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经(无食乐经):本经叙述修禅的深义,乃视其对于物质与神神的纯化,而有喜、乐、舍、解脱等种种阶段的差别。
本经主要解释四个名相(概念),即“食念”、“食乐”、“食舍”与“食解脱”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几个名相。佛陀在经中作如是说:“有食念者、有无食念者、有无食无食念者;有食乐者、无食乐者、有无食无食乐者;有食舍者、有无食舍者、有无食无食食者;有食解脱者、有无食解脱者、有无食无食解脱者。”
以上是指四种修习层次,而每一种又可区分为三个类型,共计十二种。佛陀对此解释说:
1、“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比丘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
2、“云何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是名有食乐。云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是名无食乐。云何无食无食乐?谓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是名无食无食乐。”
3、“云何食舍?谓五欲因缘生舍,是名有食舍。云何无食舍?谓彼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第三禅具足住,是名无食舍。云何无食无食舍?谓比丘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舍。”
4、“云何有食解脱?谓色俱行。云何无食解脱?谓无色俱行。云何无食无食解脱?谓么比丘贪欲不染、解脱、嗔恚、愚痴心不染、解脱,是名无食无食解脱。”
佛陀在上面所谈到的四个问题,都是修禅的修习次第,由于我们当前根本无人能达到上述的各种修禅层次,因此对这些境界也无法用文字所能表达清楚。不过,我们有必要对下述四个名相要搞清楚:
1、食念。食念即“有食之念”;所谓食,是一种偏重于物质、肉体方面的享受,世俗的声乐(如丝竹、钢琴乐器等可以给精神带来一定愉悦功能的,也可以归为“食”)。因此,食念可解读为“已经被染污的心念”,即五欲之念。南传经文对此作“有肉体上的喜”,指“缘五欲所生起之喜”,这与上述经文“谓五欲因缘生念”意思是一致的。
2、食乐,即有染污之乐,主要指肉体感官上的快乐,即经中所说的由五欲生起的喜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
3、食舍,可以解读为“污染的平静”,指“五欲因缘所生起的平静”,相当于南传经文的“有肉体上的平静”。本经中对此称作“谓五欲因缘生舍”。既然舍可以解读为“平静”,为什么还是属于五欲的范畴?我们知道,五欲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引发的各种欲望,这种欲望是无休无止的。但是我们不能将这些欲望全部归为错误的、罪恶的,相反,有的欲望还会给的们带来平静。比如说有人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的人心情郁闷(或烦燥),可是听了一段舒缓的音乐之后,心情变得开朗了,“吃嘛嘛香”。然而若是从佛教解脱的立场上来讲,这些所谓的“平静”都是短暂易逝的、变幻无常,因为它是五欲功德的体现,并不究竟,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4、食解脱,可以解读为“解除污染的束缚”,在经文中对此解释为“色俱行”,即“具有色者的色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肉体上的解脱’,指“关于色界的解脱”。
从上面的经文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食念、食乐还是食舍、食解脱,都并非高层次的解脱,有的还是麻烦产生的根源(如食念、食乐)。第一,无食念是初禅,若达到既无食亦无食念,是二禅。第二,食念与食乐,二者从禅定次第上讲,并无极大的差异,即无质的飞跃。若达到三禅,必须要达到“无食舍”。如果修到更高层次的第四禅,则要做到既无食又无食舍,完全摆脱“色”束缚,达到无色界的禅定。当然,无色界的四禅天也不是最高的修习目标,比丘若要修行“无食无食解脱”,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四禅天,达到了究竟解脱的境地,因为他已经达到了“贪欲不染、解脱,嗔恚、愚痴心不染、解脱”。这些禅定次第都极为抽象,完全不可言表,甚至不可被领会。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如实修如实证。此外,别无他途可寻。而我本人,毫无实修可言,也是在此信口雌黄,乱讲一气。(9月27日)
更新于:2020-04-11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