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超度堕胎婴灵化解怨气是关键——客堂开示

2020-03-31 传喜法师

少林功夫是武术禅

◎释永信

在人们心目中,少林功夫是第一位的,一些武侠小说里的描写更是神乎其神了;其实,再神也神不到小说中的程度。

1982年《少林寺》电影出来之后,少林功夫深入人心,一时间全国上下都在学少林功夫。人们通过少林功夫认识了少林,我却隐隐地感到,人们通过少林功夫也误解了少林。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少林寺又红又紫的时候,佛教界内部却普遍不认可少林寺,对少林功夫非常瞧不起,认为少林寺只打拳不做佛事,偏了。

翻开少林寺的历史,这种看法不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有的,在民国期间就有。当年,这一带山区土匪经常出没,哄抢百姓食物。少林寺有个恒林和尚,是位高僧,与徒弟妙兴一起把少林寺的几百条枪集中起来,成立了一个保卫团,保护地方平安,方圆几十里,安良除霸,贡献很大。尽管师徒俩是当地政府和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但佛教界认为他们不务正业,参与社会上的事情太多,从事的佛教界的事情太少,在佛教界没地位。

一座1500年之久的千年古刹、禅宗祖庭,如被认为只打拳不做佛事,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尽管我不是这么认为,但你要拿出一系列的事实,一整套的理由,来阐述清楚也不是一件易事,否则,不仅少林弟子难以学到真正的少林功夫,少林寺也会被人误解,逐渐丧失其最有价值的禅宗传承。

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少林寺发展的环境,少林寺今天的所作所为,不仅让寺庙的僧人理解,让佛教界理解,还要让全社会理解,最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对我来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少林功夫有着不同于其他拳种门派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禅与武的结合:以参禅之心习武,以习武作参禅手段之一。“禅武结合”是少林武学的精华所在,也是少林历代僧人千年的感悟。

“***”后学武的人越来越多,重拳不重禅的现象非常普遍,我根据多年练功的感悟,提出了“武术禅”这个概念,也就是把少林功夫套路跟少林文化结合,跟佛教文化结合,跟佛教信仰、禅宗信仰结合,习武修禅,修禅习武。

少林功夫与禅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功夫既能强身健体,也是修禅法门,更是佛教护法的手段之一。少林功夫强调“以武入禅”,“武因禅显”,辩证地说明了学武离不开禅修,禅修也需要得到武术的外护,内禅外武,使禅与拳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是佛教里提到的动静结合的统一辩证的关系。而且,从历史上看,少林寺僧人的确不存在“以拳代禅”或“只练拳,不修禅”的问题。少林寺很多有名的“拳师”也是很有修证的“禅师”,这在有关少林寺的古籍中有大量的记载。

现实生活中,不少练武的人不懂禅,懂禅的人不练武,两者是分开的。少林寺的武僧,必须坚持禅武合一,修禅习武,习武修禅。在我们看来,武为基础,功在自身。练功要实在,基本功、套路、技击,一步一个脚印,有序练习,才能无序变化。禅为根本,功在自心,要从自心参悟,唯有明心见性,功夫才能出神。

这才是少林寺历经1500年形成的宗风。

今天,追溯少林功夫文化形态,对于认识和传承少林功夫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

少林功夫的深厚文化内涵是禅宗智慧赋予的。

少林功夫首先为一种信仰,一种对于超常神力的追求。对于超常神力的渴望,对于超常智慧的追求,从来都是佛教徒的追求目标。这是少林功夫表现为神奇武术之根本原因,这也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的区别所在。

少林功夫的灵魂是佛教禅宗智慧。佛教徒非常重视愿力对于修道过程的保障作用。愿力信仰是少林功夫信仰一个重要的表现形态,它形成于唐朝《妙法莲华经》盛行时期,一直延续至当代。少林功夫信仰主神叫紧那罗王,少林寺有紧那罗王大殿。

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态是禅定。“禅武合一”是少林功夫主流思想,并成为少林僧人修习功夫的目标和理想境界。禅宗讲究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修行,实现学佛的目标;功夫作为少林僧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被纳入到学佛修禅的形式中。修习少林功夫的主体是禅者,禅心运武,透彻人生,内心无碍无畏,表现出大智大勇的气概。禅,赋予了少林功夫更为丰富的内容。少林功夫带给禅者特有的轻松、自在、神化之境界。

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的约束,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为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妄语。在少林寺特定环境中,戒律演化为习武戒约;戒律在习武者身上,表现为武德。这种戒律约束也直接影响了少林功夫的技术风格。少林寺僧人练习武功,只为自卫,不为攻击,所以少林功夫时时表现出节制谦和的特点,动作特点是幅度小、含蓄、讲究内劲,短小精悍,后发制人。

少林功夫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根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数百套之多,其中流传有序的拳械精品有数十种,另外还有七十二绝技,以及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独特的功法。这些内容,按不同的类别和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技术体系。

少林功夫的传习方式十分丰富,一般主要以口诀为媒介,又与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相结合,核心是师父的言传身教和弟子的勤学苦练。高水平的少林功夫传习,则往往取决于师父的心传和弟子的顿然领悟,这一境界又需要从日常的宗教修持中不断研修方能达到,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也正因如此,才充分体现了少林功夫“禅武合一”的法旨。

少林功夫的传承按照严格的师徒制度进行。这种师徒关系,是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的最基本表现。宗法门头制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少林寺的宗法门头制度,由13世纪曹洞宗祖师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期间确立。福裕禅师把少林寺建成中国传统宗法门头制度的子孙式寺院,对少林寺及少林功夫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少林寺宗法门头历史上最发达时期,下辖25个下院。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朝廷对少林寺宗法门头进行了一次大整顿。目前仍有10个下院。

福裕禅师确立的传承谱系,计有七十辈,如下: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禧祥,谨悫原济度。

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少林寺僧人来自五湖四海,“七十字诗”传承谱系,使少林寺变成了一个宗法大家族。少林寺僧人对于以上七十个字,都能脱口而出。僧众出外参学,一说出自己的法名,就知道他是哪一宗,哪一辈。当代少林寺僧人传承至“素、德、行、永、延、恒”,已历30多代,近800年历史。

通过简单的回顾与追溯,我们更能认识到:“禅武合一”是少林功夫的核心。

由于我们坚持少林寺历来“禅武合一”的观念,武术界看不起少林寺,说少林寺练武术,没出过什么世界冠军。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追求的目标,本来就不一样嘛!

少林僧人功夫了不得,但跳高不如跳高运动员,举重不如举重运动员,跳远不如跳远运动员,速度又不如长跑、短跑运动员,跟头翻再高也比不过自由体操运动员,平衡度再好也不及杂技演员;但少林功夫将这些聚合到一块,再注入禅的精神追求,则神奇入化,无以伦比了。所以,少林功夫追求的是综合素质,身心的协调,追求的是人格的圆满、生命品质的提升。

少林僧人练功,我们不用“武术”二字,而用“功夫”。当时命名时,和国家体育部门有过争议,他们认为建国以前用国术,建国以后用武术,一再建议我们用“少林武术”四个字。

我认为技术层面叫武术,而功夫不仅有技术层面,还有文化层面、信仰层面,就内容及含义而言,武术一词代替不了功夫。应该说武术是功夫的一部分,即功夫至少包括武术与武道两个层次,再进一步是禅,功夫成为少林寺特有的修禅法门,所谓以禅引武、以武修禅。所以说,修练少林功夫的主体是禅者。

为了突出少林寺僧人练功的内涵,我们坚持叫“少林功夫”,以示区别。少林寺一定要抓住少林功夫“文化源”这一点。把握好了源头,即使支流受了污染,总还会有清流往外涌。

少林寺习武僧人遵守戒律,老老实实按前人订下的老规矩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如果没弄清老规矩的道理,就扔掉老规矩,那是很盲目的做法。所以,我们不会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武术比赛,而专注于为少林功夫的传承与发展做点贡献。但在我们寺院内部,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以修行增进为目的的考评机制,那就是常说的“考功”。

早在2002年,我们就开始着手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所以这样做,一是想通过申报,保护少林寺的无形资产,保护少林寺的知识产权;二是想给少林功夫定性、定位。

当时,我们少林寺独立出面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全国还没几个人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更不清楚。找到省文化厅,他们说不知道;接着找文化部,他们惊奇地说,你是怎么想到“非遗”这个事上来的?

2002年开始向联合国有关部门申报,2004年又申报过一次,国家级的批下来了,但世界级的还没有批下来。审核部门有一个标准,申报对象面临濒危的优先,但少林寺在全世界太“红火”了——真真假假让人无从分辨,专家据此判断少林功夫无需保护、不算濒危对象,所以我们就很吃亏。

结果是有点遗憾,但过程是很有收获的。我们没申遗之前,对少林寺武术、少林功夫的定位,一直很模糊。是武术申遗还是功夫申遗?当时提出了一大堆的名字:少林武功、少林禅功、少林艺术、少林国术、少林武艺……争论到最后,我说,还是叫少林功夫吧——功夫二字来源于禅修,这也算是正本清源。

光有个名字还不行,你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必须把少林功夫的技术层面、文化层面、精神信仰层面剖析清楚。所以,在申遗过程中,我们请了很多一流的专家学者包括国学大师,探讨了很多次,对少林功夫是什么,有什么,将来怎么传承都理清楚了。这个事情很难做呀,但最终还是做成了,这也为少林寺和少林文化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我们为申遗花了点钱,尽管还没成功,但申遗的基础工作,是很成功的,很有价值的。

我认为少林功夫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如果能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对少林功夫的保护将是有利的。我对弟子们说: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有形的,保护的是文物;无形的,保护的则是人。你们不用跟着流行跑,要好好练功,耐得住寂寞,申报成功后,你们就都是人类的宝贝了。

更新于:2020-03-31 10:31

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