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六道众生是父母 学佛不可不知的“孝”

2016-11-28 汉传法师

百善孝为先

一、世间孝与出世间孝

首先,大家要知道孝亲观,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狭义的孝亲观只局限于一生,也就是今生今世的父母,孝行也不过表现为对父母生前生活所需的满足,时刻关心其生理、心理的感受,亦即满足其物质上与精神上的一切正当需求。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就已经算是孝。这是世间的孝。

而广义的孝亲观,所孝敬的是生生世世的父母。如《梵网经菩萨戒》所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父母的概念扩展到六道一切众生,而对父母行孝的内容,也由简单的物质、精神上的暂时供养,转向帮助父母脱离六道,截断生死洪流,真正的离苦得乐。这是出世间的孝。

二、出家乃真行孝

若为度脱六道一切众生而出家者,更是大孝。因为出家的目的无非是为上求佛法,下化众生,这种愿度一切众生的菩萨道思想,可以说是佛教孝亲观的特质所在。

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般人都认为出家乃属不孝。由于出家之人剃发、染衣,自然不能于现世家中侍奉父母,承欢膝下;父母不仅在物质上得不到子女的供养,同时还要饱受思念子女之苦,此为不孝之一。

事实上佛教绝不放弃对现世父母的行孝。《五分律》卷二十载:“时,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集比丘僧,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难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

可见,纵然是出家之人,也绝不舍弃对父母的供养和照顾,虽然比丘、比丘尼以乞食的方式资养色身,也可减衣钵之资以奉亲。

世人认为,出家人弃亲于不顾,决然出家,使父母老来失去依怙,大不孝也。其实,此为不了解佛教戒律之说,因为出家受十戒之时,必须身无十六种遮难,“父母不允”即是遮难之一,即如果父母不允许子女出家,那么,子女不得违背父母意愿而勉强出家,纵然出家也不得受戒,必须待父母许可,方得受戒。

佛制戒要求弟子凡是出家,必须首先取得父母的同意。而不是离弃双亲,撒手不管,从而隐入山林,逃避责任。事实上,出家人是舍弃了对父母晨昏的侍奉,从而追求以出世修行的功德来尽孝。因为出家人如果清净持戒,威仪具足,那么他流露出来的智慧、威仪、身教等修行的功德,不仅可以利益父母,同时还可泽及整个家族;因父母、亲眷由于其戒德的感化,从而激发了向善之心,继而进修各种善行,走上了学修佛法的正道,从而获得真正的法益。

正如《长老尼偈》云:“其兄弟、父母在天界能够有享受不尽的欲乐。”《长者偈》中也说:“具有智慧的人出生在家的话,此雄者的七代父母可净。”这也就是俗语所谓“一人得道,九族生天”的意思。

三、知恩报恩与尽孝

佛教特重报恩,佛陀郑重告诫弟子要知返哺,即懂报恩。佛教认为父母恩是我们所最应回报的四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国土恩)之一,其所提出的“孝”的观念,纯粹出于报恩心理,目的是为了回报父母对子女恩情的付出。在佛弟子心中,生命是处于生生不息的轮回之中,人一生最痛者莫过于死亡,而父母此生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他们会因各自的业力,不断地轮回,所以未来还会面临无尽的生生死死,受到无尽的死亡的折磨,所以此一生的资身供养,并不算最好的报恩,唯有令父母从生死之苦中拔出,才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才是彻底的尽孝。而且,佛弟子心中的最高目标莫过于成佛,所以,唯有令父母成佛,才算是彻底的报恩尽孝。

所以,出家才是真孝、大孝、出世间的孝。

四、居家修行之道

如果放不下家,可以居家修行。佛教称之为“居士”。在慧远大师所著之《维摩义记》卷一末中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佛教的居士即属于后者,泛指在家修道的善男子或善女人。

在家居士学佛,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和虔诚心实在是第一要务。一个学佛的人对三宝没有信心,就如同播下煮熟的稻种,是不会结出实修的果实的。所以,一个真正想学佛修行的人,首先要皈依三宝、亲近三宝、恭敬三宝。三皈之后,更要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鬘装严其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大床、不非时食。

此外还要奉行十善:五戒的前四戒,再加上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如果能够把五戒十善持好,做到身端、言端、意端,就可以算是一个好居士。

一个好居士、就要做一个好的影响众,在行为上必然是自利利他的;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也能帮助别人,不但自己学佛,而且还影响别人学佛。现今社会,学佛的人很多,但是无始以来的习气,尤其是贡高我慢之心特别重,透过五戒、十善的修持,就可以改变坏习惯,转化无明烦恼,提升人格与品质。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学哪一法门,在家居士都要时时警醒自己要勤修善业,信心不失。这就是佛陀的好弟子。

因此,为佛弟子者,无论在家、出家,真正能尽孝的就是努力修行并且将所有修行功德回向过去及现在父母,唯有修行成佛,才是真正的报父母恩,当然亦是报师长恩、众生恩、国土恩。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学佛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我从一个好学生到与有妇之夫有染再到学佛得到好姻缘的经历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真圆法师:学佛感悟 其五 真圆法师:学佛感悟 其五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宣化上人:现在所有众生肉里,都有一种毒 宣化上人:现在所有众生肉里,都有一种毒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大安法师:梦见千奇百怪恐怖形状的众生怎么办? 大安法师:梦见千奇百怪恐怖形状的众生怎么办?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学佛人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转帖)

大安法师: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大安法师: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我从算命到学佛的经历——转帖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学佛必读的几则孝行得善报的故事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圣开法师:不可妖言惑众 圣开法师:不可妖言惑众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宣化上人:这是学佛人最大的毛病,也是造罪业造得最多的地方!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静波法师:一旦你开始学佛,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宣化上人:在家人为什么不可批评出家人? 宣化上人:在家人为什么不可批评出家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道西法师:学佛是为今生还是为来世?

梦参老和尚:定业若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若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 梦参老和尚:定业若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若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

124 为什么我父母会因处理叔叔贩卖鸦片的官司而破产 124 为什么我父母会因处理叔叔贩卖鸦片的官司而破产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九种迷惑路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沉香线香选购不可大意 沉香线香选购不可大意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学佛遇鬼妻,彻悟成正果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杀害众生 短命多病 杀害众生 短命多病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学佛有感应 学佛有感应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很多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宣化上人: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很多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学佛后出现的神奇感应 学佛后出现的神奇感应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 学佛应有认真的态度

请问没有一个佛'国可以接受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如舍法谤法罪? 请问没有一个佛'国可以接受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如舍法谤法罪?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善导大师: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父母能消受 善导大师: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父母能消受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沉香不可忽视的养生价值 沉香不可忽视的养生价值

净土法门法师:古时候众生比我们现在好度原因在哪里?他们神定气和 净土法门法师:古时候众生比我们现在好度原因在哪里?他们神定气和

鬼道众生的故事:宋定伯卖鬼 鬼道众生的故事:宋定伯卖鬼

学佛后的感应 学佛后的感应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鬼道众生的故事:赵泰地狱行 鬼道众生的故事:赵泰地狱行

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宣化上人) 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做布施要生欢喜心,也要令众生欢喜 宣化上人:做布施要生欢喜心,也要令众生欢喜

学佛纪事:“首次做佛七感应三件事”等随笔七篇 学佛纪事:“首次做佛七感应三件事”等随笔七篇

宣化上人:菩萨是最注重孝道,孝顺父母、孝顺佛 宣化上人:菩萨是最注重孝道,孝顺父母、孝顺佛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经过世的父母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经过世的父母

鸡飞狗跳辅导作业的日子即将过去,还是做个佛系父母吧 鸡飞狗跳辅导作业的日子即将过去,还是做个佛系父母吧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快速救护自他众生脱离轮回痛苦的唯一窍诀 快速救护自他众生脱离轮回痛苦的唯一窍诀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学佛回向」赞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学佛回向」赞

大宝法王:佛与众生之别 大宝法王:佛与众生之别

邪淫堕胎不孝父母对佛菩萨妄语不会有好的人生 邪淫堕胎不孝父母对佛菩萨妄语不会有好的人生

黄念祖:“现在西方”都是为众生 黄念祖:“现在西方”都是为众生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佛门礼仪之讲堂规约 学佛必懂的—合十、问讯、操手 佛门礼仪之讲堂规约 学佛必懂的—合十、问讯、操手

宣化上人:修道人不可自私 宣化上人:修道人不可自私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命由我立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命由我立

家人反对学佛该怎么办? 家人反对学佛该怎么办?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福从哪里来,从孝养父母开始 福从哪里来,从孝养父母开始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梦参老和尚:对治众生的「十恶轮」 梦参老和尚:对治众生的「十恶轮」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圣人的出生 圣者带给众生幸福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圣人的出生 圣者带给众生幸福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杀生恶报案例之,希望能对天下所有父母有所警醒! 杀生恶报案例之,希望能对天下所有父母有所警醒!

黄柏霖:平常就要帮父母培养念佛的种子 黄柏霖:平常就要帮父母培养念佛的种子

妄语生灾(口不可乱说) 妄语生灾(口不可乱说)

周叔迦:学佛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 周叔迦:学佛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

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为知 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为知

卢志丹: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卢志丹: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宣化上人:众生为什么不停止生死轮回呢? 宣化上人:众生为什么不停止生死轮回呢?

净土法门法语:父母不信佛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语:父母不信佛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叫度众生 净土法门法语: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叫度众生

净土法门法语:其它星球是否有众生居住? 净土法门法语:其它星球是否有众生居住?

梦参法师:鬼王念念不忘帮助众生 梦参法师:鬼王念念不忘帮助众生

黄金珍宝,不可传家 黄金珍宝,不可传家

梦参长老:贪爱财色二心不断,学佛再久也未入门 梦参长老:贪爱财色二心不断,学佛再久也未入门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达真堪布:佛救度众生的方法是什么呢? 达真堪布:佛救度众生的方法是什么呢?

达真堪布:学佛不要虚伪 达真堪布:学佛不要虚伪

林国良: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林国良: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