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6 其他文章
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
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
纵然广闻博学、信心十足、百般精进,可是因为自相续中不具备正知,以此过患终将染上罪业而堕入恶趣。
我们应该知道,不管学习什么样的佛法,信心、智慧、精进这三者都不可缺少。假如对上师三宝、四谛十二缘起等法没有不共的信心,那你不会进入佛门;即使已经入了佛门,如果没有广闻博学显密经续的智慧,则是盲目的信心,想修行也没有办法;信心和智慧离不开精进,倘若没有精进,尽管你很聪明,也有一定的信心,但整天都在睡懒觉,一直处于懒惰懈怠当中,修法也不会有成就之日。因此这三者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那有了这三者,修行是否就一定能成功呢?也不一定。假如你对三宝的信心很强烈,也有一定的智慧,且日日夜夜废寝忘食地行持善法,但若没有经常观察三门的正知,可能一段时间内信心、智慧、精进还不错,但一遇到不好的环境,自相续就被烦恼占据了,然后造下弥天大罪,非常悲惨地堕入恶趣,这种现象也非常非常多。
以前有些出家人自认为修行不错,但后来无力抵挡外境的诱惑,还俗变成在家人,养很多孩子,最后自己也非常痛苦。这个原因是什么?主要是自相续中没有正知。正知就相当于刹车一样,车如果没有刹车的话,你的技术再怎么好,迟早也会出事的。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修行再不错、智慧再超凡,假如没有观察自己的正知,到了一定时候就会犯错误。
现在的世间人也是这样,有些领导的智慧、能力、口才相当不错,但由于没有正知的缘故,后来犯罪而锒铛入狱或者被枪毙,这种结局实际上也是自己造成的。世间人没有正知非常可怜,修行人没有正知也非常可怜,哪怕犯错误都不知道,已经误入歧途还认为是对的。以前我也讲过这个公案:石渠有位出家人,本来修行智慧非常好,戒律也很清净,后来梦到莲师给他授记说:你娶某女人为空行母,对弘法利生非常有意义。连续好几次做这样的梦,他就觉得是真的,尽管许多人劝他不要信,但由于没有观察三门的正知,后来他真的还俗了,还俗以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梦了……
现在也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认为:闻思着相没有必要,应该好好地禅修或者念佛。由于他每天都想着发财,结果梦中阿弥陀佛就教他炒股,当股票上涨的时候,他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加持,每天一边念佛一边搞这种名堂。过一段时间股票下跌,阿弥陀佛的加持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还有些人凭着观世音菩萨的梦而误入邪道,这种现象也比较多。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正知。如果有了正知,他会观察自己的行为正不正确,至少有一种控制能力。但没有正知的话,不但今生的结局非常悲惨,还可能对佛法产生邪见,来世的下场也可想而知。其实,我们学习佛法并不容易,今生有了这种福报,平时务必要用正知来观察自己,这样,自相续才不会变得特别糟糕。
此处正知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文字(指《入菩萨行论》),通过这些字句的加持,我们相续确实可以得到转变。上师如意宝在宣讲这个窍诀时也说:只要能背诵《入菩萨行论》,依靠我们传承上师的加持,今后你们的正见不会退失,相续中决定能生起菩提心。上师的金刚语永远也不会欺惑我们,所以大家一定要下工夫,最好能背诵这部论典;如果实在不能背,字面意思也必须要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高僧大德们的注释,深入探索《入菩萨行论》的意义。
有些人觉得:《入菩萨行论》比较简单,这没什么可探索的吧。说这种话的人,表明他对这部论典的甚深意义并没有通达。我原来讲《广释》的时候,字面上的解释,只要两行就够了,但要继续发挥的话,每个颂词都能发挥很多内容,这些内容并没有离开颂词的意义。以前印度藏地的论师也是如此,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宣讲了许许多多殊胜的窍诀。所以大家若能再三地思维,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自相续应该会有改变。
其实,印光大师、弘一大师等高僧大德,他们在家的时候,也跟我们基本上一样,有时候看他们的传记,尤其是弘一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行为和我们也很相似。以前他在西湖的时候,有个人对他说:你以后有出家的因缘。听到这话后,他心里就想:我真的能出家吗?当时的心态也是犹豫不定,他后来说:这是我出家比较远的一种因。
所以通过学佛,每个人应该都可以改变,而且也需要改变,如果你没有改变,还跟以前的生活一模一样,那修行是不会成功的,当然世间法也许成功,但这个一点意义都没有。我自己住在寂静的山里就说外面的世界一点意义都没有,也许你们不一定接受,但实际上,不管是世间的家庭也好、工作也好,整天吃吃喝喝,说些无聊的话题,确实对了脱生死没什么帮助。当然,暂时来讲,在迷乱的显现中,每个人认为自己所做的事业有意义,我也不会否定的,中观应成派也不破你的显现,这个道理我明白。但不管在什么环境中,大家还是应该经常反观内心,以正知的绳索来约束自己,这一点非常有必要!
未护正知之过患已经讲完了。总之,没有正知的话,一方面会失毁智慧,另一方面会失毁戒律,最终什么都没有,只有堕入恶趣当中。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成为这种业际颠倒者,所谓的业际颠倒,就是以前学佛后来不学了,以前出家后来还俗了,以前是居士后来成外道了。当然,以前是富人现在变得很贫穷,这个不要紧,轮回中这种现象多得是,没有什么可难过的,但学佛的因缘非常殊胜,如果随外境而让它逐渐消失,这是极为可惜的!
2024-02-04 21:56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大寂尼师: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
雍和宫法轮殿里宝贝多,寺院自己最宝贝的宝贝却最容易被视而不见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刚晓法师: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二章 见仁见智的心理学原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梦参老和尚:定业若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若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以盗贪为本,互相讨债 人与动物在轮回路上互相吞食没有穷尽 楞严经
请问没有一个佛'国可以接受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如舍法谤法罪?
宣化上人:你要时时刻刻都念观世音菩萨,诸恶鬼没有法子可以害得了你
惟贤法师答: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那个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可以违背自己的道德良心,但属于自己的因果业力绝不会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