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 藏传法师
问:如何判断一个修行人是否是大乘种姓?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有大乘种性呢?有两种情况:按照《入中论》的观点,当你听到般若空性的法音,欢喜得汗毛竖立、眼泪直流,这是大乘种性苏醒的一种标志;还有,根据《大乘庄严经论》中所说 ,当你体会到众生的痛苦,发自内心地流下悲悯之泪,这也是大乘种性复苏的一种象征。前世学过大乘空性,或修过菩提心的人,因缘成熟时才会有这种现象。
——《前行广释》
修行
如何是佛?
如何是触目菩提?
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海云继梦:修行在修行,不是修听,也不是修讲…
海云继梦:修行就是让你看得清楚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拾叁悦沉香:如何判断沉香木雕件的价值?
如何自制酥油供凤眼菩提
海云继梦:依修行而得成就
如何挑选精品凤眼菩提子
菩提子佛珠如何保养
妙莲老和尚:要吃二三十年素,才能把浑身的骨髓换掉,完全换一个素身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把饭吃饱,把觉睡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寂静法师:企业遇到瓶颈,如何通过积功累德去解决?
寂静法师:如果堕过胎该怎么办_如何化解堕胎的果报?
达真堪布:这四种贪执 会毁了你的修行!
寂静法师:生命中遇到无能为力的事怎么办_如何面对生命中无能为力的事?
宣化上人:依照《华严经》的义理去修行,一定会成佛的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经过世的父母
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印光大师:印祖是如何劝念佛人深信因果,求生极乐的?(201-202)
如何评估沉香木雕的价值
如何才能改变坎坷的命运?
对于习气很重的师兄,请问如何帮助他们?
惟贤法师答:国学究竟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是否有糟粕,精华又是什么?
惟贤法师答: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惟贤法师答:如何跟小娃娃讲传统文化呢?
惟贤法师答:读经论读藏经,如何做读书笔记?
琥珀蜜蜡是如何形成的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新人如何树立正能量的文玩价值观
修行勿怀胜负心
修行人的四大毒蛇
做一个最好的你
净慧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转
大宝法王:不离慈悲与菩提心,是修行道上最确凿的征兆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工作、做事上,应该如何修行?
如何鉴别凤眼菩提子的品质?你只需要看上五眼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秘密藏在这三个字里
证严法师:人我是非的判断
如何改变身体多病、事事不顺、多灾多难的命运
一个嗔恨的念头,竟换来躲不掉的果报!;
修行中出现的感应
如何购买、鉴别沉香?
范古农答: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中说金刚经……弥陀经……及地藏经等。斯时是否涅槃。如已涅槃。此后又常住于何
东西方人的食素传统,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海涛法师: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惟贤法师答:《地藏经》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学地藏菩萨发愿?
启发人的一个佛理故事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海涛法师: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转念,修行人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深信因果业报,培养利他心
一个真实的怪病缘起的因果故事
如何知道我们的罪业已经消除了呢
达摩祖师:修行人该如何过自己的日子?
梁乃崇:愿性之21:检验发愿是否达成
黄威南:如何介绍佛法给亲友?
用菩提心判断道相是功德还是着魔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西餐礼仪——如何吃水果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的修行方法
梦参老和尚: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梦参老法师:读诵佛经如何才能“更快而且得到更大效果”的7大方法!
如何以香养性?
梦参老和尚:业障重时先读诵大乘多看佛经,很多护法加持你!
如何正确去除蔬菜中的“毒”
回向为什么那么重要?你是否忽略了回向?
大乘修学的基础_22
如何才能改变因果?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
印祖讲过的一个公案:仇人互相投胎到对方家讨债,没想到结局……
唐仲容:关于大乘教义几个关键问题的解说
达真堪布:在一个刹土中可以显现十方三世一切佛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杨佛兴:如何参究金刚经妙旨
如何修持准提法
拜佛当注意:你应当如何正确拜佛?
林崇安: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讲 禅修的原则和一个方法
关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为什么小庙越多,修行人越少?(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这是真正能使寿命延长的一个法门
卢志丹: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佛教如何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我有几点思考
宣化上人:修行要处处本着道德,以不妨碍道德为根本戒条
净土法门法语:其它星球是否有众生居住?
遇到生病或其他违缘时,如何办?
鼓如何成为佛教法器?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助道因缘:正知正见
独尊湛现:如何创造美好的人生?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更多文章
净界法师
藏传法师
寂静法师
如理思维
财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