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1 藏传法师
——(显密圆融)
我们的行为,要做到小乘的行为。
我们的思想,要符合大乘的思想。
我们的见地,要达到金刚乘的见地。
小乘的行为是,少欲知足、谨慎取舍。
大乘的思想是,毫不利己、普度众生。
金刚乘的见地是,悲智双运、轮涅不二。
小乘的行为是否做到,取决于心中是否生起出离心。
大乘的思想是否符合,取决于心中是否具备菩提心。
金刚乘的见地是否达到,取决于心中是否保持清净观。
修行
如何是佛?
如何是触目菩提?
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海云继梦:修行在修行,不是修听,也不是修讲…
海云继梦:修行就是让你看得清楚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拾叁悦沉香:如何判断沉香木雕件的价值?
如何自制酥油供凤眼菩提
海云继梦:依修行而得成就
如何挑选精品凤眼菩提子
菩提子佛珠如何保养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把饭吃饱,把觉睡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寂静法师:企业遇到瓶颈,如何通过积功累德去解决?
寂静法师:如果堕过胎该怎么办_如何化解堕胎的果报?
达真堪布:这四种贪执 会毁了你的修行!
寂静法师:生命中遇到无能为力的事怎么办_如何面对生命中无能为力的事?
宣化上人:依照《华严经》的义理去修行,一定会成佛的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经过世的父母
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印光大师:印祖是如何劝念佛人深信因果,求生极乐的?(201-202)
如何评估沉香木雕的价值
如何才能改变坎坷的命运?
对于习气很重的师兄,请问如何帮助他们?
惟贤法师答: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惟贤法师答:如何跟小娃娃讲传统文化呢?
惟贤法师答:读经论读藏经,如何做读书笔记?
琥珀蜜蜡是如何形成的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新人如何树立正能量的文玩价值观
修行勿怀胜负心
大安法师:戒律是佛教的寿命
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于一体的扬州第一名胜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修行人的四大毒蛇
净慧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净慧法师: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转
大宝法王:不离慈悲与菩提心,是修行道上最确凿的征兆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工作、做事上,应该如何修行?
如何鉴别凤眼菩提子的品质?你只需要看上五眼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秘密藏在这三个字里
如何改变身体多病、事事不顺、多灾多难的命运
修行中出现的感应
当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存在“围墙”困境
川西藏传佛教文化冬季探寻越野之旅
佛教造像珍品展揭示艺术发展流变
如何购买、鉴别沉香?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东西方人的食素传统,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佛教寺院中的19个法事活动
海涛法师: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惟贤法师答:《地藏经》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学地藏菩萨发愿?
真禅法师: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佛教阿弥陀佛的感应故事
真禅法师: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印顺法师: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海涛法师: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转念,修行人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深信因果业报,培养利他心
佛教因果论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
如何知道我们的罪业已经消除了呢
达摩祖师:修行人该如何过自己的日子?
陈永革:当代社会处境下的佛教观念及其信仰
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
白玛多吉:超越了宗教的佛教
黄威南:如何介绍佛法给亲友?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姚卫群:佛教禅思想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二)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姚卫群:舍利、佛塔与佛教思想
陈星桥: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陈星桥:佛教的圣物--舍利
香道微谈: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香的?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西餐礼仪——如何吃水果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的修行方法
梦参老法师:读诵佛经如何才能“更快而且得到更大效果”的7大方法!
龚隽: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如何以香养性?
如何正确去除蔬菜中的“毒”
蔡惠明:武则天与佛教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潘桂明: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其他文章
宣化上人全集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