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5 佛学入门
---------摘自《佛教仪规入门》第十讲:随众过堂
二、食存「五观」:
(1)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 吃饭时,当观饭菜来之不易,从农夫竭力躬耕,粒粒辛苦。众施主功劳,我今安坐受食,信施难消。岂敢计较食物多寡,存好恶之心。
(2)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 要用智慧去思索自己的德行,如持戒、坐禅、为三宝事业等,做了多少?生极惭愧,要精进用功。
(3)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 要提防自己对饮食起分别心的过患。要以离贪瞋痴三毒为宗旨。即是为正心勤意修改习气,趣向菩提常作警惕。
(4) 正是良药,为疗形枯 — 要把饮食当作「药食」,治病之用,滋养身体为用功办道而已。要明白,无论多美味的食物,三寸喉头一过,便是秽物,所以不要为了贪口福而造业。
(5) 为成道业,因受此食 — 我们用饮食,原因是需要生命,为了借假修真;而接受饮食供养。
以上五观,说明凡受食时,当生惭愧之心,加勤精进用功办道,如是受人供养「黄金」也能消化,若贪瞋痴三毒心未了,受人供养一滴水也消化不了。
2024-02-04 21:57
崇慈法师答: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
崇慈法师答:在寺院里面吃斋饭时,经常听到“要吃三碗”的说法,说这样就能够免“三灾八难”,是真的吗?
雍和宫法轮殿里宝贝多,寺院自己最宝贝的宝贝却最容易被视而不见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112 外公和外婆都很爱修功德,他们往生后去了什么地方...
净因法师:诸法如义是什么意思_诸法如义的内涵_诸法如义的解释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