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我们之所以痛苦 都是执着在这个相上

2018-01-23 汉传法师

苦、空、无常与业果,……

这一切都是安立在一个“我”字上,

如能转换一下思维方式,

将对“我”的执取拿掉,

将开启全新的生命历程。

达照法师

腊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纪念日。早在公元前623年,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佛,他在人间的寿命是八十岁。

因此,我们知道,释迦佛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出家因缘是因为看到人生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他贵为王子,而且是独子,他的母后在他出生后七天就去世了,他跟随姨妈长大,他的父王一直想把他培养成转轮圣王,就是道德、智慧、慈悲、能力各方面都很全面的一位国王。

释迦佛从小就非常睿智,据说在七岁的时候,就能够射箭射穿七个铜鼓。后来,他接受了当时印度最原始的文化教育——印度最著名的婆罗门教的根本圣典《四吠陀》,一切学问知识无不精通。

但是他发现,世间无论是什么地位、权力、知识、才能,都只能治疗我们眼前的、暂时的痛苦,而不能治疗内心的痛苦,因此,他对于人的生死问题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接着,就有了佛陀著名的游四门的故事。首先在东门看到一位老人,他就问:“这是什么人呀?”侍者告诉他:“这是人老的样子,虽然你贵为太子,你将来也会老的。”

其次在南门遇到了一个病人,躺在路旁,翻来覆去地呻吟不绝,十分痛苦,太子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病人。”太子看到病苦,甚觉可怕。

第三次到了西门,看到许多人抬着一具死尸,随行的亲属痛哭流涕,哀号不止,让人看着心酸。他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死人。”太子想,人生在世,必有一死,无人可以幸免,而我现在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最后在北门,他看见了一个人坐在树下禅修,他就跑过去问:“你是什么人呀?”那人说,我是修行的。问:“为什么要修行?”答曰:“因为人生有很多的痛苦,特别是老病死,包括生时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盛苦、求不得苦、还有舍不掉也是苦。”

如果经过对内心的深入观察:我们内心感觉到“我”在痛苦,“我”在快乐,“我”在追求,而这个“我”到底是什么?经过了很深入的观察了解后,会发现:平常认为的那个自我,往往是一个妄想执着的自我,而真实的自我却从来不曾受苦。

之后,释迦佛经过了七年的苦行,参学了一些当时在印度非常著名的大修行者,参访了种种外道。他发现一般的修行人可能会被自己的观念所束缚,比如追求修行的那个样子,那个状态——

一定要住在深山里;或者一定要坐在那里;或者要受苦;或者学牛吃草;或者看鱼在水里游,觉得鱼很自由,所以一天到晚也泡在水里;或者有些人看到经过痛苦的磨练,可以消除对痛苦的敏感,所以就躺在荆棘刺上,等等。

他发现:这些方法只是暂时控制人的欲望,或者让人有更坚强的意志去承受痛苦,却并没有发现痛苦的真正内涵。

最后,他在菩提树下经过了三个七天的思考。

第一个七天

他观察自己这一生,所有的烦恼痛苦可能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大家可以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乃至我们的情绪、起心动念、待人接物的种种方法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发现:每一句话都是从小时候学习来的,每一个思想都是别人教你的。如果我们内心多一些感恩,多一些快乐,多一些好的念头,心态自然就好起来;如果你多一些仇恨,多一些贪欲,多一些不满足的感觉,那你的情绪就会破坏,然后整个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还有一些并不是这一生形成的事情,比如说,你好端端的,突然有人骂你、打你;或者在大街上突然被小偷抢了东西,而你并没有抢过别人的东西;为什么生下来的有些人是男人,有些人就是女人;有些人生活在很有钱的地方,很富贵,而有些人一生就在穷人家。

这样观察以后,他发现,人的生命并不只是这一期的,而是过去生由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亲戚朋友,才会来这里投胎,这背后贯穿着一个不变的规律,就是有因必有果。

从果开始,追索前面的因,比如说,为什么你的长相很难看,或者很漂亮?为什么你会胖起来?静下来观察以后,你就发现:吃多了就胖起来了,如果每天保持锻炼,你的身体就好,所以,一切原因都找到自己身口意这三业的行为。

他花了七天时间,观察到我们这一生中发生的所有一切,有些在这一生就能找到原因,有些这生观察不到原因的,则是前世的选择,或者再前世的选择。

他在第四禅的禅定当中,一直观察到八万四千大劫以前,追索到最初生命的自我的存在,这个自我的感觉到底从哪里来的?

从有一个“我”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受这种因果的支配,只要有个“我”的存在,就有个自我的感觉存在。

你的快乐一定是跟你有关系,你的痛苦也跟你有关系,你做的善法跟你也有关系,你做了恶业也跟你有关系,这些纠缠一起,永远舍不去的一个规律。所以,他得出这么一个结果。

第二个七天

他就去观察别人,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众生,他看看身边的人,他们的行为是不是这一生造成的。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遭遇都是跟他的起心动念、行为、语言有直接关系,所以有些人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是,他同样观察到,也有一些并不是这一生努力得来的,比如,这个人一生下来,为什么他会遭遇到一些不良的教育;为什么他经常遇到的那些朋友,从小的那些伙伴都不是好人,原来,他前世就跟这些人结上缘了,这个缘来了你躲也躲不过,没有缘呢,你可以创造。

所以,观察别人也是从果寻因。观察到最后,他发现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他的生命贯穿始终只有一个字,就是业。

业是什么呢?业就是我们的行为。要成为什么样的生命,你的行为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行为包括三方面:

第一个是身体的行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是杀生、偷盗、邪淫或者不杀、不盗、不淫,这是身体的行为;

第二个是语言的行为,是讲假话、骗人,或者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有没有讲不该讲的话;

第三个就是你的思想,是否有不该想的东西,如果你的内心有不该想的东西,或者想的都是痛苦的东西,那么,这个结果就已经在你内心埋下来了。所以,他观察到,一切众生都逃不过业的贯穿。

而这个业不是随便找你的,它一定是有因才有果,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所有的因只要它的条件成熟了,就会呈现它的结果。

这么一来就知道,我们这一期生命的努力很重要。你想快乐,想成就,你就一定要具足这样的业。比如说,我们大家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大家都喜欢的人,那么你的念头、你心的想法一定要让大家都喜欢,你才能成为大家喜欢的人。

你讲出来的语言,无论什么时候讲,听到这个话大家都会高兴,那你的语言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大家喜欢的人;你身体的行为也是一样。

所以,所有的人生遭遇贯穿始终,就是一个业果。他第二个七天就观察到众生轮回生死的前因后果。

第三个七天

他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知道这些因果、这些业,到底是以什么为核心。我们大家都知道,以“我”为核心,以“我”为基础,我造的业我会记住。

那么,这个“我”到底是什么?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的第三个七天,专门去看住这个“我”到底是什么。大家也可以参一下哦,“我”到底是什么?“我”是谁?身体是我吗?发现不是。

当你感觉心中很烦,而你的身体很健康,这时候,其实身体一点也不苦,就是心苦,这时候,你的心就变成“我”;再细看,你这个心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快乐?你的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有时候觉得,我有想法,想到快乐,想到善良,想到恶,我的想法是不是就是我的心?我思故我在,很多人认为思想就是我。

佛陀又观察:这个思想,都是后天学习来的。诸位你看,如果父母亲不教我们讲话,如果老师不教我们文化,那现在我们脑袋想的东西是哪里来的呢?

比如说,这是凳子,这是桌子,这些都是别人教你的;这是快乐,这是痛苦,也是别人教你的;这是善良,这是恶,也是别人教你的;这是佛教,这是其他教,也是别人教你的。

如果离开了文字,离开了别人教你的语言,这个时候你的心是什么样子呢?所以第三个七天,他就离开了语言文字。观察没有语言也没有文字的时候,我们内心还会感觉到有一个自我,而这个自我是真的还是假的?佛陀做出最后的一个决定。

我们平时感觉到的思想,那个自我好像在自己的身体里,大家是不是这种感觉?但是,他在十二月初八,当在夜空中看到明星出现时,他发现:为什么“我”会知道有明星的存在呢?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有内啊、外啊、明星啊,还是我啊这些概念,你会想不通的。

但是佛陀在把语言文字全部舍弃掉了,没有任何想法,也没有任何文字,他很清楚看到了明星——天上星星的存在,而自我那种“我”的概念没有存在,所以,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切众生的真心是完全一样的,是离开语言文字,离开人我是非的。

这个时候,他成道了。

佛陀成道以后讲了第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自得现前。”

所以我们每一个众生啊,他的真心跟佛是完全一样,都是平等的,因为你都有会知道这一切法的这个能力,但是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妄想就是你的思想思维模式、你的执着、你的追求,每个人不一样,所以构成了悲欢离合的各种不同的人生;

如果离开了你的妄想执着,不需要老师,你自然就存在、本来就具足的佛性,在内心中就显现出来了。

为了让众生能够明白他跟佛一样清净平等的这个觉性,佛陀展开了49年,或者说50年的弘法,我们佛弟子把这个佛讲经说法的内容记载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诵的三藏十二部经典。

我们大家如果作为一个佛教徒,一定要知道佛陀是谁,他是怎么成道的,他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传播佛法。

实际上,是我们太苦了,因为着在这个相上,所以生老病死,各种痛苦都纠缠,这背后就是一个自我。

假如你从理上明白了无我,然后确定就不以“我”为核心,那么,生活当中你与人相处所有的痛苦都会迎刃而解。

我希望大家能够借遇到佛法的这个机缘,以后也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突破,祝愿大家把所有的痛苦都消除,早证菩提,解脱生死,圆满成佛。

阿弥陀佛!

达照法师2011年开示

2024-02-04 21:56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人间天:我们有没有理解因果?对因果有没有心存疑惑? 人间天:我们有没有理解因果?对因果有没有心存疑惑?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所有的病都是你的心病!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所有的病都是你的心病!

难怪沙僧被如来封为罗汉并不生气,你看看这个罗汉在灵山是啥地位 难怪沙僧被如来封为罗汉并不生气,你看看这个罗汉在灵山是啥地位

邪YIN让我痛苦不堪 邪YIN让我痛苦不堪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不虚 净土法门法师:因果不虚

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中痛苦无间隔的无间炼狱! 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中痛苦无间隔的无间炼狱!

净土法门法师:第一批走的是谁? 净土法门法师:第一批走的是谁?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文学家诗人的作品宣传情爱要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陈晓旭与演志法师对话录

静心禅语|三句禅语,句句精华,让我们在生活中大彻大悟 静心禅语|三句禅语,句句精华,让我们在生活中大彻大悟

顶果钦哲仁波切: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愈来愈接近死亡 顶果钦哲仁波切: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愈来愈接近死亡

本性法师:面对迫害时,我们应当像佛陀这样做 本性法师:面对迫害时,我们应当像佛陀这样做

本性法师:寻找我们的香格里拉 本性法师:寻找我们的香格里拉

颤栗24小时,接连发生地震背后,除了祈福我们还需要…… 颤栗24小时,接连发生地震背后,除了祈福我们还需要……

宣化上人:我们现在修行,处处都要修福,处处都要修慧 宣化上人:我们现在修行,处处都要修福,处处都要修慧

宣化上人:这些灾难都是吃肉造成的 宣化上人:这些灾难都是吃肉造成的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开仁法师:生灭观与不生灭观

邪淫让我痛苦不堪 邪淫让我痛苦不堪

宣化上人:《华严经》每一句经文,都是无上法宝 宣化上人:《华严经》每一句经文,都是无上法宝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三世因果

佛弟子感悟篇:我们怎样才能解救亲人和自己 佛弟子感悟篇:我们怎样才能解救亲人和自己

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教养和文明 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教养和文明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慧祥法师:不要乱发随口愿—佛弟子须知

惟传法师:既然你传的法都是实相,为什么还有些保留? 惟传法师:既然你传的法都是实相,为什么还有些保留?

惟传法师:念力,意念力,就是意根,就是意念的这个力是怎么回事? 惟传法师:念力,意念力,就是意根,就是意念的这个力是怎么回事?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净宗高僧昙鸾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一个苦和尚的旷世传奇之具行法师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唐朝的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的故事

成峰法师:我们都是那只寻找回家之路的猴子 成峰法师:我们都是那只寻找回家之路的猴子

宣化上人:十方诸佛都是从念佛法门而产生 宣化上人:十方诸佛都是从念佛法门而产生

遭受痛苦的四种功德 遭受痛苦的四种功德

圆因法师:我们的导师—圆因法师(圆因法师丛书序文会集) 圆因法师:我们的导师—圆因法师(圆因法师丛书序文会集)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社会之不安定,人心浮躁,造作恶业的人愈来愈多的原因

智海法师答:开悟的人是不是看问题很宏观、很彻底,一下就想到事情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生灭的?开悟人是 智海法师答:开悟的人是不是看问题很宏观、很彻底,一下就想到事情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生灭的?开悟人是

智海法师答:每个月我们女的都有不方便的那几天,我想请问一下那几天可以去寺庙吗? 智海法师答:每个月我们女的都有不方便的那几天,我想请问一下那几天可以去寺庙吗?

因果真实不虚,我们的冤亲债主都是这样来的 因果真实不虚,我们的冤亲债主都是这样来的

智海法师:你喜欢的,往往是造就痛苦的因 智海法师:你喜欢的,往往是造就痛苦的因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这个韩国僧侣想通过电影令世界更美好,从被嘲笑到现在的炙手可热 这个韩国僧侣想通过电影令世界更美好,从被嘲笑到现在的炙手可热

这个就是修行真实​的意义所在! 这个就是修行真实​的意义所在!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恶意伤害有道德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化永法师: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独尊湛现:这个“我执”心是六道轮回的根源 独尊湛现:这个“我执”心是六道轮回的根源

明海法师:修行的试金石  永远都是自己错 明海法师:修行的试金石 永远都是自己错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吉凶祸福不要去问人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收放自如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空观浅谈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大宝积经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普献法师:钱财露白引事端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净土法门法师:盗三宝物,一针一线,亦堕阿鼻地狱

我们修炼你教的九座加行,能不能去极乐世界? 我们修炼你教的九座加行,能不能去极乐世界?

把这个咒学会了,这一生就没有白做人! 把这个咒学会了,这一生就没有白做人!

达照法师:莲花的果实 达照法师:莲花的果实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觉悟要在身心功夫上点滴做起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觉悟要在身心功夫上点滴做起

达照法师:修禅定不停地提高定力 达照法师:修禅定不停地提高定力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缘起大悲咒 达照法师:缘起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远离痛苦的方法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远离痛苦的方法

达照法师:欲 达照法师:欲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一讲 正宗分——大心普济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一讲 正宗分——大心普济觉

达照法师: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达照法师: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一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讲 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讲 正宗分——知足守道觉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多多放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多多放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因要是没有缘不会变成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修福积德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三大魔王-手机、电视、网络,让我们的身心难以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得福,他背因果

华山思过崖:放生时候,我们学到什么? 华山思过崖:放生时候,我们学到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舍下自己的执着 舍下自己的执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见惑放下,清净心就出现了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明真法师:致万钧、道安两法师函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煮云法师:观音应身的慧集法师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