拿印心来大谈特谈如何来印心,若是非假藉佛教或中国禅宗之徒,来谈印心倒还勉强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印心之说,祇是想寻求个心安理得,就说是得师父的印心,以师父的心来跟他的心相应、相黏,世世这样牵连在一起,不是求自我解脱,这倒还无可厚非,这是他们自愿因缘要常牵引不灭。
若是有人号称是佛门禅宗第几代传人,或者乱说是释迦牟尼佛第几代传人,而却把印心说得离谱得不能再离谱,那真是无知中造无量业,悟导众生慧命罪过甚大,更是有可能自己已走入邪途,所以行者不得不慎,不要自以为是地大谈印心,疑误众生慧命及其修行进道功程。
2.释题
本公案名为「禅师印心」,此公案乃是修行者经无数年的修习、磨练后,要来接受禅师勘验,是否真正认识本性空真如体者;或是某些行者执着有为之法,认为真如性所现起一切境相即是真心,不知真如所现之相仅是个标物显境、幻化而成之相,不是真心之本来面目。主客、内外境分不清楚,会执取此境相,如此怎能悟得解脱之道。患此等毛病修行者比比皆是,凡修世间禅定者都是会指鹿为马,将「根」与「识」分不清楚,将「见性」与「空性」分不清楚,若不能将自性真如所现之境相看清楚,认为真如所现诸禅境即是真心,并深信不疑地执取此心境,终不能得解脱知见,不能脱黏自在,而最后还是迷失菩提自性矣!
世间凡夫以五蕴身识为我,欲界以下众生以色蕴为我,以为此色身就是我自己,执取不放。色界天以受蕴为我,以禅定中诸觉受─禅乐为食,以喜、乐为我。无色界天以想、行、识蕴为我,有想念、从想、行、识中能超然知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此心识,就认为此心识为我真心。佛说一切众生都以五蕴为自我,不知五蕴虚幻不实,所以才永远执迷五蕴沉沦于此六道轮回之中。有修行者因认识不清,以五蕴身为我,不管所得天寿多久远,果报尽时还得受轮回之苦。
石头希迁禅师勘验大颠师,我们从其对话能知印心是指何事,禅师印的是何心?心是幻有,印心即是考验行者对真心实相的认识状况,空真如体是能应万种缘而起一切相,所起之相非真心,就如古僧大德之一切语言、文字,有如指针月,禅师是要学者见所标之月而不是只见手指,若从手指中要觅月终不可得。若行者对此等道理还不懂,或让邪师胡说八道而信以为真,此等学人真是妄学佛法,不得真月、真心,所以终不能得解脱知见。此等人是因果宿命耶?还是邪师害人耶?还是两者本是一个问题,不能够分得开来。
3.语体文解
潮州大颠和尚初参南岳石头山希迁禅师。石头禅师问大颠师曰:「那个是汝心?」
大颠师未成道前,与同参惟严师初参南岳石头山希迁禅师。石头和尚要勘验大颠师的悟境,即开口问道:「哪个是您的心?」此是少有的禅师发难似地问参学者。一般学人对于禅师会问此简单的问题,会觉得是很好回答,但答得太离谱者多,因无此修证者是不易答对此问题的。
大颠禅师者为唐代僧(732~824),河南颖川人,俗姓陈,法号宝通,弘法后自号大颠和尚,丛林是在潮州西幽岭下,寺名灵山禅院。未悟道前的大颠和尚与药山惟俨禅师(751~834),共同师事于慧照禅师于潮阳西山。当初因大颠师还未悟道,到处参访,于唐大历年间,与惟俨禅师游南岳,参谒石头希迁和尚,大悟宗旨,得曹溪之真谛。后于广东潮州西幽岭下灵山禅院弘化,出入时有猛虎相随,受传法者有千余人之多。当时韩愈居士被谪贬潮州时,闻大颠和尚之名,亦曾参访,大颠禅师以理自胜,因与师往来相交,过从甚密。大颠禅师于长庆四年,辞众而逝,世寿九十三。大颠禅师着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金刚经释义》,又尝自书《金刚经》千五百遍,《法华经》、《维摩诘经》各三十部。大颠禅师圆寂后其墓塔筑于寺侧,唐末有贼开其墓塔,骨髀尽化去,唯有舌根犹存如生,复再埋藏之,号瘗舌冢。到宋朝至道年中,乡人复挖视之,唯见舌镜而已,乃迭石藏之,号舌镜塔。
南岳石头山希迁禅师(700~790)亦是唐代高僧,又称无际大师。端州高要人,即今广东省高要县人,俗姓陈。生而聪敏,博览群书,有恻隐之心,以乡民畏鬼神而常杀牛酾酒祭祀之,师视弊害为甚,动辄毁神祠,夺牛而归。曾礼六祖慧能大师、青原行思禅师为师,得青原行思禅师之印可。唐天宝初年(742),希迁离开青原山到南岳,受请住衡山南寺。寺东有大石,平坦如台,希迁就石上结庵而居,因此时人多称他为石头和尚。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希迁应门人之请,下山住端梁弘化,和当时师承南岳怀让禅师住江西南康弘化的马祖道一禅师并称,时江西以马祖禅师为主,湖南以石头禅师为主,四方学徒多辐凑于二师之门,称并世二大士。石头禅师自称其法门不论禅定精进,仅须了达佛之知见即是「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石头希迁禅师弟子甚多,晚年付法给药山惟俨禅师。石头禅师于德宗贞元六年(790)逝世,寿年九十一岁。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禅师试问大颠师何者为心?
大颠师曰:「言语者是。」
大颠师即答曰:「在说话的是我的心!」其实石头禅师问的是第八意识的真心、本识,而大颠师回答的是能言善道、能驱动身体的第六意识心,这里还没提及审慎思量的第七意识心,此心真是非常人所能认知也。按语说:能说话的是我心。
便被禅师喝出。经旬日。大颠师却问禅师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
因大颠师答得太离谱了,所以石头和尚毫不客气地喝令大颠师出去,不用再谈了,真是话不投机三句多。时间又过去了十几天了,有一机缘大颠师遇到石头禅师,即刻抓住机会问禅师说:「前面我所答的能说话的是我心,禅师不认同我所说,那请问还另外有个心吗?」从实修上言,大颠师确实还未证得数个心一起现起,也许仅有两个心,但是无人教导不经加审察,所以不能详加分别各个心之不同。按语说:大颠师被石头禅师喝得一头雾水,过约十来日,憋不住了,乃问禅师既然能言语者不是心,那除此外何者是心?
禅师曰:「除却扬眉动目将心来!」
石头禅师也还真慈悲,确实地告诉大颠师说:「除能令人扬眉毛、动眼睛的那个心外,将另一个心呈将出来让我看看!」按语说:除了那能扬眉瞬目者外,将心呈来!
大颠师曰:「无心可将来!」
大颠师此次真用心地去找第二个心,最后硬着头皮回答说:「除能令自己说话、令眼睛动的心外,真是再也没有一个心了。」按语说:除此外,已无另一个心可呈将来。
禅师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
石头禅师却说:「元来就还有个心,只是您不能认知它,怎可以说是再无一心?若强说无心即同毁谤佛法。」按语说:本来有心,何以故言无心,说无心即同谤佛法。
大颠师言下大悟。
大颠师听到此话,终于有点明白了,除能言善道、瞬目动眼者外,确实还有一觉知心在,此觉知心灵光闪闪,亦不觉得有任何烦恼念想。按语说:行者若也悟入无心空境,始能给予有心,是过程不可省却。若也省却,则禅定力不坚固也,何能抵挡业力之牵引。
在禅师对学人指陈真心之间,若参学者妄习未去除者,虽悟得真心亦无力来摆脱烦恼、业力牵扯,所以行者在修菩提道过程间,学习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是必需的过程。正所谓:理可顿悟,事得渐修。
异日侍立次。禅师问曰:「汝是参禅僧?是州县白蹋僧?」
隔一天,大颠师侍立于侧,石头禅师即问道:「您是参禅之僧人?还是奔走于各州各县治间各个丛林中的凑热闹、徒劳无功的僧人?」石头禅师意指您是真的要用功得有成就,或仅是跟大众东跑西参的行脚僧,仅是凑凑热闹而已。按语说:隔日大颠侍立在禅师旁,禅师问汝是参禅僧或是州县间之行脚僧?
大颠曰:「是参禅僧!」
大颠师答说:「当然我是认真参学,要有成就的参禅僧。」按语说:我真是参禅僧。
禅师曰:「何者是禅?」
石头禅师再兴起成就他的念头,再重考一番。石头禅师问说:「既然您是参禅僧,那我问您什么叫做禅?」按语说:甚么叫做禅?
大颠师曰:「扬眉动目。」
大颠师答说:「所谓禅者是扬眉毛、动眼目者是禅。」严格说来这是第六意识心,动身、发语而已,不是真心的灵知灵觉,此灵觉心所感知者才是禅的境界。按语说:心有所动,扬眉动目间现禅机,此谓之禅。
禅师曰:「除却扬眉动目外,将你本来面目呈看。」
石头禅师还是不首肯,继续追问道:「离开扬眉、动目外,请将您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禅师之意要大颠师悟入不动的空真如体性,能认知这个真如性,才能体会何者是禅。按语说:禅师已开始逼入源头,不呈心之动相,将本来面目相看。
大颠曰:「请和尚除扬眉动目外鉴某甲。」
大颠师答说:「若要我提出本来面目来,那也请禅师您除却扬眉动目外,来鉴定我。」真是有点针锋相对上了,空体之本来面目本是无从言说,不落于语言文字,更无所提捏得出的。按语说:如果和尚能离开扬眉动目之心,来鉴我真心即得。
禅师曰:「我除竟。」
石头禅师说:「我已将一切心除尽了。」按语说:我已除去扬眉动目心竟。
大颠曰:「将呈和尚来也。」
大颠师说:「那我也将呈现我真心出来也!」按语说:我也已将真心呈现和尚了。
禅师曰:「汝既将呈,我心如何。」
石头禅师问:「您将呈现您真心,那我真心如何?」觉知真心仅能发挥其觉知、鉴照功能,不能落于语言之说。一有觉知即是无明所现之相,圣者从无明中体悟菩提之觉,并将菩提之觉化作语言而示大众,是度化众生而现之言语耳。按语说:汝之心已呈,那我之心如何?
大颠曰:「不异和尚。」
大颠师答说:「若是真心觉知空体真如心性,我的不异于您禅师的心性,当然亦不异于诸佛、菩萨的自性。」按语说:与和尚心不异也。
禅师曰:「不关汝事。」
石头禅师说:「我的心不关您的事,亦即若您有事之心即不与我心相似。」按语说:此与汝无关。
大颠师曰:「本无物。」
大颠师答说:「当然真心不能说成事或物,禅师的空真如体本来就无一物。」按语说:不得不硬说出,真心本空,无一物。
禅师曰:「汝亦无物。」
石头禅师问说:「您亦证得无一物,它或有事来不黏,真是无一物可黏?」按语说:汝也了解无一物。
大颠师曰:「既无物,即真物。」
大颠师答说:「我是无一物,既然无一物,即是真物,亦即空真如体是也!」按语说:既然无一物境,即是真心也。
禅师曰:「真物不可得。汝心见量意旨如此,也大须护持。」
石头禅师最后认可了,但也只是认可他的见解,其实证功夫未究竟,还待努力地去修证。故禅师说道:「是真物不可得,要见性无性可见,若有一物、一法可得,即非真心、真物。您已了解真正要见、要证的无心之心量,禅法大略意旨是如此,要先悟得空无真如体,以后再能以此真如空体来应缘起用,才能证知性空缘起的道理。当证得无物之物、无心之心时,才能进一步体会理事体用的道理。您现在道理已明,再来要做的是保任的功夫,更应该保护此心不造诸恶,不犯诸戒,护持此心不应一切烦恼心所之法也。」
按语说:真心了不可得,汝有如此见解量知,悟境得意旨不差,但也要善加护持。禅师至此始予印心竟。再说禅是心的动相,修禅者不悟无物之物、无心之心,是不能说有成就的。凡夫天有禅而无真定,故无解脱能力,只要是悟知禅心,而不能悟得无心之心、无物之物,此无心、无物之相,世尊称之为空真如体。若一行者不能体悟空性的道理,虽有灵知灵觉之心量,是有其天寿之报,但寿尽又当要轮回,此非佛弟子所应走的道路。
总结印心即是印一无有之心量,也就是空性之体。若悟得此本来面目,当业缘来时能不随缘起烦恼见,得解脱业缘之牵扯,悟得空真如体,就能对世间、出世间诸法能自在无碍,也能随缘度化众生。
(2004 年 7 月 7 日 撰于 法尔)
更新于:2020-05-24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