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藏传法师
若要对众生产生真正的慈悲心,我们就得摒除所有态度上的偏见。通常我们对他人的看法都是受到起伏剧烈和分别心情绪所主宰。我们对珍爱的人内心生起亲密感,对于陌生或认识的人就有距离。至于那些我们视之敌意、不友善或冷漠的人,则感到厌恶或憎恨。我们划分敌人或朋友的标准看起来直截了当。若有人一直亲切待我,跟我很亲近,他或她就是朋友。若此人曾带给我伤害或痛苦,即视为敌人。我们对爱人的喜爱之情中,包含着希望获得强烈亲密感的执着和欲望。同理,我们对所讨厌的人也充满愤怒或憎恨的负面情感,结果,我们对他人的慈悲心就受到这些情绪的牵制,变得狭隘又偏颇。
真正的慈悲心是无条件的。我们须培养内心的平静以超越任何分别心和偏狭的情感,培养平静的途径之一就是思惟世间友谊的不确定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今日的密友不见得是永远的朋友。同理,我们对他人的憎恶也不必然永远持续。这些省思能帮助我们淡化强烈的偏见,减少我们冥顽、执着的程度。
food grade potassium chloride
到底受强烈憎恶掌控的影响是什么?藏文中「憎恨」这个字是「Shedang」,指从内心深处所生起的敌意。我们以敌意来回应不公义或伤害时,会产生某些非理性的特质。我们的憎恨对敌人无法产生实质的效用;因为这根本伤害不了他们,反而是我们会因内心的怨毒而备尝苦果。这份恨意啃噬我们内心,再加上愤怒的推波助澜,令我们逐渐胃口全失,到了夜晚更是辗转难眠。这对我们的身心影响甚巨,但敌人却丝毫未察觉仍然愉快度日,而我们落入了悲惨的境况。
若心中不沾染憎恨或愤怒的情绪,我们就能更迅速有效回应那些不利我们的行动。若我们以冷静的头脑面对事情,就能把问题看得更透彻,做出最佳的判断。例如,若有个小孩正在做某件可能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事,像是玩火柴,那我们可以纠正他的行为。若我们的处理态度明确果断,那么达到目的的机率就大得多。如此,孩子所面对的就不是我们的愤怒,而是我们所流露的急迫与关切。
2024-02-04 21:57
大寂尼师: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
yangmei temple village car demolition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multi-function dust suppression vehicle
刚晓法师: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二章 见仁见智的心理学原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tongcheng stamping machinery ──念兹在兹时刻不离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people )qingdao ufida quotation
善导大师:慧净法师:真正的大师,一句话,把你说死,再一句,让你永生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86)用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来教育,用因果法门来劝导
惟贤法师答: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那个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ystem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冯达庵:法华特论 第二十 差别功德品---分别功德品及随喜功德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