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2 藏传法师
问:修行人如何尽早发现并断除内心深处的傲慢烦恼?
索达吉堪布:傲慢是一种比较难以觉察的烦恼,其他如贪爱、嗔恨烦恼,当修行人稍作意内省自心时,便能清楚地觉察。而傲慢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而且还会借助种种功德幌子来遮掩自己:“啊,我的闻思智慧真不错,在几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这类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顺的功德背后,悄悄地蔓延滋长,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内省正知力,要察觉它并非如觉察贪嗔心那么容易。
因此,稍有一些学问、地位、闻思功德的人,必须借用圣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内心深处,才易于勘破傲慢烦恼怨敌的丑恶面目。
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应平等地恭敬对待一切众生,自己要恒时住于低位,毫无骄慢地为他人服务,不管对方是何种身份,都应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对有权威者是一种态度,对一般人又是另一种态度,这种不公平的心态,必须断除,要不然,自己极容易生起傲慢烦恼而造恶业。需要经常省察自己的心态行为,尽力断除傲慢,不让它染污自己的相续与善行。
——《入菩萨行广释》
2024-02-04 21:57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92 当我母亲生病时,医生找不到病因,往生后才发现脑部...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