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藏传法师
很多人学佛多年,仍然是烦恼不断,进一退九,没有获得甚深法益。究其原因,无外乎“开源”与“截流”二者没有做好!
所谓“开源”,是指发心。须发广大菩提心,“只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如果做任何善行,自始至终只为求自己一人(或家亲眷属)的现世利益,健康、平顺、升官、发财,即使是布施、放生、印经、供养三宝、持咒念佛......做的再多,也只是如同在沙地上盖房,根基上就不牢靠。所谓的善,也是“不善”。正是“动机比行动更重要”。反之,即便是吃饭、喝水、穿衣、睡觉、行车...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行为,都施加一个意念,即“愿一切众生都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车坐,安立解脱,听闻正法,满菩提愿”。这样一来就如同打开功德福报的水龙头,而且多发愿利益一人,则功德增上扩大一分,实在是不求而自得啊!因为一个“小我”,也正是众生的一分子。佛菩萨既然加持了全体众生,自然也就加持了“自己”。
第二,是所谓的“截流”。众生作为功行,往往不用心回向。而回向的道理,譬如电脑存盘一般。用电脑写了再多的文字,不存盘,一关机、或者电脑故障,就全部丢失了。而如果及时存盘,丢失的可能就小了很多,甚至不会丢失。众生的烦恼重重,在行善后,难免会造作恶业,比如发怒,火烧功德林,一次嗔心,100大劫的功德全部烧毁。如果没有及时回向存盘,那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经意间就漏个精光。把有漏的善业功德,截流堵住,存在福田,自然修行上会有进步。
以上是堪布开示的大意,具体内容,请参见“慧灯之光”三殊胜一章。
2024-02-04 21:58
难怪如来镇压金翅大鹏,只有观音没有前去,你看菩萨在灵山提防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观音法门到达成佛的过程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九
智海法师答:我的同修学佛三年却对天主教有兴趣,每天去听课,我不知道如何劝她。
梦参老和尚:定业若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若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以盗贪为本,互相讨债 人与动物在轮回路上互相吞食没有穷尽 楞严经
请问没有一个佛'国可以接受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如舍法谤法罪?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