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有其殊胜之处
如果说做一个全民公选,选出一种花来作为佛教的代表,那么,毫无悬念的肯定是莲花。莲花代表佛教,佛、菩萨的造像,无论是坐的、站的,都离不开莲花。说到莲花,它的公众形象就是“纯洁”“清净”“出淤泥而不染”…… 但是,真的仅仅只有这些么?世间万物、花草那么多,唯独以莲花为主要代表,想来肯定还有它殊胜处的。
说到莲花的殊胜,个人以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妙法莲花经》一经的弘传。《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自从鸠摩罗什翻译以后,无论从佛教义理还是文学造诣上都堪称一绝。从古至今,研究、研读的人无数,甚至人们对他评价“成佛的法华”,由此可知,《法华经》在汉传佛教中地位之高。因为《法华经》中以莲花喻妙法,因此,莲花才会一度成为国民佛教花。
《法华经》中的莲花,根据隋智者大师的解析,可不仅仅只是“清净”“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简单,它所代表的,可以是整部法华经,甚至还可以是佛陀49年说法的全部。以下,就按《法华经》中莲花的含义,略作说明:
《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智者大师将之以权、实、本、迹,即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两个主题,将法华经前十四品与后十四品做了个划分。前十四品是迹门,后十四品是本门。然后分别以莲花的三种含义为比喻,说明整部经的旨意。
莲花的三种含义:一、为莲故花,二、花开莲现,三、花落莲成。
首先是迹门三喻:
一、为莲故花——喻为实施权:莲花盛开,是因为要将莲子养熟。这就如同,佛为了众生能够证得实相之理,而用种种方法,权巧方便来作说明。《法华经·方便品》偈说:“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也就是说,佛陀成道后,说法49年,虽然开示了八万四千的法门,其实都是为了最终能让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唯有佛乘,才是究竟的目的。
二、花开莲现——喻开权显实:莲花是一种很奇妙的花朵,在花朵盛开的同时,果实已经结好了。于是,在这里就比喻众生经过听闻佛法、修学以后,在法华会上,证悟大乘的果实终于显现。佛也不再辛苦的以各种方便而说,可以大大方方地把他最真实、最殊胜的实相之理告之于众。所以,《法华经》中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佛一开始不直接说实相法呀?道理很简单,就是人们根机、程度太低,说深了听不懂。听不懂,就不愿意听了。
三、花落莲成——喻废权立实:莲花经过一度的盛开,美到极致后,就该凋谢了。花一谢,莲蓬成熟,整个就显露在人们的眼前。这说明,经过法华一会后,众生都了解了实相之理,终于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佛。于是,佛就可以将他之前所设立的种种权巧方便法都收起来了。就如同《金刚经》中比喻的,人已经渡过河流,不需要竹筏等工具,可以丢弃不用了。这时候佛的说法就是“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就是显示了最殊胜、最无上的佛教义理。
莲花之美 法华之妙
第二,再说明《法华经》本门三喻。
一、为莲花故——喻从本垂迹:《法华经·从地涌出品》中有一个片段,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时,大地涌出无量无边的菩萨,弥勒菩萨这时候就疑心这些菩萨是从哪里来的?以前为什么没见过?是谁教化的?佛回答说:这些都是无教化的菩萨,都是我的弟子,是为了护持《法华经》而来。弥勒菩萨就说,看这些菩萨的修行,少说也有几劫了,释迦佛成佛才四十几年,怎么可能教化。甚至说,这是“父少而子老,举世所不信”,就如同一位二十五岁的青年,却有一百岁的儿子,是个笑话。
这时候,佛就说,假使有人将这个世界磨为微尘,经东方五百个微尘数世界,下一粒微尘,待微尘下尽,再把这些世界又磨为微尘,一粒微尘算一大劫,像这样微尘点劫前,我已经成佛了。这个时间的算术方式,实在无法想象,只能说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了。那么久以前,佛就成佛了,而今生示现净饭王的太子,出家、降魔、成道,都只是为了方便教化众生示现而已。
所以《法华经·寿量品》中说“我实成佛以来,久远若斯…… 但教化众生,作如是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早已证悟是本,方便示现现在这个身是垂迹,就如同莲花在未开时候,莲蓬已经在花蕾里面了,为了能展现莲蓬,才开花。
二、花开莲现——喻开迹显本:如前佛开示自己早已成佛的事迹,告诉大众,莫以为是“父少而子老”,就是从迹的方面而说本、真实。因为看到了迹,才能显示出本,就如同花开了,才能见到莲蓬一样,不然包在里面,谁都不知。
三、花落莲成——喻废迹立本:《法华经》中说“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为何要示现,为何几十年来都不说久远成佛,都是为了度众生的方便。如今,大众都已经能够驱入佛的知见,也不需要隐瞒了,所以显示久远成佛的根本。
以上,是根据智者大师依《法华经》莲花的含义而说,意在借莲花之美略尝法华之妙。当然,整部《法华经》的妙义,是需要细细一字一句去品味的,谨以此文,作为契机。
更新于:2016-08-22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