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2018-04-26 其他文章

佛经上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就是说,修行的人、学佛的人、修善法的人,不要放弃任何细小的好事。因为任何重大的事件、任何极为庄严的功德、任何极为宏伟的殿堂,都是由一桩一桩小事组成,一个一个零件组成,一椽一瓦组成。任何一个宏伟的建筑,离开了一砖一瓦一沙一石,这座宏伟的建筑就不存在了。人生在修善法的过程中同样如此,不要轻视任何一件细小的善事。如果把所有细小的善事都放弃掉,不肯去做,那几乎就没有什么善事可做了。因为离开了小事,就没有大事。

我们学佛的人做善事、做好事、修行,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日常的小事做起。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就是从家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我们在家学佛的居士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一定要知道在家修行不能离开家庭生活。不在身边的小事中磨炼自己,修行就很难进步,很难稳定。同时,在家居士不管是男居士还是女居士,在家庭中都对家庭有一份责任和义务,都是家庭中重要的组成人员。当今社会是一个忙碌的社会,现在的家庭不是像过去的那种大家庭,一家人有十几口。现在都是小家庭,家庭成员最多的三四个人,少的一两个人。家庭中所有细小的事务,作为家庭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地承担,使家庭生活和谐,关系和睦,修行才有一个好心情。

讲老实话,在家庭里面,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要主动地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做奉献,成就对方。彼此都有这样的想法,家庭才会和睦。有不少信徒到寺院里来很积极,回到家里就不是那么积极,觉得烧火做饭有碍修行,洗衣墩地有碍修行,一切家务活都有碍修行,而不愿意去动手。天长日久,一定会造成一种非常紧张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长此以往,如果对方又对信仰不能尊重,不能同情,就会演变为家庭暴力,破坏家庭关系。

一个在家学佛的人,如果不能按照自己所受的戒律很好地维护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积极在家庭中做奉献,那就不是一个好的在家佛弟子。一个好的在家佛弟子,就一定知道怎样来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睦,知道怎样把家庭的一切认真做好,身先士卒,使得家庭每一位成员对他(她)的言行表示认同,表示欣赏,并且有所感动。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说句老实话,你是吃小亏占了大便宜。为什么呢?你天天又诵经又拜佛又忙家务,时间久了家中的人就会说,家务活你少做一点,多拜佛多诵经吧。你看,是不是吃点小亏占了大便宜?而且还把家中的人都感化了、感动了。一个家庭原来就只一个人信佛,如果做得好就能影响全家的人。全家的人都能受影响、受感化,就能够影响周围邻里,使得大家都能够认同佛法、认同学佛。这实际上就是以身弘法,就是以自己的模范家庭成员的行为,起到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作用。

最近我听说石家庄市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学佛以后,在家里不愿意做家务活,丈夫回来了没有饭吃,或者丈夫的衣服换下来不愿意给他洗,只知道烧香拜佛诵经。时间久了,男方感觉妻子学佛以后完全不顾家了,心里只有诵经念佛,没有家务活,也没有丈夫,没有家庭了。作为一个在家佛弟子,像这样走极端,很容易引起家庭纷争,甚至于破裂。

这位女居士长期这样,丈夫心里难受,于是家里经常发生家庭暴力。最后演变到这位男士觉得佛教非常不好,觉得佛教协会非常不好,觉得真际禅林非常不好,使他的家庭没有温暖了。于是在他喝醉了酒以后,首先把家里供的佛像全砸了,然后又跑到佛教协会来砸玻璃,跑到真际禅林来砸东西,由家庭的暴力演化成一种违法、犯法的行为。而且,在大街上引起其他的人来围观。破坏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筑物,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这种负面的影响可大可小,前几年中央就有文件说民族宗教无小事。

这位男士对宗教活动场所采取的这种暴力行为,如果不是发生在佛教,大家可以想想看,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我觉得后果的严重性是难以估计的。但是不是就要完全把责任推到这位男士身上呢?其起因应该不是这样。因为是这位女居士对在家学佛没有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而采取了一种极端的做法,以为修行就是不做任何的家务事。

实际上修行包括两个部分,修福与修慧。修慧可以理解为觉悟人生,修福可以理解为奉献人生。奉献人生是什么呢?就是要在一切苦活、脏活、累活当中去奉献,就是要在许多具体的体力劳动当中去奉献,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来奉献,来为他人提供方便、提供服务。不要以为拿出三万、五万块钱就是奉献。如果把奉献理解成单纯的经济行为,那对一般的教徒而言是无法承受的。我们所说的奉献就是布施,布施有内施、外施,有财施、法施。所谓内施,主要就是布施体力,当然还包括身体器官的布施——需要手足我可以布施,需要头目、脑髓我可以布施。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像那样高要求的布施不会发生。那是一种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一般来说,内施就是以体力为主。别人搬不动的东西,我帮你搬;有老人需要搀扶的,我可以出一把力;有小孩跌倒了,我可以扶起来;墩地,搞卫生,洗厕所,这都属于内施。所谓外施,包括财施与法施——财物的布施、知识的布施。学习佛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修行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修行不仅仅是打坐、念佛、诵经,做一切善事都是修行不可缺少的部分。修行者,就是修正自己的言行。懒惰的行为要不要修正呢?要修正,要改。在家庭中,不想为家人提供服务、提供帮助,最后还美其名曰自己要修行,实际上是借修行来掩盖自己的懒惰。最后造成家庭的不和睦,这种后果极为严重!

修行是一个广大的法门,修行人就像高山,就像大海。高山之所以崇高,是因为有众多沙石的积累;大海之所以广大,是由于有千流万派汇集成为大海。古人说:“高山不拒微尘,大海不拒细流。”高山很崇高,如果把每一粒沙石都排除了,高山又何在呢?大海很广阔,浩渺无边,如果把每一条支流都排除了,大海又何在呢?想到高山是由无数的沙石组成,我们每个人的功德宝山也是由每一个具体的善法组成;我们每一个人的功德大海,也是由无数滴善法的水珠汇集而成。

学习佛法要多看经典,多亲近善知识,多听闻正法,开拓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言行。学到了佛法,就要依教奉行。佛法最简单的两句话,几乎所有学佛的人都会念,但往往都不会做。这两句话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把这两句话认真地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落实,在每一个在家学佛者的家庭生活中落实。

家庭里面既有恶事,也有善事。一般来讲,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基本上是以善法为主。在此存在一个问题,比如说一家有四口人,其中男主人信佛或者女主人信佛,另外还有三个人或者两个人不信佛。如果其中的那位男士或者女士信佛以后就吃素,不吃肉,这样在生活上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肉买回来了,你做还是不做?甚至于说,男方要吃或者女方要吃,你买还是不买?这都是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吃肉究竟是善法还是恶法?怎么样来判断生活中具体的善和恶?这就要从戒律的源头来找答案,要从佛对不同的信徒所规定的信条来找答案,要从佛陀针对日常生活提出的具体的方便规定来找答案。

比如说,在家信徒,从戒律的源头来讲,是戒杀不戒吃的。在家信徒可以吃三净肉或者五净肉,佛在经典上有这种开许。作为在家佛弟子,在生活中一时还不能完全戒口,或者在条件不具备、家庭成员还没有完全认同的情况下,就可以有所开许。在方便开许的前提下,耐心做工作,不要引起家庭矛盾,不要极端化。所以说,对于生活上的具体问题,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逐步地解决,不要来得太强烈。来得太强烈了,那些对佛法不认同的家庭成员接受不了,会造成家庭矛盾,甚至于引起家庭的破裂。

如果持另外一种看法,家庭破裂了不是更好吗?我可以出家去当和尚,去当比丘尼。不是这样的!因为组成家庭是一个因缘法,假使这个家庭就只有夫妻两个人,这还好说,只要双方同意,男的当和尚,女的当尼姑,那没有问题。如果上有老下有小,要处理好这样的家庭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要对老人尽孝,又要对小孩尽到抚养教育的责任。一旦家庭破裂了,老人怎么办?小孩怎么办?这都是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不可以随便就否定,随便就放弃。放弃应有的、已有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善法,是恶法,是不善法。所以,要处理家庭问题,一定要全面分析,很具体地想清楚,不可以轻举妄动。

各位在家学佛的居士,我希望你们通过学习佛法,通过学习佛陀所讲的慈悲和智慧的教育、圆融和合的教育,学习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理念,使家庭生活更圆满,更和谐。然后,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净化、美化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净化、美化了,就是佛化生活。每个家庭都能佛化了,佛法在世间的影响力就会不断增强、不断加大。如果学佛使家庭不和谐,甚至于使家庭破裂,那么佛法在这个世间就不会受到重视,不会受到尊重,不会受到信仰。所以各位在家佛弟子每个人的家庭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正法能否久住,直接影响到佛教能否产生更好的、更大的影响力。每一位不要小看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有好作用,就是在弘扬佛法;有不好的作用,虽然不能说你在破坏佛法,但是从后果来讲也的确如此。所以各位在家佛弟子,要特别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模范作用,重视自己在家庭中以身教化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2024-02-04 21:56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学佛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顶果钦哲仁波切: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愈来愈接近死亡 顶果钦哲仁波切: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愈来愈接近死亡

真圆法师:房子有留下的观音神位,入住后未有供俸。现开始拜,会有何禁忌? 真圆法师:房子有留下的观音神位,入住后未有供俸。现开始拜,会有何禁忌?

真圆法师:学佛感悟 其五 真圆法师:学佛感悟 其五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黄念祖:往生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开始《净修捷要报恩谈》延伸阅读 黄念祖:往生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开始《净修捷要报恩谈》延伸阅读

宣化上人在我身边显灵——作者:【地藏论坛】“scicode”师兄 宣化上人在我身边显灵——作者:【地藏论坛】“scicode”师兄

黄念祖居士:往生不是死亡的时候,而是生命的开始 黄念祖居士:往生不是死亡的时候,而是生命的开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发生在身边谤佛遭恶报的因果案例 发生在身边谤佛遭恶报的因果案例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学佛有感应 学佛有感应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学佛后出现的神奇感应 学佛后出现的神奇感应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

幸福人生从深信因果开始! 幸福人生从深信因果开始!

我悟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因果故事(一) 我悟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因果故事(一)

邪淫引申出的恶果(身边故事) 邪淫引申出的恶果(身边故事)

学佛后的感应 学佛后的感应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宣化上人) 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宣化上人)

学佛纪事:“首次做佛七感应三件事”等随笔七篇 学佛纪事:“首次做佛七感应三件事”等随笔七篇

静波法师: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请远离 静波法师: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请远离

禅道就在身边 禅道就在身边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学佛回向」赞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学佛回向」赞

会笔记29 | 香道,你我身边的朋友 会笔记29 | 香道,你我身边的朋友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佛门礼仪之讲堂规约 学佛必懂的—合十、问讯、操手 佛门礼仪之讲堂规约 学佛必懂的—合十、问讯、操手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命由我立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命由我立

家人反对学佛该怎么办? 家人反对学佛该怎么办?

开始念诵地藏经后得到的现实福报 开始念诵地藏经后得到的现实福报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香道可以从线香开始入门 香道可以从线香开始入门

福从哪里来,从孝养父母开始 福从哪里来,从孝养父母开始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中国凡朴香学院 . 大理学院 初级香道培训预招生开始啦 中国凡朴香学院 . 大理学院 初级香道培训预招生开始啦

周叔迦:学佛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 周叔迦:学佛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

潜伏在身边的菩萨们 潜伏在身边的菩萨们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梦参长老:贪爱财色二心不断,学佛再久也未入门 梦参长老:贪爱财色二心不断,学佛再久也未入门

达真堪布:学佛不要虚伪 达真堪布:学佛不要虚伪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事情常有,学佛之后明白了该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人可以吃鸡蛋吗?

学佛不可不知的正知见 学佛不可不知的正知见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这不是一个学佛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这不是一个学佛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学佛,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学佛,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

慈诚罗珠堪布:警惕你身边的恶友!他们会让你失去解脱的希望 慈诚罗珠堪布:警惕你身边的恶友!他们会让你失去解脱的希望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杀生吃肉太多反被追杀,认识因果学佛改命 杀生吃肉太多反被追杀,认识因果学佛改命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你也是这样的吗?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你也是这样的吗?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月悟法师:学佛与实修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学佛重在学好观念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许多学佛的人,还是搞迷邪染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许多学佛的人,还是搞迷邪染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学佛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学佛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净土法门法语:我执是学佛开悟、证果第一个障碍 净土法门法语:我执是学佛开悟、证果第一个障碍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学佛,代佛弘法,用什么方法?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学佛,代佛弘法,用什么方法?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最重要的修清净心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最重要的修清净心

如何做好震后饮食卫生? 如何做好震后饮食卫生?

阿姜查:不同根基的人学佛,会有这几种不同表现 阿姜查:不同根基的人学佛,会有这几种不同表现

悟光法师解答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悟光法师解答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开悟是真正修道的开始 开悟是真正修道的开始

阎罗王与一对学佛夫妻的对话 阎罗王与一对学佛夫妻的对话

果煜法师:修行是从“修不可”开始的 果煜法师:修行是从“修不可”开始的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南怀瑾先生:学佛就是要走这十个路线 南怀瑾先生:学佛就是要走这十个路线

金刚经:“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开始 金刚经:“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开始

学佛的简明标准,看看你符合吗? 学佛的简明标准,看看你符合吗?

恒传法师:为什么已学佛三年多了业障还一直现前,令我身心皆受病痛的折磨而不得清净? 恒传法师:为什么已学佛三年多了业障还一直现前,令我身心皆受病痛的折磨而不得清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