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要谈谈安忍的最后一项特质:容忍他人所造成的伤害。或许是因为此特质极具重要性,寂天菩萨特别将之留在最后一部分﹝三十四至六十三颂﹞中详加讨论。我们大概可以说它是安忍的三大特性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它讨论的全是有关我们与他人的立即互动。无可否认,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愤怒和挫折,都是源自与他人的互动。只有能做到与他人互动时不受嗔怒心支配,才有可能在修链安忍的路上有真正的进境可言。这对于誓愿要将众生由无明中救渡出来的大乘修行者而言尤然。当然,对这类修行人来说,既已在神圣的宗教仪式中立下誓愿普渡他人,却又对他人生起嗔怒心,这是十分不恰当的行为。
寂天菩萨教导我们,对于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宁以慈悲心而不用嗔恨心待之。他认为会伤害他人者,就某方面而言是个身不由己之人。换言之,他们的行为是源于无明的痴愚。这看法和基督教新约福音书中所劝告世人的道理不谋而合:我们必须原谅行恶者的作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实上,寂天菩萨要我们更进一步去关心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和我们的敌人,要像爱惜珍宝一样去爱他们,因为他们给我们机会去修链安忍。他写道:
这世间的确有众多乞者,
但却鲜少施加伤害的人;
因为如果我不伤害别人,
也就不会有什么人伤害我。
因此伤我之敌弥足珍贵,
他们如珍宝般不请自来,
拥有此敌本当喜不自胜,
因为他助我启悟菩萨道。 ﹝第六章〈安忍品〉106-107颂﹞
这类颂文是用意即在阐明敌人其实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而当他在跟中共当权者周旋时,这些道理其实是再适用不过的了,因为中共的作为对西藏的人民及土地造成极大伤害。一旦我们了解到***喇嘛的思想是植基于这样的灵性修为时,那么对于他所声称的,有关内心并不记恨那些伤害藏民的中国人的说法,就不难理解了。
有时寂天菩萨会用一种看来极为夸张的方式来论证其观点,例如他曾举某有趣例证来说明,人若是因他人的伤害而起嗔心,是件多么无谓的事。他要我们先澄心静虑地细思,到底伤害他人是因人的本性驱使,还是只因某种偶发条件所引起?寂天菩萨说,如果原因属于前者,那就没道理生气,因为这和嫉恨火具备燃烧能力一样的不智;若是后者的话,仍然不该生气,因为那犹如恨自己为何活在世间般不讲道理。所以寂天的结论是,无论使人生起嗔心的理由是什么,到头来它们全都无法自圆其说。而寂天此论证不管价值何在,都叫人无从反驳。问题是:我们对这类论证方式该抱持多认真的态度?无可否认地,从一般读者眼光来看这论辩,当然最好是以「思维实验」的观点视之。我们知道当我们自认理直气壮时,往往更显得怒不可遏或狂怒不已。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么即使是现代的读者,也都应该能欣赏《入菩萨行》这种思维实验的价值,因为它深刻地向世人揭示出,对某些事勃然大怒是多么的不合逻辑。
更新于:2017-11-23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