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1 藏传法师
问:当妙欲勾住自己的心时,很多时候根本认识不到是自己的贪心作祟,反而把对境当成最美好的事物,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该如何反观并认识贪欲的本性?
索达吉堪布:麦彭仁波切的一个教言中讲到,一个老密咒士遇到一位美女,生起了难以控制的欲念,由于愿望得不到满足,以至于茶饭不思、夜不成眠,后来竟然疯了。
一位文殊菩萨化现的十六岁月亮童子,告诉他:“老人家,请听听我的肺腑之言:您说您的心爱着她,那现在,我给您讲一个故事,里面有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用‘心’来断除自己的贪心。
“在阿赖耶的大地上,有个叫分别念的孩子正在哭泣,路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啊?’孩子说:‘我看见了一个美女,想要她。’这个好心的路人就安慰他:‘你别哭了,其实并不是美女引诱了你,而是你的心散到了外境上,把自己紧紧缠缚。
“心本来犹如虚空,不存在任何痛苦,但你偏偏要贪著外境,这就像在虚空里打疙瘩一样,人为地制造了各种烦恼。求不得苦是源于自己的心,贪执美女也是如此。孩子,如果你能使自己的心坦然安住,那谁也无力伤害和引诱你。反之,假如你的心紧紧地执著外境而不愿放下,那就像被关在监狱中一样,恒常承受各种苦痛。
“所以,请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它本如虚空,根本不存在任何能贪之念,如此,贪心就像阳光下的黑暗,自然消于法界中了。’
“这种令心自然安住的窍诀,您必须要了知,并运用它来断除自己的贪心。总之,在您生起贪心时,若能立即观它的本性,贪心当下就会消失。”
——《人生开示录》
2024-02-04 21:57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大寂尼师: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雍和宫法轮殿里宝贝多,寺院自己最宝贝的宝贝却最容易被视而不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刚晓法师: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二章 见仁见智的心理学原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五、正信佛教徒应有的认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