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有否帮佛教贴金?

2015-11-07 汉传法师

有记者访问,诺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博士:您的实验室就像一个小联合国,大家这样精诚合作,为了什么呢?他回答:科学家的职能是探索人生和宇宙。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佛教也是探索人生和宇宙。从一位科学家身上可以看到他的宗教情操,在为人类发展的科研项目中,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从科研的角度说,一位宗教学家对经典的理解,信解行证,孜孜不倦,也同样充满了一位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求真求实,破迷开悟,乃至净念相继、六根不乱,昼夜都在法喜禅悦之中,这都需要一种大智慧和坚韧的毅力,由此可见,佛教和科学有很多共同点。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就是《佛教的科学性》,佛教徒可以听,非佛教徒也可以听。

因为我今天所讲的“佛教的科学性”是生活中为人所熟知的,是我们从小就受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中国乃至西方社会在全世界公认的一种方式,首先要把“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抬出来。

我在这里说“佛教的科学性”,你或许会想:哎呦,这是拿科学帮佛教贴金吧。那爱因斯坦会否帮佛教贴金?可我们崇敬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必定是佛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都说这个时代是宗教的坟墓,因为科学特别昌盛,某些宗教跟不上人类的新知识就显得捉襟见肘了,然而所有这些宗教跟科学比较下来,爱因斯坦却得出了“佛教和科学是相依共存的这样一种内在关系”的结论。

因为佛教符合科学规律。俗话说:言多必失。佛教的经典浩如烟海,佛说了这么多话,佛教里关于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都讲得很详细;从生命的角度、物质的角度,从这个世界外在的到内在的,佛陀都有讲到;而现代科技如此发达,我们现在人类所有的学科,在佛教里几乎都有讲到,佛教里菩萨所学的“五明”,包括大五明、小五明,即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这“五明”包括天文地理,几乎涵盖了人类现在的所有学科。

1.佛教历法的科学性

现在还在使用的,像时轮历法,跟现在的天文学知识相比毫不逊色,就像玛雅的天文历法让当今的天文学家瞠目结舌一样,银河系到现在只有100多亿年,而玛雅历法已超过100多亿年。

佛教更远远超过了这些概念,那宇宙大爆炸之前呢?怎么可能知道?就像我们对史前文明一片茫然一样,更不要说地球没诞生之前、银河系没诞生之前,但玛雅的天文历法里却有,佛教的历法里也有。所以我们现在运算的日食、月食这些天象,佛教的时轮历法丝毫不比现代历法逊色,而且这个历法更多地结合了“人、天”之间的关系,即中国传统的“人天相应、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些在佛教历法里都有详解。

我们现在讲的天文学跟人的身体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跟外在世界没有关系,这显然是一个缺陷!就像中国常用的历法,一个是阳历,以太阳为坐标,地球绕太阳一周,365天为一年;阴历是以月亮为坐标,是月亮绕地球一圈,30天左右为一月。

中国传统上在同时使用这两种历法,因为中国的播种跟太阳有关,24节气是根据阳历计算的,但阴历的初一、十五很重要,海水的潮汐、人体的内在规律都是随着月亮的规律而变化的。由此可知,中国现在运用的这两个历法是重叠使用、相互参照,比之西方单独只用阳历要来得更为科学。佛教的时轮历法就综合了这两种历法。

那么,佛教2600多年存在下来,祂的教义如此博大精深,佛说了这么多话,是不是就像俗话讲的“言多必失”呢?能否经得起现在21世纪科学的检验呢?这是非常奇妙、非常伟大的一个检验!至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科学家发现佛教哪一句话讲错了,不单单没有讲错,而且佛教的智慧,还对当今科学研究者有启发作用;当他们在科学的误区里徘徊的时候,佛教的智慧还可以给他做参考、给他作引路人!

“三宝”就是我们人生的明灯,《三宝歌》的第一句——“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你说:现在不是有电灯嘛,怎会暗呢?即使外面在下雨,那还有日光呢。

“宇宙黯暗,人天长夜”指的是什么?请问:当科学家遇到科学难题时,心灵会不会产生茫然无措?这种“茫然”像不像没有光明的暗夜?而佛教依智慧的光明足以照见他、帮助到他!

更新于:2015-11-07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