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汉传法师
学佛要让生活、工作更有智慧
有些弟子会在学佛后认识到,修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不过我们现在所引导的是菩萨道的修行,不是要放弃一切,而是要更积极地做有益社会的事。
我们提倡学佛者能在生活中践行佛法,也包括管理企业。佛法不是脱离现实,学佛不是要放弃世间一切,而是让生活、工作更有智慧。真正的修行是用佛法作为指导,善巧地待人处事,做好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佛陀教导我们,财富要从四方面进行分配:
第一,用于个人的正常生活;
第二,用于再投资;
第三,要有一部分储蓄;第四,要有一部分用于慈善公益事业。
经营企业过程中需要不断投入,这种投入是无止境。很多人说,要赚多少钱再来做好事,但什么时候才是有钱?也许等他有那些钱的时候,又会觉得还要更有钱。
做善事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善心,这和天性有关。有的人虽然很穷,但很有爱心,只有两块钱,也舍得给别人一块。有的人虽然很富有,但没有善心,再多的钱也只会守得紧紧的。所以,乐善好施是一种习惯,我们在任何阶段都可以培养这个习惯。
从佛教的角度,慈善本身是最好的投资。一个人能在今生取得成就,是因为他有福报,而福报来自善心的积累。
从经营角度来说,一个人多做善事,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信任、认同和支持,做事自然也更容易。
2024-02-04 21:57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有时这样想:一切法缘起所生,所以自性本空。缘起即性空。「我」是空,一切法亦是空,空性无有上
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 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二)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黄念祖:往生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开始《净修捷要报恩谈》延伸阅读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大安法师:"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这是不是违背因
智海法师答:开悟的人是不是看问题很宏观、很彻底,一下就想到事情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生灭的?开悟人是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86)用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来教育,用因果法门来劝导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