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禅的人生观

2018-02-06 汉传法师

圣严法师:禅的人生观

踏实的人生观,也可以说是禅的人生观。此当先从肯定自我开始,然后提升自我,到达消融自我。

(一)肯定自我

这是说明我们的人生必有一定的目的、意义、价值。也就是自信、自知、自我的立场肯定,人生何为?生命何用?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自己为什么要到这世界来走一趟?人生为什么会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事实上,若能承认我们既是为了受报而来,也是为了还愿而来,就会发觉到人生本身就是原因的事实,是很有内容的,是值得珍惜的。

受报的意思,是我们除了这一生之外,过去还曾有过很多的一生又一生、一段又一段的生命过程;从过去无量世来所累积的种种罪报及福报,来到今生,然后延续下去,再到来生又来生。跟许多的过去世相比,我们于这一生之中的所作所为,非常有限。同样地,所接受到、遭遇到的也极为有限。在现在生中,接受过去带来的罪报及福报,同时又制造了不少的恶业及善业,准备继续受报。

当我们知道了今生是由于许多过去世果报的累积,便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这短短的一生之中,所付出的与所接受的,并不一定相称、相等、相平衡了。有些人,虽然付出的努力不多,却能荣华富贵,集于一身。相反地,有些人虽然不断努力,勤奋不懈,为善不在人后,才智不在人下,却是命途多舛,身世坎坷,甚至潦倒一生。因为,这一生的受报,不论好坏,都是为了对其过去多世以来的一切行为,尽著回收及补偿的任务,有的是你还他人的债,有的是人家还你的债。

小时候,我的心中曾有疑问:‘为什么在众多兄姊之中,只有我一个天生的体弱多病?到底是妈妈不公平还是另有原因?’学佛之后,我知道,这都是自己带来的。当我在一九八八年回中国大陆探亲,与家人团聚时,我的三哥对我很羡慕,认为我是全家人之中,最有福气和最了不起的一个。后来,我告诉他有关我的生活:每天喝的是白开水,吃的只是青菜豆腐;每天只能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我没有假期,乃至生病之时,也得抱病工作;我没有私人的钱财,乃至到了美国也没有一张床铺。三哥听了便又觉得他比我更有福气。因我相信,无量世来,我积欠众生的一定很多,有力偿还时能够及时偿还,也是一大福报。

人在一生之中,总会为某一件事,或向某一些人,做出若干许愿和承诺,也有一些是没有特定对象的许愿和承诺,类似的许诺,从无量生以来,不知已有多少。因此,人生在世,除了为了受报,也是为了还愿。受报是为了克尽责任,还愿是为了实践承诺。偿债比较痛苦,还愿是心甘情愿的;偿债是被动的受到逼迫,还愿是主动的慷慨施舍。有人处处占你的便宜,时时缠著你不放,你便可通过佛教的观念,最好是作还愿想,其次也作还债想;还愿是践诺守信,还债是负责尽责。有悲愿救济众生是菩萨行者,有担当偿还宿债是有德的贤者。能作如此观想,遇到逆境现前时,心中便不会自怨怨人了。

(二)提升自我

这是教我们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提升成为一个贤者和一位菩萨。在提升的过程当中,首先当放下自我利益而提起众生的利益。普通人在不甘愿的情况下吃亏,往往感到烦恼痛苦。假使我们能以菩萨的心作为榜样,或是以自身来学习著修行菩萨道,便会知道,菩萨为了众生,会做无限的付出,而不执著回馈;菩萨为了众生的利益,便不计较自己为何吃亏,也不在乎自身为何受苦受难。无限止地付出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乃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菩萨的慈悲了。把一切利于众生的事提起,且不再在乎自己的损失,也不会引起烦恼,那便是菩萨的智慧。当你全心乃至全生命的付出之后,你已增长了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岂不就是自我的提升吗?

(三)消融自我

这是从有修有证,有施有受的层次,更进一步,做到完全没有‘自我中心’的存在。从佛法的立场说,称为‘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空’是三轮体空:无施者,无受者,无施的事物;‘无相’是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愿’是无四愿:无众生可度,无烦恼可断,无佛法可学,无佛道可成。这是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叫作无功用行,虽其度尽众生,却不以为有众生可度或已度者。

此于一般人而言,很难做到,但何妨心存向往,试著练习,当你付出之时不是为求回馈,付出之后不再挂在心上。对社会大众做了任何多大的贡献,要想象著那是社会大众共同的福报所感;相反地,由于有了让你奉献的机会,你应感激社会大众成就了你的道业。虽然这是道业,你也不要觉得这是你做的一项功德。若能如此,你虽尚未实证‘无我’的境界,却是有助于你的自我的消融。

(四)超越的人生观

超越的人生观,指的是已经彻底得到解脱的圣人。现举出如下的一则禅宗公案来说明。

洞山良价禅师曾说:‘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始得。’接著又问:‘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后来有人将此告知石霜楚圆禅师,石霜便云:‘何不道,出门便是草。’万里无寸草处不离处处都是草。超越了有草及无草,才能脱离执著的烦恼。

《维摩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又云:‘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又云:‘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既不落于左,也不落于右,即左即右,非左非右,才能不受束缚而左右逢源。

《六祖坛经》云:‘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心念不受外境所污,每一念都能明净无染,离主观也离客观,心中无一物牵挂,便是超越的人生境界。正如《心经》所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心无所求亦无所得,才有大智慧的显现。(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四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李果嵩居士整理录音带成稿,再经圣严法师亲自修订成文)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圣严法师:洞山宗旨 七 三渗漏 圣严法师:洞山宗旨 七 三渗漏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1)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1)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108自在语》第一集 1 提升人品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108自在语》第一集 1 提升人品

禅门的人生观 禅门的人生观

星云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星云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陈兵:佛教人生观 陈兵:佛教人生观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每一个学佛人都应该收藏的释疑书籍)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每一个学佛人都应该收藏的释疑书籍)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简介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简介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观

何谓专修与杂修?(圣严法师) 何谓专修与杂修?(圣严法师)

佛教名词:【人生】_佛教中的人生是指什么_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名词:【人生】_佛教中的人生是指什么_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

圣严法师简介 圣严法师简介

星云法师:现代青年人生观与佛教 星云法师:现代青年人生观与佛教

佛教人生观与世间人生观的根本不同 佛教人生观与世间人生观的根本不同

人生观和价值观

圣严法师《把福报吃完了》

圣严法师《闹鬼的故事与超度亡灵》

林青霞:感恩师父圣严法师 林青霞:感恩师父圣严法师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圣严法师: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为主 圣严法师: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为主

齐豫演唱梦田,节奏鲜明的旋律,唱出一代人的积极人生观

圣严法师:「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圣严法师:「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业露华: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业露华: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业露华: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业露华: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圣严法师: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 圣严法师: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

圣严法师: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圣严法师: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月溪法师:月溪法师讲佛教人生观 月溪法师:月溪法师讲佛教人生观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一章 明末的禅宗人物及其特色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一章 明末的禅宗人物及其特色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三章 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三章 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

圣严法师:比较宗教学 圣严法师:比较宗教学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基督教之研究》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基督教之研究》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二章 明末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二章 明末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自序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自序

圣严法师:法鼓全集第七辑第二册之一金刚经讲记 圣严法师:法鼓全集第七辑第二册之一金刚经讲记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三讲《维摩经》与净化人生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三讲《维摩经》与净化人生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二讲《维摩经》与福慧双修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二讲《维摩经》与福慧双修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一讲《维摩经》与社会关怀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一讲《维摩经》与社会关怀

圣严法师:律制生活 圣严法师:律制生活

圣严法师: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 圣严法师: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自序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自序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四讲《维摩经》与心灵环保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四讲《维摩经》与心灵环保

圣严法师:自家宝藏-如来藏经语体译释 圣严法师:自家宝藏-如来藏经语体译释

圣严法师:六祖坛经的思想 圣严法师:六祖坛经的思想

圣严法师: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圣严法师: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 责无旁贷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 责无旁贷

传喜法师:建立理智的人生观——传喜法师与网络信众问答 传喜法师:建立理智的人生观——传喜法师与网络信众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