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这部经十三定观也讲了,散善三福九品也讲了,然后念佛也讲了。那么,释迦牟尼佛讲了这么多,一般人都认为观想殊胜,肯定要付嘱观佛三昧,「如果说散善不殊胜,那定善很殊胜;定善里边,如果说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不殊胜,那最起码真身观,观阿弥陀佛很殊胜。这个才是最好的,应该把这个流通下来。」可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的,他是散善不付嘱,不要说散善,定善也不付嘱,定善里边,不要说一般的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就连真身观都没有付嘱,而付嘱什么呢?到结尾的时候,做了总结,前面的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暂时告一段落,因三福九品到最后是引导到念佛,顺这个形势,底下就专门将念佛付嘱给阿难。
就是这一段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佛对阿难说:你要好好地受持我所讲的话 ──那释迦牟尼佛讲得太多了,到底是哪一句呢?到底是全部受持呢,还是哪一部分呢?阿难必然在心中有所疑惑。阿难没有问,释迦牟尼佛也知道,所以,不等他问,接着就解释说:「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受持我讲的话,它的要点,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才是我讲这部《观经》的要点,你要好好地记住。」
我们跟人家讲话,也要有要点。如果对方不能一下子了解你的心,你又不便于一下子把自己的真意说出来,一说出来,有时候不方便,那怎么办呢?就要绕弯子,对不对?有这个讲究吧?「你家里情况怎么样……」套感情,慢慢绕,慢慢引导到我们要讲的话的地方,到最后,把这句话抛出来,这叫方便引入真实,前面绕弯子,就叫方便,因为不便直说,一旦直说,有时候感情啊,面子啊……不太好说。比如说讨债,原来关系也不错,一下子就来开口要钱,不好意思,所以慢慢说,「我家里最近经济有点拮据,儿子要上学……」绕了一大堆,慢慢说,对方就明白了。
释迦牟尼佛也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讲称念弥陀名号,这么简单、殊胜,那有的人就不能接受,「太容易了,哪有这么简单?」释迦牟尼佛顺你的心,讲观想,这样观那样观;如果观想做不到呢,做不到没关系,散善,孝养父母,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我们听了也很高兴;如果能以佛法为镜子照一照自己,这些也做不到怎么办?慢慢到最后,就和盘托出,说:「阿难啊,你要持无量寿佛名!」讲了那么多,最后这一句是要点。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善导大师根据这一段经文,反过来从后向前看整个《观经》,就把《观经》的宗旨看得非常清楚。一般人读《观经》,读不出来,因为《观经》的标题叫「观经」,本来讲观,而且讲观的内容很多,有十三观,很长很长;讲念佛的,只有几段,少数几段。所以,不在于文字的多少,万变不离其宗,它是引导到念佛三昧宗旨当中。善导大师做了这样的解释。大家来看: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这一段说明什么呢?释迦牟尼佛用弥陀名号付嘱给阿难,要他流通于遐代。「遐」就是远的意思,「遐代」就是指未来久远的时候,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一直到我们今天,一直到法灭万年的时候。
善导大师接着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句话是整个净土宗的归宗结顶之处,所谓「千里来龙在此结穴」,千开万阖,种种的讲说,就是引导到这一句,这一句话真叫做「一语千钧」,整个净土宗的宗旨,一锤定音。
所以祖师,弥陀示现,那就是弥陀示现,别人说不出来。
我们来看这句话是什么含义。「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上来」就是从《观经》开始,这部《观经》从一开始「如是我闻」四个字,一直到「阿难,汝好持是语」,这么长一大段,这整个一部经,后面只有一点点小结(大家回去看看,可以比照一下)。「虽说」,虽然说了,这个「虽说」是有寓意的,大师埋了一个伏笔,我们讲「虽然」,后面就有「但是」。释迦牟尼佛虽然讲了定散两门,而且皆有利益──如果修定观,观想极乐世界,观想成就了能不能往生?决定往生!就怕你观不成;如果散善你能修,你确实孝养父母,并以此回向求生极乐;你确实能够受戒,你确实能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理解大乘佛法,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求生极乐世界,也通通能够往生,所以叫「定散两门之益」,这两门都有利益,回向都可以往生(当然不回向就不能往生)。
虽然有这样的利益,但是还有更大的利益,不在定散两门当中,所以接下来说「望佛本愿」,「望」就是以什么为标准、眼睛看到哪个地方。比如说,我们站在这里,眼睛望到那里,人虽然站在这个地方,眼睛望到那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虽然站在自力我执众生根机这个地点,给你讲定善、散善,但是他的心中,是望着阿弥陀佛的本愿,他并不是就站在这个地方不动,他是这样讲、这样讲,讲到那个地方。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比喻,一开始绕了很多弯子,但心里边是望着我那句话而讲的。释迦牟尼佛千讲万讲,最后要把阿弥陀佛的本愿说出来,所以叫「望佛本愿」。
从一开始,释迦牟尼佛就「望佛本愿」了。一开始,韦提希夫人说:「佛啊,我要往生净土。」她又没说哪个净土,可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像这样的连因果都不相信的造罪的凡夫女人,要到净土去,十方净土你去不了,只有阿弥陀佛的净土能去,因为这尊佛发了殊胜的本愿,才使凡夫往生净土。所以韦提希夫人虽然求生十方净土,而释迦牟尼佛望阿弥陀佛本愿,专门把极乐净土显现得特别庄严、美妙,让韦提希夫人来选择,这叫「望佛本愿」。
《观经》很多地方都在「望佛本愿」,我略提几点。比如讲到第九真身观的时候,观想阿弥陀佛的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么高的佛身,说:「彼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不是「望佛本愿」吗?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摄受念佛众生的,所以善导大师和尚讲:「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望佛本愿」,从而引导你进入念佛,佛光摄取不舍。
然后讲到散善,散善里讲到上辈大乘善、中辈小乘善,到最后,大乘善也没有,小乘善也没有,世间善也没有,只有造恶凡夫,为这样的众生讲到了下辈三品,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十声,这都是「望佛本愿」。
来到最后,更是只有一个,不用比较的──已经不用比较的方法,是完全付嘱持无量寿佛名,定善、散善不提了,专提一种。
可以用三层比喻来说明《观经》开显的次第。第一层叫「为莲故花」,第二层叫「花开莲现」,第三层叫「花落莲成」。
就像莲花,莲花外面有花叶、花瓣,中间有莲蓬。第一个叫「为莲故花」,什么叫「为莲故花」呢?为了收获莲蓬子(莲子才有效用),所以有莲花,叫「为莲故花」;莲花开的时候,莲蓬就在里面了,就来到第二个阶段,「花开莲现」,「为莲故花」的时候,还是个花苞,莲蓬看不见,这代表什么呢?这代表一开始讲定善、散善,就是莲花的花叶,讲念佛,就是里边的莲蓬,开始讲定善、散善,念佛还没有讲,你看不见,不知道是讲念佛,好像被莲花包起来,里面的莲蓬没有显示出来,但目的是在里边,释迦牟尼佛「望佛本愿」,是要讲念佛,但是一开始不能完全讲出来,所以叫「为莲故花」,为了讲念佛而讲定善、散善。
到第二个阶段就「花开莲现」,莲花绽开了,莲蓬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在定善、散善文当中讲到念佛了,比如刚才讲的「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虽然是讲观佛,但把念佛安插进去了──莲蓬显示出来了,在散善里边也讲到念佛,「称无量寿佛名」、「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叫「花开莲现」,这个时候,观佛也有了,散善也有了,念佛也有了,莲花、莲蓬都显现出来了。
到最后结尾,「花落莲成」,莲花瓣打开之后,慢慢就凋谢了,独独将莲蓬显示出来了,定善、散善的莲花瓣就弃舍了,不讲了,不付嘱定善、散善,唯把持无量寿佛名付嘱给阿难,这叫「花落莲成」,到这个时候,念佛的教法完全独立出来。
释迦牟尼佛用这样的次第来引导我们从圣道门入净土门,在净土门里边,从杂行杂修而入专修念佛。我们懂得这样的道理,就不能辜负释迦牟尼佛的一片苦心,应该专修念佛。
释迦牟尼佛讲这一部《观经》,可谓煞费苦心,因为众生的根机太骄慢了,如果没有佛这样的智慧,讲这部《观经》,我们连门都摸不着。渐渐引导,「望佛本愿」,「意在众生」,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他的意思在哪里呢?不在定善、散善,意思是要我们十方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到结尾,就付嘱弥陀佛名给阿难。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也是如此,十方诸佛的证诚也是如此,我们如果再不专修念佛,那就是和弥陀佛、释迦佛、十方诸佛唱反调,你就不叫顺佛语了。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净土宗的根本宗旨。在这部《观经》里边也讲到观佛身,但是佛的本愿不是观佛身,而是称弥陀佛名,所以说:弥陀佛名是我们信仰的唯一对象。不是其它佛名,也不是弥陀的身相光明(这个凡夫观不来),而是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唯一的。
更新于:2017-04-27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