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僧问西川布水岩禅师曰:「宝剑未磨时如何?」
(识起迷情于所有习气未净尽,是何境界,将如何自处?奈未能开悟者,何有剑可磨?)
禅师曰:「用不得!」
(色、受阴区宇不灭,有剑也枉然,因不能起用故!)
僧曰:「磨后如何?」
(几经锻炼,任运自在后,磨得锐利后当如何?)
禅师曰:「触不得!」
(因太锐利故,触不得。乱用宝剑,总会伤物,行者能不慎乎哉!)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修行人初期都在磨此色身,为要打破黑漆桶,熬腿、盘腿、深呼吸、入息相,诱发丹田真气,色身发生先天之气,这是初期要磨色身的功夫。行者虽有修行但法身未见活起,此法身宝剑用不得,因妄想习气,贪、瞋、痴、慢、疑、邪见等蒙蔽自性故。一个人要能开悟自心,除非认真打坐、调息、练功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调理妄习,调控个性、习气、心病、执着等邪真如,以及自以为是的邪见等,若能得到一个最基础的分数,也就是说起码要得个六、七十分,如此野性稍能自制,此等人始有开悟的可能。
若行者的习气、心病不除,而有开悟人的境界,那准是外力、邪力依附所致,此等人着魔有份。这种人大多不能「潜默将养」达廿、卅年,像六祖一样潜修十五年才亮相。此等魔着之人也懂一、二句佛法,又常依邪智、邪见而高谈阔论,不知佛法就是专治于心病。一个行者不知守住空寂,回归自性清净,得我法无执心,就无果位可言。所以契经云,须陀洹果当断身见、戒取见、疑等三结;斯陀含果当淡薄三毒─贪、瞋、痴;阿那含果当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等五)之微习、微微习;阿罗汉果当永断贪瞋痴三毒。后两者圣人因心已稍明或全明,阿那含果者当因心稍净而诱发起五神通,阿罗汉果者当因心全净而得六神通(五通加上漏尽通)。所以古德云:「佛说一切法,惟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法不在多说,而在于证行,修内心去除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的妄执。
行者色身、粗心磨练有成后,色身起无量变化,当开悟时法身活起,遍照虚空界,此过程是与中阴身现起无二,若不能控制此心性灵觉、灵知之能力,还加上妄习、贪、瞋、痴不去,起心动念都能成就魔业,所以禅师说宝剑磨后触不得。禅师意即不能乱用自心念,法身本无相,但行者一起心动念入有为之法,就能成就佛事,若动念为众生解除苦难,即造众生颠倒因,广结善因缘,此因缘往后还得纠葛;若无知外道、邪道行者动念为众生发泄自己贪瞋痴,也造就众生颠倒因,广结恶因缘,更有可能造地狱因。所以一个开悟行者法身活起之时,只能用「执杖牧牛」,让自己守住空寂,不让自性应缘,或依妄习造一切业障。
简而言之,宝剑未磨,凡夫心一个,只会依众缘造业,不会成就佛事,利益群生。宝剑磨后,锐利无比,不能随便依您妄习而用,不然都是造地狱因、结恶因缘。此等佛法修行次第与境界真实要懂,若不懂只学会用此宝剑(心剑),不知此剑乱用是造地狱因,或与众生结善恶业颠倒因,如此不清不楚认知佛法,也是要再来六道中轮回的凡夫。
2.释题
本公案名为「宝剑触不得」,宝剑当然是由铸剑名家,经千锤百炼而制成的锐利之剑,此剑在凡夫界是用来伤人的,不管有理、没理而伤人,那都是在造业。用宝剑欺压善良,当然是非善类,当得恶报。但用宝剑行侠仗义伤人,亦是造业,你今世杀某坏人,当后某世又要被此所谓的坏人杀一次,这就是因果报应,因为因果、果因,众生只有恩怨情仇的一再重演。佛陀说一切方便佛法,要我们学般若智、忍辱法,才能度到解脱的彼岸,不是用有形的剑或无形的心剑去杀害众生,这样就是不知因缘果报真实,如此才会一直再轮回于六道途中。
一个修行人法身活起后,有灵知灵觉心,还具有一种无所不办的心力,此无形的法身本无善恶,它仅会随您的心意念去办事。当开悟行者心根未净,六根本烦恼、廿随烦恼亦未全净尽,若为自己一念之私而动心意恶念,危害到众生身心,甚至于生命,这也就是在造恶业。所以当一开悟行者,还未断尽一切恶习时,不能去用此宝剑,一触及宝剑,当伤及众生,小者破坏因果,大者要人身命,这些都是外道、邪师们的行径,非佛弟子所当为。
一开悟的佛弟子如何能不去触及此宝剑,禅宗祖师大德的法门很管用,只要用「执杖牧牛」一法,就能不去触及此宝剑,也就是说只要当自己起心动念时,当能马上警觉而压制它,让它回归到空寂、无念。如此做法有两个好处,当真心应缘时,不让它应缘、攀缘,业缘自然错失而过,业因力不能成就果报。二者若应缘后能不让妄习相应,也就不会因心还不净,而让恶心去应缘,造成因因果果,甚至于造就严重恶业─杀业、淫业。
那行者对于宝剑何时才能触得,当行者心地回归到空无、寂灭时,对于心已明,不会造恶业,也能让真性主行,无妄想相随,这时虽非完全见性,但已能用此宝剑利益群生,要记得不能为自己利益用此宝剑,只能用此宝剑,去做利益众生离苦得乐之事。
3.语体文解
僧问西川布水岩禅师曰:「宝剑未磨时如何?」
有一天某僧人问西川布水岩禅师说:「心性未锻炼时,其性状如何?」心性者本有灵异,依琢磨程度的不同,会显出不同层次的功用,大者如诸佛之智慧力、神变力,中者如金刚菩萨的大神力,以及菩萨的大慈大悲之力,小者如声闻乘、辟支佛等的自我解脱及五神通力。其它还有世间禅定行者的色、受、想、行、识等五蕴魔相中的善境界,以上种种都是宝剑磨练过程中及磨得究竟所得之结果,在在显示出宝剑不同层次的功用。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所有习气未净尽,是何境界,将如何自处?奈未能开悟者,何有剑可磨?」一个初修行、初习禅者,心眼未开,身体没有气感,所以不能诱发心性真如的性用,所以没有宝剑可磨。但初习禅者无宝剑可磨,但要面对六根、六尘、六识等真如性用时,宝剑更潜伏、依附在人的心性习气当中,凡夫不觉,不认识本觉之佛性,而依心性觉知所缘起诸习气与外缘相应,随意造业缘而不自知,所以世尊说我们此等人是可怜悯者,终生认贼为父,不知反醒来自认自性,好好磨此宝剑。像一个心平气和的修行者,能断除根尘识之真如性用,守住空寂,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味触而不分别,也能不起心动念入妄想境界中,这也算是初步的磨剑功夫也。
禅师曰:「用不得!」
西川布水岩禅师说:「宝剑未磨时用不得!因有如凡夫心性不锐利故。」一般人不知修行,或要修行但不得要领,有的往自性真如性用去追寻其特异功用,得宝剑锐利之性用,就是说已得宝剑,也勤加以利用,如此终未得解脱知见,总是想使这宝剑更有利于造业,终究不能得解脱知见,也不能跳脱三界轮回之苦。
按语说:「色、受阴区宇不灭,有剑也枉然,因不能起用故!」初习禅者当破有身见时,现起色阴魔相,五根六尘等诸种种善境界,但能不为此等能力所迷,观其无所有、不可得,当色阴尽时入受阴魔相中,能用心性感知一切境,如此境界若能达到,才有能力来磨此宝剑。
所以有的行者无宝剑可磨,有的行者宝剑初现,不知如何去磨练它,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真正道理之行者。今生若无缘遇到真正佛法、解脱道,一错失此生又是千万意劫之流浪,如此怎能不空留遗憾。
僧曰:「磨后如何?」
此僧又问说:「若有人已得宝剑初现,并知加以磨练,此磨后之宝剑,其状况又如何?」一个刚开悟行者,入色、受阴魔相中,始知心性之真如性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有时随缘应缘,有时无缘又乱攀缘,事不关己也能知之,如此总能知天上、人间各种事端,若此心性不加以磨练,使它降低敏感度、锐利度,就不能得自在解脱,如此只有性用而无涅槃、无寂静相获得,非真正学佛之道,解脱是初学佛法者要走到的第一步,行者要紧记之。
按语说:「几经锻炼,任运自在后,磨得锐利后当如何?」修习禅者初得宝剑,知其锐利无比,若依妄习心起心灭,此宝剑即能成就业端。有智者急于守住空寂,导入如如空境,不去造诸业端;无智者得此宝剑,还勤练其锐利之能力,用于追逐神力之能事,但因德行不圆满,甚至于最后落入诱人、害人事都做得出来。果如此,行者一步错则万盘皆输,走入修行错缪之不归路。佛法者当证得自我解脱知见为优先,再进而修习无上智慧,及获得金刚身与金刚心,之后才能开始去学习佛心之性用,学无上如来菩提。
禅师曰:「触不得!」
西川布水岩禅师说:「宝剑经琢磨后,就不得去触摸它!」为何经琢磨后的宝剑触不得,一者心净者宝剑锐利,若遇有不肖之徒骚扰,一用宝剑必伤及此众生,所以触不得,因太锐利故。所以有此等能力行者,不能用有为之法,只能以无为空寂去应众生有为之法用,如此以无为性用折服众生有为之妄用,既不伤及人又能降伏此等魔众,这是大慈悲心者。二者若真动用此宝剑,显示出行者心犹未净尽故,余习未除,终不是究竟无为境界之行者,还有待好好修无为法,朝向真如无为之标的前进。
按语说:「因太锐利故,触不得。乱用宝剑,总会伤物,行者能不慎乎哉!」不知心能伤人、伤物者,是未见宝剑之人。能知起心动念中,能转众生业缘,甚或伤害众生者,是已见宝剑之人,此时行者就要好好保任,保护此心,任运归真,不能让自心性随缘去发作、造业,这样造无量业缘而不自知,本来想出三界却又入三界之洪流中漂泊,行者能不慎乎哉!
(2006.01.23.撰于法尔)
更新于:2020-05-24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